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老子、墨子、孙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0:35:14
             
德侔天地 道贯古今——孔子
天下君主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班固《汉书·艺文志》
马克思曾经说:“死人紧紧地抓住活人。”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人能像孔子一样紧紧地抓住后人的思想,哪怕是小小的一部分。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理想、衣食住行甚至包括走路的方式最终都可以溯源到孔子那里。由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源远流长,两千多年来,这种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沉淀在中国人的头脑里。这种儒家文化既是中国学术思想的主流,又通过各种渠道渗入民族文化的各个阶层,就连喧哗民间的说唱文学、戏曲、格言也都深受其影响。别的不说,仅一个“孝”字,就像一把天尺,衡量着每一个中国人。古时候,孔子被尊奉为“至圣先师”,皇帝每年要到孔庙祭拜他。在学堂里也挂着孔子的画像或设孔子的牌位,孩子们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孔子磕头行礼。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孔子出生后,父亲故去,家境贫寒。青少年时代,他曾为别人管粮食,看牲畜,干过许多杂活。孔子天资聪明,博学多思,成年后开始收徒讲学。他希望从政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却至51岁那年,才步入仕途,先后当过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但没过几年,便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合,去职离国,率弟子游说卫、宋、陈、楚等国。其间,虽时时似有希望,结果却一再失望,甚至颠沛流离,被人说是丧家之狗。68岁时,孔子结束了十多年的流亡生涯,返回鲁国,专心教授学生,整理古籍。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去世。
孔子在整理古籍方面功劳甚巨。据说,《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都是因为孔子的整理、传授,才得以流传后世的。除《乐》后来失传以外,其他5部重要典籍我们现在仍可获得。因为当时还没有私人著述的风气,孔子并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世。幸赖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将他的言论记录下来,汇成《论语》一书,才使后人能够领略这位哲人的风采。《论语》成书的年代,大约在战国初期,即公元前400年左右。全书20篇,各取篇首二三字为题,篇题与内容、同篇的各章之间,没有逻辑联系。
tsByTagName%28%27head%27%29%5B0%5D.appendChild%28s%29%3B%0D%0A">  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
《论语》的思想,融政治、道德与教育为一体,而中心就是做人的道理,其中包含了许多有普遍意义的原则。他强调,道德与刑政不同,单纯依靠刑罚和行政手段,百姓慑于刑罚,不敢做坏事,却不会有知耻之心;只有实行德治,才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自觉不做坏事。他提出了正人先正己,先富后教,取信于民等重要原则。在仁学中,一方面倡导爱人、匹夫不可夺志,提倡独立的人格精神,另一方面又要求仁以为己任,见利思义,见义勇为,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提出了一种把个人人格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相统一的人生观;在人我关系上,他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的原则;提出了孝、悌、忠、信、恭、宽、敏、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规范;还特别强调“为仁由己”,启发每个人的自觉道德精神,提出了不少重要的修养方法;并且论证了道德思想与礼仪规范的关系,要求人们仁礼兼备,文质彬彬。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许多话都成为格言流传于后世。读《论语》要着重吸取其有普遍意义的精华,以提高我们的道德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孔子处于2500年前的宗法等级制社会,《论语》的内容也不免带有时代的烙印。今天继承吸取其精华,也要注意剔除其旧的时代内容,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
《论语》自问世以来,两千余年间,对中国政治、思想、教育、伦理等多方面无不产生极其广泛的影响。汉代以后,《论语》几乎是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之书。东汉的时候,它被列入儒经的行列,与《尚书》、《周易》等合称“七经”。到了宋代,《论语》经过朱熹的注解后,便一直成为科举考试最重要的教科书,宋元明清几朝的做官人、读书人无不受其影响。在古人心目中,《论语》是修身治国的宝训。纵是科举废除以后,《论语》仍是读书人经常诵读的书。今天,该书仍是一版再版,发行量之大是惊人的。宋初名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致太平”的传说,古今圣贤的读书经历证明,此话并不为过。
《论语》就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所以是语录体的散文,其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比较易懂,用词力求言简意赅,所以多为一些格言警句。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朝闻道,夕死可矣”,“知者乐山,仁者乐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等等,读来琅琅上口,意味深长。孔子的这些名言警句,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也为后人树立了楷模。
仁者无敌——亚圣孟子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镵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
——苏洵
过去有一个小孩子,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母亲守节。他们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孩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带着孩子离开了,将家搬到了街上,离杀猪宰羊的人家很近,这个小孩儿就模仿起做买卖和屠杀的活计。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孩子见了,一一记在心上。母亲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这个小孩子就是先秦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的孟子,这个故事也就是广为传诵的“孟母三迁”。
孟子名轲,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后来孟子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成为孔门后学。他以孔子为榜样,怀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游历各诸侯国,向统治者宣传他的王道思想、仁政主张。但诸侯为了富国强兵、争霸天下,纷纷采纳法家和兵家的学说,认为孟子过于迂阔,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使得孟轲也像孔子当年一样,四处碰壁,终不得志。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学和著述。他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事,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学生,如公孙丑、万章、乐正子等。他和学生们一起,将自己的思想言论整理成《孟子》一书。
tsByTagName%28%27head%27%29%5B0%5D.appendChild%28s%29%3B%0D%0A">  《孟子》一书,共7篇,每篇又各分上下,依次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篇名取自每篇开头的几个重要的字,没有特定的含义。《孟子》思想的核心是性善论,他认为人都有天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就是仁、义、礼、智人之四端的萌芽,这是人与禽兽的区别之所在,而恶则是后天受到外界影响才产生的。孟子强调,人们只要自觉努力,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道德完善的圣人;只要尽心、知性就可以知天,事天的途径就是修养心性。在人性善的基础上,孟子形成了仁政学说,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命题,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在修养方面,孟子强调人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自觉精神,明确提出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在生与义二者不可得兼时要“舍生取义”,还提出了要养浩然之气,培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自觉接受艰难困苦的磨练等极有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有因于此,孟子的文章也气势雄伟宏大,感情真挚热烈,长于说理和论辩,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作,为后人所推崇。
《孟子》行文最大的特点在于“势”,由于孟子善辩,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常常将对方逼问得“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词锋犀利,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义正言辞、大气磅礴;论证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直达主题,如《告子上》中的“鱼与熊掌不能得兼”一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鸦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读来觉文气如飞瀑一般,直落而下,不可中断。而析理,又似剥笋,层层深入,直至中心。
《孟子》的另一个特点是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来说明事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如在《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一节中,针对梁惠王提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以“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为喻,问“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惠王答道“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实际上是批评梁惠王在对待老百姓的问题上,同其他统治者立场是一样的,只不过没有别的统治者那么残暴罢了。这其中也用了欲擒故纵、请君入瓮的手法,引梁惠王上钩,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其处于非常窘迫的境地。此外还有“拔苗助长”、“缘木求鱼”、“一曝十寒”等等,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
孟子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就是散文创作,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唐宋时的散文大师,几乎都以孟子的文章为典范。《孟子》论辩机敏、文气浩然、语言通畅、洗练准确,历两千余年,孟子作为思想家的形象仍旧跃然纸上。
柔弱胜刚强——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第二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
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高在谈到《老子》这本书时说:“《老子》许多年来一直是我的床头伴侣。其意义永无穷尽,通常也是不可思议的。例如,当我研究心理学时,它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教科书。作为一个研究组织机构的专业人员,我从这本书学到了许多有关政治和领导的知识。我把它作为最喜爱的礼物送给身为企业家和高级经理的朋友们。这本书道出了一切。”
《老子》,其实是一部用韵文写的哲学诗,短短不过5千言,却蕴含着深邃丰富的思想,洋溢着玄远浪漫的情致,凝结着荆楚之地哲人的智慧,是中国古文化的一枝硕果累累的哲学之花。从对后世的影响来说,《老子》为此后的中华文化创造提供了一个可以不断阐释、开出新意的“文本”。
《老子》的作者即老子,现在一般多认为是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他生活的时代约与孔子同时而稍早。他是一个见闻广博、知识丰富、思想深沉的学者,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周礼,晚年隐居著述,著成《老子》,开创先秦道家学派。
今天流传的《老子》一书,共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篇,下篇为德篇,汉代以后又被称为《道德经》。据现代学者考证,《老子》可能是道家后学根据老聃的思想言论记述、整理、加工而成的,约在战国初年成书,以后又有不同版本流传。然而,不管怎么说,《老子》代表了先秦时期的原始道家思想,则是确定无疑的。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与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样,都生活在春秋末期,都对当时的社会大变动持比较保守的态度。但他又与孔子不同,没有那种修己治国的政治抱负和游说谋官的积极性,而是力图置身于社会大变动的激流旋涡之外,冷静地思考宇宙人生,任凭自己的思想在天地古今之间遨游,从而讲出了一番关于“道”的“玄之又玄”的哲理。正是这样,他的哲学思想既含有丰富的时代内容,又具有较高的思辨色彩。在哲学思维水平上,老子比孔子更胜一筹。
tsByTagName%28%27head%27%29%5B0%5D.appendChild%28s%29%3B%0D%0A">  《老子》的哲学思想最显著的特点,是第一次把“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并予以系统的论证。被《老子》所尊崇、所景仰的“道”究竟是什么呢?在《老子》看来,这个问题却是难以回答的。《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认为“道”如果说得出来,那么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叫得出来,那么它就不是永恒的名。尽管“道”无法用语言表达,但《老子》还是对“道”作了各种描述和说明。
《老子》认为,“道”不同于经验世界的具体事物,不具有可感知的物象,是一种叫做“惚恍”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因此,“道”是超经验世界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又可以称为“无”。“道”之为“无”,实际是相对于“物”之为“有”而言的。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只把经验世界的具体事物看作是“有”的话,那么作为非经验世界的“道”只能被看作是“无”。“道”与万物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正因为“道”不同于万物,是与“有”相对立的“无”,因此,它能成为宇宙根本,成为万物得以衍生的本原和赖以存在的根据。“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为万物得以衍生的本原和赖以生存的根据,“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存在,而万物则是暂时的、有限的存在。
从这些描述和说明中可以看出,《老子》所讲的“道”,既是哲学意义上的最高本体,又是科学意义上的宇宙本原,更是人之为人之道。由于古代哲学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老子》不可能自觉地将这些区分开来。尽管没有进行这种区分,但《老子》所提出的“道”毕竟为古代中国人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与经验世界不同的超经验世界,把人们的思维引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老子》从“道”的高度来看待经验世界,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作了哲学概括,阐发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发展了古代的矛盾学说。《老子》憧憬的是一个“小国寡民”式的理想社会。对于人类已经取得的文明成果,《老子》表示出仇恨和完全排斥的态度。《老子》还认为,统治者要保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实行愚民政策,“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另一方面,统治者也要装糊涂,表现出“无为”、“不争”,这样就可以处于主动地位,出现“无为而治”的局面。以后,人们把《老子》提出的这套统治术称作“人君南面之术”。
《老子》的这些思想,在战国时期分别为庄周学派和稷下道家所继承和发挥。先秦道家思想,特别是老、庄思想,对先秦以后的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战斗的传教士——墨子
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墨子是战斗的传教士。他传教的目的在于把传统的制度和常规,把孔子以及儒家的学说,一齐反对掉。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看过电视连续剧《寻秦记》的朋友一定还记得男主人公的功夫师傅武艺高强,怀揣一块“钜子令牌”,号令天下,好不威风。所谓“钜子”其实是古代墨家的最高领袖。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团体,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钜子的领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说即使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
墨子(约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00年),是墨家的创始人,也就是墨家的第一个钜子。墨子是春秋末战国初期的思想家、学者,本名翟,鲁国人,有的说是宋国人。墨子平民出身,是小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但他却又自称是“北方之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汉朝的王充甚至说,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粗鄙之人。墨子曾做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位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在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为“显学”。《墨子》为墨翟及其弟子、后学所著,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汉代有71篇,现存53篇。
可以一令统帅天下数以千计门徒的墨子思想上自然有卓越之处。墨子思想共有10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就达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西到郑、卫,南到楚、越。他还曾和公输班论战,成功地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这个“墨子巧辩救宋”的故事记载于《墨子·公输》中。
公输班也就是鲁班,是当时最出名的能工巧匠,他被楚惠王请去制造了一种攻城器械——云梯,准备攻打北方的小国宋。墨子一生主张“非攻”,得知此事后尽管当时已90高龄,仍经过10天跋涉赶到楚都郢劝说。他径直去说服公输班,首先他故意以赠千金为条件让公输班为他杀一个人,公输班非常恼怒,说:“义不杀人”(我讲仁义,从不杀人)。墨子知公输班已经上钩,就一路责问下去:楚国本来地广人稀,你们却要动用稀缺的人口去打仗攻占多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明智之举;并且宋国并没有什么罪过,这样兴师讨伐不能算是仁义;你公输班标榜仁义连一个人都不愿意杀,却要帮助楚王杀害无辜的宋国人,怎么能说得过去呢?公输班无言以对,彻底折服了。但是要想救宋国,关键还得说服楚惠王。面对楚王墨子故伎重施,他先问楚王如果一个人不要自己的华车、锦衣、佳肴,而非要去偷别人的破车、布衣、粗茶淡饭,那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呀?楚王不明就里,顺口答道:那肯定是个偷窃狂。墨子见楚惠王落入圈套,紧紧逼问:楚国地方5千里,而宋国只有5百里,可比华车与破车;楚国有云梦大泽,渔产丰富,而宋国连野兔、鲫鱼都没有,可比佳肴与粗茶淡饭;楚国产楠等名贵木材,而宋国连棵像样的树都没有,可比华衣与布衣,由此看来,强大的楚国去攻打弱小的宋国岂不是偷窃狂之所为?如果楚国一定要攻宋,也只能失去道义,得到失败的下场。楚王自知理亏,但是仗凭有云梯,以为一定可以攻下宋国。墨子为了说服楚王,以衣带围成城池,用筷子模拟攻城器械,与公输班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沙盘演练,结果公输班穷其所有,仍无法攻下城池,楚王的野心被墨子彻底挫败了。就这样墨子不费一兵一卒,“止楚攻宋”,被传为佳话。
但是令人伤心的是墨子的思想并不能为当时人所理解。书中曾记载他从楚国胜利返回时,“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冒生命危险立下神功的墨子,居然不能在宋国里巷的大门内避雨!简直是莫大的悲哀。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做官的不能永远都是高贵的,老百姓也不能永远都是下贱的。他还反对侵略战争,为被侵略的国家奔走呼号,主持正义。他还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人们不分贵贱,互爱互利,这样社会就会走向大同,表达了劳动人民要求平等、反对战争与压迫的心声。然而墨子的这些思想在当时明显带有空想的色彩,其崇尚平等的精神更不能为统治者所接受,这恐怕就是墨子不能为人们理解的根本所在。所以曾经同儒家实力相当的墨家,在汉初就销声匿迹了。
《墨子》文字朴实浅显,过于强调说理的严密和逻辑的清晰,重质轻文、重理轻事,缺少对事件和人物的描写,缺少文采,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大概也是《墨子》失传的一个重要原因。
兵家之圣 — 孙子
如果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那么孙子就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军事家;如果说《孙子兵法》排第二,那么就没有哪一部兵法敢自称第一。
孙武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贵族家庭出身为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使他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尚、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些对少年孙武军事能力的熏陶与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当时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初年,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赶走庆封。后来,内乱日甚一日,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他乡,另谋出路以展现自己才华的念头。
孙武认定吴国是他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孙武逃奔到南方的吴国。吴王阖闾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即位后,礼贤下士,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贤臣,大得民心,吴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阖闾又注重搜求各种人才,立志要使吴国更加强盛,继而向长江中游发展,灭楚称雄。伍子胥向吴王阖闾推荐了正在隐居的孙武,向吴王介绍孙武的家世、人品和才干,称赞孙武是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盖世奇才。吴王不信,伍子胥便反复推荐,仅一个早上就推荐了7次,吴王才答应接见孙武。
周敬王四年(前516年),吴王阖闾亲自召见孙武。孙武见了阖闾,便把自己所写的13篇《孙子兵法》呈给阖闾看。阖闾每看一篇,都拍案叫绝。吴王欲试孙武用兵,对他说道:“先生所著兵法十三篇,我都拜读过了,那里面所谈,甚是精妙,不知您的理论,可不可以拿来实地操练一下”孙子答道:“当然可以。”阖闾又说:“可以就近调我的宫女来演练吗”孙子回答:“自然可以。”于是阖闾调出宫女一百八十人交他操练,孙武将宫女编成两队,并以吴王两个宠姬分任两队队长,然后要她们全体持戟,准备操练。
孙武向她们发令说:“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左右手和后背吗”宫女回答:“知道!”孙武号令她们:“我发令向前,你们就看你们心口所对的方向;向左,就看右手所在的方向;向右,就看左手所在的方向;向后,就看背所对的方向。”号令交待清楚,便陈设出斧钺等刑具以示警诫,又“三令而五申之”,反复说明。于是击鼓传令向右,宫女们都大笑起来,孙武对宫女们说:“约束不明,号令不熟,这是将领的过错。”又交待好几遍,然后击鼓传令向左,宫女们又大笑。孙武说:“纪律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既已交待明白,却不依号令去做,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要斩两位队长。台上观看的吴王见要斩他的爱姬,大吃一惊,忙派人传令:“我已经晓得将军善用兵了。如果没有这两个妃子,我连吃东西都没有味道,希望不要杀他们。”孙武说:“我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于是杀了两个队长示众。依次用后二人为队长,再击鼓操练,向左向右,上前退后,跪下起立,无不符合命令和纪律要求。这时,孙武派人向吴王报告:“队伍已操练整齐,大王可以过来看看,听凭大王怎样使用他们,即使叫他们赴汤蹈火,都是可以办到的。”吴王知道孙武的确善于用兵,就任命他做了将军。
孙武与伍子胥共同辅佐阖闾治军理国,制定了以破楚为首务,继而南服越国,尔后进军中原的争霸方略。并实施分师扰楚、疲楚的作战方针,使吴取得与楚争雄的主动权。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和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继而准备攻楚,孙武认为时机未到,请再等待。伍子胥则提出疲楚的战略,建议把部队分为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击楚国的边境,“彼出则归,彼归则出”,用这种战法来骚扰楚军,消耗楚的实力。阖闾采纳了这个意见,反复袭扰楚过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于奔命,为大举进攻楚创造了条件。孙武和伍子胥还根据楚与唐、蔡交恶,楚国令尹子常生性贪婪,因索贿得不到满足而拘留蔡、唐国君,蔡、唐两国对楚极其怨恨的情况,献联合蔡、唐以袭楚之计。蔡、唐虽是小国,但居于楚的侧背,这就为吴军避开楚军正面,从其侧翼作深远战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条件。
公元前506年,吴国攻楚的条件已经成熟,孙武与伍子胥佐阖闾大举攻楚,直捣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吴军要由今天的苏州进到江陵附近,进行千里战略奔袭。孙武等人协助阖闾制定了一条出乎楚国意料的进军路线,即从淮河逆流西上,然后在淮油(今河南潢川西北)弃舟登陆。再乘楚军北部边境守备薄弱的空隙,从著名的义阳三关,即武阳关、九里关、平靖关,直插汉水。吴军按照这一进军路线,顺利地到达汉水,进抵楚国腹地。楚军沿汉水组织防御,同吴军隔水对阵。由于楚军主帅令尹子常擅自改变预定的夹击吴军的作战计划,为了争功,单独率军渡过汉水进攻吴军,结果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北)战败。吴军乘胜追击,5战5胜,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乎灭掉楚国。
在吴王北上与齐晋争霸的斗争中,孙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史记》说: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此后,孙武隐居,不知所终。
孙武之所以在古今中外享有盛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为后世奉献了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兵家圣典《孙子兵法》。这薄薄的一部书是对上古以来,特别是春秋时期频繁、激烈、多样的战争的总结和升华,是对已有的兵学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春秋时期先进的社会思想交合的产物,是尚武崇智的齐文化孕育的奇葩,同时也是孙武智慧的结晶。《孙子兵法》不但成为许多国家的军事指挥员们在战场上角逐胜负的指南,而且已登上了一些国家的最高“殿堂”,成为他们战略决策的理论依据之一。在非军事领域也被广泛应用,其中所包蕴的智慧,真可谓“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国宝档案]观古画说孔子(20110910)
',1)">
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老子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庄子
(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 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畔,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 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颁布沼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历代均有一些研究庄子的学者,其著作数百种,近年又有《庄子白话》、《庄子现代版》等问世。
墨子——中国的亚里士多德

在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文化不存在分科,也就谈不上专家,有知识的人都是杂家,是全才。
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伊姆霍特普是伟大的巫师、医生、作家、建筑家和天文学家,他制作木乃伊,第一次用石头建造阶梯金字塔,他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旷世奇才。当然,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全才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是柏拉图的学生,苏格拉底的徒孙,他们三人是支撑古希腊文明最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亚里士多德,他是哲学家,是逻辑学的奠基人,在美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历史学、修辞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后世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方向。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博学的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人物。
中国古代的全才也是举不胜举,张衡、沈括、郭守敬、徐光启、宋应星等都是做出突出贡献的综合性科学家。不过,我认为中国最伟大的全才首推先秦诸子中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他是中国的亚里士多德。
墨子首先是一位哲学家。和先秦诸子相比,墨子是最务实、最具亲和力、最贴近民众生活的哲学家。墨子初学儒术,因不满儒家繁琐的“礼”而另立新说,在与儒家辩驳的过程中形成了墨家学派,也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其实墨子对儒家思想是批判地接受,他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孔子认为“春秋无义战”,墨子认为当时的战争都是掠夺性的非正义战争,“兼爱”可以止攻去乱,这与儒家的“仁爱”一脉相承。但墨子反对儒家的只说不做,重视实践,身体力行;反对儒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等级制度,认为人不应该有亲疏贵贱之别;反对儒家的“久丧厚葬”习俗,提倡节俭。墨子也广收门徒,行迹比孔子更广,在当时,他的影响不比孔子小。
墨子还是一位逻辑学家。墨子无意而为逻辑,他为了建立和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的逻辑概念。比如在他的名篇《非攻》中,墨子从窃人桃李、攘人犬豕鸡豚、取人牛马、杀不辜人等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以此类推层层深入地推出攻打别国乃大不义。由于墨子重视逻辑推理,墨家也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后期墨家子弟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逻辑学的体系,因此中国古代逻辑学也被称为墨辩逻辑。
墨子还是一位数学家。墨子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其中对“圆”和“正方形”的定义与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的定义完全一致。墨子还对商代已普遍使用的十进制计数法进行总结和阐述。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如果没有这种十进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本人学识浅陋,不明其中真味,但墨子作为一个数学家的贡献和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墨子还是一位物理学家。物理学分支很多,在力学方面,墨子给出了力与反作用力、动与止的定义,他认为:物体运动和停止来自于阻力的作用,如果没有阻力,物体会永远运动下去。这被认为是牛顿惯性定律的先驱,高于亚里士多德“停止是物体本性”的论调。墨子提出的杠杆理论比阿基米德早200年。墨子做过小孔成像的实验,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光学实验的科学家,对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都有研究。墨子还提出“影不徙”的光学理论。
墨子还是一位手工技师。人们都知道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其实在手工技艺方面,墨子和鲁班齐名。由于他俩生活在同一时代,世间流传着很多有关他俩的故事,在楚人攻宋中,两位手工大师在纸上谈兵中正面交锋,最后代表宋国的墨子战胜了代表楚国的公输班(鲁班),阻止了一场战争。墨子是造车能手,他可以造出载重30石的车子。墨子几乎熟谙当时各种兵器、机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他制造弩、桔槔等攻守器械,他还详细地介绍和阐述了城门的悬门结构,城门和城内外各种防御设施的构造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构筑技术。据说墨子还研制出能飞行的木鸟。
墨子还是一位军事家。众人皆知孙武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军事家,可很少有人知道墨子也是极其出色的军事家。孙武的军事理论以进攻为主,顺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称霸征伐的历史形势,他本人还帮助吴国败楚击越,因此而名垂千古。墨子的军事理论则建立在其“兼爱”“非攻”的思想基础上,以防御为核心。墨子提倡备战,对当时颇为先进的十二种攻城术都一一对以有效的防御措施,并详细解说守城器械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技巧。武者,止戈也。墨子的军事理论真正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中的武道,站在民众的立场上以求天下和平。墨子千里奔走计败公输班止楚攻宋的美谈正是这一思想的完美体现,比起孙武的进攻思想明显高一个境界。当然我没有贬低孙武的意思,只是让大家明白,墨子的防御理论和孙武的进攻理论相得益彰,形成了中国古代完备的军事理论体系。
侠者,以天下为先也。墨子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使命,真正体现了“摩顶放踵利天下”的精神,是中国侠义精神的倡导者,高士鲁仲连、侠士荆轲等人的身上不能说没有墨子的影子,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侠义精神源于墨子。所以,我更愿意将墨子定位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侠,以此为宗,墨子的形象才会充盈而丰满,他的所作所为才能得到最好的诠释。
亚里士多德的伟大在于他所做出的成就,也在于近现代西方统治着世界的话语权。站在东方的立场,墨子毫不逊色于亚里士多德,他们俩是各自文化中最伟大的全才。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与法家相反,道家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
只有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无论是作为一种学说,还是作为一种组织,都烟消云散,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我们现在还能从文本上大致了解墨家的思想体系,但它已经只是一块思想化石,它在现实生活中已完全没有影响力。——甚至即便是文本上的《墨子》,《汉书·艺文志》记载尚有七十一篇,但现在只留下五十三篇,而且这五十三篇亦是幸亏葛洪把墨子写进《神仙传》,使《墨子》得以托庇于《道藏》而留存于世。
为什么墨家下场如此悲凉?是墨家思想不够高明么?应该不是。墨家思想体系充满了伟大的人道主义色彩与科学精神,即便以现在的眼光看,它依然是那么熠熠生辉。可见,历史留下的未必尽是精华,淘汰的也未必尽是垃圾。
历史的逻辑未必是合理的,但不合理的又未必是不能解释的。作为一个长期而普遍的历史事实,墨家的消亡大概也并非偶然的命运安排。只是,原因是什么?
墨家与儒、道、法三家有一点差别,那就是它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这方面它与晚起的作为宗教的道教和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相类,胡适先生甚至直接把墨家视为一种宗教,所以我们不妨拿墨家与释道二教来做比较。
就外因看,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可能是墨家消亡的重要原因,但同样不能居庙堂之高的道教(个别时期除外)却没有像墨家一样消亡,反而在民间发扬光大,并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底层民俗文化。
除开外因,墨家消亡大约有其内在的因由: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必须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而不能像孔夫子那样“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必须怀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而不能讲私人感情……墨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所以,《庄子·天下》批评墨家说:“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不过,即便如此,《庄子·天下》还是感叹说:“墨子真天下之好也。”
相比之下,做道教门徒似乎要幸福得多。道教的修行目标不是来世往生极乐世界,而是今世就要长生不老,成为仙人。所以,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房中术甚至还是一种仙家秘术。
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固然是墨家不易为人接受的重要原因,但这一点尚不足以解释一切,因为在禁欲主义方面比墨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佛教,自传入中华以后,一直香火不绝,至今依然是中国的第一大宗教,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
为什么墨家、佛教同样主张禁欲,而两者命运迥异?这可以从两者的不同之处找到答案:墨家只是一种世俗学说,而佛教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作为出世的宗教,佛教能为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法门,让他们在禁欲的同时能享受心灵的满足,从而把所有的苦难都视为通往幸福彼岸的舟筏。正由于有这种“心灵鸡汤”,虔诚的佛门弟子可以忽略形而下的艰苦,去追求形而上的禅悦。
而墨家的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世俗化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用、节葬……这些都是纯粹俗世的学说。墨家思想中唯一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观点是相信鬼神并以此劝善,但这不足以改变整个墨家思想体系的高度世俗化色彩,不足以成为墨家门徒灵魂信仰的基础。而如果不以坚定的信仰为基础,禁欲的生活、无私的行为就不会有普遍而长久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一种学问要想成为广被接受的显学,总得有某种足以吸引信徒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是形而下的物质动机,也可以是形而上的精神慰藉。而墨家恰好这两方面的东西都无法提供,最后只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墨家如要长存,必得把世俗主义与禁欲主义二者舍去其一,以世俗主义搭配功利主义(如同大多数世俗学说),或以禁欲主义搭配神秘主义(如同大多数宗教学说),庶几方可免于沦亡。
除此之外,墨家还有一个不得不消亡的理由:在大一统的专制君主治下,一个内部有着严明纪律的世俗化组织必然会让朝廷产生极大的戒心。虽然墨家可能只有一腔热血,没有政治野心,但专制君主最怕的恰恰不是贪婪的小人,而是有政治动员能力的圣贤君子。所以,汉高祖坐稳了江山后,丞相萧何的门客劝萧“多买田地,贱贳貣以自污”,这样皇上才会安心。萧何听了劝告,于是低价强买老百姓的房子田地,结果高祖果然龙颜大悦。假如萧丞相像墨子一样想着“摩顶放踵利天下”,说不定未央宫里又要多一个无头之鬼。
对于君主而言,可怕的不是有造反的野心,而是有造反的能力。所以宋太祖要“杯酒释兵权”,让老部下都去做富家翁。专制君主对一切世俗组织都必然心怀警惕,“结党营私”之所以是一个很重的罪名,关键不在于“营私”而在于“结党”。“结党营私”固然不可,“结党营公”就更加显得别有用心。
所以,作为组织的墨家必然只能存在于列国时代,那时还没有形成四海为家的大一统,列国君主面临的最大危险是身边的敌国,对自己治下的百姓自要松弛许多。而且,像墨子这类人可以周游列国,亦不致成为某一国君主的忌讳。一旦“六王毕,四海一”,君主就势必以臣民为敌,不但墨家这类的组织不可能继续存在,甚至秉承了一些墨家思想,以除暴安良为己任的游侠亦因“以武犯禁”而为朝廷所不容。
而释、道二教虽有组织,但因其强烈的出世倾向而稍可见容于世。释、道二教不似基督教,它们一方面有遁世色彩,另一方面却又教人顺从世俗政权,即便世俗统治残暴无道,臣民也应逆来顺受。而且,在传教上,“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这使释、道二教高度依赖世俗政权的支持。正由于释、道二教没有什么威胁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安邦定国,所以才不致像墨家一样过早衰亡。
不过,虽然墨家已成遥远的绝响,但其思想至今依然散发着灿烂的光芒。倘能返本开新,墨学亦未必不能造福于今。
正如两千年前,中国的圣哲孟轲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