长途大巴 ? 阅读主题 - 李昌平:中国农村将彻底走上菲律宾道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20:44
昌平:中国农村将彻底走上菲律宾道路(图)
我党10月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将再次讨论农村改革,从锦涛同志的在小岗村的讲话中可知今后农村改革的方向了——推进土地“永包制”,加大土地流转,方便资本下乡,发展“公司+农户”的现代农业。
“公司+农户”的现代农业,不可能增加农民收入
我党最近几年的几个一号文件,始终都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目标。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呢?一号文件的核心措施就是发展现代农业。什么是现代农业呢?一号文件中所指的现代农业就是“公司+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就是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公司,让农民做农工或“股东 ”。
发展“公司+农户”的现代农业真的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吗?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是不可以的!从理论上讲,“公司+农户”的结果,就是农民被迫从加工业、运输业、流通业、储藏业、生产资料生产和销售、农村金融、土地“农转非”收益等领域退出,让位于资本家,农民只能搞种植业和养殖业,甚至养殖业都不能搞了,如养猪和养奶牛就正在迫使农民逐步退出——公司化养殖。这样的农业现代化,结果只能是农民只获得种植业和少量养殖业收入了,农民收入会随着所谓的农业现代发展而下降。从实践上讲,最近一些年,农民收入的增加部分,主要是劳务收入,扣除农民家庭的“农民工”收入,农民收入是下降的,这有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证明。严格来讲,“农民工”是产业工人,其收入是不应该统计在农民收入之中的。那就是说,中央最近几年通过“公司+农户”——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的努力是完全失败的!
我党200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扩大。这其实也证明中央最近几年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是失效的。
没有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不是检讨农业现代化——“公司+农户”模式的弊端,却认为是土地流转不畅,导致农业现代化——“公司+农化”——资本下乡的步伐太慢。所以,我党10月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就是要为“资本下乡”开路。这样的想法,和上个世纪30年代的菲律宾是一样的。
菲律宾衰落与日韩和我国台湾崛起
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菲律宾经历了3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典范”,现代化水平仅次于日本。在菲律宾快速发展时期,香港、台湾、南北韩的大量劳动力输出到菲律宾就业。
但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菲律宾经济衰退、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人民生活日趋艰难。今天的菲律宾,有3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10个菲律宾人中就有一个背井离乡,总计约800万人在海外打工,仅在香港就有70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菲律宾女佣。在菲律宾走向衰落的同时,日韩和我国台湾却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亚洲的新典范。
菲律宾的日益衰落和日、韩及我台湾的快速发展,原因也许是非常复杂的,但有一点是非常关键的,那就是在现代化过程中,怎样对待农民、农村和农业。在学界,很多人都在研究中国“拉美化”的问题,却很少有人将菲律宾和日、韩及我国台湾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得出有益于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在人口密集、农民占多数、人均资源少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到底该走什么道路?中国是该学欧美?日本?还是菲律宾?这是需要讨论的重要话题。
菲律宾与日韩台:不同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不同的结局
1898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接管菲律宾。在美国的影响下,菲律宾师从美国,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上,精英阶层坚定认为,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必须依靠资本的力量改造小农和农村。
在菲律宾政府和知识精英的主导和支持下,西方农业跨国公司和本国资本家控制菲律宾农业和农村的金融保险、土地交易、农产品加工、流通、仓储、生产资料生产和销售、技术服务和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农民只能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大量自耕农和佃农在大公司的挤压下破产,被迫失去土地做资本家的农业工人。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农业资本家和地主所需要的农业工人越来越少,大量的失地和失业农民涌进了城市。
但随着韩战的结束和冷战的趋缓,城市的就业岗位增长下降,进城的很多“农民工”找不到工作,失业问题转化成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军人走上政治舞台,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经济衰退,反过来失业更加严重,以致恶性循环。菲律宾的劳动力源源不断输出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及世界各地,菲佣成为菲律宾整个国家的“名片”——真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啊!
在菲律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五个快速转变:农村问题快速转变成了城市问题,农民问题快速转变成了工人问题,失业问题快速转变成了社会问题,经济社会问题快速转变成了政治问题,国内城乡矛盾快速转变成了国际贸易摩擦。
应该说上述五个转变,导致菲律宾社会出现严重两极分化和冲突,政治出现严重腐败和对抗,经济完全受制于国外。基于菲律宾上述情况,很多研究菲律宾的人都认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道路的错误,是导致菲律宾由“亚洲典范”走向“亚洲病夫”的主要原因之一。
菲律宾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曲折之后,认识到了本国现代化道路的错误,从上个世纪的60年代中期开始,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为师,收购土地资本家的土地,分配给无地的农民和流民,这项改革至今还没有结束。这是多大的一个弯路啊!
在菲律宾走向衰落的同时,同样是人多地少、且同属美国势力范围的日韩和我国台湾却迅速崛起。当然,菲律宾走向衰落和日、韩及我台湾崛起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日韩及我国台湾选择了和菲律宾完全不同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道路——“日本模式”,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模式”不是依靠资本改造和消灭小农,而是在土改的基础上,在限制大资本下乡的同时,扶持小农组织起来——建立以金融合作为核心的综合农协,变传统小农为组织化的现代小农,包括金融保险在内的农村经济都由农民协会主导发展,农民不仅分享种植业、养殖业的收益,几乎分享了农村金融保险、加工、流通储藏、市场资料生产供应、技术服务、农产品超市和土地“农转非”等诸多方面的绝大部分收益。
日韩和我国台湾限制大资本下乡,大约经历了数十年甚至百年的时间,有限制地准许大资本下乡是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组织化的现代小农”基本实现之后的事情。
日韩和我国台湾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农地转移只许在农民之间进行,没有出现过小农在短期内大量破产的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更不是被迫的,进城的农民和城市居民都同等享受国民待遇;农民的收入和城市居民收入是基本相当的。
日韩和我国台湾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民逐步减少,但没有出现农民工问题;农村经济比例逐步下降,但没有出现农民贫困问题;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但基本没有出现污染和社会两极分化问题。在日韩和我国台湾崛起的过程中,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政局稳定。
比较菲律宾和日韩及我国台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道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日韩和我国台湾道路是有效的。并能达成一些共识:
首先,人口密度较大的农业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道路选择对全局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选择资本消灭小农的道路,农民将被迫非农化,劳动力价格会非常低,虽然有利“吸引外资”,但内需会严重不足,国家经济自主性不强,社会和环境等问题也会非常多,风险是非常高的。如果选择小农合作(组织化)发展道路,农民自主非农化,农民和工人收入会同步增长,内需会随着发展而扩大,经济自主性强,各种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其次,农村人口基数较大,减少农民是一个长期过程,农村经济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保护农民分享农村经济(金融保险、农产品加工、储藏、流通、生产资料生产供应、技术服务、土地转非和交易等)的收益,而不应该假现代化之名,行抢农民饭碗之实。否则,会出现菲律宾式的“五个转化 ”。
第三,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力量是农民,不是非农民。最关键是要帮助农民提升能力或保护农民或组织农民或武装农民头脑或增强农民经济实力,而不是靠资本家救农民或带农民。指望资本家救小农是靠不住的。
第四,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如果日韩和我国台湾的综合农协没有“农信部”,综合农协就没有生命力;农民的金融自主权,还是实现和保护农民土地产权的基础。保护农民首要保护农民的金融自主权。日韩和我国台湾用了数十年、甚至近百年时间保护农民的合作金融,限制私人资本下乡办银行。如台湾乡村出现私人银行只是近10年左右的事情。
中国农业和农村究竟该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
亚洲的发展中国家都有同样的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依靠资本改造小农和农村,是难以走通的道路。中国主流话语是从欧美留学归国人员创造的,和 30 -40年代的菲律宾话语十分相似,这样的话语50-60年代在我国台湾也出现过,但台湾及时发现了问题,及时阻止和纠正了错误政策,选择了“日本模式 ”。
笔者认为中国错误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政策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首先,第一个后果是:小农依赖农民工工资维持小农家庭经营,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农民工在城市安居乐业就不可能,减少农民也不可能,城市化就会彻底失败;如果没有农民工工资维持小农家庭经营,小农就会大面积破产,“五个转变”就不可避免。中国高速发展30年了,农民人数并没有减少,小农也没有现代化,农村也没有现代化。这样下去,中国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个后果:中国农村经济占GDP总量的12%弱,其中种植业和养殖业大约占5%左右,只有这5%是农民的,其余都被非农民占有了。5%的GDP,要养活60%多的人口,是不可能的。两极分化是必然的,全面小康是不可能的。
后果之三:中国农民正在失去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国内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市场正在逐步被跨国农业集团占领;国外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市场正在被进入中国的日韩等“高科技农业园”抢占。可以预见的是,保护市场和抢占市场的斗争将非常激烈,贸易摩擦将会非常突出,国内问题转化成国际问题将是不可避免的。
毫无疑问,中国应该学习的是日韩和我国台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模式,而应该避免走菲律宾失败的老路。因此,我们必须刻不容缓地纠正一系列错误的农业政策:
立即纠正“扶持龙头企业带小农”的错误政策,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
立即纠正扶持私人资本下乡办银行服务小农的错误政策,归还农民的金融发展权,并优先扶持农民合作金融的发展;
立即纠正扶持日韩等农业资本集团在中国建“农业园区”、利用中国廉价土地和劳力生产同质农产品抢占中国传统市场的做法,大力扶持中国农民组织和企业扩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日韩和欧洲市场份额;
立即纠正鼓励跨国集团并购中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帮助外国农产品抢占中国市场的错误政策,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主力军。扶持中国企业并购外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帮助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抢占外国市场,并确保不丧失参与主要农产品的定价权;
立即废除现在的征地制度,在落实《宪法》规定的“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基础上,保障农民土地所有者地位——让农民拥有分享土地“农转非”资本化收益的权利。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
通讯地址:北京朝外北街篮筹名座E-2-802室(100020)Site Admin 帖子: 2567加入: Sat Feb 10, 2007 2:16 am地区: 北京网站

Re: 李昌平:中国农村将彻底走上菲律宾道路
由 在 Sun Oct 05, 2008 6:45 pm
新闻联播里面一直声称要让农民学会在市场游泳,这个市场迄今还只是供销的市场,已经证明农民总是弱者了。如果逼着农民进入资本市场,那农民只能成为食物链最低端的虾米。
Site Admin 帖子: 2567加入: Sat Feb 10, 2007 2:16 am地区: 北京网站

Re: 李昌平:中国农村将彻底走上菲律宾道路
由 在 Tue Oct 07, 2008 9:20 am
专家称三中全会将实行永包制 给农民完整地权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表示,“耕者有其田”,确立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根本。他认为,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对农民土地使用权的“长久稳定不变”作出具体规定,用他个人的表述就是“永包制”。
《大公报》报道,党国英9月初应《新京报》之约,撰文《“永包制”: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别再拖延》。此文刊出便受到来自持不同意见者的“口诛笔伐 ”,甚至有人评价他的言论“急火攻心”。对此,党国英坦然回应:“其实要的就是这个东西。‘永包制’就是把土地所有权给农民了,我们就用了这个说法,有些人接受不了。”
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行的。在这个制度下,农民获得了很大的生产自主经营权。农民用“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这样的俗语来概括这个制度的特点。
农民会更珍惜土地
“此前的‘承包制’,我叫它‘半截子’产权改革,农民的土地权利不完整。而‘永包制’要给农民完整的土地权利。中国把土地产权解决了,世界上可能就剩下朝鲜了。也有一些人说,印度和非洲一些国家实行土地私有,但是效果也不好。实际情况是,他们大多是寡头政治,印度的民主还谈不上真正的民主,印度农村的民主比不上中国。”
党国英指出,按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做法,农民的土地是有保障的,然而实际情况是村干部管理土地。农民承包土地以后,有什么样的权利,就由法律说了算,正常的逻辑应该这样。问题出在集体所有权,往往是村干部控制。以至于土地越值钱,农民的土地权利就越没有保障。
谈及“永包制”的好处,党国英逐一列举:绝大多数农民会更珍惜土地,农民的积极性将大大提高;同时,因为土地转移价格大幅度提高,社会对土地的需求减少,18亿亩耕地就可能保住。
在党国英看来,新一轮的农村要素改革要抓三问题:土地、人口的自由转移、农村金融。“如果前两个问题无法解决,那么后一个问题无从谈起,又是直接融资,又是间接融资,如果每家仅7、8亩地的水平,小农户无法去搞,融资无从谈起。”
严格界定“公益用地”
对于土地改革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国家征地”,党国英认为,国家征地目前遇到很多麻烦,克服麻烦的办法是什么呢?主要是市场化。其中要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要严格地界定所谓的“公益用地”。很多征地农民的土地,所做的项目和公益没有关系,和私人资本有关系,结果低价把土地拿来,其实让私人资本得到了好处,老百姓得到的好处摊不上多少。所以,要严格地界定所谓“公益用地”的边界,尽量减少以国家的名义征地,其它的非公益建设用地要市场化。
谈及“永包制”的具体实施,党国英说,土地如果要“永包”了,农村一些土地要重新核定。如果这次赶不上,下次可能就没地了,牵动农民的切身利益。为此,他建议超脱村干部和乡镇干部之外,在县一级成立一个类似深化土地改革办公室,专司农民“永包”土地核定其事。“搞的时候要管住规划搞农地。搞农地过程中,农地和规划结合起来做,农民害怕转成建设用地。”
“在这个过程中要真正相信群众,干部不要有私心,制度不要给干部留下腐败的空间。另外,要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要有一定的政治高压,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之下,干部就要掂量是要放弃乌纱帽搞腐败,还是要保住官位,我觉得全国大范围不会有问题。”
至于实行“永包制”需要核定的时间,党国英称:“半年就够了,我还是很乐观。”
Site Admin 帖子: 2567加入: Sat Feb 10, 2007 2:16 am地区: 北京网站

Re: 李昌平:中国农村将彻底走上菲律宾道路
由huanghuang 在 Tue Oct 07, 2008 8:02 pm
我也觉得是应该要明确农民对土地的支配权力。现在的实际状况是政府要征地,老百姓根本做不了主。这种交易本身就是不平等的。
如何让土地产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又使得农民直接得益呢?听说,美国等国对农业的补贴挺多的,看来纯粹依靠农作物农民的收入确实并不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