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安寄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22:13
   

敬安

(八指头陀 佛门诗僧)

 

    寄禅法师,名敬安,俗名黄读山,曾任中华佛教会第一任会长,是清末著名的诗僧,别号“八指头陀”。1877年敬安27岁之时,在宁波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燃二指,并剜臂肉燃灯供佛,自此号“八指头陀”。

    寄禅法师1852年1月3日生于湖南湘潭县石潭镇的一个农民家庭里。父名黄宣杏,母亲胡氏。他小时即易感伤。7岁时母亲亡故, 11岁时入私塾读书。12岁父又死,因无衣食,为人放牛谋生。

    有一天,与群儿避雨村中,阅读唐诗中“少孤为客早”句,不觉泪下,私塾的老师周云帆问其原因,他回答无法读书。周云帆同情他的不幸遭遇,乃收留他在家,扫地煮饭,一有闲暇,就教他读书,并经常向人夸奖说:“这孩子忍苦耐劳,将来一定是有出息的。”不久,周云帆故事,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他又自动去替一个富豪子弟当书童。谁知主人不准他读书,苦差、打骂却经常接踵而至。“顾无五斗禄,宁折壮士腰?”他暗想,这种屈辱生活,必须改变!于是决心离开那里,另行去学手艺。学艺期间,他又经常遭到主人残酷的鞭打,昏死数次。

    “一日见篱间白桃花为风雨摧败,不觉失声大哭,因概然动出尘想。”想起自己父母早亡,叹息人生如寄旅,人间犹如火宅,不可久住。终于在 18 岁时投湘阴法华寺当了和尚。“孤苦无依,归命正觉,岂唯玩道,亦以资生。”他的出家,既非是为了好逸恶劳,又非科场仕途不通或情场失意,而是看到雨打桃花,感受到稚嫩妖艳的生命经受风雨的无情摧打,从而想到世间生命的苦迫。

    这正如当年释加牟尼一样。佛祖到野外去游散,偶然看田间农人的农作情形,不觉引起无限的感慨,顿生悲悯之心。 不忍贫农的饥渴劳瘠,不忍众生的自相残杀,不忍老死的逼迫。这些“世间大苦”深深刺痛了释尊的心,于是不忍再受王宫的福乐,为了探求解脱自我与众生苦难的大道,决意摆脱一切去出家。

    寄禅法师亦是由花及人,感到生之悲苦,遂生脱离红尘之愿。这种由自己身世所引发的对人生苦难的悲怀在诗人是感触颇深的,以致在他日后的诗中屡屡得以体现。他的“若使穷黎俱得所,男谁为盗女为娼?”由己及人,对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的哀哀众生表示深深的同情。这种感情也是由他自己的生活经历所引发的。

    他出家以后,在衡阳仁瑞寺苦行五年,到浙江行脚十年,过着“树皮盖屋,仅避风雨,野蔬充肠,微接气息”的清苦生活。中年以后期虽当了住持,但其持身和生活方式都是纯禅和子式的:“破衲离披不问年”,“紫芋黄精饱我饥”,“破屋牵萝补”,衣食住行是非常简单的。

    由于他一直象穷困百姓一样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故能对众生——劳苦大众表示深深的同情,他的思想感情亦能时刻与百姓相沟通,人虽出家,心犹在世,思忧于国,情怀于民。

    他在自己的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不愿成佛,亦不乐升天。欲为婆竭龙,力能障百川。晦气坐自息,罗刹何敢前!髻中牟尼珠,普雨粟与棉,大众尽温饱,俱登仁寿筵。”作为一佛子,他宁愿舍弃“成佛”、“升天”的最高成就与愿望而希图人民的温饱与长寿。从他的诗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世间大苦的悲悯。这正如他在自己的诗中所表示出来的“我虽学佛未忘世”,“咏絮无心苦民族”的情怀。

    寄禅法师和一切高僧一样,未皈依佛门之前,实为性情中人,正因为对世间苦迫的不忍,所以才发起了寄身佛门的心愿,希翼从此远离红尘,摆脱世间种种欲望以及幻化无常的染著,求得自身的清净。正因为他先天中有这样一种根性,因此,即使在出家之后依然能冷眼热肠,注视着世间众生的苦难。

    深彻的慧照中,贯彻着同情的慈悲。所以才有他的诗句“尽有哀时泪未休”。谁说出家人只顾自身的寂灭与自了?他的慈悲情怀中永远和着悲天悯人的热泪。

    寄禅法师是诗人,又是禅僧。他在修禅的过程中生活非常简朴。他在投湘阴县法华寺出家以后,拜东林和尚为师。同年冬到南岳祝圣寺,从贤楷律师受具足戒。19岁时,赴衡阳岐山仁瑞寺,从恒志禅师学禅五年。1871年,21岁的寄禅在岐山参禅,到巴陵看望舅父,游岳阳楼,有人分韵赋诗,寄禅独自一人,纵目四顾,水天一色,忽得“洞庭波送一僧来”之句。归告诗人郭菊荪,郭因此劝他学诗,并送他一本《唐诗三百首》,寄禅从此开始学诗。23岁时开始写诗,曾一度乘船到长沙麓山寺参访笠云芳圃,后游岳阳洞庭湖,后又回到岐山。

    1875年,寄禅25岁,住湘阴法华寺。夏秋之交,他离开湖南,远游浙江各名山大寺,先后经过九年时间。他先到禅宗著名道场镇江金山寺,从大定密源参禅。不久,行脚江南,漫游杭州、宁波等地,遍参禅林耆宿。1877年,在他27岁之时燃指剜肉供佛后,历游天童、茅山、普陀、雪窦等处。1881年,寄禅最初的诗集《嚼梅吟》,在宁波出版,使他在学时诗坛上获得了一席地位。1886 年,王闿运集诸名士在长沙开福寺创设碧潮诗社,参加者共19人,寄禅也被邀参加。这年秋,他又北上武昌,乘船重游金山,冬又回到湖南。在以后的几年里,他先后出版了《八指头陀诗集》以及《白梅集》。

    寄禅法师在自己多年游历的生涯中,从38岁起至51岁,先后担任过湖南六个丛林的住持:衡阳大罗汉寺、南岳上封寺、大善寺、宁乡沩山密印寺、湘阴神鼎山资圣寺,长沙上林寺。1902年,浙江宁波天童寺首座幻人率领两序首领代表前来长沙,请寄禅到天童寺任住持。天童寺为东南名刹,自明末密云圆悟重兴以来,规模宏大,俨然为十方丛林模范。清末渐趋衰落,寄禅担任住持以后,天童寺再度重兴起来。五年后,寄禅法师住持天童寺任期已满,僧众又留他重任。

    情到极处便会通过诗自然流露出来。作为一诗僧,寄禅法师将他对人间万象的感怀寄情于诗,借诗言志,苦读苦吟。他小时为人牧牛,即“带书读”,为塾师烧火洒扫,时时讨教。自从得《唐诗三百首》以来,废寝忘食,“一目成诵”。以后曾博览汉魏六朝至唐宋的名人诗集。 59 岁时还说:“余近读孟东野诗,辄不忍释手。”他的好学精神,数十年如一日。寄禅法师写诗好问,凡清末湘潭诗人,他有的拜为师,有的交为友。寄禅法师加入碧湘诗社以后,对自己所作的每一首诗,都求教于诸名宿。他本“生来傲骨不低眉”,却“每到求人为写诗”。常“为求一字友,踏破万云山。”他在吟诗时也经常是“五字难吟稳,诗魂夜不安。”他本是一个半文盲,却成为一代诗僧,少年的聪悟,记忆的惊人,诗思的神奇,在他都是次要的。杨度评价他“虽云慧业,亦以工力胜前也”,说他的成就得力于他的勤学苦练。

    近代高僧由于生卒年代适逢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之时。因此,国内的政治变革与异族列强的入侵都是他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作为一佛子,虽皈依佛门,但生于斯,长于斯,不能不为自己的民族所罹灾难而担忧、又不能不为列强的残暴行径而愤慨。寄禅法师亦不例外,以他佛陀弟子兼诗人的情怀,忍见自己的国家遭此惨境,生灵涂炭,战火横飞。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从天津入攻北京,沿途纵火焚烧,大肆杀戮,奸淫抢掠,无恶不作。整个北方大地,火光血水,一片殷红。祖国的大好河山遭到蹂躏。寄禅法师在诗中描绘了当时的情形:“强邻何太酷,涂炭我生灵!北地嗟成赤,西山惨不青。陵园今牧马,宫殿只飞萤。太息卢沟水,惟余战血腥。”1910年,日俄协约,其实质是列强互相勾结,蚕食中华领土。诗人在《感事二十一截句附题冷香塔》中概叹:“鲸吞蚕食各纷争,未卜余生见太平”。“修罗障日昼重昏,谁补山河破碎痕?独上高楼一回首,忍将泪眼看中原。”同时又用诗来歌颂表彰英勇御侮的英雄 ( 即左宗棠旧部在牛庄守卫,与日军作殊死搏斗 ) :“折足将军勇且豪,牛庄一战阵云高。前军已报元戎死,犹自单刀越贼壕。”寄禅法师用自己的诗情来激发国人反帝救国热忱。

    他痛感国难当头之日,君主懦弱,群臣昏庸,难觅匡扶社稷的忠臣。 “落日青山远,浮云白昼昏。衣冠一时盛,肝胆几人存?”中日甲午战争,将士们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抵抗。但最终李鸿章还是代表腐败的清廷和日本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诗人在诗中哭道:“天上玉楼传诏夜,人间金币议和年。哀时哭友无穷泪,夜雨长南归来眠。” 1901年,李鸿章又代表清政府和英、美、俄等八国代表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在这多事之秋,诗人的热血犹自激荡不己,不甘沉沦,用诗来抒发报国无门的苦痛。“声声欲唤国魂醒”;“国仇未报老僧羞”。

    1906年,诗人出家近四十载,用悲愤的心情向前来天童山采集植物标本的师生发表演说:“盖我国以22省版图之大,四万万人民之众,徒以熊罴不武,屡见挫于岛邻”。他慷慨激昂地提醒众人,那些金发碧眼的人其目的是奴役中华。他希望有志之士奋起,富国强兵,兴利除弊,“力革旧习,激发新政,”用“卧薪尝胆”的精神,和“磨砖作镜”、“磨铁成针”的毅力,挽救危难中的祖国。他以满腔的义愤和炽烈的爱国热情去激发人们奋发图强,拯救中华之意志。

    寄禅法师是首任中华佛教会的会长。在中华民国成立后第一年,各地佛教徒代表集合于上海留云寺,筹组中华佛教会,公推寄禅为首任会长,并设本部于上海静安寺,设办事处于北京法源寺,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佛教团体。寄禅法师在佛教危亡,寺僧被摧残之际,奋然挺身,为佛教的存亡据理力争。1912年,各地侵夺僧产,毁像逐僧之事时有发生。为此,寄禅法师赴南京谒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请予保护,并在同年 l1月10日 和他的弟子道阶法师前往北京请愿,会见内务部礼俗司杜关,要求政府下令禁止各地侵夺寺产。可是请愿未获得结果,反受侮辱,他气愤地辞出,当天晚上胸膈作痛,圆寂于法源寺,世寿62岁,僧腊 45 。

    寄禅法师生于1851年,卒于1912年,他以自己的聪颖慧悟修习禅定。而且在十多年间任六寺住持,所到之处整修寺观,德高望隆,且以惊人毅力研修诗文,既为禅僧,又是诗人,达到很高的境界,成为中华近代佛教界的著名人物。他勤学好问,虚心求教的精神始终如一,令人感喟,景仰。

 



    寄禅俗姓黄,名读山,字福馀,湖南湘潭人,生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父名宜杏,母亲胡氏,世代业农。他自幼即摒弃腥膻,随母拜月,喜母亲为他讲述仙佛的故事,他7岁丧母,11岁丧父,这时他在私塾就学,读《论语》,以家贫废学,为田家牧牛,仍携书自课。
  同治7年,年18岁,在郊野牧牛时,见篱间白桃花为风雨摧落,感而大哭,遂投湘阴法华寺出家,由东林法师为之披剃,法名敬安,字寄禅。是年冬,到南岳祝圣寺,礼贤楷律师受具足戒。听说岐山恒志禅师道行高深,冒雪往参,究明心宗。后来赴浙江宁波阿育王寺礼佛舍利,于佛舍利前剜臂肉如钱大者数块,注油于中燃之供佛,复然去左手两指供佛,因自号八指头陀。
  他本不会做诗,在岐山恒志禅师座下时,维那精一于禅课之余,好作诗自炫。他尚责备精一不究本分,好鹜杂学。后来在宁波时,某年他回家看娘舅,过巴陵,登岳阳楼,友辈分韵赋诗,他澄神趺坐,下视湖光,一碧万顷,忽得“洞庭波送一僧来”句,遂豁然神悟。归而述于宿儒郭菊孙先生,郭授以《唐诗三百首》,寄禅潜研默咏,遂以诗名于世。或有人问他唐诗与宋诗的分别,他说:“唐人诗纯,宋人诗驳;唐人诗活,宋人诗滞;唐诗自在,宋诗费力;唐诗缜密,宋诗疏漏;唐诗铿锵,宋诗散漫;唐诗如贵介公子,举止风流;宋诗如三家村乍富人,盛服迎宾,辞容鄙俗……”也不无见地。
  光绪十年(1884年),寄禅34岁,返回湘中,主持衡阳上封寺。上封寺是南狱大刹,山后有寺田数千亩,以宗风衰绝,山田多为佃农侵占。寄禅讼之当道,后来由湖南抚清卿中断,始获次第归复。以后他历主衡阳大善寺、宁乡沩山寺、长沙神鼎上林寺。沩山寺是唐代灵佑禅师开山兴建,最盛时有寺宇千余间,僧众千余人。到了清季宗风隳败,赖寄禅卓锡三年,宗风重振。
  光绪1902年,他辞去上林寺主持,应请接主宁波天童寺。在他的擘画下,撰贤任能,百废俱兴,夏讲冬禅,靡有虚岁。他守护法度,整肃清规,夏讲冬禅,树立道风,修建殿堂,扬光佛国。为使“丛林得以悠久,海众得以安宁”,根据《百丈清规》,因地因时制宜,制订了《万年规约》和《日行便览》,凡上自方丈,下至各寮均得以奉以为法,永远遵守;又续制《福田册》,凡有“增置产业,皆录其上”,使寺产一一记录在案;数次为众僧开讲《楞严经》、《禅林宝训》,以续佛慧命,绍隆佛种;逐年新建如意寮,整修佛殿,金装佛像,重建立雪轩、自得斋,修葺法堂,修铺伏虎亭至少白岭道路,使古刹更加庄严。寄禅和尚声誉远播,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圆瑛法师曾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慕名前来天童,从他习禅六年;近代高僧太虚法师亦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从他受具足戒。
  光绪1908年,宁波成立僧教育会,寄禅被推举为会长。宣统三年(1911年),寄禅和尚联合十七布政司旧辖地僧侣,倡议筹建全国性佛教组织——中华佛教总会。民国元年(1912年),他亲赴南京,谒见临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吁请保护寺产。由中华佛教总会向政府提交了申请立案呈文及《佛教会大纲》,孙大总统将呈文与大纲一并交教育部存案,并予复信。是年4月,各地佛教徒聚集于上海留云寺,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佛教总会。本部设在上海静安寺,机关设在北京法源寺,他又被诸山长老推举为第一任会长。
  后来湖南安庆发生攘夺寺产销毁佛像事件,当地僧侣联名具状内务部,请求回复,而民政司长抗不行文。寄禅应湘僧之请,约请各省僧界代表,赴北京请愿。寄禅于10月中旬首途,11月1日抵北京,寓宣武门外法源寺。旋与法源寺方丈道皆法师赴内务部陈情,该民政司长态度蛮横,争办有顷,未获结果,乃愤而返回法源寺。甫下车,即胸部作痛,身体不适。亟就榻休息,侍者亦各归寝。明日昧爽往视,已作吉祥卧示寂矣!时为1912年11月2日,世寿62。消息传出,北京各界七十三人发起进行追悼,到会者竟有千余人。随后由道阶法师等奉龛南归,安葬于天童寺前青龙岗之冷香塔苑。
  他遗留的著作,有《语录》四卷、《文集》二卷、《嚼梅诗》一卷,及《诗集》十卷。他的诗集,日僧为之编入续藏,八指头陀的诗名,遂远播海外。 岁丧母,12岁丧父,辍学为人牧牛,常读诵于牛背上。避雨村塾,听诵唐诗“少孤为客早”之句,凄然泪下。塾师周云帆许以服杂役代学费。周殁,至富家伴读,辄受呵斥;改习工艺,常遭雇主鞭挞。感慨身世,遂于清同治七年(1868)投湘阴法华寺出家,礼东林长老为师。在南岳祝圣寺从贤楷和尚受具足戒。次年,闻衡阳歧山仁瑞寺恒志禅师倡苦行修道,冒雪往参,为苦行僧,执饲犬役。力行“千疮求半偈”之说,燃顶48处,燃颈至腹108处。同治十年至巴陵看望舅父,登岳阳楼。友人分韵赋诗,敬安澄神趺坐,下视湖光,一碧万倾,得“洞庭波送一僧来”诗句。诗作得王凯运指教,为王门四大弟子之一。光绪初东游浙江,光绪三年(1877),在宁波四明山阿育王寺佛前剜臂肉如钱者三四块,注于油中燃灯,又在佛舍利塔前烧残两指,因号八指头陀。此后7年,住禅宗四大丛林之一的宁波四明山天童寺,漫游吴越,自知读书少,刻苦读书识字,“四山寒雪里,半在苦吟中”,走的是一条先学诗后读书识字再写诗的特殊道路。光绪十年秋,闻法舰袭我基隆、闽江,顿时怒不可遏,欲亲赴国难奋击敌人,为友所阻。是年,归长沙,师事麓山寺僧笠云,继承其法。历为衡阳大罗汉寺、南岳上封寺、大善寺、沩山密印寺、湘阴万福禅林及长沙上林寺等住持17年,广交名流,参加碧湖诗社,步入诗坛。光绪二十八年再至浙江,住持天童寺。将诗结集在浙江、湖南刻印问世,成为晚清著名的禅宗诗僧。

他“学佛未忘世”。当日本侵略中国时,其《寄日本罔千仞》诗中有“中日本来唇齿国,掣鲸休使海波生”句,望其能反对日本的侵略行径。晚年曾掩护从事反清的栖云和尚。光绪三十二年,向前往天童寺附近采集标本的师生大声疾呼:外国侵略者“将以奴隶待我中华”,要求师生以“卧薪尝胆”、“铁杆成针”的精神唤醒“睡狮”。曾云“豺虎未平空有恨”、“国仇未报老僧羞”。《感事呈叶吏部》诗前二联:“时事空如此,神州将陆沉。宁堪忧国泪,忽上道人襟”。《江北水灾》诗,反映水灾惨象,末云:“冻饥死路隅,无人收其尸。伤心那忍见,人瘦狗独肥”。诗作把爱国忧民的思想与佛家悲悯众生的教义交融为一,故人称他为近代爱国诗僧。但他反对维新变法,说“弄权竟使朝纲紊,变法徒伤风俗情”。并歌颂清末是“尧天盛世”。闻德宗、西太后死讯,他“抢地呼天痛莫支”。其诗以五律成就较高,高淡素雅,意境清新。绝句亦多佳作,但基调比较低沉。

光绪三十四年,在宁波筹办僧教育会,为会长。民国元年(1912)4月11日,各地佛教代表在上海成立中华佛教总会,任首任会长,曾谒孙中山。当时湖南等地发生寺产纠纷,应僧众请求入京请愿,寓居北京法源寺。去内务部礼俗司要求政府下令保护寺产,受官府辱,当晚圆寂。北京各界千人追悼,归葬宁波天童寺前青龙岗冷香塔。著有《嚼梅吟》1卷、《嚼梅吟补遗》、《诗集》及文集2卷,语录4卷。杨度为刻《八指头陀诗集》10卷及续集8卷,《八指头陀文集》1卷。1984年,《八指头陀诗文集》由岳麓书院出版。  

敬安禅师晚年心向净土的诗篇

哈斯朝鲁

  敬安禅师(1851-1912年),又称寄禅、八指头陀,在中国近代佛教界身居领袖地位。是个富有传奇人生的奇僧,深受各界敬重的高僧, “诗名赢得满江湖”的诗僧。他踏入人生旅途,就遭受种种磨难,后来因缘成熟,披剃为僧。佛寺使他找到了安身的地方,更可贵的是使他找到了人生的信仰,同时使他踏上了诗歌创作的征途。他一生写了近两千首诗,出版了好几部诗集。他的诗以其独特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有学者说: “宋明以来禅净双修并归心净土的潮流,在敬安身上也反映出来,特别是在晚年,他心向净土十分迫切。” (钟克钊: 《禅宗史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版, 第257-258页。)在敬安禅师的诗中可以看到这一点。他期望“弥陀慈父垂怜我,愿做莲胎最小男。”他追慕净上宗初祖慧远法师,曾诗曰:

  誓辞衡云栖,远蹑庐山岭。

  远公虽已遥,余芬犹可钦,

  这是何等激动人心的语言!爱慕之心,跃然纸上。

  敬安禅师在《咏怀诗十首》中把西方极乐世界描绘得妙不可言,犹如《阿弥陀经》里描绘的那样生动感人。他写道:

  我闻安养国,贤圣俱栖迟。

  讲堂极壮丽,行树相因依。

  湛然七宝池,矫矫珍禽飞。

  金绳界道明,天乐随风移。

  衣食应念至,不假人力为。

  文殊既戾止,慈氏亦来仪。

  长揖三界苦,永绝四流悲。

  逝辞五浊世,金手引同归。

  气势博大,意境幽远。

  敬安禅师诗赞莲花,心追极乐,他对西方净土一一往生极乐世界不疑。怎样才能往生净土呢?他认为要依靠自己的“信力”,所以他在《净土诗》中写道:

  莲花出水湛然洁,宝树成行不假栽。

  欲往西方安乐国,须凭信力断疑猜。

  诗是心声,能写出这样句含深意、激动人心的诗句,真实地反映了诗僧的心境。这类独到的感知,往往能令人叹服。他在另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淡月梅花泪转生,深愁五浊道难成。

  此生愿化华池鸟,常出柔和赞佛音-

  由诗见人,其作品就是其人最可靠的证明。可见,老诗僧宁做西方鸟,不为此界人。敬安禅师在晚年,心向净上,实在是为时和为法所逼。当时社会腐败,民不聊生,外强入侵,国无宁日。至于佛教自身的命运,似乎也岌岌可危,陷入了困境之中。处在这样的情况下,写诗稳定不了虚化无力的时代,挽救不了日益腐化的社会。他再也不消磨在诗的苦吟中了,立志要“戒诗”,不当“诗奴”。但当他在学佛的时候,还是以诗的形式宋表述,以诗来安慰自己,从而释放心中的苦闷:


  时事已如此,神州将陆沉。

  宁堪忧国泪,忽上道人襟。

  这样,敬安禅师以诗吟佛,以诗言志,多与现实人生贴近。 “平生忧国泪,多少在朝衣”, “国步艰危际,孤臣涕泪中”。他虽然身在佛门,心却关爱着社会人生和民间疾苦。他有融通万物的博大胸怀,他有不畏艰险的刚毅性格,他有普救众生的入世精神。他弘法利生,为维护佛教权益,加强僧团建设,提高佛教的整体自我保护能力而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人格品行,亦足可为时代的师表。

敬安法师(八指头陀)

 

  吕征等著

  敬安,字寄禅,别号八指头陀,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诗僧。清咸丰元年(1851)生于湖南湘潭县,俗姓黄,世居湘潭石潭村,以农为业。幼时父母先后去世,贫无所依,为邻村农家牧牛,暇时始入乡塾读书。同治七年(1868),一天,牧牛时,忽见篱间盛开的白桃花为风雨所摧落,不觉放声大哭,遂投湘阴法华寺,从东林出家。同年冬到南岳祝圣寺,从贤楷律师受具足戒后,即上衡州岐山仁瑞寺参恒志禅师(1811—1875),并在这里充当苦行僧职。随众坐禅之余,时闻恒志说法,于佛学稍知门径。这时,寺中有精一上座喜吟诗,敬安认为那是世谛文字,非衲子的本分,曾加以讥笑。过了两年,他到岳阳访问舅父,游览岳阳楼,有人分韵赋诗,他纵目四顾,水天一色,不觉吟了一句洞庭波送一僧来。诗人郭菊荪说他语有神助,因此劝他学诗,并授他唐诗三百篇(敬安《冷香塔自序铭》)。

  清光绪元年(1875),二十五岁时,他离开湖南,先到禅宗著名道场镇江金山寺,从大定和尚(18241906)参禅。不久行脚江南,漫游杭州、宁波等地,遍参江浙名宿。至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礼拜,燃了二指供佛,因号八指头陀。其后历游天童、天台、雪窦诸古刹。他爱好吴越山水,行脚参禅之外还热爱作诗。他初到杭州时(1876)即以杭州为题吟了一诗:欲把杭州当橘州,闲身到处便勾留。此生不作还乡计,饱看湖山到白头!音律格调已相当成熟。光绪七年(1881),他最初的诗稿《嚼梅吟》在宁波刊行,使他开始在当时诗坛上占有一席地位。

  光绪十年(1884),他自江浙回到湖南,先后住持过衡阳罗汉寺,南岳上封寺、大善寺,宁乡沩山密印寺,湘阴神鼎寺,长沙上林寺诸大名刹。其间从岳麓山麓山寺笠云芳圃(著有《听香禅室诗集》)得法。沩山是沩仰宗的发源地,他住持以后,立志复兴,不到几年,规模已很可观。这个时期他常和邓白香、王闿运、叶德辉、陈伯严、吴雁舟诸名士往来,诗学的造诣日深。同时又加入湖南名士王闿运等创立的碧湖诗社,和各地名流唱酬投赠,于是诗名更噪于海内。光绪十四年(1888),三十八岁,《八指头陀诗集》十卷出版,自述出家行脚及学诗经过附于卷后。前五卷由陈伯严校刊。后五卷由叶德辉续刻,并作序说:其诗宗法六朝,卑者亦似中晚唐人之作。中年以后,所交多海内闻人,诗格骀宕,不主故常,骎骎乎有与邓(白香)王(湘绮)犄角之意。湘中固多诗僧,以予所知,未有胜于寄师者也。

  光绪二十八年(1902),五十二岁。东南名刹宁波天童寺方丈虚席,幻人首座率领两序班首代表前往长沙礼请。他即辞上林寺法席至天童寺为住持。天童寺自明末密云禅师(15661642)重兴以来,规模宏大,俨然为十方丛林模范。清末住持乏人,渐趋寥落。自敬安继席以后,前后十年,任贤用能,百废俱举,夏讲冬禅,宗风大振。他认为佛法衰微,由于僧众人材缺乏。当时杭州白衣寺住持松风计划在杭州开设僧学堂,他首先赞同并赴杭州协助,后因松风为哑羊僧谋害殉教,未见成功。敬安曾作《杭州白衣寺松风和尚哀词》悼之。光绪三十四年(1908),宁波僧教育会成立,他被推为会长,首先在宁波创办僧众小学和民众小学,致力佛教教育事业。

  辛亥革命,国体改变。1912年全国各省佛教徒于上海留云寺召开中华佛教总会成立大会,公推敬安为首任会长,并设本部于上海静安寺,设机关部于北京法源寺。这是中国各地佛教徒最初的联合组织。当时各地有攘夺僧产销毁佛像的情形,僧众无法应付,纷纷报告佛教总会。敬安鉴于当时情况非常严重,思欲加以根本挽救,于是在这一年十一月一日到达北京,和他的嗣法弟子道阶前往内务部会见礼俗司长杜关,根据约法要求政府下令禁止各地侵夺寺产。但谈话未获结果,他即愤而辞出。十二月二日夜圆寂于北京法源寺。世寿六十二,僧腊四十五。法徒道阶等奉龛南归,葬于天童寺前青龙岗冷香塔苑。

  敬安是一个非常爱国的诗僧。光绪十年(1884),他在宁波延庆寺卧病,听到法军侵犯台湾、清军败于鸡笼(即今基隆)的消息,激起爱国的热情,以致失眠。他由于精神郁结,竟发热病。曾写了许多诗以见志,自言爱国之心与大慧杲同,但道德文采不及而已。光绪末年,江浙各省学堂有提取僧产助学之议,杭州的僧界情急,便冒用他的名义领衔,联合浙江三十五寺请外国僧人入内保护,以相抵制。报纸宣传,引起中外的注意。他听到这个消息,认为是辱国辱教的举动,立即致函当局,表明态度,并力请严行拒绝。于是清廷乃命各地自办僧学,以杜绝外国势力之侵入。我国之有僧学开始于此(《冷香塔自序铭》)。

  敬安的诗是经过刻苦思索而成的,读来使人感到隽永有味。他所写的各体诗都有佳句,自成风格。意境和格调都非常优美。他的著作,现在流传有《八指头陀诗集》十卷、《续集》八卷、《文集》二卷、《语录》二卷。(林子青)


宁波天童寺寄禅老和尚德像小记

余3月21日,浏览“华声论坛”旧帖《百年前的中国名胜和景观》,四张天童寺旧照耀入眼中。仔细端详一张标识为“浙江宁波天童寺僧人”的图片,图像中长者的持珠姿势和山羊胡须让脑海中闪过一念头:莫非这就是寄禅老和尚?

何以故,崇和出家前就经常拜读八指头陀诗集,剃度后曾三度朝拜天童寺。坐在冷香塔院,重读饱含寄禅老和尚为僧心路的禅诗,这位清末民初爱国护教高僧的无尽悲心仿佛穿越时光,让人姗姗落泪。

图像不甚清晰,逐依文再行检索。最后在日本《东洋文库所藏》1923年出版的《中国建筑和景观》PDF版电纸书中找到答案,该书作者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是一名德国建筑师,他在1906-1909年(光绪三十二年-宣统元年)间穿越中国的十二个省,行程数万里,对中国古建筑进行全面考察,拍下了数千张古代皇家建筑、宗教建筑和代表各地风情的民居等极其珍贵的照片。

原图片说明,摄于1906-1909年,The abbot of the monastery,翻译过来就是,该寺院的住持。而这段时间(1902-1913年)正是寄禅老和尚住持和中兴天童寺。放大图像,山羊胡长老左手仅存的三指,也符合八指头陀曾经在阿育王寺礼佛舍利,燃去左手两指的史实(佛光辞典)。如此,一张天童寺旧图片中的僧人,得以确认为天童寺寄禅老和尚德像。一个为后人留下1900多首禅诗,可亲可敬的老和尚终于重新跃然在大家眼中。长老微抬起的下巴,飘然的山羊胡须,淡定的面容还原出一代禅僧本来面目,甚为高僧楷模。沧海遗珠,弥足珍贵。

喜读寄禅老和尚的诗偈,与长老接下缘分,不可思议。感恩柏石曼所作的历史记录,感恩所有流转的人。古德云:吾辈佛子当追念,见贤思齐道不孤。略为记,让更多后来者缅怀和追忆。

后学崇和合十
2010年04月04日
附录:敬安禅师(西元1852年1月23日~1913年1月8日) 

敬安禅师,俗家姓黄,名读山,字福余,湖南省湘潭县人,清咸丰元年(一八五一年)辛亥岁腊月初三日出生。一般的资料,都以敬安禅师为咸丰元年出生,自然是西元一八五一年。事实上他是腊月初三日出生,这时已是一八五二年的元月二十三日了。他的示寂年代也是这样,一般资料说他示寂于民国元年,自然是西元一九一二年。但他示寂之日是壬子岁十一月初二日,这时已是民国二年元月八日,已是一九一三年了。这是应该予以更正的。

敬安的父亲名宜杏,母亲胡氏,有姐皆嫁,一弟名子成尚幼,家庭世代业农。敬安三、四岁时即摒弃腥膻,儿时随母拜月,喜母亲为他讲述佛、菩萨和神仙的故事。不幸七岁丧母,十一岁丧父,留下他与幼小的弟弟,孤苦无依。他弟弟寄养于族父家中,他本在村塾受学,读《论语》犹未终篇,以家贫废学,为邻家牧牛。但他仍携著书本,一边牧牛,一边读书。他后来在《诗集自述》中说到幼年生活:“读《论语》未终篇,父殁。零丁孤苦,极绝惨伤。”


(宁波天童寺万工池——摄于2008年)


一日出外牧牛,会天雨,敬安在邻村村塾前避雨,听有人读唐诗“少孤为客早”句,心有所感,不觉泪下。塾师周云帆先生见之,问他流泪原因。敬安答以父母早死,家贫失学,所以悲伤。周云帆同情他的遭遇,留他在学塾为佣工,工作之暇,可傍听读书。敬安十分庆幸有此际遇,精勤苦读。不意好景不常,未久周先生病故,敬安又辍学。此后,他曾在乡绅家做书僮,希望能藉著伴读的机会得以读书。不意乡绅为富不仁,每日要他做粗重杂活,不许到书房中去。他愤而离开,去拜访做学徒学手艺。农业社会时代的学徒,较童工尤为不如,时受虐待。他十七岁之年,一日风雨,见篱间白桃花为风雨摧落,感而大哭,逐投入湘阴法华寺,依一位东林和尚剃度出家,师父为他起法名敬安,字寄禅。是年为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当年冬天,到南岳祝圣寺,依贤楷律师座下受具足戒。

敬安圆戒后,闻衡阳岐山仁瑞寺的恒志禅师道誉远播,乃寒天冒雪投奔歧山,依恒志习禅,修苦行,并承担寺中劳役。他随众坐禅之余,听恒志禅师说法,稍具佛门知识。就在这种情形下,渡过了五年苦行僧的生活。后来,敬安禅师有诗追述他幼年的生活,题曰《祝发示弟补作》诗曰:

人间火宅不可住,我生不辰泪如雨;
母死我方年七岁,我弟当时犹哺乳。
。。。。。。
那堪一旦父亦逝,惟弟与我共荒宇。
悠悠悲恨久难伸,搔首问天天不语;
窃思有弟继宗支,我学浮屠弟其许。
岂为无家乃出家,叹息人生如寄旅;
此情告弟弟勿悲,我行我法弟绳武。


(宁波天童寺佛殿外景——摄于1906-1909年间)


或问,敬安幼年辍学,读书无多,何以能诗?原来他在仁瑞寺期间,仁瑞寺的维那和尚名精一者,素喜吟哦。敬安以为文字访碍禅业,谓精一日:“出家人不究本分上事,乃有闲工夫学世间文字耶?”精一说:“你年纪轻轻的如此精进,前途不可限量;不过至于文字般若,恐怕与你无缘了。”这段略有轻视的话,对敬安影响颇深,他后来的努力学诗,未始不与这段话有关。

另一方面,敬安学诗,亦得力于一位郭菊荪先生的鼓励。敬安在《诗集自述》中称,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到岳阳去探视舅父,舅父带他游览岳阳楼,楼上有人分韵赋诗。他在旁澄神跌坐,下视湖光,一碧万顷,忽得“洞庭波送一僧来”句,逐豁然神悟。归而述于宿儒郭菊荪先生,郭菊荪认为他“语有神助”,生有夙慧,授以《唐诗三百首》一书,劝他学诗。敬安以读书无多,学起来非常吃力。但他契而不舍,潜研默咏。每有所作,郭先生即倍加赞赏,终于使他以诗鸣于世。他尝在《诗集自述》中说:“。。。用力尤苦,或一字未惬,如负重累,至妄寝食,有一诗至数年始成者。。。”


(宁波天童寺佛殿外景——摄于2008年)

清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年﹞,敬安二十四岁,他离开湖南,到江浙一带行脚参访,漫游名山大川,从此开始了他亦禅亦诗的生涯。他每每在幽谷中养性,在翠林中怡情时,总要寻章觅句,咏啸不已。肚饥口渴,便摘一把柏叶、松子大嚼,手捧清泉,和水吞之。他在许多诗中说他吟哦的情形。

如在《偶吟》一诗说:山僧好诗如好禅,与来长夜不能眠。
在《诗兴》一诗中说:我欲吟成佛,推敲夜不眠!
在《山居四首》中说:结习惟余文字存,每凭定力摄诗魂!
在《次韵酬庐吟秋茂才三首》中说:不贪成佛生天果,但愿人间有好诗。
在《夜吟》一诗中说:未能成佛果,且自作诗仙。


(宁波天童寺佛殿内景——摄于1906-1909年间)


不过,敬安毕竟不是纯粹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禅僧。是禅僧,就应该不忘禅僧的“本分事”修习禅定。所以,他一方面酷好吟诗,另一方面又不能不感到:

且愁荒道业,未必博虚名;我法看诗妄,能传不足荣。(《春山漫兴》三首之一)

同时他也感叹著:

毕竟苦吟成底事,十年博得鬓如丝。
。。。。。。
得句曾鸣夜半钟,一生心血在诗中;
思量文字真槽粕,欲逼生蛇去化龙。


(宁波天童寺佛殿内景——摄于2008年)


他甚至于还想戒诗:“从今石烂松枯,不复吟风啸月。”无奈已与诗结下不解之缘,欲罢不能,终至于“诗名赢得满江湖”,诗名掩盖了他的禅名。

他对诗有其独特的见解。或有人问他唐诗与宋诗的分别,他说:

唐人诗纯,宋人诗驳;唐人诗活,宋人诗滞;唐诗自在,宋诗费力;唐诗缜密,宋诗疏漏;唐诗铿锵,宋诗散漫;唐诗如贵介公子,举止风流;宋诗如三家村乍富人,盛服迎宾,辞容鄙俗。


(宁波天童寺虔诚的僧人——摄于1906-1909年间)


他江南参访,并不全是吟风啸月。他二十五岁离开湖南,先到禅宗著名的道场镇江金山寺,住入大彻堂,从大定和尚参究向上一著。不久行脚江浙,漫游杭州、宁波等地,遍参江浙各宿。他爱好吴越山水,初到杭州时,即以《杭州》为题,吟诗一首:

欲把杭州当橘州,闲身到处便勾留;
此生不作还乡计,饱看湖山到白头。

敬安不仅是诗僧、禅僧,同时也是苦行僧。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秋,他到了宁波,到阿育王寺去拜佛舍利。宁波阿育王寺始建于东晋太康三年(西元二六二年),传说该寺的开山祖师慧达,梦梵僧指授,在会稽一山中,求得佛舍利宝塔一座,内贮世尊涅槃后的真身舍利。此塔相传即是阿育王所造的八万四千座舍利之一。阿育王寺的舍利殿,飞檐画栋,全用金色琉璃瓦覆盖,辉煌壮丽,殿四周松、樟参天,苍翠梃拔。舍利塔在舍利殿内,塔身似金非金,似石非石,其色青青,灵盘五层,四角飞腾,光明照耀,眩人心目。塔内当中悬一宝磬,中缀舍利。


(宁波天童寺禅堂,堂内供奉佛陀大弟子乔陈如尊者坐像——摄于2008年)


敬安见到佛陀真身舍利,心情激动不已,顶礼膜拜后,即在自己手臂上剜下一块肉置于灯盏,并燃二指供佛。敬安此举,震惊了全寺僧侣,众人齐集舍利殿前,同声高唱佛号,敬安仍泰然自若,向众人躬身问讯,离开舍利殿。此后他即自号“八指头陀”。

离开阿育王寺,他仍在江南漫游,而以在四明山最久。其间他曾:“窥天童、雪窦,穷揽霞屿、月湖之胜。郡中文学吕文舟、徐酡仙、胡鲁封、马文斋、沈问梅,皆与酬唱。”(见《新续高僧传.敬安传》)。光绪七年,他最初的诗稿《嚼梅吟》在宁波印行,使他在当时的诗坛上占有一席地位。光绪十年八月,敬安卧病于四明山延庆寺,病中思念衡岳。病稍痊,摒挡返乡,于光绪元年离湘,参访漫游了十年之久。他在江南时,有《梦衡岳》诗曰:

昨梦汲洞庭,君山青山瓶;倒之煮明月,还似浴繁星。
一鹤从受戒,群龙来听经;何人忽吹笛,呼我松间醒?



(宁波天童寺八指头陀寄禅老和尚德像——摄于1906-1909年间)

敬师返回衡岳之年,时为三十三岁。是岁仲秋,他在南岳烟霞峰下筑室而居,额曰“衡山精舍”,自此驻锡南岳,前后凡十八年之久。最初几年,他广泛的接触湘中文人名士,与王闿运、叶德辉、鄞白香、陈三立、吴雁舟等,时有往还,诗思大进。光绪十一年夏,与王闿运诸名士开“碧湖吟社”。九月,赴王闿运、郭嵩淘所召集的“碧浪湖重阳会”。由于和各地名流唱酬投赠,使他诗名更噪于海内。光绪十四年,《八指头陀诗集》十卷出版,于卷后附以自述出家行脚及学诗的经过。前五卷由陈伯严校刊。后五卷由叶德辉续刻,叶并为之作序曰:“其诗宗法六朝,卑者亦似中晚唐人之作。中年以后,所交多海内闻人,诗格骀宕,不主故常,骎骎乎有与鄞(白香)、王(湘绮)犄角之意。湘中固多诗僧,以予所知,未有胜于寄师者也。”

光绪十五年,敬安禅师受请出任南岳上封寺住持。上封寺是南岳大刹,山后有寺田千亩,以宗风衰绝,山田多为佃农侵占。敬安禅师认真的加以清理,不惜讼之于当道,后来由湖南巡抚清卿中断,始获次第归复。以后他历主衡阳罗汉寺、大善寺,宁乡沩山密印寺、长沙神鼎上林寺诸大名刹,所至之处,鼓螺为之一振。敬安禅师于主罗汉寺法席时。其间长沙麓山寺的笠云禅师,为他传法授记,他成为沩仰宗的法嗣。光绪二十一年,敬安自大善寺退居,出主宁乡沩山密印寺法席。密印寺是禅宗南岳系灵佑禅师,于唐宣宗大中年间所创建的道场,是沩仰宗的发源地,为国内千年名刹,最盛时有寺宇千余间,僧众千余人。到了清季宗风颓败,寺宇冷落。敬师住持祖庭,立志复兴,卓锡三年,宗风重振。


(宁波天童寺白梅和尚之冷香塔院——摄于2008年)


敬安禅师五十岁之年,东南名刹的宁波天童寺方丈虚席,天童寺首座幻人和尚,率领两序班首代表前往长沙礼请。时敬安禅师住持上林寺法席,他即辞位到了宁波天童寺晋山。天童寺是历史名刹,自明末密云禅师中兴以来,规模宏大为东南丛林之冠。到了清季末年,以住持不得其人,渐趋没落。敬安禅师继主法席以后,任贤用能,百废俱举,夏讲冬禅,宗风大振。特别值得一述者,是他入主天童之翌年,改子孙庙为十方选贤丛林,化私为公,受到各方的赞叹。

敬安禅师认为,佛法之衰微,由于僧众人材的缺乏。当时杭州白衣寺住持松风法师,计划在杭州开设僧侣学堂,敬师赞同此举,并亲赴杭州协助。后来如松为恶比丘所谋杀,敬师十分伤感,曾作《杭州白衣寺松风和尚哀词》以悼之。光绪末年,社会上提取寺产、兴办学校的言论甚嚣尘上,杭州僧侣惶恐不安,计无所出,乃窃敬安之名为首,联络浙江三十五寺僧人,投请日僧伊滕贤道,藉名传教,妄冀保护,以抵制地方官吏提拔寺产。敬安禅师认为此举:“辱国辱教,莫此为甚,飞函洋务局陈窃名之妄,力请严行拒绝。”


(与常见的寄禅老和尚道影对比图)


光绪末年,朝命饬各地成立僧教育会。光绪三十四年,敬安禅师在宁波号召成立,被推为会长。他为“保教扶宗,兴立学校”的事务上下奔走,并在僧教育会下附设僧众小学和民众小学各一所,此即我国僧侣教育之嚆矢。

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辛亥年,武昌起义,民国肇建。时“提拔寺产,兴办学校”的口号,仍在社会上酝酿,使寺庙受到威胁。为保护寺产,安定佛教,敬安禅师出面,联络江浙诸山长老,发起组织“中华佛教总会”。于民国元年四月(一九一二年),在上海留云寺召开成立大会。出席大会的人,除了敬安及留云寺住持应干外,尚有谛闲、静波、铁岩、圆瑛、本忠、太虚等百余人,及陆军部代表王虚亭(后来依太虚出家,法名大严)等,中华佛教总会成立,敬安禅师被诸山长老推举为第一任会长。在民国肇建之初,敬安禅师曾他亲赴南京,谒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吁请保护寺产,为成立中华佛教总会事请命。


(宁波天童寺寄禅老和尚之塔——摄于2006年)

民国元年冬月(一九一二年),湖南、安徽等地发生攘夺寺产、销毁佛像事件,当地僧侣联名具状内务部,请求答覆,而礼俗司司长杜关抗不行文。敬安禅师应湘僧之请,约请各省僧界代表在上海开会,共商对策。众人推敬安以中华佛教总会会长身份,晋京请愿。他于是年﹙壬子岁﹞十月中旬首途,十一月一日抵北京,寓宣武门外法源寺。旋与法源寺方丈道阶法师共赴内务部交涉。该礼俗司司长杜关,态度蛮横,争辩有顷,未获结果,乃愤而返回法源寺。甫下车,即胸部作痛,身体不适。亟就榻休息,侍者亦各归寝。明日昧爽往视,已作吉祥卧示寂矣!时为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元月八日,壬子岁十一月初二,世寿六十有二,僧腊、戒腊各四十四夏。

敬安禅师遗留的著作,有《语录》四卷、《文集》二卷、《嚼梅诗》一卷,及《诗集》十卷。他的《诗集》,日僧为之编入《续藏》,八指头陀的诗名,遂远播海外。他的诗,都是脱尽人间烟火之作,间于诗前有“引语”,尤为秀绝。如《金陵杂诗十二首》,前有引语曰:

壬子夏五月,访白道人于乌龙潭上,坐谈良久,觉六朝无限兴亡事迹,都在石城杨柳烟幕中,江山如故,白头老衲,重见故人,回忆曩昔,都如梦痕,欲哭欲笑,云何云何!


(此生不作还乡计,饱看湖山到白头。云门和影——摄于2006年)


诗人陈佰韬,尝有诗赠寄禅云:

汝本为僧者,胡然入我门?
新诗能炼锻,奇骨自腾骞。
此去寻方广,由来悟道根;
潇湘秋水阔,山龛佛火温。
人间不可住,此别欲无言。 

敬安禅师主持天童寺时,曾自筑冷香塔,铭云:

佛法本无量,吾生讵有涯?诗心一明月,埋骨万树花。
丹嶂栖灵窟,青山遇客家;未来留此塔,长与伴烟霞。

(于凌波著)


延伸阅读:

《八指头陀诗集》PDF版下载

2008·云水僧·崇和下江南之宁波天童寺


图文:柏石曼/于凌波/释崇和
编辑:云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