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活不下去"的心理情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2:44:57

癌症"活不下去"的心理情结

    潜意识不仅制造疾病,还制造疾病的最高形式:死亡。大量的不治之症、绝症,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是潜意识制造出来的图画。也就是说,一些不治之症、绝症,也是我们心中“想”出来的。特别如癌症,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潜意识制造出来的“别有用心”的图画。我们沿着《破译疾病密码》的思路,很容易在毫无偏见的分析中发现这一结论。而且可以发现,癌症这一疾病,是论证本书理论的典型论据。

  一,首先,我们会注意到,癌症是潜意识运用隐喻手法制造出来的许多疾病的延伸与升级。

  譬如,潜意识因为有了思想上消化不了的压力,于是用隐喻的手法制造了胃部疾病肠部疾病,或消化系统各种疾病。当这种疾病还未达到目的时,还未能解决思想上消化不了的问题时,而且情况更加恶化时,那么,它也可能恶化,最后演变成癌症,像本章写到的那些女性,由最初的普通肠胃病最后发展为肠癌。

  又譬如,一般的良性子宫瘤、乳腺瘤,最初是以隐喻的心理机制造出来以表明患者在家庭生活中的不良处境的。如果这种疾病长期未能解决矛盾,而且事态进一步恶化,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那么,它们便可能演变成子宫癌,乳腺癌

  其余一般疾病演变成癌症的情况,都可以很清楚地说明这一点。

  二,在这里,对癌症病人的潜意识分析是分两步的。

  第一步,寻找到癌变前疾病产生的心理原因。例如,思想上消化不了的压力,如何具体地制造出了消化系统疾病。夫妻关系、子女关系上的心理情结,如何制造出了妇科病。

  这种分析要十分具体,要根据病人本人的回忆、体会,找到令他(她)本人及医生都确信不疑的病因认识。

  真正找到潜意识制造疾病的象征意义。

  第二步,询问癌变前的那种疾病为何久治不愈。

  询问癌变前的普通疾病在什么情况下演变为癌症的。

  这是极其重要的。

  一般说来,癌症不是突发病,它常常从其他病症演变而来的。有些癌症病人似乎从一开始发现疾病,就已是癌症。那是因为癌症前的疾病未引起注意而已。

  如果一种疾病演变为癌症,那么我们把后者称为前者的“终极形式”。而把前者称为后者的“准备形式”。例如,子宫肌瘤演变为子宫癌。子宫癌是子宫肌瘤的“终极形式”。子宫肌瘤是子宫癌的“准备形式”。

  三,有些病人承受的心理压力是以突发的、剧烈的、摧毁性的重创形式出现的。那么,潜意识可能在以隐喻手法制造一般性疾病的同时,已经开始制造癌症。这种情况下,癌症来得快,没有太明显和长时间的“准备形式”阶段。

  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方面,癌症的种子可能预先已埋伏在健康的躯体内,只不过对于健康的躯体,它可能永远没有萌发的日子。而对于那些心理受到重创的人,就可能立刻被潜意识“直接”哺育出来。

  另一方面,一般性疾病突发,迅速恶化,很快“升级”为癌症,这也是可能的。

  四,无论癌症是哪种情况,或是有“准备形式”的疾病,“升级”而来,或是似乎没有“准备形式”的疾病,“直接”出现的就是癌症,这两种情况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

  相当一些癌症患者心理中都有“活不下去”的情结。都有“不想活了”这一潜在情绪。虽然,我们见到的绝大多数癌症患者都有着很强烈的求生欲望,然而,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只是公开的一方面,只是显意识最容易观照的一方面。只要对癌症患者的生活环境、心理深处做一番细致的调查了解,那么,可以肯定的是:

  相当一些癌症患者之所以得癌症,之所以得这种接近死亡的疾病,除了其他原因,还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有“活不下去”的生活因素与心理因素。

  也就是说,患者在生活中承受到的那种使他感到“活不下去”的压力,潜意识深处那种“不想活了”的倾向,最终是以癌症这种象征死亡的疾病图画表现出来。

  在这里,潜意识依然严格地遵循了制造梦、制造神经症等图画时所遵循的隐喻手法。

  五,因此,我们的结论是:

  某些癌症患者在生活环境中很可能有“活不下去”的情结因素。

  某些癌症患者在心理深处很可能有“活不下去”的情结因素。

  而这些因素一般是潜藏的,因为在人类社会中并不是可以自由随意表达死亡愿望的,并不是可以随意表达活不下去的痛苦和不堪重负的困苦的。

  人有责任,有义务,有伦理道德规范的各种言行准则。

  只有疾病可以自由地制造。

  惟有疾病是隐讳的也是自由表达的手段。

  作者在对一些癌症病人的考察中发现,很多癌症病人在患病前都有某种极为强烈的“活不下去”的生活原因及心理情绪。

  六,因此,在治疗癌症时,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挖掘出患者癌症的潜意识病因。要使患者找到潜意识中那种“活不下去”的情结。不放下这种情结,潜意识中始终压抑着一种要制造死亡疾病的冲动,任何治疗都难以真正奏效。

  七,因为死亡的冲动、活不下去的情结更多地是在潜意识中的,所以,我们观察到的癌症患者,大多数都有很高的求生欲望。

  求生的欲望与死亡的冲动是事物的两个方面。

  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制造疾病与死亡,另一方面在追求生命,在与疾病和死亡斗争。

  这正是一个完整的人在疾病问题上的完整的心理结构。

  绝不应该看到患者那么迫切的求生欲,就忘记了他潜意识中那种“活不下去”、“不想活”的心理。也不应该看到了患者“活不下去”、“不想活了”的心理原因后,忘记了他有强烈求生的一面。越是临近死亡,可能产生愈加强烈的求生愿望。

  这常常是启发病人放下“活不下去”的情结,战胜疾病的有力因素。

  八,癌症当然还有许多其他致病原因,如环境污染,如吸烟,如遗传,等等,然而,癌症在一定程度上是潜意识制造出来的图画这一论断是没有问题的。

  在潜意识制造图画时,“活不下去”的生活原因及心理隐语起了重要作用。

  潜意识非常明确癌症这种疾病的死亡性质,它就是以此来象征“活不下去”,这是非常确切达意的。相当多数的疾病都是为了象征表达患者在某一方面承受不了的压力。当这种压力持续并增加到了使他有“活不下去”这一感觉时,癌症就出现了。

  “活不下去”,是癌症出现的潜意识临界点,是人的心理深处感觉的临界点。

  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广泛考察,以进一步掌握这里的全部规律。

   

走出乳腺癌的八大误区

    误区一: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才有患癌可能。

  事实:在已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中,70%的女性没有明显的致病风险因素。

  但如果一级亲属中(包括母亲、姐妹或女儿)有人患乳腺癌,那么此人患乳腺癌的风险将增加一倍。父母的家族病史对女性有同等重要的影响。

  误区二:穿胸罩将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事实:不少人指出胸罩会压迫乳房的淋巴系统,导致毒素积累而诱发乳腺癌,这一说法已经广泛证实为不科学的。

  误区三:隆胸手术可能导致乳腺癌。

  事实:女性隆胸并不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但这些女性有必要在体检时增加对乳房的X光检查。

  误区四:乳房小的女性患癌几率小。

  事实:乳房大小与患乳腺癌没有关系。乳房特别大只可能意味着不易接受检查,和患癌几率并无关系。

  误区五:如果自身患病几率大,就只能等待发病征兆的出现。

  事实:女性可以积极主动地降低乳腺癌的风险,如保持体重,避免肥胖;保持规律运动;减少或杜绝酒精的摄入;定期检查乳房健康;戒烟等。

  误区六:乳腺癌总以肿块的形式出现。

  事实:肿块可能预示着乳腺癌,但是患病征兆不止于此:乳房或乳头疼痛、乳房肿胀、皮肤过敏或凹陷、乳头向内收缩等。

  误区七:大多数乳房肿块都会癌变。

  事实:约80%的乳房肿块都是由良性变异、囊肿或其他情况导致的。但无论如何,医生建议在乳房发生肿块时都应尽早接受检查。

  误区八:切除乳房就不得乳腺癌。

  事实:乳房切除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癌几率,但不能完全避免。有时可能在疤痕处开始患病,或者原有的癌细胞扩散。    

乳头乳晕瘙痒是“癌”前兆?

    有些患者乳房部可能还没有发现明确肿块,仅仅是乳头及乳晕部瘙痒、皮疹,看起来像湿疹一样,其实这也可能是患了一种特殊的癌,即Paget"s病,也就是乳头湿疹乳腺癌。所以,不要忽略了小小的变化。

  乳头乳晕瘙痒是“癌”前兆?

  当然,乳头乳晕部的湿疹样改变,不一定都是癌,其中有些就是单纯的湿疹。那么,什么样的情况应引起特别警惕呢?一般来讲,如果单侧的乳头乳晕部发生湿疹样改变,且经久不愈者,则湿疹样癌的可能性大。其主要表现为初期乳头奇痒或轻度灼痛,继之乳头乳晕的皮肤发红,出现轻度糜烂,表面常有黄褐色或灰色的鳞屑状痂皮附着,病变区域皮肤粗糙、增厚而坚硬,与周围分界清楚,以后还可发生患侧乳头凹陷或糜烂腐蚀,或于乳房内可触及质硬的肿块。

  在湿疹样乳癌的较早期,即病变仅仅局限于乳头乳晕部,乳房内尚未触及肿块时行患侧乳房单纯切除,治疗效果尚好。若是待乳房内肿块已经形成,则预后较差,必须行乳癌根治术。因此,在病变尚处于乳头乳晕的湿疹样改变的初期即予以及时诊断治疗,是获得较好预后的关键。临床对经治疗2周以上无效的乳头乳晕部的皮肤损害应考虑作活检以明确诊断。

  乳房保健的方法

  1、直推乳房:先用右掌在左侧乳房的锁骨下用柔和而均匀的力量可下直推乳房根部,再返过来向上沿原路线推回,重复20-30次,然后再换左手以同样的方法做右侧乳房按摩。

  2、侧推乳房:用右手掌从胸部中央着力,搓推左侧乳房至腋前,返回时用五个手指握住乳房向内侧回带,反复推动20-30次,再换左手以同样的方法按摩右侧乳房。

  3、托推乳房:用左手掌托住左侧乳房底部,然后用右手掌与左手相对用力向乳头方向合力托推20-30次。这种方法适用于乳房稍大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