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语法学的美梦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59:48

马建忠暨中国现代语法学美梦的破灭

丁启阵

 

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马建忠(18441900),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中的一位著名人物,他有一个无比美好的梦想:向西方学习,写出一部中国语法书,大大缩短我国儿童掌握语文的时间,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其他有用学科的学习,最终达到强国的目的。

马建忠曾经被李鸿章派往法国学习国际法。他说自己在欧洲留学的时候,看到西方儿童上学,循序渐进,不到十五岁,阅读和作文便完全没有问题了。接下去,就是根据各人的性情爱好,努力钻研数学、法律、物理等学科,直至成为专家学者。“故其国无不学之人,而人各学有用之学。”(见马建忠《马氏文通·后序》,下面所述、所引马氏观点,同此)而中国的情况正相反,儿童有阅读能力的已经很少,有阅读能力而会写文章的更少,能够很快学会阅读、写作而把其他时间用于掌握科学道理以备将来之用的,万分之一都不到。显然,马建忠认为,中国科学技术之所以落后于西方,是因为中国儿童花费太多时间在基础语文学习上了。

马建忠还认为,西方语言原本是比较难以掌握的,而中国语文原本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西方儿童之所以那么容易就掌握了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因为西方语言有语法可循;中国儿童之所以难以掌握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因为中国没有出现能清楚揭示语言规矩(即语法)的著作。

有感于此,马建忠以西方语法体系为蓝本,参照古书句法异同,研究古汉语的语法规律,创建了一套汉语语法体系,即他自己所说的“因西文已有之规矩,于经籍中求其所同所不同者,曲证繁引以确知华文义例之所在”。最终,他写成了中国现代语法学的开山之作,《马氏文通》。

马建忠本人因为《马氏文通》,成为中国现代语法学的鼻祖,在学术史上尽享尊荣。但是,他当初著作此书的目的,“…童蒙入塾能循是而学文焉,其成就之速必无逊于西人。然后及其年力富强之时,以学道而明理焉……”,实现了没有呢?我以为他是没有实现的。试问:今天有谁是因为学了马建忠以及继他而起的黎锦熙、吕叔湘、王力等一大批语法学家的语法著作及其体系,而缩短了掌握阅读和写作中文的时间的?据我所知,令马建忠之名得以不朽的语法著作《马氏文通》,不要说普通人读不懂,就连语法专家也有不少是没有读明白的。只要看一下如今有多少研究《马氏文通》的著作和论文,就知道我所言之不虚了。

我听过张志公(19181997)先生晚年的一次学术讲演。讲演内容是,介绍他的语法研究和语法体系。众所周知,张志公先生是我国上个世纪后半叶著名的语法学家,他的语法体系新颖实用;他的著作《汉语语法常识》(1953)、《语法学习讲话》(1962),他主持制定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他主编的中学《汉语》教科书(1953年,后更名为《汉语知识》),以及他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1982),一系列著作,都曾在我国语法学界和语文教育界产生过巨大影响。那一次为时两个小时的讲演,前一个半小时,张志公先生是介绍他一生的语法研究及其体系变化。但是,后半个小时,他老先生话锋一转:“其实,对掌握语言和语言交际来说,语法是没有用的东西。”然后就大谈 “语法无用论”,直至讲演结束。他认为,对于掌握语言和语言交际最有用的,就是“词儿”。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但是我记忆犹新,张志公先生当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一次访问美国时,住在酒店里,想要吸烟却找不到烟灰缸。情急之下,怎么也想不起烟灰缸的英文单词。跟服务生费了半天口舌,也没能说清楚,最后还是通过掏出香烟比划手势把问题给解决了。他说,那种情况下,没有词儿,任何语法体系都帮不上忙。

中国语法学的尴尬,不仅在于它的无助于加速儿童掌握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在于,理论研究上总是跟在外国学者和学派的屁股后边,亦步亦趋,一直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不过,这个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免得研究语法的朋友们看后难过,恨我入骨。

                                                       20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