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与理解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08:30

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与理解

  一、什么是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就是超越课堂,超越学校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学习环境中,基于学生自己的经验,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学习形态,是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学习。也就是综合地求得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种种知识、能力、态度,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它最能体现学生智慧和精神,是全体学生智慧的结晶;它突出的表现了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是具有时代气息的学习方式;它将学生引入由成人把持的教育殿堂。

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主要有两种: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主题活动;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有关学科或与学科相关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单学科内、合学科综合进行都可以)

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1、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授受老师的传授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要求。

2、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生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培养具有责任感、有创意、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学生。

3、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超越书本知识的局限,使学生从生活、社会实践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学习主题,并深入自然情境,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体验、自我实践等学习活动,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区别:

从它的特点来理解和辨析;

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从四个方面谈)

1、开放性。从内容上,不囿于学科特定的知识体系,不囿于学科能力的某个方面,而是着眼于学科整体(整合),着眼于学生基本素养的整体提高,同时内容更多的来源于社会、自然、学生自身的各种类型的生活之中,因此,它是课程与生活、社会联系的表现。

 

2、自主性,主要表现为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凸现)。因为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均是学生自主确定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参政议政”、“当家做主”,即学生是综合性学习的决策者、实施者、评价者。

3、实践性。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亲历参与、实践体验。(实践既是改变学习方式的要求,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

4、探究性。其表现为探究什么主题(专题),如何进行、解决什么问题都需要学生自己研究。这一过程就是探究过程。(过去是教师制定)

    总之,综合性学习活动侧重于学科领域内进一步发展的自由的学习活动,而综合实践课是整个教学计划内的一门课程,那研究性学习是层次比较高的科学性较强的专题研究活动。

四、综合性学习与过去的第二课堂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个方面)

1、比第二课堂层面高。从过去的学科活动发展而来的“活动”的基本形态与特征依然存在。无论是专题研究,还是主题活动,都是一种学科学习活动的方式。但是活动内容具有综合性和探究性特征。使得综合性学习所教的层面远远高于过去的第二课堂活动。

2、活动主权性不同。就活动过程看,过去的第二课堂是教师的组织安排下进行的,学生做什么、怎么做,都是由教师给学生规定,而学生是“规定”的执行者。综合性学习却不一样,从课题的提出、选择、确定、、组织实施、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说了算。既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共享成功。

3、从活动量看,第二课堂活动者少,参与面不大,是常规教学的“添头”和“装饰”;而综合性学习是学科类目标之一是常规内容。不仅有量上的要求而且还有面上的要求。全体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综合性学习中来,是综合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五、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

(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操作能力逐年提高)如小学语文低年段要求: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学会合作,感兴趣等。

中高年段:发现问题、制定计划、收集资料、讨论分析、最终解决、调查访问、社会调查、观察大自然、热点问题等

六、综合性学习实施:

1、方式:A  个体独立钻研

                B  群体的合作学习(小组、课题组)

2、内容:A  某一学科活动

             B  合学科综合运用

3、类型:A  办报(手抄报、墙报)

             B  主题研究展示与交流

             C  演讲

             D  演出(课本剧、小故事、文艺形式)

4、过程:A  准备阶段

             B  体验阶段

             C  表达交流阶段

准备阶段工作;

教师:开设讲座,组织参观(目的(1)背景式铺垫工作(2)激活学生既有的知识贮存(3)诱发学生研究动机,(4)引领学生逐步进入学习情境)

学生:(1)意识性的准备(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保持一份渴望探究的心情,其有一种与人合作的愿望)

体验阶段工作:

学生完成以下工作。

(1)决定“干什么” 。自主决定策划组织活动的专题(求助老师参谋、确定,起步阶段应积极引导)

  (2)决定“怎么干”(编方案、订计划——目标、方法、程序、合作小组的组合和活动中的各项制度)

(3)具体实施。(进行活动。做好记录、记感受,根据当时情况及时调整活动进程和方向)

(4)进行总结(结果的处理、成果的自我评估、报告的撰写、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学会处理资料、注意筛选信息。

      干什么 ——   怎么干  ——   实施    ——    总结

(决定主题)(方案计划)(形成主导)(处理、评估、撰写)

交流表达:

交流:(1)也许是成功的喜悦,可见可观的研究成果,失败体验、对整个活动过程的反思——一种享受、一种碰撞。

学生:理解和宽容、客观地分析和辩论地思考、敢于和善于申辩。

八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哪些?

1、做一个积极的旁观者。

A、关注(观注)学生开展是什么活动?进行些什么类型的专题研究,这是工作怎么进行等,(切要将学生的活动旁观教师的个体色彩,将学生的研究引向自己既定的结论。)

B、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推的方法和线索,引导质疑,探究和创新(不要过分深入到学生的活动过程,研究过程。

”不干涉“是教师指导综合性学习的一条基本原则。

2、做一个热情的支持者:

A、及时了解——困难、需要

B、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鼓励、指导、自信、积极性

C、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关下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气氛,提供良好的条件)

3、做一个朋友般的监督者。

综合性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要求有较高的自觉性。”只有对能自律的人,能负责的人,我们才能说就按你说的去做吧,即样可能是对的“(——马斯洛语)

但对即些缺乏自持,缺少自觉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监督是很必要的。监督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进入到综合性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去——鞭策、关心、帮助的朋友般责任。

九、实施综合性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1、新型方式,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不是简单的某一学科活动(课堂进行的活动,假期完成的作业是错误看法)

2、从本质上讲,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要个性化(内容、方式)

因此,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应该是不同,有时一开始是相同、雷同,但是就了综合性学习个性化原则)

3、开展综合性学习要边浅大深,由简单到复杂,起点不能太高,切入口不能太大,注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并注意保护学生的成功感。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开展科学研究,要避免综合性学习科学化的倾向。

4、综合性学习不是少数优秀生的专利,作为一种活动性学习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有完成的学习内容,在综合性学习问题上不存在着参与与否的问题只有在多和少、深和浅的差别。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注重做好如何把全部学生都引到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来这一工作

十、评价问题。

评价出发点:重在学习过程、非学习结果

看后考察学生的探究    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      掌握知识多少

精神和创新意识    亲身参与获得的           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

不同角度多样化    感情和体验          

                     全员参与              少数学生出类拔翠

1、对学生评价:

(1)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2)学生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观点

(3)在活动中学生能否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4)学生能否积极地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材料。

(5)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的程度,跨领域学习的程度

(6)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是否充分。

2、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也是综合性学习的参与者,是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综合性学习的质量水平。如何评价一个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水平要看后关注以下几点:

(1)能否激发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热情

(2)是否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综合性学习的过程 中来

(3)是否关注每一个学生

(4)能否及时给有困难的学习帮助

(5)能否摆正作为学习促进者的位置

(6)是否与学生一起分享学生的收获。

十一、主题选择:      

1、短期完成      2、适合学生知识能力结构水平   3、实用价值(来自于生活)

十二、形式

1、方案、计划。2、过程记录、陈述。3、学生对教师作用评述。4、成员交流

十三、步骤:(参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