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一班 高雨作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53:27
注意力的集中作为一种特殊的素质和能力,需要通过训练来获得。那么,训练自己注意力、提高自己专心致志素质的方法有哪些呢?方法之一:运用积极目标的力量方法之二:培养对专心素质的兴趣方法之三:要有对专心素质的自信方法之四:善于排除外界干扰方法之五:善于排除内心的干扰方法之六:节奏分明的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方法之七:空间清静方法之八:清理大脑方法之九:对感官的全部训练方法之十:不在难点上停留其实最主要的是目标和兴趣,确立人生的目标,设法培养兴趣,兴趣有了,自然就能集中精力了
课堂提问:为何老师不善问 学生不敢问
背景:前不久,上海某区教育学院就课堂提问的专题随机抽取6所中小学,调查了语文、数学课各9节,发现在目前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敢提问和教师不善于提出问题的现象相当突出。在被调查的18堂课中,经统计只有一名小学生在语文课上向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而在另一堂课上,任课教师45分钟之内竟然一口气向学生提了98个问题。
实例:老师一堂课提问九十八这是初二年级一堂语文课,上的是阅读课文《滹沱河和我》。某校一位教师在这节课上向学生提出了98个问题,其中关于个别生词的解释就问了20多个问题:某个词在哪儿?念什么?还有没有不识的字?能看懂吗?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这堂课教师平均不到半分钟就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几乎以问题贯穿始终,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无暇思考,而且大多是无效性提问。下课后,听课的研究人员特意与这位教师作了交谈,发现这位教师没有教案和备课笔记,讲解用的课本上在这篇文章空白处也几乎见不到有批注的文字。
这或许是一个特例,与教师备课程度有关,但提问如此频繁说明了什么呢?
会诊:为课堂提问号脉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代之以教师边讲边问,应当说是一种进步。这次调查的语文和数学课上,教师每堂课的提问次数平均都在30次以上。一些教学教研人员在肯定课堂提问开始活跃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会诊”。
诊断一:懂的要问,不懂的不问教师课堂提问明显的问题是:学生都懂的要问,学生不懂的教师不问;一看就明白的多问,无需解释的还问。教师提问“以我为主”,缺少让学生提问的时空和氛围。18堂课中都是教师问学生,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回答的地位,缺少师生“互动式”的问答行为。没有留出时间给学生自由提问,甚至缺少“今天的课还有问题吗”这类征询性的启发引导。
从提问的问题类型看,事实、记忆、理解类的一般常识性问题占80%左右,而启发学生思考、拓展思维的应用、综合型问题却凤毛麟角,据对语文学科一至九年级教师提问类型统计,属应用型的仅占0.18%,综合型的为零,数学学科两项相加也只有15.6%。
教师提问过多过滥,问题缺少“悬念”,所提的问题几乎都只有一个答案。其实许多问题的答案有对错之分,更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别,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前者,而且要让学生懂得后者。
诊断二:提问语言单调,问题缺少层次感一些教师提问,一个个问题较独立单一,无问题转换,缺少应有的层次感。以四年级语文《蝴蝶王国》为例,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这些蝴蝶各有什么特点?它们的特点是什么?蛇头蝶的特点是什么?皇蛾阴阳蝶的特点是什么?黄裙凤蝶的特点是什么?诚然,这位教师能做到一次只提一个问题,但问题之间缺乏联系和变化,没有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变换与组合,这样就不利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事实上关于蝴蝶的特点完全可以用一个表格的形式填入,这样更利于对比和记忆。
而教师对学生提问的回答,不论是语言上,还是表情上给予学生的评价反应则显得太少,仅有的一些反应主要是鼓励和判断,如“很好”、“对”、“错”,停留在重复、重述、更正层次,缺乏追问、延伸以及层次的扩展,没有设计课堂提问或设计得不到位。
诊断三:指定学生回答占大多数,抢答几乎没有学生对教师提问回答的方式中齐答和举手指定回答占80%以上,抢答方式很少。教师叫答也基本上集中在较好层次的学生的范围内,中下层学生没有回答的机会。
点击:校长评说课堂提问市三女中校长何亚男:学生提问是思维过程和吸取知识的反应,教师提问是启发诱导和执教反馈的手段;要培养创新能力,师生首先要有问题意识。
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吴?:课堂提问的数量并不等于质量,问题越多并不等于教学效果好,关键是问什么问题,是否问到点子上。
北郊中学校长郎建中:师生对话式的交流是课堂提问的最高境界,教师提问不是仅仅为了考学生,而是在对话中找到师生心灵共振的鼓点。
新中高级中学校长陈裕全:课堂提问,要问问题,而不是问仅仅与课文有关的常识问题,要问学生感知而未完全认知的问题。
应昌期围棋学校校长金维良: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两者有机结合,紧贴学生实际,才会有突出的教学效果。
宝山区红星小学校长须建瑾:教师启发学生敢提问题,善提问题,犹如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之门的金钥匙。(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