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思维文化的立体透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52:16

  摘 要 人们对隐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狭到宽、从表层到深层的发展过程。隐喻不仅
仅是语言内部的修辞手段,而且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息息相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隐喻作
为思维工具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特征,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理解隐喻现象提供了心理基
础。隐喻作为语言现象又体现着文化的差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约定性。
关键词 隐喻 认知基础 思维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7141 (2000) 02 - 0092 - 05
古往今来,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一直为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所关注。在二十世纪接
近尾声时,隐喻又是西方学术界热衷研究的话题之一。尤其是Reddy 和Lakoff 等人从语
言发生学和元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的认知功能的研究,大大拓宽了隐喻研究的范围,开辟
了隐喻研究的新天地。当今对隐喻研究正为众多的学科所青睐。可以从语言学、哲学、认
知科学、心理学等许多学科进行分析。近些年来,我国的语言学者对隐喻的研究也有长足
的发展,尤其是胡壮麟、束定芳等学者对隐喻和认知的关系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如果
说,这些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人类认知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富于创造力的伟大作用,那么,
显而易见,隐喻、思维和文化的关系也是一个不容回避而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学习各
种隐喻理论、参考各家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思维和文化的角度做多维的、立体的透视,以
揭示三者之间的内在和外在的关系,为隐喻研究开辟新视角。
一、隐喻的理论和概念
对隐喻理论最早进行研究的当数亚里斯多德。他把隐喻看作八种名词之一,认为隐
喻是生僻的词,它在于给物体起一个属于其他物体的名称,也就是隐喻是一个物体到另一
个物体的转移。转移的条件是从非相似中洞察相似。他认为隐喻仅用于诗歌和写作,起
修饰作用,以使文章华丽,避免平庸。亚里斯多德的隐喻观对后来的隐喻理论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传统上通常称为“替化理论”和“比较理论”的隐喻理论实际上都来源于他。进入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揭示隐喻现象的理论。相互作用理
论的创始人I. A. Richards 提出“隐喻是要旨(tenor ,隐喻所表达的含义) 和途径(包含tenor
的基本类比) 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旨和途径之间存在着概念上的不相容性, 即张力, 张力
[收稿日期]  1999 - 12 - 18
[作者简介]  肖名丽(1966 - ) ,女,山东荣成人,烟台大学讲师,硕士。
·92 ·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0 年第2 期
推动读者从要旨和途径的相互作用中去挖掘隐喻的含义。具体地说,就是构成隐喻的两
部分概念相互作用,激活日常观念的联想系统,途径的某个特征被投射到要旨上,即形成
隐喻意义。因此,隐喻的形成是基于人类自身的经验和主观的认知活动。例如,在Life is
a journey 这一英文句子中,life 是本体(要旨) ,journey 是喻体(途径) 。按照交际双方的经
验,喻体journey 的联想意义可大致定为: ①有始有终②有乐趣也有困难③最终达到目的
地。整个联想意义投射到主体life 上就获得三个相应的意义: ①有开始有终结②有苦有
乐、有悲有喜③具有目的性,由此得出的隐喻意义是:人生是一个有喜有悲,有始有终有目
的的过程。
莱考夫《在我们来以生存的隐喻》中,进一步发展了隐喻理论。他把隐喻定义为“跨概
念域的对应”(mappings across conceptual domains) ,并指出,隐喻根本不存在于语言之中,
它存在于我们用一个思维领域对另一个思维领域概念化的方式之中。隐喻的本质是使用
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他们认为,我们的概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的。
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我们每天所作的一切,几乎都是一个隐喻问题。
二、隐喻的认知基础和隐喻思维的方式
如前所述,人们对隐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狭到宽、从表层到深层的发展过程。隐喻
不再被单纯看作是语言内部的修辞手段,而是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息息相关。Halliday 曾
指出,语言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非隐喻化的历史,语言符号本来的隐喻意义逐步演变成它
的象征意义。Ortony 也曾指出,所有语言都是隐喻性质的,我们经常发现某些同项的隐
喻意义正在被吸收进入辞典。在语言与认知的关系上,Richards 指出,语言是不同领域经
验的交汇点。语言不仅是认知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它的组成部分。源于日常经验的认知
系统构成了语言运用的心理基础,这样,通过隐喻—语言—认知,我们就发现了三者之间
的某种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具体说来,在语言最初使用的过程中,人们创造并使用的第
一批词汇多是表示具体的事物。当人类从这些具体的概念中逐渐获得了抽象思维能力的
时候,往往会借助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这就构成了人类的思维体系。换
言之,在隐喻结构中,两种本似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
他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而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或表达他们对客
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这就是隐喻的认知基础(赵艳芳,1994) 。
人类使用隐喻思维,可以分为被动和主动两种方式。被动使用隐喻是指人类由于思
维能力的限制,或是由于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不得不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
某种事物的认知活动(束定芳,1998) 。原始神话是原始思维时期人类被动使用隐喻思维
的结果。神话是流传在原始人口头上的一些关于天神怪异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我们今天
看来,虽然荒诞无稽,十分幼稚可笑,但在原始时期却被广泛流传下来并被信以为真。马
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关于什么是神话以及神话的性质曾作过这样的说
明,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
结果。这里所说的借助想象加以形象化实质上就是被动的隐喻性思维活动。请看下面这
则神话: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
·93 ·
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怒触不周之山》(中国)
从这则神话可以看出:原始神话中的喻化思维遵循这样一个基本的逻辑规律———类
比。这种类比模式是以已知事物或现象的特征,来说明未知现象的特征,从小的,近的,日
常的经验事实出发,解释大的,远的,神秘的经验事实。日月往西运行,江河向东流泻,是
由于两个神灵的斗争,使天地倾斜造成的。维尔莱特(Wheelwright , P11962 :148) 指出原
始时期的拟人手法并不是一种有益或者好玩的事,不像后来人们为了文学游戏或者是为
了文字显得生动而把月亮称作女人,把时间称作父亲。这是因为,首先“, 原始人对世界的
认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混沌的”(俞建章,叶舒宪,1988) 。其次,原始人的语言中很少
有表达抽象概念的词汇,他们对世界的描述不可避免地要借用描写人本身活动的词语。
比如,头、手、角、口、眼等概念,本来是表示人身体的某一部分,当人们将它们用于人以外
的其它物体如“山”、“树”等概念或名称时就出现隐喻式的表达方法。因此,世界上许多语
言中都有这样的比喻:针眼、河口、山脊、山腰、桌子脚、椅子背等等。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和频繁地使用,这一类隐喻概念逐渐失去隐喻性,变成常规词汇的一部分。
所谓主动使用隐喻,就是使用者事实上已经认识到两种事物之间的差别,或者语言中
已经存在着现成的词语表达,但为了更好地传达意思或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而选择另一
种事物来谈论某一种事物。主动使用隐喻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1) 增强话语的表达力,达到更好的修辞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辞中的明喻、借
喻、暗喻、讽喻、拟人、拟物以及语言交际中用委婉语代替禁忌语的情况都是主动使用隐喻
的结果。
(2) 为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或说明具体的问题,增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沟
通,或使一个学科从另一个学科中得到启示,往往主动使用隐喻。如:大脑曾经被看作是
“黑箱”,因为人们无法理解它的工作方式。将大脑看作“机器”可以帮助人们揭示大脑的
某些特性。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形象地应用domino effect (多米诺骨牌效应) 比喻一件事
情的发生引致相同事情相继发生连锁反应。这一隐喻建立了“一个倒,全部倒,牵一发而
动全身”的政治或经济理论,被称为多米诺理论(domino theory) 。同样,计算机科学的“病
毒”概念是生物学“病毒”隐喻化。
(3) 假如某一事物是一个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为了揭示该事物尚未被人所认
识的某一特征,使用者可能会有意的用一个相对陌生的事物来说明它,形成一种新奇的隐
喻。诗歌和散文常常通过对常规语言的背离,构筑新奇的意蕴。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隐喻是人类思维中固有的一种思维模式。从被动使用隐喻
到主动使用隐喻是人类隐喻化思维发展的结果。隐喻是思维的一种工具,是人类认知活
动的一种重要方式。隐喻思维的本质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三、隐喻、思维和文化
隐喻、思维和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的联系。
首先,隐喻作为思维工具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特征。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类大
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为大脑的功能都是思维。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
式和认知功能体现了人类的思维共性。隐喻化思维是人类思维中固有的一种思维模式。
·94 ·
隐喻化思维的认知基础是想象和联想,逻辑基础是类比。Dent 等(1993) 的生态说(现实
说) 表明隐喻起源于对世界感知信息的共鸣。隐喻是一个综合系统,人们在生活中发现一
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与另一完全不同事物的某些特征相比,具有相似性( resemblance) 、象似
性(iconicity) 或者相关性(relativity) ,于是将其某方面的意象(image) 转移到这个完全不同
的事物上,产生隐喻。隐喻作为一种各民族共有的认知方式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
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心理基础。
其次,人类认知经验的共性和他们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本身的相似又为来自不同文
化的人们理解隐喻现象提供了条件。客观自然规律有相对恒一性,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必
然有类似的认知经验。同样,人类社会文化背景也存在着种种相似之处,因此,尽管不同
民族使用的语言系统迥异,但基于共同的认知结构,扎根于不同文化中的隐喻便可能重
合,形成“文化共核”。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文化共核”,才使理解不同文化中的隐喻成为可
能。例如在许多文化中都有类似于“时间是金钱”、“辩论是战争”、“爱情是游戏”等结构性
隐喻概念;各种文化中的方位性隐喻和通感都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如汉文化和英文
化都习惯于用“上”或“高”代表“好”,用“下”或“低”代表“糟”。“红色”在两种文化中都与
庆祝和喜庆有关,如汉语说“开门红”,英语中有“red - letter day”。汉英语言中还有许多
成语和习语的比喻说法简直不谋而合,如:
add fuel to the flames (火上浇油)
A thunder of applause (雷鸣般的掌声)
At lightening speed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His eyes were raining tears (泪如雨下)
此外,隐喻作为语言现象又体现着文化的差异,具有民族性和约定性。由于不同的语
言社团使用不同的语言,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反之,世界通过语言的折射,使
操不同语言的社团对同一概念的认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差别。隐喻作为语言现象是储
藏、传承、发展文化的载体,必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此,隐喻也具有民族性和约定性,
体现着文化的冲突和差异。不同的民族文化沉淀在隐喻中必然留下截然不同的深刻痕
迹。人们写文章对某一问题展开辩论,汉语曰“笔战”,英语称“纸战”,而俄语却说“用墨水
作战”。三种语言都把“辩论”比作“打仗”,但由于观察事物的角度有差异,对事物的命名
也就不同。有些隐喻化的语言对于非本民族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例如: 英语说love
with my heart ,汉语也说“用我的心去爱”,然而中美洲的马哑语却说“用我的肚子去爱”,
而某些非洲语言说“用我的肝去爱”,西太平洋上的马绍尔语竟然说“用我的喉咙去爱”(李
国南,1996) 。有时,由于民族文化心理、风俗习惯及价值取向不同,同一喻体在不同文化
中的隐喻意义大相径庭。例如dog 在英美文化中常作褒义词,是“忠诚的人类朋友”的同
义语。由于英美人对狗有好感,因此英语中有关狗的隐喻大都是褒义的,如a lucky dog
(幸运的人)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在英美文化中,如果说某人是old dog ,是称
赞他为行家里手;而在中国文化中“, 老狗”却是相当厉害的骂人话,因为在汉民族的传统
心理中,狗是一种贱物,凡是以狗作喻体形成的隐喻,往往具有贬义,比如,“狗头军师”、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皮膏药”、“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等。有时,同一个隐喻对于
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来说会有不同的理解。例如,big thunder ,little rain 很容易被学英语
·95 ·
的中国人理解为“雷声大雨点小”,即虚张声势,而实际上,正确的比喻义应为“无效努力”。
隐喻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又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文化现象。语言中的隐喻
是人类隐喻性思维活动的结果。隐喻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隐喻作为人类进行思维、
认知的一种方式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特征;而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具有鲜明的社会
性和民族性。
参考文献
[ 1 ]Dent ,Read & Cathy1Where do metaphors come from ? Special issue :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 ,1993 ,8 (3) :
357 - 366.
[ 2 ]Lakoff ,George ,Et al1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 3 ]Richards , I. 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 4 ]Wheelwright ,Philip. Metaphor and Reality.Bloomington ,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62.
[ 5 ]范文芳1 隐喻的理论探究1 山东外语教学,1997 , (1) 1
[ 6 ]李国南1 汉语比喻在西方的可接受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 , (3) 1
[ 7 ]束定芳1 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1 外国语,19961(2) .
 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1 外国语,1998 , (6) 1
[ 8 ]俞建章,叶舒宪1 符号:语言与艺术1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
[ 9 ]赵艳芳1 隐喻的认知基础1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41(4) .
·96 ·关键词:隐喻思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