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老子、墨子、孙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42:23

 


  孔子、孟子、老子、墨子、孙子

                              


德侔天地 道贯古今——孔子


  天下君主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班固《汉书·艺文志》
  马克思曾经说:“死人紧紧地抓住活人。”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人能像孔子一样紧紧地抓住后人的思想,哪怕是小小的一部分。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理想、衣食住行甚至包括走路的方式最终都可以溯源到孔子那里。由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源远流长,两千多年来,这种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沉淀在中国人的头脑里。这种儒家文化既是中国学术思想的主流,又通过各种渠道渗入民族文化的各个阶层,就连喧哗民间的说唱文学、戏曲、格言也都深受其影响。别的不说,仅一个“孝”字,就像一把天尺,衡量着每一个中国人。古时候,孔子被尊奉为“至圣先师”,皇帝每年要到孔庙祭拜他。在学堂里也挂着孔子的画像或设孔子的牌位,孩子们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孔子磕头行礼。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孔子出生后,父亲故去,家境贫寒。青少年时代,他曾为别人管粮食,看牲畜,干过许多杂活。孔子天资聪明,博学多思,成年后开始收徒讲学。他希望从政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却至51岁那年,才步入仕途,先后当过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但没过几年,便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合,去职离国,率弟子游说卫、宋、陈、楚等国。其间,虽时时似有希望,结果却一再失望,甚至颠沛流离,被人说是丧家之狗。68岁时,孔子结束了十多年的流亡生涯,返回鲁国,专心教授学生,整理古籍。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去世。
  孔子在整理古籍方面功劳甚巨。据说,《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都是因为孔子的整理、传授,才得以流传后世的。除《乐》后来失传以外,其他5部重要典籍我们现在仍可获得。因为当时还没有私人著述的风气,孔子并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世。幸赖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将他的言论记录下来,汇成《论语》一书,才使后人能够领略这位哲人的风采。《论语》成书的年代,大约在战国初期,即公元前400年左右。全书20篇,各取篇首二三字为题,篇题与内容、同篇的各章之间,没有逻辑联系。
tsByTagName%28%27head%27%29%5B0%5D.appendChild%28s%29%3B%0D%0A">  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
  《论语》的思想,融政治、道德与教育为一体,而中心就是做人的道理,其中包含了许多有普遍意义的原则。他强调,道德与刑政不同,单纯依靠刑罚和行政手段,百姓慑于刑罚,不敢做坏事,却不会有知耻之心;只有实行德治,才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自觉不做坏事。他提出了正人先正己,先富后教,取信于民等重要原则。在仁学中,一方面倡导爱人、匹夫不可夺志,提倡独立的人格精神,另一方面又要求仁以为己任,见利思义,见义勇为,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提出了一种把个人人格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相统一的人生观;在人我关系上,他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的原则;提出了孝、悌、忠、信、恭、宽、敏、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规范;还特别强调“为仁由己”,启发每个人的自觉道德精神,提出了不少重要的修养方法;并且论证了道德思想与礼仪规范的关系,要求人们仁礼兼备,文质彬彬。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许多话都成为格言流传于后世。读《论语》要着重吸取其有普遍意义的精华,以提高我们的道德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孔子处于2500年前的宗法等级制社会,《论语》的内容也不免带有时代的烙印。今天继承吸取其精华,也要注意剔除其旧的时代内容,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
  《论语》自问世以来,两千余年间,对中国政治、思想、教育、伦理等多方面无不产生极其广泛的影响。汉代以后,《论语》几乎是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之书。东汉的时候,它被列入儒经的行列,与《尚书》、《周易》等合称“七经”。到了宋代,《论语》经过朱熹的注解后,便一直成为科举考试最重要的教科书,宋元明清几朝的做官人、读书人无不受其影响。在古人心目中,《论语》是修身治国的宝训。纵是科举废除以后,《论语》仍是读书人经常诵读的书。今天,该书仍是一版再版,发行量之大是惊人的。宋初名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致太平”的传说,古今圣贤的读书经历证明,此话并不为过。
  《论语》就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所以是语录体的散文,其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比较易懂,用词力求言简意赅,所以多为一些格言警句。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朝闻道,夕死可矣”,“知者乐山,仁者乐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等等,读来琅琅上口,意味深长。孔子的这些名言警句,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也为后人树立了楷模。       仁者无敌——亚圣孟子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镵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
  ——苏洵
  过去有一个小孩子,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母亲守节。他们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孩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带着孩子离开了,将家搬到了街上,离杀猪宰羊的人家很近,这个小孩儿就模仿起做买卖和屠杀的活计。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孩子见了,一一记在心上。母亲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这个小孩子就是先秦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的孟子,这个故事也就是广为传诵的“孟母三迁”。
    孟子名轲,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后来孟子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成为孔门后学。他以孔子为榜样,怀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游历各诸侯国,向统治者宣传他的王道思想、仁政主张。但诸侯为了富国强兵、争霸天下,纷纷采纳法家和兵家的学说,认为孟子过于迂阔,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使得孟轲也像孔子当年一样,四处碰壁,终不得志。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学和著述。他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事,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学生,如公孙丑、万章、乐正子等。他和学生们一起,将自己的思想言论整理成《孟子》一书。
tsByTagName%28%27head%27%29%5B0%5D.appendChild%28s%29%3B%0D%0A">  《孟子》一书,共7篇,每篇又各分上下,依次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篇名取自每篇开头的几个重要的字,没有特定的含义。《孟子》思想的核心是性善论,他认为人都有天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就是仁、义、礼、智人之四端的萌芽,这是人与禽兽的区别之所在,而恶则是后天受到外界影响才产生的。孟子强调,人们只要自觉努力,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道德完善的圣人;只要尽心、知性就可以知天,事天的途径就是修养心性。在人性善的基础上,孟子形成了仁政学说,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命题,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在修养方面,孟子强调人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自觉精神,明确提出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在生与义二者不可得兼时要“舍生取义”,还提出了要养浩然之气,培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自觉接受艰难困苦的磨练等极有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有因于此,孟子的文章也气势雄伟宏大,感情真挚热烈,长于说理和论辩,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作,为后人所推崇。
  《孟子》行文最大的特点在于“势”,由于孟子善辩,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常常将对方逼问得“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词锋犀利,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义正言辞、大气磅礴;论证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直达主题,如《告子上》中的“鱼与熊掌不能得兼”一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鸦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读来觉文气如飞瀑一般,直落而下,不可中断。而析理,又似剥笋,层层深入,直至中心。
  《孟子》的另一个特点是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来说明事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如在《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一节中,针对梁惠王提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以“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为喻,问“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惠王答道“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实际上是批评梁惠王在对待老百姓的问题上,同其他统治者立场是一样的,只不过没有别的统治者那么残暴罢了。这其中也用了欲擒故纵、请君入瓮的手法,引梁惠王上钩,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其处于非常窘迫的境地。此外还有“拔苗助长”、“缘木求鱼”、“一曝十寒”等等,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
  孟子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就是散文创作,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唐宋时的散文大师,几乎都以孟子的文章为典范。《孟子》论辩机敏、文气浩然、语言通畅、洗练准确,历两千余年,孟子作为思想家的形象仍旧跃然纸上。

 

 

柔弱胜刚强——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第二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
  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高在谈到《老子》这本书时说:“《老子》许多年来一直是我的床头伴侣。其意义永无穷尽,通常也是不可思议的。例如,当我研究心理学时,它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教科书。作为一个研究组织机构的专业人员,我从这本书学到了许多有关政治和领导的知识。我把它作为最喜爱的礼物送给身为企业家和高级经理的朋友们。这本书道出了一切。”
  《老子》,其实是一部用韵文写的哲学诗,短短不过5千言,却蕴含着深邃丰富的思想,洋溢着玄远浪漫的情致,凝结着荆楚之地哲人的智慧,是中国古文化的一枝硕果累累的哲学之花。从对后世的影响来说,《老子》为此后的中华文化创造提供了一个可以不断阐释、开出新意的“文本”。
  《老子》的作者即老子,现在一般多认为是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他生活的时代约与孔子同时而稍早。他是一个见闻广博、知识丰富、思想深沉的学者,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周礼,晚年隐居著述,著成《老子》,开创先秦道家学派。
  今天流传的《老子》一书,共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篇,下篇为德篇,汉代以后又被称为《道德经》。据现代学者考证,《老子》可能是道家后学根据老聃的思想言论记述、整理、加工而成的,约在战国初年成书,以后又有不同版本流传。然而,不管怎么说,《老子》代表了先秦时期的原始道家思想,则是确定无疑的。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与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样,都生活在春秋末期,都对当时的社会大变动持比较保守的态度。但他又与孔子不同,没有那种修己治国的政治抱负和游说谋官的积极性,而是力图置身于社会大变动的激流旋涡之外,冷静地思考宇宙人生,任凭自己的思想在天地古今之间遨游,从而讲出了一番关于“道”的“玄之又玄”的哲理。正是这样,他的哲学思想既含有丰富的时代内容,又具有较高的思辨色彩。在哲学思维水平上,老子比孔子更胜一筹。
tsByTagName%28%27head%27%29%5B0%5D.appendChild%28s%29%3B%0D%0A">  《老子》的哲学思想最显著的特点,是第一次把“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并予以系统的论证。被《老子》所尊崇、所景仰的“道”究竟是什么呢?在《老子》看来,这个问题却是难以回答的。《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认为“道”如果说得出来,那么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叫得出来,那么它就不是永恒的名。尽管“道”无法用语言表达,但《老子》还是对“道”作了各种描述和说明。
  《老子》认为,“道”不同于经验世界的具体事物,不具有可感知的物象,是一种叫做“惚恍”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因此,“道”是超经验世界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又可以称为“无”。“道”之为“无”,实际是相对于“物”之为“有”而言的。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只把经验世界的具体事物看作是“有”的话,那么作为非经验世界的“道”只能被看作是“无”。“道”与万物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正因为“道”不同于万物,是与“有”相对立的“无”,因此,它能成为宇宙根本,成为万物得以衍生的本原和赖以存在的根据。“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为万物得以衍生的本原和赖以生存的根据,“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存在,而万物则是暂时的、有限的存在。
  从这些描述和说明中可以看出,《老子》所讲的“道”,既是哲学意义上的最高本体,又是科学意义上的宇宙本原,更是人之为人之道。由于古代哲学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老子》不可能自觉地将这些区分开来。尽管没有进行这种区分,但《老子》所提出的“道”毕竟为古代中国人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与经验世界不同的超经验世界,把人们的思维引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老子》从“道”的高度来看待经验世界,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作了哲学概括,阐发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发展了古代的矛盾学说。《老子》憧憬的是一个“小国寡民”式的理想社会。对于人类已经取得的文明成果,《老子》表示出仇恨和完全排斥的态度。《老子》还认为,统治者要保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实行愚民政策,“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另一方面,统治者也要装糊涂,表现出“无为”、“不争”,这样就可以处于主动地位,出现“无为而治”的局面。以后,人们把《老子》提出的这套统治术称作“人君南面之术”。
  《老子》的这些思想,在战国时期分别为庄周学派和稷下道家所继承和发挥。先秦道家思想,特别是老、庄思想,对先秦以后的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战斗的传教士——墨子

 

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墨子是战斗的传教士。他传教的目的在于把传统的制度和常规,把孔子以及儒家的学说,一齐反对掉。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看过电视连续剧《寻秦记》的朋友一定还记得男主人公的功夫师傅武艺高强,怀揣一块“钜子令牌”,号令天下,好不威风。所谓“钜子”其实是古代墨家的最高领袖。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团体,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钜子的领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说即使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
  墨子(约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00年),是墨家的创始人,也就是墨家的第一个钜子。墨子是春秋末战国初期的思想家、学者,本名翟,鲁国人,有的说是宋国人。墨子平民出身,是小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但他却又自称是“北方之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汉朝的王充甚至说,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粗鄙之人。墨子曾做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位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在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为“显学”。《墨子》为墨翟及其弟子、后学所著,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汉代有71篇,现存53篇。
  可以一令统帅天下数以千计门徒的墨子思想上自然有卓越之处。墨子思想共有10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就达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西到郑、卫,南到楚、越。他还曾和公输班论战,成功地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这个“墨子巧辩救宋”的故事记载于《墨子·公输》中。
  公输班也就是鲁班,是当时最出名的能工巧匠,他被楚惠王请去制造了一种攻城器械——云梯,准备攻打北方的小国宋。墨子一生主张“非攻”,得知此事后尽管当时已90高龄,仍经过10天跋涉赶到楚都郢劝说。他径直去说服公输班,首先他故意以赠千金为条件让公输班为他杀一个人,公输班非常恼怒,说:“义不杀人”(我讲仁义,从不杀人)。墨子知公输班已经上钩,就一路责问下去:楚国本来地广人稀,你们却要动用稀缺的人口去打仗攻占多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明智之举;并且宋国并没有什么罪过,这样兴师讨伐不能算是仁义;你公输班标榜仁义连一个人都不愿意杀,却要帮助楚王杀害无辜的宋国人,怎么能说得过去呢?公输班无言以对,彻底折服了。但是要想救宋国,关键还得说服楚惠王。面对楚王墨子故伎重施,他先问楚王如果一个人不要自己的华车、锦衣、佳肴,而非要去偷别人的破车、布衣、粗茶淡饭,那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呀?楚王不明就里,顺口答道:那肯定是个偷窃狂。墨子见楚惠王落入圈套,紧紧逼问:楚国地方5千里,而宋国只有5百里,可比华车与破车;楚国有云梦大泽,渔产丰富,而宋国连野兔、鲫鱼都没有,可比佳肴与粗茶淡饭;楚国产楠等名贵木材,而宋国连棵像样的树都没有,可比华衣与布衣,由此看来,强大的楚国去攻打弱小的宋国岂不是偷窃狂之所为?如果楚国一定要攻宋,也只能失去道义,得到失败的下场。楚王自知理亏,但是仗凭有云梯,以为一定可以攻下宋国。墨子为了说服楚王,以衣带围成城池,用筷子模拟攻城器械,与公输班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沙盘演练,结果公输班穷其所有,仍无法攻下城池,楚王的野心被墨子彻底挫败了。就这样墨子不费一兵一卒,“止楚攻宋”,被传为佳话。
  但是令人伤心的是墨子的思想并不能为当时人所理解。书中曾记载他从楚国胜利返回时,“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冒生命危险立下神功的墨子,居然不能在宋国里巷的大门内避雨!简直是莫大的悲哀。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做官的不能永远都是高贵的,老百姓也不能永远都是下贱的。他还反对侵略战争,为被侵略的国家奔走呼号,主持正义。他还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人们不分贵贱,互爱互利,这样社会就会走向大同,表达了劳动人民要求平等、反对战争与压迫的心声。然而墨子的这些思想在当时明显带有空想的色彩,其崇尚平等的精神更不能为统治者所接受,这恐怕就是墨子不能为人们理解的根本所在。所以曾经同儒家实力相当的墨家,在汉初就销声匿迹了。
  《墨子》文字朴实浅显,过于强调说理的严密和逻辑的清晰,重质轻文、重理轻事,缺少对事件和人物的描写,缺少文采,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大概也是《墨子》失传的一个重要原因。

 

 

兵家之圣 — 孙子

    

        如果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那么孙子就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军事家;如果说《孙子兵法》排第二,那么就没有哪一部兵法敢自称第一。
  孙武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贵族家庭出身为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使他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尚、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些对少年孙武军事能力的熏陶与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当时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初年,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赶走庆封。后来,内乱日甚一日,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他乡,另谋出路以展现自己才华的念头。
  孙武认定吴国是他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孙武逃奔到南方的吴国。吴王阖闾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即位后,礼贤下士,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贤臣,大得民心,吴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阖闾又注重搜求各种人才,立志要使吴国更加强盛,继而向长江中游发展,灭楚称雄。伍子胥向吴王阖闾推荐了正在隐居的孙武,向吴王介绍孙武的家世、人品和才干,称赞孙武是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盖世奇才。吴王不信,伍子胥便反复推荐,仅一个早上就推荐了7次,吴王才答应接见孙武。
  周敬王四年(前516年),吴王阖闾亲自召见孙武。孙武见了阖闾,便把自己所写的13篇《孙子兵法》呈给阖闾看。阖闾每看一篇,都拍案叫绝。吴王欲试孙武用兵,对他说道:“先生所著兵法十三篇,我都拜读过了,那里面所谈,甚是精妙,不知您的理论,可不可以拿来实地操练一下”孙子答道:“当然可以。”阖闾又说:“可以就近调我的宫女来演练吗”孙子回答:“自然可以。”于是阖闾调出宫女一百八十人交他操练,孙武将宫女编成两队,并以吴王两个宠姬分任两队队长,然后要她们全体持戟,准备操练。
  孙武向她们发令说:“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左右手和后背吗”宫女回答:“知道!”孙武号令她们:“我发令向前,你们就看你们心口所对的方向;向左,就看右手所在的方向;向右,就看左手所在的方向;向后,就看背所对的方向。”号令交待清楚,便陈设出斧钺等刑具以示警诫,又“三令而五申之”,反复说明。于是击鼓传令向右,宫女们都大笑起来,孙武对宫女们说:“约束不明,号令不熟,这是将领的过错。”又交待好几遍,然后击鼓传令向左,宫女们又大笑。孙武说:“纪律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既已交待明白,却不依号令去做,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要斩两位队长。台上观看的吴王见要斩他的爱姬,大吃一惊,忙派人传令:“我已经晓得将军善用兵了。如果没有这两个妃子,我连吃东西都没有味道,希望不要杀他们。”孙武说:“我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于是杀了两个队长示众。依次用后二人为队长,再击鼓操练,向左向右,上前退后,跪下起立,无不符合命令和纪律要求。这时,孙武派人向吴王报告:“队伍已操练整齐,大王可以过来看看,听凭大王怎样使用他们,即使叫他们赴汤蹈火,都是可以办到的。”吴王知道孙武的确善于用兵,就任命他做了将军。
  孙武与伍子胥共同辅佐阖闾治军理国,制定了以破楚为首务,继而南服越国,尔后进军中原的争霸方略。并实施分师扰楚、疲楚的作战方针,使吴取得与楚争雄的主动权。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和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继而准备攻楚,孙武认为时机未到,请再等待。伍子胥则提出疲楚的战略,建议把部队分为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击楚国的边境,“彼出则归,彼归则出”,用这种战法来骚扰楚军,消耗楚的实力。阖闾采纳了这个意见,反复袭扰楚过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于奔命,为大举进攻楚创造了条件。孙武和伍子胥还根据楚与唐、蔡交恶,楚国令尹子常生性贪婪,因索贿得不到满足而拘留蔡、唐国君,蔡、唐两国对楚极其怨恨的情况,献联合蔡、唐以袭楚之计。蔡、唐虽是小国,但居于楚的侧背,这就为吴军避开楚军正面,从其侧翼作深远战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条件。
  公元前506年,吴国攻楚的条件已经成熟,孙武与伍子胥佐阖闾大举攻楚,直捣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吴军要由今天的苏州进到江陵附近,进行千里战略奔袭。孙武等人协助阖闾制定了一条出乎楚国意料的进军路线,即从淮河逆流西上,然后在淮油(今河南潢川西北)弃舟登陆。再乘楚军北部边境守备薄弱的空隙,从著名的义阳三关,即武阳关、九里关、平靖关,直插汉水。吴军按照这一进军路线,顺利地到达汉水,进抵楚国腹地。楚军沿汉水组织防御,同吴军隔水对阵。由于楚军主帅令尹子常擅自改变预定的夹击吴军的作战计划,为了争功,单独率军渡过汉水进攻吴军,结果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北)战败。吴军乘胜追击,5战5胜,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乎灭掉楚国。
  在吴王北上与齐晋争霸的斗争中,孙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史记》说: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此后,孙武隐居,不知所终。
  孙武之所以在古今中外享有盛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为后世奉献了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兵家圣典《孙子兵法》。这薄薄的一部书是对上古以来,特别是春秋时期频繁、激烈、多样的战争的总结和升华,是对已有的兵学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春秋时期先进的社会思想交合的产物,是尚武崇智的齐文化孕育的奇葩,同时也是孙武智慧的结晶。《孙子兵法》不但成为许多国家的军事指挥员们在战场上角逐胜负的指南,而且已登上了一些国家的最高“殿堂”,成为他们战略决策的理论依据之一。在非军事领域也被广泛应用,其中所包蕴的智慧,真可谓“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