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春秋的感受为何这么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14:37

卷首语:中国人对春秋的感受为何这么深?

  撰文/单之蔷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11期卷首语

  为什么“春”、“秋”两字出现的频率超过“冬”、“夏”?

  有了像百度和谷歌这样的搜索工具以后,要研究一下成语中哪个字出现的频率高,似乎变得容易了。比如我想知道成语中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各自出现的频率,用这些搜索工具就可以搜一下。结果在一个收录了41843条成语的成语网站中,春出现的频率最高,出现了102次;其次是秋,出现了97次,而且这两个字经常连用;包含夏和冬的成语,则分别出现了31和22 次。总的说来,春和秋出现的频率在成语中远远超出冬和夏。

  说到春秋,首先想到的是孔子修的史书《春秋》,这是记载了自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鲁国历史的一部史书。据说那时春秋是史书的统称。看来早在公元前7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喜欢用春秋来代表一年四季了,甚至代表年代的更替、时代的变迁了。

    春生秋杀,在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意象中,春的生机盎然和秋的肃杀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夜春雨后初绽的春花,树梢枝头上萌生的新芽,春给人带来充满了无限希望的未来(摄影/傅静中);

 

    而木叶凋零,枯枝瑟瑟,熟透了的红柿子零落地挂在树上,这样的秋景确实让人看上去就不由得心生寂寥。(摄影/王树洲)

 

  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秘密可能就藏在我国的气候规律中。

  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分明,尤其是农耕文明所在的中原地区,四季变化非常明显,而与我国同纬度的其他国家四季却并不分明。我国华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除了春夏秋三季外,有的地区还有接近冬季的初春和深秋气候,而同纬度的世界其他地区,大部分全年皆夏。我国华北、东北四季分明,而同纬度的世界其他地区,基本上只有秋冬春三季,季节变化还远没有我国鲜明。总之,世界上中国的四季更替最分明。因此中国人喜欢用春夏秋冬四季说事,用春秋两季代替一年四季,用春秋表示年代,用春秋形象地代替历史,就不奇怪了,而且这也是中国的专利。

  但为什么用的是春秋,而不是冬夏?

  我查找了一下有关我国一年四季分布的文章和地图,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但全国有两个无夏区:一个是青藏高原地区,另一个是大兴安岭与呼伦贝尔草原地区;有一个无冬区,即南岭与武夷山以南地区;还有一个位于云南昆明一带的四季如春区。这样大的地区或无夏或无冬,人们怎么能知道何谓夏、何谓冬?但是这些地方却大都有春有秋,或者可以说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春秋,因此我们的祖先用部分代替整体时,显然应该选用春秋,而不是冬夏。

  用春秋代替一年、年月、年代、历史,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春秋两季是一年中最有标志性的季节,春花秋叶,满山如旗,夏与冬简直无法相比。

  另有一个原因也应该提及,就是中国四季的长度有这样一个特点:北方冬长,南方夏长,但无论南北,春秋都很短促。如长城、天山以北,冬季长达半年以上;广东、广西、海南岛,夏季长达半年以上,南海诸岛全年皆夏。由于我国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冬冷夏热,春天升温快,秋天降温快,因此春秋两季特别短促,春秋两季加起来也就等于一个夏季或一个冬季的长度。有一年,我在长白山亲眼目睹了秋天的脚步是何等地迅速。前一天还是满山青翠,一夜霜雪,绿叶结冰,满山皆白,冻得绿叶枯黄,迅速脱落,遍地速冻的绿叶铺满山谷。秋天就这样来临了。

  这种气候特点让我们的祖先对春秋之际自然界短促剧烈的变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对于漫长的冬季和夏季则已经麻木。因此春秋作为一个词汇出现比冬夏的概率就多多了。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代表一年四季和历史变迁的是“春秋”,而不是“冬夏”了。

  为什么昆明叫“春城”而不叫“秋城”?

  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颂“春”,为什么悲“秋”呢?

  在我国古代的诗歌和成语中,我看到先人用“春”来指称各种美事和好事,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还有春风拂面、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春葩丽藻、春色撩人、春色满园、春宵苦短、长春不老、回春妙手而把一些不喜欢的事项用“秋”来形容,这也同样可以找出许多来,如: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秋后算账、凛若秋霜、秋风过耳、秋草人情、秋风纨扇、望秋先零、春生秋杀就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所言:“自古逢秋悲寂寥。”

  之所以如此,与中国的四季连接顺序有关。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春后面是夏,秋后面是冬,只有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是秋后面是春,春后面是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后面紧跟着的是严冬,连北京每年都有90多天的严冬期。所谓冬季,就是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日子,而严冬就是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日子。严冬是很寒冷、滴水成冰的气候,令人生畏。在我国的秋就像冬天拉开的序幕,令人联想到严冬。而春就完全不同了,春后面来临的是夏,夏温暖而热烈,万物葳蕤,菜蔬瓜果亦不鲜见。因此中国人亲近春是正常的。

    虽然没有严冬酷夏,但云南昆明却不乏春种秋收,图为9月份昆明嵩明县的农民正在收割杂交粳稻。如果用温度指标来衡量,昆明既可以说“四季如春”,也可以说“四季如秋”,但我们叫昆明城为“春城”而不是“秋城”,从这点上就透漏出中国人对春的偏爱。摄影/向远坤

 

  关键是从春天和秋天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春天是开始,是希望,是一切可能性的展开;秋天是收获,是结果,是一切过程的总结。一个指向未来,一个指向过去。因此可以想象那些缔造语言的人会怎样使用这两个字眼了。

  如云南高原中南部昆明一带,是海拔1500米左右的地区,一年中最热的7月,这里因海拔高而气温低,平均气温低于22℃,因此无夏;又因为纬度低,太阳入射角高,接受的太阳辐射的热量较高,北部和东部又有青藏高原和滇东的山脉阻挡,冬季北方的冷空气难以入侵,一年中最冷的1月平均温度也高于10℃,因此无冬;就是说这个区域全年的气温在10℃—22℃之间,这正是春季和秋季要满足的气温条件,所以昆明周边地区既无冬也无夏,只有春秋。昆明及周边地区的农业也是有春种秋收的,因此昆明周边我们既可以说“四季如春”,也可以说“四季如秋”,但我们都说昆明“四季如春”,而不说“四季如秋”;同理昆明既可以叫“春城”,也可以叫“秋城”,但我们叫昆明城为“春城”,不叫“秋城”。这些都透漏了中国人对春的喜欢超过了秋。

  为什么是送“秋波”,而不是送“夏波”?

  暗送秋波、临去秋波、秋水盈盈、望穿秋水、秋水伊人,这几个与秋有关的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但我查看了许多词典,对这几个成语的解释却令人不甚满意。如:暗送秋波是这样解释的,秋波指秋天的水波,明媚清澈,用来形容美女的眼睛和目光,暗送秋波就是指暗地里眉目传情;临去秋波,是说临别时的回头一顾,依依难舍;望穿秋水,秋水指的是眼睛,眼睛望穿了,思念是何等地深啊。这里的秋波、秋水都是说秋天的水波清澈,但为什么秋水清澈,却没有解释。

    秋季的雅鲁藏布江,风轻浪静,江水澄澈透明,与夏季的滚滚浊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到这样的秋水,你就会明白用秋波来形容美人明眸,一定是出自大家手笔,它不仅道出了眼睛的清澈明亮,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温柔缱绻,明媚风流。摄影/谢罡

 

  其实秋天的水波清澈与中国的独特气候有关,其他国家的秋水未必清澈。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古代主流文化所在的中原地区,秋天的河水、湖水甚至于海水都比其他季节清澈,原因是中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雨热同季。夏季河流进入丰水期,也进入了洪水期,这时河水主要靠汇集到河中的雨水来补充,泥沙俱下,河水浑。到了秋季,降水减少,河流进入枯水期,河水主要靠地下水或冰川融水等来补充,这时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减少,变得透亮清澈。而春季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积雪融化,河流会有春汛发生,这时的河水也不如秋季清澈。因此用秋水、秋波来形容美女的眼睛和目光是形象贴切的,用春水和夏水显然不妥。

  我们的先人对秋天的观察是何等地细致准确啊,秋水比春水、夏水、冬水明媚清澈这一现象被我们的祖先观察和注意到了,并且感染了他们,因此他们用秋水来打比喻、来造成语了。

  今天的秋水也曾打动了我、感染了我。有一次我在夏季经过横断山区的几条大江——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时,看到一条条浊流奔腾咆哮,推开大山夺路而去,那时感受到的是江水的力量之美。后来有一次我在秋天走同一条路线,经过同样几条大江,但是这些大江全都变了,由夏季的滚滚浊流变成了绕山的碧绿玉带,江水澄澈透明,如诗如画地静静流淌。

  至此我想说的是,赏秋不仅要赏层林皆醉、红叶尽染、农作金黄这些秋色之美,你还要赏秋水之美。我们的祖先早就欣赏秋水之美了,我们岂能把这传统丢了?(撰文/单之蔷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11期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