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死亡意识概观ll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06:42
 中国人的死亡意识概观
http://www.chinathink.net/forum/dispbbs.asp?BoardID=3099&ID=167058
  文 / 詹泉洲

     面对死亡,产生恐惧、焦虑乃至绝望,是正常的心理现象。面对死亡的痛苦,中国人与西方民族之间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就死亡焦虑的表现形式而言,西方人更倾向于直接而深刻地外现出内心强烈的焦虑意识,从希腊人的悲剧氛围到现代存在主义思潮的直面死亡风格,都深刻地表现了西方人的这种精神传统。中国人对内心深处的死亡恐惧、焦虑的表现则较为柔和、平缓、间接,以哀伤忧愁的情愫透露出一种糅合在对生命的深情眷恋之中的死亡忧惧。西方人更多的是在绝望中抱着一丝希望,中国人则是在满怀的希望中流露出潜意识中的一缕无可奈何的绝望的哀叹。
面对死亡,中国人往往采取存而不论的策略,执着于现世的生活。中国人往往忌谈死亡,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③就是对死亡问题采取回避搁置的态度。他告诉人们,人应当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当下的现世生命之上,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及死后世界的问题。而西方人对死亡往往采取正面直视态度,往往更执着于精神上的超越。
当然,说中国人回避死亡,并不是说中国人没有正视死亡的勇气,而是说他们知道生命之短促时光之不可挽回而产生的一种对现世生命的执着。死亡的痛苦与焦虑也会剥蚀他们的心,从而使他们走上自己的超越之路。下面让我们看一看中国人面对死亡的超越:
㈠跳出日常生活。
1、游戏。生命时光有限,死神在近处或远处时时向人窥视,因此,为了把握有限的生命,中国人喜欢上了游戏。人类没有游戏是不堪想象的。从远古的宗教图腾、巫术礼仪到现在社会的各种自由形式,从孩童时代到老年时代,无不渗透着人类的游戏精神。游戏是对于日常生活的告别和对于日常生活的重建,它使平凡的岁月变得不平凡,它使平淡的日子变得五彩斑澜。在游戏中,人的空间即是游戏空间,人的时间就是游戏时间,于是构成了生命的瞬间永恒。
2、醉神境界和梦神境界。酒使人达到沉醉境地。面对死亡,人力求忘却痛苦,达到,从而自我解脱,人不过借助酒并在酒之中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在酒精的麻醉与刺激作用下,感觉自由了,理性的自律被冲决。人在酒醉中完成了对人生虚幻的解脱。所以,诗人们高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④
梦使人达到超然境地。梦改变了世界,梦建立了世界。梦在本质上是人渴望生命力挣脱束缚获得解放的象征。梦所呈现的总是欲望的满足,生命力的升华,美好理想的实现。中国古典文人的游仙,实际上就是在梦幻般的境界中使人进入一个美好的境界,从而也就摆脱了死神的阴影,而进入了瞬间永恒。
㈡回归自然。
中国人往往把回归自然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手段,也作为超越死亡的手段。中国是一个与大自然十分亲近的国度,自古至今,歌咏自然的诗篇不绝。庄子最早高扬回归自然的理想,自然在庄子那里具有生命自由的意义。在西方,卢梭的回归自然的旗帜成为了近代浪漫主义的先导。
人是大自然之子,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来应该是和谐的,但苦难的人生消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使人逃避生存而回归自然。日常生活中无边无际的烦恼、死神的阴影,促使不少人跳出滚滚红尘而进入大自然的美丽怀抱,洗涤自己受伤的心灵或者受污染的心灵,摆脱由死神威迫而引起的焦虑,从而体验美好的人生。中国历代诗人都热爱大自然。北宋郭熙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观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⑤
3、信仰。我认为,信仰可以粗略地分为原始信仰、宗教信仰、高级态信仰。
⑴原始信仰。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征服自然认识自然的水平也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因此,早期人类信仰鬼神及天命。朱光潜认为:“宿命论是人类各民族在原始时代共同的信仰。”⑨高旭东认为:“远古以来,中国虽然没有产生有系统的神话体系,但是,鬼神崇拜的迷信和巫筮占卜的神通流行于世。”⑩
⑵宗教信仰。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传道禅三教。儒教是一种乐生的宗教,也是古代中国文人的宗教。《易经》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有限的生命中,应奋发向上,最起码应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教执着于此岸世界。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羽化登仙。因此讲求长生之道,以延天年,也执着于此岸世界。禅宗改造了佛教。佛教认为,即使刻苦修行的人,也须经过无数劫、穿过十亿佛土,方能到彼岸世界。但是禅宗按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原则,就把遥远的天国移植到了人心之中。
而西方的基督教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神创造的。但是,由于人的“原罪”,就被赶出了乐园而到红尘来了。因此,尘世是浮嚣的、不真实的、不幸的,充满了罪恶和痛苦;尘世的今生也不值得留恋。只有相信耶和华和耶稣基督以赎其罪,才可能有来世永生的幸福。基督教执着于彼岸世界。
⑶高级态信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追求的是真理,而真理,是人类的高级态信仰,为了真理,人们虽九死而不悔。
㈢走向精神。
叔本华认为现实是痛苦的表现。人从现实生命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其中一条相对的暂时的途径便是哲学的沉思、道德的同情和艺术的审美观照,达到暂时的否定意志和暂时的忘却自我,从而获得自由。哲学、艺术等等的确拥有拯救人的灵魂的功能。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如何从“走向精神”上超越死亡。
1、哲学沉思。在中国历史上最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意义的生命超越,无疑是儒家功德言三不朽的价值信念。《左传》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可以说,儒家的功德言三不朽的价值信念,对中国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激励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建功立业、修养品德、著书立说,它赋予有限的生命以不朽的精神意义。
道家对死亡的超越是“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即是生命个体对自己的永恒的生命根基——宇宙的生命之流的寻根式的主观体验。追求天人合一,就是要将个体的有限生命注入永恒的生命之流,使个体生命洋溢出永恒的气息;就是要在主观精神上,让从“道”的生命本体流溢外现出来的个体生命,重新向生命本体复归。当人们进入了这种生命意境,人就获得了在死亡面前的自由,获得了生命的至乐。庄子说:“与天和者,谓之天乐。”⑥
虽然如此,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本体的悲剧意识一向淡薄。个体生命面对死亡的挣扎和超越往往被民族忧患意识和群体价值观所淹没和冲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更多的是忧国忧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现代西方哲学家对死亡的看法却与之相反。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只有明白死亡才会懂得个人存在的价值,从而积极地去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认识死亡的目的在于超越死亡,这正是生命价值的表现方式。“哲学要求采取高傲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虽然并不‘盼望’死亡,但把死亡当作一种一直渗透到当前在里面的势力而坦然承受下来。如果说从事哲学活动就意味着:学会死亡,那么这不是说我因想到死亡而恐惧,因恐惧丧失当前现在,而是说,我按照超越存在的尺度永不停息地从事实践,从而使当前现在对我来说更为鲜明。”这可以做为对死亡现代理解的一个注脚,用现代思维来观照死,我们不再为必将到来的死亡而恐惧哀叹,而是坦然承受,甚至主动选择。死成为自我人格的完成和升华,具有多重复合内涵。
2、艺术审美观照。庄子的所谓“心斋”、“坐忘”,以求达到齐物我、同生死、天人一体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主观精神上的审美式的永恒体验。禅的最高意境同样也是这种瞬间永恒式的精神体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禅宗所说的生命个体在主观精神中体验到的一种意境,在这种意境中达到永恒。这种永恒体验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尤其是山水画与诗的意境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方东美曾指出:“不论是哪一种中国艺术,总是一股盎然活力跳跃其中,蔚然酣畅饱满的自由精神,足以劲气充周,而运转无穷!所有这些都代表了一种欣赏赞叹,在颂扬宇宙永恒而神奇的生命精神,就是这种宇宙生意,使一切万物含生,百化兴焉。”⑧
㈣自杀。
只有人才有死亡的本能。自杀是人的生命独有的现象,也是人的生命奇特的现象。它是生命对于生命的毁灭,肉体和精神同时灭亡。生命源于无生命,生命也必然归于无生命。人的生命一步步地展开,他的死亡也一步步的逼近。尽管如此,人的生存总是生命对于死亡的抗争。人正是在抗争死亡征服命运改造命运的过程中,实现了自由的目的。这些都是关于生命的肯定。但自杀却构成了对生命的否定。真正的自杀不是由所谓的饥饿、寒冷以及疾病所导致的,真正的自杀是以生命的否定达到生命的自由的一种极端超越形式。真正的自杀是把人自身的有限推向无限。中国传统文化对自杀一般是不持肯定态度的。儒家文化非常重视肉身的延续,道家文化则希望人们长生不老。对美好生命的自戕,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挑战。缺少一种真正悲剧精神的中国人,跟西方对自杀的态度相比,是有较大的差异的。
㈤返回现实之路,通往审美的途中。
面对死亡,有人苟且偷生,此诚不可取。面对死亡,中国人往往执着于有限的生命,非常看重肉体的久留与延续,一方面是追求长寿,一方面是“不教有三,无后为大”11希望传宗接代家族绵延,这种观念直至今日仍有一定的市场。面对死亡,我们应该把握今天,执着现实,趁着生命之火的熊熊燃烧,尽量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的工作,以审美的眼光观察世界,享受生活,重建精神的家园。正如荷尔德林于诗中所说:“人诗意地栖居”。
中国人的死亡意识,除了上面论述的之外,还有另外的一些内容。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叙写的故事的结尾大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跟中国国民的心态有关。中国人希望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于是有梁祝的化蝶双飞,有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化鸟和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善良的一面。这种大团圆的结局还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一部分文学作品中,如相当数量的当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英雄一般都不会死亡,即使要死也于临死前说一番豪言壮语,而坏人呢,一般最后都要失败,走向灭亡。中国人的这种死亡意识,跟中国民族心理息息相关。这可以说跟我国长期以来缺少一种悲剧精神有关。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作家们就敢于写正面人物的全部覆亡。而缺少悲剧精神的中国人,往往掩盖了死亡的残酷性、世事的残酷性,总希望好人有一个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