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密宗修法 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50:10

【分享书摘】陈健民《佛教禅定》


第十三章   西藏密宗修法   

 

第二节无上密之第三灌及第四灌修法

A第三灌修法
第三灌修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出家僧修的,一类是在家居士修的。
男众比丘很明显地受到戒律的约束,不能用实体的瑜珈母。他以观想意生的瑜珈母及她的抱持带来大乐,此乐必须和大空相融。总之,以修法对出家或在家者而言,其本质是相同的,只是条件有差异而已。当然,在家居士如果愿意的话,也是可以和实体的瑜珈伴侣共修的。
有如密勒日巴尊者说的:“乐上修空,空上修乐。”修行时,这两种因素并非能同时生起;有时候是乐多,有时是空多。但是,善巧于修的瑜珈士可尝试将二者融合于一(请看以下的列表)。
在三摩地中空乐双融的对应关系:
四喜     四空     四轮     触之四时
初喜    
由顶轮至喉轮
胜喜     大空
由喉轮至心轮
极喜     胜空
由心轮至脐轮
俱生喜   最胜空
由脐轮至生殖轮

1、    为何要用赫鲁噶相?
Professor Guenther写的《生命之密咒观》“The Tantric View of Life”对此有详细的叙述,这里我将浓缩成几个简要的因素来说。
原则上,(答案是这样的:)就内层而言,女性的红菩提是方便之力,而其对应的男性白菩提是智慧力。从外层肉体而言则相反,女身代表智慧而男身则为方便和慈悲。
陈先生说:“女性的胸部及臀部都很吸引人;凡是美丽的都代表智慧,因为美丽和智慧都同样吸引人。与此对照,女性的内气则代表方便;因此,轻轻一触都能使男性漏失菩提,和强有力的瑜珈母相融时甚至会产生眩晕。
男性有补衬作用,外显虽代表方便,其内气则是智慧力。我们可以观察到外表通常不“美丽“,只有生殖器才吸引人;其白菩提可迅速受到刺激而轻易漏失。因为,在双运时男性缺乏持点之强忍力,智慧之气便会随意地发作。只有进入中脉的气才能转成真实智慧,其通行要道是生殖器,称为“下门”;“上门”则在鼻子处,此二门必须均持,才能生出真实的智慧。修双运时用下门,行者可以借助于女性的方便气;彼时中脉容易解开。
上述是构成使用赫鲁噶相的主因。
我们也该明白,女瑜珈士也可以从男性获得智慧气,因此透过双运修法,彼此相互滋补而趋向圆觉。
a、    当我们获得第三灌顶时,便有权修习双运,原因如下:
首先应明白,一切法——任其本质是善或恶——都是空的。小乘力言我空而非法空,其僧众和居士都非常注重持戒。其僧侣戒律中,男众被禁止触摸甚或窥视女性。大乘宣扬一起法空之旨,有法会时,大乘行者可以接触异性,以度化有情。他甚至可以用性欲去满足对方(除非他本人不是比丘)以作为度化方便。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用此法。金刚乘中有一部圣典称为《大乐金刚经》,其中宣就一切法空,世间欲乐也含有空的本质。任何属于空性的皆是清净的;一切法因此都是清净的,包括欲爱也是清净的。
以上所举,都是依据于空性之说。
b、    最高的智慧可以穿透最低级的欲望,并且加以降伏;它能实证到佛果。此智慧应便含一切法;若有任一法不能被此智慧降伏,那么这就不是最终、最圆满的智慧。
c、    以欲制欲是一种消极的方法,也就是说用欲克欲。譬如,当我们遇到强盗时,应追踪擒拿他,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我们中毒了,就得用另一种毒药来作有效的解毒剂。又如我们堕落地上,就得籍着原地的扶持才能再站起来。
因为爱欲,才使我们获得人身。当我们在中阴时,看见未来的父母在行房时,由于贪恋母亲,我们也因此入胎,而获得男身;至于得女身是由于嫉妒未来的母亲,欲得父亲的爱——同样的要入住母胎。如此,应了解无止的轮回因就是自己的无明和爱欲结合而来的。
所以,依上述例子推演,我们要继续为人、为天人或证佛果,都应通过贪欲之道。
在非佛教徒(如道教、印度教)中,也有重视神圣之爱的,但这和佛教的金刚贪道不相同。如果我们执持禁戒(例如比丘或比丘尼不能性交),此事的本身是不错的,然而贪爱之种仍深藏于八识田中,若有机缘,它们一定要萌芽发出。从终究解脱的观点而论,这还是不够好,因为——它只是压抑而已。大乘行者另有妙法(但是,请注意,它是建立于最初的小乘修法上的),他可以依空性来观修贪道及双运。因此,当他专注于修习时,女性无法诱惑他;但是,当他的空观被扰乱时,贪爱之魔就很容易再生起。依此看,这仍不是终极灭贪之道。为此,金刚乘特立许多身心的修法,特意开拓贪烦恼,最终消灭它。修此法时,行者证的乐越大,其证空也越大。由修双运所得乐的程度而言,悟空越深者,其穿透贪欲之种及将彼究竟降伏的几率越高。所以,金刚瑜珈母的地位甚重,她就像是根本,使我们摧毁贪爱之种——她是真实的“摧欲母”。
实际上,逃避女性的诱惑时,只是暂时回避了贪爱而已。如果在自己房中遇到女人(无闲杂人等在场),出家僧仍将守戒,但是他就没有此欢乐经验。若是修三灌的瑜珈士,与其逃避,不如用之,以便云雨一番岂不更好?如果三灌行者有适可的对象,他们可以行双运,相互提升以趋向最高的佛果。在此双运之乐中,她既不能动摇我们的空,也不能夺取我们的菩提明点。这岂不是摧灭贪欲之最上法门吗?
有哪件事是比性交更没趣的,或是比它更痛苦的呢?金刚乘承认此事实,并传授了许多果位之法。每一个人都必须谨记的是:就如病人需要医生的忠告一样,我们受了贪毒之病的人也需要上师的开解,而且是绝对有必要的。在没有医师的监督下,吃下一点点的毒药都能致病者于死地;同理的,若没有其他乘的加行及上师的亲自指导而试修这些法门,可使行者的心智萎谢死亡,使行者直接体会到“地域”一词的意义。但是一个睿智的医生所开的药可以治疗我们的病患,而上师指导我们修行也一样,他赐予我们治贪病之药。这是伟大的佛、无上药师的救度之道。
d、    要解开心结及扫除心的障碍,瑜珈士必先修宝瓶气;此修法需要女瑜珈士的辅助。
心轮四周都布满了结,其外层是由遍行气所组成的,此遍行气的根源在密轮,气则由此轮遍展至四肢。它以心神经之道来运行,每增加一个神经波,就累积心轮外更多的结。因此,要解开心轮,首先得解开外围的结。双运可打开密轮,释放出遍行气,此气可以震撼心轮及其外结,直至它完全解开为止。
e、    所有各轮必由智慧气来解开,以便中脉能顺畅地贯穿其间。各轮解开,可以相应的实证到趋向佛果的菩萨道诸地。下门打开,便证初、二地;第二轮打开相应于三、四地之道果,以此类推可知。
f、    黄教宣称,只有双运时才会放出法界光,即在修大圆满时——宁玛巴行者之修法——也不会。
(这个论点陈先生稍候又作出了解释;他笑评道:“很令人奇怪的:格鲁巴行者说你必须运用空行母来开显法身光明;但是进修之前他们当然也强调要做很多很多加行。宗喀巴大师就很注重于此,但是我们发现他本身没有修双运,因为他是比丘。所以,格鲁巴行者根本不修双运。在另一派,宁玛巴行者中(上面说过他们允许两种修法),你可以发现很多凡俗的喇嘛假籍三灌之名而有伴侣,其实他们是乘此教之便,和妻子寻欢作乐而已,他们和平凡人没两样!”)
g、    一切救度有情的善业,都是建立在女性的莲宫坛城上的,此坛具有无比的威力及大效用,为何呢?因为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也都包含了阴阳之用。一切空性中之法是依据“yab”(父)及“yum”(母)的原理运作的。
在佛法密续中:
“yab”代表阳性,意指大悲和方便;
“yum”代表阴性,象征智慧和大空。

此修法之根本重心在于空乐不二,这里必须警戒及实质上须谨慎的是:如果行者未证得空性,绝对不要试微第三灌法。
莲师有说:“我的秘密道甚为;有如蛇之卷曲于竹上,若动时,必是不上则下。”此地无他道可行,依此法者,不证圆觉即堕地狱。

2、    有关金刚乘戒律
a、    金刚乘十四(根本堕)戒
章首的礼敬中,五大金刚赫鲁噶之一的密集金刚,其修法是无上密法之一,中国人已晓得这个法门。但是与彼相关的小乘彼奈耶及大乘菩萨戒没有被提到,金刚乘的十四戒则绝口不提。其他的中文著述也是如此——对密戒都保持缄默。即使是黄教的《密宗道次第广论》中也未加讨论。我曾努力去探讨这些戒的渊源,后来才从一位格鲁巴上师那儿获得特别的传授。当时他仍未受第三灌,他只传了戒律但未说明其真义。
瑜珈士说,中国的上师大都未获得无上密灌顶,因此他们只传戒而不评注其义。我到最后才在噶玛巴仁波切的特别传授下获知其义——不是在灌顶时。
为什么十四戒在宗喀巴大师的书中不说,也不在密乘传法时宣讲呢?因为十四戒完全是和空乐双融有关的,而它又必须提到双运道的细节,因此它就被保密了。
如果一位博学的仁波切,他或许会另作诠释,但是受戒者只受了戒条之名而不知其原意。比如第五条“你不应遗失你的菩提心”。然而这并不代表大乘的普通菩提心说,它是有密义的;正确的说是:“你不应放下你的精液。”即使是大学者们,也很少开示这个密义。
再举一例,第九戒说:“你不应怀疑自性清净之法。”小乘之净化及大乘之升华两次第早已修学过了,这条戒律表示什么呢?贪烦恼已经由小乘的修法净化了,其中异性被认为是危险之境,行者自身也遭到剖析以认清三十六种腐败物之本质。接着是修禅定身,同时将彼以空性升华,它不再有肉身之实了。再者,此物质体(在大乘阶次时已证空性的),在密咒道之生起次第瑜珈中再度迁化,行者证得佛身。此净化身,其中脉已开者,才被用于双运道上。在第三灌中,生殖器不称“阳具”,而称为“金刚杵”。所以此瑜珈和人的性交无关;另一个重点差别在于,修密乘时,菩提明点不能放下。
从小乘禅定提升至大乘禅定时,人体器官都成了空性。又从此空性修法,行者续修五智及五大——此二者构成金刚杵本身。此金刚杵绝不是普通人的人体器官,它能进入空行母的莲宫,行者于同时必须保持禅定力。若行者行双运时不能保持禅定力,则他的任何修法都不属于此第三灌。
上述的理由使此法被称为神圣及“清净法”,根据戒律,我们“不应怀疑”。
b、    八支粗戒
此第二组密咒戒,在西藏也不是经常讨论的;同理的,它们也和双运道有关。破此戒并不至于严重到堕地狱——破十四戒则堕(若破十四戒,行者直堕金刚地狱,很难再升入善道)。
从外层而言,八戒似乎和我们的主题扯不上关系,但其内层的含义却和三灌有关。比如,其中一戒说:“若一个有信心的人向你问法,你拒绝回答或者告诉他不要问,那么这是很大的过失。”此戒中之问似乎只关系到法,并未特指双运法。其实戒中的“问法”正是指此,只是秘而不宣而已。有时,甚至某些上师都不知道它的真义,真谓之大秘密。

c、    行者何时当修何时不当修。
陈先生说:对于藏文我并不精通,为此感到惭愧;而很多西藏上师也不通达中国话,为我和上师作翻译讨论此事的是一位年轻比丘,单是(比丘)这个因素他们便不愿意讨论三灌。他回答说:“如果你修双运瑜珈可以无任何遗漏的话,你可以寻找任何妇女共修。”因此,在西藏时我曾和一些金刚母共修,但是经过非常努力的实践,仍然没有成果。
我终于获得结论:行者必先深通其他诸乘及瑜珈法的解行,然后才能成功地修习此法。
更上一层说,在修了双运之后,我发现了十二种漏失,此时我才明白上师的告诫是非常正确的;但不幸的是,一开始我并不明白“遗漏”所具有的多重意义。如今我已从多处搜集了此名词的十二种意思,编撰于我的书中。就我所知,其他本子上未曾有过如此的融会贯通之作。
首先是身的四种漏失,明点由道遗漏:由阴道遗精,由口道吐气,由皮肤毛孔之呼吸及由小便中排出;此称为身之四漏。
其次心之四漏。双运时,为人道之贪心所支配,是第一种漏失;不仅是贪,一点点的爱欲也能致漏;第三种无明统御心念时,也是漏;最后不正见左右行者的思维时,此是心之严重漏失。
行者如何做到不生四种漏失呢?几乎是不可能的!吹行者必先证了空性,若未证空性,则此四漏特别容易发生。有本噶居巴派的论著曾略说此点,以这个主题而言,它比Ngag-Rim《密宗道次第广论》说得好;可惜我初修第三灌时来不及读到此书。
四漏不断,它牵连到气及语。在密咒道而言,语通常是相应于气息及内气之混和。
五种内气及其四漏:
上行气:行者在修双运时,若和瑜珈母调情说爱,此气便漏失。所以不应说话;而整个修法过程中则应保持宁静。
下行气:这和双运的添抽运动有关,其节奏要缓,添入时深时缓,不得像凡夫欲求之急和深;若行者只顾急冲和要深栽,就会使下行气漏失其应具之能力。
平住气:此气住于身之下半部;行者若常更换双运的姿势——此修法有很多姿势——此气便漏失。
遍行气:双运时有四种运作——降乐、持点、提点及散布点遍于全身。若修习时间太长及不断重复某些姿势,此遍行气将漏失。行者只要在修习过程中观空即可,不需要重复修习。
瑜珈士说:“此语气四漏是我自己发现的,虽然古书上没有依据,仍是合理的。”
上述共说了十二种漏,但仍有一种未说。双运时第五种气不会漏失,否则会死,此气即是命根气。此气易漏,人也易死;对大多数人而言,死非易事。
自从在西藏修习之后,我已不敢再修双运法,有两个原因:第一,我担心一种或多种漏继续发生;第二,我未再遇到瑜珈母。我的空观仍未臻圆满;我已尽力,但仍不能圆满成功。心之漏非常细微,我尚无法做到贪爱不生之境。因为容易因此堕落,我不应该也不修此法。想一想!当我初修时,只懂得十二种漏中的一种而已。

d、    戒律分类
我为各种戒律做了一个明细表。这里有小乘的八戒,大乘的十四戒,密乘的十四戒及八戒。再加上十二漏失及五方佛戒、五空行母戒。最后是禅的法身四戒,在大手印教授中也有。此书共收集了各乘的七十条戒律。
我依据乘别来加以划分,每一戒再分成四个标题来论述。第一列是原戒条;第二列是古人实修记载;第三列是戒条的释义——瑜珈士说,我只想从这里略举数例。第四列明示犯戒的因由。
如此,可以显示不同乘间的行为比较;其中没有矛盾,因为所有戒律都强调正当的行为,但是在不在不同的层面上有差别释义而已。
举例说,小乘戒有说:“即使是凡夫,你不应非时非处行淫。”现在,一切金刚乘瑜珈士的行为都是修法,他(她)不舍昼夜地精进;因此,修双运道的瑜珈士无非时非处修习之嫌疑。依据八支粗戒之一,男女瑜珈士在会供礼拜时,行为都要合乎礼仪,不可互相斗争。这种集会都在寺庙里举行,依小乘的戒律看,无疑的是“错用场所”。依金刚乘说,则很合仪式——须以正确的瑜珈法行双运。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没有;它有如相对的行为准则:在此一乘中是善戒在另一乘中则未必是。
我们应深入探讨这些戒律在本修法中的含义——这是主题所在。如果行者对清净法没有疑惑,如我所说,他应精勤修习。然而,行者所修必合于空性,任何喜乐觉受都得与彼融合无别。真正的“法”,不是一种贪欲行为,是可以随时修的。行者因而可以在神圣的密坛里行双运法。
行者若如凡夫一般有,欠缺空性之净化及善巧,便是破戒;若完全没有佛慢也是破戒;即使吉祥的时间地点,但是“法”未曾净化,全为贪所支配,仍算是破戒。
另举大乘的戒律为例,菩萨戒中说:“即不应伤害你的仇敌,也不应执爱你的朋友。”但是修三灌者有义务去“爱”他的朋友(瑜珈母),这怎么说,他有违背大乘戒律吗?对此修法而言,“爱”是和空性双融的,所以,这不是普通的男女之爱;也不是自利的男女之爱,因此并未破戒。
另外,试修双运的凡夫绝对欠缺证悟空性的根基;他们尚未修三轮空:三轮空在此须透彻了解瑜珈士之自性空,瑜珈母空及双运次第之自性空。因为他们不明白这些层面的空,便被称为“凡夫”。是凡夫则充满了贪欲;执于贪欲则对朋友产生私爱,他们便破戒。
我著述中,三灌的每条戒都是如此勘验的。从彼下二乘中,可以看到金刚乘精神与文字戒条的表面矛盾,以下请看两条金刚乘戒修可能相冲突之处。
首先,第十三条说:“如果上师命令你修第三灌,而你违抗,则破戒。”
可是,此戒似乎和第五条相违:“如果你遗失菩提心则犯戒。”
假若行者依上师之指示而修,却不能避免遗漏——则破第五戒。正确的修法是不会漏失的,如果漏失,行者也不应抱怨于上师说:“哦!这是一个很坏的修法。”他应如此禀告上师说:“请开示我去建设良好的基础,一旦根基坚固,我将再修。请等待!当一切条件如法圆满时,我将实修证果。”如此则两戒都不破,实则还可以圆融地守护不犯。
另一组戒是属于大手印教法的,彼有不甚广传的四性戒:
第一、    行者不应持理太紧——相应于证悟空性或“无实”;
第二、    使心“广大”如法身;
第三、    “独一”——此是法身的自性;
第四、    恒时守护于天然之心;不须用力(即任运)。

不证悟法身,是很难护持此四性戒的。大手印中是如此解释的,但是和双运的关系则阙如。
e、    双运时
此节和四性戒有关。
第一、    若降杵时漏失明点,行者应观其无实。若生大乐,则此乐应和无实合一。
本节所修都是第三灌的,但次第则属第四灌,以下可明。行者如何守此戒呢?修空时若能固持明点,则将推进至第四灌修法;若漏失了,仍不算犯戒,只是修得不理想而已。
第二、    持点于杵。欲行此点,行者应观如虚空之大。若能做到,可免遗漏;此时三磨钵底将促使明点溶解。
第三、    提点,使空乐不二。此层之无二性正密契于大手印第三戒之“独一”。
第四、    散点,遍布全身;必须自然、不费力而行,否则犯第四戒(任运)。

我只精选了一些戒律(及其意义)来谈,因为,陈先生翻越了好多页又说:“本章无法完全容纳》”他又谦恭的说:“我已将彼完全收集于此,也很热切地尝试实修过,但是我仍很伤心忏悔,因为很多人的修行,都是犯戒累累的。”
“西藏传授禅定的典籍都未曾如此讨论十四根本戒。昨天在梦中有一位护法来询问我:‘什么是十四根戒?’即使是密咒的护法都会不懂,而西方只是出版了一些密咒书籍而已,因此西方人对此无知是多么危险!其中有些密本的章节(颇著名的)偶尔被引用到,如允许使用任何女人——母亲、姐妹或女儿——作为瑜珈母便是;其有断章取义或是不懂其密义之处,这些刊物对正法会构成大威胁。因此,本章节中,我们始终十分重视师徒关系及对密咒的忽略态度。”
“反之,我愿重复的是,行者若由上师处受三灌法,而在其他瑜珈及乘道上的加行已善巧修习了,那便不会有危险。”
“然而,”瑜珈士严厉警告说:“行者若没有充分的灌顶及加行而去修双运,他将直堕金刚狱。”
第三灌有很多实修法门,在此我只叙述其主要原理,亦即四喜与四智之圆融契合。其实际修法必须由上师亲授。

3、    金刚乘之四空
空性之义在大乘和金刚乘中是颇有差别的,然而在《西藏瑜珈及密教》一书中,编辑则将其置于可互相较量之地位。其差别就如小乘及大乘之空性理论有差别一样。伊温氏说,金刚乘的第三等“胜空”相当于大乘十八空中的第十三空“诸法空”。我们不应被名相所困惑,误解各相相类似即代表同一事实。这个等式用得不当,大乘的空性(如前说)较注重心理一面,多不强调物质平衡。另外,密乘四空关系到五毒粗重烦恼及物质大种。
大乘的空观是静坐上的心法修习,金刚乘的空观则在双运时修,彼时生理将产生兴奋之感;明点放下时,则需证四空及持四空。
二乘所证的空性是一样的,但是小乘教法保留了微子概念,大乘则专注于修心,活泼的密乘教法则心色二法调和,其差别可见!

4、“常忆念颂”摘录
在道友们的恳请下,我写了这首长颂。我的一位道友修了百日未得相应,沮丧离去。此颂是为他之请而作的场忆念忠告。在香港印传时,包括这位道友的许多人都读了。他很欣赏此篇颂文,这里仅摘录了其中数句。
“密戒似在犯上守”;
小乘持戒以逃避非道德的业行;大乘将彼“隐藏”于灵性中;金刚乘则在犯戒时尝试守护。这非易事;有能力在下两乘中守住净戒后,才能做到犯上守。
“密定似在死中活”;
行者普通止力越深,则越像死气沉沉的人。修金刚乘法畴,止力就像最生动的生活,因为行者从此最高的止力中获得一点救度的功用。在因乘诸章的结尾,我曾提示一些瑜珈法门;然而,我未说到最高密乘之法,因为行者是常在定中的——随时随地都是如此。随处所显是坛城;所有言语都是咒语;在意方面,菩提心常不忘失。在梦中、睡觉、处事或运动时,都必须保持定力。所以,不需要订时间表,因为这是果位的修法。
“密慧似以果为因”;
行者以果位法理的智慧作为修行工具,由此达致一些救度功用。密法经常是佛的果位法;它和大乘法颇有差别,大乘似乎以空性为一切法的归宿。密乘以心色二法作为综合的救度因素。
最后一句是:
“梢错便堕常忆念”。

5、结论
若行者前行诸乘修法中已有成就,再来修第三灌便不会有危险。本章只能述其理论概略,真正的修法细节须由各人的上师亲授。


B第四灌修法
本题分两节,首先论说主修法,其次说副修法。
1、主修法是:“幻身及常寂光合一法”。
完成第三灌法时,中脉及心轮将被开启(如上述)。在心轮中,有“智慧气”及“意”相融无二的智慧身形成,被称为幻身,也是成报身的根源。
在第三灌瑜珈母的协助下,行者练成幻身,它当然不是肉身(如其名所示),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身,可以无限量地大小收放自如。现在,此幻身必须和法身的常寂光合一。
当第三灌行者显现常寂光时,一位成就的上师是可以辨认出来的,同时他会解释这个经验的含义。这才是真正的理法身之灌顶。
本灌顶的仪式是,当双运而圣光由莲杵间显现时,应加以观察及解释;若第三灌修法没有成就,那么法身灌顶的经验——印证常寂光——则不能产生。
若此是唯一修行之道,比丘们就不能经验到第四灌了,因为他们是不用空行母的。因此他们另辟途径:一位娴熟于初、二灌修法的比丘,其空性的觉悟已确定者,可以跳过第三灌双运道,直接修常寂光。宁玛巴、萨迦巴及噶居巴各派都持此观点,然而格鲁巴派则说必先修三灌再修四灌。我需要特拨一章来讲述第四灌的特别修法大手印。
到此讲完了无上密的四灌主修法,以下补述一些副修法。

2、副修法
我们非常感激伊温氏这本重要的译著,其中描述了六法,这里仅述其一。我们应选择其余漏的来说,读者将会明白为何要如此选择。
a、梦修。在入睡前,行者应先修空观。此法会引发常寂光,在梦中会出现非意识性及无散乱的禅定状态,是一种圆满而宁静的空性经验。
接着行者应尝试求此梦,若有,必须梦中知梦。然后,行者应学习梦中迁梦,最后于梦中神游净土。
为何先说梦修呢?在入睡前,我们已修了空性六喻,其第六喻,空性是比喻梦。在这样的修行基础下,则能于梦中学知梦。
在空观之上,密乘另有法门在喉轮观红色“A”字。此种子字的红光会使血液大量地流向此区域,使脉搏增强来刺激其心理神经——在此点容易受震动的。“A”本身,如前述,代表空性。另外,气管左右二脉会受挤压,可以引发很多梦境。
读者若想对梦修一法深入了解,可以参考伊温氏的《西藏瑜珈及秘典》的第三本书,第三章。

b、Bardo:中阴境界。此处分三段修光叉:即白、黑及红。
其完整修习过程在宁玛巴的著作Bardo Thodol中有详述。在生时应先读诵,以熟习它的内涵。除了我们详述过的主修法外,不需要去特别修习其所示的坛城等等。临终时,我们应已作好准备了,同时要请有德望的喇嘛大声地读诵此书(指在人正趋入中阴的时刻,给予辅导),如此将必获得解脱。

c、颇哇(Phowa):迁识。当中脉开显及红、白菩提支打已圆满修习了,则可修此法。简要的说是修五大的精华及五智,将彼二者融合成一点,住于心轮中,再呼“HI”,将会把此精华从头顶的佛穴送入顶所观的智慧尊(佛)中。此佛穴得和印度教密宗所说的是梵穴分明,梵穴的位置从额前(发际)起往头颅后四指宽之处,通常显为稍微横陷的一道穴,它是两块头盖骨的交会处。
佛穴的位置则在梵穴再退四指(共八指)宽的位置,很多人的佛穴是一个稍微陷下的圆洞。如果心识从梵穴离开,可以进入天界;但是,如果从佛穴出,则可获得完全的解脱。
有一次,陈先生说了一个修颇哇的故事。他说:“当在大陆时,我曾远离家庭及妻子,在一间学院中当中国古典文学的教授。后来接到我师父的谕令,要到新成立的中国佛教学院去教学;此份差事也得离乡背井,远赴他方,我想起该回家和妻子小住一阵才对。还剩七天,学校就开学了,因此,我感到这段相处一起的日子应该善加利用。”
“说到此,当时我已经修成颇哇法,但是我妻子尚未开始修。我俩都认为获得迁识成功将是一件好事,万一在我离家时父母临终,那么她或许可以协助父母获得好的转世。”
“所以,她开始在家里单独闭关。修法期间,我的妻子不参与也不过问家事。其实,我们只有就寝时才说话,话题也只关系到修法方面的。”
“我们在她关房的桌子上,特别设了一个修法用的曼佗罗。由于没有真的珠宝,使用假的宝石代替。第四天,当她呼‘HI’时,有一粒宝石跳出曼佗罗(约升空一尺左右),又落回原位。这是当夜她说的一个感应。我便说:‘好,好!意思是说你的修行会成功的!’”
“第二天,当她开始呼‘HI’时,她感到头顶有点痛。她让我检查时,我觉到佛穴的部位肿起,并且有一点血流出。看了这些征相,就知道她修行的程度了;只用了五天,她已达成熟练于迁识法的征相。”
“修成之后,她改修长寿法,这是开顶后的惯例预防。否则,瑜珈士在未及以佛用去利益一切有情之前,会提早往生。”
“后来我远赴西藏,父母临终时,我太太确实帮助他们往生了。虽然当时地隔千里之遥,我的高龄老母宣说她清楚地看见我,毫不相信我在外地!如此,她宁静地,在诵念观世音咒语的和音中逝去,我太太则以迁识法相助。”

有些书本上说,如果只有三种征兆显现,则无疑是修成颇哇的象征。这三种征兆是:佛穴四周肿起,佛穴的骨头打开,可以插入草片,同时佛穴会流出一点血。然而,我不同意此说,因为这些都是外层的象征而已,我们当然还得从内层的证悟来评判。有关后者,有四个条件:
第一、    顶上观修的佛陀必须圆满成就。
第二、    中脉必须开启,否则不会出现通往佛穴的明显通道;离去的心识相续,只有通达无碍地透过中脉,才能证悟法身,进入净土。
第三、    在呼“HI”声时,它必须包含智慧气所摄集的力量。此智慧气之声所发出的力量,可使行者生于净土。如果此种子字只作普通的文字解,不含智慧气,将无法有效地把一个“人”带入净土。
第四、    将被迁出的一切大种及智慧必须集中于心中的智慧点。由此,行者将体验到死亡,或感受到死亡。

“我曾经得到此验证。”陈先生叙述说:“我感到死亡时,我即刻事专注于手指尖上,以便消散这股汇集的力量,如此我才保住了性命。”
“我曾依此外之相,对此主题发表长篇专论,同时,也完全地解释了此四种内层的条件。这篇文章也曾在香港印行,起先他们假想以为有外相的成就便具备了一切,读了之后,他们明白完全信任外相是很愚钝的想法。虽然,众多著作没有提到上述四个条件,它们仍不是我个人的意见,实实在在是依据珍贵的修行验证而来。”

最后要说的是,六法中有二法未加引述。为何我们不再加述本尊光法及幻身法呢?从外层而言,幻身已包含于第一灌的生起次第瑜珈中,而从内层看,它属于第二灌及第三灌修法心中的智慧尊(佛)。至于幻光修法,在五法中都有其相关性。所以不必再对此二法多费篇幅。
还有一点要讨论的是,小乘修法中的四种烦恼如何在金刚乘中加以发挥:

在第三灌内——开展为大贪(双运);
在睡瑜珈中——开展为大痴(吃和睡眠是相类似的)
当本尊显为忿怒相时——开展为大嗔;
在初灌的生起次第中——开展为大慢。
还剩下什么呢?大疑!我们到“禅”的一章再讨论。
从西藏密乘修法中,我们看出其相关于小乘前四毒的修法。在禅(及大手印,两者相当的),则相应于大疑,往后将述及。读者应回头参考一下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