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局(一)(41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52:03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局(一) 

     一、帝国主义对中国“和平吞并”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中曾指出:“帝国主义,作为美洲和欧洲然后是亚洲的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截至1898-1914年这一时期已完全形成。”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瓜分侵略活动,是与当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这一发展过程相联系的。扩大资本输出是这一时期列强对外侵略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帝国主义国家急于把过剩的资本输出到中国。当时帝国主义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华输出资本:向中国投放政治性贷款、争夺中国铁路的修筑权和直接在中国投资设厂、开矿等。

    1、向中国投放政治性贷款。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因为战争的需要,向英国和德国的银行借过四笔外债,以海关收入作担保。这些借款虽然也带有政治性,但就其条件与性质而言,仍与甲午战前的外债相似。帝国主义列强进行侵略性的政治借款,开始于1895年的俄法借款。

    《马关条约》规定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以后又追加了3000万两赎辽费,在三年内还清,第一期付8000万两。当时清廷每年的财政收入是8000万两,根本无力偿还如此巨额赔款,只好举借外债,列强乘机争相向清廷贷款。通过借款,债权国不仅可以获得经济上的好处,牟取高额利润,而且可以攫取政治权益。在列强的争夺和逼迫下,清廷在短短的三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三次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第一次,1895年7月,清廷代表许景澄和俄、法银行团代表在彼得堡签订《四厘借款合同》,借款四亿法郎,折银9800余万两,折扣94.125%,年息四厘,以海关税做抵押,分36年还清。第二次,清政府为偿付第二期对日赔款,于1896年3月与英国的汇丰银行和德国的德华银行签订《英德洋款合同》(又称《英德借款详细章程》),向英德借款1600万英镑,折银9700余万两,折扣94%,年息五厘,以海关税做抵押,分36年还清。清政府两次借债还款后,还欠日本7000多万两,为此,又筹借第三期外债。1898年3月,清政府与汇丰、德华两银行签订《续借英德洋款合同》(即《英德续借款合同》),向英、德借款1600万英镑,折银11200余万两,折扣83%,年息4.5厘,分45年还清,以苏州、淞沪、九江、浙东等处货厘及宜昌、湖北、安徽等地盐厘为抵押。

    以上是清政府在1895年至1898年为偿付对日赔款而举借的三次外债,这三次外债与甲午战前举借的外债有很大不同。甲午战前30年借外债25次,多由地方政府向外国银行举借,数目不大,合计4100多万两,债期也短,偿付本息并不困难,全部借款在战前已经还清。而战后的这三笔大借款,数额巨大,共合库平银30900多万两,除去外国银行回扣,清政府实得26200多万两,几乎都用于对日赔款。这笔外债使清政府须每年偿付本息2000多万两,这相当于一年的关税收入。此后到1899年为止,清政府又借款4次,共计7000万两白银。这些借款的特点是利息高、折扣大。清政府的财政因此更加困难,不得不饮鸩止渴,继续大量举借外债,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而且这些借款带有苛刻的政治性条件,由此帝国主义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也加深了清廷对帝国主义的财政依赖:第一,在英德两次借款合同中都规定在还款期间,中国海关管理办法不变,即继续由英国人主管;第二,借款除以海关税收担保外,还规定以某些地区的厘金和盐厘作担保,并且由掌管海关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派人代收,这就扩大了赫德的权力,使他能够更直接地干涉中国财政。借款合同中附加的这些政治性条件,说明这些借款不是一般性借款,而是政治性借款。列强企图通过这种政治性借款对中国进行“和平吞并”。

    2、争夺中国铁路的修筑权。夺取中国铁路修筑权,给列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铁路借款可以使剩余资本获取高额利润。更为重要的是,谁掌握了筑路权,谁就控制了铁路和铁路沿线广阔地区的矿山资源、市场和劳动力的支配权,它的政治势力和影响也就到达那里,同时也意味着取得了战争的控制权。

    最先在中国抢得铁路修筑权的是法国。1895年6月,法国以“干涉还辽”有“功”,逼迫清政府签订《续议商务专条附章》和《续议界务专条附章》,对中法在1886和1887年议定的商约和界约作了有利于法国的修订。在《续议商务专条附章》中有关于修筑铁路的规定,允许法国在与中国协商后,把它在越南修筑的或计划修筑的铁路“接至中国界内”。1886年法国取得从越南经镇南关直至广西龙州的铁路修筑权。与法国遥相呼应,1896年,俄国通过《中俄密约》在中国东北取得中东铁路的修筑权。中东铁路把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伸延到中国,穿过黑龙江、吉林直达海参崴。不仅缩短铁路长度1000多俄里,而且这条铁路还将有利于俄国控制中国东北地区。

    1898年,德国取得修建胶济铁路的权利,法国取得滇越铁路修筑权,俄国取得南满铁路的修筑权。列强还积极争夺对铁路的投资权,就是借款给中国,以控制中国的铁路。甲午战后,列强在华争夺铁路修筑权的斗争主要集中于三大铁路干线,即芦汉(从芦沟桥至汉口)、津镇(从天津至镇江)、粤汉(从广州至汉口)三条贯通南北的铁路上。它们的争夺在1898和1899年间达到白热化程度。结果,1897年,俄、法两国通过比利时银行团出面借款给清政府修筑卢汉铁路。1898年,美国取得粤汉铁路的借款权和承租权。1898年,英国取得了沪宁路、广九路(广州至九龙)、浦信路(浦口至信阳)、苏杭甬路以及由山西经河南到长江南岸铁路的借款权。1899年,英、德两国又取得了对津镇铁路(天津至镇江)的投资权。

    甲午战后几年间,列强通过8次铁路借款,共贷给中国8967万元,夺取长达1.9万余里的铁路投资权和修筑权。铁路像一根根吸血管,列强利用它吸吮中国人民的血汗,正如列宁所揭露:“建筑铁路似乎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的、民主的、文化的、船舶文明的事业……实际上,资本主义的线索象千丝万缕的密网,把这种事业同整个生产资料私有制联结在一起,把这种建筑事业变成对10亿人(殖民地加半殖民地),即占世界人口半数以上的附属国人民,以及对‘文明’国家资本的雇佣奴隶进行压迫的工具。”

    3、直接在中国投资设厂、开矿。《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按照“利益均沾”的原则,列强也都获得了这一特权。甲午战后,列强大规模地在中国开办工厂,到1900年,外资在中国设厂的总数,由甲午战争前的80家,激增到933家,其中英商怡和纱厂、老公茂纱厂、增裕面粉厂,美商鸿源纱厂,德商瑞记纱厂等资本较雄厚。他们以廉价的中国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免除内地税等特权,获得了高额利润,严重排斥中国自己的工业品,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为了控制原料产地,列强还对中国的矿业进行渗透和争夺。最先在中国取得采矿权的也是法国。法国通过在1896年签订的《续议商务专条附章》,取得了在云南、广西、广东的采矿权。1899年,法国又取得在四川的采矿权。俄国通过修筑中东铁路和南满支线,掠得铁路沿线的矿产资源。德国取得在胶济铁路沿线15公里内的开矿权。1896年,美国与中国合办门头沟煤矿,成为外资侵入中国矿业之始。后来列强纷纷逼迫清政府订立矿务“合同”,夺取矿山的投资权和开采权。在几年的时间里,先后获得了在10余省投资开采矿山的特权。例如英国先后夺取四川全省和山西、河南部分地区的矿产开采权,美国夺取了山西平定、孟县煤矿的开采权和四川麻哈金矿的开采权,俄国夺取了新疆全省的金矿开采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大煤矿、重要铁矿、金矿均被帝国主义控制。在中国的新式工矿业中,外资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

    与此同时,各国除原有银行外,又相继在中国开办了许多银行,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俄国的华俄道胜银行,美国的花旗银行等。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借款、开办工厂、修路开矿等形式,迅速增加对华资本输出,从而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财政、金融以及军事各个方面,清政府更加依赖于帝国主义列强,中国更深地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堂堂“天朝大国”惨败于东洋岛国日本,既暴露了清朝政府的腐朽、孱弱,刺激了帝国主义侵吞中国的野心,又打破了西方列强在东方争夺权益一度所呈现的均势,改变了远东国际关系的旧有格局。于是,甲午战火硝烟未尽,以俄国为首策划“三国干涉还辽”攫取诸多特权为嚆矢,帝国主义列强纷起效尤,大肆宰割中国,而清朝政府积弊已久,积弱也深,无力挽回颓势,在列强的威逼之下步步退让,致短短数年间,庞大的古老帝国陷于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危局之中。

    二、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强占租借地与划分势力范围。以“三国干涉还辽”为开端,列强在甲午战争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俄国非常关注战局的发展。当日本提出的媾和条件中,要求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给日本时,俄国随后召开内阁特别会议,财政大臣维特极力主张干涉,认为日军占领辽东半岛,主要是对着俄国的,俄国不能容许日本占领南满。他甚至主张以武力迫使日本退还。沙皇尼古拉二世同意了维特的意见,并通知德国和法国,要求共同采取行动。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积极推行扩张政策,争取在远东夺取军港。 当他得知日本最初提出的谈判条件时,就曾直接向日本提出过劝告。当俄国提出进行干涉时,德国自然赞成俄国的建议。法国是俄国的同盟国,也同意了。德国、法国和俄国通知中国,不要接受日本的谈判条件。

    日本从英国方面得知三国的行动后,一面减少赔款数目,一面通知李鸿章在三天之内答复。清政府在三天之中很难得到列强的干涉,只好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大为震动,当即同法国、德国协商。在《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6天,即1895年4月23日,俄、法、德三国驻日公使分别奉本国政府训令,照会日本政府,提出放弃占领辽东半岛的劝告,并限15日内答复。三国的海军舰队也同时游弋于日本海面,俄国的远东陆军也进入战斗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