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难兴邦:是追求不是规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1:11:13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大灾难。灾难发生后,“多难兴邦”就有了较高的使用频率。不过,同样说到“多难兴邦”,看法却各各不同。
一位作者在文章中说:“多难兴邦,乃中国古训。它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蕴含着历史的辩证法。中华民族经历过太多的苦难和灾祸,但从来没有被灾难压垮,始终生生不息,繁衍发展。”
又有一位作者说:“灾难,就是灾难,数万同胞在瞬息间离我们而去,悲伤,为了我们远去的同胞,让我们纯净地悲伤。不要说什么‘多难兴邦’,不要将过多悲伤以外的意义强行赋予悲伤,不要一次又一次将社会进步的希望寄托在国家的多难、同胞的生命上,这样的代价,我们支付不起;这样的寄望,多么懦弱、多么缥缈。”
还有一位作者说:讲多难兴邦是忽悠人。多难不能兴邦,多难只能兴妖,多难只能兴奸,多难只能兴盗,多难只能兴骗。
以上作者看法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将多难兴邦看成了一个规律,一个必然的趋势。第一位作者说得很明确,多难兴邦是历史经验的总结,那自然就是规律了。第二位、第三位作者同样将多难兴邦看成是规律,然后用事实说明,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规律。
其实,多难兴邦不是一种规律,而是一个人们追求的目标,一个人们希望达到的境界。这就像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这不是规律,而是一种追求。假如有人将它当成规律,认为失败之后必然紧跟着成功,或者煞有介事地在那里对这句话进行反驳,那都不免让人哑然失笑。同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一种追求,而不是一个规律。以为“艰难”与“成”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或者在那里一本正经地反驳:“难道艰难困苦一定给人带来成功吗?”都难免让人喷饭。
有人说,我们应该慎言“多难兴邦”。其实,如果将多难兴邦理解为追求而不是理解为规律,那就没有必要慎言,更不必回避“多难兴邦”这个词汇。发生这样的灾难,我们不应该被灾难压垮,而应该振作精神,用科学的态度应对,把我们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样说,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温家宝在北川中学安置点对学生们说:“要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他在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可以看出,在这里温家宝也是将“多难兴邦”当成一个努力的目标,而没有将它当成一个规律。他还说出了怎样才能做到多难兴邦,那就是要坚强不屈,树立信心,用坚实的步伐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多难兴邦!我希望能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