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于奥运的两句话说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13:41
2008年07月28日 14:57【大中小】 【打印】
坦率地说,奥运评论看得多了,可读性大多很差,今天很奇怪,一下子发现好几篇都值得一读。下面两句话,很是耐人寻味,都来自今天的奥运评论。
“北京的举动是所有城市在举办奥运会时行为的最极端版本。”——奥林匹克史学家戴维.沃利钦斯基
“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次因为某一事件而让数十万外国人以尊重主权的方式,同时踏上中国的土地”——一位北京奥组委官员
戴维.沃利钦斯基那句话来自一篇中国人写的评论:《奥运为中国提供了改变契机》,对于“极端”二字,作者是如此解读的:“所谓的“极端”,大约有两种释义:一是北京奥运会的成本目前已达2004年雅典奥运会成本(150亿美元)的三倍,包括对环境、交通的治理和火炬传递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将成为奥运史上最昂贵的运动会。二是中国试图通过奥运会达到与世界主流文明求同,如开辟“游行示威公园”、解禁境外报刊等。当作兑现承诺也好,当作民主训练也好,总之“极端”到了超出一些人的意料。”
至于“改变”什么,文章反而谈得不多。美国《世界日报》则发表社论专门谈改变:《奥运中国军团组建与体改使命》,认为“这次奥运军团的成军,还有一项较长远的影响,那就是对中国大陆体育体制改革带来契机。中国大陆体育界和民间,对体育体制改革走向有激烈争论。公认的看法是,北京奥运会将是体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起点。运动员选拔、奥运军团组建正是一项重要试验和准备,其成败影响着体改的进程和前途。 ”
北京奥组委官员的那句话则来自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评论:《两万多个镜头架到北京》,作者说:“联系中国近代的历史,不难体味这种形容背后蕴含的深意。北京奥运如今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中国读者对外国媒体做出的一些“负面”报道反应仍如此强烈。”
因为我们如此敏感,所以美国《新闻周刊》说“奥运期间不宜挑衅中国”。
怎样才算挑衅?奥地利标准报报道了《北京奥运的14件“新鲜事”》,不妨把这篇报道作为测试题,大伙儿点开看看,哪些可能触犯到我们的神经?
上面的测试很简单,真正比较严重考验可能是:奥运碰上示威怎么办?
两万多外国记者来到北京,还不知道有多少中国记者,这么多人,总得弄点假新闻出来才是。闾丘露薇就在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有关北京奥运的三则啼笑皆非的新闻”;叶雷也在光明观察发表了《不能让“辟谣”与“奥运”齐飞》;我也希望假新闻越来越少,但事实很可能正好相反,所以“读者需要多用用自己的脑子,忙着转载的媒体也需要多用用自己的脑子。”
凤凰评论编辑:彭远文
请选择您对这篇评论的态度
[查看PK排行]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彭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