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03:41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2

 

蛴螬药性之推论与临床

 

为小青龙汤发出吶喊

 

 

 

蛴螬药性之推论与临床

 

〔摘自2009年2月22日,『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第八段第九节〕

 

 

 

最近在整理蛴螬这味药的时候,看到一般本草书对于蛴螬这味药的解释,以及一般很多医家对《伤寒论》不论教学或是批注,处理蛴螬这味药的方式,真让人觉得它受尽了污辱。

 

 

 

它其实是很不错的一味药,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不太把它放在眼里。不论是一般中医或是中医教学研究者,大家通常都说:「喔,蛴螬这味药,就是帮忙化瘀而已。」

 

 

 

但我觉得抵当汤里大黄、桃仁、水蛭、虻虫这一个铁四角结构,化瘀血的力量已经是最强的了,根本不需要土鳖虫或蛴螬这些药来帮忙,我就很不理解,为什么它的药性就这么随便地在本草研究中被忽略了?

 

 

 

  其实从中国古方看来,蛴螬的药性仍是有迹可循的,如果今天是因为不需要蛴螬这个药的药性而不用它,那我觉得这还情有可原;可是如果我们都不搞清楚它的药性,就觉得这味药可有可无,那这样对这个药真是太轻薄了,而且在思考事情的逻辑上也说不过去。

 

 

 

蛴螬这味药《神农本草经》是属于下品:

 

 治恶血血瘀、痹气、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月闭、目中淫肤青翳白膜。

 

这样的一个药性。

 

 

 

一开始看到这条条文,直接就会使人觉得这个药比较走肝胆,因为它治疗的区块包括了胁下、眼睛。

 

 

 

中国人的五行分类是有粗略概括性看法的,蛴螬这个虫是金龟子的幼虫,古时候的有些书会说「蛴螬脱了壳就变成蝉」,这其实是不对的。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金龟子的幼虫是吃木头渣长大的,这种吃木头渣的东西在五行里大都是跟风木之气有关的,药性上有一定的倾向──像蚕啦,知了啦,书蠹虫(衣鱼)啦──所以,与其说它治血,不如说它治风;说它化瘀,它化瘀的效果也远比不上前面那几味化瘀大药。

 

 

 

在讲蛴螬的药性之前,我要先讲个完全不负责任、高度童话性质的假设。这个假设甚至不是中医里的,是比较灵修世界的一个假设。就是呢,金龟子这种昆虫的幼虫有一个特质,它的幼虫有个特质跟别的虫的幼虫不太一样,同样是肥肥白白的幼虫,金龟子的幼虫蛴螬,跟独角仙、锹形虫的幼虫相比就是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就是它是倒过来走路的,「背行」,用背部走路,就算你把它脚朝下放在桌上,它照样翻过来脚朝天在桌上蠕动前进。这样的一个走法在中医之外的世界,灵魂世界的说法,就说这金龟子有一个特质:它死后直奔天上国度,不会逗留在人间作浮游灵。也就是这是一种对灵魂的故乡有很高度记忆的一个虫。说不定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古埃及的坟墓或金字塔常会看到他们刻金龟子的一个图形,死人跟着它就可以「回去」。

 

 

 

  这样的一种传说如果显示在生物的生物性上的话,我们又该怎么看呢?我一直觉得,蛴螬这个动物很像是它所感觉到的「地心引力」是来自于「上方」,那个形而上的灵魂的世界,它感觉到的重力是灵魂世界的引力,而不是地球的引力,所以它觉得对它而言,脚朝天的状态才是向下。动物大约是人类的婴儿跟蛴螬有这种腹向上的习惯,说不定是所谓灵格比较高的生物才能够感受到另外一个世界的力量?

 

 

 

  可是我们能把这样的神话放在药性的解说里吗?

 

 

 

  这个很喜欢回老家、返本归原的说法,在蛴螬临床上的药性里是看得到的。

 

  所以我们稍微把蛴螬临床上的应用带过一遍,看看这个神话故事到底有没有在现实世界的可验证性。

 

 

 

  神农本草里说的这个痹气,当然一般化瘀血的药可以治疗是说的通的,在临床上蛴螬比较常用在治疗喉痹,就是在扁桃腺发炎的时候,把这个虫捣烂,把它的汁液滴在喉咙,这样扁桃腺发炎就会比较容易消掉了。不过我想现在可能不会有人要这样用了,因为古书有些说要把它捣烂、有些说要挤它的脑浆、有些说要从它的屁股挤,那我想现在恐怕不太有人会这么做了。毕竟古时候蛴螬可能家里随便挖都有,现在把蛴螬这样用,感觉很像现在我们看到小强就把小强拿来捣烂一样。

 

 

 

  关于这个血在胁下坚满痛还有月闭,蛴螬对于风木之气.肝胆区块的瘀血一会有一定的作用,对于伤寒的小柴胡汤证热入血室的月闭也会有用。这里我们得到一个提示:热入血室是病邪进入到某一个地方,然后把这个血纠结起来。我们先把这点记得,等一下再回来继续推导。

 

 

 

  至于眼睛的翳膜,就是把蛴螬捣碎后把汁拿到眼睛涂一涂,我相信现在也没有人会这样做了。

 

 

 

那么在用蛴螬的时候,除了化瘀的效果之外,它还有驱风的效果。关于驱风的效果,同学有没有过一种经验,就是露着肚子睡觉,结果肚脐受了风寒,觉得肚子会痛?或者是小时候无聊去抠肚脐,抠一抠发现之后会肚子痛?像这种因为风邪进到肚子里去的时候,就把蛴螬捣碎涂在肚脐上,就可以把这个风邪拔出来。

 

 

 

或者是有竹木屑扎到皮肤里的时候,据说也可以用蛴螬糊把它拔出来。如果是眼睛有什么碎渣跑进去,把蛴螬捣碎以后包在一块布里面在眼睛外面晃啊晃、磨啊磨,据说那个渣会自己跑出来。

 

 

 

这些药性还有包括古时候破伤风会用蛴螬,把这个蛴螬胡涂在上面,它就可以把这个破伤风吸出来。其实这听起来在西医简直像是神话,因为破伤风是细菌造成的,甚至不是病毒,虽然效果有时候不是很强,需要再补喝点酒把它拔出来。但至少,蛴螬我们可以说它有这些药性,但因为后来大家发现木头扎到皮肤,螳螂蛋比较有效;治破伤风的话,蝉蜕煮酒还比较有效,所以蛴螬自然被打下去了。

 

 

 

我讲这些不是要说「蛴螬后来就是个没用的药了」,而是看这些药性,是不是感觉好象当我们把蛴螬敷在身体外面的时候,好象可以把什么东西拔出来?那个东西可以是有形的比如说木刺,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说风气、寒气,也可以是有形但肉眼看不到的细菌……

 

──如果我们只看到这里,就会说:它有一种「吸力」,对不对?就好象蓖麻子可以治疗子宫脱垂、脱肛,我们说把蓖麻子贴在百会穴上就可以把下面掉出来的器官吸回原位。

 

 

 

但是蛴螬的「看起来像是吸力」的药性,本质上跟蓖麻子是完全不同的,为什么?因为以上所讲种种疗效,如果用吃的,照样有效。

 

 

 

如果用内服的也有效,那就代表这个虫不是具有吸力对不对?因为如果它有吸力的话,那一内服,不就把病邪给吸进来了,怎么还能推出去?这个在逻辑上是不通的。那既然不是吸力,它是什么东西?

 

 

 

我想就是这个虫,它对于我们的身体有一种指令,一种让不对劲的东西「回到它原来该在的地方」去的指令,而这个指令其实就很像是灵魂学上说金龟子灵魂返本归原的说法。

 

 

 

那我们说的蛴螬这个返本归源的药性,临床上有没有得验证呢?有的。

 

 

 

也就是除了基本破瘀、化风气的药性,跟它的返本归源的药性加在一起,我们如果单用蛴螬是治什么?临床上单用蛴螬的时候,比方说一个人因为被病毒感染所以得了肝炎,肝炎在发作的时候当然可能黄疸等等各种肝炎的状况都出现了,去西医那里检查西医可能会说这个人肝脾肿大,那肝脾肿大算是瘀对不对?这时候我们如果把蛴螬烘干打粉装进胶囊里,每天吞胶囊两颗,其实蛴螬这东西烘干了之后没多少,生前白白肥肥看起来很大一只,烘干了之后松松的,两颗胶囊已经装了不少蛴螬了,这样每天吞,一星期之后症状会消,再一星期之后肿大会消,在消肿化瘀的同时,它还能把病毒逼回原来的地方。

 

 

 

临床上蛴螬还有一个其它化瘀血药不太有的特征,就是用蛴螬化瘀血的时候,往往会见到这个人发汗而解,也就是当它在化瘀的时候,它会把掺杂在瘀里的风气逼回它原来进到身体的地方。

 

 

 

所以我们刚刚提到热入血室的病可以用蛴螬,因为热入血室是这个邪从少阳区块进到子宫里纠结女人的月经,这是会造成瘀血的,瘀着瘀着久了桃核承气汤证就出来了,这个时候时候单味蛴螬也是有用的,所以「去血中之风而通月经」这样的特质,化瘀血药里不太常见的「化瘀血同时发汗而后逼出邪气」的这个特质,这才是蛴螬比较独一无二的部分,而不是化瘀或是软坚这种其它化瘀软坚药也可以做到的药性。

 

 

 

我们之前在太阳中篇的时候讲桃核承气汤跟抵当汤的时候,桃核承气汤我们说它要先发表,表邪发干净了再用桃核承气汤去打瘀血;抵当汤我们说发不出表,要先把瘀血块打掉这人才能出一身汗而解。其实抵当汤、桃核承气汤我们都说它们还是「太阳病」对不对?是从太阳「经」传到太阳「腑」(膀胱),抵当汤把太阳腑的瘀血化掉了以后,风气才能活动对不对?才能把它顺着太阳经发出来。

 

 

 

抵当汤证或是桃核承气汤证在临床上可以看出来的这个现象,其实可以把学术界的一些说法摆平:

 

因为近代研究伤寒论的学者,有很多人是坚决反对把《黄帝内经》中〈热论〉说的经脉挂到伤寒论的六经的──就是主张伤寒论的六经的一些症状或层次,不应该说成是哪一条经在病──但是临床上用抵当汤或桃核承气汤的经验,我们就会发现膀胱腑区块的瘀血果然是沿经传来的,证明了形而上的六经的那一条经真的是存在的。所以非常强烈地主张《黄帝内经.热论》要跟伤寒论脱勾,恐怕在这样的事情上是站不住脚的。其实可以把这些不同观念都包容在一起处理,反而会比较能接近真相。

 

 

 

那么今天,如果有一个人已经是大黄蟅虫丸症的干血劳了,我们想想看,一个人已经五劳七伤了,今天西医可以验出所谓ABCD肝、验不出的多少次的感冒也都还堆在身体里,这些风邪堆积在身体里,使得气血被纠缠住,慢慢形成瘀块、形成干血劳,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化瘀血的同时,最好能有一味药能把那些风邪逼出去呢?用西医的讲法就是「把病毒抽掉」?后世许多化瘀血的药,就是因为没有顾护到这一点,变成瘀血化掉了,风气还在,风气在那里抟聚着抟聚着,不久又再长一个肿瘤、瘀块,所以要处理这个化瘀又能同时把风邪逼出去,蛴螬恐怕还是功不可没的。看到这里,我想历代中医跟现代的研究者,或许对蛴螬真是有点太轻视了。它的药性可能在现代人眼中不算什么,但我认为在理论上还是很重要的。当然,如果买不到蛴螬的话,驱风用蝉花(未脱売的蝉的幼虫)加点白僵蚕,这样驱风的效果是勉强还可以的。不然就可能还是要用蛴螬这味药,在化瘀血的同时,能够把风邪也逼出去,我想,这样认识这味药,会比较接近中医世界的真实。

 

 

 

另外,蛴螬除了返本归原这个药性,它同时也是我们古代的戒酒药,就是喝酒的时候吞一些蛴螬粉末,每次喝酒都吞一点,这样酒瘾就会越来越小,不晓得今天吸毒的人能不能用蛴螬帮忙戒毒?

 

 

 

今天很多人从生化研究的角度去看蛴螬这味药的药性,他们做出来的结果,真的是让我们这些搞古中医的人,看了这些研究成果都不知道该怎么开这味药!他们说蛴螬能「兴奋子宫平滑肌、收缩冠状动脉,以及肺部和耳部的血管、利尿」如果我们接收到的都是这种情报,那还真是不知道怎么开药。

 

 

 

它不是错,而是这是一种以科技的、非常单线条、单层面的观察──我们中医界好象很爱做这样的研究,台湾也爱、大陆也爱,是不是因为这样的研究就可以拿到硕士博士学位?──但我会觉得,这些情报累积再多,「医术」恐怕也不太会有长进。而且这些研究再怎么做,一味中药在中医形而上的世界运作的所有特质,还是照样失落了,不是吗?

 

 

 

可是我们中医界的人偏偏就很奇怪,好象在跟外界沟通的时候特别喜欢讲这些东西,好象讲这些东西,西医界就比较能接受一样?可是这些情报在中医的世界中是根本没意义的。我觉得现代人的迷信科技文明,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关于蛴螬的药性,顺便扯到一些我个人的感想……

 

〔※本文为有删节之逐字稿〕〔整理者/小布〕

 

 

--------------------------------------------------------------------------------

 

※相关资料:

 

治喉痹:蛴螬汁,点喉中。(《续传信方》)

 

小儿脐疮。用蛴螬研末敷涂。数次可愈。/小儿脐风,尾水滴脐。

 

目中翳障。有蛴螬捣取汁,滴眼中。

小儿唇紧。用蛴螬研末,猪油调搽。/治沉唇: 干蛴螬烧末,和猪脂,临卧敷之。(《千金方》)

 

丹毒。用蛴螬捣烂敷涂。

 

断酒不饮,用蛴螬研末,酒送服。

 

痈疽痔漏。用蛴螬研末敷涂。每天一次。

 

《肘后》捣涂竹木刺。

 

苏颂:捣汁点喉痹, 得下即开。

 

藏器:涂游风丹疹。

 

破伤风,取脑汁或尾汁外涂,不发者喝热酒/治破伤风: 蛴螬虫一个,将脊背捏注,俟它口中吐水,就擦抹在疮口上,觉麻,身上汗出。 (《婴童百问》)/治疗破伤风。将蛴螬倒置(头向下),让其自然吐出黄水(如急用,可剪去蛴螬尾,黄水随即流出)。取黄水搽在伤口上(可使伤口麻木,身上出汗);重症者可将黄水滴入酒中,炖热内服,以使出汗;牙关紧闭者,可用蛴螬水涂擦牙龈。亦可将蛴螬捣烂如泥,外敷伤口,干后即换;或以蛴螬10个,焙干为末,分2次用黄酒送服(小儿酌减)。上述方法每多合并使用。经治14例,结果痊愈11例,死亡3例。有效病例均在15-30分钟张口自如,喉痉挛消失或减轻,口腔分泌物显著减少,能吞咽食物和药物。服药后抽搐虽能减轻,但尚不能制止,仍需配合其它方法治疗。3例死亡者均因年老体弱,并有心肺功能不良。

 

治麦芒入眼,以蛴螬在目上隔布摩之,芒着布上即出。

 

病毒引起的(瘀血)肝肿脾肿(可有黄疸)/或热入血室经闭,干装胶囊一日二粒,一周症消二周肿消。

 

治白虎风疼痛,昼静夜发:蛴螬七枚(研烂),甘草(炙,末,炒)五钱,没药(研)、乳香(研)各炒一钱。上四味同研烂,分二服,每服煎酒一盏,二、三沸,调下,不计时。(《圣济总录》蛴螬散)

 

治痈疽痔漏恶疮及小儿丹:末蛴螬敷上。(《子母秘录》)

 

 

 

为小青龙汤发出吶喊

 

〔摘自『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第四段第五节〕

 

 

 

《桂林本伤寒病杂论.卷七.第八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我们先这样想:一般《伤寒论》里讲到「心下」,多数指的是「胃」;只有这一条讲的是「肺」。因为如果是「胃」里有水气,那是苓桂朮甘汤,而不是小青龙汤,所以,这里讲的「心下」是指肺,讲一个人长年因为体质的关系,肺中积了很多死水;也有人讲小青龙汤这个不是肺里积水,是渗出物,肋膜炎之类的渗出物,因为小青龙汤的确对这类的病很有效。所以总而言之是身体里有没用的死水。

 

 

 

寒邪进到身体里穿过皮表、穿过肺的时候,一般肺里没有堆着这些水邪的时候,它会继续往血脉、骨头里去钻、去找它的同类。

 

但如果它在经过肺的时候看到这些死水,同气相求,它是不是就会觉得「这里有游泳池、观光盛地!」然后就全部聚在肺里面留下来了?

 

所以当肺里面有东西跟这个寒气相遇的时候,往往这些寒气就全部聚到肺里去了,肺里面原来的那滩死水,就变成塞满寒气的死水,然后肺就再也受不了了──原来只是死水的时候都还好,还装没事──这下就开始狂咳嗽了。通常小青龙汤越有效的时候,就是这个肺里面塞满寒气的死水越多的时候,这种咳嗽会咳得非常猛烈,这时候小青龙汤就会非常好用。但如果肺里面的死水只有一点点,这个病毒觉得这里不够好玩,东一点西一点散在身体各处的时候,小青龙汤就不会太好用。所以小青龙汤要好用,这个死水的「水气」要够多才行。基本上小青龙汤是某种体质的人特别会有的,某种水毒体质的人感冒特别会变成小青龙汤证,这个我们之后再讲。

 

 

 

一旦有小青龙汤证出来了,这个人就会狂咳嗽,或者是平躺下来以后就咳得更凶,这个狂咳嗽的咳法,一定是比较有稀痰的,因为肺里面的死水遇到病邪以后就变成稀稀的痰,这时候身体就会想把它排掉,所以咳的时候就会有一种白白透明或者白泡泡痰、或者是鼻涕,咳出来那个痰吐到水里很快就化掉了,因为它跟水还很接近,「痰饮很多」这是个辨症点。如果是小青龙汤证但是咳黄痰怎么办?那也没关系,小青龙汤还可以加石膏,因为小青龙汤主要对付的是「水邪为病」,热水邪也还是水邪,所以治法上差不多,只是要清热而已,这是对于小青龙汤最基本的认识。

 

 

 

我们在用小青龙汤的时候,首先一定要注意到非常关键的一件事,就是小青龙汤跟之前的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都有一个非常不同的特征,这个非常不同的特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这个方剂中看出来?

 

首先,小青龙汤它是因应很多不同的情况而有加减法的,那它在很多情况下是轻轻松松麻黄就可以不用了,就是没有麻黄的小青龙汤仍然是小青龙汤。小青龙汤里的很多药味都可以换掉,可以换掉的就不是主轴药味,所以半夏、麻黄都可以换掉,不换掉的是桂枝、甘草、芍药、细辛、干姜、五味子,这六味药才是小青龙汤的主轴结构。就像小柴胡也可以拆,把所有变化都拆掉以后,最后剩下柴胡跟甘草,所以柴胡跟甘草才是小柴胡汤的主要结构。小青龙汤它的主轴结构是桂枝、芍药、甘草,甘草放三两,比桂枝汤、麻黄汤都多,再加上干姜,其实会产生一个甘草干姜汤的结构。我们又知道桂枝、芍药从动脉运行到静脉,由甘草为它定出一个中轴方向的时候,这个运行本身是可以驱赶病邪的,我们之前讲桂枝的时候有讲过,桂枝对风气是具有排斥力的,可以驱风,所以驱邪的动力用桂枝这一味药就已经足够了,麻黄是可以不必用的。

 

麻黄可以不必用,是不是就表示不一定要发汗?这个汤里面没有姜枣,没有桂枝汤中用姜枣入营出卫解肌的结构,表示这个药根本不走营卫。可去麻黄又没有姜枣,麻黄汤跟桂枝汤中发汗的路径都没有了!

 

我们再看第三件事,看这个药的服用法,它是煮成三碗,每次喝一碗,每天喝三碗。前面所有的发汗剂都说「如果喝了一碗汗出了就千万不要喝第二碗」,为什么这个汤不必?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方剂在使用上完全没有发汗剂的用法,真正的小青龙汤它就不是一帖发汗剂。

 

 

 

之前在教半夏的时候有说过,当半夏是用生半夏、或滚水涮过还算嫩的半夏才比较能让经方有效。这样小青龙汤方中「半碗」的半夏,全生的半夏可以放四分之一碗;如果是药局里买的制过的半夏片,就至少要放一碗以上。当半夏用这么多的时候,小青龙汤就会出现一个很美好的特征:半夏就把这些肺里面的水搬到别的地方去了,转移到膀胱去了,所以小青龙汤是从尿解。

 

 

 

小青龙汤从尿解的时候,是它的副作用最小的时候。怎么样的时候它的副作用大?比方说有人说冬天之外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小青龙汤,因为小青龙汤是一帖发汗药,吃了伤元气;也有人说刚感冒那头几天就用葛根汤打打看,葛根汤打不干净,三天以后再用小青龙……用它的同业者都有些不喜欢它的副作用。

 

──当临床上出现这些说法的时候,其实这些说法的背后都有一些正确的观察,就像如果买外面科学中药的小青龙汤,吃了之后就会有点麻黄汤的调子,发汗而解,但是效果不好。为什么效果不好?因为这个人肺里面有一缸水、病邪也都聚在这缸水里面,在皮表发汗有什么屁用?邪气还是在。就像病邪还没入到阳明大肠腑里面,想要用承气汤从大便把病邪排出去也是没有用的。病邪都在肺中的积水里面的时候,在外面再怎么发汗、发营卫的汗、发血脉的汗、入营出卫都不会有用,所以小青龙汤它当然不是一个发汗剂,它是用它方剂的整体结构,让肺里面的水邪能够被搬移到别的地方然后排掉,这样才能发挥小青龙汤的作用。

 

 

 

所以小青龙汤在临床上面,历代中医如果不是非常龟毛地要求半夏的用量要足的话,小青龙汤用起来副作用就会很多。小青龙汤因为有这些副作用──或者如果我们不要说副作用,原本的小青龙汤到底是有麻黄的,麻黄吃久了也会虚,人阳虚的时候更不能代谢水,去痰的根本又是要水代谢的功能健全──所以小青龙汤也不是个可以吃久的药,因此近来就有些人说小青龙汤吃个一两帖就好,接下来换成苓桂朮甘汤收工就好,这是方法之一,但我总觉得苓桂朮甘汤的心下,跟小青龙汤的心下,讲的是不一样的心下,所以我不是很喜欢用苓桂朮甘汤收工这样的一个作法。苓桂朮甘汤对付的是胃里面的水肿,小青龙汤的水饮是在肺,我自己会比较喜欢用来收工的药,是小青龙汤在《金匮要略》条文里的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我比较喜欢这个方子的结构,因为小青龙汤去不干净的痰,这个方子可以去得蛮干净的,不过这个结构还有寒化热化的问题,因为这个方子比较干燥,除非身体里面的痰够冷,不然还是怕烧得太热,我们之后再来谈这个话题,今天姑且不论。

 

 

 

小青龙汤现在历代临床上在使用它的时候,有几个使用它的技巧,我想在最后这点时间里还是要说一下:

 

其中一个是先用小青龙汤把咳嗽镇住,之后再用别的方剂化痰,比如说民初张锡纯的从龙汤──就是「跟随在小青龙汤后」的一个方──;或者是用苓桂朮甘汤、我喜欢用的苓甘五味姜辛夏仁这样两个方剂;也有人主张是补强脾胃化湿的方子。

 

但这里比较值得考虑的是:一开始用的是汗解小青龙汤的方子?还是尿解小青龙汤的方子?

 

如果用的是汗解小青龙汤的方子,比方说外面科学中药买的小青龙汤,那根本是小青龙汤里面的垃圾,很不适当。

 

另外,像叶天士他要去除小青龙汤的问题,他怎么做呢?他是根本把麻黄跟细辛拿掉,这样就变成汗解无路,只能打内仗,这也是一个方法。

 

我所喜欢的方法是一位近代的经方家,叫做范文甫,他就是用「半夏独大小青龙汤」,就是半夏用三钱,其它药味都只用几分,所以建议大家或许可以参考这样的做法,让半夏是其它药的好几倍,这样它的副作用可以减到最低,人就比较不会虚掉,不然如果是用我们一般所习惯的,半夏药性不足的小青龙汤结构的时候,它就会变成一种比较伤元气的发汗剂。我们中医的方子都是「有病则病受之」,如果得的是大青龙汤证、麻黄汤证,我们吃了对的药,吃了之后会觉得元气恢复,即使它里面有麻黄;可是这些药如果用错地方,就会打伤我们的元气,就是「有病治病、无病杀人」,这是经方的特色。

 

所以在用小青龙汤的时候,我们要确保它不要打偏,否则就会伤人,这是我们从最粗浅的一个角度、从大框架来检视小青龙汤,这样一方面我们比较学会怎么使用它,另外也是从桂枝汤、葛根汤、大青龙汤一路下来,它们的服用法、里面药味的加减变化,路数慢慢转方向变到小青龙汤来,这样跟着仲景的思维一路推理下来。

 

 〔整理者/小布〕

 

※相关资料:

 

²「小青龙汤」《金匮要略》条文补充.对勘.之一【14-22参照】:

 

【金匮要略.咳嗽7-14】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千金》证治同,外更加胁下痛引缺盆。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甘草 干姜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²「小青龙汤」《金匮要略》条文补充.对勘.之二【14-20参照】:

 

【金匮要略.痰饮12-35】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12-36】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三两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金匮要略.痰饮12-37】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金匮要略.痰饮12-38】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 细辛 干姜各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金匮要略.痰饮12-39】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金匮要略.痰饮12-40】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²「小青龙汤」补充:【从龙汤】(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节录)

 

治外感痰喘,服小青龙汤,病未全愈,或愈而复发者,继服此汤。

 

龙骨不用煅,一两捣 牡蛎不用煅,一两捣 生杭芍五钱 清半夏四钱 苏子炒捣,四钱 牛蒡子炒捣,三钱

 

热者,酌加生石膏数钱或至一两。

 

从来愚治外感痰喘,遵《伤寒论》小青龙汤加减法,去麻黄加杏仁,热者更加生石膏,莫不随手而愈。然间有愈而复发,再服原方不效者,自拟得此汤后,凡遇此等证,服小青龙汤一两剂即愈者,继服从龙汤一剂,必不再发。未全愈者,服从龙汤一剂或两剂,必然全愈。名曰从龙汤者,为其最宜用于小青龙汤后也。

 

或疑方中重用龙骨、牡蛎,收涩太过,以治外感之证,虽当发表之余,仍恐余邪未尽,被此收涩之药固闭于中,纵一时强制不喘,恐病根益深,异日更有意外之变。答曰︰若是以品龙骨、牡蛎,浅之乎视龙骨、牡蛎者也,斯可征之以前哲之说:

 

陈修园曰:「痰,水也,随火而上升。龙属阳而潜于海,能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下归其宅。若与牡蛎同用,为治痰之神品。今人止知其性涩以收脱,何其浅也。」

 

徐灵胎曰︰「龙骨最粘涩,能收敛正气,凡心神耗散,肠胃滑脱之疾,皆能已之。」「此药但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所以仲景于伤寒邪气未尽者,亦恒与牡蛎同用,若仲景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诸方是也。愚于伤寒、温病,热实脉虚,心中怔忡,精神骚扰者,恒龙骨与萸肉、生石膏并用,即可随手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