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怪的失眠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58:35
《唐五代词》。这本书是我在学院图书馆清理旧书的时候买的。我只用了一元钱就买了《明清小说》、《唐人小说》、《国学常识》……共十本书。其中,这本《唐五代词》我买来后便束之高阁,从来没翻过。我想,唐诗宋词世人皆夸,唐五代也有会写词的吗?也许看看就睡着了。很得意自己的这个想法。可没想到,我竟然一看就到了天明!
原来,我看了几首之后突然感受到一个过去没有的现象:古人的词汇过分贫乏。比如他们诗词中描写的植物,大概不过几种:1、杨柳;2、梧桐;3、松;4、芭蕉;5、梅花;6、梨花;7、荷花;8、芳草。也许还有别的,如牡丹菊花之类,但总归少了一些。用得最多的是哪种?我能不能用划正字的方式将它们统计以下?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开列出了统计的项目:一、植物;二、动物、三、景物;四、建筑;五、生活用品;六、表情;七、内心情绪;八、天空……总之,我列出了十来项。然后就逐首词地仔细查看统计,划正字。于是我真正地体会到了古人用词的模式化和贫乏。例如,在建筑中他们大抵会用:1、楼阁;2、栏杆;3、窗;4、帘等等。动辄就写什么“竹帘”、“珠联”、“绣帘”、“卷帘”、“画帘”什么的。也常写“栏杆”,什么“倚栏”、“凭栏”、“拍栏”、“危栏”之类。当然还有“桥”或“船”。说到天空,无非就是“冻云”、“卷云”、“青云”之类。也有“霞”或者“月”、“日”、“雾”、“雨”。其中以“云”和“雾”最多。原因恐怕就是那些词人抒发的多是乡愁,用这两种东西比较贴切。景物是最复杂的,但也有比较集中的内容,如“路”、“山川”、“河流”就用得多。形容情感的词汇更加可笑,就那个“断肠”,一本书里竟然“断”了数十次!你就不能“断”一次别的什么吗?嘿嘿!
后来我就想,是什么原因让中国古人这样喜欢反复地使用别人用过的东西呢?我们难道在植物中就不能写个大葱、白菜之类的?写建筑就不能写个砖窑、猪圈什么的?后来我想通了,古时候路途遥远,生活动荡。一个人为了功名常常要离乡背井千里跋涉。所以一离开家,恐怕就得“老大回”了!更何况那时候战乱又多,一打仗就逃难或者出塞。所以,那时候最难耐的便是与亲人好友的离别之苦。那时离别几乎同于生死。因为根本就不知道还能不能见面。所以人们说最苦莫过生离死别啊!现在就不会把离别看得那样苦。你即便上了美国,咱俩上网一QQ,就好像你在隔壁一样。你想回来,不过20小时飞机。绕地球转一圈才用多少时间?真是的!古人咏叹离别,那愁,当然得用那些常用的东西来象征和寄托。别的不太好使。我还发现,古人写词多以女性口吻。也就是选取女性视点。例如,我们大家因为毛主席而熟悉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其实仔细品味你就不难发现写的是一个烟花女子。你想啊,良家妇女谁没事儿谁在车马大店外边站着?更何况还没主儿?本来不过是想挣点钱吃喝,却不料被其他三陪小姐嫉妒!男人欺负来欺负去的,简直就成了泥成了尘……想想怪可怜的。那些词牌如《杨柳枝》者,大多数是必须以女性身份来写的。其实这也不奇怪,古时候,男人为了功名而离乡背井,他们尽管十来岁就结婚了,可一走就是时数年甚至更长,这生理问题怎么排遣?当然就靠了烟花柳巷。那时候能写词的必定是文人,所以还有个廉耻的。虽然泡妞儿,但也得创造出个高雅说词,哪能进屋就像上厕所?所以他们就先饮酒,请了三陪唱卡啦,最后才那个……唱,也得那些女子唱。可那些女子并非个个像董小宛、小凤仙,几个会有李清照的才华?所以当然是那些文人来写。而文人写的,必须是女子来唱,就不免用了女子的主观视点。表面上看,写的是女子的心声,却抒发了文人的胸怀。就因为这样的原因,中国古代文人才会阴盛阳衰啊。
哈哈,我就这样歪批三国地胡乱想。天就亮了!不过我想,如果有谁能用了我的方法来统计古人诗词中使用的词汇的概率,一定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你只要找到一本宋词,全部录入成一个文本文件。然后就用词汇查找功能,很快就能查出所有词汇使用的概率来。您不想试试?当然,最好别在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