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顺德经验” 广东求解“县治”症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38:10

推广“顺德经验” 广东求解“县治”症结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  时间: 2010-12-17 16:30   作者:江海波  字体:    就广东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身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但还是有不少困难县,政府管理上累积了大量问题,导致经济迟迟发展不起来。 360docimg_0_

  本报记者 江海波 广州报道

  “大城市机构改革看深圳,县级城市机构改革看顺德。”这是力主“思想解放”的现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过的一句话。

  2010年年末,广东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广顺德经验在全省部分县(市、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除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以外的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一共25个县市区,参照“顺德经验”,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有关注中国当前基层改革进程的人士称,如此“大手笔”,放眼全国也算得上是力度最大的了。

  “全国2800多个县,只有顺德敢这样做”

  过去一年多来,以乡镇企业发达著称的顺德实施“大部制”改革,将全部41个政府部门大刀阔斧撤并到16个,精简幅度接近2/3。

  据知情人士透露,汪洋先后多次去顺德调研,更亲自审定改革方案。方案形成后,三日之内就迅速落实,同时完成人事任免,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实属罕见。

  改革方案出台之时,连官场阅历丰富的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都感叹说,中国2800多个县,只有顺德敢于不设统战部,也没有民政局,没有工商局。

  把审计和信访划入纪检监察,亦是顺德的独创。审计是传统的政府职能部门,把其归入纪检监察,无疑加大了对政府部门监督的力度。把信访归入纪检监察,更是体现了执政思维的变化,意味着信访有望真正成为一种监督力量,而不是现在很多地方的“维稳工具”。

  在最新的广东省县级行政改革推广方案中,不少地方与顺德方案一脉相承,如“统筹协调纪律检查、政务监察、审计等工作,保留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组建监察和审计局,与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

  但也有一些地方作了保留,如“加强统一战线等工作,形成大社会工作格局,保留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挂民族宗教事务局牌子),民族宗教事务比较繁重的地方,可单独设置民族宗教事务局,或实行与统一战线工作部合署办公”。

  上述文件还要求,广东省内各地的行政改革,要在2011年第一季度前基本完成。

  长期关注顺德改革与发展的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黄挺认为,“顺德经验”在全省的“复制”,是广东对顺德改革的进一步肯定。

  中国“县治”路在何方

  众所周知,在当今中国,县域是发展与改革最为困难的地方,亦是种种社会问题集聚,恶性群体性事件高发的地区。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的县域坏境出了大问题。探索中国县治之路,为中央所高度重视。

  观察人士指出,顺德的“大部制”改革,不仅对政府部门数量做了大幅精简,亦触及了权力结构中各种“错位”的矫正,为理顺基层政府治理模式进行了很有价值的尝试。

  上世纪90年代,顺德曾是独立建制的县级市,后来并入地级市佛山,成为后者的一个区。今年9月,又重新获得“地级市的管辖权”,可谓走了一趟曲折的回头路。这一趟回头路,恰好折射出了中国县域治理的困境与逻辑悖论。

  与现任广东省“一把手”汪洋力推“顺德经验”相映成趣的是,10多年前,顺德作为综合改革试点一事,也是由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谢非亲自联系落实的。

  黄挺认为,中国现行行政管理结构中,县一级政权承担了主要的事务性工作,但是,县级政府的权责并不对称,存在着“人大衣服小”的矛盾,县级政府本身就没多少自主权,将地区行署撤消,改为地级市直接代管之后,矛盾就更为突出。

  黄挺总结这种现象时称,权力往上收,责任往下放,造成了很多管理上的困难与问题。

  就广东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身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但还是有不少困难县,政府管理上累积了大量问题,导致经济迟迟发展不起来。

  “如果此次‘顺德经验’能顺利推广,理顺县域的治理结构,推动县域的政治文明,其意义和影响将超出一般的改革。”黄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