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今天遭受的这场大溃败:深深震撼了中国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8:07:57
 

美国今天遭受的这场大溃败:深深震撼了中国人!

更新时间:2010-12-20 14:49 互动:米尔论坛  残酷的现实

  我( 美国人约翰?珀金斯)当职业经济杀手时,曾经研究过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统计数据,像这几年美国这种一落千丈的情况还从来没有见过。七零八碎的事实我们有目共睹,不过,我会在下文中对一些更为重要的情况加以总结。根据我的个人观察,实际形势要比我们听到的更加严峻。(如果你感觉自己了解的实际情况已经够多,可以直接跳到本章第二部分。)

  如火如荼的危机是由美国经济引起的。美国房地产价格继2005年到达历史最高点之后,从2006年开始不断下跌,这是危机发生之前的第一个信号。其他经济部门的效益随后出现下滑,因而导致房地产危机进一步加剧。由于贝尔斯登、美林证券、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及整个金融行业都把巨额赌注押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上,结果这个市场从内部爆裂了。

  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倒闭,贝尔斯登则在最后一刻由摩根大通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买下。如果没有以救助资金的形式注入的巨额政府投资,美国国际集团、美洲银行和花旗集团一样也得倒闭。到头来,美国主要金融机构及其统治和主导的金融市场损失惨重,损失额大致相当于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有140万亿美元之巨。

  2009年4月30日,在一个座谈会上,曾经担任美国国会参议员、现为商业银行常务董事的比尔?布拉德利总结道:“美国政府已经为美国金融部门提供了大约12。7万亿美元的担保和承诺,在这场危机中,我们已经支出了4万多亿美元……美国纳税人已经向花旗集团投入了大约4 000亿美元。”

  200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补充道:“美国家庭眼看着自己的净资产突然之间缩水13万亿美元,世界各国同样正在遭受类似打击。”

  全球的金融崩溃波及了全球经济。截至2008年12月31日,美国房价指数以前所未有的幅度下跌,住宅建设数量减少了38%。根据2009年前几个月的数据统计,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均值下降6%以上,工业产出锐减13%。

       美国劳工统计局宣布:“(2009年)4月份,几乎在所有行业的私营部门,失业人数庞大,分布范围广泛。私营经济部门雇员数量共计减少了611 000人。”失业人数增加到1 370万,接近劳动人口总数的9%。到2009年5月,美国经济衰退已经到了第16个月份,正在向着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为期最长的衰退周期迈进。

  新的统计数据发布时,看起来都会打破以前的纪录,人们对后续经济的预期越来越沮丧。企业库存总值减少了1 040亿美元,下降幅度为自1947年有这项统计内容以来的最大值。出口额锐减30%,是过去40年来的最大降幅。企业投资减少了近40%,同样创了纪录。住房建设数量减少了38%。

  企业支出总额的年度降幅为38%,也是史无前例的。有12%的美国人无力按期偿还抵押贷款或者丧失了抵押物赎回权,这成了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通用汽车公司一直被看做美国经济健康运行的领头羊,却首先宣布将关闭13家汽车总装厂,并且减少生产汽车19万辆。

      随后又于2009年6月1日援引《破产法》第11章的相关条款,申请破产保护。通用汽车公司宣称重组将会减少超过21 000个工作岗位,至少关闭12家工厂,约有2 600家经销商因此关门。最终通用汽车公司惨淡收场—实质上被美国政府国有化。

经济衰退感染了全世界。

  联合国发布的《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及预测报告》预计全球年度经济衰退幅度将达到2。6%,较之此前作出的最坏情况下衰减0。5%的预期又有了很大的调整。2009年1月份发布的这一报告指出:“全球信贷危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并殃及了实体经济。”该报告预测,未来两年内全球失业人数将会达到5 000万,“如果形势继续恶化,这个数字很容易就会翻倍”。联合国的报告进一步提出,2009年世界贸易额将会下降11%,出现“大萧条”以来的最大降幅。

  事实比这些预测结果更可怕。过去统计数据为我们粉饰了一幅不切实际的乐观图景—统计数据清晰无误地表明,我们过去一直都被人操纵着,我们的政府和世界金融机构公然欺骗了我们。这些人一直都在扮演着过去我当经济杀手时被教导的那种角色—让未来看上去比实际情况更乐观,尽一切可能让人们保持平静,最大限度地维持现状。

  在我所看到的统计报告中,最坏的预期都会被刻意地轻描淡写。譬如说,仅美国就已经有1 370万失业人口,加上其他国家的失业人口,全世界失业人数肯定要超过联合国预测的5 000万,而且是远远超过这个数字。2009年第一季度末,分析人士不遗余力地说服我们相信经济形势正在回暖,上述策略再次得以验证。

  然而,据2009年5月份美联储发布的报告预测,2009年美国经济将会下滑2%,较之此前估计的1。3%作了大幅修正。美联储还把预期失业率由8。8%上调到9。6%。可以肯定地说,这些经过修正的预测还是过于乐观,实际情况要比这个坏得多。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与开放社会研究所主席乔治?索罗斯写了一本书—《2008年大崩溃及其启示录》(The Crash of 2008 and What It Means)。2009年4月30日,在上文提到的那次研讨会上,索罗斯向奥巴马总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必须重建金融系统,因为该系统无法自动复原。”

  面临的挑战

  我们今天遭受的这场溃败,既不是始料不及的飞来横祸,也不是在短期之内可以迅速结束的,这是种种政策和态度导致的结果,而这些政策和态度早在将近40年前我还没当职业经济杀手时就已经开始大行其道了。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一直都处在构建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帝国的进程中。美国派出去的不是身着迷彩服的战士,而是夹着公文包、带着计算机模型的行骗高手。他们利用经济学的工具,以欺诈的手段从第三世界国家攫取他们开采出来的宝贵矿藏。

  其典型特征是,美国公司首先断定哪个国家拥有足以令它们垂涎三尺的某种资源,即被认为至关重要或者具有战略意义的不动产,随后由经济杀手出面,负责说服这些国家的领导人,让他们相信自己该做的就是向世界银行及其同类组织大举借贷。然而,这些领导人会被告知,借贷款项不会直接拨付该国,而是要把这些钱支付给美国公司,以便让它们修建港口、发电厂及工业园之类的基础设施。

  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会得到保证,这些项目带来的好处必定惠及他及他的亲朋—掌握着发电、出口及生产制造等业务而兴旺发达的当地家族财团。至于最主要的受益者是那些工程修建企业(也就是美国公司)这样的事实,我们避而不谈。

 几年之后,经济杀手们再次来到该国。他们摩挲着下巴,就像艺术家在审视模特一样说道:“嗯,你们贷了巨款,看起来好像要违约哦。”等到模特开始战战兢兢地发抖时,他们会微微一笑,接着说,“别担心,我们能解决一切问题。你们不得不做的就是把石油(或其他资源)低价卖给我们;要搁置约束我们的环保法规和劳工法规;要答应永远不向美国商品征收关税;要把你们的学校、公共事业及其他公益性部门私有化,然后卖给我们的公司;要派兵参战,以支持我们在伊拉克等地的军事行动……”

  经过长期的演化和发展,善于使用阴谋诡计和经济欺诈手段的那些人已经组建了一个体系,他们在美国公司和美国政府之间进退自如,政商(即“金权政体”)通吃。诸如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乔治?舒尔茨、理查德?切尼之流就是这个体系内领袖人物的缩影。麦克纳马拉先是担任福特汽车公司的董事长,随后出任肯尼迪和约翰逊两位总统任期内的国防部长,最终成为世界银行行长。

  乔治?舒尔茨是一位经济学教授,曾经担任芝加哥大学商学院院长,后在尼克松总统任期内出任劳工部长、管理与预算办公室主任及财政部长,他还在里根总统任期内担任过国务卿,也当过贝克特尔公司的总裁,又是小布什总统的顾问,后来担任摩根大通银行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切尼在福特总统任期内担任白宫办公厅主任,在1989年出任参议院少数党督导员,在老布什总统任期内担任国防部长,后来当上哈里伯顿公司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他还是与小布什总统搭档的副总统。

  我曾在厄瓜多尔观看了一个美术展,正当我浏览时,看到了一幅画得相当到位的钢笔画。画上画的是切尼,他的一只脚牢牢地踩在白宫里,另一只脚则踏在哈里伯顿公司位于迪拜的新总部;他一只手攥着一摞合同,另一只手则端着AK-47自动步枪;他的裤子褪到脚踝,胯下是非洲和中东,他正蹲在那里解手;在他下方是漫画的标题—这就是世界所看到的。

  到了最高层,经营企业的巨头和掌管美国政府的人员已经没有区别。然而,在一线冲锋陷阵的却是我这样的经济杀手。那些真正的杀手潜伏在我们背后的阴影中,他们像豺狼一样,随时准备推翻或者暗杀拒绝接受我们开出的条件的领导人。极少数情况下,威逼利诱的努力会失败,就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那样,这时就轮到军方采取行动了。

  这种模式在海外无往不胜,以至于我们把它引进了美国国内。过去我们在菲律宾、扎伊尔(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厄瓜多尔等国,要求领导人采用的那些政策和技术,已经引入纽约、加利福尼亚及密歇根。以下所列就是在美国最为风行的种种情形:在环保、社会、广告等方面强制要求企业遵守严格标准,从而保护普通百姓权益的法律被废除;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都有大量债务无法偿还;公共事业部门、监狱及其他“公共”机构纷纷被私有化;打着“国土安全”的旗号,警察部门的窃听监视活动不断增多;利用公共资源,谋取企业利益。

  前面我说到“成功”,不过,只有当你恰好是“金权政体俱乐部”的一员时,成功才是真实的。这个俱乐部由工商企业和金融行业的首席执行官们组成,他们是势力强大的政治掮客,与他们把酒欢宴的都是参议员、众议员、监管人员及美国总统之类的人物。对于除此之外的任何人而言,实际上一直遭遇的都是无比惨痛的失败。

  从医疗保健到公立学校,美国人民眼看着自己的基本权利不断遭到侵蚀;美国人目睹了邻居经营的夫妻店沦为零售连锁巨头的牺牲品;看到了新闻媒体被一小撮儿财团掌控;美国人现在发现自己正在遭受经济衰退的苦难,而以前总是有人告诉他们经济衰退永远不会再发生。

 1978年之前,尽管我已经做了将近7年的职业经济杀手,但是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理解让我没齿难忘的这套体系的深层含义。我在那个时候的工作是说服巴拿马的政府首脑奥马尔?托里霍斯(Omar Torrijos)接受世界银行的一笔巨额贷款。让巴拿马破产,就可以确保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尽管刚刚签署的条约已经把运河交还巴拿马,还可以保证美国企业获得利润丰厚的建设合同。腐蚀某国领导人,使之大发横财,然后把这个国家置于任由美国人残酷剥削的境地,这就是职业经济杀手堪称经典的阴谋诡计。

  但是,奥马尔并没有买账。“我不需要你们那些该死的资金。”一天下午他说道。其时,他和我站在一艘豪华游艇的甲板上,游艇就停靠在孔塔多拉岛(Contadora Island)的码头上。这里是美国政客和企业高管们躲开自己的夫人及国际媒体的视线,安全地纵情享受性爱和毒品的天堂。

  奥马尔斜倚着游艇油光铮亮的桃木栏杆,送给我一个最富魅力的微笑。“我居华屋,享美食,坐豪车,还有肯把游艇借给我的朋友……”他伸展双臂,拥抱了一下游艇座舱。座舱里,他最亲密的几位男幕僚正和五六个身着比基尼泳装的妙龄女郎分享着朗姆鸡尾酒。“一个男人想要的一切好像我都有了。”

  随后,他眉头一皱,又说道,“有一件事情除外。”接着他告诉我,他的目标是让本国人民挣脱“美国佬的枷锁”,确保他的国家真正控制巴拿马运河,并且帮助拉美国家从他所说的也正是美国所代表的“掠夺成性的资本主义”中解放出来。

  奥马尔又补充道:“你要知道,我现在的建议最终也会惠及你的子孙。”他解释道,他认为美国正在推行的那套极少数人剥削大多数人的制度注定是要灭亡的。“正如以前的西班牙帝国一样,那是会自我毁灭的。”他吸了一口古巴雪茄,缓缓地吐出烟圈,就像一个男人在接吻。随后他警告我:“如果你、我以及我们的朋友不向那些掠夺成性的资本家宣战,全球经济就会走向动荡。”他的目光掠过海面,看了看沙滩和孔塔多拉岛上的棕榈树,随后又把目光转向我,“不要让自己上当受骗。”

  我确信,奥马尔为了改变这套制度而积极地努力着,结果却让自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981年6月,奥马尔乘坐私人飞机时因飞机失事而遇难,很多国际新闻媒体把这次事故归咎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暗杀活动。获知这个悲痛的消息之后,尽管我深受打击,但还是一点也不感到奇怪。

  如果奥马尔不屈从于经济杀手贿赂腐蚀他的努力,那些豺狼走狗就会找上门来,我已经为此忧心忡忡了很长时间。在他之前,已经有伊朗的穆罕默德?摩萨德、危地马拉的哈科沃?阿本斯、印度尼西亚的艾哈迈德?苏加诺 、刚果的帕特里斯?卢蒙巴、智利的萨尔瓦多?阿连德、厄瓜多尔的海梅?罗尔多斯及其他许多人成为前车之鉴。

 在美国,没有人愿意肩负起奥马尔所从事的事业的使命,美国历届总统尤其如此。至于美国国会,议员们也是夹着尾巴,偷偷溜到公司头目面前邀宠讨钱,这些人为他们开展竞选活动、谋取更强权势提供资金支持。美国百姓作为选举人和消费者,大声嚷嚷着要廉价商品,全然不把别的国家付出的雨林被毁、山尖削平、工人劳苦、珊瑚礁消失的代价放在心上。

  简而言之,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着名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从越南归来后,他指出越南战争进行得并不像政府宣称的那样顺利,只有这个时候才抖落了美国人身上的那种冷酷淡漠。克朗凯特的言辞激发人们走上街头,要求结束战争,最终导致这场战争越来越不受支持,以至于尼克松总统被迫为此寻找出路。

  不过等到西贡失守,美国人又回到了过去那种昏睡沉迷的状态,没能揭示出隐藏在这场冲突之下的潜在原因。战争把百万富翁变成了亿万富翁,战争只是更为凶险隐蔽的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这种疾病还会像鬼魂附体一样卷土重来,美国人对这些事却熟视无睹。我们眼看着克朗凯特退出新闻领域而无动于衷,对“金权政体俱乐部”收购克朗凯特所在的新闻网及其他新闻机构的举动袖手旁观,新闻报道终于被耸人听闻的娱乐节目取而代之。

  克林顿的“非洲复兴计划”支持了一个又一个的血腥独裁者,美国人却置之不理,没有任何抗议,只要这个国家向美国公司敞开大门,允许它们抢劫资源、谋取利润就行。“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美军出兵占领伊拉克,这次同样也不例外。美国政府跟其他国家签署的贸易协定根本就不公平,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欠下巨额外债,华盛顿放弃监管,授予各个行业的那些大企业可耻的权利,美国人对此全都不闻不问。

  美国人对首席执行官顶礼膜拜,给那些企业管理者空前的财富,以至于企业首席执行官的平均薪酬已经攀升到普通工人的400倍(这个比例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也比欧洲、日本及其他国家高得多)。美国人把华尔街上那些赚得亿万薪酬的猛士作为商业杂志的封面人物,而不管他们所经营企业的赢利情况,对他们创造的风险更大的新型金融工具刻意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