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的高品位与高质量——“无差生”的湖北省随县厉山三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09:53

马国新,男,华中师大教育专业毕业,中学高级教师,厉山三中校长,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湖北校长协会核心成员,湖北教育理事会首届理事,全国“新教育实验”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构建了“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国教育报》、《德育报》、《新课程研究》、《校长参考》等报刊上发表过数十篇教育文章,应邀作过“打造我们的学校”、“让每个孩子成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学校的标识文化”、“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等专题报告和讲座,编著有《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一书。

  【陶继新对话名校长系列之十八】

  编者按:

  厉山三中地处湖北省随州市厉山镇,这里是炎帝神农的故里。汉丹铁路、宁西铁路、随岳高速和316国道在此交汇,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是工作和学习的理想之地。近年来,学校坚持“让每个孩子成功”的办学思想,崇尚“合作与奉献”的校园精神,以“厚德有为、宁静致远”为校训,以“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为育人准则,以“创建特色名校”为奋斗目标,从“校本研究、校园文化、有效德育、和谐校园”四个方面推动学校发展,教育教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随州市最具影响力的一所初中学校。

  厉山三中是一所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薄弱,但学校注重内涵发展,重视特色建设,形成了系统的学校教育文化,原创了“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了以篮球、乒乓球等为典型特色的样本课程,以“班级书吧”和“101读书会”推动了学校书香校园的形成,学生学习轻负高效、学校名师名生辈出。中央教科所教授毕洁光教授前往考察时欣然题词:“厉山三中,农村中学科研兴教的典范”。

  2009年10月14日,陶继新先生前往厉山三中走访,全面系统地解读了厉山三中学校教育文化;随后深入了学校每一个教学班的教室,深究了厉山三中“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并了解了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和书香校园建设。通过近两天的深度考察,陶继新先生对该校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厉山三中继洋思、杜郎口中学之后,是国内又一所具有特色的典型学校,在全国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前些天,受陶继新先生之邀请,厉山三中校长马国新就近年来该校教师如何用行动诠释“让每个孩子成功”的办学思想与陶继新先生进行了网络对话。

  ■陶继新 马国新/文

  让书香为心灵奠基

  【马国新】创业难,守业更难。2004年中考我们一时风光,今后的中考我们能否一路风光?中考成绩就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吗?我们还有近30%的学生中考失利,升学无望。学校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我们的学校目标和办学思想是什么?我们要寻找教育的真意。2004年秋,不知是9月的哪一天,我发现我开始热爱教育了,我感到我们所从事事业的神圣和伟大。我开始远离麻将,讨厌应酬,我离不开校园了,我迷上了书,特别是教育理论书,我迷上了当代教育名家,如朱永新、朱小曼、叶澜、刘彭芝、李希贵、肖川、郑金洲、郭元祥、刘铁芳、李镇西等,我爱上了书店,我每到一个城市,书店是必须去的。从阅读书籍和解读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中,我逐渐理解了教育的内涵。我常想:三中应该什么样?

  【陶继新】一个优秀的校长,如果太过浮躁,追逐名利,就不会太多关注学校的发展。大凡有了宁静心态的人,看人看事看物就会有了另样的眼光;在一般人看来非常风光的事情,他却可能毫不犹豫地舍弃。当您真正爱上教育,您的心境就变了,您的思想境界也高了。而读书,则是爱上教育之后的必然选择。有了书中精神的滋养,您再研究教育的时候,就有了思想根基。不过,还不能只看教育方面的书,也不能只看理论方面的书。古人说:“功夫在诗外。”教育,只是整个文化的一个分支,如果只看教育的书,虽然有所提高,但会陷入教育这个单一的怪圈里走不出来。而当您看了古今中外的文学、美学、哲学等经典文化之后,再看教育,就可以站到一个制高点上,多角度地俯瞰教育,就会有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宏阔视野,就会有超越常人的飞跃。

  【马国新】的确,深究教育我们会发现,成功的校长和教师都是博览群书之人。阅读让我们理解了教育的内涵,寻找到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2004年12月28日,厉山三中学校的第10期《教学通讯》上,刊发了我给学校全体师生写的新年贺词《回顾与展望》,我回顾了厉山三中的办学历程和一年来的成绩,在展望未来中,明确提出了学校发展的目标:厉山三中要成为名校,要成为曾都、成为随州、成为湖北甚至更高层次的名校。要在应试与素质教育中、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成为一所特色学校,成为一所学习型学校,成为一所书香校园。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厉山三中形成了“让每个孩子成功”的办学思想。

  【陶继新】营造书香校园,是学校发展的必行之事。教师一旦喜欢上读书,就会不断地从书中汲取生命必需的精神营养,从而丰盈自己的思想与智慧。这样,在其教书育人的时候,就会因为拥有较高的思想境界与文化品位而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的高度认可,又会使教师生成继续努力读书的内在动力。这样,就进入到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之中。而教师的发展,带来的必然是学校的发展。

  【马国新】做“专家型教师”是厉山三中所有教师追求的目标。在迈向专家型教师的路上,学校重点在引导教师做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为此,学校提出了“打造学习型组织,营造书香校园”的工作思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校可以没有教师,但不能没有书”。2004年秋,学校开始了给教师送书活动。《没有任何借口》是学校发给全体教师的第一本书,随后是《新课程怎样教》、《追求卓越的一生》、《心灵写诗》、《班主任工作谋略》、《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守望教育》、《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德育报合订本》、《蔡林森与洋思中学》、《杜郎口旋风》等。李镇西、魏书生、肖川、朱永新、李希贵、郑杰、刘彭芝、窦桂梅等一批当代基础教育名家的力作,也在教师中不断传阅。2005年学校开办了“希望读书社”。书社新书近两万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阅读场所,基本满足了全校师生的阅读需要。同时,学校每年订阅大量的报刊杂志,如《中国教育报》、《教师报》、《教育文摘周报》、《基础教育参考》、《江苏教育》、《初中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报》等,并长期给每位班主任订《德育报》用于指导班级工作。学校还坚持办好每月一期《教科之窗》、每周一期的《教学通讯》和《德育视点》等刊物,给教师搭建了一个反思和写作的平台。

  【陶继新】怎样才能形成学习型组织?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首先,校长应当是一个痴情读书者,而且还要懂得读什么书好。不然,虽然痴情却因读书品位之低而将教师也导引到低品位的阅读中。其次,教师要将读书与备课作为同等重要的事情看待,而且要制定读书的行动纲领,通过读书使自己的生命不断飞跃。再就是学生,考高分者与高素养者构不成充分条件关系,多读书才能为一生生命成长奠基。如果家长与孩子共读,学校与家庭形成读书共同体,就会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一种读书的氛围。处处是读书之人,时时有读书之声,人人有读书之乐,学习型组织也就建立起来了。

  聆听窗外的声音

  【马国新】除了阅读之外,我们认为“聆听窗外的声音”也是一种较好的的师资培训形式。我校部分教师亲临过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郑杰、李希贵、窦桂梅、韩军、郑金洲、张万祥等名家的报告会,我们参加过“全国品牌学校”研讨会、“全国第六届新教育”年会、“全国中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经验交流”研讨会,还参加过许多大型的“学校管理”“学校德育”“班主任工作艺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报告会和研讨会;请过关注教育的作家周薇给师生作“人生观”方面的报告,请过多位专家教授来校作“健康心理”、“班主任工作艺术”、“读书与教师的生命成长”等方面的报告;实地考察过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扬州梅岭中学、潍坊五中、天门华泰中学、清华附小等基础教育名校。这些活动使我校教师的教育观、教育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力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陶继新】“聆听窗外的声音”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相当于读另一种高品位之书。它与一般意义上的读书相得益彰,共同支撑着教师的生命成长。您请来为教师作报告的都是当今中国教育上比较著名的专家,他们的报告,往往可以给教师心灵以震撼,会使他们心向往之又学有榜样。参加有一定品位的全国性的研讨会,不但可以让教师从中聆听专家的演讲和教师的讲课,还是“以文会友”的一种良好的机会。老师们在这样的场合,可以学到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即使到外地看看人文景观和自然,也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学习,它可能让教师从“诗外”学习中感受到别样的幸福,收获另样的文化。你们外出考察的地方,都是当今中国教育教学上很特色的学校,他们的改革经验,确实值得大家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是从他们那里,你们借鉴一些有益的经验,而后又结合你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开创出了深深烙印着厉山三中特色的教育改革之路。

  【马国新】2005年5月,《中国教育报》刊登了张俊平所写的“洋思现象解读”一文。重点介绍了洋思中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办学思想、“从最后一名抓起”教育实践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厉山三中从此开始琢磨和研究洋思中学。

  2006年3月,《中国教育报》刊登了陶继新、徐启建的《到哪里寻找我们理想的课堂》一文,重点介绍了杜郎口中学六年磨一剑的“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从此杜郎口中学进入了厉山三中的视线。

  2006年10月,我们跟随教育局领导到洋思中学实地考察。

  2007年学校安排副校长张波、教科室主任单敬平到杜郎口中学和山东安丘四中考察学习。

  2008年9月12日,学校召开了“厉山三中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动员会,明确提出了要通过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实现“厉山三中无差生”的目标。此次动员会标志着厉山三中常规教学的模式走到了尽头。

  2008年11月,经区教育局领导同意,学校又安排管教学的副校长金严俊带队,由教务主任、班主任和主学科教师组成的考察学习小组十多人,又一次前往山东杜郎口中学和潍坊五中考察学习。

  2009年2月20日,旨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曾都区教学工作会议在厉山三中召开,意在肯定和推荐厉山三中在课堂模式不断创新的成绩和行动。

  2009年3月,我随教育局组织的教育考察团到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亲临了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课堂。

  【陶继新】从你们一次又一次地外出学习中可以看出,你们是义无反顾地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了。我曾多次对杜郎口中学进行过报道,他们教育改革中所呈示出来的一往无前的精神,给当今教育一个巨大的思想撞击。作为这所学校的领军人物——崔其升校长,其人品的正派与对教育的一腔痴情,以及在困境中誓死突围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他们所创造出来的经验,给中国中小学教育带来了一股特别新奇之风。而你们之所以三次去杜郎口中学学习,足见改革的决心之大。我想,你们的洋思与杜郎口之行,当是为前去学习的领导与教师一个革命性洗脑。这样的头脑风暴,对于你们立志改革的全校教师,无疑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

  让研究回归本色

  【马国新】目标有多高,路才能走多远。厉山三中如何才能路上名校之路?“名生、名师、名校长、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迈向名校的四点因素,厉山三中首先要解决学校的特色之路。在《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我们明确提出,三中的特色要体现在“校本研究、校园文化和有效的德育”三个方面。

  【陶继新】打造学校特色,不能大而化之,也不应当见风使舵,而应当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应时而定。比较知名的学校,大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在众多受教育者乃至更大范围的人们那里形成了一种心理认可。一所学校能否形成品牌,与有没有独具的特色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关注学校特色构建,就成了优秀校长的必行之事。不过,特色并不惠顾于思想文化的贫瘠者,因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灵动而又深邃的思想,才是特色问世和学校品牌形成的不竭源泉。所以,特色不是浅层次的玩花样,而是深入学校发展研究之中的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创造。

  【马国新】学校特色的打造必须加强校本研究。“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是校本研究的内涵。发生在学校的所有问题都是校本研究的内容,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靠学校自身,而解决问题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学教研是学校的工作重心。我们认为:教师发展了学校才能发展;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特色就是卓越。为此,厉山三中在教学教研方面的校本研究主要是从“教师培训、课堂模式的回归、特色校本课程”几个方面着手。

  【陶继新】校本研究的根是扎在学校里的,根扎得越深,研究成果就越大。所以,要立足于学校,立足于自己研究。立足学校,就不至于对其他的经验采取完全“拿来主义”的态度;立足于自己研究,就不会听命于徒有虚名的课题研究“专家”的摆布。我去一些学校采访的时候,有时会发现有无数个大的课题牌子挂在那里。可是,拷问一个教师的研究能力,就会令你感到与那些课题之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所以,研究应当回归本色,应当脚踏实地,应当有一个文化定心。

  构建“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

  【马国新】2009年10月6日,在学习与研究了洋思中学“堂堂清”、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之后,厉山三中经过一年来的教学实验,经过2009中考的考验,在新课程理论的框架下,原创了厉山三中“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

  2009年10月8日,厉山三中召开了“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学校明确提出:厉山三中不再需要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需要的是“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新的教学质量。

  2009年10月12日,厉山三中“立体合作”课堂模式理论和实践反思集稿成书。这是厉山三中科研兴校史上以一个新的里程碑。

  【陶继新】你们学习外面的经验,不是纯然地“拿来”,即使借鉴,也是敢于批判与舍弃,大胆地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从而形成了属于你们自己的独具特色的“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到你们的课堂上听课时候,我感到孩子们已经进入到了一种亢奋状态,灵感不断闪现,学习效率之高,令人赞叹不已。同时,教师并不是学生学习的看客,而是始终发挥着“导演”的作用。整个课堂教学,既井然有序,又激情喷涌,形成了高效情感与高效成果的自然和谐。

  【马国新】纵观国内基础教育学校,深究“新课程”的理念,回应我校曾有的“立体教学”课堂,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基于下列理由我们将厉山三中的课堂模式称之为“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何为立体?从“几何”的角度讲,两点成线、三点可成面、四点方能成体。而在每一个教室里,都会存在“学生个体、小组、班级、教师”四元素,故可构成一个立体式的学习共同体;

  二是新课程提出课堂中的学生应当“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同时我们认为这三种学习方式还需要教师的“引导”,我们可以说在每一节课堂上,师生活动应当存在“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四种形态,这四种形态可构成一个立体式的学习方式;

  三是每一节课堂需要、也可分为“呈现目标、探究合作、展示点评、巩固提高”四环节,这四个环节可构成一个立体式的教学环节。

  既然在每一个教室里、在每一节课堂上,存在“立体式的学习共同体、立体式的学习方式、立体式的教学环节”,加上新课程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立体合作”应当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学习方式。

  【陶继新】您对“立体合作”的解说很有见地,这是借鉴了其他学校改革经验之后,又结合本校实际,融进您的思考的一个结晶。我觉得,“立体合作”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更有思维碰撞,更有思想融合,它的高层境界,是心灵的相通,是情感的高亢,以及由此生成的一个超越常规的高效情境。在这个情境中的教师与学生,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心力交瘁的苦役,而是生命个体全身心投入地探索未知与获取精神能量的一种幸福之旅。

  【马国新】厉山三中的“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引起了各级领导和教研专家的高度关注。2009年2月20日,曾都区2009教学工作会议在厉山三中召开,这次会议肯定了厉山三中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不断创新的行动和成绩,使许多学校迈开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步伐,推动了全区教育的发展。

  2009年10月15日,以“寻找学校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为主题的随县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在厉山三中召开,当天上午,著名教育管理专家卢志文在校长论坛会上作了近四个小时的“新教育旗帜下的校长管理哲学和实践智慧”主题报告,卢志文的发言给了校长们很多启示。下午校长们观摩了厉山三中的“立体合作”课堂,参观了学校的文化橱窗,随后听了我所作的“打造我们的学校”主题报告,我在报告中详细论述了厉山三中“立体合作”课堂模式的理论框架和学校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实践行动。报告引起了参加本次论坛同行校长们的深思,大家感觉到改革和创新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也希望通过教育论坛活动促进厉山三中“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日益完善。

  【陶继新】你们的“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备了推广的价值。由于这一探索是全方位的,任何人到你们学校的任何一个课堂,都可以触摸到这一“立体”的感觉。相信你们会对这一“立体合作”课堂教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使之走向更大的层面,让更多的师生从中受益。

  提升师生的思想道德指数

  【马国新】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每一名学生的学科成绩最低要达到及格。除了运用“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认为厉山三中一直坚持的“按时是一种迟到”、“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工作纪律是敬业的基础”、“教育的原则是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方法是激励”、“有思路才有出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落实重于一切”等也是我们实现“厉山三中无差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陶继新】“按时是一种迟到”已经成为你们学校师生心灵认同的一种规则。教学不同于其他工作,教师按时赶到课堂,就会因为太过匆忙而少了淡定的心怀,疏离了与学生课前心理相通的默契。“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的潜台词是,如果师生关系和谐,就会生成“亲其师,信其道”的良性学习状态,自然也就提升了教学质量。

  【马国新】“厉山三中无差生”目标的内涵至少要体现在学生的学科成绩、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三个方面,每个学生要达到学科及格、品德合格、身心健康。

  教育是一种沟通和对话。“因材施教,引导启发”是大教育家孔子所倡导的教育模式。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当回归到它原本的状态。

  厉山三中就是要通过“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打造,让我们的课堂回归到原本状态,通过课堂模式的变革将课堂还给学生,以求实现“厉山三中无差生”的目标,诠释“让每个孩子成功”的办学思想。

  【陶继新】孔子教学中,不但因材施教,而且有着极强的平等意识。他是中国第一个将学在官府移在私学的人,从而使上学从只有贵族子弟而一变而为“自行束修以上”皆可接受教育的“有教无类”的平等教育。所以,回归教育的本质,就要好好研究孔子的教育教学。而且,孔子特别关注人格的培养,所以,在《论语·雍也第六》中有这样一章,鲁哀公问孔子,其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孔子认为,只有颜回才好学,甚至说他不幸早死后,再也没有听说好学的了。但称道颜回“好学”的理由只有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就是不把自己的怒气无故地迁移到别人的身上,不犯同样的错误。颜回品德高尚,深得孔子欣赏,就是因为颜回在修身方面已经成了众多弟子的典范。

  你们不但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而且特别关注学生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如果孔子在世,也会予以赞叹的。让厉山三中无“差生”,首先就要让他们在品德上不能成为差生。所以,当人们关注你们学生学习成绩之好的时候,更应当从道德品质与身心素质上探寻学生成功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马国新】“校园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楷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对社会低俗风气的抵御与排斥,并有效地扶植健康的精神,“厉山三中无差生”还要体现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上。要想让学生有好的品德,为师者首先要有好的师德。所以,我们非常关注师德建设,认为它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师德建设需要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树立师德标兵。学校通过“优秀教师”的评选、“学生喜爱的教师”的问卷、“和谐家庭”的推荐等活动树立师德榜样;常年坚持的“我与学生交朋友”活动,“关注留守孩关爱贫困生”活动,也有效地改善了师德面貌。

  【陶继新】关注师德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教师是培养人的人,理应具备高尚的人格。唯其如此,才能产生正向的教育效果。其中“学生喜爱的教师”的问卷,当是提升教师道德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评价教师品德的高下,最有发言权的当是学生。他们喜欢的教师,毋庸置疑可以作为学校的师德标兵。树立这样的榜样,就能够更好地发挥引领的作用。

  置于死地而后生

  【马国新】厉山三中1995年建校,是一所由当地政府集资兴建的农村学校。当时学校下放给乡镇管,地方财政困难,学校的普九债务很大,教师工资不能全额兑现,学校给教师发工资有时要打“白条”,教师福利就不用提了。2002年春,因教师工资难以兑现学校出现过老师罢课事件,教师情绪低落,教学质量下滑,上级领导都很担心厉山三中的前途。前任校长卸任后,一个学期厉山三中没有校长,由厉山教管站一位领导临时代管。2003年春天,学校已近不能正常运转,领导安排我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陶继新】您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这说明教育局领导对您的特殊信任,也说明您具备非同一般的能力,特别拥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不过,正是因为这所学校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才更加需要您这样的人来承担大任。如何让这所学校起死回生?您又是在这些年里如何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的,恐怕只有您才能体味到其中的甘苦。孔子说:“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没有您对一个又一个难题的破解,就没有您今天的自信与奋争状态,也不会有学校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国新】春天是充满希望的,我在春天上任,但我依然有些茫然。一个小小的农村学校,340多万的债务,教师手中还有60多万的白条,教师也没有办公的地方,校园内没有一条水泥路,雨后的校园四处泥泞,学生睡觉床铺不足,少数学生只好睡在水泥地板上,干部队伍建设、教师的思想和信心的武装都很棘手。困惑中,六月的中考来临,2003中考,厉山三中再度失利,在我的记忆中,我一个暑期闭门不出,我用整个暑期在寻找学校的出路。

  【陶继新】可以想见您当时的艰难处境,而且解决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出路在何处?没有人给您指出,只有自己去探索。这需要智慧,也需要毅力与坚韧。这是对您的考验,也是形成您特殊生命经历的一个机遇。遭遇困境可以让一个人一蹶不振,也可以让一个人奋力拼搏;可以让一个人一事无成,也可以让一个人收获巨大的成功。我想,您当属于后者。

  【马国新】一个暑期的思考让我明白:不发展学校会更困难。2003年8月15日,虽然离开学仅半个月,但我和教师们信心百倍地开始着手学校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近半个月内,学校新建了学生饭棚,改变了厉山三中多年来学生露天就餐现象;改造了数间房屋增加学生寝室,增加了近百张床铺,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床可睡,学生和家长的脸上有了笑容;学校新修了三条近500米的水泥道,封了校内所有建筑物的垃圾道,在校园内植树500多棵,从此学校有了桂花路、玉兰路、香樟路、清华大道、炎帝植物园等,并绿化了教学楼,用拖把换掉了教室里的扫帚,大大改善了校园环境。后勤管理在随州率先安装售饭系统,规范了后勤管理,海选了四名中层干部,实行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调动起来了,厉山三中开始焕发新的活力。

  【陶继新】邓小平说得好:“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别是对于你们这样一所深陷困境的学校,就更加需要发展;不然,无异于坐以待毙。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你们就做出了这么多的事情,足见您与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不过,更为重要的是,你们有了走向成功的信心。这点,比外在的劳动更有价值。而老师们自信的源泉,则来自于您的自信;您的自信,则来自于您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决心,以及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心。而后勤管理、海选干部、实行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等方面的改革,则大大地激活了全体教师待势而发的内在动力,齐心合力地朝着共同的奋斗的目标走去。

  【马国新】秋去春又来,厉山三中所有的人,都在等待2004年6月中考的来临,一年来的拼搏和力量的积蓄,我们坚信,对于厉山三中来说,6月是收获的季节,我们要用成绩来证明,厉山三中是一所了不起的学校,这里有一群优秀的人们。

  2004年中考,厉山三中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成绩,甚至可以说创造了奇迹。人们恢复了对厉山三中的信心,学校被教育局评为教学先进单位,被厉山镇人民政府授予2004年度红旗单位称号。这是厉山三中多年来未曾有过的荣誉。

  【陶继新】取得比较理想的考试成绩与获得这么多的荣誉,这是你们一路拼搏的必然结果。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您向人们证明一个事实——您与厉山三中的师生,不但完全走出了低迷的困境,而且有了走向更大成功的信心,从而赢得了家长与社会的高度认可。信心可以鼓舞士气,可以创造“神话”;而人们的高度认可,则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与信赖度。这些,无疑为学校发展积蓄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