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切有部【印度佛教】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53:49
宗派源流吴言生博士主持【印度佛教】
产生和流传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创始人是悉达多·乔答摩,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简称佛陀(觉者)。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原始佛教  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约为公元前6~前5世纪。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 “三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教说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其核心内容是讲现实世界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其次,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法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的学说。后人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恝三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四种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创立的僧团中允许各个种性和贱民参加。另外,还容许教团中包括过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称为优婆塞、优婆夷或在家二众。
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戒律和教义看法的不同,开始分裂。先后形成了许多部派。最初分为大众部和上座部,这被称为根三二部,以后又从两个根本部中分裂为十八部或二十部,称为枝末部派。部派佛教争论的主要总是诃梨跋摩在《成实论》中曾概括为“十论”,即二世有无?一切有无?中阴(轮回的主体)有无?顿悟或渐悟?罗汉是否有退?随眠(烦恼)与心是否相应?未受根业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数?在无人我(灵魂)等。对于这些问题各个部派都有不同的回答。上座部认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应是阿罗汉果,阿罗汉果与佛果位相同,他们把一切现实存在分为色法(物质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种”(地、水、风、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长、短、大、小、方、圆等形象和青、黄、赤、白等显色以及其他感官对象),心法有八十九种,并作了详细的分析。上座部后来又分为根本上座部和说一切有部。前者流传于雪山即喜马拉雅山麓,后者流传于克什米尔地区。说一切有部后来分出犊子部,犊子部又分出正量等四部,继又分出化地部、经量部等共十一部,说一切有部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三藏中的论藏,也就是着重对佛教理论问题的阐述。在1世纪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统治时,曾举行大规模的结集,编纂了《大毗婆沙论》、《发智论》和六足论等庞大的论书,主张“法有我无”、“三世实有”和“法体恒有 ”;经量部约成立于3世纪末,是最晚从说一切有部分出来的,主张“过去未来无本,现在实有”。佛陀以蕴、处、界概括一切法,但未区别实有和假有。说一切有部主张蕴、处、界都是实有。经量部则主张蕴、处是假有,界是实有,这意思是说外界一切的事物或主客观的存在形式(蕴)以及人们的认识器官和对象(处)都是一种虚假或唯名的实在,它们不过是人们认识中的感觉材料,只有人们的认识的根源(界)才是真实的存在(实有)。大众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特别提倡“一心相续说”和“心性本净说”。部派佛教后来向大乘发展,从大众部向中观派(空宗)发展,从上座部向经量部发展,进而向瑜伽行派(有宗)发展。
大乘佛教  在部派佛教流行时期,大乘的思想在南印度已开始产生和传播。当时在家佛教徒中流行着对安置佛陀舍利的佛塔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参加这些教团的有出家的导师(僧侣)和在家的支持者(俗人)。他们中间一部分人为了修持和传教的需要,编辑了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最初为般若系经典,以后又有《妙法莲华经》、《维摩经》、《华严经》和《无量寿经》等出现。这些经典阐发了空、中道、实相、六度、菩萨道、多佛、三乘分别和一心本净等等思想。在上述种种经典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大乘两个主要派别——中观派、瑜伽行派。中观派大概在2世纪才开始形成,创始人是龙树,经提婆、罗睺罗跋陀罗传至佛护和清辨时,因对中观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分为自续派和应成派。中观派发挥了般若经中的思想,认为修持最高的境界是空,空是“不可描述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关系(缘合)和一种假借的要领或名相(假名),它本身没有实体(无自性)。对于真正的佛教徒应该证悟上述空性的“真谛”,但是对于被无知(无明)覆盖的凡夫仍应导以“俗谛”,即承认世界相对存在的真理。瑜伽行派兴起于4~5世纪间,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并以瑜伽行总括全部佛教教义而得名,该派的理论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主要经论是《解深密经》、《瑜合伽师地论》、《唯识二十论》、《成唯识论》等。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较亲胜稍后并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和安慧,以上称为无相唯识派;世亲的另一继承者是陈那,他是后期瑜伽行派的先驱。陈那的后继者有护法和法称,护法发展了世亲和陈那的唯识学说,法称发挥了陈那的因明学说。瑜伽行派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的认识主体即“识”所变现出来的,提出“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他们把识分为三类八识,而把第八识即阿赖耶识(藏识)看作是现象世界(现行)的根源(种子生现行),所以名之为“所知依”。他们又把一切存在现象分为“五位百法”。另外还阐扬五种姓说,认为有一种“无种姓”的人,毕竟不能成佛。
密教  6~7世纪,印度教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逐渐取得了占优势的地位,从玄奘的记述中可知当时对湿婆、毗湿奴、梵天的崇拜极为盛行。8~9世纪间商羯罗创新吠檀多派,使印度教在理论上得到重大发展而空前地盛行。佛教在这种社会潮流影响下开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间信爷而逐步密教化,在南印度和德干高原以及东印度出现了金刚乘和易行乘等。前一个时期的显教中观派和瑜伽行派逐渐融合起来作为密教的世界观而继续存在。其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密集经》、《喜金刚经》、《胜乐轮经》、《时轮经》等。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坛场、仪轨和各种神格信爷为其特征。仪轨极为复杂,对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皆有严格的规定,主张修“三密”,即手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应,即身成佛。8~9世纪以后,由于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僧团日益衰败,内部派系纷争不已,从而日趋式微。后来又由于伊斯兰教的大规模传播,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迄13世纪初,终于一蹶不振趋于消亡。
现状  19世纪末,在印度沉寂约700年的佛教出现了复兴运动。1891年锡兰(今斯里兰卡)的达磨波罗在印度首创摩诃菩提会,很多佛教胜地恢复旧观,并重新建立了一些寺院。1947年印度独立后,佛教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在那烂陀、浦那、贝纳勒斯等地创设了一些研究机构,并在很多著名大学设佛学系或巴利语系;出版了大量书刊。1956年印度政府举行释迦牟尼涅槃2500年的国际性大规模纪念活动。同年10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长、宪法起草人安培多伽尔在那格浦尔组织了一个有50万“贱民”参加的改信佛教运动,先后有几百万“贱民”由印度教皈依佛教。1957年印度佛教徒组织了佛教的政党——共和党。后来,其中一部分人因不满共和党的政治路线另组了困豹党。该党在孟买和马哈施特拉有一定影响。近年来,印度的佛教组织(摩诃菩提会、佛教神智会、圣弥勒教会等),在国外建立了很多分支,广泛地开展了国际活动,经常召开国际佛教学术讨论会、座谈会等。根据1980年的统计,印度有佛教徒5554000人,约占总人口的0.8%,印度的佛教徒虽然人数很少,但在印度的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宫静于众)
【经量部】
小乘佛教派别。又称说转部、说经部,简称经部。部派佛教中最晚出的一派。主张在
佛教三藏中应以经而不以律、论为正量或正确的认识根据,故名。其特点是将外界一切事
物的存在(蕴)和认识的对象(处)都认为是人们认识过程中的感觉材料,都是假名,只
有人们的认识才是事物固有的体性(界)。
学说渊源 经量部渊源于说一切有部(简称有部)的譬喻师,创导者为北印度坦叉始
罗的鸠摩罗多(童受),然而由譬喻师转为经量部并建立经量部学说的却是室利罗多(胜
受)。室利罗多曾于阿逾陀(无敌城)造《经部毗婆沙论》,但此书早佚,其主要内容尚
保存在玄奘译的《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中。世亲曾依经量部学说写在《俱舍论》,也是研
究经量部学说的主要著作。该部学说虽渊源于说一切有部,但与说一切有部的率点有许多
不同之处。经量部认为:现在实有,过去、未来无体。这一基本观点,是在接受大众部的
影响与批判说一切有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之,可以说经量部是小乘内部备派宰的辩
难和大、小乘之间论战拉物。
原子论  是印度哲学中后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各派中也颇流行,其中以说一切
有部和经量部最为突出。法称在《量评释论·现量品》中,对经量部的原子论有较详细的论
述。认为孤立、分散的原子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而只有原子在无间隙的结合、积聚时,
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对此,《量评释论注释》中提到过一种反对意见:个体原子是超感
觉的,因之把超感觉的原子积聚起来自然也不能产生知觉。从而积聚的原子也不能成为认
训的对象。针对这种反驳,经量部指出:个体原子是超感觉的,诸如对象、感官、光、精
神集中等分开来说虽皆不能产生认识,但是当它们在一起活动时就会产生认识。个体原子
固然不能使人产生知觉,可是当许多愿子积聚在一起时,就会产生一种俱本原子所没遥新
增添的优点。具有这种优点的原子积聚就会产生两种作用:一是在认识中投入自身的形象,
二是成为产生认识的原因。具有这两种作用,就能成为认识的对象。
虽然,经量部的这种主张必然导致承认正确的认识,就意味着感觉与事实的一致,亦
即承认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虽然原子论并非经量部学说体系的基础,但它毕竟是构成其
基础的一个部分。
无我论  经量部坚持原始佛教的无我论。世亲根据经量部的学说,在《俱舍信纸·破
我品》中就曾驳斥了犊子部的有我论。《破我品》首先从“由我执力诸烦恼生,三有轮回
无容解脱”开始,展开了对有我论的批判。犊子部主张补特伽罗(我)为谛义、胜义,并
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亦即补特伽罗与五蕴的关系是非一非异犹如火与薪的关系。对
此,经量部指出,火与薪非一则异非异则一,故非一非异之说就根本无法成立。又如关于
如何认识补特伽罗的问题,犊子部主张无论据六识中的任何一识皆可知有补特伽罗。世亲
则指出,辨识人皆以不同之法为其对境,怎能知有补特伽罗呢?通过辩难,犊子部提出,
如否定补特伽罗就无法解释轮回解脱的问题。对此,经量部虽然有辩驳,但仍难解决无我
论与轮回解脱之间的矛盾。
随界论 经量部也承认业报轮回学说。尽管他们否认补特伽罗实有,但其随界论的主
张却暗暗地脱离了他们的心外实在论。既然已经把细意识说引进了自己的体系,就无法否
认补特伽罗的存在。实际上,这和大众部的极本识,化地部的穷生死蕴、上座部的有分识
在本质上并无差别,都是生死轮回的主体。
随界论受大众部的影响很深,并对以后大乘佛这有深刻的影响;同时,他们把自己意
识的变相看作认识对象的观点也被以后的陈那所接受,并导入瑜伽行派的体系。因这,可
以说经量部是瑜伽行派的先驱或唯识说的理论来源。
与有部的分歧 经量部和说一切有部虽然都主张外界实在说,但两者的认识论却是非
常不同的。有部主张对象,感官、知识三者同时存在,并根据三者的相互关系而形成认识。
经量部则从建立在刹那灭论基础上的物心三元论出发,不承认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雍认识即因果关系。对象为因,知识为果。法称对此曾有过论证,认为原因必在结果之
前,对象必在知识的一刹那之前。
根据经量部的刹那灭论,既然对象与知识不能同时产生,那么怎样才能认识对象呢?
他们的回答是:对象是把自身形象投入知识的原因。
显然,经量部并不认为人们能够直接认识外界的对象,人们认识的只不过是对象在刹
那间投入人们自己意识中的形象而已。他们说的对对象的认识,也就是对自己意识的认识。
法称认为仅从感官、光、精神集中等各种原因中并不能获得感性认识。同时,根据瑜伽行
派所主张的等无间缘也无法说明这点,所以还必须利用推理来寻求形成这些原因的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外界。它是可以根据遮诠的方法来加以证明的。(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