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熨斗烫学生”该如何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7:06:28

资料图:被烫伤男童的脸。
12月14日,江苏兴化板桥幼儿园7名儿童因上课说话被该校女老师易某用电熨斗烫伤。家长发现孩子受伤时,易某谎称是上厕所时小朋友相互拥挤不小心摔伤的。16日晚,兴化市委市政府召开发布会,称肇事老师是园方聘请的社会人员,误以为电熨斗不烫了才吓唬孩子的。(12月17日《扬子晚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问题的症结点在于,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无独有偶,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遗憾的是,个别老师缺乏起码的耐心,更不要说爱心了,他们一看到孩子不顺眼就恶语相加,学生要不听话就暴跳如雷,甚至饱以老拳。老师的爱心哪里去了?职业责任感哪里去了?
而且,个别老师根本不把羞辱或伤害孩子当作一件可怕的事情,总觉得对孩子犯罪好像不是违法犯罪。因此,他们认为骂一骂、打一打孩子,没什么大不了。要知道,老师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因为面向的是学生,是孩子,是人心,是灵魂的塑造,这就更需要老师有健全的人格、有教育的技巧和公民的素养。一个称职的老师,一定是一个懂得爱的艺术的老师。通常,他不会训斥而是鼓励,不是简单粗暴而是循循善诱,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交流,不是耳提面命而是拨动心弦,不止是传授本领,还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百年育人、始于幼学。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时间是个玩跳棋的儿童,王权执掌在儿童手中。”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迎接他们的应是阳光而非阴影。孩子免予被侮辱和被伤害,这个社会才会让人放心;孩子拥有明媚而健康的未来,这个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才可美好预期。王石
马涤明
18日,江苏兴化政府召开发布会透露,用熨斗烫伤7名幼童的老师被行政拘留10天,并处以500元的罚款。媒体质疑称,应等幼儿确定伤情后再做处罚决定,如伤情过重,应对肇事老师处以刑事拘留。(12月19日《扬子晚报》)
以常识讲,故意拿电熨斗烙在幼儿脸上,而且连烙7人,肯定是严重的刑事案件。烙伤的后果都很严重——照片上看得出来,尤其严重的是,侵害部位在面部,一旦留下疤痕,就有毁容的可能,而故意伤害造成毁容应属严重罪行,如此骇人听闻的事件居然被定性为治安案件草草处理,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究竟出于何种考虑,依据的是哪一条呢?
此前,当地政府关于“误烫”的定性已经引起舆论的强烈质疑。第一,所谓“误烫”的依据,政府全凭肇事者自己的交代,这很荒谬。第二,不论被肇事者烙伤的幼童人数,还是留在幼童脸上深深的伤疤烙印,都证明不存在“误烫”的可能性。先前“误烫”的草率定论和最终的草草治安处理,令公众严重质疑当地政府是在有意大事化小,以尽快了结这一骇人听闻、影响恶劣的公众事件。政府如此草率处理公众事件,不管是为了有意包庇肇事者,还是顾及所谓地方形象,亦或就是由于执政能力低下,其结果都是对受害幼童权利的严重侵害,对公众愤怒的严重漠视。在幼儿园暴力现象频现的背景下,案件的草率处理,无疑会加大幼儿教育环境的风险系数,某种程度上会产生纵容侵害的结果。
没有证据显示肇事教师有何背景或后台,然而,如此涉嫌严重犯罪的案件被轻飘飘地作为治安问题处理,肯定要引起公众的质疑。那个凶狠的幼儿教师是何许人也?政府为何不惜顶着汹涌的民意,刻意保护她?不管政府是出于何种目的,都绝不可以牺牲幼童权利为代价。当地公权部门应防止对事件的处理不当,导致政府公信力严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