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备竞赛:液晶市场的厮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8:36:45

军备竞赛

方儒 环球企业家 2010-12-16 02:17:12  评论(3)条 核心提示:面板业的玩家们永远要以更高的资本支出追逐更先进的制程与工厂,无法获得足够资金的业者,很容易被对手逐出赛局。

中国每年大量进口的不仅是石油与铁矿石这些熟悉的大宗商品,半导体芯片和液晶面板同样在进口金额前4位中。2009年,中国进口1.8亿片液晶面板,总价值高达350亿美元;今年仅前9个月,其进口金额就达352.7亿美元,同比增长49.3%。

巨大的贸易逆差说明中国在液晶面板上的空白和落后,这凸显了11月中旬在安徽省合肥市正式开始量产的京东方第6代液晶面板厂的重要性。这是中国目前最高世代的面板厂,使用的是自主技术。但几乎在同一时间,韩国三星与LG Display(LGD)在中国大陆正式取得第8代线审批执照的新闻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通常,面板厂生产线世代越高,切割大尺寸面板的成本相对越低,越具竞争力,也意味着越高的技术水准。京东方量产的6代线,在主要液晶板供应商聚集的韩国与台湾是5年前的主流。现在,国际主流已达到8.5代,日本夏普更冲上10代线。这意味着,大多数韩国和台湾的6代厂已折旧完毕,在液晶面板价格每年下跌超过10%的背景下,国内6代厂在价格竞争力上远远落后。

困难并不影响中国液晶面板国产化的决心。“一定要扭转我国‘缺芯少屏’的不利局面。”工业与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丁文武对《环球企业家》表示。从2006年的“十一五”计划开始,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就在强力推动液晶面板国产化。

从成立至今,京东方已融资近500亿元人民币,可谓中国科技制造领域投资最大的项目。国家开发银行首席审计官陈继忠表示,2004年至今他们已累计授信京东方逾100亿元人民币。这家直属国务院领导的银行是贯彻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推手,它的支持不难说明中央政府对面板产业的高度支持,试图复制韩国政府扶植三星与LGD的模式。

这的确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资金赛跑。旗下拥有液晶面板业务的台湾金仁宝集团董事长许胜雄对《环球企业家》表示,10年前投资一座高世代面板厂只要不到10亿美元资金,现在要30亿到40亿美元。“单一企业真的没有足够的资金。”

面板业的玩家们永远要以更高的资本支出追逐更先进的制程与工厂,无法获得足够资金的业者,很容易被对手逐出赛局。京东方6代线的量产不过吹响军备竞赛开始的第一声号角,除京东方自身外,龙腾、上广电、TCL等大厂也都在积极设置大尺寸面板生产线,初步估计,中国大陆已有8条8.5代面板产线规划上路中。

【到大陆去】

韩国与台湾是液晶面板业当之无愧的两大巨头。2009年,韩国抢下全球面板供应市场份额的49%,拥有全球第3和第4大面板厂友达、奇美电的台湾以38%紧随其后。至于日本和中国大陆,市场份额仅为9%和4%。

过去3年,台韩之间的距离不断拉大。2007年时,台湾43%的全球市场份额仅落后于韩国一个百分点。到2009年,韩国份额冲上历史新高时,台湾份额却创下新低。

当中国成为全球液晶面板最大消费国后,无论市场份额高低,整个面板行业的运营逻辑突然变得很简单:谁能在中国称王,就能在世界称王。

2009年全球液晶电视销量增长30%至1.4亿台,2010年预计达1.7亿台。“但在中国大陆,去年较前年增长了100%。”友达董事长李耀对《环球企业家》预估,到2012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市场。

中国市场增容的动力不难发现。当前中国最主流的热门商品不是iPhone4或iPad,而是房子。有了新房,自然需要新的电视,今年农历新年前夕,国内液晶电视价格还因缺货悄然上涨。在更广袤的城镇和农村市场,家家户户最想购置的大型商品之一,就是点亮客厅的液晶电视。

机会不止于此。面板芯片供货商、模拟科技总经理刘绍宗对《环球企业家》举例说,将来大陆每个城市每一栋大楼的每一部电梯里外,都会有好几个不断播放广告的液晶屏幕。“每一辆出租车里,也都会放上一两台液晶广告屏。这是别的国家迄今没有发生过的事,想象空间真的很大。”

这使得一场全世界瞩目的液晶面板军备竞赛毫无悬念地在中国上演,其整体投资上限高达5000亿元人民币。

韩国、台湾和日本等外来强龙,都想在中国大陆插旗,本土的京东方和上广电等更唯恐开厂速度不够快。以京东方为例,其已拥有北京5代线、成都4.5代线,如今合肥6代线顺利量产,北京8.5代线也进展顺利,预计明年6月建成投产。

“从2009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京东方合肥6代线只用了一年零5个月就实现了试生产。从试生产到正式量产也只用了一个多月。”京东方总裁陈炎顺语气自豪地说,合肥6代线量产良品率也在稳定爬升中,目前已经达9成水平。

虽然液晶面板跌价速度快—一片面板从韩国工厂运至德国消费市场的75天里,价格可以从1000美元下跌至600美元—京东方6代线主要用于切割18寸的计算机屏幕与32寸的液晶电视屏幕,适合旺盛的家电下乡需求,仍有利润空间。京东方更低阶的4代和5代厂,因手机屏幕需求仍然高涨,目前也都是赚钱的。

友达执行副总经理彭双浪对本刊表示,家电下乡政策使大尺寸液晶电视更快普及。中央政府的补助从3500元人民币提升至7000元人民币后,已能涵盖到40寸以上的高端产品。

这对韩国、台湾和日本等拥有更先进生产线的面板厂商无疑是利好。在中日外交关系仍待修好的前提下,韩国的三星与LGD显然成为最大赢家。虽然正式批文还没最终到手,但中国政府已批准三星的7.5代线与LGD的8.5代线设厂。

台湾拓产业研究所研究员李秋纬对《环球企业家》指出,韩国面板厂如果顺利布局中国,今后不仅可向大陆液晶电视品牌提供低价面板,还可以一条龙地生产自有品牌液晶电视,就近在中国市场销售。“他们真的一举多得。”

在台湾,半导体与面板是规模最大的科技产业,并称为“两兆”产业,意指年产值都在兆元新台币以上。台湾面板厂进驻内地的速度最慢。为了不让台湾最好的技术都流到内地,目前台湾当局确定的政策为“N-1”,即当业者在台湾设立8代厂时,在大陆只能设立7代厂。

近3年来,中国面板厂都想缩短学习曲线,通过各种方式复制台湾经验。现在的奇美电已被挖角不少业务与研发人员,京东方更以2.9亿元人民币并购了台湾美齐科技的液晶电视业务与苏州厂区。这是两岸关系缓和以来,第一起面板产业购并案。

不难想见,如果将来两岸进一步开放,友达和奇美电全面登陆大陆,人才、资金和技术流通都将大幅加速。

这个不能说的公开秘密,迫使台湾当局在液晶面板的产业政策上采取戒急用忍的保守态度。限制性政策使得这两大台湾面板厂商即便很想与韩国的三星和LGD一较高下,却不能不服气。但他们都清楚资金的未来在大陆。“再困难,都必须去!”李耀对《环球企业家》说,大陆不仅市场大、崛起快,更关键的是,正在制订全世界都不得不遵从的产业规则。

现在,从台中港口出发,每周都有数以万计的面板从台湾运达对岸的厦门。这里占地82万平方公尺的LCM模块厂,是友达台中科学园区8.5代厂的16倍。友达集团在大陆的景智电子则是李耀积极扶植的液晶电视代工厂。也就是说,从面板、模块到液晶电视整机的一条龙的生产方式,友达同样试图一次性满足中国电视品牌客户。

在中央政府政策性拉拢台湾业者的背景下,预计今年对台面板采购金额上看53亿美元,这对韩国厂商非常不利。过去中国本土液晶电视品牌因为没有足够面板货源支持,市场占有率不到30%,远逊于日韩品牌,但两岸积极合作一年多之后,中国品牌本土市场份额已突破7成。

与友达并称台湾“面板双虎”的奇美电,现在隶属于鸿海集团旗下。在鸿海董事长郭台铭的擘画下,预定在成都推动8.5代厂设立,并已开始整地,准备设厂。这虽然违反了台湾当局的限制政策,也尚未获得北京政府审批,但以郭台铭世界代工之王的突围能力,这一计划在业内仍然备受重视。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就对《环球企业家》说:“台湾这个‘卡住’政策真的很糟糕,但我想应该卡不住鸿海。”

曹将限制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政策比喻为,一个肌肉贲张的拳击手上擂台后,却把一只手绑起来,只用一只手与敌人搏斗。台湾厂商确实腹背受敌,但在这场液晶面板的军备竞赛中,韩国、台湾、日本和中国大陆,哪一方能赢到最后,仍是刚刚开始的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