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帝王将相都逃离不了“前明后暗”的铁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47:02
        12月18日,在《百家讲坛》中被誉为“最学术的主讲人”的王立群应本报邀请,来到沈阳演讲,在为时160分钟的演讲中,王立群用他的诚恳和幽默让沈阳人领略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学者独有的智慧。

  在王立群眼中,秦始皇与刘邦都为皇帝,却有着明显的不同。他将刘邦定义为创业之主,他从一个平民百姓经过7年创造了千秋伟业;而秦始皇却是守成之君,13岁继位,未去争取便已是国君,直到50岁去世。但这样不同类型的两个皇帝,在王立群看来却有着一个同所有人都相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凡人”。

  对于这一天下人皆凡人的观点,王立群举了很多鲜活的例子。 “刘邦是一个很不负责任的人,在历史上,皇帝废一个太子和立一个太子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但是刘邦却在自己临死的时候,没有把太子的废立做个定论,最终把戚夫人和孩子都害死了。他非常的贪婪,贪财贪色,这也是范增在《鸿门宴》中对他的评价。可你再看历史的记载,刘邦是一个传奇的皇帝,比如刘邦的出生,就不符合生理常识。当了皇帝后,他给自己抹了很多传奇色彩,这都是为了让别人崇拜他。从这一点看,其实刘邦就是凡人。 ”

  每一个皇帝的大臣都有忠奸之分,而又往往都是忠臣斗不过奸臣,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王立群解释为:“其实是因为皇帝是个凡人,凡人都有两面,想做事,就会用忠臣,想享乐就会有奸臣,忠臣办事,奸臣为其腐化服务。正是因为作为凡人的皇帝有着享乐和做事的双面性,也就会衍生出忠臣和奸臣的斗争。 ”

  不仅是帝王有凡人的一面,就连历史上建议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李斯、结束了帝王制度的孙中山也都是凡人。

  而凡人的管理出了问题不是出在管理技巧上,而是出在管理者自身,缺少冷静和理智,位高权重的人恰恰是忘了自己是凡人,这时就会出现自负,各种各样的偏差。前明后暗是历史上所有的帝王将相乃至所有人的一个铁律,也是一个集团从兴旺走向毁灭的规律。

  只要是凡人就都会有缺点,其中一个就是贪婪,这就需要制度和舆论的约束。比如在修陵墓时秦始皇就知道自己会死,但他不立太子是不希望自己会死,遗诏没有盖章和发出去,这就表明秦始皇还心存侥幸,希望自己还能好起来,在临死前最渴求生命的延续,这也导致了赵高改遗诏。其实,这就是凡人的弱点所致。

  而说到今天,每一个人一开始都是弱者,在努力和时代的造就下有了权力,有了收入,在这时考虑的并不是贪婪,而应该是珍惜,感谢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