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的来历-------自由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18:16


 

饮食在人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之一,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形成,却要比人类的出现来得晚,它是随着火的使用而出现的。 现代人都习惯于一日三餐,实际上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墨子·杂守》说,兵士每天吃两顿,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朝食”或“饔(yōng)”,在太阳行至东南方(隅中)时就餐。第二顿称“飧(sūn)”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 “食不时不食”(《论语》)。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曾怒而下令 “且日享士卒”,由“一日二餐”改为“一日三餐”,借此犒劳将士,激发士气。当刘邦得知了,亦由“一日二餐”改为“一日三餐”了。所以,使刘邦率领的大军,气势倍增,攻取了天险“峣关”。 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或四餐。并且,三餐开始有了早、中、晚饭的分称。早饭,汉代称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点心之称。《能改斋漫录》云:“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至今,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午饭,古人曾称之为“中饭”或“过中”。 一日两餐时,人们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始”(《孟子·滕文公上》),用过飨食,便意味着一日时间的流逝。而今天人们常用“一日三餐”之词来表示对时光的不同情感,其中包括惜时者的感慨。 至今,一年四季,我国不论南方北方,人们比较普遍习惯于一日三餐了。可以说,多年来逐渐形成的我国传统的一日三餐制,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但是,科学家认为,一日三餐制的弊端在于间隔时间太长,而每餐进食量又偏大,结果使肠胃乃至整个身体备受折磨,例如,若一次性大量进餐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心脏病患者最适宜一日四餐。一日三餐餐间时间过长,尤其是生长迅速、代谢旺盛的少年在下次就餐前呈腹中空虚状态,到进餐时吃得太饱太快,久而久之,就会染上慢性胃炎等疾病。一日三餐,虽然摄入食物总量绰绰有余,但身体总处于饥饱不匀状态,相对饥饿时,体内就会发生“能源危机”而导致胆囊结石、低血糖等疾病。 那么,哪些人最好一日四餐呢?处于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高龄体弱者、孕妇,糖尿病、低血糖症、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腺炎、胆囊摘除术后、高血脂、高血压、神经衰弱、冠心病等患者。这里要提醒大家,适当增加进餐次数,应注意每餐不宜多吃,少吃多餐可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利于上述疾病恢复。
  • “物壮则老”:世界从来不曾失衡 10-12-01 自由门
  • 巧妙的中国文字 10-12-01 自由门
  • 临死前一秒会看到什么? 10-12-01 自由门
  • 一个连安全食品都吃不上的民族是可悲... 10-12-01 自由门
  • 一日三餐的来历 10-12-01 自由门
  • 做最好的自己 10-12-01 自由门
  • 开宝马的弱势群体 10-12-01 自由门
  • 一个没有穷人的国家——丹麦 10-12-01 自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