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传统中的“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1:52:35
闲话传统中的“孝”   作者:废话一筐 

  历史悠久的中国,总是有许多古老的传统。而今天的许多国人,也很喜欢炫耀和赞美这些传统。并大声疾呼,要继承和发扬传统。而我一直是属于另类的国人,总怀疑是否真有必要去继承那些古老而沉重的传统。

  从小我就一直喜欢看中国古书,总感到传统其实是在不断变化的,那么我们到底该继承哪个历史时段的传统呢?即使是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对传统也有不同地解读,那么我到底该听谁的呢?

  在中国的众多传统中,“孝”无疑是最核心的传统了。我想,这应该没有人会有意见吧?古语讲:“百善孝为先。”可见,古人也认为,“孝”是排在第一位的善行。但什么是“孝”呢?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解释。如果仔细考察,其实相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解释。

  考察“孝”在历史上的演变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般认为,儒家是大力提倡孝的,而儒家的鼻祖就是孔子了,翻一下《论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关于“孝”的言论。但对什么是孝,以及如何尽孝,孔子地论述却不算系统和详细。《论语》有: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上面的四段话,都是孔子回答别人问孝时的言论,但却有差别。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孔子说话的时间顺序了。因此,为什么会有差别,也就无法考证了。于是,只好按中国的思维传统,把这些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圣人言论烩成一大锅,让我等后世下愚稀里糊涂地享用下肚。

  这样的思维传统也一直被我质疑。因为大家都明白,我们后来说的话有可能是为了要否定前面说的话;在此地讲的话,也很可能是要否定在彼地讲的话。所以把圣人不同时间、地点的讲话,烩成一锅吃下去,也极可能是有悖于圣人本意的。

  好在孔子的这四段话还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冲突,这也许是其弟子编辑《论语》的功劳,就是过滤得很好。以至于我们今天还勉强能将其烩成一锅吃下去。

  第一段话,孟孙问什么是孝?孔子答:无违。大致可以理解为不要违背父母意愿的意思。孔子真是圣人啊!知道简洁地回答还不能完全启迪我等下愚。因此,又借与樊迟的问答,进一步解释了孝,就是子女在父母生、死、祭的三个阶段都要守礼。

  照今天的话讲,“孝”就是规定了子女对父母的行为规范,而这些行为规范不但在父母活着的时候有效,就是在死后也是有效的。而判定行为规范是否遵守的核心标准就是无违,即没有违背父母意愿。

  第二段话,是孟武伯问孝,孔子的回答虽然很简单:“父母唯其疾之忧。”但按今天的理解却可能有三种解释了。

  1.使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担忧,而不比担忧子女的其它事情,故子女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

  2.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故子女须要小心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担忧。

  3.只对父母的疾病担忧,其它则不必理会。

  这三种解释,虽然可能在行为上造成错乱,但也大体能表达无违的宗旨。所以也可以按中国传统,一锅烩了。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孔子在解释父母在生时,子女尽孝的行为规范。

  第三段话,子游问孝,孔子用了个疑问句做答:今日许多人认为,“孝”就是指能够供养父母。但是自己家中的狗和马也一样会受到供养照顾。如果心中没有敬意,这两者又怎么能体现出差别呢?

  孔子的问题还真不好答,他老人家到底想说什么呢?难道是想说只要心中有敬意,子女就可以不供养父母?或者是想说,子女不但要供养父母,还要对父母保持崇高的敬意,而却不能对狗和马保持崇高的敬意。这样两者才能产生差别?

  第四段话,子夏问孝。孔子首先回答:“色难。”“色难”有一个十分工整的对偶词,就是“容易”。但要准确解释“色难”却并不“容易”。因为不知道是先生的色难,还是弟子的色难,只好由我等后人瞎猜了。

  现在有两种猜法:其一是晚辈保持恭敬的脸色难;其二是在先生变脸之前,能预知先生的心思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孔子建议:“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就是说:事情弟子做,好处先生享,这就算是孝了吗?由于结尾又是疑问句,所以我到今天也无法知道孔子是否同意其前面所说。

  而在孔子同期的伟人中,提到“孝”的并不多,如老子、韩非、墨子、杨子。释迦牟尼与老子也是同期,后来随佛教传入中国。我想,中国和尚应该都是不孝的了吧?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过,传统又给出了和尚是非常尽孝的依据,因为“一子出家,七祖升天”。那么,和尚到底是孝还是不孝呢?

  孝在后来被提倡得非常变形了。元朝有个叫郭居敬的人,编辑整理出了《二十四孝》,为后人尽孝提供了24个榜样,我读《二十四孝》时,常有毛骨悚然的感觉。现摘录两个在此,供大家接受先进性“孝”教育用。

  其一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这就是尽孝的著名故事《郭巨埋儿》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结果了,我当然也敢象郭巨那样埋掉自己的儿女,且如果我还小,我也敢让父亲象郭巨埋儿那样把我埋了。因为我已经知道可以得到黄金一锅,因此“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就可以成为埋儿的最有力的理论支持。但是,如果地下挖不出黄金一釜,你觉得郭巨还是否该埋儿呢?如果是,你愿意做郭巨,还是做郭巨的儿子?
 
  其二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这个也是《二十四孝》的著名故事,民间一般称《王祥卧冰》。王祥的继母其实一点都不喜欢他,继母自然是难比亲母,但毕竟是长辈。长辈在上,王祥也只有孝顺的份了。因为孝的核心就是无违,也就是不犯上啊。王祥真是机智勇敢的小朋友啊,他不但想到了靠身体的体温去融化河上寒冰的方法,并勇敢地实施了“解衣卧冰”壮举。好在“冰忽自解,双鲤跃出。”不然,即使我们假设王祥的身体可以提供无穷的热量,把冰化开了,又怎么把鲤鱼捞起来呢?顺带提一句,这个王祥在晋武帝时,官至极品,做到了太子太保,后来诗词“旧时王谢堂前燕”里的王家,就是指他的后代的。看来,冰还真没有白卧。

  不过,在中国流传的其他学派都不怎么重视“孝”,可“孝”却能在中国不断地流传演变,这固然有人的天性在起作用,但实在与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不无关系。历代统治者为什么要大力提倡孝呢?难道是为了爱民,为了建设和谐社会?也许,《论语》中有子的话已经透露出了部分天机。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有子认为:孝弟的人,极少犯上,且决不会作乱。有子说出了皇帝们提倡孝的充足理由,所以,中国后来的正统道德都离不开忠孝二字,而孝是忠的根本。今天,我们提到孝几乎必然会和顺连接起来,“孝顺”,说起来非常顺口。

  今天,主流为什么还要大力提倡孝道呢?这当然可以找到很多理由。但是对于政府来说,至少会有一个非常实惠的理由,就是把本该由政府主要提供的养老保障,转给儿女们去承担。这确实是关乎政府钱袋子的理由,估计其他的那些理由,都不怎么关政府钱袋子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