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上大学都看些啥书:受罗素《幸福之路》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9:16:03
  
 李敖著作等身,名闻天下,性格又特立独行,与众不同,自称是中国白话文第一人,他的博闻强记、深厚学问也同样令人叹服。对于这样一位大才子,他的大学时期如何学习看书的?他最爱的是哪些书?李敖声称,在大学时代,图书馆里的每一本书都摸过。那么,在大学的时候他读过些什么书,这些书对李敖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李敖大学时期的日记里,他曾点评了自己所读的多部图书,从中人们可以看出他在年青时看书的兴趣和志向。

  《幸福之路》作者:[英]罗素

  李敖在1957年5月27日的日记中写道:“读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幸福之路》),极广胸襟,今天得到的另外一个具体的念头是,‘对世界的胸襟开旷的态度’,建设这种态度的方法很多。 ”

  在《幸福之路》里,罗素分别分析了人类之所以不幸福的原因和之所以能幸福的原因。罗素反对清教徒式压抑正常需求的做法,认为这就是不幸福的根源之一,在他看来,“幸福的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量地扩大,让你对人对物的反应,尽量地倾向于友善。 ”真正的幸福之路,在于自身主动地去追求幸福,而不是被动地屈从于这个世界的节奏。从后来李敖的人生态度分析,这本书对李敖的一生都有重大的影响,即便是经历了坐牢出狱的重大人生波折,李敖仍以笑脸示人,他曾说遭遇再大的打击也不会轻易沮丧。他留给世人的印象永远是一副“快乐战士”的印象。

  《社会契约论》作者:[法]卢梭

  1958年6月3日,李敖在日记中写道:“卢梭应征作文,灵感如泉,写出时汗流浃背,自言能捉到的灵感不过四分之一耳。……其《民约论》(今译《社会契约论》)乃有感情之书,故能动人。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的经典作品,该书的中心思想是论证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之上的这一理论。而从后来李敖的文章来看,他也一直以“笔尖常带感情”著称,虽然写的多是史学著作,但也是个性鲜明,让读者动容,他的崇尚理性而激情澎湃、强烈的诗人气质,似乎都能从卢梭等启蒙思想家那里得到印证。

  《冰岛渔夫》作者:[法]皮埃尔·洛蒂

  李敖在1958年8月3日的日记中写道:“始采零读小说惜时法,今日起读《冰岛渔夫》。夜即读完。 ”

  法国作家皮埃尔·洛蒂笔下的大海,是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当小说中七十岁高龄的老祖母,得知自己所有的子孙都被大海吞噬的消息后,几乎没有愤怒和痛苦,只是默默地接受了现实。小说中有着一种关于人的命运的强烈的悲剧感。

  李敖读《冰岛渔夫》的经历,也折射了他在大学时期的刻苦与勤奋,日记显示,李敖在大学读书惜时如金,他因羡慕萧伯纳一边穿衣服一边读书的境界,发明了“零读小说惜时法”和“随时读书法”,在吃饭时、坐车时、走路时,甚至如厕时,随时随地地读书。

  《新语林》作者:陈灨一

  在1958年10月3日的日记中,李敖写道:“夜在省立台北图书馆访到《新语林》,甚喜,在馆中小读,颇舒适。 ”《新语林》是民国年间陈灨一仿效《世说新语》写成的小册子,记录了清末民初政、经、文、军各界名流的言行举止。这本书“几无一字无来历”,有很大的史料价值,使其成为了解“民国风骨”的首选之作。秋日凉夜,在图书馆中找到这样一本笔记体的小书,读读有趣的人物小史,肯定是格外愉悦的。当然,想必李敖在书中也颇能找到与自己“臭味相投”的人。后来李敖写史,颇注意人物的奇闻轶事,也很会挖掘史海中的细节,或许也受了这本书的影响。

  《宋刑统》作者:[宋]窦仪等

  《宋刑统》被认为是宋朝“抄袭”《唐律》的结果。有专家指出,宋朝采用唐律,主要是为了其象征意义,而不是为了其内容。《宋刑统》一书的价值,不在雏形,而在于后来根据实际情况修正补订的内容;以及可以通过它来研究《唐律》。

  李敖1959年3月14日的日记中写到:“在中文系访到《宋刑统》。极快乐。 ”这一时期,李敖正在写他的毕业论文,因文中研究宋代“婚姻法”,故能找到《宋刑统》一书,当然很高兴。而《宋刑统》对他的帮助,从他的论文中亦可见一斑,引用处不可胜数。他的论文最后拿到94分的高分。几十年后,他和影星胡因梦离婚,自喜办起手续来干净利落。他在“回忆录”中说:“有人说我是‘离婚大王’,其实我岂止大王,早就是专家呢!我的大学毕业论文写的就是古代的离婚,就被同学戏呼为‘离婚专家’呢! ”

  《呻吟语》作者:[明]吕坤

  《呻吟语》是明代思想家吕坤对生命、伦理、问学、为人、养生等等各方面的心得总结。1957年6月4日,李敖在日记中摘录《呻吟语》中的写道:“吕坤说:‘胸中只摆脱一恋字,便十分爽净、十分自在。人生最苦处只是此心沾泥带水,明是知得不能割断耳。 ’”写这段话时候的李敖,正处在“为情所困”期。初恋女友罗君若的离去给他的心灵造成了重创,他甚至为此服安眠药自杀,幸得同学相救才捡回一条性命。在他这段时期的日记里,常常能看到罗君若的影子,也能看出李敖对这段恋情的依依不舍。

  □洪伟强

  《猎人日记》作者:[俄罗斯]屠格涅夫

  吕坤是晚明的进步思想家,他继承程朱学派而又有所发展和批判,是不拘泥道学之人。他的《呻吟语》,自刊行以来,一直受人追捧。清代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评价此书:“大抵不侈语精微,而笃实以为本,不虚谈高远,而践履以为程。 ”

  1959年8月30日,李敖在日记中写道:“一部《猎人日记》对农奴改革有多大影响!岂是政治改革所可及的!此为正路! ”

  《猎人日记》通过一个猎人出猎路途上的见闻,真实记录了沙皇专制统治下农奴主和农奴的生存状态,揭露了农奴主的穷奢极侈和藐视生命,充满人道主义关怀,几乎成了一代俄罗斯人反抗沙皇专制统治的“精神檄文”。

  李敖读《猎人日记》之时,刚从大学毕业,准备走向社会。李敖在日记中“此为正路”的感慨,或许是他认识到:要改变社会,先须开民智,如欲开民智,则要有无数像屠格涅夫一样的人写出像《猎人笔记》一样的作品,唤起读者改变社会的欲望。事实是,两年之后的1961年,他用一篇《老年人与棒子》掀起了一场社会大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