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三通后海峡两岸关系变化的新趋势 - - 谷歌问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34:19
“三通”是海峡两岸间通邮、通航、通商的简称。早日实现直接、双向、全面“三通”,符合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1949年以后的30多年间,由于台湾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
两岸同胞处于隔绝状态。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为有利于两岸同胞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发展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邮,通航”,“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从此,祖国大陆方面为实现两岸通邮、通航、通商(“三通”)进行了不懈努力。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受到大陆方面的欢迎,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此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的开展,推动了“三通”进程。两岸“三通”从无到有,在邮政、电信、航运、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两岸直接“三通”的技术性、业务性问题均已解决。但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和阻挠,两岸“三通”仍然处于间接、单向、局部的状态。

   十几年来,两岸关系历经坎坷、曲折,但是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始终保持发展的势头,推动两岸“三通”进程展现新的前景。这充分说明两岸同胞同宗同文,有着不能割舍的民族感情,有着愈益深厚的共同利益。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创造的丰硕成果,使得实现直接、双向、全面“三通”具有厚实的基础和内在的动力。台湾各界要求尽快实现“三通”的呼声持续高涨。两岸同胞在推动“三通”中,有过多次成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陆方面已经为“三通”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三通”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完) 2008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回顾与2009年展望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01-09  发表评论>>
2008年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中断近十年的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协商,先后达成六项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协议,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基本实现,开创了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协商的新一页。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的冲击,两岸贸易增长放慢,台商对大陆投资有所减缓,大陆台资企业面临的经营、转型升级的困难加大。2009年,两岸经贸协商预计将继续进行,并会有新的突破与发展。

一、 金融危机对两岸经贸关系影响增大,台商投资动向出现新变化

2008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较大起伏,两岸贸易受到较大冲击,台资企业经营出现较大困难。

(一)两岸贸易与台商投资出现较大起伏

上半年,两岸经贸关系仍然延续近年来平稳发展态势,两岸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台商对大陆投资持续增加。不过,下半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不景气冲击,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受到影响,两岸贸易由较快增长转变为负增长,出现较大起伏。

按照台湾方面统计,台湾来自大陆的外销接单在上半年呈现两位数高增长,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7月仅增长1.7%,8月开始呈现负增长8.9%,9月份负增长10.8%,10月负增长22.8%,创下历史上的最大衰退。台湾对大陆出口也从上半年的两位数增长转变为9月份开始的负增长16.3%,10月份衰退19.9%,11月份进一步衰退38.5%;1-11月对大陆出口增长变为个位数。受此影响,台湾对大陆(包括香港)市场的依存度也相应下降,从近两年的近40%降为11月份的33.6%。

依大陆商务部统计,两岸贸易总体上仍保持了较快增长:2008年1-9月,海峡两岸贸易总额1047.1亿美元,年增长16.7%;其中对台出口203.4亿美元,年增长18.4%,从台进口为843.7亿美元,增长16.3%。预计第四季度两岸贸易增长会大幅下滑,两岸贸易从较高增长速度转入低增长或负增长。

台商对大陆投资持续维持投资项目减少与投资金额低增长或负增长态势。依商务部统计,1-9月,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1692个,同期减少31.8%;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4.6亿美元,年增长7.3%,而合同投资金额持续负增长。依台湾方面统计,1-10月,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83亿美元,年增长仅9%,增长速度较前几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台“陆委会”官员表示,两岸经贸政策松绑后,台商对大陆投资显著下降,第三季度对大陆投资较上年同期减少34.2%。 (二)台资企业经营困难增大,面临转型升级挑战

在受大陆涉外经贸政策调整与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的同时,又遇到国际金融风暴与世界性经济衰退的冲击,对以加工出口型为主的台商造成很大经营压力,台资企业停业、倒闭现象明显增加。大陆方面对台资企业处境十分关注,加强调研,并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减轻台资企业经营压力,鼓励台资企业升级转型,海峡两岸就此举办了多次大型调研与讨论会。

国台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拟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协助台资企业参与大陆的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加强两岸第三产业合作,推动台资企业投资现代服务业,鼓励台商投资大陆资源开发、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和协助台资企业自主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并加快推进两岸金融合作,为台资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三)台商投资动向出现新的调整与变化

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台商也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寻找新的出路。

一是台商向内陆与中西部转移趋明显。沿海地区生产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增大,促使台商加快向内陆、中西部及北部转移。尤其是随着京津为代表的环渤海湾经济区的兴起,台商投资华北地区步伐明显加快。而内陆省份或地区加大吸引台资的力度,也使台资企业从过去的个别企业发展为集体性的“西进”趋势。

二是不少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台商开始积极向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多元化经营,同时积极拓展内销渠道。

三是“台商回流”或台商岛内投资步伐加快。2008年年中,有32家皮革与制鞋台商提出返台投资计划,总投资金额达145亿元新台币,其中包括了宝成、泰庆等知名企业。依据台湾电子电机工业公会于2008年8月底公布的调查,将继续在台投资生产的台商小幅上升,达到37.7%,希望返台投资的台商从上年的1.83%上升为9.88%,增加5倍,显示在新的两岸经贸关系形势下,台商返台投资有明显上升趋势。台商扩大在台投资的动作不断,尤其以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宣布在台投资近千亿元的“大投资台湾计划”最具代表性。

四是台商回台上市意向性强。到10月底,计有54家企业有意回台上市,其中有2家向台湾证券交易所提出申请,12家和证券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已正式批准中国旺旺控股公司回台上市。

二、 两岸经贸协商取得重大突破,直接“三通”基本实现

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形势出现重大变化,中断近十年的海协会与海基会商谈得以恢复,并先后在北京与台北举行了两次“会长级会谈”。

六月在北京进行的两会商谈中,双方达成两项重要经济协议:一是海峡两岸达成周末包机协议,使得两岸空中通航由过去的“节日包机”变为“周末包机”;二是双方达成《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协议》,大陆居民得以正式赴台旅游。但是,由于受到多种政策限制与旅游费用偏高的影响,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尽管获得政策上的重大突破,但在效果层面却未达到台湾方面的期待。海峡两岸将就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问题继续进行协商,以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带动台湾经济增长。

2008年11月初,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访问台北,在台北举行了一年之内的第二次“陈江会”,实现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尤其是两会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等经济协议,标志着海峡两岸大“三通”的基本实现。

在海运直航方面,已经实施境外航运中心运输、两岸货柜运输、砂石运输的权宜轮,均可按协议从事两岸直接航运运输;直航港口大陆总计开放63个港口或港区,台湾开放11个港口(包括“小三通”的5个港口);双方互免营业税与所得税。这一协议让间接运行近三十的海峡两岸海上运输从此实现直航,将促进两岸海运业的发展。

在两岸空运协议方面,客运包机从年初实现的周末包机到平日包机,实现客运包机常态化;航班由每周36个航班扩大到108个航班,未来则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增减航班;客运包机航点台湾增加到8个,大陆由5个增加到21个。同时该协议就台湾方面非常关心的货运包机做出安排,即双方同意各自指定二至三家航空公司经营两岸货运包机,运载两岸货物;台湾货运包机航点为桃园机场与高雄港机场,大陆为上海浦东机场与广州机场;双方每月共有60个往返航班,双方各占一半。其中值一个重要突破是,新航线的确定,既避开了台湾方面的军事禁区,在“截弯取直”的目标下也不必经过第三方航空识别区,从而无须向国际民航组织登记为国际航线,也在两岸特殊的政治现实下确定为“两岸特殊航线”。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对两岸经贸合作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影响深远。

海峡两岸就食品安全问题达成新的协议。“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对两岸经贸关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有效解决此类事件,台湾海基会组成的卫生专家团访问大陆,并于9月28日与海协会专家团召开了座谈会,讨论双边未来建立食品、商品即时通报系统机制问题,并达成多项共识。随后,陈云林访台时,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了《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正式确立了两岸食品安全机制。 三、 台湾当局大幅调整与开放两岸经贸政策

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半年多时间,马英九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开放的两岸经贸政策措施,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政策与法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放宽台商赴大陆投资限制

2008年7月17日,台湾“行政院”通过两岸经贸松绑方案,主要是开放台商赴大陆投资的限制、调整投资审查方式。8月26日,台“经济部投审会”公布企业赴大陆投资上限新规定,并追溯自8月1日起生效。主要内容为:个人对大陆投资上限由原来的新台币8000万元放宽到每人每年500万美元(约1.5亿元新台币);中小企业投资上限由净值或合并净值的40%或新台币8000万元,放宽到净值或合并净值的60%或新台币8000万元;大型企业由原规定净值或合并净值在50亿元新台币以下者为40%(或新台币8000万元以下)、50-100亿元之间者以30%为上限、超过100亿元者以20%为上限,一律放宽为60%。专案审查投资项目由原来的2000万元新台币币调整为5000万美元;对于重大投资,由跨“部”“会”政策面审查改为对关键技术的审查。另外,对企业营运总部设在台湾,投资大陆金额不设限;外商台湾子公司,投资大陆金额不设限;台湾企业并购大陆企业,不纳入60%的投资额度计算。

这些政策的调整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台商赴大陆投资的政策限制,有利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以及企业在海峡两岸的投资布局。

(二)逐步开放两岸资本市场

台“行政院”于2008年6月21日公布“调整两岸证券投资方案”,两岸资本市场的交流与合作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包含有陆资成份的海外基金投资台湾股市,今后不必出具含有“陆资”的声明书,即大陆资金可以通过参与国际基金投资台湾股市。

二是开放台、港指数型基金ETF双向挂牌(采现金结算,不能换成股票),为大陆民众间接投资台湾股市带来机会。台湾投资信托公司到香港发行指数型基金ETF,大陆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QDII)可以购买投资,等于实现了“准台股直通车”。7月17日,台湾“金管会”宣布“放宽国内企业募资赴大陆投资方案”。其中,在台湾已设立营运总部,或跨国公司在台子公司,不管在岛内或海外市场募集资金,资金用途不受限制。预示着符合规定的企业募集的资金可以赴大陆投资。未在岛内设立营运总部的一般上市上柜企业,在岛内股市筹资,准许将募集资金的六成投资大陆,海外募资对大陆投资则完全不受限制。7月31日,台“行政院”宣布“海外企业来台上市松绑及适度开放陆资投资国内股市方案”,放宽海外企业上市资格与筹资限制,开放大陆机构投资人QDII投资台股;12月4日又通过“开放大陆地区投资人来台从事证券投资及期货交易管理办法草案”,即日起开放大陆合格机构投资者(QDII)来台,从事证券投资及期货交易,允许上市上柜公司的大陆员工及来台挂牌海外企业的大陆股东可以认购,获配有价证券,但这两者只能卖,不能买;大陆合格机构投资者不得实质控制个别企业的经营,或影响企业决策;不得参与董事与监事的选举,投资额度在单一企业持股达到10%,就停止交易。

(三)继续鼓励台商回台投资

在近年台当局采取一系列鼓励台商回台投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台“经济部”于2008年5月出台“台商回台投资技术升级转型辅导计划”,由专业机构协助台商进行技术诊断及研发辅导,补助相关经费。到10月底,已受理57家符合资格的台商申请案。

四、2009年两岸经贸关系形势展望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仍会持续,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普遍大幅下降,会继续影响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两岸贸易仍将呈现低增长或负增长,台商对大陆投资可能持续下滑。但两岸经贸互动将持续增强,经贸协商与经贸合作将会取得新发展。

2009年,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将会展开一系列的不同层级的会商与会谈,就两岸关心的金融合作、双向投资、投资保护、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农产品检疫检验标准、能源合作等展开新一轮协商。尤其是两会将举办新一轮的“陈江会谈”,有望签署新的经济合作协议。甚至不排除两会及有关部门就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问题展开讨论与协商,以推进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与制度化发展。

两岸金融领域的合作与开放将成为2009年两岸协商的重要议题。两岸金融领域的政策与合作严重滞后,影响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与深化。预计两会将就两岸银行或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金融机构相互参股与并购、资本市场开放、金融监管、货币清算以及共同抵御国际金融风暴等议题展开讨论,预期将会取得重要进展。

大陆企业有望实现赴台投资,改变目前两岸单向投资格局。大陆企业赴台投资逐渐成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热点议题,台湾方面也在加快制订相关具体政策,预计2009年上半年会正式出台,两会也会就此议题展开协商,大陆企业将会直接赴台投资,实现两岸双向直接投资。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有望获得大幅增长。2008年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效果不如预期,两岸对此进行了检讨,逐步采取了一些新的改善措施,调整旅游路线,降低旅游费用,减少相关政策限制,尤其是在直航实现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热有望逐步出现。 具体而言,我国具有五大战略优势,这些战略优势可以保证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一、地大的优势

中国地理面积相对较大,有1000多万平方公里,不但有960多万陆地面积,而且有300多万海洋国土。地理面积大,意味着战略回旋空间大,不怕敌人突然袭击,造成防御上的结构性崩溃,而且我国地形地貌各异,有平原、高山、湖泊、丘陵、岛屿、草原,几乎各种地形地貌都有,地形地貌丰富多样,有利于战场建设和安全防卫。我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具有多种矿产的成矿条件,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种类齐全,居世界领先地位。我国目前已发现矿产168种,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55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0种,水气矿产3种。当然,我国矿产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二、我国地处亚洲中心位置

翻看地图,我们清楚地看到,我国地处亚洲中心,与十多个国家国土相连。有人说,我国周边战略环境十分不利,因为与我国接壤的国家太多,所以造成战略环境的不利。其实这是战略短视行为。以唐朝为例,为什么唐朝强大了,出现周边国家纷纷朝拜的大好局面呢?而近代出现周边国家纷纷蚕食中国的局面呢?很简单的道理:我国强大了,周边的国家就会依靠我,周边国家就成为我们抵抗外敌的坚固屏障;我国弱小了,周边国家就会依靠其他大国,成为干扰和侵略我们的前进基地。近代史上的耻辱,是特殊情况造成的,是腐败短视的女人统治造成的悲剧。试想,英国只凭几艘破舰,几千远程军,就打败了几十万人的清军,就迫使清朝投降割地,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难道这些英军就不登陆作战,一登陆,靠我国的农民就可以打死他们。三元里抗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近代史悲剧造成的罪魁祸首是政府的无能,是清军高层的腐败造成的。他们没有对敌的反击意识,没有战斗精神,无知无识无胆,甘愿卖国,甘愿投降!历史的悲剧告诉我们:只要我国政府英明、军纪严明,这样的历史悲剧就不会重演。

我国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强大,只有强大了,采取“亲邻、睦邻、富邻”的战略方针,周边国家就会把我国作为依靠,搭乘我国发展的快车,就为我所用,而不是为敌所用。很简单的道理:远亲不如近邻吗!

三、我国拥有核武器,战略武器优势明显。

我国是一个核大国,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发挥核能的作用,扩大核工业在各行各业领域的使用,扩大我们的核优势。世界不一定要打核大战,为了局部利益而相互毁灭,这种相互确保毁灭的核战略理论,本身就是愚昧的,不理智的战略理论。我国拥有核武器的目的,不是为了核战争,而是为了防止核战争。我们的核武器是防御性核武器,不是进攻性核武器,因为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是爱好世界和平的大国,所以我们声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这是我们的原则,也是我们的义务。今后,我们核武器发展的方向:一是系列化。二是小型化。三是信息化。四是多维平台携带。

四、人多的优势。

我国现在有十三亿多人口。人多是好事也是坏事,人多力量大,这是真理。人多负担重,难管理,这也是真理。真理具有矛盾性,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人口负担大国变成人口资源大国,所以,我们要科教兴国、教育兴国。在某种程度上,扩大大学招生,让更多的人参加职业教育,有一技之长,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我们人多的优势,人力能力素质能否完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决定了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所以,振兴教育,大胆改革,扶持教育,是百年千年大计。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和严格的落实制度,确保我国人口素质战略性转移的成功。我们只要人口素质上去了,就是打穷了,我国也会很快发展起来的。战后日本和德国为什么能快速发展,最重要的是有技术积累和人才积累,所以很快恢复国力。提高我国人口能力素质,规范用人制度,是我们的国策,是我们的国家发展的根基。

五、地理位置的优势

有人说,中国的海军是网箱中的大虾,对这一点,我持不同态度。而且有人对我的《中美之战,美国必败》的战略论断表示相反的看法,并提出了《中美之战,中国必败》的相反论断,对此,我想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是我国地理位置优势十分明显,我国海岸线长,有18000多公里,海洋面积广阔,有300多万平方公里。这意味着我国海岸资源丰富。随着我国国力的强大,海空军实力越来越强大,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越来越强大,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美国想用第一岛链封锁我们的战略意图是不可能实现的。二是美国靠几艘航母就想把我们封锁在我国近海,这种战略意图本身就是错误的,失败的。如果我国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差,这一意图可以实现。我国是在自己家门口作战,美国是不远万里来作战。美国在全球的所有目标,都在我精确打击之内,所以,美国全球战略点的布势对我国来说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相反还分散了自己的兵力和实力,如果战时,这些点就可能被我们一个个拔除,则美国就面临着全面崩溃的危险。依靠据点,进行全球全面布势,只适合于对付没有中远程打击能力的小国弱国而言,不能对付大国强国。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三是南海是在我们的家门口,美国可以控制马六甲海峡,我们难道就不能控制南海,如果这样,那南海就是死海,大家都不要过。而且我们的控制手段更多,更加难以对付。作为战略家,考虑的是利害相间,不识其利,就难识其弊。南海,对我们来说,不是负担,而是宝贵的战略资源。利用得好,我们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利用不好,我们就会失去战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