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的招牌背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5:23:04
       周末闲暇,观了几期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我感觉不错。尽管时有网人予以恶评,但不影响个人表达观后感。同样的男女速配题材,该节目组可谓独辟蹊径,场景、主持、出镜阵容均让人耳目一新、独具看点。场景似T台,主持人的光头干净利落,出镜男女比例大、囊括中外。孟非的主持理性自然,串词如光头般圆润简约。乐嘉、黄函的解说温婉质朴,充分顾及了应征男士的颜面,堪称睿智隽永,点到即止。节目全场贯穿应对男女的有趣道白,真情流露,率真而为。没有刻薄诋毁,没有刻意煽情,观众感觉真实直白,看点自然就能长久。

       从配对几率来看,郎才女貌固然重要,关键还要看双方的感觉和价值取向。节目中参与应征的男嘉宾无疑是全场的焦点,每期出场的5个单身男各自要应对包括24位“单身的漂亮姑娘”在内的现场200多观众的挑剔目光,紧张自不必说。显然,个人特色恰好就显示在前期制作的VCR上。幸福的旅途往往相似,不幸的旅途却各有不同。有的蓄意良久,温情错爱却不改初衷;有的疏于审视,良莠不分而自毁长城;有的尽情展现,亲友团上阵,画蛇添足;有的还打出澳洲美洲大洋洲等等的留学经历,曲高和寡,让姑娘们心有余悸,好不郁闷。有意思的是,近期出场的一个鞋匠,用自制的皮腰带,圈得美人归。他靠的是他的坦诚和实际的作为。真是,不得不佩服,有时候,一个臭皮匠抵得三个诸葛亮。个人特色也折射出这档节目的特色,也诠释着节目制作方的画里绵音。到底该怎么理解,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什么什么横流的当下,电视荧屏反映的拜金主义、后现代社会倾向使得现代人不敢坐在电视机前欣赏走马灯似的明星做作的表演,也没有那闲工夫看他们胡扯,感觉不是太假就是太那个了。现如今,太多的影视作品借艺术之名行奢华之实。须知,真艺术源于生活。本山大叔就比山姆大叔来得真切。为什么?因为在本土,他真实地反映了当今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而不是宣扬卖弄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浮想。影视宣传如果不把社会效益放在显著位置,不把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生活热情、公益热情放在第一位,而单方面吸引眼球或追求票房,赢得钵满罐满只是媒体制作群体,满盘皆输的却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公德人心。或许,《非诚勿扰》中的率真直白,正好借给了世人一面镜子,此所谓劝世人矣。

       媒体作为喉舌导向,理应回归自然,为普通大众鼓与呼。多关注社会民生,少粉饰和谐太平。民有所籍,国有所威。什么时候,当国人都以所持技能示天下,当国人都以实业兴天下,诚乃国之兴盛、国之幸甚。皮匠虽小,寓意不小。非诚勿扰,真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