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的结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5:07:37
贺龙的结局
         以前夏侯胜、黄霸谈到霍光大权在握的情景都表示担忧,而后代史学家认为霍家之所以灭门,一则是汉宣帝过于残忍,一则便是因为霍光不读书或者读书太少,不知道逊避的典故。  其实,贺龙也是死在读书太少这上面。  林彪生前提到“双一”的标准,也就是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认为双一里面出来的才是嫡系。后来批判林彪的这个观点,其实就事论事,林彪的这一观点并不算错,而且渊源完全可以从毛泽东身上找到。  党内一直反对“军党论”,但是,自从武装革命以来,其实军党论始终是主流。而军队中尤以毛的红一方面军为正统。这样一来,红二、红四就成了支流。特别是红四方面军当年有过抗上的历史,更给人以口实。  相对于张国焘、徐向前而言,贺龙跟定毛则显得有点紧跟的味道。凡是毛在搞左的那一套的时候,贺龙都表示出积极的拥戴,而且用行动加以落实。这倒不是说党内、军内仅有贺龙如此表现,而是说在非嫡系部众中像贺龙这样突出的的确显得意味深长。 贺龙紧跟毛的结果给他自己带来了实惠,所以,庐山一旦批彭,贺龙很快成为主力。在追逼彭德怀“里通外国”的事情上,贺龙激烈的态度可以从一些只言片语中找到答案。肖华发明了彭德怀“里通外国”,这不奇怪,因为肖华本来就是靠着“双一”这一标准起家的,而贺龙也这么卖力气的追捧,就只能从历史上找答案了。  毛十分留恋军事共产主义时代的某些极左做法,所以,贺龙就主动提出取消军衔,这等于迎合了毛泽东的意图。贺龙以“偏师”出身的山头老大在庐山会议之后成了军委第二副主席,还赢得了在林彪身体不适的时候可以代为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殊荣。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亲自提名贺龙做政治局委员,当时还有另外一位元帅也受到毛的提名即罗荣桓。而山头明显比贺龙还要大的徐向前则迟至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才当选政治局委员。 h0'Ic:  
MYM_vQu 0  
在六十年代的头几年,贺龙风头正健,审查彭黄、取消军衔、大比武等等,贺都成了主角,毛泽东表扬贺,刘少奇也表扬贺。以致于到了批判罗瑞卿的时候,刘少奇不清楚会议内容还要专门跑去问贺龙。罗瑞卿作为毛泽东的哼哈二将之一的大警卫在六十年代中到处都在贺龙的身形之后,尤其可见贺龙当时显赫的地位。   
?6-=*v(H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可惜贺龙并没有读懂这句话,或可说根本就不知道。他一个红二方面军出身的高级将领,风头甚至盖过了林彪这些毛泽东从井冈山时代就培植的嫡系大将,这本身就预示着很大的危险。而毛、刘关系最为紧张之际,贺却浑然不知,仍旧试图准备在两个主席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还主动担起调节两位主席关系的调停人,真是不知“今夕何夕”。 LF96}W@c3  
3\vQ Tc n  
曾国藩说过,古之得虚名而值时艰者,往往不克保其终。他还认为:“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自古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可以收场耳。”这些话对于古今以来的权臣的出路有了明确的指示。 L+ADF<  
i.7W1  
曾氏相去共和国的创立时间不算很长,而且贺龙早年的把兄弟何健一生以曾国藩再世自许,况且贺龙也是湖南人,对于这位湖南的“先贤”的警句居然毫无洞察,其后贺龙遭致暗算,从这个不知逊避的意义上讲,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n}r^A AsO  
H{#D7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