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打响新“淮海战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26:06
徐州:打响新“淮海战役”
发布时间:2008-06-26 作者: 来源:
【字体:大中小】
徐州:打响新“淮海战役”
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等苏北四市与宿迁区位相近、人文相似、秉赋相当,在全省同一个发展板块,共同担当着振兴苏北的重任。在宿迁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深入推进之时,本报记者于5月底专程赴苏北四市进行采访。所到之处,各市干部群众思想解放的程度、跨越发展的速度、务实苦干的力度无不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通讯“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周边行”,介绍苏北四市及所辖部分县(市)在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方面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巨大成绩,希望能给广大读者以启迪和思索。
1948年,60万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终于解放徐州,进而取得了整个淮海战役的胜利。
2008年春,一场新时期的“淮海战役”开始在徐州打响:“解放思想开新篇、创业创新谋发展”主题思想教育活动热力启动。
副省长、徐州市委书记徐鸣说:“我们就是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打一场新时期解放思想的‘淮海战役’。”
助推发展,一年一个主题教育
徐州市围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步入高潮,缘起4月24日《徐州日报》头版刊登的徐州师范大学校长徐放鸣致市委书记徐鸣的一封信。这封信列举了目前徐州干部中有碍发展的各种令人不满意的事情和需要破除的观念。
两天后,徐鸣作出批示:“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打一场新时期解放思想的‘淮海战役’。”
徐州是一个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全国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在淮海经济圈中地位独特,周边十几个中心城市无一个特大城市,辐射1.3亿人口。如何发挥好这一区位优势,将徐州打造成江苏经济新的增长极,带动苏北崛起,辐射周边城市?徐州市领导认为,关键是要让徐州像当年作为淮海战役主战场那样,真正成为苏鲁豫皖交汇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聚中心、调度中心。而要做到这样,就必须彻底改变旧有的观念和行为习惯,首先在思想观念的解放上实现再突破。
徐师大校长的信,为这场思想解放的“淮海战役”提供了契机。市领导一批示,立刻得到全市干群的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要通过彻底的思想解放,最终从增强科学发展能力、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实现徐州的区域崛起。
在徐州,干部群众对“主题教育活动”早已习以为常。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刘宗尧告诉记者,从2003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在全市开展一项主题教育活动。
他向记者列举说,2003年是“三看”:跳出徐州看徐州、发展环境看徐州、人文精神看徐州,鼓起了徐州人的精、气、神;2004年是“三创”:全民创业奔小康、全面创新促发展、全市创优争一流;2005年是“三建一争做”:建设繁荣徐州,建设文明徐州,建设和谐徐州,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争出了欣欣向荣的新气象;2006年是“四城同创”,创出了新局面;2007年是“又好又快奔小康、建设和谐新徐州”,奔出了新前景。
“一个个主题教育活动不仅成为精神文明建设最鲜明的品牌,在全市产生了强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市民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将全市上下的认识凝聚到市委、市政府阶段性中心工作上来,形成思想的合力,最终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刘宗尧这样总结主题教育活动的效果。
人人参与,创业创新谋发展
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刘宗尧分析说,这一场新时期解放思想的“淮海战役”必须广泛动员,全民投入,上上下下都来一场解放思想,正确对待成绩,深入剖析问题,挖掘自身潜力。
早在2003年开展“三看”活动时,徐州市委书记徐鸣就鲜明地指出,开展此项活动就是要解决推动徐州快速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让每个徐州人都来思考怎样从自身做起,为徐州的发展作贡献。
徐州市泉山区奎西社区退休教师赵淑萍认为解放思想不应有旁观者:“解放思想不仅是党员干部的事,与老百姓也有很大关系。每一个人都不是以个体生存在社会中,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就需要每个人参与其中。”
在2004年2月,“创业创新”成为新时期徐州精神主题词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新一轮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许多群众提出“十破十立”的建议,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破除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思想,树立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意识”。
徐州市长曹新平认为,在徐州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徐州有1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有15万人,人才大体上有32万人。要把人才优势变成创新优势,就需要政府、企业、全社会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以利益为纽带,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新机制。
他说,与此同时还要创业。因为徐州是近千万人的人口比较大的城市,在这样的城市当中,我们要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3月份我们在全市进行了全民创业动员,让创业的理念深入人心。政府部门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创业政策、创业平台,鼓励大家创业,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我们还准备成立几个担保基金,对于群众创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业给予担保,解决他们创业的‘第一桶金’的问题,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走进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大楼,首先进入记者眼帘的是“激情、思路、办法”六个大字。管委会政研宣传办公室主任郭兆瑞说,在开发区,已经形成了大胆突破,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正因为如此,去年开发区业务总收入才达到427亿元,居苏北第一,财政收入12.7亿元。”
重振雄风,老工业基地再崛起
徐州是江苏省惟一的资源型城市,是江苏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较为典型的农业大市。在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徐州自身发展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去年底,省委、省政府作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决策。
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为徐州发展迎来新的机遇。6月4日,省长罗志军亲赴徐州调研,希望徐州抓住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机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好又快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徐州市科技局局长刘春平认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个强劲的引擎,新老工业两手抓。“一方面要抓好原有老工业的信息化改造,用高新技术、用信息化改造老工业,另一方面,要大气力来发展新的高新技术产业。”
曹新平说,徐州现在重点是发展“三个千亿元产业”———工程机械及专用车辆、光子光电以及物流、贸易。同时在各县,在发展经济的当中要改变“有企业、无产业”的状况。现在全市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态势,除市里抓三个千亿元产业以外,每个县都形成产业集群,如沛县的煤电力,铜山的工程机械及专用车辆,邳州的板材、家具及家具交易,新沂的民用化工等等。
徐鸣说,徐州将努力从增强科学发展能力、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到2009年,基本解决老工业基地历史包袱重、资源城市欠账多的突出问题,使衰退产业平稳退出,新兴产业顺利接替,企业改制基本完成,社会保障落实到位,发展方式初步转变,综合实力与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11年,基本实现传统产业全面升级,新型产业蓬勃发展,老工业基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