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教育的起源说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59:06

庄子教育思想初探之二

从我国教育的起源说起


    从资料看,关于教育的起源有三种不同的论述,即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在我国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还有考古说和古籍说。我国考古说认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教育发展的起点,可追溯至远古的原始社会,随着早期人类的产生,教育活动就在中华大地上萌芽了。古籍说是说在古籍中有许多关于原始时期教育的记载,《韩非子·五蠹》有“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的记载。《尸子》载有“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和“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白虎通》载有“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易经·系辞下》载有“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孟子·滕文公上》也载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但是这些论述和记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说的是一种与人类共始终的并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活动,不是指是统治者所倡导和发展的教育。

教育作为统治者所倡导和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起于何时?在过去论述中只说了什么时候有学校存在,至于教育产生的时代背景、教育内容等都没有涉及。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愚见以为《庄子》一书提供了具有价值的资料。

庄子说:“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 ,兴治化之流。”(《庄子·外篇·缮性第十六》)这里先得说一说“治化”的含义,所谓“治”远远没有我们今天所说的“治理国家”的含义那样广泛,易中天教授说,古代君主的职责只有两条,一是祭祀,二是战争。“治”是指规范人的行为,“化”是指“教化”,“治化”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育”。

这样理解有何依据?庄子说:“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囗(左“足”右“支”)仁义以慰天下之心。”(《庄子·外篇·马蹄第九》)这说的是教育内容,它是由治世著称的圣人提出来的,分为两个方面,“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属于“治”;“ 县囗(左“足”右“支”)仁义以慰天下之心”属于“化”。这为当时的统治者倡导或推行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教育内容,使得教育有其价值,是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

有了具有价值的教育内容还得有推动者,这个推动者不是圣人自己,必须是统治者,这个统治者又是谁呢?“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氏、神农氏 ,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庄子·外篇·囗箧第十》)这告诉我们这些统治者是不“治”天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德”是互不影响的。“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这不是指其它方面互不来往,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德”而已。为什么可这样说?接下来庄子就有一段将他所处的时代与之作对比的描述:“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则内弃其亲而外去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庄子·外篇·囗箧第十》)尧帝在位时有请他自己的老师许由来“治”天下的打算,但被许由婉拒了,后来又因为去见了“四子”,尧帝就彻底去掉了“治”天下的想法(参见《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自然没有在天下推行教育。下面我们接着看看舜帝,“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这就很明白了,我国教育最早的推动者是“虞氏”,即舜帝。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也是要注意的,尧帝在位时虽然没有推行这样的教育,但在民间还是存在的,只不过还没有形成气候。

这样我们再回过来理解“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这段话,这说的是我国的教育产生的时代背景,也就是说我国的教育产生于天下人“德”的一衰再衰,教育是作为一种“治”天下手段的出现的,也可以说是一种“政教合一”,但这里的“教”是指“教育”,不是指“宗教”,目的是以“礼乐”制度规范天下人的行为,以“仁义”教化天下人向善,以达到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

这样教育能使天下人的“德”不再衰败了吗?答案又是否定的,“禹之治天下,使民心变,人有心而兵有顺,杀盗非杀人。自为种而天下耳。是以天下大骇,儒墨皆起。”这告诉我们禹帝在位时,天下人不仅是“德”在继续衰败,而且发展到天下人在互相厮杀。在这样的背景下,儒家则继承了舜帝提倡的以“仁义”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希望继续以此去教化天下人,而墨家、甚至包括其它各家则针对儒家的失败而另竖旗帜,并与之争论,我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从此拉开了序幕,其本质是一场教育大辩论,争论的焦点是以什么去教育天下人的问题。

道家与老子齐名的代表人物庄子,在这场辩论中所论述的是不是一个关于教育的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并且是很系统、很全面的。他的论述不仅仅是教育内容,还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以及心理学。例如“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认为“道德”才是人处世的根本,应成为教育的根本内容。以“性修返德,德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为教育者实施教育提供了依据。根据“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推论出教育的根本方法应是“无为”,“无为”是庄子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词语。

儒、墨、道三家所争论的是一个教育问题,那与法家、兵家、名家又有怎样的联系呢?对这三家应分为两类加以分析,法家、兵家的出现是因为天下混乱而教育又不能使其有所转变的原因,庄子说:“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刑名比详,治之末也。”法家和兵家所论述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一个与教育有关的问题。

至于名家对于儒道两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公孙龙子的逻辑命题是儒家的根基,惠子的逻辑命题是道家的根基,例如儒家可从“离坚白”和“合同异”推论出人的“性”是可以分割的,其“德”也是可以另外建立的。从一些资料看,都认为“合同异”是惠子的观点,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有这样的一段话,公孙龙子说:“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道家则可以从“至大无外”推论出“德”是不可能另外建立的,庄子说:“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于人,不亦外乎。”(《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外”指“外立其德” (《庄子·外篇·囗箧第十》)。从“至小无内”则可推论出人的“性”是不可分割的,一旦分割就失去其真性了,庄子将这种被分割了的人称之为“散人”(《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并说:“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牺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

    两千多年过去了,教育经历了沧桑巨变,其名称也不再称为“治化”,《庄子》一书也被淹没在这历史的尘埃之中,其思想假借宗教的形式苟存于世,对其进行解读者虽然有过无数的文哲大师,但由于它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专业书籍,当然不能读出其真义来,独有一部《西游记》以小说的形式介绍了一些庄子的教育思想,但那是以佛教为背景,并以批判的态度进行了取舍的,也使读者难知其意。

《西游记》与《庄子》又有怎样的联系呢?这里尝试着说几点。

首先是《西游记》的主角孙悟空的原型的取材依据是《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中的“执留之狗成思,猿狙之便自山林来。”所以他的形与性都是猴子的化身,与他相处的也都是猴子,还做了猴“大王”。

第二、在《西游记》第一回中有这样的一首诗:“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长期以来人们对“三三行”一直不能理解,其实它在书中是指菩提祖师、仙童、孙悟空和三十个小仙,实质是指《庄子》一书共有三十三篇;“不生不灭”是指庄子所说的“道”,“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全气全神万万慈”说的是庄子所认为的一个人只要确保真“性”不失,修得“道”成,德行就自然完备的观点,庄子说:“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概括了庄子“无为”和尊重教育者个性的教育思想,用庄子的话说是:“神全者,圣人之道。”(《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

第三、孙悟空初到菩提祖师那里学道时有这样的一段对话:“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树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读者读到这里一般都认为作者是在逗趣,其实含有深刻的用意,还得分两层理解,第一层是“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这是与“老子曰:‘夫巧知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是同义的。庄子不是主张“性修返德”吗?性在哪里?实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不过这里有偷换概念之嫌,或是存在理解方面的差异。第二层是以“我虽不是树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来呼应孟子斥骂其它学派的“无父”之言。

第四、从祖师给孙悟空取姓氏的时候说的一段话可以看出《西游记》作者既批庄子也批老子,祖师对孙悟空说:“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这其中的“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喻指老子;“月者,阴也”指老子提倡的“守静”等,庄子说:“静与阴同德,动与阳同波。”(《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老阴不能化育”喻指老子的那一套不能教育人。而“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这又是对老庄的肯定,“婴儿”是老庄都提倡的一种悟道的状态,如《庄子》中有“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老子》中则有:“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在老庄思想体系里,“孺子”和“婴儿”是同一个意思。

第五、以孙悟空“大闹天宫”和他自封“齐天大圣”来讥讽庄子主张“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庄子·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以达到“以天合天”(《庄子·外篇·达生第十九》)的教育思想。庄子不是说“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主张“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吗?现在倒好,你们教育出来的弟子真的是“合天”了。这里作者的批判艺术真是挺高的,既使之形象化,又将孟子斥骂的“无父无君”之言呼应完整了。

不过在这里所要指出的是孙悟空之所以能“大闹天宫”、自封“齐天大圣”,是因为他有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而《庄子》中的“化”主要是针对教育者而言的,不是针对教育对象的,庄子说:“不以化为人,安能化人。”(《庄子·外篇·天运第十四》)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中的一个错误。而对《西游记》这部书来说,正是这样的一个错误才使得它成为名著。

第六、《西游记》中所谓的妖魔鬼怪多数是神仙界的童子、宠物之类,就连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和西海龙王三太子他们曾经都是仙界的神仙,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安排?其目的是要以“道”攻“道”,证明道家的教育是存在缺失的,除了修性还要修行,但同时也从侧面肯定了庄子主张的“无为”的教育方式是最能培养人才的,所以能保护唐三藏到西天取经的也只有孙、猪、沙师兄弟三人和西海龙王三太子这些出自道家的人才了。这里的“孙、猪、沙师兄弟三人和西海龙王三太子”也含有“三三”之意,象征着庄子思想应从属于佛才是正道,作者真是匠心独运。

总的来说,《西游记》是一部以形象化的形式来论证教育问题的书籍,所要改造的是庄子的教育思想,这其中所包含了作者对《庄子》一书的定论和仔细研究,以及批判继承的态度,这是我今天仍然值得借鉴的。

突破时空的局限,透过历史的迷雾,我们不仅可以知道我国教育的产生和沧桑巨变,更能知道《庄子》是一部怎样的书。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需要的人才多方面的,既需要“唐三藏”式的,更需要“孙悟空”式的,时代呼唤着这样的教育,同时也呼唤这样的教育理论,开展对庄子教育思想的研究是教育研究一个不可缺少的课题,它将可以填补我国教育理论在某些方面存在的空白,并使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教育理论更趋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