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靖:调查河北奶源乱象(《财经网》 2008-9-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12:00
调查河北奶源乱象
《财经》记者 宫靖     [09-21 20:18]     共有 0 条点评

掺假已经是牛奶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奶农到乳企之间的奶站
【《财经网》专稿/记者 宫靖】随着问题奶粉事件的调查不断深入,奶源作为添加三聚氰胺最主要的环节越来越被各界所关注。
鉴于问题的严重,河北省已经从9月18日起,在全省开展打击在原奶中掺杂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据河北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史贵中的介绍,这次专项行动将以县市区为单位,在全面澄清底数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警力,会同卫生、质检、工商、农业、商务等有关部门,对辖区内所有奶牛养殖单位和专业户、集中采奶场站以及奶制品生产企业开展突击检查,坚决依法打击在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的违法犯罪行为,消除社会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是一次迟来的行动。此前,河北省副省长杨崇勇在9月17日参加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后,向媒体披露,不法分子实际上早在2005年就开始向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
据《财经》记者调查,掺假已经是牛奶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其中一个关键环节便是奶农到乳企之间的奶站。
产业路径埋隐患
中国牛奶行业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的产业模式基本上是牛乳企业自己拥有奶场,自产自销一条龙。但这种状况下,乳企的发展就受制于奶场的规模、奶源供给瓶颈,直接影响企业的壮大。
此次引曝牛奶问题的三鹿集团,作为中国乳品中发力较早的企业,率先做出了改革。1987年左右,田文华正式任三鹿总经理。她上任的“第一板斧”就是砍掉三鹿自己的郊区牧场,提出“奶牛下乡,牛奶进城”模式。即奶牛卖给农民,农民再把奶卖给三鹿。农民没有资本买牛,三鹿就把牛“送”给农民,让农民喂牛后用奶来还债;或者,农民可分期付款。“奶牛下乡”某种意义上正是成本最小的扩产改革路径。
三鹿集团用此方法将奶牛外包给农民,农民在当时养牛利润远高于种地的诱惑下,养牛的越来越多。三鹿的产能也迅速扩大。同时,三鹿与各县、乡、村政府合作,由政府供地、三鹿提供技术规范、农民个人提供资金建设收奶站(政府帮助贷款,三鹿和政府起初都有补贴)。各散户奶农的奶都通过奶站最终被集中至三鹿各家工厂。
这样,就形成了“奶农—奶站—乳企”的奶源供应模式。
“奶牛下乡,牛奶进城”模式一度非常成功,各地国营乳企纷纷到三鹿学习取经。奶牛从此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直至如今,中国1600万头奶牛的80%为散养,即源于此。这与西方牧场式养殖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模式在此后的20余年中,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乳品国(仅次于印度和美国),但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这种模式只能对应于中国乳企都各自偏于一隅的时代。因为乳企在一地独大时,是买方市场,各个私人奶站都有求于乳企。三鹿集团过去在河北掌握着鲜奶的终极验收权,奶站送来的奶如果不合格,甚至可以当场倒掉,这种较强的控制权一直持续到2005年前后。
但2005年后,中国乳品业竞争加剧,各大乳企纷纷在全国抢夺市场,河北省内也陆续新开了众多工厂,各家的总产能严重超过了河北省的奶源总量,开始出现各家抢奶源的现象,此时,奶源由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奶站与乳企话事权易位。在实际运作中,乳企无法监管奶站,政府管理又不到位,巨祸最终酿成。
从产业竞争到添加三聚氰胺
根据《财经》记者的了解,在河北省内,除了三鹿集团外,蒙牛、伊利、光明、圣元、完达山、新希望、旺旺等乳企,最近三四年内都先后进入布点。而三鹿集团于2005年与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合资,亦开始其全国布局,陆续在全国设30余家分厂,并且进军液态奶市场。
但就在全国乳企一片扩张中,2006年,中国奶牛业危机出现,表现为奶牛养殖头数增速放缓,部分地区倒奶杀牛现象严重。前方扩张的乳企面临着空前的后方奶源危机。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为:其一,1987年至今,鲜奶价格都由乳企确定,奶农过于分散,没有任何组织形式可联合起来与乳企议价。而乳企为了在终端市场占领更大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由此压低上游鲜奶价格。其二,2006年下半年起,奶牛饲料价格高涨,过密的散养奶牛不再能免费获得粗饲料,如玉米秸秆等;而精饲料中的豆粕、玉米、麦麸、酒糟等均大幅上涨。据当年官方发布的数字,40%奶农亏损,30%奶农持平,30%奶农微利。
杀牛倒奶引致牛奶供应紧张,原奶价格在2007年间一度上扬。国务院更于当年9月发布《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称“奶八条”),表示将采取加大奶牛良种补贴力度、实施后备母牛补贴等八条鼓励措施推动奶业发展。
但现实并不乐观。未待“奶八条”真正落实,国家发改委又于今年1月16日发布《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决定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列入临时价格干预范围的产品就包括了牛奶。
于是,一方是价格管制,一方是供应偏紧。奶源混战在乳企间继续展开。河北更是乳企抢夺奶源的重灾区。按国家发改委2008年6月出台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 (国家发改委公告2008年第35号)规定,各家乳品企业设厂间距应在100公里以上。而在河北,每100公里内已经建有四五家乳企的工厂。以紧邻石家庄的保定市为例,蒙牛、伊利、三鹿还有其他几家乳品企业相继建厂,日加工鲜奶能力达到12000吨,但全市奶牛日产奶仅4000多吨。发改委出台的价格管制措施,更迫使乳企在逼仄的利润空间内,千方百计压低原奶价格。
大部分由私人拥有的收奶站,此时就成了各家乳企竞相争取的对象。
事实上,这些奶站中的一些人近年来已经发展为“奶霸”,利用关系和强权捍卫别的奶站不来本地盘抢奶,下控奶农,上与各乳企要高价。“奶霸”一般用扣押奶款的方式控制奶农,比如,9月才结算6月的奶款,比如有五头奶牛的农民会有2万余元奶款被押,不得不服从奶站;而奶站又利用乳企间的竞争索要高价。
不少“奶霸”控制的奶站不甘心只赚每公斤鲜奶1至2毛钱的“抽头费”,开始在奶中加“东西”。业内人士称,奶站环节兑水、加碱已是小儿科,甚至出现了专业化的“调奶师”,专业化的“调制原料”和“销售渠道”,甚至没有牛也能“造出”奶来。2005年来,随着河北奶源争夺加剧,掺假也日益猖獗。先是加动物源蛋白,后加植物源蛋白,再加其他提高蛋白含量的东西,比如高蛋白精(添加了三聚氰胺的植物蛋白粉)。
最终至2008年,伴随着原奶市场价格的下落,部分掺假者也直接使用了三聚氰胺。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三鹿奶粉被查出的三聚氰胺含量如此之高(每公斤2.3克),问题可能不限于奶站,不排除层层添加,即部分奶农加,奶站再加,厂家自己也加的可能性。
奶站监控真空
业内专家告诉《财经》记者,中国此前20年的奶牛散养模式目前来看,已经不再适应形势。现在蒙牛、伊利、飞鹤等一批乳企均开始兴建自己的大型牧场。
专家指出,目前的散养模式的弊端很大,其“公司+基地+奶站+奶农”的模式,中间环节过多,拿走了奶农和乳企的过多利润。据统计,目前乳业利益分配上,奶农和乳企所得均不多,而奶站和终端销售商却拿走了大部分。奶农、乳企与终端销售利润分配约为,1:3.5:5.5。
一个可行的改良模式是“公司+奶农”,即奶农以奶牛入股乳企,乳企接管奶站。西方国家除牧场外,多推行此模式。但此投入较大,也涉及中国基层复杂微妙的地方关系。
事实上,在问题奶粉曝光之前,河北奶站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已经引起官方关注。过去,乳企各有一片奶源区的时候,乳企对奶站的控制能力很强,乳企即可完全监管奶站。但在乳企混战在2005年后开启时,企业就逐渐对奶站失去控制力。
2008年7月18日,河北省人大立法通过《河北省奶业条例》,此条例定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首次明确畜牧部门为奶牛养殖、奶站运营的监管单位。对乳企直营奶站,要在畜牧部门备案;私人拥有奶站要先到工商部门注册,然后在畜牧部门备案。畜牧部门要组织独立的第三方,在奶站收购过程监测奶源质量,方式是不定期抽查。并且,每个奶站都在有一名畜牧员挂钩监督。
该《条例》同时赋予质监部门新的责任,要负责检验进入乳企时的奶源质量。也要用第三方检测的方式进行。质监还负责乳企生产中直至产品出厂的质量监测。
遗憾的是,这个《条例》尚未实施,巨祸已然爆发。
根据9月18日河北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史贵中的通报,截至18日凌晨,问题奶粉事件中,河北省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达18名,其中六名属于非法销售三聚氰胺的人员,另12人则全部来自奶站(场、厅)。■
《财经网》既往相关报道:
河北市场超一半婴幼儿奶粉需停售
三聚氰胺击溃产品免检制度
问题奶粉企业集体作出承诺“亡羊补牢”专题:肾结石婴儿事件
http://www.caijing.com.cn/2008-09-21/110014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