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与中医的正确定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18:31

热度 1已有 30 次阅读 2010-12-13 16:10 |个人分类:养生长寿|系统分类:社会热点|关键词:中医 中华 养生

中华养生与中医的正确定位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中华养生与中医关系的认识上经常处于本末倒置的状况。许多提法,说成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发展了中华养生文化。将“中医”放在前,“养生”放在后,这是完全错误的。

正确的认识是,在中华养生理论的指导下发展了中医,中华养生是“母”,中医是“子”。中医学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华养生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医”只是“养生”的技巧、方法、手段而已。先有老、庄,后有医家。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朱丹溪、张景岳等历代名医无不是养生名家,无不以深厚的养生理论成就其医学功名。伟大的中华养生文化孕育和造就了伟大的中医!

其实,养生向医学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由于受经济条件、文明程度的局限,二千多年来养生成为上层社会的奢侈,广大人民群众疾病缠身的时候,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迫不得已才去请医问药,根本不可能涉足养生。由于历史上常年疾病流行,医学自然大行其道并高速发展。说穿了,医家可以获利并使生活宽裕,而养生家不可以此谋生。庄子终生贫困潦倒就是典型一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的驱动是医学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养生向医学发展的轨迹也是非常明显的。诸子百家时期就有“上工医未病,下工医已病”的说法,医家只是“下工”而已。《史记》载: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镜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出名,闻于诸侯。”魏文王曰:“善。”这则故事形象地道出了“养生隐、中医昌”的基本道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医的特长和优势在于“调理”。“病去如抽丝”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描述。而“调理”正是养生的精髓。因此,中医永远不可能脱离或改变养生“母体”的“遗传基因”。

澄清这一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可以摆脱面对西医的尴尬,认祖归宗,回归到中华养生的大系统,为人类的健康长寿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