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你少儿期的心理疾病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13:08
第二章   空间无价

                 
有舍才有得——少儿期心理发展任务

    少年阶段,孩子要完成的心理任务有很多,首先是与父母完成亲密分离,这种分离代表孩子从俄狄浦斯情结中出来,欣赏并喜欢父亲,接纳家庭的权利,并与父母形成 稳定的情感交流与言语交流模式。同时,孩子还要学习家庭的规则,并愿意按照父母引导的成长方式去发展自己。如果父母按照两种模式来教导孩子,孩子也会学会 用摇摆的应答方式来面对不同的家长。
    然后,孩子开始尝试从外界(邻居、学校、社会)去寻找亲密感,并试图用一种家庭似的感觉去获得安全 感。孩子已经形成早期的自我感,自我感的建立是在孩子开始对自己身体感兴趣,形成身体边界感的时候。心与身是相对应的,身是心的所依,心是身的所属。孩子 照镜子正是一种自我认同的开始。
    这个阶段有三个最重要的任务:
   (1)自我情绪的识别,体验与管理。孩子在五岁以后已经对 自己的情绪变化好奇,家长要引导孩子阅读自己的情绪类型。告诉孩子这是快乐,这是愤怒,这是敌意,这是委屈,这是伤心。鼓励孩子体验这样的情绪,并鼓励孩 子与父母分享情绪的感觉。家长要告诉孩子,情绪本身是没有好与坏之分的,情绪是受身体内部心理与生理共同影响产生的。但情绪需要管理,比如如何适当地释放 或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选择环境、情绪释放的程度和时间,让孩子了解男女之间在情绪类型、情绪方式上有哪些不同。不要让孩子压抑情绪,或因为家长不喜欢某 种情绪方式,如哭、撕扯东西、吵闹、拒绝、怒目圆睁,就不管孩子感受如何,大加呵斥。先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情绪识别),也知道你内心很……(情绪 体验),不过,你可以用……(情绪表达方式)来告诉我你感觉到……(情绪),并且我已经知道你想……(情绪目的),那么,为什么你还要这样无休止地…… (情绪时间)呢?这样的话,就可以让孩子在一次情绪爆发中学到很多。不要让孩子误认为什么情绪是不好的,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情绪发泄方式是不好的。
    (2) 自卑与自尊、自信与不自信。这个阶段孩子的另一个重要心理任务就是社会化,社会化过程中孩子会因为社会认同的不足,竞争意识的受挫,羞耻心的产生,学习不 顺利等引发自信危机。突然感觉不那么相信自己了,自我怀疑了,有些孩子的心理可能会暂时“退化”到幼年时期,更多的依恋父母,想从父母那儿重新获取自信的 资源,和自我完美感。家长要及时鼓励孩子,给予孩子坚定的信任,并把社会化过程中的受挫看成是普普通通的事,减低孩子的焦虑。家长要努力帮助孩子寻找,建 立一种个人优势,如体育、艺术、写字、阅读,不管哪一个方面,孩子觉得他是最棒的,这样的感觉就会让孩子获得必要的自信与自尊。最糟糕的做法就是夸大孩子 的缺点,或因为孩子学习不够好而全盘否定孩子。这样会给孩子在建构自信自尊的心路历程上增加沉重的负担。鼓励孩子勤奋学习、喜欢自己、接纳社会是很重要 的。
   (3)性别意识与自体性。在这个阶段要帮助孩子形成性别意识,心理学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处在性心理发展的潜伏期。其实,更多的资料显 示,孩子在这一时期一直或多或少伴有自体性爱,通过抚摸自己的身体来缓解社会化过程中的焦虑。他们对异性没有感觉,却在同性伙伴的交往中感觉兴奋与快乐, 并激发友情与亲密感。家长要告诉男女孩子各自的行为规范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

                  8.重视他的需要——女儿很自私

    一天,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放学回来,对我说:“妈妈,我给你留了一件礼物。”我问:“是什么礼物呀?”“是一块糖果。”我听了挺高兴,忙感谢女儿。谁知女儿 接着说道:“妈妈,这是老师发给我们的。一共发了两块糖果,一块大的,一块小的。我本来都想留给你,可我看着那块大糖果特别想吃。我忍了一下,又忍了一下,最后还是没忍住。现在就剩下那块小的了。”
    虽然没忍住,但不管怎样,不还是有块小的吗?我摸摸女儿的小脸,回应道:“没关系,只要女儿想着妈妈就挺好。谢谢你的礼物!”
    女儿看我没说什么批评的话,一下子放松了下来,接下来的话就更让人哭笑不得了:“妈妈,那块小糖果我不爱吃,因为我觉得它可能太硬了,我怕吃了会把牙硌疼!”
    其实,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女儿会说:“妈妈,这块点心我吃不了了,留给你吃吧。”
    我有些奇怪,其实从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教她分享的道理,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什么事都先想着妈妈,我总是很羡慕。可女儿却总是把自己照顾得挺好之后再想到我,这让我多多少少有点伤心。
    请问,我该怎么对待这种情况?
    我们都曾被父母告知“孔融让梨”的故事,也把这样的故事告诉过自己的孩子。但我们听这样的故事和把这样的故事告诉孩子的时候,骨子里并不真的那么情愿,只是 觉得应该如此,而不是真心如此。东方的文化追求一种“大我”的概念,不那么强调自我。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事先想一想这样做应该不应该,不鼓励仅仅考虑 自己的意愿、兴趣,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通常认为自己想怎么做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别人期待我们怎么做。
   其实按照这位母亲的担忧,我们会陷 入一种难堪的情景。因为母亲绝不会真想吃孩子喜爱的糖果,只是希望听到孩子符合道德但违背意愿的声音,这其实是虚伪的声音。我们通常鼓励孩子说一些虚假甜 蜜的话来取悦自己,最后获得一个机会对孩子说:“宝贝,妈妈不吃你的,妈妈只是想知道你有这样的心意。”孩子得到的感觉是不管自己是否情愿,这样的话一定 要表达。更为悖论的情况是,我们教育孩子要把自己的东西无私的分给别人的同时,又告诫孩子绝不能向别人要,或者随意接受别人的东西。我也有个女儿,在她小 的时候,我也曾遇到这样尴尬的场景,邻家的孩子来玩,要玩她的洋娃娃,她不肯,那孩子就哭。我问她儿歌里是怎么说的,她非常流利地说:“排排坐,分果果, 大的给别人,小的给自己……”我说好东西是要和别人分享的,她回答说:“好孩子不会要别人的东西。”邻家孩子只好哭着回家了。
    我们的某些文化教育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是不能用善恶来判断的。我个人觉得,首先要帮助孩子珍视自己,觉得自己很重要,而不是教育孩子别人比自己宝贵,别人 的需要比自己的需要更重要。一个不珍爱自己的人绝不会去珍爱别人,一个不认为自己重要的人也不会认为其他的生命很重要。我们对孩子的许多教育完全建立在大 人假设的世界观里,以为我们用无私的心(实际上我们自己也从来没有真正无私过)来塑造孩子,孩子就会有良好的自我道德。其实,很多说法看起来很美,真正这 样做的话,不仅伤害自己,也伤害这个社会。我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成长在线》做节目,其中有个个案很有代表性。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热心社会公益事 业,每天给自己定下任务要收集多少旧电池,以此来帮助环境免受旧电池的污染。她的成绩斐然,被学校、社会多次当作典范。慢慢地,她欲罢不能,给自己定的任 务越来越重,结果学习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内心也很焦虑,最后连吃饭和睡觉都出问题了。她的父母也受到此事的影响,知道这样干下去孩子身心会崩溃,但却不 知道怎么来说服她回到一个五年级孩子应该有的自然状态。我对这个孩子说:“如果我们有能力,我们要承担大一点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奉献更多的爱心,为此我们 感觉很愉悦。如果我们能力很小,那么我们就承担小一点的责任,为此我们也很愉悦。如果我们能力很差,坦然地接受社会与他人的关心照顾,我们也可以是幸福和 愉悦的。只有这样,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的文化也告诉我们,“能者安邦兴国,无能者独善其身”,两者对于这个社会都是同等重要的。
    帮助别人首先要看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我们都鼓励孩子去爱别人,在没有完成对自己的关爱时,对别人的爱就是无源之水。假想我们内心有一只盛满爱的杯子,给别人 的爱是杯子中自然溢出的水,那是真爱,是真正的对他人的关怀与帮助。如果自己不珍爱自己,杯子里盛的爱就会很少,在自己对爱与被关注还很饥渴的状态下,倒 空自己的杯子去爱他人,这是假爱,是需要回馈的爱,是一种希望获取更多爱的虚伪的爱。一个不顾自己的利益,把自己整得惨兮兮的人,其实是社会的负担,因为任何理想的社会都期待每个人能得到必要的舒适与满足。
    对这个母亲来说,你对孩子的担忧是你内心存在对文化观念的一种困扰,这个困扰不是孩子的,是你自己的。你能做的就是充满好奇心去等待,孩子爱母亲的心是真诚的,不能容纳虚伪,你也不能鼓励孩子去虚伪!


                 9.男女有别——和孩子同浴的夫妇

   都说孩子的性观念要从小教育。可是尺度该怎样把握呢?我有个朋友,他们夫妇一直和孩子同浴。孩子如今已经六岁。他们觉得这是非常好且健康的性教育方式。我却很困惑,不知道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我们常常会说“如果婴儿刚生下来,看见人可以自由的在天上飞,她不会有任何惊讶。如果你看见,就不能不惊讶”。这里有个朴素的道理就是有关性观念是如何构成 的。如果小孩子从小就跟父母同浴,对孩子的心身不会有什么影响,她会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儿童与成人、男人与女人身体结构的不同,并视这些差异是自然而然 的。长大后她不会惊讶为什么男孩子会长的不同,也不会产生弗洛伊德所说的“阴茎嫉妒”。孩子五岁前看男女情爱、性交、怀孕、分娩的过程,让他了解生命是如 何诞生的,他虽然好奇,内心却会很平静。十岁后看就会夹杂着害羞、冲动、紧张感,内心就乱乱的。原因很简单,五岁前接触过的大多数信息会忘掉,会潜抑下 来。青春后期再接触类似信息,是一种被唤醒,或一种心理反刍的过程,孩子的内心早已经有了认同,引发的窘迫、混乱就少了许多。
    但我并不主张一个七岁的孩子还可以和父母同浴,原因也很简单,五岁以后的记忆都是可以被孩子记住的。五岁的孩子面临与父母心理分离的重要阶段,既要解决恋父恋母情 结,又要形成基本的性别意识。和异性孩子同浴破坏孩子正常的性别意识发展过程,干扰孩子与双亲的心理分离。以为同浴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性别意识是非常幼稚 的,孩子的性别意识不只是身体性别,更重要是心理性别。虽然五岁到十一岁的孩子处在性意识的潜伏期,对亲密、身体、异性不感兴趣,而把兴趣投注到外部世界 与学习,但也需要一个相对单一的环境。和孩子同浴是一种心理缠绕,会妨碍孩子自然的社会化过程,也是典型的家庭无性状态,没有男女间的忌讳与界线,很难帮助孩子形成正常的性别心态和合适的性别行为。
    很明显,这对父母的做法很不妥,如果说十岁以前,袒露时不回避异性孩子,与异性孩子同眠同浴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十岁以后这样做就有点罪不可恕了。原因是十岁后的孩子已经有了性冲突与性意识,这样做会激发孩子的亲密(乱伦)焦虑,败坏孩子的心 灵。孩子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通过愤怒、破坏来压抑自己对父母的亲密需求,发展许多非行、学习障碍,用社会化焦虑来替代亲密焦虑;二是通过幼稚化来潜抑对父母的亲密需求,性心理重新回到潜伏期,甚至发展躯体的病态,通过疾病合理化与父母的亲密行为。

                10.放开手来爱——我的孩子不愿上学

    我的孩子今年八岁,上一年级。孩子觉得学校离家近,主动不要我接送,我很高兴。可过了一个月,孩子突然对我说:“妈妈,你中午接我吧。”我好奇地问:“中午你一回家就要吃饭,如果接你,会耽误做饭时间的。”孩子回答:“中午回家,我先做作业,你做好饭我再吃。”我觉得孩子很懂事,就答应了他。这样过了两天班主任对我说:“你的孩子上课时总哭,问他原因,他说'想妈妈,怕妈妈不在家’。”
    这使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发生的一件事——那是一个星期六的 上午,我要去买菜,找不到孩子,在窗口喊了几声没回应,到楼下找了几圈也没找着,便直接去买菜了。过一会儿,一位邻居看到了我家孩子,她刚才听到喊声,知 道我在找孩子。便对孩子说:“你妈让你回家呢!”孩子听了赶紧跑回家,却扑了个空,于是号啕大哭,从家门口一直哭到大门外,在一个常去的店内找到我后,还 一直在哭。我哄了好一会儿才好。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事情变得越来越糟,不仅要接送,平时也要我在校门口守着,他要一下课就能看到我。上课铃响了,他却磨磨蹭蹭地不主动进教室,要我把他送到教室门口,再纠缠一会儿,还要老师叫几遍才进去。后来,我被缠得没法,只有请孩子的姥姥姥爷来帮忙照看。
    现在尽管大人跟着,孩子每天能按时上下学,可学习成绩根本不如以前,做作业心烦意乱,明知错了也不乐意改。上学期还是优等生,这学期最多也只是个中等生而已。眼看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变成了这个样子,我的内心很沉重。希望李老师能帮助我这个无助的母亲。
    这封信“切下”了生活的一个片段,给人们看到的是家庭与孩子间存在的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只是亲子互动在某个时刻的具体反应,它由既往的关系中演绎而来,也会随着关系的发展淡化而去。问题是父母要等待多久,孩子才能放弃缠绕走出依恋。
    这封信给我们的信息并不多,许多家庭内部的关系和互动规律我们只能靠假设,当然,假设常常是不可靠的。让我们思索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1) 信中没有父亲的影子,也看不出孩子的性别。如果是八岁的男孩,最能帮助孩子放弃对母亲缠绕的人就是父亲。男孩在五岁左右的时候,要解决母子关系中的纠结, 才能利于男孩的性心理和社会心理发展。如果一个八岁的男孩还和母亲纠缠不清,出现不愿上学等情形,是非常自然的事。对五岁以后的男孩,不管父亲有多忙,都 需要挤出时间插入母子之间,把引导孩子长大的责任接过来。
   (2)从孩子的行为看,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孩子缺少安全感,害怕失去亲人,需要时时刻刻关注到亲情的存在。不过且慢,我们还看不出这种依恋是孩子的需要还是母亲的需要。有的父母总是把内心的焦虑投射给孩子,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 子,无意识地强化了孩子的依恋行为。有可能是母亲对孩子依恋情况的过度关注使孩子深深陷入对亲情的不安之中,孩子的问题只是母亲的“症状”之一。当然,这 样的假设也是有危险的,如果母亲的确需要把内心的不安投射出来,孩子的问题实际上就在“医治”母亲,一旦孩子的行为得到纠正,母亲的心病也能得到痊愈(比如获得价值感、成就感或其他一些正面情绪,从而找到自我位置)。如果是这样,心理专家的过早介入会把家庭搞得更乱。
   (3)信中看到最多的 是母亲与孩子的互动,母亲似乎在逐渐地放弃“原则”,迁就孩子,甚至不惜让孩子的姥姥和姥爷卷入进来。在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本能的趋力总是有两个相反 的流向:一是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寻求变化;二是对熟悉事物的保守,反抗变化。两种力量同时产生并保持一种发展的均衡速率。所以,孩子上幼儿园哭,上小学 哭,看不到父母哭和在离开父母后在幼儿园开开心心地闹,在小学校自由自在地玩等情况是同时并存的。不要以为孩子的哭意味着没有父母他就不痛快。很多时候, 虽然孩子纠缠亲人,但是等亲人想尽千方百计离开后,孩子转脸就笑逐颜开,把父母忘到爪哇国里。临床经验告诉我,孩子在与亲人的关系中体会到两组矛盾的信 息:爱与苛求;关心与冷淡。他无法识别哪一种信息更真实,因此发展一种极致的行为来确保爱与关心就是很普通的事。男孩子的这种特征与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或者 存在癔症性人格有关。
   李子勋支招: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
   一年级是孩子开始走出家庭、探索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家长与孩子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首先是孩子要学习新的学校规则,交新朋友,同时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并培养学习的兴趣,还要在学校里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成就感。家长则要修正家庭规则,把孩子的学习纳入日 常的时间安排,并尽可能多地在学习上欣赏、奖励、鼓励孩子,让他在学习中体会到比玩更大的快乐。对孩子缠绕、哭等类似对亲人控制的行为,父母可以给予理解 但不要支持,不要改变规则,遇到孩子反抗时可以温柔地坚持。利用孩子偶尔表现出来的例外(主动上学或做某件事),给予明确的共情、夸赞和物质奖励,帮助他 培养好的行为。从幼儿园的儿童转化为一名小学生,在心理层面会有一些冲击,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应该是预料中的事。建议父母保持平常心,把孩子的行为看成 是他心性发展的一种自我磨合,父母坦诚、信赖、温暖的态度,可以支撑孩子稳步向前。

                   11.引导孩子的欲望——偷钱的孩子

    我是一位二年级男孩的母亲。最近有件事让我非常烦恼,儿子偷拿我的钱,而且不是第一次。那是在去年的一天,我发现钱包里的四十元零钱不见了,开始担心是不是 儿子偷拿了,心里七上八下的。等儿子放学后,我直接问他:“你拿妈妈钱去买什么了?”他愣了一下,诚惶诚恐地说:“买了一盘游戏光盘,分了十元给小朋友 了,买了点吃的,还剩了五元。”果然是他!怎么办?要不要揍他?我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这是小偷的行为,你知道吗?”接着跟他讲了些“小偷针,大偷金” 之类的道理、典故。
    后来我每星期给他五元零钱。其实在这之前他就有些零钱,是他自己赚的,每洗一次碗一元钱。后来上小学,有功课了,时间 上感觉没那么充裕,就没怎么洗。结果出现偷拿钱。前天中午,我在房间午睡,听到有硬币掉地上的声音,我心一沉,难道儿子又在偷拿我的钱?我悄悄走出去,看 到他正躲在冰箱后面,手里拿着我的钱包。我很生气:“你怎么能这样?!”一个下午我都在想该怎么办,他再拿钱是不是我也有责任?难道是钱包放在他随手能拿 到的地方,他难以抵制这种诱惑?后来没有揍他,只罚他洗一星期的碗。他爸说我这样也不对,这么轻易就放过他,以后有可能还会犯。我想知道,我到底做得对不 对?该不该多给他零花钱?给多少是适当的?
    一个还不满十岁的孩子开始喜欢钱,并且用一些幼稚的办法来拥有钱,对父母来说,既是一件让人担心的事,也是一件让人可以高兴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一个孩子能否比别的孩子成长得更快和更好,关键要看他对外部世界是否产生欲望,有没有物欲或占有欲,欲望是一个人成长的原动力。父母可以和孩子讨论通过 何种方式去拥有他喜欢的东西,钱只是实现欲望的工具和桥梁,不要就钱的问题纠缠不清。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一般没有管理金钱的能力,每周一两块钱的零花钱就 可以了。如果他需要什么东西,父母应该给他机会让他说出愿望,并共同来讨论哪些愿望是可以马上实现的,哪些愿望需要等一等。或者,哪些需要父母可以无条件 满足,哪些需要父母要跟他谈条件。比如,孩子说他喜欢某个游戏软件,朋友都有,他也想拥有,这得需要几十元钱,父母可能会因为游戏影响学习而简单地对孩子 说“NO!”,这样做会使孩子通过正常途径满足自己的努力落空,甚至心理受挫。孩子偷偷拿父母的钱,内心也会承受很大的道德冲突,若不是因为想得到什么东 西的欲望很强,一般也不会轻易涉险。从根源上看,常常目睹父母大手大脚花钱的孩子,对金钱的欲望会大一些,因为他知道花钱可以买来快乐。节俭的家庭,孩子 更知道钱的重要性,也轻易不敢乱花钱。从方法上看,父母随意放置钱会让孩子时时刻刻面临内心的冲动,可能会养成孩子乱拿钱的行为。如果父母善于管理金钱, 孩子的非分之想也自然会得以收敛。
    如果孩子拿的钱数目不大,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孩子缺少正确的金钱观念,利用这件事告 诉孩子如何通过正确的途径得到钱就可以了。不过,对十二岁以下的孩子,最好跳过钱这个问题直接问他需要什么,可以由父母帮助他实现愿望。如果孩子需要电脑 游戏软件,要跟他讨论那是些什么样的软件,适不适合他的年龄,如果不适合,是否可以找到替代的软件。当然,如果不是暴力的,什么样的软件问题都不大。决定 帮助他的话还要和孩子讨论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不能因为玩游戏而耽误了学习。如果游戏软件的价格较贵,要讨论孩子应该分担的责任,比如在一定时限里减少孩 子的零花钱等等。偷拿家里的钱是每个孩子都会犯的错,作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减低这件事的重要性,不要说那些“小偷针,大偷金”之类无限上纲的话,更不要 提“偷”这个字。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心理都很脆弱,会以为自己不是好人,形成创伤体验。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都以为家里的就可以是自己的。十二岁以上的孩 子,可以帮助他学习对钱的管理,给他稍微多一些的零花钱,要求他建立一个账目,时不时看看,然后夸奖几句。如果这样管理的效果不错,孩子不乱花钱,可以奖 励他更多的钱,让他在钱的管理上有成就感。如果乱花钱,就克扣一些零花钱,让他觉得这样做得不偿失,他就会改变做法。
    母亲的问题是陷入一种文化冲突,把孩子的行为等同于大人的行为。因为大人们内心害怕“偷”这样的字眼,孩子的行为激发了成人的焦虑。这位母亲,先不要忙着处理孩子的行为,等 自己内心的焦虑平息以后,再采取合适的措施。我建议今后每周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说出自己有什么购买愿望,讨论哪些愿望可以很快得到满足,哪些愿望需要等 待,哪些愿望必须具有孩子改变自己的先决条件(当然是让他稍作努力就能达到的)。这样,孩子就可以通过正当方式拥有自己的物质愿望,也会懒得再去冒偷拿的 风险。

                   12.教导社会原则——敏感的女儿

    我女儿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在家庭以外的环境里,她是一个懂事、聪明的孩子,老人们都称她是“小人精”。可在家里,她常常发脾气、坐立不安,有点凡事都不顺心的感觉。当她心情好时,说出来的话让你心里甜 滋滋的,可一旦发起狠来,都有掐死你的心。对于这种心态,我真不知该怎么教育她。
    还有,她时时都在观察我的表情,总让我笑。不管什么情况 下,我没了笑容,她就要说:“妈妈又不笑了。”当我勉强地笑时,她也能感觉我的不开心,总是问:“妈妈为什么跟别人说话都笑眯眯的,跟我说话就不笑。”这 给我很大压力。我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妈妈,生活的压力很重,感觉有些喘不过气来,女儿偏偏又是一个随时都需要妈妈的人。不管写作业还是玩,总希望我同她一起 做,比她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让她没新鲜感还不行。因此,我很烦,也很着急。今年春天,给女儿做了一个心理测验,她属于敏感型的孩子。我应该怎么对待她。
    对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学会在家与在外可以不一样,是一种心理成长。学校里,老师是绝对权威,孩子必须学习规则,学习与人交 往的技术,学习人际沟通交流的方法。所以孩子对邻居、对周围的人用的是学校里学习的社会原则。家里则不同,没有固化的权威,孩子不必被强迫必须要怎样,她 有选择行为或情绪的权力。而且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还能分享某些父母的权力,心性会表现得更自由。
    一般在关系良好的家里,孩子会有比较多的安全感,这也是她表现得随心所欲、不愿约束自己内心的原因。关系不好的家庭,孩子可能会呈现一种虚假的懂事,因为她要分担家庭里面的忧郁与烦恼。有的 孩子为了让父母的冲突减少,会逼迫自己快速成长,以便于部分地替代父母在家庭里面的功能,这样的孩子看起来很美,其实内心痛苦之极。
    我想对这个母亲说,十岁的孩子还有一种情绪的“镜像作用”,越关心谁,喜欢谁,心性脾气就越像谁。你觉得孩子“常常发脾气,坐立不安,有点凡事都不顺心的感 觉。当她心情好时,说出来的话让你心里甜滋滋的;可一旦发起狠来,都有掐死你的心”,也许正是孩子对你的感觉。读读孩子的话“妈妈,为什么跟别人说话都笑 眯眯的,可跟我说话就不笑”,你就会明白,你觉察到的孩子身上的东西,也正是你自身的。你很烦、很急躁与孩子无关,与你的情绪特点有关。如果真要孩子在家里变得懂事、温和,你必须做一些表率。
    可以利用父亲的介入来弥补你自己个性里的不足。在你的信中我读不到来自父亲的信息。如果父亲长期不在身边,或已经分离出家庭,那么你需要与女儿拉开一些亲密距离,很多事不要替女儿做主,不妨用更多的信任、欣赏、认同去处理两人间的分歧。
    要关注女儿正面情绪的那个部分,及时与她分享,减少关注她的负面情绪。如果看到孩子无端的发脾气,可以装作没看见,不对这样的信息作回应,让孩子慢慢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处理,更容易让孩子从负性情绪中获得经验和自我管理情绪的技术。如果看到孩子的坏情绪马上就希望能帮她克服或解决,结果不但会强化这 些情绪,孩子也不能从中获益。
    如果你的工作忙,心情不好,一定要先给孩子一个信息:“宝贝,别担心,妈妈有点不高兴,但不是你的错,是 与……有关。”孩子需要这样清晰的信息,因为孩子可能天真的以为妈妈的一切不高兴都是自己引起的,如果自己表现好,妈妈就是快乐的。对于敏感的孩子,母亲 还要说“你能关心妈妈,让我的情绪好多了……”,这样的信息也很重要,孩子可以从母亲处理情绪的过程中获得表达情绪、管理情绪的经验。

                 13.保持适当距离——缠着母亲的儿子

    有一个母亲打电话说到自己比较苦恼的一个问题:儿子该上初三了,还是跟妈妈依恋得非常紧密。以前自己没觉得有什么,可是最近听了广播节目之后心里开始恐慌, 觉得儿子对自己总是什么事情都说,晚上散步的时候一定要跟妈妈一起去,有的时候甚至班里哪个女孩给他写了信,对他有好感,甚至对某个女生的评价,全部都要 告诉妈妈。妈妈开始焦虑:担心儿子是不是有什么俄狄浦斯情结;儿子现在这么大了对母亲很依恋是不是会很过分;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够做一些什么。她在电话当中还提到自己的爱人有时候也很生气,说这儿子总是长不大一样,是怎么回事呢。他们想知道,夫妻之间究竟能够做一些什么,才能让儿子长大起来。
    回答这样的问题首先要降低母亲的焦虑,因为母亲的焦虑会无形中夸大或修正心理医生回答问题时的含意。先让她松弛下来,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听回答时自我的东西就不会强行地介入。很多问题是被关注出来的,母亲听一个广播出了状况,现在也是在听解答,需要给她不一样的声音。
    客观地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遗留一点恋母情结,这是幼年在内心深层留下的经验痕迹。人们在成年的生活中寻求舒适、柔软、放松,都是在重温躺在母亲怀抱里的 感觉。生活中的艺术、沙发、席梦思、沙滩、温泉、风景区、游泳、穿衣等,都能激发一种寻找温暖怀抱的冲动,让人们的潜意识联想到母亲怀抱的一切事物,也被 文化标定为美好的事物。所以在处理恋母情结时要小心,避免破坏孩子永久的美感和对美的追求。
    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是这位母亲 听了广播节目,才觉得儿子缠着自己是问题。而且在这种前提下,我也希望她暂时不要把自己的问题看成是问题,因为每一个孩子长大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当然,有 些上初中的男孩会对妈妈出现一些排斥,想跟爸爸接近,有一些话愿意跟爸爸说,有一些活动要让爸爸参加,爸爸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但并不是说一定要这样才 好,其实心理学家在研究家庭的时候,并不认为家庭一定要怎么样才是好的。比如说在这个家庭里面,孩子跟妈妈比较亲近,什么都跟妈妈讲,如果这并不引起一些 客观问题的话,比如孩子的社会适应问题,学习问题和爸爸的关系问题等,通常就不会认为孩子有俄狄浦斯情结。因为俄狄浦斯情结的特征有强烈的排它性,表现为 控制母亲、拒绝父亲。
    一般来讲,男孩子十二岁就要开始接受社会的认同了,如果他上了初三还总是缠着母亲,是不是说明比较晚熟呢?不是的,这不一定是孩子的问题。
    我们评价一个现象的时候,很容易被卷入现成的模式。比如,对于这个缠着妈妈的儿子来说,表面上看依恋妈妈就是孩子的问题,其实事实不一定是这样。在这个家庭里,孩子和妈妈形成了情感结盟,经常互相分享情感,远远超过了妻子与丈夫、儿子与父亲之间的分享,这样的现象,在心理学来说,可能有双方的甚至三方的原 因。比如儿子缠着母亲,可能就是因为妈妈的鼓励,孩子从小就感觉到母亲需要和人分享情绪与观点,学会了与母亲共情的技术,无意识地觉得这样跟妈妈相处会比 较好,无意识地讨好妈妈,或者表达对妈妈的关心。孩子小时候起就靠分享体验跟妈妈相处,以便获得认同和支持,妈妈也因此表扬他、鼓励他,甚至由此更喜欢他。慢慢地,这样的交流就会形成一种惯性,一直延续到孩子很大的时候。但只要母子彼此喜欢,能从中获益,而且并不排斥他人,就不代表孩子有俄狄浦斯情节。
    现在我们来谈谈,怎样让孩子像一个男孩。首先妈妈要有回避的态度,比如说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听到孩子说到某些事情,可以说:“STOP,等一等,这个问题 你要跟爸爸讨论,不要跟妈妈讨论。”或者在孩子换衣服等涉及性别隐私的时候,尤其是换内裤、上厕所、洗澡时,妈妈要主动回避。回避给孩子带来很多信息,比如“长大了,妈妈不能像过去那样对我了。妈妈不能在床上跟我搂在一块儿了”,这样的信息会很自然地让孩子去选择和妈妈间的言行。这种选择是自然发生的,不是孩子有什么弱点,而是因为家庭已经不需要孩子有小时候那样亲密的行为。如果爸爸和妈妈没有意识到孩子需要自我的空间或自我隐私的东西,现在就可以提醒自己。
    同时,这也有爸爸的原因,如果爸爸很忙,他会希望孩子和妈妈依恋,因为孩子一旦跟妈妈依恋,找爸爸就少了,爸爸的责任也少了,爸爸就 可以安心去工作,挣钱,干事业。但是任何日常发生的事物都有惯性或催眠性,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可能意识不到自己长大了,所以那个时候,关键是要提 醒,而不是批评,不要骂孩子,也不要说孩子有恋母情结的问题,那会让孩子非常困惑,把他搞得很慌乱,他不知道昨天还是对的东西,今天怎么就错了,他会很失落。这时候,父母要告诉孩子,过去的方式父母是很喜欢的,现在关系需要有一些变化,父母很喜欢这样的变化,孩子也会喜欢的。当然,有时候孩子要思考,想想 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有一些孩子还会反抗,要跟爸爸妈妈纠缠一下,试试能不能回到变化以前。妈妈要温柔地坚持,要是信息达到了,孩子的变化就会出来。大部 分孩子尽管嘴上反对,甚至还会变本加厉,增加对妈妈的依恋,内心却会变得轻松起来。很难说孩子的依恋行为不是为了迎合母亲,以为母亲需要才做的,现在当然 就可以释然了。关键是信息要传达出来,孩子意识到了,就会慢慢朝独立方面发展。
    其实,很多孩子与妈妈间的依恋的延长是有意义的。社会过于 强调学习,忽视了孩子如何建立社会情感与独立的经验,孩子就需要与父母有更多的情感联结。当然,依恋父母会带来孩子心理发展偏幼稚的副产品,比如现在普遍 认为孩子大多偏幼稚,但是幼稚并不是都不好。适当的幼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孩子,减少社会中的应激事件。比如说很多孩子由于单纯幼稚不敢去早恋,不敢去干坏事,不敢抽烟,不敢打架,因为他觉得那些事情是长大做的,现在没长大,做了会让父母难过伤心,这样的幼稚就有一种自我保护色彩。犯罪心理学认为与父母 有成熟依恋关系的孩子长大后很少犯侵害罪,原因是依恋会让他获得与他人共情的能力,心会软,做不了残忍的事。

                          14.鼓励孩子交朋友

    在家庭中,父亲究竟该做一些什么呢?如果父亲恰好工作一直非常忙碌,现在看儿子跟妈妈粘得很紧,也希望儿子能够跟自己亲近一些,无奈就是没有时间。这时就可 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的男生多交往。社会是很大的缓冲系统,不管家庭是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孩子是面向社会的,是愿意在社会上交朋友的,他就会得到 补偿,也会得到修整,会通过同龄孩子的行为来修整自己的行为。尽管男孩心中没有父亲的形象,但是如果他能够在社会上结交到其他的男孩或者男老师,或者去崇 拜一些男性的形象,照样可以成长得很男性化。
    对男孩子的引导,父亲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父亲不管多忙,哪怕是国家的主席、总理,也应该至少 一周有一个半天来陪孩子玩,是玩,而不是教育他。这半天完全由孩子来支配,把爸爸交到孩子手里,孩子让爸爸干什么就干什么,由此来补偿孩子对父亲的需求,这个方法的效果很不错。可能会有一些父亲,的的确确每周也抽出时间了,但却是在教育孩子,其实在这个时候他应该把自己交给孩子。
    有一些孩子由于被爸爸妈妈保护得很多,本身社会交往就非常少,到了青春期,甚至是十七八岁的时候,让他去结交一些同性的朋友,他仍旧会觉得很难适应。虽然很难适 应,但还是要适应,走路再难也得走,不能退。社会适应不是退回家庭就能解决的,必须要面对,要社会化,要社会化就要接触社会的人,这是不可调和的,除非一辈子在家里面躲着。
    要是遇到孩子交朋友比较困难的情况,就要给他鼓励,要不停地说,“你看那孩子不错,很像你,你们之间一定很……”。有 些时候家长要学会帮助孩子,把同学邀请到家里来或者支持孩子到别的家庭去串门。中国社会不是很讲究家庭聚会,西方社会孩子的交友很丰富,可以课外交友,也 可以开Party,组织家庭聚会。文化也是可以学习的,现在的文化都在交融,我们也主张孩子和一些同龄的孩子交往,跟同龄孩子交往会学到很多的东西包括家 庭无法给予他的东西。现在是独生子女比较多,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兄弟姐妹的情感,但这个情感在孩子的发展中非常重要,所以父母可以鼓励他从社会上同龄孩子那 里获得兄弟姐妹的情感。
    从父母方面来讲,从孩子两岁开始就要鼓励他尊重、喜欢别的小朋友。家长应该知道,对一个孩子来说,人际交往是很重 要的,除非他是科学家,像陈景润这样,不需要什么太多的交往,只要专心科学就行了。但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必须学会普通人的生活技术,和人交往就 是很重要的技术,从小就要开始培养。如果孩子初三还不能和别的孩子交往,家长也不要太着急,偶尔提醒提醒就可以。往往是这样,越想交朋友,越交不上朋友, 顺其自然反而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当然,交朋友并不是学校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就这个家庭来说,母亲要让孩子意识到,他这个年龄应该把一些情 感、兴趣投向于家庭外部的人。把这个信息传达到就行,并不一定要疏远孩子。如果爸爸妈妈疏远了孩子,孩子仍然可以和爸爸妈妈保持亲密的话,那也是可以接受 的。亲密的经验是学习获得社会情感的前提,孩子首先要能跟爸爸妈妈建立亲密关系,才可能学会跟别人亲密,这很重要。
   李子勋支招:如何处理孩子和父母分离的焦虑
   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语言,指孩子在五岁前后一段为了对抗与母亲的分离焦虑而激发的依恋母亲的情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恋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如 果孩子在五岁前和母亲形成稳定安全的关系,恋母期伴随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感知方式会慢慢因为心身成长,被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取代,开始社会化过程,恋母的心理 趋向也慢慢地潜抑,并在成长中转化为爱的动力,形成与人达成深层亲密的能力。如果妈妈忙着工作,忽视了孩子,或个性比较冷,不怎么喜欢孩子,不能给孩子及时的照料,甚至虐待孩子,孩子就不容易与母亲形成稳定温暖的关系,恋母阶段的心理成长也就无法完成。孩子会因此在潜意识里去寻求补偿,甚至过度补偿。比如总是渴望母爱,不愿离开母亲,害怕不被母亲接纳,对母亲的话过度认同等。
    也有孩子用控制母亲的方式来表达恋母情结。为了让母亲变成自己需要的样子,做一些非理性的行为,用各种办法纠缠母亲。母亲不愿意满足他的需求时,就仇视母亲。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母亲过度依恋孩子,强化和鼓励孩子与母亲保持密不可分的关系,无意识地控制、压抑、挫败孩子自立的能力,让孩子离开母亲就不行。这 样的孩子成年以后,甚至结婚生子后还会需要妈妈参与自己的生活。这种情况的恋母不是纯粹心理学的恋母,而是混杂着对母亲的依赖和服从,内心可能有冲突与痛 苦。
    在上面的案例里,儿子与母亲间的亲情更像姐弟间的感情,是一种彼此依恋。依恋是典型的恋母方式,是孩子与母亲的习惯性关系,这种关系 并不妨碍孩子的社会生活。所以我并不认为这个家庭存在恋母情结的状况。而且这个问题是妈妈听广播后提出来的,就更有可能是她对广播信息的误解。

                   15.孤独是金——陷入困境的男孩

    我从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心灵孤单、寂寞,很少有人爱我,我总是在心灵最深处抱怨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上。伤心的时候,总会躲到角落里哭,从来不愿意让别人看到。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家庭服务员的角色,爸爸身体非常不好,年老体衰,家务都是我做。爸爸又找不到好的工作,我们家的经济越来越拮据,总是面临雪上加霜的窘迫。在懂得了这样的处境之后,我拼命地学习,但忧愁总是缠绕着我,学习也总不好,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一样烦恼。在家里,当我向父亲要钱的时候,父亲 总是唠叨我这不好,那不好,说我乱买东西,骂我骂得翻天覆地,还说我是无用的人,我的心就像插下了一根铁棒,感觉非常沮丧。我经常会怨恨父亲,因为他给我 留下了很消极的影响,可我还是深深地爱着他,总是为他着想,但这种感情从来都是隐蔽的。在初中遇到学习的挫折,我总是想要默默的去奋斗,但成绩一直在下 降。我并不害怕别人不重视我,我害怕的是会对不起父亲。
    我该怎么办呢?在学校里我不喜欢跟同学交往,有时候能够开朗起来,但有时候又非常压抑,我是不是有毛病呢?我在伤心的时候没有人关心我,我恨透了自己这样的生活绝境,我不知道在这样的现状当中,是能够交朋友呢,还是能够把学习成绩提上去?
    对这个男孩而言,很多困难要看我们怎么对待,如果把它看成挑战、锻炼、经验,就能够培养生活的能力,面临的困境也就不是困境。也可以把困难看成很大的障碍,比如爸爸的身体不好,挣不了更多的钱,生活境遇不好,就会让自己失去自信与自尊,万般烦恼、焦虑。
    解决困境关键在于态度,认为问题是什么,它就会为我们显现什么。事实上,很少有小时候非常顺利的成功人士,他们回忆早年时,都会对曾经经历的苦痛困难表示感 谢。没有那段让人困窘的日子,也不会学到坚强和坚韧,那是不良境遇送给人的很好的心理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看看那些知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们年 轻时往往都经历过痛苦,没有父爱、饥饿、流离失所、亲人分隔等。痛苦常常使人觉醒,给人以力量,也让人知道奋斗。因为人的欲求有一种张力,当欲求被满足 时,人往往比较松弛,没有进取心。这就是为什么富裕的家庭不要全方位满足孩子的物欲,而要让孩子处在欲求不满中,促使他为自己奋斗的原因。欲求不满的孩子 会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未来要成为什么人。如果从小生活顺利,就很少会思考这些有意义的问题,这种思考正是对成长的激励。
    这个孩子正处在困境中,但没有看到困难中蕴含的积极意义。如果只被困难的消极意义控制,孩子就会因此自暴自弃,放任自流,比如不好好学习,放弃责任,想怎么生活 就怎么生活,还以为那才是摆脱困难和痛苦的方法。如果孩子知难而进,越是环境艰苦,越管理好自己,过更有效率的生活,那么他将能够利用困境激励自己,一步一步实现人生的目标。关键要看孩子自己如何对困境的意义做选择。
    我们可以看出这封信有一种忧郁的味道,一个男孩子写这样的东西,像在做自 我觉察,他在分析自己。从信里看出他是很压抑的,没有情绪释放的时候,不能开放自己,不能忘情地大声喊叫或者开怀大笑。对这样的孩子我常常会鼓励他建构一 个强有力的兴趣来支撑自己,兴趣可以是体育运动,也可以是文艺爱好或者是对艺术的追求,兴趣是一个可靠的朋友。当然,他也可以克服自卑,在同学之间建立感 情,维持对社会的接纳与信任。如果什么兴趣都没有,同学之间也没有朋友就很不好,会失去心境缓冲的资源。一旦他喜欢某种运动、知识或者特定兴趣,他的生活 就会突然舒展开来。
   当然,在读书的时候,孩子不一定适合广泛社交。有的孩子因为太孤独、太压抑就去找朋友,但学习好的同学不愿意过多交 往,他只能找到学习不好的同学,或者是不读书的社会青年做朋友,那一部分人可以天天陪着他玩,但是这样的玩有一种麻醉感,结果会越来越脱离学生的身份。所以建议在学校的时候,不妨培养运动的兴趣,一方面可以在运动中心情舒畅,得到快乐的体验,产生幸福感,一方面又会因为多了一门技术而增加自信和喜爱自己。 当然,学习与交朋友可以是不矛盾的,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在交往中可以切实地促进学习进步。
    怎么跟父亲相处呢?父亲有病闲置在家,只能对孩子发脾气。如果孩子能理解到,发火是父亲的一种心理需要,对身体康复有好处,他的内心就要好受一些。人与人之间往往关系越好,距离越近,越容易彼此产生伤害。我觉得首先要把自己不好的感觉告诉爸爸,爸爸批评或者无端 埋怨的时候,他可以跟父亲说:“你心情不好让我很难受,我听到你说这样的话不快乐!”不要说爸爸错了,不要在是非上跟爸爸争吵。孩子如果想让父母改变态 度,关键要直接把感受说出来,比如“爸爸你这样说我,我特别难受”,让爸爸知道孩子的感受。如果爸爸是爱孩子的,下次发火就会有所收敛,因为人都有共情能力。
   很多家长骂孩子的时候,是因为看到孩子没表情、没反应、无所谓,所以就一句话比一句话重,越来越厉害,直到孩子发脾气了他才收口。但 如果孩子一开始就跟爸爸说,“我很痛苦,我不快乐,我觉得你不理解我”,架就不会吵下去,因为这种说法不是批评。相反,孩子要是说爸爸说错了,爸爸就会强 调,“我说错了吗,你上次干什么事情是不是也这样呢,你那次也是什么什么样的”,争吵就会继续。所以孩子一定要把感受说出来,让父亲能够体会到,这样父亲才会慢慢学会跟孩子说出有分寸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