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炒股为职业 股市脉搏勾勒出职业股民心电图 - 理财故事 - 中金在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41:39
20年前,从来不知道还有一种人叫职业股民,20年后,他对自己职业股民的身份自信而享受。今年43岁的王海,1992年-1996年之间上大学期间,听广播第一次知道了股票。“身边有亲戚在炒,就经常听他讲讲,但都是理论知识。”

  1996年23岁时,王海开始炒股。“理论与实践差距太大,当时都炒深科技之类的,但我自己不懂买的都不是主流产品,全都不涨,陆陆续续投进去不少。1996年投进去18万,1998年只剩6万。”

  “下了狠心,我1998年专门去南方学习股票知识。”回来后干脆辞了工作,成为职业股民。在证券公司,很多人都知道王海从当初的10多万,如今已经赚了1000多万。但他很低调:“我心态很好,不管涨跌都是数字,别把它往钱上联系。其实我赚钱就两个阶段:1999年到2000年,翻了10倍,2006到2007年又翻了10多倍,其他时间也赔,但可能赔得相对少。”

  王海非常享受自己的职业股民身份,他说:“我炒股买了车、房,还在外地买了两套海景房。我妻子也不上班,但我们生活的很好,实在压力太大,我就会去澳门玩一玩,但都是点到而止,为了放松。”

  虽然时间久远,但王海还记得自己买的第一只股票是“琼能源”。他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炒股妙招:以投资的角度选股票、以投机的角度炒股票;不论股市好坏都满仓操作。

  在他看来,中小投资者炒股真的很难,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财务报表造假、释放利好抬高股价让中小投资者接盘,都是市场上惯用的手段。”王海说。

  回忆这些年的艰难历程 ,不少“草根”投资者感慨万千,“割肉”“交学费”等真切的体会,让他们刻骨铭心。

  谈到自己的选股心得,股民吴成抗总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作为中国目前1.5亿股民中的一份子,吴成抗亲身经历了20年来中国证券市场所创造的资本奇迹,也分享了成长中的中国股市为中小投资者带来的福利。老吴坦言,对于他这样的“散户”而言,股票市场的“水”依然很深,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市场监管的水平还亟待提高。只有在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规范市场内,“散户”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几乎每位股民都明白“高抛低吸”的投资常识,但面对满天飞的各种小道消息、市场传闻、“机构内参”,许多人往往难以自持,最终成为传言的牺牲品。

  与许多成熟市场的发展路径不同,中国资本市场天生就以“散户为主”作为特色。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末,A股有股票账户总数中,自然人账户超过1.5亿户。这意味着个人投资者的比重达到99%以上。

  在与掌握着资金、信息和经验优势的机构的博弈中,散户们注定处于弱势。“这使得投资者利益保护从一开始就成为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职业股民———产生于先天不足的中国股市,20年风雨历程,其生存机制是什么,非完全股东、非完全投资者、非完全投机者,却在诡谲的股市实现了财富梦想。他们默默无闻地以炒股为职业,通过新兴加转轨的股市实现了发财梦,他们来自股市,去留也取决于股市。

  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谁能给投资者一双“慧眼”?业内专家认为,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民的权益,一方面需要投资者自身提高研究、观察、判断的能力,不盲目、不轻信,这是实现自我保护最重要的环节;另一方面,鉴于证券市场是多元参与的市场,也是信息极其不对称的市场,机构、企业和散户投资者难以在相匹配的位置上对话,所以迫切需要“通过立法手段,让企业、机构和散户处于相对平等的状态”。 20年,股民最大的进步是心态

  方祖光是黑龙江第一批股民;他见证了黑龙江资产证券化20年的发展;他曾因为炒股成功开设工作室;目前,他每堂课的价格都在千元以上,在股民中他被亲切的称为“方老师”

  记者:黑龙江资产证券化始于什么时候?和您一起第一批炒股的大约有多少人?

  方:黑龙江资产证券化与上海几乎是同步的,我们第一批股民也就在千人左右。但特殊的是,那时候我们在省证券公司开户后,要到上海去办理手续,大约两个月以后,才能正常炒股。

  记者:当时开户费是多少?有保证金吗?

  方: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开户应该是50元,当时要求炒股最少要10000元以上。

  记者:当时股民的构成什么样?有多少只股票?

  方:很多人都以为股民里老人居多,但实际上当初还是年轻人多,年轻人更愿意接触、挑战新鲜事物。最开始的时候,只有10多只股票,而且只能炒上海的股票。想起来很有趣,当时的省证券公司是现在省人民银行几百平方米的会议室,大家都挤在两台29英寸的电视前关注行情,当时也没有想到20年后随时随地可以在网上炒股。

  记者:谈谈您初涉股市的经历好吗?

  方:当然可以。我当时没有急于入市,而是专门到上海考察了半个月,简单了解了一下上海的股市行情和基本操作,毕竟上海当时是国内最前沿、最专业的证券交易中心。开户后,我又去上海炒了半年,在那学习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方法。我当时投入了20万,应该算大户。后来由于理念比较新,操作比较科学,很多朋友就把我推出来讲课。那时候哈尔滨股评非常火,但客观、准确的少,而且多数还是要从基础知识讲起。我亲眼见证了很多股民的悲喜,当然最初的时候看到更多的是大家的盲目和投机心理。

  记者:您感觉20年来我省股民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方:应该是心态。投机心理逐渐向投资迈进了,不再像20年前那么急功近利了,平淡了一些。

  记者:您20年来涉足股市有什么原则吗?

  方:我一直秉承3条。1.低调点 。2.谦虚点。3.慎重点。我希望能和其他股民共勉。

  记者:能谈谈目前对身边大多数股民看法和建议吗?

  方:说出去可能要得罪人。我觉得本地股民还是素质稍差些,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倾向于到处打听消息,有些缺乏理性。我建议,“钱是自己的,一定要慎重投资。”而且心态一定要变得越来越坦然,能理解到这是社会财富。不要恐惧,炒股其实没有对错,关键是要掌握时间和数量。

  记者:您设想20年后黑龙江资产证券化、股民会有怎样的变化?

  方:总体上,随着经济的发展还是要越来越规范。过去的20年是不可复制的,未来的20年可能也不可预期。但就像如今股民的心态已经越来越偏理性,越来越平和一样,我想未来股民最大的变化还是在心态上,这也是股市长足发展的持续动力。

  随时随地在网络上收看股票行情,如今已是股民们的习惯性动作。但20年前,除了个别股民去股票大厅查看行情以外,多数人依赖的都是一台小小的收音机。第一份工作是在电台打工的王文波、王菲说——— 我曾在电台播报股票行情

  20年来,股票交易方式的变化最能体现股票市场的进步。”20年前,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李国义还是一名年轻教师。他回忆说:“早期委托单是纸质的,面值为5元、3元,需要客户自己购买,然后填写清楚通过柜台人工购买股票,过程很慢,有时候好不容易买上但那边已经涨了,相当影响投资收益。”

  那时“职业股民”还是凤毛麟角,到股票大厅看行情的人不多。“我记得后来有了传呼机,时时传送。再后来,就是电台出售一种收音机,里面有播音员播报行情,使用这个平台的人很多,常能看到有人听着这种收音机在走路、坐车。”几年后,李国义的两个学生毕业后应聘去电台播报股票行情。

  如今是哈尔滨电视台记者和节目主持人的王文波、王菲分别是哈尔滨商业大学投资金融系1995、1996级的学生,对于自己一年多的播报股票行情经历他们非常记忆尤新。俊秀的王菲在学校就是主持人,“假期恰好有机会去当时交通广播下属的金融频道主持节目。每个月二三百元工资,当时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当时对股票了解很少,而且大多数人对股票的认识都很有限,非常需要股票知识的普及。我们那个时候,除了不断播报股市行情,还会介绍一些股票的基础知识。”

  记者王文波还记得当初的播音间只有四五平方米,基本转不开身。“一定要把股票代码、名称和行情念得准确、清楚。虽然只是最基本的‘念’,但当时也很有成就感。从播音间出来,经常有大爷、大妈追着问你就是文波吧?那时候刚毕业,觉得很有动力。”文波到现在都记得,台里要进行考核前王菲特别紧张。“她就怕随机提问的股票代码名称记不准,很发愁,呵呵。”在这两个职业主持人看来,一年的“念行情”,对他们的主持业务水平很有帮助,这种报价的难度在于股票随时变化,经常要考验主持人的灵活性,这比播报新闻难度大。“这个经历让我们对数字都很敏感,处理问题冷静、机敏。”一年多以后,两人分别离开了这个岗位,这个职业也随着股票行情发布方式的发展而逐渐消逝,但两个人都一直业余炒股,而且多有斩获,“相对来说,可能因为我们从事过这个工作,炒股相对理性一些。”

  风向标

  20年的股市兴衰,千折百回,波澜时现,那些具有标志性的时间、事件、数字更勾勒出一个为了保护股民利益不断规范的中国股市。

  1998年4月22日 深沪两市交易所实行“特别处理”制度。

  1998年4月28日,辽物资A 成为第一家ST公司。

  1998年6月12日 国家宣布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从单边交易千分之五降低到千分之四。

  1998年12月29日 酝酿5年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终于获得通过。该法于199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是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本大法。

  1999年5月19日 中国股市开启以网络科技股为龙头的“5·19”行情,网络股领头启动,当日沪市上涨51点,深市上涨129点,随后这波牛市一直延续到2001年。

  1999年6月1日 国务院宣布降低B股印花税。

  1999年6月12日 棱光股份成为第一家遭交易所公开谴责的上市公司。

  1999年7月1日 《证券法》正式实施。

  1999年7月9日 农商社、双鹿、苏三山、渝钛白成为第一批PT上市公司。

  1999年9月16日 国务院批准实施《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条例》。

  2001年2月 境内居民获准可投资B股市场。

  2000年4月 吴江丝绸成为第一家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2001年6月14日 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沪指创下此前11年来新高2245点,直到7月13日,股市仍在高位盘整。

  2001年10月19日 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

  2002年6月24日 市场爆发井喷式“6·24”行情。

  2002年11月5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QFII制度正式启动。

  2004年1月31日 《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史称资本市场“国九条”。

  2004年6月1日 《证券投资基金法》施行。

  2004年4月14日 市场著名“庄股”、德隆旗下的新疆屯河、湘火炬、合金投资等3只股票开始崩溃式连续跌停,多年来纵横市场的德隆系轰然倒下。

  2004年9月4日 券商开始清理整顿,南方证券、汉唐证券、闽发证券、大鹏证券等相继被托管或被清盘。

  2005年4月29日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启动。

  2005年6月6日 证监会推出《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上证综指应声跌破千点。

  2007年5月30日 国家半夜上调印花税税率导致“5.30”大跌。印花税由千分之一调整为千分之三,调整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多数股票连续出现了5个以上的跌停。

  2007年8月23日 上证综指达到5000点。

  2007年10月15日,上证综指突破6000点。

  2008年4月24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调印花税税率,由千分之三下调至千分之一。

  2008年9月19日 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 

  2009年10月30日 创业板正式揭开帷幕,首批28只股票同日挂牌,刷新了中国股市多股齐发的历史纪录。

  2010年4月16日 筹备多年的股指期货合约正式上市交易,挂牌基准价定为3399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