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 天文志 - 天文曆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2:08:21
清史稿 - 天文志

志一

        天文一

  歷代天文志,自史記天官書後,唯晉、隋兩志,備述天體、儀象、星占,唐、宋加詳,皆未盡也。至元,景測益精明,占候較密,然疆宇所囿,聲教未宏,齊政窺璣,尚多略焉。有清統一區夏,聖聖相承。聖祖親釐象數,究極精微,前後制新儀七,測日月星辰,則窮極分秒;度輿圖經緯,則穹曆幅隕。世宗複以歲久積差,准監臣改用橢圓術。高宗又以舊記星紀,間有疏漏,禦制璣衡撫辰儀,重加測候。迨平定回疆及兩金川,複令重度裏差,增入時憲。理明數確,器精法密,自古以來,所未有也。今為天文志,備載推驗之法,其天象昭垂,見於歷朝實錄及所司載記者,亦悉書之。乾隆六十年以後,國史無徵,則從闕焉。

  天象地體裏差

  天象曆象考成天象篇雲:“楚辭天問曰:‘圜則九重,孰營度之?’後世曆家,謂天有十二重,非天實有如許重數,蓋言日月星辰運轉於天,各有所行之道,即楚辭所謂圜也。欲明諸圜之理,必詳諸圜之動,欲考諸圜之動,必以至靜不動者准之,然後得其盈縮。蓋天道靜專者也,天行動直者也。至靜者自有一天,與地相為表裏,故群動者運於其間而不息。若無至靜者以驗至動,則聖人亦無所成其能矣。人恆在地面測天,而七政之行無不可得者,正為以靜驗動故也。

  “十二重天,最外者為至靜不動;次為宗動,南北極赤道所由分也。次為南北歲差;次為東西歲差;此二重天,其動甚微,曆家姑置之而不論焉。次為三垣二十八宿,經星行焉。次為填星所行;次為歲星所行;次為熒惑所行;次則太陽所行,黃道是也。次為太白所行;次為辰星所行;最內者則太陰所行,白道是也。要以去地之遠近而為諸天之內外,然所以知去地之遠近者,則又從諸曜之掩食及行度之遲疾而得之。蓋凡為所掩食者必在上,而掩之食之者必在下。月體能蔽日光而日為之食,是日遠月近之徵也。月能掩食五星,而月與五星又能掩食恆星,是五星高於月而卑於恆星也。五星又能互相掩食,是五星各有遠近也。

  “又宗動天以渾灝之氣挈諸天左旋,其行甚速。故近宗動天者,左旋速而右移之度遲。漸遠宗動天,則左旋較遲而右移之度轉速。今右移之度,惟恆星最遲,土木次之,火又次之。日、金、水較速而月最速,是又以次而近之證也。”

  考成後編日躔曆理雲:“西法自多祿某以至第穀,立為本天高卑、本輪、均輪諸說,近世刻白爾、噶西尼等,又以本天為橢圓。”月離曆理雲:“自西人創為橢圓之法,日距月天最高有遠近,則太陰本天心有進退。地心與天心相距,兩心差有大小。”合觀諸論,天象備矣。

  恆星天無地半徑差及次輪消息,故志土星以下七天距地心數,著考測之詳焉。

  諸天距地心數:

  土星最高一十一又一百零四萬二千六百分之三十五萬二千六百日天半徑;

  木星最高六又一百九十二萬九千四百八十分之一百三十萬五千九百日天半徑;

  火星最高二又六百三十萬二千七百五十分之五百五十五萬二千二百五十日天半徑;

  日均輪術最高一千一百六十二地半徑,橢圓術最高二萬零九百七十五地半徑;

  金星最高高於日一千萬分日天半徑之七百五十四萬五千六百四十四,最下下於日如之;

  水星最高高於日一千萬分日天半徑之四百五十三萬二千一百五十五,最下下於日如之;

  月均輪術最高朔望時五十八又百分之一十六地半徑,橢圓術最高六十三又百分之七十七地半徑。

  地體渾天家謂天包地如卵裹黃,內經:“黃帝曰:‘地之為下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也。’曰:‘憑乎?’曰:‘大義舉之也。’”大戴禮:“單居離問于曾子曰:‘天圓而地方,誠有之乎?’曾子曰:‘如誠天圓而地方,則是四角之不掩也。參嘗聞諸夫子曰:“天道曰圓,地道曰方。”’”宋儒邵子曰:“天何依?依乎地;地何附?附乎天。天地何所依附?自相依附。自相依附,天依形,地附氣。”程子曰:“據日景以三萬里為中,若有窮,然有至一邊已及一萬五千里,而天地之運蓋如初。然則中者亦時中耳。”又曰:“今人所定天體,只是且以眼定,視所極處不見,遂以為盡。然向曾有於海上見南極下有大星十,則今所見天體蓋未定。日月升降,不過三萬里中,然而中國只到鄯善、沙車,已是一萬五千里。若就彼觀日,尚只是三萬里中也。伯淳在澤州,嘗三次食韭黃,始食懷州韭,次食澤州,次食並州,則知數百里間,氣候已爭三月矣。若都以此差之,則須爭半歲。如是,則有在此冬至、在彼夏至者,只是一般為冬夏而已。”硃子天問注雲:“天之形圓如彈丸,其運轉者亦無形質,但如勁風之旋。地則氣之渣滓聚成形質者,但以其束於勁風旋轉之中,故得以兀然浮空甚久而不墮耳。”西人謂地體渾圓,四面皆有人,冬夏互異,晝夜相反,與內經、戴記及宋儒之言若合符節。今以天週三百六十度徵之,南行二百里,則北極低一度;北行二百里,則北極高一度。東西當赤道下行二百里,則見月食之早晚亦差一度。其在赤道南北緯圈下行,雖廣狹不同,然莫不應乎渾象。則知地之大周皆三百六十度,東西南北皆周七萬二千里,以古尺八寸計之,則周九萬里;以圍三徑一率之,則徑三萬里;亦與古三萬里為中之說相符。然則地體渾圓,無疑義矣。距緯應大周裏數不同,為志其要。

  赤道南北距緯東西每度相距裏數:

  距緯一度,一百九十九裏三百四十步;

  距緯五度,一百九十九裏八十步;

  距緯十度,一百九十六裏三百四十步;

  距緯十五度,一百九十三裏六十步;

  距緯二十度,一百八十七裏三百二十步;

  距緯二十五度,一百八十一裏八十步;

  距緯三十度,一百七十三裏六十步;

  距緯三十五度,一百六十三裏二百八十步;

  距緯四十度,一百五十三裏八十步;

  距緯四十五度,一百四十一裏一百二十步;

  距緯五十度,一百二十八裏二百步;

  距緯五十五度,一百一十四裏二百四十步;

  距緯六十度,九十九裏三百四十步;

  距緯六十五度,八十四裏二百步;

  距緯七十度,六十八裏一百四十步;

  距緯七十五度,五十一裏二百四十步;

  距緯八十度,三十四裏一百六十步;

  距緯八十五度,一十七裏八十步;

  距緯八十九度,三裏一百六十步。

  裏差者,因人所居有南北東西之不同,則天頂地平亦異,可以計裏而定,故名裏差,其所關於仰觀甚钜。蓋恆星之隱見,晝夜之永短,七曜之出沒,節氣之早晚,交食之深淺先後,莫不因之而各殊。惟得其所差之數,則各殊之故,皆可豫知,不致詫為失行而生飾說矣。新法算書所載各省北極高及東西偏度,大概據輿圖道裏定之,多有未確。今以康熙年間實測各省及諸蒙古高度、偏度,並乾隆時憲所增省分,與回疆部落、兩金川土司等,晝夜永短,節氣早晚,推得高度、偏度備列焉。

  北極高度:

  京師高三十九度五十五分;

  盛京高四十一度五十一分;

  山西高三十七度五十三分三十秒;

  朝鮮高三十七度三十九分十五秒;

  山東高三十六度四十五分二十四秒;

  河南高三十四度五十二分二十六秒;

  陝西高三十四度十六分;

  江南高三十二度四分;

  四川高三十度四十一分;

  湖廣高三十度三十四分四十八秒;

  浙江高三十度十八分二十秒;

  江西高二十八度三十七分十二秒;

  貴州高二十六度三十分二十秒;

  福建高二十六度二分二十四秒;

  廣西高二十五度十三分七秒;

  雲南高二十五度六分;

  廣東高二十三度十分;

  布壟堪布林嘎蘇泰高四十九度二十八分;

  額格塞楞格高四十九度二十七分;

  桑錦達賚湖高四十九度十二分;

  肯特山高四十八度三十三分;

  克嚕倫河巴爾城高四十八度五分三十秒;

  圖拉河汗山高四十七度五十七分十秒;

  喀爾喀河克勒和碩高四十七度三十四分三十秒;

  杜爾伯特高四十七度十五分;

  鄂爾坤河額爾得尼昭高四十六度五十八分十五秒;

  崆格紮布韓堪河高四十六度四十二分;

  紮賚特高四十六度三十分;

  推河高四十六度二十九分二十秒;

  科爾沁高四十六度十七分;

  郭爾羅斯高四十五度三十分;

  阿嚕科爾沁高四十五度三十分;

  翁吉河高四十五度三十分;

  薩克薩克圖古裏克高四十五度二十三分四十五秒;

  烏硃穆沁高四十四度四十五分;

  浩齊特高四十四度六分;

  固爾班賽堪高四十三度四十八分;

  巴林高四十三度三十六分;

  紮嚕特高四十三度三十分;

  阿巴哈納爾高四十三度二十三分;

  阿巴噶高四十三度二十三分;

  奈曼高四十三度十五分;

  克什克騰高四十三度;

  蘇尼特高四十三度;

  哈密高四十二度五十三分;

  翁牛特高四十二度三十分;

  敖漢高四十二度十五分;

  喀爾喀高四十一度四十四分;

  四子部落高四十一度四十一分;

  喀喇沁高四十一度三十分;

  茂明安高四十一度十五分;

  烏喇特高四十度五十二分;

  歸化城高四十度四十九分;

  土默特高四十度四十九分;

  鄂爾多斯高三十九度三十分;

  阿拉善山高三十八度三十分。

  右康熙年間實測。

  雅克薩城高五十一度四十八分;

  黑龍江高五十度一分;

  三姓高四十七度二十分;

  伯都訥高四十五度十五分;

  吉林高四十三度四十七分;

  甘肅高三十六度八分;

  安徽高三十度三十七分;

  湖南高二十八度十三分;

  越南高二十二度十六分;

  阿勒坦淖爾烏梁海高五十三度三十分;

  汗山哈屯河高五十一度十分;

  唐努山烏梁海高五十度四十分;

  烏蘭固木杜爾伯特高四十九度二十分;

  額爾齊斯河高四十八度三十五分;

  齋桑淖爾高四十八度三十五分;

  阿勒臺山烏梁海高四十八度三十分;

  阿勒輝山高四十八度二十分;

  科布多城高四十八度二分;

  烏裏雅蘇台城高四十七度四十八分;

  哈薩克高四十七度三十分;

  塔爾巴哈台高四十七度;

  布勒罕河土爾扈特高四十七度;

  巴爾噶什淖爾高四十七度;

  烏隴古河高四十六度四十分;

  赫色勒巴斯淖爾高四十六度四十分;

  和博克薩哩土爾扈特高四十六度四十分;

  紮哈沁高四十六度三十分;

  齋爾土爾扈特高四十六度十分;

  哈布塔克高四十五度;

  吹河高四十四度五十分;

  博羅塔拉高四十四度五十分;

  拜達克高四十四度四十三分;

  晶河土爾扈特高四十四度三十五分;

  庫爾喀喇烏蘇土爾扈特高四十四度三十分;

  安濟海高四十四度十三分;

  哈什高四十四度八分;

  伊犁高四十三度五十六分;

  塔拉斯河高四十三度五十分;

  穆壘高四十三度四十五分;

  濟木薩高四十三度四十分;

  巴里坤高四十三度三十九分;

  崆吉斯高四十三度三十三分;

  烏魯木齊高四十三度二十七分;

  珠勒都斯高四十三度十七分;

  吐魯番高四十三度四分;

  塔什干高四十三度三分;

  和碩特高四十三度;

  那林山高四十三度;

  特莫爾圖淖爾高四十二度五十分;

  魯克沁高四十二度四十八分;

  烏沙克塔勒高四十二度十六分;

  哈喇沙爾高四十二度七分;

  庫爾勒高四十一度四十六分;

  布林古高四十一度四十四分;

  賽哩木高四十一度四十一分;

  納木幹高四十一度三十八分;

  庫車高四十一度三十七分;

  布嚕特高四十一度二十八分;

  安集延高四十一度二十八分;

  霍罕高四十一度二十三分;

  阿克蘇高四十一度九分;

  烏什高四十一度六分;

  鄂什高四十度十九分;

  喀什噶爾高三十九度二十五分;

  巴爾楚克高三十九度十五分;

  英吉沙爾高三十八度四十七分;

  葉爾羌高三十八度十九分;

  斡罕高三十八度;

  色埒庫勒高三十七度四十八分;

  喀楚特高三十七度十一分;

  哈喇哈什高三十七度十分;

  克裏雅高三十七度;

  和闐高三十七度;

  伊裏齊高三十七度;

  博羅爾高三十七度;

  三珠高三十六度五十八分;

  玉隴哈什高三十六度五十二分;

  鄂囉善高三十六度四十九分;

  什克南高三十六度四十七分;

  巴達克山高三十六度二十三分;

  三雜谷高三十二度一分;

  党壩高三十一度五十六分;

  綽斯甲布高三十一度五十三分;

  金川勒烏圍高三十一度三十四分;

  金川噶拉依高三十一度十九分;

  瓦寺高三十一度十七分;

  革布希咱高三十一度八分;

  布拉克底高三十一度四分;

  小金川美諾高三十一度;

  巴旺高三十度五十八分;

  沃克什高三十度五十六分;

  明正高三十度二十八分;

  木坪高三十度二十五分;

  右乾隆時憲所增。

  東西偏度:

  盛京偏東七度十五分;

  浙江偏東三度四十一分二十四秒;

  福建偏東二度五十九分;

  江南偏東二度十八分;

  山東偏東二度十五分;

  江西偏西三十七分;

  河南偏西一度五十六分;

  湖廣偏西二度十七分;

  廣東偏西三度三十三分十五秒;

  山西偏西三度五十七分四十二秒;

  廣西偏西六度十四分四十秒;

  陝西偏西七度三十三分四十秒;

  貴州偏西九度五十二分四十秒;

  四川偏西十二度十六分;

  雲南偏西十三度三十七分;

  朝鮮偏東十度三十分;

  郭爾羅斯偏東八度十分;

  紮賴特偏東七度四十五分;

  杜爾伯特偏東六度十分;

  紮嚕特偏東五度;

  奈曼偏東五度;

  科爾沁偏東四度三十分;

  敖漢偏東四度;

  阿祿科爾沁偏東三度五十分;

  喀爾喀河克勒和邵偏東二度四十六分;

  巴林偏東二度十四分;

  喀喇沁偏東二度;

  翁牛特偏東二度;

  烏硃穆秦偏東一度十分;

  克什克騰偏東一度十分;

  蒿齊忒偏東三十分;

  阿霸哈納爾偏東二十八分;

  阿霸垓偏東二十八分;

  蘇尼特偏西一度二十八分;

  克魯倫河巴拉斯城偏西二度五十二分;

  四子部落偏西四度二十二分;

  歸化城偏西四度四十八分;

  土默特偏西四度四十八分;

  喀爾喀偏西五度五十五分;

  毛明安偏西六度九分;

  吳喇忒偏西六度三十分;

  肯忒山偏西七度三分;

  鄂爾多斯偏西八度;

  圖拉河韓山偏西九度十二分;

  翁機河偏西十一度;

  固爾班賽堪偏西十一度;

  布龍看布林嘎蘇泰偏西十一度二十二分;

  阿蘭善山偏西十二度;

  厄格塞楞格偏西十二度二十五分;

  鄂爾昆河厄爾德尼招偏西十三度五分;

  推河偏西十五度十五分;

  桑金答賴湖偏西十六度二十分;

  薩克薩圖古裏克偏西十九度三十分;

  空格衣紮布韓河偏西二十度十二分;

  哈密城偏西二十二度三十二分。

  右康熙年間實測。

  三姓偏東十三度二十分;

  黑龍江偏東十度五十八分:

  吉林偏東十度二十七分;

  伯都訥偏東八度三十七分;

  安徽偏東三十四分;

  雅克薩城偏西十七分;

  湖南偏西三度四十二分;

  越南偏西十度;

  甘肅偏西十二度三十六分;

  烏裏雅蘇台城偏西二十二度四十分;

  巴里坤偏西二十三度;

  紮哈沁偏西二十三度十分;

  唐努山烏梁海偏西二十四度二十分;

  哈布塔克偏西二十四度二十六分;

  拜達克偏西二十五度;

  穆壘偏西二十五度三十六分;

  烏蘭固木杜爾伯特偏西二十五度四十分;

  魯克沁偏西二十六度十一分;

  吐魯番偏西二十六度四十五分;

  濟木薩偏西二十六度五十二分;

  科布多城偏西二十七度二十分;

  烏魯木齊偏西二十七度五十六分;

  布勒罕河土爾扈特偏西二十八度十分;

  烏沙克塔勒偏西二十八度二十六分;

  阿勒臺山烏梁海偏西二十八度三十五分;

  阿勒坦淖爾烏梁海偏西二十八度四十分;

  汗山哈屯河偏西二十九度;

  烏隴古河偏西二十九度十五分;

  赫色勒巴斯淖爾偏西二十九度十五分;

  哈喇沙爾偏西二十度十七分;

  庫爾勒偏西二十九度五十六分;

  塔爾巴哈台偏西三十度;

  珠勒都斯偏西三十度五十分;

  安濟海偏西三十度五十四分;

  和碩特偏西三十一度;

  和博克薩哩土爾扈特偏西三十一度十五分;

  庫爾喀喇烏蘇土爾扈特偏西三十一度五十六分;

  崆吉斯偏西三十二度;

  布古爾偏西三十二度七分;

  額爾齊斯河偏西三十二度二十五分;

  齋桑淖爾偏西三十二度二十五分;

  哈什偏西三十三度;

  齋爾土爾扈特偏西三十三度;

  博囉塔拉偏西三十三度三十分;

  晶河土爾扈特偏西三十三度三十分;

  庫車偏西三十三度三十二分;

  克裏雅偏西三十三度三十三分;

  伊犁偏西三十四度二十分;

  賽哩木偏西三十四度四十分;

  哈薩克偏西三十四度五十分;

  玉隴哈什偏西三十五度三十七分;

  和闐偏西三十五度五十二分;

  伊裏齊偏西三十五度五十二分;

  哈喇哈什偏西三十六度十四分;

  阿勒輝山偏西三十六度五十分;

  阿克蘇偏西三十七度十五分;

  三珠偏西三十七度四十七分;

  巴爾噶什淖爾偏西三十八度十分;

  烏什偏西三十八度二十七分;

  特莫爾圖淖爾偏西三十九度二十分;

  巴爾楚克偏西三十九度三十五分;

  葉爾羌偏西四十度十分;

  英吉沙爾偏西四十一度五十分;

  吹河偏西四十二度;

  喀什噶爾偏西四十二度二十五分;

  色埒庫勒偏西四十二度二十四分;

  喀楚特偏西四十二度三十二分;

  鄂什偏西四十二度五十分;

  博羅爾偏西四十三度三十八分;

  巴達克山偏西四十三度五十分;

  塔拉斯河偏西四十四度;

  布嚕特偏西四十四度三十五分;

  安集延偏西四十四度三十五分;

  什克南偏西四十四度四十六分;

  那林山偏西四十五度;

  斡罕偏西四十五度九分;

  鄂囉善偏西四十五度二十六分;

  納木幹偏西四十五度四十分;

  霍罕偏西四十五度五十六分;

  塔什干偏西四十七度四十三分;

  瓦寺偏西十二度五十八分;

  木坪偏西十三度三十七分;

  沃克什偏西十三度五十一分;

  三雜穀偏西十三度五十六分;

  小金川美諾偏西十四度七分;

  布拉克底偏西十四度二十二分;

  金川噶拉依偏西十四度二十九分;

  黨壩偏西十四度二十九分;

  金川勒烏圍偏西十四度三十四分;

  巴旺偏西十四度三十四分;

  綽斯甲布偏西十四度四十四分;

  明正偏西十四度四十九分;

  革布希咱偏西十四度五十一分。

  右乾隆時憲所增。
志二

        天文二

  △儀象

  漢創渾天儀,謂即璣衡遺制,唐、宋皆仿為之。至元始有簡儀、仰儀、闚幾、景符等器,視古加詳焉。明于北京齊化門內倚城築觀象臺,仿元製作渾儀、簡儀、天體三儀,置於臺上。台下有晷景堂、圭表、壺漏,清初因之。康熙八年,聖祖用監臣南懷仁言,改造六儀,曰黃道經緯儀、赤道經緯儀、地平經儀、地平緯儀、紀限儀、天體儀。五十二年,複將地平經、緯合為一儀。乾隆九年,高宗禦制璣衡撫辰儀,並安置臺上。今考各形制用法,悉著於篇。

  黃道經緯儀,儀之圈有四,各分四象限,限各九十度。其外大圈恆定而不移者,名天元子午規,外徑六尺,規面厚一寸三分,側面寬二寸五分,規之下半夾入於雲座。仰載之半圈,前後正直子午,上直天頂,中直地平。從地平上下按京師南北兩極出入度分,定赤道兩極。次內為過極至圈,圈周平分處,各以鋼樞貫於赤道二極。又依黃赤大距度,於過極至圈上定黃道南北極。距黃極九十度安黃道圈,與過極至圈十字相交,各陷其中以相入,令兩圈為一體,旋轉相從。黃道圈之兩側面,一為十二宮,一為二十四節氣。其兩交,一當冬至,一當夏至。次內為黃道經圈,則以鋼樞貫于黃極焉。圈之徑為圓軸,圍三寸。軸之中心立圓柱為緯表,與經圈側面成直角,而黃道圈經圈上各設遊表,儀頂更設銅絲為垂線。全儀以雙龍擎之,複為交梁以立龍足。梁之四端,各承以獅,仍置螺柱以取平。垂線有偏側,則轉螺柱,垂線正,則儀正矣。用法,欲求某星黃道經緯度,須一人于黃道圈上查先所得某星之經緯度分,其上加遊表,而過南北軸中柱,表對星定儀;又一人用游表於經圈上過柱,表對所測之星,遊移取置,則經圈上游表之指線定某星緯度。又定儀查黃道圈兩表相距之度分,即某星之經度差。或測日月,以距星為比,亦如之。

  赤道經緯儀,儀有三圈,外大圈者,天元子午規也。以一龍南向而負之。規之分度定極,皆與黃道儀同。去極九十度安赤道圈,與子午規十字相交,恆定不動。圈內規面及上側面皆鋟二十四時,時各四刻。外規面分三百六十度,內安赤道經圈。以南北極為樞,而可東西遊轉,與赤道圈內規面相切。經圈徑為圓軸,軸中心立圓柱,以及遊表、垂線、交梁、螺柱等法,皆同黃道儀。用法,若測日時刻,則赤道圈上用時刻遊表,即通光耳,對於南北軸表,視赤道圈內遊表所指,即時刻分秒。若諸曜經度,用兩通光耳,即兩徑表,在赤道圈上一定一遊。一人從定耳窺南北軸表,與先得星相參測之;一人以遊耳轉移遷就,而窺本軸表與所測參相直,視兩耳間應赤道圈上之度分,即兩經度之差也。緯度亦以通光耳於經圈上轉移而遷就焉。務欲令目與表與所測相參直,視本耳下經圈在赤道或南或北之度分,即所測距赤道南北之度分也。

  地平經儀,儀只一地平圈,全徑六尺,其平面寬二寸五分,厚一寸二分。分四象限,各九十度。以四龍立于交梁以承之。梁之四端,各施取平之螺柱。梁之交處安立柱,高與地平圈等,適當地平圈之中心。又于地平圈上東西各立一軸,約高四尺,柱各一龍,盤旋而上,從柱端各伸一爪,互捧圓珠。下有立軸,其形扁方,空其中如窗櫺,以安直線。軸之上端入於珠,下端入立柱中心,令可旋轉。而軸中之線,恆為天頂之垂線焉。又為長方橫表,長如地平圈,全徑厚一寸,寬一寸五分,中心開方孔管於立軸下端,使隨立軸旋轉。複剡其兩端令銳,以指地平圈之度分。又自兩端各出一線,而上會於立軸中直線之頂,成兩三角形。凡有所測,則旋轉遊表,使三線與所測參相直,乃視表端所指,即所測之地平經度也。

  地平緯儀,即象限儀,蓋取全圓四分之一以測高度者也。其弧九十度,其兩邊皆圓半徑,長六尺。兩半徑交處為儀心。儀架東西立柱,各以二龍拱之。上架橫樑,又立中柱上管於橫樑,令可轉動儀心,上指儀之兩邊,一與中柱平行,一與橫樑平行。又於儀心立短圓柱以為表,又加窺衡,長與半徑等,上端安於儀心,剡其下端,以指弧面度分,更安表耳。有所測,乃以窺衡上下遊移,從表耳縫中窺圓柱,令與所測相參直。其衡端所指度分,即所測之地平緯度也。

  紀限儀,弧面為全圓六分之一,分六十度。一弧一幹,幹長六尺,即全圓之半徑。弧之寬二寸五分,幹之左右,細雲糾縵纏連,所以固之。幹之上端有小衡,與幹成十字。儀心與衡兩端皆立圓柱為表,弧面設遊表。承儀之台,約高四尺,中植立柱,以系儀之重心,則左右旋轉,高低斜側,無所不可,故又名百遊儀焉。用法,測兩曜,不論黃赤經緯,而求大圈相距之度,一人從衡端耳表窺中心柱表,對定此曜;又一人從游耳表向中心柱表窺彼曜相參直,視衡端至遊耳表下度分,即兩曜相距度分也。

  天體儀,儀為圓球,徑六尺,宛然穹象,故以天體名之。中貫鋼軸,露其兩端,以屬於子午規之南北極,令可轉運。座高四尺七寸。座上為地平圈,寬八寸。當子午處各為闕,以入子午規。闕之度與子午規之寬厚等,則兩圈十字相交,內規面恰平,而左右上下環抱乎儀。周圍皆空五分,以便高弧遊表進退。又安時盤於子午規外,徑二尺,分二十四時。以北極為心,其指時刻之表,亦定於北極,令能隨天體轉移,又能自轉焉。座下複設機輪,運轉子午規,使北極隨各方出地升降,各方天象隱見之限,皆可究觀矣。

  地平經緯合儀,經儀中心立柱安緯儀。用法,旋轉緯儀,對定所測游表,於緯儀上得緯度;視緯儀邊切經儀之處,即得經度:一測而兩得焉。

  璣衡撫辰儀,儀制三重,其在外者,即古六合儀,而不用地平圈,其正立雙環為子午圈。兩面皆刻周天三百六十度,自南北極起,初度至中要九十度,是為天經。斜倚單環為天常赤道圈,兩面皆刻周日十二時,以子正午正當子午雙環中空之半,而結於其中要,是為天緯。其南北二極皆設圓軸,軸本實於子午雙環中空之間,而軸內向,以貫內二重之環。其下承以雲座,仰面正中開雙槽以受雙環,東面正中開雲窩以受垂線。下麵置十字架,施螺旋以取平。架之東西兩端各植龍柱,龍口銜珠,開孔以承天常赤道卯酉之兩軸,依觀象臺測定南北正線,將座架安定,則平面之四方正。又依京師北極出地度分,上數至成一象限,即天頂。依南極入地度分,下數成一象限,即地心。于天頂施小釘懸垂線,而垂適當地心,又適切於雙環之面。線末垂球,又適當雲窩,不即不離,則上下正立面之四方亦正,而地平已在其中。

  次其內即古三辰儀,而不用黃道圈。其貫於二極之雙環,為赤極經圈。兩極各設軸孔,以受天經之軸,兩面皆刻周天三百六十度。結於赤極圈之中要,與天常赤道平運者,為遊旋赤道圈,兩面皆刻周天三百六十度,與宗動天赤道旋轉相應。自經圈之南極,作兩象限弧以承之,使不傾墊。

  次最內即古四遊儀,貫於二極之雙環,為四遊圈,兩面皆刻三百六十度。定于遊圈之兩極者為直距,綰於直距之中心者為窺衡。遊圈中要設直表,以指經度及時,窺衡右旁設直表,以指緯度。別設借弧指時度表、立表、平行立表、平行借弧表,以濟所測之窮。又設綰經度表、綰時度表、平行線測經度表,以期兩測之合。

  其數,子午圈外徑六尺三寸,內徑五尺六寸六分,環面闊三寸二分,厚九分,中空一寸。天常赤道外徑六尺一寸二分,內徑五尺六寸四分,環面闊二寸四分,厚一寸四分。赤極經圈外徑五尺五寸六分,內徑五尺一寸二分,環面闊二寸八分,厚八分,中空一寸二分。遊旋赤道外徑五尺五寸六分,內徑五尺一寸二分,環面闊二寸二分,厚一寸二分。四遊圈外徑五尺,內徑四尺六寸八分,環面闊一寸六分,厚七分,中空一寸四分。直距長如圓之通徑,闊一寸六分,厚七分,中空一寸四分。窺衡長四尺七寸二分,方一寸二分,中空一寸。上下兩端施方銅★,厚五分,內三分,方一寸,入于管中,外二分,方一寸二分,齊于管面,中心開圓孔。

  指時度表,通長七寸三分,本長一寸六分,形如方筒,入于四遊雙環中空之間,闊一寸四分,橫帶長三寸二分,闊五分,兩端各钅句回二分,扣於環面之外。表長五寸二分,闊一寸。其指時度之邊線,對方筒之正中,下端二寸四分,厚三分,切于遊旋赤道之面,以指度分。上端二寸八分,厚二分,切于天常赤道之面,以指時刻。

  指緯度表,其形兩曲,安於窺衡之右面。底長三寸,闊九分,曲橫七分,與四遊環之厚等。又曲長一寸七分,切于四遊環之外面,從中線減闊之半,所以指緯度也。

  借弧指時度表,其本方筒及橫帶長闊並與前指時度表同。橫帶之下,自左向右,立安弧背一道,長九寸三分,闊一寸二分,厚一分六釐。弧背之末,平安指時度表,除弧背之厚,長五寸二分,闊一寸。計自表本方筒之中線至指時度表之內邊,長六寸七分,當遊旋赤道之十五度,當天常赤道之一小時。

  立表二座,形直底平,表高底長各三寸二分,闊九分,厚一分。一表向上開長方孔,長一寸,中留直線,又上五分開圓孔,徑四分,中留十字線,安於窺衡之上端。一表依前度下開直縫,上開小圓孔,安於窺衡下端,各對衡面中線,以螺旋結之。

  平行立表二座,形曲底平,底盤長四寸,闊一寸二分,厚一分,中空三寸二分,闊九分。表曲如勾股。股直如立表,高三寸二分,闊九分。勾橫連於股末,長五寸,闊九分,橫植於底盤之末。底盤中空,冒於立表底盤之外,以掐表固之。

  平行借弧表,制如平行立表,而倒正異。一表上植於衡面,高四寸一分零八毫,一表自衡面下垂,長六寸二分零八毫。距表端下六分開圓孔,又下五分開長方孔,皆與立表制同。

  綰經度表,通長四寸,闊一寸四分。其本方筒長一寸六分,高一寸八分,入于四遊雙環之間,以左右螺旋固之。其末上下二面,以夾遊旋赤道,上面闊七分,減本之半,與窺衡中線相直,下麵以螺旋固之。

  綰時度表,內外二截,內截上下內三面,綰于遊旋赤道之內規。上面之末,承於外截之下,開二方孔,以受外截之方足,下麵以螺旋固之。外截上下外三面,綰于天常赤道之外規。上面之末,覆於內截之上,下面以螺旋固之。

  平行線測經度表,于直距南北極之兩端,各安銅版,如工字形,正方二寸八分,與直距二面之分等。兩要各缺一長方,長一寸六分,闊七分,扣於直距中空之間。中心開圓孔,貫於天經之軸。四隅距中心一寸九分,各安立柱,圓頂開孔,以穿直線,與直距中徑平行。下安小環,以為結赤經平行線之用。又按距星宮度,于游旋赤道安赤經平行線表,其制上畫半圓,內容半方,自對角斜線起,初度至橫徑為四十五度,其中直徑與指度表之邊線相參直。半圓中心安二遊表,各長二寸,距中心一寸九分。邊留小臍,中開小圓孔,以線穿之。上端系於北極銅版對角之兩環,下端貫於南極銅版對角之兩環,各以垂球墜之。

  用法,測日時刻,以四遊圈東西推轉,窺衡南北低昂,令日光透孔圓正,視四遊圈下指時度表臨天常赤道某時刻,即得。若日景為赤道所礙,則用窺衡上立表測之,令表兩孔正透,仍于指時度表視時刻。或為龍柱所礙,則用平行立表測之,亦于指時度視時刻。若指時度表為子午圈所礙,則易用借弧指時度表,次用平行立表。測定日景,視借弧指時度表所指時刻,加一小時,即得。測經度,取所知正午前後一恆星,以其赤道經度之對沖,用綰經度表于遊旋赤道綰定四遊圈。又任設一時,用綰時度表,于其時之對沖,綰天常赤道。乃將四遊圈帶定遊旋赤道,用窺衡測准距星,隨之左旋。候至所設時刻,視綰時度表對遊旋赤道某宮度分,即日赤道經度。或以本時太陽赤道經度,用綰時度表于遊旋赤道綰定,又以所設時刻之對沖,于天常赤道綰定。候至所設時刻,用四遊窺測月星,乃視指時度表所指游旋赤道宮度,加半周,即得所測月星赤道經度。測兩曜相距經度,用平行線測經度表于游旋赤道初宮初度安定,令一人用此平行線表、左兩線、右兩線,並窺定距西之曜,隨之左旋;一人用四遊窺衡測距東之曜,視指時度表所指遊旋赤道之度分,即所測兩曜相距赤道經度也。測緯度,凡得經度時,隨察指緯度表所指四遊圈之度分,即得所測赤道緯度。其有所礙,皆如測時刻法易之。其近北極之星,則以平行借弧表測之。
志三

        天文三

  日月五星恆星黃赤道十二次值宿昏旦中星

  日月五星自古言天之精者,知日月五星為渾象而已。近代西人制大遠鏡,測得諸曜形體及附近小星暈氣各種,古今不同,就其著者錄焉。

  日之面有小黑形,常運行二十八日滿一周。月之面以日光正照顯明景,偏照顯黑景。其面有凹凸,故雖全明之中,亦有淡黑雜景。

  土星之體,彷彿卵形,舊測謂旁有兩耳,今測近於赤道星面相逼甚窄,於遠赤道所宕甚寬。旁有排定小星五點,最近第一星,約行二日弱;第二星行三日弱;第三星行四日半強;第四星略大,行十六日;第五星行八十日。俱旋行土星一周。

  木星之面,常有平行暗景,外有小星四點。第一星行一日七十三刻;第二星行三日五十三刻;第三星略大,行七日十六刻;第四星行十六日七十二刻。俱旋行木星一周。

  火星之面,內有無定黑景。

  金、水星俱借日為光,合朔弦望如月。

  恆星曆象考成雲:“恆星之名,見於春秋,而四仲中星及鬥、牽牛、織女、參、昴、箕、畢、大火、農祥、龍尾、鳥帑、元駟、元黿之屬,散見於尚書、易、詩、左傳、國語。至周禮春官馮相氏掌二十八星之位,而禮記月令、大戴禮夏小正稍具諸星見伏之節。蓋古者敬天勤民,因時出政,皆以星為紀。秦炬之後,羲和舊術,無複可稽,其傳者惟史記天官書,而所載簡略。後漢張衡雲:‘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為星二千五百’,而其書不傳。至三國時,太史令陳卓始列巫咸、甘、石三家所著星圖,總二百八十三官,一千四百六十四星。隋丹元子作步天歌,敘三垣二十八宿,共一千四百六十七星,為觀象之津梁,然尚未有各星經緯度數。自唐、宋而後,諸家以儀象考測,始有各星入宿去極度分,視古加密。

  “新法算書恆星圖表,共星一千二百六十六,分為六等:第一等星一十七,第二等星五十七,第三等星一百八十五,第四等星三百八十九,第五等星三百二十三,第六等星二百九十五,外無名不入等者四百五十九。康熙壬子年欽天監新修儀象志,恆星亦分六等,而其數微異。第一等星一十六,第二等星六十八,第三等星二百零八,第四等星五百一十二,第五等星三百四十二,第六等星七百三十二,共計一千八百七十八。蓋觀星者以目之所能辨,因其相近,聯綴成象而命之名。其微茫昏暗者,多不可考。故各家星官之數,多少不能畫一。然列宿及諸大星,則古今中西如一轍也。”

  又雲:“恆星行即古歲差也,古法俱謂恆星不動,而黃道西移;今謂黃道不動,而恆星東行。蓋使恆星不動而黃道西移,則恆星之黃道經緯度宜每歲不同,而赤道經緯度宜終古不變。今測恆星之黃道經度,每歲東行,而緯度不變。至於赤道經度,則逐歲不同,而緯度尤甚。自星紀至鶉首六宮之星,在赤道南者,緯度古多而今漸少,在赤道北者反是。自鶉首至星紀六宮之星,在赤道南者,緯度古少而今漸多,在赤道北者反是。凡距赤道二十三度半以內之星,在赤道北者,可以過赤道南,在赤道南者,亦可以過赤道北,則恆星循黃道東行,而非黃道之西移明矣。新法算書載西人第穀以前,或雲恆星百年而東行一度,或雲七十餘年而東行一度,或雲六十餘年而東行一度,隨時修改,訖無定數,與古人屢改歲差相同。迨至第谷,方定恆星每歲東行五十一秒,約七十年有餘而行一度,而元郭守敬所定歲差之數亦為近之。至今一百四十餘年,驗之於天,雖無差忒,但星行微渺,必曆多年,其差乃見。然則第穀所定之數,亦未可泥為定率,惟隨時測驗,依天行以推其數可也。”

  儀象考成雲:“康熙十三年,監臣南懷仁修儀象志,星名與古同者,總二百五十九座,一千一百二十九星,比步天歌少二十四座,三百三十五星。又于有名常數之外,增五百九十七星。又多近南極星二十三座,一百五十星。近年以來,累加測驗,星官度數,儀象志尚多未合。又星之次第多不序順,亦宜釐正。於是逐星測量,推其度數,觀其形象,序其次第,著之於圖。計三垣二十八宿,星名與古同者,總二百七十七座,一千三百一十九星,比儀象志多十八座,一百九十星,與步天歌為近。其尤與古合者,二十八宿次舍,自古皆觜宿在前,參宿在後,其以何星作距,古無明文。唐書雲:‘古以參右肩為距’,失之太遠。文獻通考載宋兩朝天文志雲:‘觜三星,距西南星;參十星,距中星西一星。’西法,觜宿距中上星,參宿亦距中西一星。今按觜宿中上星在西南星前僅六分餘,而西南星小,中上星大,則以中上星作距可也。若參宿以中西一星作距星,則觜宿之黃道度已在參宿後一度餘,即赤道度亦在參宿後三十一分餘。今依次順序,以參宿中三星之東一星作距星,則觜宿黃道度恆在參前一度弱,與觜前參後之序合。其餘諸座之星,皆以次順序,無淩躐顛倒之弊。又于有名常數之外,增一千六百一十四星。近某座者即名某座增星,依次分註方位,以備稽考。其近南極星二十三座,一百五十星,中國所不見,仍依西測之舊。共計恆星三百座,三千八十三星。”

  黃赤道十二次值宿古者分十二次即節氣,故冬至為醜中,春分為戌中,夏至為未中,秋分為辰中。後人則以中氣,而冬至在星紀之初。古不知列宿循黃道東行,且不見有歲差,即以所在星象名其次,故奎、婁為降婁,房、心、尾為大火,後人悉仍其名,而星象之更則不論。積數千年,將所謂蒼龍、玄武、白虎、硃雀之四象且易其方,然則十二次之名,存古意爾。今以康熙甲子年推定十二次初度所值宿,及乾隆甲子年改定十二次初度所值宿,並紀于左。

  康熙甲子年黃道十二次初度值宿:

  星紀箕三度一十分;

  元枵牽牛初度二十三分;

  娵訾危一度;

  降婁營室一十度五十七分;

  大樑婁初度二十七分;

  實沈昴五度一十二分;

  鶉首觜觿一十度三十八分;

  鶉火東井二十九度零五分;

  鶉尾七星七度零四分;

  壽星翼一十度三十七分;

  大火角一十度三十四分;

  析木房一度三十九分。

  康熙甲子年赤道十二次初度值宿:

  星紀箕三度三十九分;

  元枵南斗二十三度二十七分;

  娵訾危二度三十四分;

  降婁東壁初度四十二分;

  大樑婁五度四十二分;

  實沈昴八度四十分;

  鶉首觜觿一十度二十九分;

  鶉火東井二十九度;

  鶉尾張五度五十七分;

  壽星軫初度零二分;

  大火亢一度;

  析木房五度零三分。

  乾隆甲子年黃道十二次初度值宿:

  星紀箕二度一十九分一十三秒;

  元枵南斗二十三度二十四分一十八秒;

  娵訾危初度一十二分四十四秒;

  降婁營室一十度五分四十七秒;

  大樑奎一十一度八分五十二秒;

  實沈昴四度九分三十九秒;

  鶉首參八度五十五分一十五秒;

  鶉火東井二十八度一十六分五十秒;

  鶉尾七星六度一十七分一秒;

  壽星翼九度四十八分一十七秒;

  大火角九度四十三分三十九秒;

  析木房初度三十七分三十五秒。

  乾隆甲子年赤道十二次初度值宿:

  星紀箕二度四十分一十四秒;

  元枵南斗二十二度三十五分四十七秒;

  娵訾危一度五十分二十七秒;

  降婁營室一十七度零三十八秒;

  大樑婁四度五十二分三十三秒;

  實沈昴七度三十四分三秒;

  鶉首參八度一分五十五秒;

  鶉火井二十八度八分一十五秒;

  鶉尾張五度一十二分一秒;

  壽星翼一十八度八分三十一秒;

  大火亢初度一十分三十秒;

  析木房四度八分一十七秒。

  昏旦中星自虞書紀四仲昏中之星,而月令並舉逐月昏旦。然虞書仲冬星昴,月令則昏中東壁,相去約二千年,中星相差四宿。雖由歲差之故,而古法疏略無度分,固難深論也。今以康熙壬子年所定恆星經緯度,推得雍正元年癸卯各節氣昏旦中星列於志。若求乾隆九年甲子以後各節氣昏旦中星,則當按乾隆甲子年改定恆星經緯度備推焉。

  春分系交節初日,後同。昏北河二中偏西四度三十四分。旦尾中偏東一度七分。

  因無當中之星,故用近中之星而紀其偏度。又星宿並用第一星,間有第一星距中太遠而用餘星者,則紀其數,如北河二及參四氐四之類。

  清明昏七中星偏東五度十四分。旦帝座中偏東一度五十九分。

  穀雨昏軒轅十四中偏西四度五十九分。旦箕中偏東四度十三分。

  立夏昏五帝座中偏西三十二分。旦箕中偏西四度九分。

  小滿昏角中偏東二度二十三分。旦南斗中偏西三度八分。

  芒種昏氐中偏東三度二十九分。旦河鼓二中偏東二度二十一分。

  夏至昏房中偏東二度八分。旦須女中偏東一度四十三分。

  小暑昏尾中偏西四十分。旦尾中偏東三度二十五分。

  大暑昏帝座中偏西三度二十五分。旦營室中偏西一度五十六分。

  立秋昏箕中偏西二度三十七分。旦土司空中偏東一度四十分。

  處暑昏南斗中偏西二十六分。旦婁中偏西一度四十六分。

  白露昏南斗中偏西八度三十二分。旦天囷中偏西四度四十一分。

  秋分昏河鼓二中偏東三十四分。旦畢中偏西三度七分

  寒露昏牽牛中偏西五十三分。旦參四中偏西十三分。

  霜降昏須女中偏西三度四十一分。旦天狼中偏西五度三十七分。

  立冬昏虛中偏西三度二十分。旦輿鬼中偏東一度二十七分。

  小雪昏北落師門中偏東五度四十一分。旦七星中偏西二度十六分。

  大雪昏營室中偏西五度五十七分。旦翼中偏東二度五十五分。

  冬至昏東壁中偏西四度二十六分。旦五帝座中偏西二度一分。

  小寒昏婁中偏東三度三十三分。旦角中偏東六度二十四分。

  大寒昏胃中偏西二度二十分。旦亢中偏東四度十八分。

  立春昏昴中偏西五度三十四分。旦氐中偏東一度二十八分。

  雨水昏參七中偏西四十五分。旦氐四中偏西二度三十二分。

  驚蟄昏東井中偏西三度六分。旦房中偏西二度四分。

志四

        天文四

  康熙壬子年恆星黃道經緯度表一

  揆日所以正時,候星所以紀日。日行黃道,故推測恆星,必求黃道經緯度分。且恆星循黃道東行,上考下求,每年祗加減經度五十一秒。今依康熙壬子舊測恆星黃道經緯度分,及南北之向,大小之等,為二卷。先列降婁戌宮至鶉尾巳宮,凡一百八十度之名星及附近星,如左:

  表略
志十


  表略

志十一

        天文十一

  △五星合聚

  天官書言同舍為合,於兩星、三星、四星、五星之合各有占,而以五星合為最吉,謂經度之同如合朔也。茲就三星以上同宮同宿,及兩星以上同度者,著於篇。

  順治元年正月庚戌,土木金聚于降婁兩旬餘。丙辰,土金同躔壁三度。三月乙巳,土水同躔壁八度。

  二年二月乙亥,金水同躔危一度。三月庚子,土金水聚于降婁旬餘;己酉,土水同躔奎七度。四月壬戌,土金同躔奎九度;癸酉,木水同躔畢五度。閏六月己酉,火金水聚於鶉尾。七月庚申,聚於翼;丁卯,聚于壽星兩旬;壬申,聚於軫。八月癸未,聚於角;丁酉,聚於亢;戊戌,聚於大火。

  三年三月庚戌,土金水聚于大樑旬餘;壬子,土水同躔婁七度。四月丁酉,土火金聚于大樑月餘。五月癸醜,聚於胃旬餘。六月甲申,木水同躔井十九度。七月乙丑,木火金聚於鶉首聚于井;丙寅,木金同躔井二十八度。

  四年二月庚子,木火同躔井二十八度。三月丁未,土金水聚于大樑兩旬;丙辰,聚于胃,金水同躔胃二度;戊午,土水同躔胃六度;庚申,土金同躔胃七度。六月乙未,木水同躔柳十度。七月庚申,火金同躔軫五度。八月己巳,火金水聚于壽星。十月戊子,聚於析木旬有九日;癸巳,聚於尾。

  五年四月甲午,火金水聚于大樑旬餘,聚于婁。閏四月乙巳,聚於胃;丙午,火金同躔胃二度;丙辰,土水同躔畢四度。五月丁卯,土火金水聚于實沈,土金同躔畢五度。七月甲戌,木金水聚於鶉尾兩旬餘,聚于張氵夾旬。

  六年三月丙寅,土金同躔畢八度。五月庚申,土水同躔觜一度。六月辛卯,木火同躔翼十三度。九月戊午,木水同躔軫十二度。

  七年三月壬申,火金水聚于降婁。四月辛卯,聚于大樑。五月丁巳,聚于實沈;癸亥,土水同躔井初度;乙丑,土金水聚於鶉首旬餘;乙亥,聚于井旬餘。六月庚戌,土火水聚于井旬餘;辛亥,聚於鶉首旬餘。七月癸醜,土火同躔井七度。九月辛未,木水同躔氐三度。

  八年正月甲子,金水同躔危二度。四月辛未,土水同躔井十四度。六月甲寅,土金水聚於鶉首旬餘;乙卯,聚于井旬餘;癸酉,土金同躔井二十二度。八月乙卯,木火同躔心二度。十月戊辰,木金水聚於析木旬餘;壬申,木金同躔尾十度。十一月乙亥朔,木金水聚於尾。癸卯,火金水聚於元枵。十二月丁卯,聚于危。

  九年正月己亥,火金同躔壁五度。四月癸亥,土金水聚於鶉首,聚于井旬餘;庚午,土金同躔井二十六度。六月丁卯,土水同躔鬼二度。七月丁醜,土火水聚於鶉火;丁亥,土火同躔柳初度。

  十年正月壬午,木水同躔牛二度;壬辰,木金水聚于牛;癸巳,聚於元枵兩旬餘。六月癸亥,土金水聚於鶉火旬餘。閏六月丙寅,聚于柳;辛未,土水同躔柳九度;壬申,土金同躔柳九度。十月丙戌,木火金聚於元枵。十一月庚子,木金同躔女十度。

  十一年正月己酉,木水同躔危四度。二月辛巳,火金水聚于大樑旬餘;己醜,聚於胃。六月庚午,土火水聚於鶉火;乙亥,土水同躔星四度。八月壬戌,土火同躔張二度;癸酉,土火金水聚於鶉尾旬餘;丁醜,土金同躔張三度;乙亥,土火金水聚于張。九月辛卯,火金同躔翼二度。

  十二年正月乙巳,木金水聚於娵訾;乙卯,聚於室氵夾旬。二月甲子,木金同躔室十四度;乙丑,木金水聚于降婁兩旬;戊辰,聚於壁。六月癸酉,土金同躔張七度;丙子,土金水聚於鶉尾旬餘;丁醜,聚于張。八月乙亥,土水同躔張十四度。

  十三年七月癸亥,土火金水聚於鶉尾旬餘。八月丙子朔,土金同躔翼七度;壬辰,土火同躔翼九度。

  十四年二月庚子,木金同躔畢一度。六月癸巳,木金水聚於鶉首;丙申,聚于井。十月己卯,土金同躔軫八度。

  十五年四月丁醜,木火同躔井八度。五月乙巳,木火金水聚於鶉首;丁未,聚于井。七月己亥,木水同躔井二十五度;己未,火金水聚於鶉尾旬餘。八月乙亥,土金水聚于壽星氵夾旬;丙戌,土火水聚于壽星氵夾旬。九月己未如之;庚申,聚於角旬餘;辛酉,土火同躔角三度。

  十六年二月甲戌,金水同躔女八度;丁醜,火金水聚於元枵。九月辛巳,土金水聚於大火兩旬。

  十七年六月癸巳,木火金聚于張旬餘;戊戌,木金同躔張十一度;癸醜,木火金水聚於鶉尾兩旬,木火水聚于張。七月乙卯,木火同躔張十四度;癸亥,木水同躔張十六度;壬申,木火金水聚於翼旬餘。九月己卯,土火水聚於大火旬餘。十月乙酉,土火同躔氐四度;丙戌,土火水聚於氐氵夾旬。十一月丙子,土金同躔氐十六度。十二月庚戌,火金水聚于星紀旬餘。

  十八年正月甲寅,聚於鬥;庚申,火水同躔鬥十九度;乙亥,火金水聚於元枵。六月己卯,金水同躔井二度。閏七月乙巳,木金同躔軫十二度。八月壬申,土金同躔氐十二度。九月丁醜朔,土金水聚於大火。

  康熙元年三月己亥,金水同躔奎八度。九月甲戌,木火水聚於大火旬餘;庚辰,聚於氐旬餘;辛巳,木火同躔氐八度;乙酉,木水同躔氐九度;戊子,火水同躔氐十三度。十月丙午,土火同躔心三度。十一月辛未朔,五星聚於析木,土金水聚於心;乙亥,土金同躔心六度;乙酉,土水同躔尾初度。十二月庚子朔,火金水聚于星紀旬餘;甲辰,聚於鬥;戊申,聚于牛;甲寅,火金同躔鬥二十二度;戊午,火金水聚於元枵旬餘。

  二年二月辛亥,金水同躔壁五度;戊辰,火水同躔室七度。九月丙戌,土木同躔尾三度;甲午,土木金水聚於析木旬餘。十月乙未朔,土木金聚於尾旬餘。十一月癸巳,土水同躔尾十度。十二月戊戌,木水同躔箕三度。

  三年正月壬午,木金同躔鬥三度。六月丙辰,金水同躔井十度。八月甲申,火金水聚於大火。九月戊申,土火金聚於析木兩旬。十月乙丑,土火同躔箕一度;庚午,土火金聚於箕;壬申,木火金聚于星紀兩旬餘;丁醜,聚於鬥兩旬。十一月庚寅,木金同躔鬥十六度;丁酉,土木火水聚于星紀氵夾旬;己亥,木火水聚於鬥,木火同躔鬥十八度;壬子,火金水聚於元枵;丁巳,火水同躔女一度。十二月丁卯,木火水聚於元枵。

  四年六月丁卯,火金水聚於鶉首;己巳,聚于井。七月癸醜,火金同躔井二十八度。

  五年二月己未,木金水聚於娵訾,聚于危;乙丑,木水同躔危十一度;己卯,金水同躔壁一度。十月丙辰,火金同躔箕二度;丁巳,土火金聚于星紀月餘;乙丑,聚於鬥兩旬餘;癸酉,土金同躔鬥十一度。十二月癸醜,火金水聚於元枵旬餘;壬申,火金同躔虛九度。

  六年二月丁未,金水同躔女六度;癸酉,木火水聚于降婁旬餘。五月辛亥,火金水聚于實沈。六月庚子,火金同躔井二十六度。

  七年二月庚寅,木金水聚于大樑旬餘。四月辛卯,木水同躔胃十一度。

  八年正月癸卯,土水同躔女九度。五月癸巳朔,木火金水聚于實沈旬餘;甲午,木火同躔觜初度;甲辰,木水同躔觜三度;丁巳,火金水聚於鶉首。六月丁醜,木火金聚於鶉首。七月乙未,火金水聚於鶉火旬餘。

  九年六月丙午,木金水聚于井。十月丁酉,金水同躔氐四度。

  十年正月庚申,土金水聚於娵訾兩旬餘,聚于危旬餘;戊辰,土金同躔危十度;辛未,金水同躔危十四度。四月丙戌,火金水聚于實沈旬餘;戊戌,聚於觜;癸卯,聚於鶉首兩旬餘;乙巳,聚于井兩旬;丁未,火水同躔井三度。五月己卯,木金同躔柳十三度。六月丙戌,木火金聚於鶉火。七月庚戌朔,木火水聚於鶉火旬餘;甲子,聚於星;壬申,木火同躔星六度;甲戌,木火水聚於鶉尾旬餘。十月丁未,火金水聚於大火。

  十一年三月戊申,土金水聚於娵訾;壬申,土金同躔室八度。六月丁酉,金水同躔井九度。閏七月丁醜,木金水聚於鶉尾;戊寅,木水同躔箕四度。八月己酉,木金水聚于壽星旬餘。

  十二年二月壬子,土水同躔壁一度。三月戊子,火金同躔觜九度;癸巳,同躔井一度。五月壬辰,金水同躔井三度。六月庚申,火水同躔星三度。九月戊辰,木火水聚于壽星旬餘。十月甲寅,木火金聚於大火兩旬餘。十二月甲子,火金水聚于星紀。

  十三年正月丁亥,金水同躔虛五度。三月庚午,土金同躔奎初度。十月辛醜,木水同躔氐十五度。

  十四年三月丁卯,土水同躔婁初度。五月丁卯,土金水聚于大樑;甲戌,土金同躔婁八度。八月壬申,火金水聚于壽星旬餘。九月丙申,聚於大火。十月壬申,木火金水聚於析木旬餘。十一月丙戌,火水同躔心六度;己亥,木火水聚於箕;癸醜,聚于星紀旬餘。十二月辛酉,聚於鬥;甲子,木火同躔鬥二度。

  十五年二月己巳,土金同躔婁十一度。四月戊午,土水同躔胃四度。

  十六年二月戊申朔,木金同躔女六度。四月庚戌,土金水聚于大樑;壬戌,土水同躔昴三度;甲戌,土金水聚于實沈。八月庚申,火金水聚于壽星旬餘;壬申,聚於角。九月丁醜,火水同躔角八度;庚辰,火金水聚於大火兩旬餘;辛巳,聚於亢旬餘;丁酉,聚於氐。

  十七年正月辛巳,木金水聚於娵訾;甲申,木水同躔危四度。二月戊辰,木火水聚於娵訾兩旬,聚于危旬餘。三月乙酉,木火同躔危十九度;戊子,木火水聚於室;己亥,火金水聚于降婁。閏三月丙寅,土水同躔畢七度;己巳,火金同躔奎四度。五月庚戌,金水同躔胃九度;庚申,土火金水聚于實沈。六月癸巳,土火同躔觜二度。

  十八年二月丁醜,木金同躔壁八度;乙酉,木金水聚于降婁。三月戊午,土金水聚于實沈兩旬餘。四月甲戌,土金同躔觜四度;丙子,土金水聚於觜。七月乙亥,火金水聚于壽星。十月壬戌,火金同躔心二度。

  十九年四月戊寅,木水同躔胃十一度;庚辰,木火金水聚于大樑。五月辛卯,火金水聚於胃旬餘;丁酉,火水同躔胃八度;己亥,火金同躔胃九度;甲辰,木火金水聚於昴;辛亥,聚于實沈旬餘;乙卯,火金水聚于畢。六月庚午,土金水聚於鶉首;辛未,聚于井;壬午,土金同躔井十三度。八月甲子,土火同躔井十八度。

  二十年三月乙卯,木金同躔畢十度。五月辛酉,木金水聚於鶉首旬餘,聚于井旬餘;甲子,金水同躔井六度;癸酉,土水同躔井二十四度。六月丁酉,土木金聚於鶉首旬餘;庚子,聚于井兩旬餘。

  二十一年二月丁酉,火金水聚于降婁兩旬餘。三月甲子,火金同躔婁四度。四月甲申,火金水聚于大樑;辛醜,聚于實沈。五月丁巳,木金水聚於鶉首旬餘;戊午,聚于井旬餘;辛未,同躔井二十四度。六月戊寅,土水同躔柳一度;庚寅,土木金水聚於鶉火,土金水聚于柳氵夾旬。七月戊午,土木水聚于柳旬餘;辛未,土木火水聚於鶉火氵夾旬;八月庚辰,土木火聚于柳兩旬餘。

  二十二年正月丁未,土木同躔柳十一度。六月癸酉,土木水聚於鶉火兩旬餘;庚辰,聚于柳。閏六月乙丑,土金水聚於鶉火旬餘。七月癸未,木水同躔張三度;己醜,木金水聚於鶉尾;乙未,木金同躔張五度。八月癸醜,土木金聚於鶉尾。十二月乙卯,火金水聚於娵訾旬餘。

  二十三年正月庚寅,火金同躔壁十度。五月庚寅,火水同躔井八度;壬辰,土金同躔張初度,土木金聚于張旬餘。七月丁醜,土木金水聚於鶉尾旬餘;庚辰,土金水聚于張;辛巳,土水同躔張六度;丙戌,金水同躔張十四度;癸巳,木水同躔翼九度。八月戊申,土火金聚於鶉尾旬餘;辛亥,聚于張兩旬餘。九月己巳,土火同躔張十一度;乙亥,土金同躔張十二度。十月甲午,木金水聚于壽星;丙申,木火金聚于壽星兩旬餘;戊申,聚於軫;己酉,木金同躔軫八度。

  二十四年二月乙未,金水同躔虛一度。七月甲戌,土金水聚於鶉尾旬餘;乙亥,聚于張氵夾旬;甲申,金水同躔張十六度。八月壬辰,土金水聚於翼;甲午,木金水聚于壽星兩旬餘;庚戌,聚於角氵夾旬。十月甲辰,木水同躔亢六度。

  二十五年二月庚寅,火金同躔奎五度。三月甲戌,火金水聚于大樑。七月庚寅,土水同躔翼十度。八月己未,火金水聚於鶉尾旬餘;丙子,土火金水聚於翼。九月丙戌,聚于壽星旬餘;庚寅,土金水聚於軫,土金同躔軫初度;庚子,土火同躔軫一度。十月壬申,木金水聚於析木。

  二十六年正月丙申,木火同躔尾十度。二月乙亥,金水同躔婁四度。七月戊子,土金同躔軫三度。九月戊子,土水同躔軫十度。十月辛未,木水同躔箕二度。

  二十七年正月戊寅,木金火聚于星紀;丙申,木金同躔鬥十二度。六月壬子,火水同躔鬼三度。八月辛亥,火金同躔張十一度;乙卯,火金水聚於鶉尾。九月戊寅,土火金水聚于壽星旬餘;丁亥,土金水聚於角;辛卯,土水同躔角八度。十月壬寅,金水同躔氐五度。

  二十八年正月癸未,木水同躔女三度。九月甲午朔,土水同躔亢七度。十月戊寅,土金水聚於大火旬餘;丁亥,聚於氐。

  二十九年正月甲寅,木金水聚於娵訾兩旬餘。二月戊辰,木金同躔危十八度;壬申,木水同躔危十九度。五月辛卯朔,火金水聚於鶉首;癸巳,聚于井;丙辰,聚於鶉火。六月己卯,火金同躔星四度。八月甲申,土金同躔氐五度;丁亥,土金水聚於大火氵夾旬。九月乙卯,土火水聚於大火四旬餘。十月庚辰,聚於氐旬餘。十一月庚寅,土火同躔氐十三度;壬辰,土水同躔氐十三度。

  三十年二月辛酉,火金水聚於元枵旬餘。五月甲午,木金同躔婁四度。九月乙卯,金水同躔角五度。十月甲午,土金水聚於析木旬餘。

  三十一年二月戊戌,木金同躔胃五度。六月丁未,火金水聚於鶉尾旬餘。十月辛卯,土火水聚於析木旬餘;己亥,土水同躔尾二度;乙巳,土火水聚於尾。十一月辛亥,土火同躔尾四度。十二月乙未,火金水聚于星紀旬餘;辛醜,聚於鬥。

  三十二年正月庚申,聚於元枵旬餘;丁卯,聚於女。二月丁亥,聚於娵訾。四月癸巳,金水同躔胃十一度。五月乙丑,木金同躔井二度;壬申,木水金聚於鶉首旬餘。六月癸酉朔,聚于井旬餘。九月戊午,木水同躔井二十二度。十月壬午,土金同躔尾十度。十一月壬寅,土水同躔尾十二度。

  三十三年七月己醜,木金同躔柳九度。十月丁巳,土火水聚於箕旬餘。十一月己巳,土火同躔鬥初度;癸巳,土火金水聚于星紀。十二月戊戌,聚於鬥;庚子,土水同躔鬥三度;癸卯,火金同躔牛二度;癸醜,火金水聚於元枵旬餘。

  三十四年正月丁醜,聚於娵訾,聚于危;庚辰,金水同躔危十九度。五月壬午,木金水聚於鶉火旬餘。六月辛卯朔,金水同躔星三度。十二月甲辰,土水同躔鬥十三度。

  三十五年正月壬午,土金同躔鬥十七度。五月戊寅,木火同躔張十七度。八月辛醜,木金水聚於翼;丙午,聚于壽星旬餘;己酉,木火同躔翼十五度;庚戌,木金同躔翼十五度。九月乙卯,木金水聚於軫。十月甲午,火金水聚於析木。十一月丁巳,土火金聚于星紀兩旬餘;癸亥,聚於鬥旬餘。十二月丁亥,土火同躔鬥二十一度。

  三十六年正月壬戌,火水同躔虛六度;丁卯,火金水聚於娵訾。六月乙丑,聚於鶉首;戊辰,聚于井。八月戊申朔,火金同躔柳初度。十月己未,木金水聚於大火氵夾旬。

  三十七年正月癸未,土金水聚於元枵旬餘。八月乙巳,木火同躔氐十度;壬子,木火金聚於大火。九月壬辰,聚於析木。十月癸醜,火金同躔鬥三度。十二月壬寅,土火金水聚於元枵旬餘,土火同躔女十度;甲辰,土金同躔女十度;己未,金水同躔女九度。

  三十八年正月壬午,金水同躔牛四度。二月己酉,土水同躔虛六度。三月甲戌,土金同躔虛九度。五月丁酉,火金水聚于實沈。六月癸亥,聚於鶉首。七月己醜,火金同躔井三十度;庚寅,同躔鬼初度。八月甲戌,火金水聚於鶉尾。十月乙酉,木水同躔箕八度;戊子,木金水聚于星紀兩旬;甲午,聚於鬥旬餘,木金同躔鬥一度。

  三十九年正月壬子,土水同躔危七度。十月辛酉,木火同躔鬥二十度。十二月己未朔,土火同躔危十一度。

  四十年五月丁亥朔,火金水聚于實沈;癸卯,聚於鶉首旬餘;乙巳,聚于井旬餘;丙辰,火金同躔井十四度。十二月庚申,土木金聚於娵訾兩旬餘;丁卯,木金同躔危七度。

  四十一年正月壬寅,土木水聚於娵訾旬餘。二月己未,土水同躔室八度;壬戌,土木水聚於室。三月壬寅如之;丙午,土木金水聚于降婁兩旬餘。四月庚申,土金水聚於壁;辛未,土木金聚於壁;丙子,土木同躔壁一度。十一月己巳,土木火聚于降婁四旬餘;乙亥,土火同躔室十四度。十二月壬午,木火同躔壁三度;甲申,金水同躔牛一度;乙酉,土木火聚於壁旬餘。

  四十二年正月庚午,土木金水聚于降婁。二月庚辰,土金同躔壁六度。四月丁酉,火金水聚於鶉首旬餘;己亥,聚于井旬餘。五月庚午,聚於鶉火。十月庚寅,聚於大火旬餘。

  四十三年四月甲申,土金同躔婁初度。

  四十四年二月戊寅,土火金聚于大樑;辛巳,土金同躔婁三度。三月乙巳,木火金聚于實沈;辛酉,木火同躔觜三度。四月乙丑,土水同躔婁九度;丁卯,木火金聚於觜。閏四月丙申,聚於鶉首兩旬餘;癸卯,聚于井旬餘;丙辰,木金同躔井三度。五月庚寅,木水同躔井十度。九月丙子,火金水聚于壽星。十二月丁未,聚于星紀;辛亥,金水同躔鬥二十一度。

  四十五年三月癸未,土金同躔胃九度。五月壬午,木金同躔鬼二度。六月壬寅,木水同躔柳二度。八月癸巳,土火同躔昴八度。

  四十六年六月庚寅,土金同躔畢八度;癸卯,木火同躔張初度。七月壬子,木火水聚於鶉尾;甲子,聚于張旬餘。八月癸巳,木金水聚於鶉尾兩旬餘;丙申,聚于張旬餘。九月庚申,火金水聚于壽星。十月壬午,聚於大火;癸未,聚於亢;壬辰,聚於氐;甲午,火金同躔氐三度。十一月乙卯,火金水聚於析木。

  四十七年正月己酉朔,火水同躔鬥二度。閏三月乙酉,土金同躔畢十一度。六月癸醜,木金水聚於鶉尾旬餘。八月己酉,土火同躔井初度;乙丑,木水同躔軫四度。十月壬戌,木金同躔角三度。

  四十八年四月甲寅,金水同躔胃九度。五月乙亥,土水同躔井二度;乙酉,土金水聚於鶉首;丁亥,聚于井;庚寅,土金同躔井四度。七月戊戌,木火金聚于壽星。八月乙卯,火金水聚于壽星;乙丑,木火金聚於亢;丙寅,木金同躔亢三度。九月辛未,木火同躔亢四度;壬申,木火金水聚於大火旬餘;癸酉,木火水聚於亢;庚辰,火金水聚於氐,火水同躔氐初度。十月丙午,火金水聚於析木。

  四十九年三月壬午,聚于降婁旬餘,火水同躔室九度。四月己亥,火金同躔壁七度。五月壬午,土水同躔井十五度。六月己酉,火金同躔昴七度。七月癸酉,土金水聚於鶉首;乙亥,聚于井;戊子,土火金聚於鶉首氵夾旬;辛卯,聚于井氵夾旬。閏七月乙未,土金同躔井二十四度。十月己卯,木金水聚於析木旬餘;丙戌,聚於氐旬餘;己醜,木金同躔尾四度。

  五十年正月壬辰,金水同躔危五度。四月辛未,土金水聚於鶉首兩旬;癸酉,聚于井兩旬。五月辛卯,土金同躔井二十八度。七月己醜,火金水聚于壽星;己酉,火金同躔角六度。八月甲戌,火金水聚於大火氵夾旬。九月己醜,火金同躔氐十三度。十一月庚寅,木水同躔鬥三度;癸巳,木火水聚于星紀旬餘;戊戌,聚於鬥旬餘。

  五十一年正月己酉,木金同躔鬥二十一度。五月丁亥,火金同躔胃十二度;癸巳,火金水聚于實沈兩旬餘;庚子,聚于畢氵夾旬。六月辛酉,金水同躔井五度;庚辰,土金水聚於鶉火旬餘。七月丙戌,聚于柳。十二月癸醜,木金水聚於元枵旬餘。

  五十二年六月丁亥,土水同躔星五度。八月壬辰,土金水聚於鶉尾。

  五十三年正月戊甲,金水同躔女八度;庚戌,木火同躔室初度;戊午,木火金水聚於娵訾;丙寅,木火水聚於室。二月己卯,火水同躔壁七度;庚辰,木金同躔室七度;壬午,火金水聚于降婁;辛卯,木火金聚于降婁旬餘。三月丙午,火金水聚于大樑旬餘;丁未,聚于婁旬餘。六月丙戌,土金水聚於鶉尾兩旬餘;戊子,聚于張旬餘;甲午,土金同躔張九度;丁酉,土水同躔張九度。十月庚辰,土火同躔翼三度。

  五十四年八月乙亥,土金水聚於鶉尾旬餘;辛卯,土水同躔翼八度;壬辰,土金水聚於翼。九月己亥,土金同躔翼九度。

  五十五年正月己酉,火金水聚於娵訾。二月庚午,聚于降婁;庚辰,火金同躔奎三度。三月壬辰朔,木火金聚于大樑兩旬餘;辛亥,木金同躔昴一度。閏三月甲戌,木火金聚于實沈;己卯,木火同躔昴七度。四月辛卯,木火水聚于實沈旬餘;甲午,聚于畢;辛醜,火水同躔畢十二度。八月甲午,土水同躔軫二度。九月壬午,土火金聚于壽星兩旬餘。十月辛卯,聚於軫氵夾旬;戊申,土火同躔軫十度。

  五十六年四月己酉,木水同躔井四度。五月丙寅,木金水聚於鶉首兩旬餘;己巳,聚于井兩旬餘;丙子,木金同躔井十度。八月乙酉,土金水聚于壽星兩旬;庚寅,聚於軫;戊戌,聚於角,土水同躔角初度。

  五十七年七月庚戌,木火水聚於鶉火旬餘;甲寅,聚于柳;己未,木火同躔柳八度。八月庚辰,木火金聚於鶉火。閏八月庚午,火金水聚于壽星兩旬餘。九月辛巳,聚於軫;甲午,土金水聚於大火旬餘;乙未,聚於亢;丁酉,土水同躔亢六度;庚子,土金同躔亢六度。十月丙辰,土火金聚於大火;甲戌,土火同躔亢十度。

  五十八年六月壬寅朔,木金同躔張二度;癸亥,木金水聚於鶉尾;己巳,木水同躔張八度。八月己酉,土金同躔氐初度。九月庚寅,土金水聚於大火旬餘;丁酉,聚於氐。十月庚子朔,土水同躔氐五度。

  五十九年六月辛亥,火金水聚於鶉火。七月丙戌,聚於鶉尾兩旬餘;戊子,聚于張旬餘。八月戊戌,火金同躔張十二度。九月庚午,木火金水聚于壽星;丙子,木火水聚於軫;庚辰,木水同躔軫十度;丁亥,土金水聚於大火旬餘。十月乙未,聚於氐;丙申,土金同躔氐十五度;癸卯,土水同躔氐十五度。十二月甲午,土火水聚於析木旬餘。

  六十年九月壬辰,木水同躔氐一度;戊申,土水同躔心三度。十一月戊子朔,土金水聚於析木兩旬餘;戊戌,聚於尾氵夾旬;己亥,土金同躔尾一度。

  六十一年五月辛醜,火金水聚於鶉火兩旬餘;戊申,聚于柳。九月丁酉,土金同躔尾四度;癸卯,木土金水聚於析木。十一月丁酉,土木火水聚於析木兩旬餘;戊戌,聚於尾氵夾旬;甲辰,木水同躔尾十度;乙巳,土水同躔尾十一度。十二月壬子朔,土木同躔尾十二度;乙卯,土火同躔尾十二度。

  雍正元年正月癸未,木火金聚于星紀兩旬;庚子,火金同躔鬥二十一度。三月壬午,火金水聚於娵訾氵夾旬。十一月癸巳,土金同躔箕三度。十二月丙午朔,土木金水聚于星紀旬餘;丁未,土水同躔箕五度;庚戌,木金水聚於鬥;丁巳,木水同躔鬥十二度。

  二年七月壬寅朔,火金水聚於鶉尾旬餘。十一月庚戌,土水同躔鬥五度;癸醜,土火水聚于星紀。十二月癸酉,土火同躔鬥八度;乙亥,木水同躔女十度;壬午,土火金聚于星紀旬餘;丁亥,聚於鬥。

  三年正月丁未,木火金水聚於元枵旬餘;癸醜,火金水聚於女;乙卯,金水同躔女三度;癸亥,火金水聚於虛。二月己巳朔,同躔虛八度;庚午,木火金水聚於娵訾旬餘;辛未,聚于危氵夾旬;癸酉,木火同躔危二度。十月辛卯,土金同躔鬥十三度。十一月乙卯,土水同躔鬥十五度。十二月辛巳,木金同躔危十七度。

  四年正月丙午,土水同躔鬥二十一度。二月甲申,木金水聚于降婁旬餘。四月甲戌,木金同躔壁七度。十二月癸亥,火金水聚于星紀兩旬;己巳,聚於鬥旬餘;丁亥,土火金聚於元枵兩旬。

  五年正月戊子朔,聚于牛;甲午,火金同躔女初度;戊申,土火金水聚于星紀;壬子,土火水聚於元枵。二月乙丑,火金水聚於娵訾旬餘,聚于危;辛巳,木金水聚于降婁旬餘。三月己亥,聚于大樑兩旬餘;庚子,聚于婁氵夾旬。閏三月庚辰,木火水聚于大樑兩旬餘;辛巳,聚于婁。四月丁酉,聚於胃;庚子,木火同躔胃二度。九月壬申,金水同躔氐八度。

  六年十月庚辰,火金水聚於析木旬餘;庚寅,聚於尾。十一月壬申,土火金聚於元枵兩旬。十二月戊子,土金同躔虛五度;壬寅,土火水聚於元枵氵夾旬。

  七年正月乙丑,聚于危;丙寅,火水同躔危十二度;戊辰,土火水聚於娵訾旬餘。五月乙卯,火金水聚于實沈;癸亥,木水同躔井十度。七月丙辰,木火金水聚於鶉首;己未,聚于井。閏七月丙子,木火同躔井二十六度;丁亥,木火金聚於鶉火兩旬餘;戊子,木金同躔井二十八度。

  八年正月辛巳,土金水聚於娵訾兩旬餘;壬午,聚于危;壬辰,土金同躔危十三度。十二月丙申,火金水聚於元枵;己未,土火水聚於娵訾旬餘,聚于危。

  九年正月丙寅,土火同躔室初度。二月壬戌,土水同躔室七度。三月壬辰,土金同躔室十度。六月己酉,火金水聚於鶉首旬餘;辛亥,聚于井氵夾旬。七月甲戌,聚於鶉火旬餘;己酉,木水同躔張十四度。八月丙辰,木金同躔翼二度;丁巳,木火金聚於鶉尾。

  十年六月丙子,金水同躔張四度。

  十一年正月丙戌,土火同躔壁八度。二月戊辰,土水同躔奎初度。五月戊戌,火金水聚於鶉首;己亥,聚于井旬餘;甲辰,火金同躔井十六度;己酉,火水同躔井二十度。六月癸醜,金水同躔井二十七度;辛酉,火金水聚於鶉火氵夾旬。

  十二年二月甲寅,土金水聚于降婁旬餘;丁卯,聚於奎;丙子,土水同躔婁初度。五月辛卯,土金同躔婁九度。十一月辛巳,木金水聚於析木兩旬餘;辛卯,聚於尾旬餘。

  十三年正月庚子,金水同躔危九度。二月己酉,土火同躔婁九度。閏四月辛未,土水同躔胃六度;壬辰,火金水聚於鶉首;甲午,聚于井。五月癸醜,聚於鶉火。十月辛巳,聚於大火旬餘。十二月癸酉,木水同躔鬥十九度。

  乾隆元年正月壬戌,木金同躔牛六度。四月甲戌,土水同躔昴四度。六月丙子,金水同躔井十七度。九月乙卯,同躔氐十度。十二月壬申,木金水聚於元枵。

  二年二月辛酉,木水同躔危三度;乙亥,土火同躔畢一度。三月癸巳,土火金聚于實沈兩旬;癸卯,土金同躔畢四度。四月辛未,土金水聚于實沈;戊寅,土水同躔畢八度;癸未,土金水複聚實沈。五月庚戌,土金同躔畢十二度。七月丁亥朔,同躔觜一度。閏九月壬戌,火金水聚于壽星。十月丙戌,火水同躔氐三度;丁亥,火金水聚於大火;辛亥,聚於析木。十一月乙卯,火金同躔心初度。十二月辛亥,金水同躔女六度。

  三年二月丙申,木金水聚于降婁旬餘;庚子,聚於壁。三月乙亥,土金水聚于實沈兩旬餘。四月癸巳,聚於觜;戊戌,土金同躔觜七度。十一月乙亥,金水同躔牛四度。

  四年二月乙巳,土火同躔井二度。三月乙卯,木水同躔婁八度。四月己亥,木金水聚于大樑旬餘。八月丁醜,火水同躔翼十四度;丙申,金水同躔翼初度。九月癸醜,火金水聚于壽星;癸酉,聚於大火旬有七日。十月庚辰,聚於氐氵夾旬;戊戌,聚於析木氵夾旬。十一月壬申,金水同躔鬥十五度。十二月壬辰,火水同躔鬥二度。

  五年正月甲寅,同躔鬥十九度。三月癸亥,木金同躔畢一度。五月甲辰,土金同躔井二十度。六月乙酉,土水同躔井二十四度。閏六月戊申,金水同躔張三度。

  六年二月癸卯,土木火聚于井旬有八日。三月己卯,土火同躔鬼初度。五月庚午,木金水聚於鶉首旬餘;癸酉,聚于井旬餘;戊寅,木水同躔井十六度。六月乙未,土金水聚於鶉火旬餘;乙卯,複聚四日;戊午,金水同躔星四度。七月辛未,土木水聚於鶉火兩旬。九月丁卯,火金水聚於大火;己醜,聚於析木氵夾旬。

  七年三月庚申朔,火水同躔室六度;庚午,火金水聚於室;癸酉,聚于降婁兩旬,火金同躔室十五度;戊寅,金水同躔室十四度;乙酉,火水同躔壁九度。五月癸未,土木水聚於鶉火月餘。六月己醜,聚于柳兩旬餘;壬寅,火水同躔畢五度。七月乙酉,土木金水聚於鶉火。八月戊子,土木水聚於星;乙巳,土木金聚於星;己酉,聚於鶉尾兩旬餘。九月丙寅,聚于張。十一月辛卯,土木火聚於鶉尾兩月;庚午,聚于張月餘。十二月戊子,土火同躔張四度;甲寅,同躔張二度。

  八年二月辛卯,金水同躔室二度。五月戊子,土木火聚于張;癸卯,土木火金聚於鶉尾;乙巳,土木金聚于張旬餘。七月戊子,土木水聚於鶉尾旬餘;庚寅,聚于張。八月癸亥,火金水聚於大火旬有七日;甲戌,聚於氐。九月壬午,金水同躔氐四度;丁未,同躔亢二度。

  九年正月壬午,火水同躔危三度。三月丁亥,火金水聚于降婁。四月丁醜,火金同躔昴三度。五月甲申,火金水聚于實沈旬餘;乙未,金水同躔觜一度。六月庚申,火金水聚於鶉首;癸亥,聚于井。七月庚寅,土金水聚於鶉尾旬餘;癸巳,聚于張。八月甲寅,木水同躔軫十度,木金水聚于壽星兩旬餘;壬申,聚於角。九月丙子,金水同躔角六度。

  十年二月己巳,土火同躔翼八度;壬申,同躔翼七度。四月己巳,同躔翼五度。七月甲午,木火同躔亢六度。八月壬寅,土水同躔翼十一度。九月庚午朔,同躔翼十五度。十月癸卯,土金水聚于壽星。

  十一年正月壬申,金水同躔鬥十二度。三月戊辰,火金水聚于降婁旬餘;壬辰,聚于大樑兩旬餘。閏三月甲辰,聚於胃;丁巳,火水同躔胃九度。七月丁未,土金同躔軫五度。九月庚子,木金同躔尾一度。十月丙子,木水同躔尾九度。十一月己未,木金水聚于星紀月餘。十二月壬戌朔,木水同躔箕四度;癸未,金水同躔鬥十一度;丙戌,木金水聚於鬥。

  十二年七月戊午,金水同躔星二度。八月丙戌,土金水聚于星、壽星旬有七日。九月壬寅,聚於角;己酉,聚於大火旬餘,土金同躔角九度;壬子,木火同躔鬥五度。

  十三年二月壬戌,火金水聚于降婁氵夾旬。七月庚子,聚於鶉火兩旬餘;壬寅,火水同躔柳二度;辛亥,火金水聚于柳旬餘。閏七月戊午,同躔柳十二度。八月丙午,土水同躔亢九度。十月丙申,土金水聚於大火。十一月辛亥朔,土火金聚於大火氵夾旬。十二月乙酉,土火同躔氐八度。

  十四年正月丁醜,木金水聚於娵訾兩旬餘。二月戊子,聚于危;庚寅,金水同躔危十八度。六月丁醜朔,同躔井二十八度。八月戊戌,土金水聚於大火旬有七日。九月丁未,聚於氐,土金同躔氐八度;甲寅,土水同躔氐八度;辛未,同躔氐十度。十一月庚午,木火金聚於娵訾氵夾旬。十二月戊戌,木金同躔室七度。

  十五年正月庚戌,木火金聚于降婁旬餘。二月乙未,木金同躔壁五度。三月戊甲,木金水聚于降婁旬有六日;庚戌,金水同躔室十二度。九月乙丑,火金水聚于壽星旬餘。十月己亥,聚於大火。十一月乙巳,土金水聚於析木旬餘;戊申,聚於心。

  十六年正月甲辰,土火同躔尾初度;壬子,金水同躔虛六度。三月辛酉,木金水聚于大樑。四月己巳,木水同躔胃一度。九月乙酉,金水同躔亢初度。十月壬子,土水同躔尾四度。十二月丙午,土金同躔尾十度。

  十七年二月甲辰,木火同躔畢一度。三月戊寅,木火水聚于實沈。四月甲寅,金水同躔胃十一度。五月壬戌,木金水聚于實沈兩旬;戊寅,聚於觜。六月壬辰,聚於鶉首;丁未,火金水聚於鶉火。七月辛未,聚於鶉尾。八月庚寅,聚於翼旬餘;丁酉,金水同躔翼十度,辛醜,火水同躔翼七度。九月丁醜,同躔角初度。十月己亥,土金水聚於析木;甲辰,土金同躔尾十二度;甲寅,土水同躔尾十三度。十二月丙辰,土火水聚于星紀氵夾旬。

  十八年正月辛酉,土火同躔箕五度。六月癸巳,木水同躔井二十二度。八月壬寅,木金同躔柳二度。十一月甲子,土水同躔箕八度。十二月甲午,金水同躔尾十三度;壬寅,土金水聚于星紀旬有九日;己酉,聚於鬥旬餘。

  十九年正月戊辰,金水同躔牛六度。三月壬申,同躔奎八度。五月癸巳,木火金水聚於鶉火旬餘;戊戌,聚于柳。八月甲戌,火水同躔角四度。十月癸醜,土金同躔鬥七度。十一月己卯,火水同躔心五度;庚子,同躔尾十三度。十二月丙午,土火金水聚于星紀旬餘;庚戌,土金同躔鬥十四度;甲寅,金水同躔鬥十一度;丙辰,土火金水聚於鬥,土水同躔鬥十四度;丁卯,火金同躔鬥八度。

  二十年正月辛卯,土金同躔鬥十八度。二月己巳,火金水聚於娵訾旬餘。八月壬寅朔,木金水聚於鶉尾旬餘;丙辰,木水同躔翼七度;庚申,木金水聚於翼;丙寅,聚于壽星;戊辰,木金同躔翼十度。十月乙卯,金水同躔房初度。十二月壬寅,土金同躔鬥二十二度;戊午,土金水聚於元枵;己未,土水同躔牛初度。

  二十一年七月壬辰,金水同躔柳十三度。八月甲寅,木火水聚于壽星旬有九日。九月丁卯,聚於角;戊辰,木水同躔角二度;辛未,火水同躔角七度。閏九月戊戌,同躔氐五度;己亥,木火水聚於大火旬有七日。十月戊寅,木金水聚於大火;丙戌,木金同躔亢八度。十一月己亥,火水同躔箕四度。

  二十二年正月乙未,土火同躔女六度;己亥,土火金聚於女;庚子,土火金水聚於元枵旬餘;丁未,火水同躔虛四度;己酉,火金水聚於虛;辛亥,金水同躔虛三度;庚申,火金同躔危四度;壬戌,火金水聚於娵訾旬餘。二月癸亥朔,聚于危氵夾旬;癸酉,火水同躔危十度;庚辰,火金水聚於室;乙酉,金水同躔室十五度。三月壬辰朔,火金水聚于降婁。五月丙申,金水同躔井初度。八月甲戌,木金水聚於大火旬餘;戊子,木金同躔氐八度。十月己卯,木水同躔房一度。

  二十三年二月辛酉,土水同躔虛八度。十月庚辰,木火同躔尾十二度;癸未,木火水聚於尾。十一月壬辰,聚於箕,木水同躔箕初度;己酉,木火金水聚于星紀;辛亥,木金同躔箕四度。十二月乙卯,火金水聚於鬥;己巳,火水同躔牛一度;壬申,木金水聚於鬥。

  二十四年正月癸未朔,火金同躔女四度;辛醜,土金同躔危五度;乙巳,土火金聚于危。二月癸醜,土火同躔危七度;己未,土火金水聚於娵訾;辛酉,土火水聚于危;乙丑,土水同躔危八度;壬申,火水同躔室一度。三月壬午朔,火金水聚于降婁。五月乙酉,火水同躔胃三度。九月丁巳,金水同躔亢一度。

  二十五年正月丁卯,土水同躔危十八度。七月丁巳,金水同躔張二度。九月庚午,火金水聚於析木。十月丙申,聚于星紀。十一月乙卯,木火金聚於元枵兩旬餘。十二月甲午,土火木金聚於娵訾;乙未,木火金聚于危。

  二十六年正月辛醜朔,土金同躔室六度;癸醜,土木火水聚於娵訾旬有八日;乙卯,木火水聚于危;戊午,木水同躔危八度;丙寅,土火水聚於室氵夾旬。二月辛未朔,土水同躔室九度;壬申,土火水聚于降婁月餘,土火同躔室九度。三月庚子朔,火水同躔奎一度。四月乙未,火金水聚于實沈旬有六日。五月辛醜,聚于畢;癸卯,金水同躔畢九度;己酉,火金同躔畢五度。八月辛卯,同躔柳十度。

  二十七年二月甲申,土木同躔壁五度;辛卯,土木金水聚于降婁。三月丁酉,土木金聚於壁氵夾旬;癸卯,土金同躔壁八度;乙巳,木金同躔壁十度。四月癸酉,木水同躔奎四度。閏五月丙子,金水同躔柳初度。十一月丁亥,同躔鬥十五度。十二月辛亥,火水同躔危一度。

  二十八年二月乙未,土火同躔奎五度。三月丁卯,木火同躔胃四度;甲戌,土水同躔奎九度;壬午,土木火水聚于大樑;丙戌,木水同躔胃九度。四月甲午,火水同躔畢一度;甲辰,土木金聚于大樑旬餘。六月乙未,火金水聚於鶉首旬有八日;丁酉,聚于井旬有九日。七月己未,聚於鶉火旬餘;丙寅,聚于柳。九月丙子,金水同躔亢三度。

  二十九年二月壬寅,土金同躔婁五度。三月丙子,土水同躔婁八度;丁醜,木金同躔畢十一度。四月丁亥,木金水聚于實沈;癸卯,木水同躔參一度。五月甲子,同躔參五度。六月丁酉,同躔井二度。

  三十年正月丙子,金水同躔牛二度。閏二月己未,土火同躔胃六度;戊辰,土火水聚于大樑。三月壬午,土水同躔胃八度。四月丁未,土金同躔胃十二度;甲寅,土金水聚于昴,金水同躔昴八度;丙寅,土水同躔昴二度。五月壬辰,木火金水聚於鶉首;甲午,聚于井,火金同躔井二十度;己亥,木金同躔井二十六度。六月己酉,木火金水聚於鶉火旬餘,木火水同躔井二十九度;丁巳,火金水聚于柳;丙寅,金水同躔星七度。七月丁酉,同躔軫二度。

  三十一年二月甲寅,同躔壁二度。五月庚辰,土水同躔畢六度。八月甲寅,木金水聚於鶉尾旬有七日;丁巳,聚于張;癸亥,木金同躔張七度。十一月甲午,金水同躔箕五度。

  三十二年二月丁未,火金水聚于降婁旬餘。三月戊子,土火同躔畢十一度;辛卯,土火金聚于實沈旬有八日。四月丁未,土金同躔畢十三度。五月甲申,土水同躔參二度。六月癸卯,火金水聚於鶉火。七月癸亥朔,木金水聚於鶉尾旬餘;癸未,木火水聚於鶉尾。八月乙丑,聚於翼氵夾旬;庚午,聚于壽星旬有六日;庚辰,木火同躔翼十五度;庚寅,金水同躔亢四度。九月庚子,木火金聚于壽星旬有六日;庚戌,火金同躔角五度。十一月戊申,火金水聚於析木。

  三十三年五月戊子朔,土水同躔井四度;甲寅,土金同躔井七度。六月丁醜,金水同躔柳初度。八月丁卯,木金水聚于壽星旬有六日;己卯,聚於角;癸未,同躔角八度。九月丙戌朔,聚於大火旬有八日;癸醜,金水同躔心二度。

  三十四年四月辛酉,土火同躔井十二度;乙亥,金水同躔畢十二度。五月壬午朔,土火水聚於鶉首;甲申,聚于井;甲午,土水同躔井十六度。六月乙丑,同躔井十五度。七月乙酉,同躔井二十二度;戊子,土金水聚於鶉首;庚寅,聚于井。八月丙辰,土金同躔井二十六度;乙丑,火水同躔翼十一度。九月丁未,木火水聚於大火旬餘。十月癸亥,火水同躔亢九度;癸酉,火金水聚於大火旬有七日。十一月丁酉,木火金水聚於析木旬餘;戊戌,木火水聚於心;壬寅,木火金聚於心;乙巳,同躔心五度。十二月戊午,聚於尾。

  三十五年二月辛亥,金水同躔危三度。五月丙戌,土金水聚於鶉首;戊子,聚于井兩旬餘。閏五月癸醜,土金同躔井三十度。六月壬辰,土水同躔柳初度。十一月乙巳,木金水聚于星紀;己未,聚于鬥,金水同躔鬥十六度。十二月辛巳,木金同躔鬥五度。

  三十六年正月乙巳,同躔鬥十度。六月丙申,土水同躔柳十二度。八月壬午,火水同躔軫十度;庚寅,火金水聚于壽星;丙申,金水同躔軫初度。九月丁卯,火金水聚於大火氵夾旬。十月壬申,火金同躔氐十度;丙子,火金水聚於氐;丙戌,聚於析木旬有六日;庚寅,火金同躔心一度。十一月庚子,火金水聚於尾;壬寅,木金水聚于星紀;癸卯,金水同躔箕三度;戊申,木金水聚於鬥;丙寅,聚於元枵兩旬餘。十二月丁卯朔,聚于牛;乙未,火水同躔鬥十七度。

  三十七年正月己酉,木火水聚於元枵兩旬餘;丁巳,聚於女。六月壬午,土金水聚於鶉火。七月丙申,聚於星;丁酉,金水同躔星二度;己亥,土水同躔星六度。九月甲辰,土金水聚於鶉尾;丙辰,土金同躔張八度。

  三十八年二月丙子,木水同躔危十六度;己卯,木金水聚於娵訾。三月丙申,木金同躔室初度。閏三月壬申,金水同躔婁四度。五月丁醜,同躔井二十三度。六月乙巳,土金水聚於鶉尾兩旬餘;戊申,土水同躔張十度;丁巳,土金同躔張十一度。七月辛酉,土水同躔張十二度。八月辛醜,火金同躔亢六度。九月庚辰,火金水聚於析木。十月丙戌朔,火水同躔心四度。十一月丙辰朔,同躔箕四度。

  三十九年正月戊午,同躔女十一度;丙寅,木金同躔壁四度。二月乙酉,木金水聚於壁;丁未,火金同躔室八度;壬辰,木水同躔壁十度。三月乙卯,同躔奎二度;壬申,木火金水聚于降婁旬有六日;辛巳,木火水聚於奎。四月戊子,聚于大樑旬有七日;壬辰,聚于婁;庚戌,木火金聚于大樑兩旬。五月丁巳,木金同躔婁五度。六月丁酉,火金同躔畢十四度。八月丙申,土金水聚於鶉尾;癸卯,土水同躔翼九度。十一月乙卯,金水同躔房三度。

  四十年正月癸亥,同躔危三度。二月庚寅,同躔壁一度。四月壬寅,木水同躔昴三度。六月丁酉,土木同躔翼十三度。七月丁巳,土火金聚于壽星兩旬。九月丙午朔,土水同躔軫三度;辛酉,金水同躔亢五度。

  四十一年正月丙戌,火水同躔危十九度。三月戊子,同躔婁六度;戊戌,火金水聚于大樑。四月乙卯,木水同躔參六度;癸亥,木火金聚于實沈;丁卯,火金同躔畢八度。五月癸巳,木金同躔井四度;丙申,金水同躔井八度。六月癸卯,木火金水聚於鶉首;丁未,聚于井。七月己醜,金水同躔張十二度。八月庚子朔,土金水聚于壽星旬有五日;庚戌,土水同躔角一度;己未,土金同躔角二度。九月丁亥,金水同躔氐二度。

  四十二年四月己酉,同躔畢十四度。六月己未,土火同躔角七度。七月丙寅,木水同躔柳初度。十月甲寅,土金水聚於大火。

  四十三年正月壬申,金水同躔牛五度。二月丁酉,火水同躔畢初度。三月壬戌,火金水聚于降婁;丁醜,金水同躔奎八度;戊寅,火金水聚于大樑旬有八日;庚辰,聚于婁;乙酉,火水同躔婁十一度;庚寅,火金水聚於胃。四月癸巳,火金同躔胃四度;庚戌,火金水聚于實沈旬有七日;乙卯,金水同躔畢九度;戊午,火金水聚于畢。五月癸亥,火水同躔畢三度。六月丁未,同躔井六度。閏六月乙亥,木金水聚於鶉尾;丙子,木水同躔張初度。八月己未,土金同躔氐初度;丁卯,木火水聚於鶉尾氵夾旬。九月癸醜,土水同躔氐七度。十一月癸巳,金水同躔鬥十六度。

  四十四年三月甲辰,土金同躔氐十二度。六月乙丑,土火同躔氐八度。八月丁巳,金水同躔張九度;己卯,木金同躔軫一度;辛巳,木金水聚于壽星旬餘。九月丁亥,聚於軫;己亥,土金水聚於大火旬有七日;丙午,聚於氐氵夾旬;戊申,金水同躔氐三度。十月丙辰,土水同躔氐十六度;己未,土金同躔氐十七度;乙丑,土金水聚於析木氵夾旬。

  四十五年二月丙辰,火金水聚于降婁;丙子,聚于大樑。六月乙巳,金水同躔星二度;庚午,火金水聚於鶉火。七月癸巳,火金同躔柳七度;庚子,火金水複聚鶉火旬有七日。八月己酉,火水同躔星初度。十月己未,土水同躔心三度。十一月癸巳,木火金聚於大火旬餘;戊戌,木金同躔氐六度。十二月戊申,土金水聚於析木旬餘;己未,聚於尾。

  四十六年二月丙辰,土火同躔尾六度。三月辛卯,金水同躔壁一度。五月丁亥,同躔畢十度。六月庚辰,同躔柳十二度。八月癸巳,木金水聚於大火。九月庚子朔,木金同躔氐十六度;癸醜,土木金水聚於析木旬餘;甲寅,木水同躔房一度。十一月庚戌,同躔尾一度,土木水聚於尾氵夾旬;丁巳,土水同躔尾十一度。

  四十七年二月丁酉,金水同躔室三度。六月丙寅朔,火水同躔井三十度。七月庚申,同躔張三度。九月庚申,土木同躔尾十四度。十月壬午,火金水聚於大火。十一月丁巳,土木金水聚于星紀旬餘,土金水聚於箕;壬戌,木金水聚於鬥旬餘,木金同躔鬥三度。十二月甲子,木水同躔鬥四度;丁卯,金水同躔鬥九度。

  四十八年正月壬子,同躔危十三度,土木火聚于星紀月餘。二月甲子,聚於鬥月餘;戊辰,土火同躔鬥四度。九月乙未,金水同躔亢四度。十二月癸亥,土水同躔鬥七度。

  四十九年正月壬子,木水同躔女八度。二月丁巳朔,土金同躔鬥十三度;癸亥,木金水聚於元枵旬有六日。五月乙卯朔,金水同躔畢七度。六月甲午,火金水聚於鶉火;丁酉,金水同躔鬼一度。七月丙辰,火水同躔張六度;戊午,火金水聚於鶉尾氵夾旬;辛酉,聚于張;乙亥,火金同躔翼初度。八月戊子,火金水聚于壽星旬有八日;戊戌,金水同躔軫十一度;丙午,火水同躔軫四度。九月庚辰,同躔亢二度。十月辛亥,土金水聚于星紀。十一月癸醜,土金同躔鬥十五度;丁巳,土金水聚於鬥;丁卯,土水同躔鬥十六度。十二月辛醜,土火水聚于星紀旬有六日。癸卯,土水同躔鬥二十一度;庚戌,土火水聚於鬥。

  五十年正月丁巳,土水同躔鬥二十二度。十二月癸巳,金水同躔鬥四度。

  五十一年正月乙卯,土金同躔女初度;戊午,土金水聚於元枵旬餘;乙丑,土水同躔女一度。二月乙酉,金水同躔危十五度;乙未,木金水聚于降婁旬有五日。三月丙午,木水同躔奎三度;丁巳,木金同躔奎六度;癸酉,金水同躔胃二度。四月甲戌朔,木金水聚于大樑氵夾旬;辛卯,木水同躔婁三度。六月戊子,火金水聚於鶉火。七月丙午,聚於鶉尾旬有八日;戊申,聚于張;庚申,火水同躔張十四度。十一月乙未,火金水聚于星紀兩旬餘;戊午,火水同躔危十一度。十二月庚子朔,火金同躔鬥初度;壬寅,火金水聚于鬥,金水同躔鬥初度;乙巳,火水同躔鬥四度;戊申,火金水複聚鬥氵夾旬;戊辰,土火水聚於元枵,土水同躔女十一度。

  五十二年正月丙戌,土火金聚於元枵兩旬餘。二月戊申,聚於虛;壬子,土金同躔虛四度。三月丙戌,火金水聚于降婁旬餘。四月戊午,木水同躔畢初度。七月己卯,金水同躔柳十度。八月辛亥,同躔翼六度。十月乙卯,同躔尾五度。

  五十三年正月庚午,土金水聚於娵訾;辛未,土水同躔危三度。三月庚寅,木金同躔參四度。五月庚午,木水同躔井二度;乙酉,火金水聚於鶉火。七月己卯,金水同躔柳二度。九月乙亥,火水同躔氐初度。十月壬寅,同躔房二度。十二月乙巳,同躔鬥十二度。

  五十四年正月乙亥,土水同躔危十度。二月壬寅,土火金水聚於娵訾兩旬餘;癸卯,聚于危旬有七日;乙巳,土水同躔危十四度;庚戌,火金水同躔危十度;乙卯,土金同躔危十五度;丁巳,土火同躔危十五度。三月丁卯,土水同躔危十六度;辛未,火金水聚於室;丙子,聚于降婁旬餘。四月戊戌,金水同躔婁七度。五月壬午,木金水聚于井。閏五月戊戌,金水同躔井二十度。六月辛巳,木水同躔柳六度。十一月戊子,木火同躔星七度。十二月丁巳,同躔星五度;戊辰,土金水聚於娵訾;五十五年二月丙辰,複聚旬有八日;庚申,土金同躔室。庚午,土金水聚于室,金水同躔室一度;甲戌,土水同躔室八度。三月癸卯,土金同躔室十一度。七月壬辰,木水同躔張六度。十月己巳,金水同躔氐十四度。十一月乙未,火金水聚于星紀氵夾旬;壬寅,聚於鬥。十二月己未,聚於元枵兩旬餘;丙寅,聚於女;癸酉,同躔女九度。

  五十六年二月壬子,土金同躔壁初度;乙丑,土火金聚于降婁;壬申,土火水聚于降婁旬有五日。三月丙子,聚於壁;丁醜,同躔壁三度。七月壬子,木金水聚于壽星旬有六日;辛巳,木金同躔翼八度。八月乙巳,木水同躔翼十三度;庚午,同躔軫二度。九月丙戌,木金水複聚壽星兩旬餘。十月甲辰,聚於軫。

  五十七年三月庚辰,土水同躔奎一度。四月丁巳,土金同躔奎五度。閏四月甲戌,金水同躔胃一度。五月丙午,同躔參二度。六月癸未,木火同躔角三度。七月戊午,金水同躔翼二度。八月甲午,木金同躔亢五度。九月戊申,木金水聚於大火。十月甲申,火金水聚于星紀旬餘;庚寅,聚於鬥旬餘。

  五十八年正月乙卯,土火金聚于降婁;丙辰,土金同躔奎九度。二月甲申,土金水聚于大樑;丁亥,土水同躔婁一度。三月甲午朔,土火水聚于大樑旬有九日;丁酉,聚于婁旬有六日;辛醜,土火同躔婁三度;乙巳,火水同躔婁六度;戊申,土水同躔婁四度。四月戊寅,同躔婁八度;乙酉,火金同躔畢初度;庚寅,火金水聚于實沈;辛卯,金水同躔昴六度。五月己亥,火水同躔畢十度。八月辛酉朔,火金水聚於鶉火;辛巳,火金同躔柳十四度。十月戊辰,木水同躔心二度。十一月辛醜,木金水聚於析木兩旬餘;壬子,木水同躔尾四度;癸醜,木金水聚於尾旬餘;丙辰,金水同躔尾四度。

  五十九年正月己醜朔,同躔鬥二十一度。三月壬辰,同躔壁十三度;丙辰,土金同躔胃三度。四月癸未,土水同躔胃七度。九月戊戌,木火金聚於析木;癸卯,火金同躔尾十四度。十月戊辰,木火金聚于星紀旬有七日;壬申,木金同躔箕四度。十二月壬戌,同躔鬥六度;己巳,木金水聚于星紀;庚辰,木水同躔鬥十度。

  六十年二月戊辰,木金同躔鬥二十一度。三月戊辰,土火同躔昴四度。四月乙酉,土火水聚于實沈旬有六日;丁亥,土水同躔昴六度;乙未,火水同躔畢十三度。六月癸未,火金水聚於鶉首旬餘;甲申,聚于井旬有八日;己醜,火水同躔井二十二度;癸卯,金水同躔井二十四度;丙午,火金水聚於鶉火兩旬。七月癸醜,聚于柳旬餘。九月丙子,金水同躔氐十度。十二月癸未,木金水聚於元枵氵夾旬;癸巳,木水同躔女七度。
志十二

        天文十二

  日食月五星淩犯掩距太白晝見日變月變

  日食三統、四分,皆有推月食術,而無推日食術。由日食或見或否,或淺或深,隨地而變。不詳其數,立術綦難。故自古以為尤異,每食,史冊必書。後人推日食之術密矣,猶必書者,從其朔也。其見於本紀,無食分及所次宿,備以入志,言推步者考焉。

  順治元年八月丙辰朔午時,日食二分太,次於張。五年五月乙丑朔卯時,日食九分強,次於觜觿。七年十月辛巳朔巳時,日食七分太,次於亢。十四年五月癸卯朔寅時,日食六分半強,次於觜觿。十五年五月丁酉朔辰時,日食四分少,次於畢。

  康熙三年十二月戊午朔申時,日食九分弱,次於南斗。五年六月庚戌朔申時,日食九分太強,次於東井。八年四月癸亥朔未時,日食五分半,次於胃。十年八月己卯朔申時,日食二分,次於翼。二十年八月辛巳朔辰時,日食三分太強,次於翼。二十四年十一月丁巳朔申時,日食二分少強,次於心。二十七年四月癸卯朔辰時,日食九分太強,次於胃。二十九年八月己未朔卯時,日食二分太,次於翼。三十年二月丁巳朔午時,日食三分少強,次於危。三十一年正月辛亥朔午時,日食五分少強,次於危。三十四年十一月己未朔申時,日食八分半強,次於尾。三十六年閏三月辛巳朔辰時,日食既,次於婁。四十三年十一月丁酉朔午時,日食四分半強,次於心。四十五年四月戊子朔酉時,日食六分半弱,次於胃。四十七年八月甲辰朔申時,日食五分少強,次於翼。四十八年八月己亥朔卯時,日食五分弱,次於翼。五十一年六月癸醜朔寅時,日食五分太弱,次於東井。五十四年四月丙寅朔酉時,日食六分少弱,次於胃。五十八年正月甲戌朔申時,日食七分,次於危。五十九年七月丙寅朔巳時,日食七分,次於柳。六十年閏六月庚申朔酉時,日食四分,次於東井。

  雍正八年六月戊戌朔巳時,日食九分,次於東井。九年十二月庚寅朔卯時,日食八分太,次於南斗。十三年九月丁酉朔辰時,日食八分少強,次於角。

  乾隆七年五月己未朔辰時,日食七分強,次於畢。十年三月癸酉朔巳時,日食一分少弱,次於東壁。十一年三月丁卯朔午時,日食七分弱,次於營室。十二年七月己醜朔申時,日食二分少強,次於柳。十六年五月丁酉朔辰時,日食四分太弱,次於昴。二十三年十二月癸醜朔申時,日食八分太強,次於南斗。二十五年五月甲辰朔酉時,日食九分太弱,次於參。二十七年九月庚申朔酉時,日食五分太弱,次於角。二十八年九月乙卯朔辰時,日食七分,次於軫。三十四年五月壬午朔酉時,日食三分半強,次於畢。三十五年五月丁醜朔辰時,日食四分弱,次於昴。三十八年三月庚寅朔未時,日食四分少弱,次於營室。三十九年八月壬午朔辰時,日食三分太強,次於張。四十年八月丙子朔午時,日食四分半強,次於七星。十二月甲辰朔巳時,日食一分太強,次於南斗。四十九年七月甲寅朔卯時,日食二分弱,次於柳。五十年七月戊申朔辰時,日食四分少強,次於柳。五十一年正月丙午朔巳時,日食七分少弱,次於婺女。五十三年五月壬戌朔酉時,日食三分半弱,次於畢。五十四年十月癸醜朔巳時,日食五分太弱,次於氐。六十年正月甲申朔卯時,日食九分弱,次於南斗。

  月五星淩犯掩距天官書言“相淩為★”,又雲“七寸以內必之”,謂緯度相迫如交食也。今法,兩星相距三分以內為淩,月與星相距十七分以內為淩,俱以相距一度以內為犯,相襲為掩。欽天監每年預推月五星入此限者,繕冊進呈,本名淩犯書,雍正初年,改名相距書。既憑占候,即課推步,各循本稱,★志所在之宿。

  順治元年七月庚寅,熒惑犯歲星於昴。三年十一月辛酉,月犯歲星于柳。四年二月壬午,掩歲星於觜。六年六月癸巳,熒惑犯歲星於翼。七年五月甲子,月犯歲星於亢。十年十月庚午,熒惑犯歲星於女;十一月己亥,太白犯歲星於女;十二月甲申,熒惑犯歲星於壁。十七年五月壬申,熒惑犯太白于柳。十月甲午,太白犯歲星於軫。

  康熙四年六月丁卯,月犯填星於箕。八年十二月丁卯,太白犯填星於虛。十二年三月甲戌,月犯太白於壁。十三年六月戊申,熒惑犯填星於奎。十八年五月己未,月犯歲星于婁。二十一年八月丙申,熒惑犯填星于柳;九月己巳,歲星掩填星于柳。三十年六月戊寅,熒惑犯歲星于婁。三十一年五月丁卯,太白犯熒惑於星。三十三年十一月癸未,犯填星於鬥。三十八年十二月丁醜,犯填星于危。四十年二月庚申,犯歲星於虛。五十五年十月戊戌,犯填星於軫。五十七年九月丙申,辰星犯填星於亢。

  雍正二年十二月丙申,太白距填星於鬥。三年二月壬申,距歲星于危。九年十月癸醜,熒惑距歲星於翼。十二年正月甲申,距歲星於心。

  乾隆元年三月乙巳,距歲星於女;壬戌,月距太白於奎;五月己亥,太白距填星於昴;八月戊辰,辰星距太白於翼;十二月乙丑,太白距歲星於女;丁亥,辰星距歲星於虛。

  二年正月癸巳,月距太白於室;二月乙酉,辰星距歲星于危;五月己醜,距太白於觜;八月癸亥,距熒惑于張。閏九月乙丑,月距歲星于危;十月癸巳,如之。

  三年二月壬辰,太白距歲星於壁;辛醜,辰星距歲星於壁;三月乙卯,距太白于婁;四月乙未,太白距辰星於觜;五月丙寅,熒惑距歲星於奎;丁醜,辰星距填星于井;七月壬子,月距辰星于張。

  四年五月庚申,太白距歲星於胃;六月壬午,辰星距填星于井;七月乙巳朔,太白距填星于井;丁未,月距辰星於虛;壬戌,辰星距熒惑於翼;十月癸未;太白距熒惑於氐;乙酉,辰星距熒惑於氐;癸巳,月距填星于井;丙戌,辰星距太白於氐;十一月庚申,月距填星于井;十二月戊子,五年正月乙卯、四月丁醜,如之;五月丙寅,辰星距歲星於觜;六月壬申,月距填星于井;閏六月甲子,距歲星于井;七月壬辰,距熒惑于井;八月壬寅,熒惑距歲星于井;庚申,月掩歲星于井;距熒惑于井;九月戊子,複距;十月甲寅,距歲星于井;丙辰,距熒惑於鬼;十一月辛巳,距歲星于井;甲午,距太白于危;十二月戊申,距歲星於觜;六年正月乙亥,如之;三月庚午,掩歲星于井;壬申,距熒惑于井;五月甲子朔,辰星距太白於觜;丁亥,太白距歲星于井;己醜,辰星距填星于柳;六月甲辰,太白距填星于柳;八月辛亥,距熒惑於亢;九月壬午,辰星距熒惑於氐;十月丙申,月距太白於箕;壬子,熒惑距辰星於尾;十一月癸亥,月距熒惑於尾;十二月甲寅,辰星距熒惑于牛。

  七年五月乙酉,月距熒惑於昴;八月乙丑,辰星距歲星填星於星,歲星距填星於星;庚戌,太白距填星於星;壬子,距歲星於星;十月乙卯,距辰星於氐;十二月癸卯;月距熒惑于張;乙巳,辰星距太白於鬥。

  八年正月庚午,月距熒惑於星;四月戊申,熒惑距填星於星;閏四月壬戌,距歲星于張;五月丙午,太白距填星于張;六月甲寅,距歲星于張;七月癸巳,辰星距填星于張;庚子,距歲星於翼;八月乙卯,月距熒惑於氐;十一月辛醜,距歲星於軫;十二月壬子,辰星距熒惑於女;己巳,月距歲星於軫。

  九年二月辛酉,距填星于張;癸亥,掩歲星於軫;三月甲申,辰星距熒惑於奎;庚寅,月距歲星於翼;四月戊午,如之;六月乙亥,辰星距太白于柳;七月戊寅,月距填星于張;丙申,辰星距填星于張;八月戊申,月距歲星於軫,太白距填星於翼;壬申,距歲星於角;十月庚戌,辰星距歲星於角;戊辰,月距熒惑于張;己巳,距填星於翼;十一月辛醜,熒惑距填星於翼。

  十年二月丁未,月距太白于婁;三月甲戌,熒惑距填星於翼;四月壬子,月距熒惑於翼;五月戊戌,辰星距太白于畢;癸巳,距填星於軫;十月壬子,太白距填星於軫;甲子,辰星距歲星於氐;十一月甲午,太白距歲星于房。

  十一年二月己亥,月距熒惑於室;癸亥,辰星距太白於室;三月壬午,距熒惑於奎;閏三月癸卯,太白距熒惑于婁;五月乙巳,辰星距熒惑於觜;六月戊辰,月距太白於星;七月壬戌,距熒惑于柳;八月庚寅,距熒惑于張;九月庚子,辰星距填星於軫;十二月癸亥,熒惑距填星於角。

  十二年七月辛卯,月距辰星于張;十月庚寅,辰星距太白於翼;十一月辛卯,月距熒惑於女;甲午,太白距辰星於尾;十二月丁巳朔,距歲星於鬥;戊午,月距太白於鬥。

  十三年正月己醜,辰星距歲星于牛;癸醜,月距歲星於女;二月辛未,太白距熒惑於奎;五月壬寅,辰星距熒惑於觜;六月乙卯,月距辰星于井;八月壬辰,距歲星於女;九月己卯,太白距熒惑於軫;十月庚戌;距填星於氐;十二月癸卯,辰星距歲星于危。

  十四年二月甲申,太白距歲星于危;三月戊辰,月距熒惑於鬥;乙亥,辰星距太白於胃;六月乙巳,月距辰星于井;十月己卯,距太白於箕;癸卯,辰星距填星於氐;十一月己巳,熒惑距歲星於室。

  十五年正月癸酉,月距辰星于危;三月丁巳,辰星距歲星於壁;四月乙亥,月距熒惑于畢;庚子,太白距歲星於奎;五月壬寅朔,辰星距熒惑于井;己未,熒惑距辰星于井;七月己未,辰星距熒惑於星;九月己未,太白距熒惑於翼;十月戊寅,距辰星於角;十一月戊申,辰星距太白、填星於心。

  十六年正月癸亥,月距熒惑於尾;三月癸醜,太白距歲星于婁;四月己巳,月距太白於昴;閏五月壬辰,距歲星於昴;七月丁亥,距歲星于畢;八月丁酉,距辰星於角;九月壬辰,距太白於角;十月乙未,距填星於尾;戊申,距歲星于畢;十一月丙子,距歲星於昴;庚寅,距填星於尾;十二月己未,距太白於箕。

  十七年正月庚午,距歲星於昴;二月戊戌,距歲星于畢;四月庚申,距太白於昴;五月甲戌,距填星於尾;辛巳,太白距歲星於觜;壬午,辰星距歲星於觜;癸未,距太白於觜;六月辛醜,月距填星於尾;甲寅,辰星距熒惑於星;七月丁亥,太白距熒惑于張;八月庚寅,月距辰星於翼;十月乙卯,距熒惑於氐。

  十八年五月辛未,辰星距太白于畢;十一月甲戌,填星距辰星於鬥;十二月丙午,太白距填星於鬥。

  十九年正月壬子,辰星距填星於鬥;五月己醜,熒惑距歲星于柳;乙巳,太白距歲星于柳;丁未,辰星距歲星于柳;六月丙辰,太白距熒惑于張;七月甲辰,辰星距歲星于張。

  二十年正月丁醜,熒惑距填星於鬥;辛醜,月距太白于牛;三月辛巳,太白距熒惑于危;庚子,月距熒惑於室;七月庚寅,辰星距太白于柳;九月己亥,月距歲星於軫;二十一年正月己醜,如之;八月辛酉,熒惑距歲星於角;十一月壬戌,辰星距填星於女。

  二十二年正月乙巳,太白距填星於女;辛酉,月距辰星於虛;三月乙卯,距填星於虛;六月丁醜,距填星於女;九月戊戌,如之;十一月壬寅,太白距填星於女。

  二十四年十二月乙未,月距熒惑於翼;二十五年正月辛酉,如之;甲戌,太白距歲星於女;二月乙巳,距填星於室;三月甲戌,距辰星於奎;四月癸巳,辰星距太白於胃;十一月辛亥,太白距熒惑於鬥;十二月戊寅,距歲星於虛;己亥,熒惑掩歲星于危。

  二十六年正月庚午,辰星距熒惑於室;十月癸巳,月距太白於亢。

  二十七年五月戊午,辰星距太白于井;己未,月距歲星于婁;七月丁卯,距熒惑於氐;十月辛醜,距填星於壁;十二月丁酉,距歲星于婁。

  二十八年四月丁未,太白距填星于婁;五月壬申,距歲星於昴;六月甲寅,辰星距熒惑于井;七月丁卯,太白距熒惑于柳。

  三十年二月庚寅,辰星距太白於虛;八月己巳,月距歲星于柳;十月甲子、三十一年三月己卯,如之;六月辛亥,太白距填星于畢;辛酉,辰星距歲星於星。

  三十二年五月甲子朔,太白距熒惑于井;丙寅,月距熒惑于井;六月丁未,辰星距熒惑於鬼;七月丁卯,太白距歲星於翼;八月乙丑,月距太白於亢。

  三十三年九月丙午,距填星于井。

  三十四年七月丁未,距太白于井;十一月乙未,辰星距歲星於心;乙巳,太白距歲星於心,熒惑距歲星於心;丁未,月距熒惑於心。

  三十五年二月庚午,距歲星於尾;四月丁卯,辰星距太白于畢;五月辛卯,月距歲星於尾;丙申,太白距辰星于井;閏五月戊午,月距歲星於尾;六月丙戌、八月庚辰,如之。

  三十六年四月丙申,熒惑距填星于柳;七月己未,太白距填星于柳;癸亥,辰星距熒惑於翼;十一月丙寅,距歲星于牛;十二月戊辰,太白距歲星于牛。

  三十七年正月己未,辰星距熒惑於女;辛酉,距歲星於女;甲子,熒惑距歲星於女;二月己巳,月距太白於壁;八月乙丑,距辰星於翼;庚寅,距太白于柳。

  三十八年五月己巳,熒惑距填星于張;庚辰,月距歲星於壁;八月戊戌,辰星距填星于張;九月戊辰,月距歲星於室;十月乙未、十二月庚寅,如之。

  三十九年正月戊午,距歲星於壁;九月壬戌,太白距填星於翼;十月丙午,月距填星於翼;十二月辛醜,距填星於軫;四十年正月戊辰,如之;三月乙丑,太白距歲星於胃;四月己醜,月距填星於翼;十二月丁巳,辰星距熒惑於虛。

  四十一年六月壬戌,熒惑距歲星于井。

  四十二年五月戊辰,月距歲星于井;八月甲寅,太白距歲星于柳;十月戊申,辰星距填星於亢;十一月癸亥朔,太白距填星於亢;辛卯,月距太白於尾;十二月甲午,距辰星於鬥。

  四十三年三月丁醜,距填星於氐;四月乙巳如之;六月辛卯,距太白於氐;丙辰,太白距歲星於星;閏六月丙寅,月距填星於亢;八月辛酉,距填星於氐;九月庚子,熒惑距歲星于張;十月甲申,月距填星於氐;十二月戊寅,距熒惑於氐。

  四十四年二月庚申,熒惑距填星於氐;甲戌,月距熒惑於氐;三月辛醜,如之;四月壬午,距太白於胃;九月戊子,辰星距歲星於軫;十一月癸巳,距太白於鬥。

  四十五年正月己亥,月掩歲星於角;二月壬戌,太白距熒惑于婁;三月癸巳,月距歲星於角;五月癸卯,辰星距熒惑于井;七月壬午,月距歲星於角;九月己亥,辰星距歲星於亢;十月庚午,太白距熒惑於軫;壬申,月距熒惑太白於軫;十二月辛酉,太白距填星於尾;壬申,熒惑距歲星於氐。

  四十六年七月辛亥,月距熒惑於鬥。

  四十七年五月辛醜,辰星距熒惑于井;九月戊申,熒惑距太白於翼;十月丁卯,歲星距填星於箕;丙子,辰星距太白於氐。

  四十八年三月乙未,熒惑距歲星於鬥;六月甲子,月距太白于柳;十二月戊寅,辰星距歲星於女。

  四十九年二月丙子,距歲星於虛;三月丙戌朔,太白距歲星於虛;五月甲戌,月距歲星于危;八月乙未,距歲星於虛;十二月庚寅,太白距歲星于危。

  五十年二月癸未,熒惑距填星于牛;壬辰,辰星距歲星於室;三月癸醜,月距太白于畢;五月甲寅,熒惑距歲星於壁;戊午,辰星距太白於昴;十月癸未,月距填星於鬥;十二月戊寅,距填星于牛。

  五十一年三月庚戌,距熒惑於參;七月丙午,太白距熒惑于張;九月乙亥,月距太白於尾;丁醜,辰星距熒惑於亢。

  五十二年二月庚子,熒惑距填星於虛;三月丁醜,太白距熒惑於室;五月乙酉,距歲星于畢;七月丙戌,熒惑距歲星於參;庚寅,月距熒惑於參;十月辛亥,距歲星於參;十一月己卯,距歲星于畢;十二月辛亥,太白距填星於虛。

  五十四年閏五月庚戌,距歲星於鬼。

  五十五年三月癸卯,熒惑距歲星于柳;八月壬子,月距熒惑於亢;甲戌,太白距歲星于張。九月戊戌,辰星距太白於軫。十一月壬寅,距熒惑於鬥。

  五十六年十月壬寅朔,距歲星於軫;己巳,月距太白於角;辛未,太白距歲星於角。十一月丁酉,月距歲星於角;戊戌,距太白於氐。

  五十七年正月辛卯,距歲星於亢。二月己未,距歲星於角。三月丁酉,距太白於室。五月丙午,距熒惑於翼。十月丁醜,距填星於奎。十一月癸卯,太白距熒惑于牛;甲辰,月距填星於奎。

  五十八年正月丙申,距熒惑于危。二月甲戌,辰星距熒惑於壁。九月戊午,月距太白於翼。十月乙酉,距熒惑於翼。十一月丙辰,太白距歲星於尾。

  六十年正月辛亥,月距歲星於鬥。五月壬戌,太白距填星于畢。七月乙卯,辰星距太白熒惑于柳,太白距熒惑于柳;壬戌,月距歲星於鬥。十二月庚辰,太白距歲星於女。

  太白晝見太白見於午位者,康熙元年四月庚午,四年六月甲戌,俱不著時。七年六月癸酉至丁醜,俱未時。九年五月戊午、乙丑,十年六月甲午,十二年六月庚申,十三年十一月丁卯,十五年五月甲申,俱不著時,九月丙戌巳時。十六年十二月辛酉,不著時。十七年五月庚申,巳時。乾隆八年七月庚寅、壬辰,俱未正三刻。十年七月丙子、丁醜,俱辰時。十三年八月丙午至辛亥,九月癸醜、丙辰、丁巳、己未、辛酉、壬戌、丙寅至辛未、甲戌、己卯,十月丙戌,俱巳時。十四年十二月丙子、丁醜、己卯、辛巳、丙戌至己醜、辛卯、乙未、戊戌、壬寅、癸卯,十五年正月己酉,俱未時。四月庚子,五月壬寅、乙巳、丁未、己酉、壬子、癸醜、丁巳至己未,六月乙亥至丁醜,十八年六月辛亥,俱巳時。二十四年閏六月丁亥、戊子、壬辰,二十九年六月甲申,俱未時。十月庚辰、甲申、辛卯,俱巳時。三十年十一月癸酉、庚辰至甲申、丙戌、己醜、癸巳、乙未至戊戌、庚子、辛醜,十二月乙卯、丁巳、辛酉、戊辰,三十一年正月丙子,俱申時。三十二年閏七月癸卯、丙午、丁未、庚戌、壬子至乙卯,俱未時。丁巳,申時。戊午、庚申,八月壬戌朔,俱未時。十月戊辰至庚辰、壬午至甲申,俱巳時。丁亥至庚寅,俱辰時。十一月辛卯朔、壬辰,俱巳時。癸巳、丁酉、己亥、俱辰時。五十四年十二月戊午、己未、癸亥、丙寅,俱未時。

  太白見於巳位者,順治十一年五月辛亥,與日爭明。十七年九月庚辰,康熙四年三月辛卯,俱不著時。七年六月癸酉至丁醜,俱午時。十二年六月辛酉,十八年十一月丙辰,俱不著時。乾隆八年十月辛酉、甲子、丙子至十一月壬午、乙酉,十三年八月乙未,九月壬申、丁醜,十月癸未、甲申、丙戌至己醜、壬辰,乙未、丙申、戊戌至辛醜、甲辰、丁未、戊申,十一月辛亥朔、壬子、甲寅、乙卯、丁巳、己未、乙丑、丁卯、癸酉、乙亥,十五年五月壬戌,十八年六月戊戌,三十二年十月戊辰至庚辰、壬午至甲申,十一月辛卯朔、壬辰,俱辰時。

  太白見於未位者,順治九年九月乙未,康熙八年十二月丁卯,十二年正月丁亥,俱不著時。十五年九月丙戌,午時。乾隆元年十二月庚午、癸酉、甲戌、己醜,二年正月庚寅朔、壬辰、癸巳、丁巳,二月辛酉、乙丑、庚辰,三年十月甲申至丙戌、戊戌、己亥、乙巳、丙午、戊申,六年十月己未至辛酉,十一月甲子、戊辰、庚午至壬申,丙子至戊寅、甲申、丙戌、戊子,十二月壬辰、癸巳、丁酉、戊戌、戊申,十年正月辛巳、癸未至丁亥、辛卯至丁酉、壬寅,二月癸卯朔、戊申,俱申時。丙辰,酉時。丁巳、癸亥、己巳、壬申,三月庚辰、癸未,十一年十月丙寅、丁卯、己巳、甲戌至丁醜、壬午、乙酉、己醜至辛卯,十一月癸巳、甲午、戊戌至辛醜,十四年十月乙巳,十一月壬子、癸醜、乙卯、丙寅、丁卯、辛未至甲戌,十二月丁醜、己卯、辛巳、丙戌至己醜、辛卯、乙未、戊戌、癸卯,三十年十月丁巳、戊午、辛酉、丙寅至戊辰,十二月癸卯、甲子,俱申時。戊辰,酉時。三十一年正月癸酉、辛巳、壬午,俱申時。三十二年閏七月丁巳,酉時。八月甲子,五十四年十二月戊午、己未、癸亥、丙寅、辛未、乙亥,俱申時。

  太白見於辰位者,乾隆七年六月癸巳、甲午、丁酉、辛醜至癸卯,俱寅卯二時。丁未、戊申、庚戌、壬子、乙卯、丁巳,七月癸亥、戊寅至庚辰、壬午、甲申、乙酉,八月丁亥朔、戊子、庚寅,十年六月丁卯,七月辛巳,十三年九月甲寅,十五年六月戊寅,五十五年七月壬辰、庚子、甲辰至戊申,八月丙辰、己巳,俱卯時。

  太白見於申位者,康熙二年七月丙申,連日如之,不著時。乾隆三年九月丙寅、丁卯,二十四年六月丙辰、戊午,閏六月乙酉,三十二年閏七月辛醜,俱酉時。

  太白見於卯位者,康熙四年六月丙辰,不著時。

  太白見於酉位者,乾隆八年五月辛卯、壬寅、甲辰至丙午,俱戌初。

  太白見於辰、巳二位者,乾隆二年七月己亥、癸醜,八月甲子、癸酉、乙亥至己卯,癸未至乙酉,九月丁亥至辛卯、乙未、丁酉、庚子,甲辰至丙午,閏九月丙辰朔、辛酉、癸亥,十年七月壬申、戊寅至庚辰、壬午,十三年八月戊子、丙申至庚戌,九月乙卯氾丙辰、戊午、辛酉、丙寅至戊辰,十五年五月丁未、己酉、壬子、癸醜、戊午、己未,六月丙子、丁醜,俱卯、辰二時。

  太白見於未、申二位者,乾隆二年正月丙申至戊戌、癸卯,戊午至二月庚申、丙寅、戊辰、庚午,三年九月戊辰、己巳、辛未,五年五月辛亥,八年七月己醜、庚寅、壬辰、甲午、甲辰至丙午、戊申、己酉,十五年正月己酉,三十二年閏七月壬寅、癸卯、丙午至戊申、庚戌,壬子至乙卯、戊午、庚申,八月壬戌朔、丙寅、丁卯,俱申、酉二時。

  太白見於巳、未二位者,乾隆十年七月丙子、丁醜,俱卯巳二時。十三年八月辛亥,九月己未、辛未、甲戌、己卯,十五年四月庚子,五月乙巳,俱辰、午二時。

  太白見於卯、辰、巳三位者,乾隆十年六月庚午,十五年五月丁巳,十八年六月癸巳、甲午,俱寅、卯、辰三時。

  太白見於辰、巳、未三位者,乾隆十三年九月癸醜、丁巳、壬戌、己巳、庚午,十五年五月壬寅,六月乙亥,十八年六月辛亥,俱卯、辰、午三時。

  太白晝見不著位者,順治元年六月庚午,九月己酉,三年正月己未,六年八月甲午,七年十二月辛醜,康熙七年九月戊戌、己亥,二十一年十月乙未至戊戌,二十三年五月己卯至庚寅,俱不著時。

  日變月變崇德七年四月庚戌,二日並出,上大下小,須臾大日散沒。順治元年二月癸亥,月中有黑子。七年三月己未,日赤如血。十一年四月庚申朔,日出時色變赤;戊子,日色變白。十四年二月乙酉,日赤如血。康熙元年二月丁卯,日赤如血;戊辰,日出色如血,無光。十三年六月丙午,月生光一道,色蒼白。十九年四月己巳,日赤無光。二十一年六月乙巳戌時,日射青氣二道。乾隆八年三月辛巳,日赤無光。二十九年六月甲申,月見正午。十一月壬子,如之。四十八年六月戊辰,日心中出白圈,向東成圍。五十八年正月壬子,日生赤黃色大半環及大圍圈各一。二月戊子,日生赤黃色大半環。
志十三

        天文十三

  △虹蜺暈珥

  虹蜺異色者,天聰八年三月丁亥朔,天霽無雲,色綠。

  崇德六年九月己亥,陰氣蔽日,色白,自巽至乾,是晚天霽色黑,自艮兌形如★。

  康熙十六年八月庚申,東北;三十六年六月丁巳,東南;四十六年二月癸卯,五十二年八月丙戌,五十五年七月癸酉,俱東北,俱色白。

  乾隆三十八年八月丁未,東方二道;己酉,西南;戊辰,東方二道。三十一年三月庚寅,東方;五月丁亥,東北;辛卯,東北至東南;甲午,西方;戊戌,東北;六月庚子,東南;壬寅,東北;癸亥,東方;乙丑,東北;丙寅,東南,又東方二道;七月辛未,東南;戊子,東北;八月己酉,西北。三十六年四月辛巳,東北至東南二道;五月甲辰,東南至東北二道;丁未、庚申,俱東北至東南;壬戌、乙丑,俱東北至東南二道;六月庚午朔,東北;辛未,東南至東北;丙子,東北;乙酉,東南二道;戊戌,七月辛醜,俱東南至東北;甲辰,東北至東南二道;己酉,東北。四十一年四月丙寅,東北至東南二道;丁卯,東南;五月戊子,西北至東南;丙申,西北;丁酉,東北;六月乙巳,東南;丙辰,東北;丁巳,東南二道,七月辛未、壬申、丁醜,俱東北;甲申,東南;庚寅,東北;八月壬寅,四十六年三月丙申,俱東方。四月癸醜,東南至東北二道;五月癸未,東北;乙酉,東北至東南二道;己亥,閏五月丙午,俱東北;己酉酉、戌二時,俱東南至東北二道;丙辰,西方;庚申,東北至東南二道;壬戌,東方二道;甲子,東北至東南;丙寅,丁卯申、酉二時,俱東南;戊庚、己巳,俱東北;庚午,東南;六月己亥,東方二道;庚寅,東方;癸巳,東南至東北;七月丁未,東方二道;辛亥,東南二道;丙辰,東南;壬戌卯、未二時,西方;申、酉二時,東北二道;乙丑、丙寅,八月辛未朔,俱東北。五十一年五月壬戌,東方;戊辰,東南;六月丁醜,東南至東北二道;戊寅酉時,東南二道;戌時,東方;庚辰、庚寅、壬辰,俱東南;癸巳,西南;七月甲辰,東南;閏七月丙戌,東北;己醜,東方。五十六年五月丙申,東南二道;壬寅,東南;六月癸醜,西南;乙卯、丙辰,俱東南;戊午,東南二道;庚申,東南;丙寅、壬申,俱東南二道,八月壬子,西方二道;戊午,東方二道,俱五色。

  虹蜺多道者,康熙六年五月壬子申時,正東四道;酉時,東北。

  乾隆元年五月甲午朔,八月乙丑,二年四月乙酉,七月辛醜,俱東方;壬寅,東南;壬子,西北至西南。三年六月庚寅,東南。五年五月丙辰,東方;六月癸巳,閏六月丙午,俱東南。六年三月丙戌,東北至東南;四月戊午,東南;己未,東北至東南俱二道;六月甲午朔,東北至東南四道;乙未、壬寅,七年五月丁亥,俱東南二道。八年閏四月丁巳,東南至東北四道;五月甲申,六月庚戌,七月癸未,九年五月丁酉,六月癸醜,七月甲午,十年五月庚子,六月丙寅,七月乙亥、丙子,十一年四月庚寅,七月癸醜,俱東南;己未,東方。十二年五月庚戌、丁巳,俱東南;六月己巳,東方,庚午,西北,俱二道;八月丙寅,東南至東北四道;辛未,東方。十三年六月丁醜,東南。十四年六月甲午,西南;壬寅,東南;七月丙辰,東北;八月庚辰,東方;九月辛亥,東北。十五年六月甲戌、乙亥、乙酉,十六年四月甲申,六月壬寅、庚申,十七年六月己亥,俱東南;八月庚戌未時,東北;酉時,十八年四月乙未,俱東方。十九年五月戊子,東南;丙午,東方;六月丙辰,東南。二十年四月辛未,東方;六月乙巳,東北;辛未,二十一年五月乙亥,俱東南;七月甲午,西方。二十二年四月己醜,二十三年六月癸未,俱東南。二十四年六月辛未,西南至西北,二十五年五月甲子、丁卯、戊辰,俱東北至東南;六月壬午,東南;甲申,二十六年六月丙子,俱東方;七月甲寅,東南;八月甲戌,東南至東北;庚辰,二十七年四月壬午,俱東南;丁亥,西方;五月丁酉,閏五月庚寅,六月甲辰,俱東南;戊午,西南至西北;庚申,東北至東南;八月庚子,東南至東北。二十八年五月辛未,六月己亥,俱東南;七月戊寅,東方。二十九年五月甲戌、乙亥,俱東南;六月壬寅、癸卯,七月己卯,俱東方。三十年四月辛酉,東南;五月丁酉,東方。三十一年六月己亥朔,三十二年五月壬辰,俱東南;六月己未,東方;七月丁卯、己巳,俱東北;己卯,東南。三十三年六月辛未,東方;壬申,東北至東南。三十四年六月庚申,西南至西北;己巳,東北至東南。三十五年閏五月癸醜,東北;六月丙子,東北至東南;己醜,東南至東北;庚寅,東北至東南;壬辰,七月庚午,三十七年五月辛亥,俱東南至東北;壬子,東北至東南;六月庚午,東南至東北;乙酉,七月癸卯,俱東北至東南;九月辛酉,東北至東南。三十九年六月辛卯,東南。四十年五月己未,東北至東南;六月乙酉,東南;七月壬午,東方俱二道。四十二年八月丁未,東南至東北四道。四十三年七月壬辰,東北至東南。四十四年三月庚子,東方;五月甲申朔,東南;庚子,東方;乙巳,東南;六月甲寅,東方;七月甲申,東南。四十五年五月辛醜,東北至東南;七月丁醜,西北;庚子,東方;八月壬子申時,東北;酉時,己巳,四十七年五月庚申,俱東方;六月乙亥,東南至東北;壬辰,東南。五十年五月丁卯,七月丁醜,俱東方。五十二年六月戊申,東南;七月戊子,東方;壬辰,東南至東北;癸巳,東南;八月丁未,西南至西北。五十三年四月庚申,五月己巳,俱東南。五十四年閏五月辛醜,西南;六月戊午、壬戌,俱東南。五十五年五月庚子,五十六年三月庚子,俱東北,俱二道。五十八年六月癸亥,東南至東北四道;癸酉,七月癸卯,俱東北至東南。五十九年六月戊辰,東北至東南;七月甲辰,東南,俱二道。

  日生暈者,順治元年九月癸巳。二年三月戊戌。三年三月丙子。四年三月甲辰,辛酉。五年閏四月壬子。六年正月壬申;四月丙午,八月丁未。八年閏二月乙丑,丁醜;四月戊辰;七月丁亥。九年正月壬午;二月庚午。十年三月癸未;四月己未;五月甲午兼兩珥;六月乙卯;閏六月甲子,庚辰,辛卯;七月己亥,癸卯。十一年二月壬午;三月丁醜,庚辰,己醜;五月癸卯,七月丙午。十二年正月乙未;二月戊午,乙丑,癸未;三月丁亥,乙未;四月癸亥,庚午,丙子;十月戊午。十三年二月丙辰兼兩珥;四月甲戌;五月甲申,戊戌;十月甲午。十五年三月癸亥;四月癸未。十六年七月甲子,乙酉;十月丁酉兼兩珥。十七年正月己卯;三月壬午;四月丙申。

  康熙元年三月壬辰。三年正月己巳兼兩珥,己醜。五年五月乙巳兼抱氣。六年五月壬申兼直氣。七年十一月己未兼兩珥。十二年六月己酉兼抱氣,旋生兩珥。十三年六月戊申兼直氣。十五年二月辛酉兼兩珥、抱氣。二十年四月戊子兼兩珥。

  乾隆九年二月丙寅。

  十三年四月己巳。

  二十八年正月辛酉兼兩珥、抱氣。

  二十九年正月乙亥巳時至酉時,辛巳;三月乙丑,辛未兼兩珥、背氣;四月辛卯,壬辰。

  三十年閏二月己酉,辛未;三月己亥;六月癸亥巳時至未時;十月壬戌。

  三十一年三月庚寅,丙申;四月甲辰,丙午,辛亥;五月辛巳,甲申,丙戌,壬辰;十一月乙酉兼兩珥。

  三十三年三月壬寅;五月己醜,壬寅;六月乙丑巳、午二時;七月丙申,庚子,癸醜;九月丙戌;十二月壬午兼兩珥。

  三十四年正月甲午;二月丙辰兼兩珥,辛酉,壬戌;三月庚寅,壬寅,己酉;四月癸醜朔巳、午二時,戊辰,戊寅巳、未、申三時;五月丙午兼兩珥,十二月戊寅。

  三十五年正月丙戌;二月丙辰;三月戊子兼兩珥、背氣二道,乙未,癸卯;四月戊申朔,壬子,己未兼兩珥,癸亥,甲戌;五月壬午,戊子,辛卯巳時,癸巳兼兩珥,乙未,己亥;閏五月丁未,庚戌,辛亥,乙卯;八月壬午;九月丁卯;十二月甲申。

  三十六年正月丙寅;二月乙未;三月丙辰,甲子兼兩珥,乙丑;五月戊申,癸亥;七月丙午;十一月乙巳兼兩珥。

  三十七年二月丙戌未時,癸巳;三月壬寅,戊申,己酉;四月辛未,甲戌,丁醜,甲申,乙酉,癸巳;五月丁酉,丙午,丙辰,戊午;六月戊辰,辛未,甲申,丙戌,丁亥兼抱氣;七月乙未午、未二時,丙申;八月戊寅未時,庚寅;九月乙未,戊戌,辛醜;十月甲子,庚寅申時兼兩珥、背氣、抱氣。

  三十八年正月甲辰兼兩珥;二月甲戌,壬午,癸未;三月壬辰兼兩珥,戊戌,戊申,乙卯未時,己未;閏三月壬戌,癸亥,辛未,戊寅兼兩珥,癸未,乙酉;四月己醜朔;五月壬戌;戊子;六月丙午;七月丙子,壬辰,丙戌;八月壬辰,辛醜;九月丁巳朔,癸亥,十二月乙酉朔兼背氣,甲辰。

  三十九年正月辛酉兼兩珥,辛未巳、午二時;二月丙申兼兩珥,丁酉,辛醜,辛亥兼兩珥;三月壬戌,甲戌,丁醜;四月甲申至丙戌,甲午,辛醜,壬寅,壬子;五月丙辰,壬戌,壬申兼兩珥,己卯;六月丙午兼抱氣,辛亥;七月壬戌,丁卯;八月乙酉;九月辛酉,乙亥午時,己卯;十月壬午兼兩珥,癸巳兼背氣,乙未兼兩珥,壬寅兼兩珥、背氣;十一月庚申,如之;十二月庚辰朔兼兩珥,壬辰、丙午皆如之。

  四十年二月己卯朔辰時,庚辰,癸未兼兩珥,戊子如之,己醜巳、午二時,辛醜兼兩珥,乙巳、三月己未皆如之,乙丑至丁卯;四月辛卯,壬辰,丙午;五月辛亥,甲戌;六月甲申,丙申,丁酉兼背氣;七月甲子兼兩珥,戊辰;八月丁醜,己卯,丙申,甲辰未時兼兩珥,乙巳;九月己酉至辛亥,丁卯未、申二時,壬申兼兩珥;十月戊子,辛卯,壬寅;十一月己卯,甲午;十二月辛未。

  四十一年正月丁醜,戊寅,己卯兼兩珥,乙酉,丙戌,己醜未時,甲午兼背氣;二月乙巳申時,戊申,己未,庚申,庚午;三月甲申,丙戌,己醜巳時,甲午,乙未兼兩珥,庚子,辛醜;四月壬寅朔,癸卯辰時兼兩珥,丙午如之,己酉,癸醜兼兩珥、抱氣,甲寅至丁巳,己未至辛酉;五月癸未,乙酉,丙戌,庚寅兼抱氣,癸巳,乙未,戊戌兼背氣;六月庚子,甲辰兼兩珥,辛酉如之,丙寅;七月甲戌,己卯,壬午,辛醜,癸卯,丁未,庚戌,丁巳;九月庚辰至壬午;十月辛醜,壬子兼兩珥,癸醜,戊午;十一月庚午、丙子、丁醜、癸未皆如之,乙酉兼抱氣,丙戌兼兩珥,丁酉;十二月甲辰。

  四十二年正月己巳申時兼兩珥,庚午如之,壬申,丁醜申時,戊子巳、午二時;二月丁酉朔兼兩珥,癸卯,乙巳巳、午二時兼兩珥,戊申,丙辰,戊午;三月戊辰,己巳,庚午兼兩珥,癸酉如之,甲戌,丁醜申時兼兩珥,戊寅、己卯、乙酉皆如之,丁亥,戊子,癸巳兼背氣、兩珥;四月丙申朔兼兩珥,戊戌,甲辰,乙巳,甲寅,辛酉;五月癸酉,丙子未時,丁醜辰時,己醜;七月甲子朔,辛未午時,丁醜,戊子,壬辰;八月壬寅,甲辰,己酉;九月庚午,辛巳兼兩珥,己醜,庚寅;十月辛醜兼兩珥;十二月甲午、甲辰皆如之,戊申兼抱氣。

  四十三年正月乙丑,甲申,丙戌己時至申時;二月癸巳巳、午、申三時兼兩珥,甲午兼兩珥、背氣;三月辛酉朔,己醜;四月壬寅,癸卯,己酉;五月甲子,丁卯巳時至酉時,辛巳;六月壬辰,辛醜,乙巳;閏六月癸未;七月己醜巳、午二時,丁酉,庚子兼戴氣,丙午,丙辰;八月戊辰;十月己巳,壬申;十一月乙巳兼兩珥;十二月丁卯兼兩珥、重背氣,辛未兼兩珥,己卯如之。

  四十四年正月乙未兼背氣,丙申,丙午;二月辛未,庚辰;三月丁未;四月丁巳,壬戌兼兩珥,戊辰申時兼兩珥,己巳,壬申,癸酉,甲戌兼兩珥;五月戊子,丁酉,辛亥,壬子辰時兼戴氣;七月丁亥,庚寅,辛亥;八月戊午,辛酉,甲戌,辛巳;九月壬午朔,甲午,癸卯兼兩珥;十月丙辰,壬戌兼兩珥,癸亥、己卯皆如之;十一月乙酉,癸巳;十二月壬子兼兩珥,丙辰兼背氣,辛酉,辛未,甲戌兼抱氣。

  四十五年正月壬辰兼兩珥,癸巳兼背氣、兩珥,甲辰兼兩珥,乙巳兼背氣;二月癸醜兼兩珥,辛酉、戊寅兼兩珥,己卯兼兩珥、抱氣;三月戊戌辰時兼兩珥,辛醜,丙午;四月己酉朔,庚申,甲子,庚午巳時至申時,癸酉兼兩珥,丁醜巳時至未時;五月壬午,癸未巳時至未時,戊子,戊戌,辛醜,丁未;六月己酉兼兩珥,己巳;七月己卯,辛巳巳、午二時;八月丁未朔午時,戊辰;九月癸巳,戊戌,己亥兼兩珥;十月庚申如之,甲戌兼兩珥、抱氣;十一月己醜;十二月乙巳朔兼兩珥,戊申兼背氣,庚戌兼兩珥,丁巳。

  四十六年正月丁醜,戊寅,庚寅兼兩珥,庚子;二月壬子未、申二時,甲寅兼戴氣、兩珥、抱氣,戊午,乙丑巳、午二時,己巳,癸酉兼兩珥;三月甲戌朔,乙亥,戊寅,乙酉,丙戌午、未二時,戊子,己醜兼兩珥,丙申,壬寅;四月乙巳,戊申辰、巳、午三時,辛亥,戊午兼背氣,己未,庚申,乙丑兼戴氣,辛未,壬申;五月癸酉朔,丙子,戊寅,己卯未時,庚辰至壬午,乙酉,丙戌,戊子兼兩珥,癸巳,甲午兼戴氣、抱氣,乙未,丙申;閏五月甲辰兼兩珥,乙巳如之,丁未,戊申,辛亥,癸醜兼背氣,甲寅,丙辰,丁巳,戊午兼兩珥,辛未如之;六月壬申朔,甲戌,戊寅,甲申至丙戌,辛卯;七月辛醜朔,癸亥;八月癸酉辰時,己醜,庚寅兼抱氣;九月辛醜,甲辰,丙午,丁未,庚申兼兩珥,辛酉,壬戌,甲子兼兩珥;十月辛未,癸酉巳、午、未三時,己卯,庚辰,甲申,丁亥,戊子;十一月丙午兼兩珥、背氣;十二月己卯兼抱氣。

  四十七年正月庚子兼兩珥、戴氣,壬寅兼兩珥,丁未兼兩珥、抱氣,丙辰兼兩珥,壬戌如之,癸亥,乙丑午時至酉時,丙寅兼兩珥,丁卯;二月庚午兼兩珥,辛未如之,壬申未時,癸酉兼兩珥,癸未,甲午兼兩珥、背氣,乙未兼兩珥,丙申如之,丁酉;三月庚子,癸卯,甲辰辰時兼兩珥,乙巳,己酉,庚戌巳時至未時,辛酉兼兩珥;四月己巳巳時至申時,庚午兼兩珥,辛未,乙亥,丙子未時,癸巳兼兩珥,己亥如之,辛醜,乙巳兼兩珥,己未,乙丑;六月丙寅朔,壬午兼直氣、背氣、抱氣;七月己酉,丙辰,癸亥,甲子;八月癸未辰、巳、未、申四時,癸巳;九月己亥酉時,戊申,壬子;十月癸酉兼抱氣、兩珥,癸未,戊子兼兩珥、抱氣;十一月丙申己、未、申三時,己亥;十二月戊子。

  四十八年正月丙申巳、午二時,辛醜,甲辰,己未兼兩珥、戴氣;二月壬戌朔兼兩珥,乙丑,庚午,庚辰,丁亥;三月壬辰朔,乙未,丙午兼兩珥,辛亥;四月壬戌,甲子,乙丑,辛未兼兩珥、背氣,壬申,丙子兼兩珥,丙戌如之;五月壬辰,乙未,壬寅兼兩珥、抱氣、背氣;七月甲午,癸醜,丁巳;八月甲戌,壬午,戊子;九月庚子兼兩珥、抱氣,甲辰兼兩珥,乙巳己、午二時,丁巳;十月辛酉,甲申,丁亥;十一月辛亥兼兩珥;十二月己未。

  四十九年正月辛卯,癸巳兼兩珥、抱氣,丙申兼兩珥;二月丁巳朔,己未兼兩珥,乙亥,戊寅巳、午二時,壬午兼兩珥;三月丁亥,戊子,戊戌,壬子,乙卯;閏三月丙辰朔,戊午,甲子,乙丑,癸酉兼兩珥,己卯兼兩珥、背氣,甲申兼兩珥;四月壬辰如之,癸巳,丙申未時,庚子,辛醜,乙巳;五月壬戌,甲子,乙丑;六月甲辰,己酉,癸醜;七月己巳,丙子;八月丙申兼兩珥;九月丁醜、十月丙午皆如之;十一月戊午,辛酉,辛未;十二月癸未兼兩珥,甲辰如之,乙巳。

  五十年正月壬子午時,壬戌,丙寅,庚午,壬申未時,甲戌兼兩珥,丁醜如之,戊寅;二月辛巳朔兼兩珥,丙戌兼背氣,己亥兼戴氣,甲辰午時,戊申兼兩珥;三月甲寅,丁巳,壬戌兼兩珥,甲子如之,乙丑未時,丙子兼兩珥,戊寅;四月丁亥巳時至未時,戊子至庚寅,乙未兼兩珥,丙申,甲辰,丙午;五月甲寅,戊午兼兩珥,己未,甲子,乙丑,戊辰,丁醜辰時;七月戊辰,己巳,丁醜;八月丁亥午時至申時,癸巳,辛醜;九月甲寅,丙辰,戊午,丁卯巳時至未時;十月戊寅兼兩珥,己卯如之,庚辰,壬午巳時至申時,壬辰,戊戌,庚子辰、午、未、申四時,壬寅兼兩珥;十一月戊辰如之;十二月辛卯,辛醜,癸卯。

  五十一年正月丁未兼抱氣,癸醜,壬申;二月丁醜,戊子兼兩珥,己醜,庚寅,辛卯兼兩珥,癸卯;三月戊申,壬子,甲寅,丁巳,癸亥,己巳,癸酉;四月乙亥兼兩珥,丙子至戊寅,庚辰,壬午至甲申,丙戌至戊子,辛卯,乙未,丁酉;五月乙巳至丁未,己酉,癸醜,庚申,癸亥,甲子,丙寅,辛未;六月甲戌,戊戌;七月甲寅,乙卯;閏七月辛巳,壬辰,己亥,庚子;八月己酉;九月丙子;十月壬寅;十一月己卯,戊子兼兩珥,甲子;十二月丁未,己巳。

  五十二年正月辛未兼兩珥,癸酉,辛巳兼兩珥、直氣,丙戌,甲午,乙未兼兩珥;二月辛醜,甲辰兼兩珥,丙午,己酉巳時,壬子,癸醜,乙丑兼兩珥,丁卯;三月丁醜,壬午兼兩珥,癸未,戊子兼兩珥,庚寅如之,癸巳,甲午;四月庚戌,癸醜,甲寅,戊午,己未,甲子;五月丁卯朔,甲戌,丁醜,庚辰至壬午,丙戌至己醜,辛卯,癸巳;六月辛醜,乙巳,壬子至乙卯,癸亥;七月辛未,乙亥,癸未,丁亥;八月戊戌,乙卯;九月戊辰,己巳,甲申,癸巳,甲午;十月壬寅,甲寅兼兩珥,癸亥;十二月乙未,丁酉,庚子辰、巳、未、申四時兼兩珥、背氣。

  五十三年正月丙寅兼兩珥,戊辰,甲戌兼兩珥,庚辰,癸未,戊子兼兩珥、背氣,己醜,庚寅兼背氣、兩珥,辛卯;二月丙申辰時至未時,辛醜兼兩珥,乙巳,丁未,辛酉;三月甲戌,辛巳,丙戌,戊子,庚寅,辛卯;四月乙未至丁酉,戊戌巳、午二時,壬寅兼兩珥,癸卯,癸醜兼兩珥,戊午,己未;五月癸亥,丙寅兼兩珥、背氣,壬申,甲戌,乙亥,辛巳,丁亥,戊子;六月壬辰朔兼兩珥,戊戌,己未兼兩珥;七月乙丑,辛未,丁醜,乙酉,戊子;八月壬辰,庚子,辛醜,甲辰,乙巳,丙辰;九月乙丑,丁卯,乙亥兼抱氣、兩珥;十月乙巳兼兩珥,丁未,癸醜;十一月辛酉,己巳巳、未二時兼兩珥,壬午,癸未;十二月癸巳兼兩珥,辛醜,癸卯,辛亥。

  五十四年正月戊午朔,丁亥;二月辛醜,壬寅,庚戌,癸醜;三月丙寅午時至申時,己巳午時,庚午兼兩珥,壬午兼背氣,丙戌;四月丁亥,庚寅,乙未,己亥,乙巳午時,癸醜,甲寅;五月戊午兼直氣,乙丑至丁卯,乙亥,庚辰;閏五月丙戌朔,丁亥,辛卯,癸巳,甲午,丙申,庚子,丁未;六月乙卯朔,丁卯,甲戌,癸未;七月乙酉朔,乙未,丁未,戊申,壬子巳時至申時,癸醜;八月庚辰,壬午兼兩珥;十月庚申,己巳;十一月丁亥未、申二時,乙巳;十二月丙辰兼兩珥、抱氣,甲戌,丁醜兼兩珥。

  五十五年正月壬午朔,壬辰;二月丁卯,甲戌,丁醜;三月壬辰,丁未兼兩珥;四月乙丑,甲戌兼兩珥;五月辛巳朔;六月壬子兼抱氣,庚申,戊辰;七月丙戌,庚寅兼背氣、兩珥,癸巳,戊戌,己亥兼兩珥、抱氣,辛醜兼兩珥;八月己酉朔,甲子,己巳;九月戊寅朔至庚辰,甲申,乙酉,癸卯兼兩珥,丁未;十月乙卯,乙丑兼兩珥氾背氣,戊辰,己巳,辛未,壬申兼兩珥、背氣、抱氣,乙亥;十一月乙未兼兩珥、背氣,丙申,丁酉午時,壬寅兼兩珥;十二月戊申如之,己酉兼兩珥、抱氣,丙寅兼兩珥,戊辰兼兩珥、背氣、抱氣,辛未兼兩珥。

  五十六年正月庚辰如之,壬午,癸未,丙戌,庚寅兼背氣,癸巳兼兩珥、抱氣、背氣,甲午,乙未,丁酉兼兩珥,己亥;二月丁未午時,己酉兼兩珥、抱氣、背氣,甲寅,癸亥,甲子,丙寅,己巳,庚午,壬申;三月丙子,丁醜,辛巳,甲申,丙戌兼兩珥,丁亥,戊子兼兩珥,庚寅,辛卯兼兩珥、直氣,壬辰,癸巳,丙申,戊戌,己亥,辛醜,甲辰至四月丙午,戊申,辛亥,癸醜申時,甲寅辰時,庚申,壬戌卯、辰、午、未、酉、戌六時,甲子,丁卯至己巳,甲戌;五月戊寅,癸未,乙酉,丙戌兼背氣,丁亥,戊子,庚寅,壬辰兼背氣,癸巳,乙未,丁酉兼兩珥,己亥兼兩珥、背氣,庚子兼兩珥,辛醜如之,癸卯;六月丙午兼抱氣,丁未兼兩珥,壬子,甲寅,丙辰,己未,庚申,壬戌兼抱氣;七月丙子,甲申,丙戌,辛醜;八月丙寅;九月辛巳申時,乙酉兼兩珥、背氣,丙戌兼背氣,丙申,己亥兼背氣,辛醜;十月乙巳,丙午,庚戌,甲子,辛未;十一月己卯辰時,庚寅兼兩珥、背氣,辛卯,壬辰兼兩珥,己亥;十二月壬寅兼兩珥,癸卯兼抱氣,甲辰兼兩珥,庚申、壬戌皆如之,癸亥。

  五十七年正月丁醜兼抱氣、兩珥,癸未申時,乙酉兼兩珥、抱氣,丙戌兼兩珥,丙申、己亥皆如之;二月癸卯至乙巳,丁未未時兼兩珥,辛亥如之,壬子兼兩珥、背氣,丙辰,丁巳兼兩珥,戊午;三月庚午朔,辛未巳時至申時,甲戌,戊寅,辛巳,丁亥,戊子兼兩珥、抱氣,癸巳,甲午兼兩珥,丙申至四月己亥朔,壬寅,甲辰,乙巳,丁未,戊申,癸醜,甲寅,戊午,辛酉,壬戌,戊辰;閏四月己巳朔兼背氣,乙亥,丙子,己卯,癸未兼抱氣,甲申兼兩珥,乙酉,丁亥,戊子,壬辰,癸巳卯時至未時,甲午兼兩珥,乙未,丁酉;五月乙巳,丙午,癸醜兼背氣,乙卯己、午二時,丙辰至己未,庚申兼兩珥,癸亥兼兩珥、抱氣,丙寅,丁卯;六月庚午,癸酉兼兩珥、抱氣,甲戌,戊子,乙未,丁酉;七月甲辰,戊申,癸醜,癸亥兼背氣,乙丑兼兩珥;八月丁卯朔,辛未,甲戌兼兩珥,丙子,丁醜;九月乙巳申時,己酉兼兩珥、背氣,庚戌兼背氣,癸亥如之,乙丑;十月己巳,庚午,辛未辰時,甲戌,戊子,乙未;十一月壬子;十二月乙亥兼兩珥,己卯。

  五十八年正月丙申兼兩珥,甲辰,丁未兼兩珥、背氣,壬子兼兩珥、抱氣、背氣,癸醜兼兩珥,丙辰,丁巳兼兩珥,戊午兼兩珥、抱氣,己未午時;二月甲子朔兼兩珥,丁卯,戊辰兼兩珥,己巳,庚午兼兩珥,壬申如之,乙亥至戊寅,辛巳兼兩珥、抱氣,壬午,丁亥兼兩珥,戊子兼兩珥、抱氣,壬辰、癸巳皆如之;三月庚子,壬寅,甲辰己、未二時,乙巳巳時至申時,庚戌兼兩珥,己未;四月甲子,戊辰兼兩珥、背氣、抱氣,己巳辰、未二時,庚午未時,辛未兼兩珥,壬申,甲戌,辛巳兼背氣、兩珥,癸未,辛卯;五月癸巳,甲午,丁酉至己亥,辛醜至癸卯,乙巳至己酉,辛亥兼兩珥,丙辰,戊午;六月丙寅兼背氣,辛未如之,己卯,甲申,乙酉,庚寅;七月乙未,癸卯,甲辰,甲寅,庚申至八月壬戌,乙丑兼抱氣,辛未,壬申,甲申兼兩珥,丁亥如之,戊子;九月乙未兼背氣,壬寅,癸卯兼兩珥,乙巳,己酉兼兩珥;十月癸亥,乙丑,己卯,癸未,乙酉,戊子;十一月丙午,庚戌,戊午;十二月丁卯,甲戌,丙子,丁醜兼兩珥背氣,甲申兼兩珥,乙酉,戊子,五十九年正月辛卯皆如之,甲辰兼兩珥、背氣,丙午,己酉兼兩珥;二月庚申,甲子兼兩珥,丙寅,丁卯兼兩珥、抱氣,庚午至癸酉,皆兼兩珥,甲戌午時至申時,庚辰,辛巳,乙酉至三月己醜,甲午,丙申兼兩珥,戊戌,癸卯,甲辰,戊申兼兩珥,己酉,甲寅至丙辰;四月庚申,甲子兼兩珥、背氣二道及抱氣,丙寅,戊辰,己巳,壬申,甲戌,乙亥兼兩珥,己卯,辛巳;五月丁亥,己醜,壬辰,乙未,戊戌,庚子至壬寅,戊申,己酉,辛亥,癸醜,乙卯;六月辛酉,甲子,己巳兼兩珥;七月丙戌朔,癸巳,癸卯,癸醜,甲寅;八月戊午至庚申,癸亥,癸未;九月乙酉,丁亥,己醜,辛醜;十月乙卯朔,丙辰兼兩珥,庚午,癸酉,甲戌;十一月己醜兼兩珥、背氣、抱氣,戊戌,辛醜,庚戌兼兩珥;十二月乙卯,乙亥。

  六十年正月己醜,壬辰,乙未午、申二時,癸卯兼兩珥,乙巳;二月壬戌,丙寅,壬申,癸酉,丙子兼兩珥、抱氣,丁醜兼抱氣,戊寅;閏二月丙戌兼兩珥,辛卯,癸巳,丙申,辛醜,癸卯,丁未,己酉兼兩珥,庚戌如之,辛亥;三月乙卯,丁巳,己未,壬戌未時至申時,甲子,乙丑,戊辰兼兩珥,辛未,壬申,戊寅午時;四月丙戌兼兩珥,庚寅,丙申,庚子,丁未,戊申;五月戊午,壬戌,癸亥,辛未,甲戌兼兩珥、抱氣,丙子至戊寅;六月庚辰,戊子,庚寅,辛卯巳、午二時,丙申,丁酉;七月辛亥,戊辰,癸酉,丙子;八月庚辰,壬午,庚寅,乙未,庚子;九月庚申,丙寅,丁卯,辛未;十一月辛亥,己未,庚申兼抱氣,甲子,丁卯,乙亥;十二月壬午,壬辰,戊戌,己亥兼背氣。

  日生重暈者,乾隆十二年正月己酉兼兩珥。十三年十月丁酉三重兼兩珥、背氣、抱氣。二十二年三月甲辰兼兩珥。二十九年十二月辛卯。三十年正月壬戌兼兩珥、背氣,壬申兼兩珥;六月癸亥辰時兼兩珥、背氣、抱氣。三十一年三月癸酉兼兩珥、背氣;十月甲辰兼背氣。三十六年三月丁未。四十二年二月丁巳申時兼背氣;六月丁酉。四十三年二月戊戌兼兩珥、背氣、戴氣。四十四年五月丙戌酉時兼兩珥,壬子巳時。

  日生交暈者,康熙十七年正月丁酉兼兩珥,背、抱、戟、紐四氣。二十八年十二月己醜兼兩珥、背氣、左右戟氣。三十年三月甲辰兼兩珥、背氣。

  月生重暈者,順治三年正月丙寅三重;四月乙酉如之。十年閏六月辛巳。乾隆三十五年五月甲子。三十八年正月壬子。

  日生兩珥者,順治元年六月乙酉;十二月戊午。二年十月壬辰兼背氣。四年正月乙巳;十二月己醜。九年十一月壬午。十年正月甲午兼抱氣;二月丁未,乙卯申時;六月戊午;七月乙巳;八月己巳兼抱氣;十一月戊午兼背氣。十一年正月辛醜兼抱氣;六月丙寅;九月癸巳兼背氣;十二月辛巳,十二年四月辛巳兼背氣;十月癸酉。十三年二月辛亥;四月甲寅。十四年三月庚午;六月壬辰。十七年二月庚戌。

  康熙二年五月甲申。四年正月己亥兼抱氣。五年正月戊戌如之;四月辛未兼背氣、抱氣;六月癸亥兼背氣二道。六年二月甲子兼抱氣。九年十二月丙申如之。十年正月丁巳兼背氣;十二月甲申兼抱氣。十一年三月丙寅;七月庚午兼直氣。十二年二月庚申。十三年正月丙寅兼背氣,庚辰兼抱氣。十四年正月庚午如之;十一月己酉兼抱氣、背氣。十五年二月乙丑兼背氣。十六年三月丙戌;四月丁未朔兼背氣、抱氣。十八年十一月辛亥如之。十九年正月丙申兼抱氣。二十二年二月丁酉兼抱氣、背氣。二十四年十月甲辰兼背氣。二十五年十二月乙丑如之。二十六年二月甲寅兼背氣、抱氣。二十九年正月甲辰兼抱氣、背氣、戟氣。三十一年十二月丙戌兼背氣、抱氣。三十四年三月己卯。三十八年二月壬戌兼背氣、抱氣。三十九年正月壬寅。四十三年正月甲寅。四十四年十二月丙申。四十九年五月庚午。五十二年二月癸亥。五十四年二月丙申。五十六年九月丁卯。五十七年六月戊戌兼抱氣。五十八年正月乙亥兼抱氣、背氣,十二月己酉兼背氣二道。六十一年六月壬申兼背氣、抱氣。

  雍正二年三月甲申。四年正月己亥兼背氣。五年正月庚戌如之。六年三月丁巳。十年二月辛醜兼抱氣。十一年八月丙辰兼抱氣、背氣、左右直氣。十三年二月甲辰兼抱氣。

  乾隆元年正月庚子,甲辰,丙午,戊申,辛亥,甲子;二月乙丑朔,戊辰,庚午,壬申,戊寅,辛巳辰、巳二時,丁亥,辛卯,壬辰;三月乙未朔,丁未,癸醜,丁巳;四月庚午,丙戌;五月庚子;六月庚午;七月戊戌兼抱氣,甲寅;八月辛未,戊寅,丁亥;九月壬辰朔,辛醜,戊午;十一月庚子;十二月丙子兼抱氣,癸未。

  二年正月乙未兼背氣,辛醜,甲辰,己酉;二月丁卯,庚辰;三月辛卯,丁未兼抱氣;四月己未朔,丁卯卯、申二時,五月乙卯;六月壬戌,甲申;七月丁未兼直氣;九月乙卯;閏九月庚辰;十月甲午,辛醜,丙午;十一月甲子,己巳;十二月丙戌。

  三年正月庚辰;二月丁酉,己亥;三月戊寅;四月己醜,庚戌;六月丙戌。

  四年正月丙寅;二月丙戌,丙申,丙午兼背氣;三月乙丑;四月甲申,五月丙辰,辛酉寅、卯二時,甲子;六月辛巳,丙申,甲辰兼抱氣;七月壬子;八月丁醜;十一月乙卯,庚申。

  五年三月辛酉,丙寅,四月癸酉,丙子;五月庚子朔,壬寅,癸卯,癸醜,戊午;六月甲戌;九月乙酉;十月癸卯,乙巳,壬戌至甲子,丙寅;十一月癸酉,甲申,戊子,庚寅,甲午;十二月壬子,乙卯。

  六年正月庚午,乙亥,丙子,甲申兼背氣,丁亥如之,甲午,乙未;二月丙申朔兼抱氣,丁酉兼背氣,壬寅,乙酉兼背氣、抱氣,甲寅,丙辰,丁巳,甲子;三月丙寅朔兼抱氣,己巳,壬午,癸未;四月乙未朔,己亥,癸卯;五月癸酉,六月辛醜;七月乙丑卯時,乙酉,丙戌;八月丁酉,癸卯,甲辰;九月甲子,壬申,癸酉,己卯,辛卯;十月壬辰朔,丁未,己酉;十一月癸亥,丁卯;十二月甲辰,辛亥,癸醜,甲寅。

  七年正月戊辰,己巳,甲戌,甲申兼背氣、抱氣,戊子,己醜;二月辛卯朔兼抱氣、背氣,丁酉如之,己亥,丁未兼抱氣及背氣二道,戊申,己酉申時,丁巳;三月庚申朔兼抱氣,辛酉卯、辰二時,壬戌,戊辰,戊寅,壬午酉時,癸未;四月乙巳,丙午,丙辰;五月己未朔,辛酉至癸亥,甲戌至丙子,己卯,丙戌;六月己醜,乙卯;七月壬申,庚辰;八月丁亥朔,丙申,丁酉辰時,己亥,癸卯,丙午,庚戌;九月壬戌,丙寅,癸酉,乙亥,癸未,甲申;十月戊子,己亥,辛醜;十一月丙辰朔,庚申,辛酉,癸亥兼背氣、抱氣,丁卯,辛未,壬申,甲申;十二月丙戌朔,壬寅,乙巳辰時。

  八年正月癸酉,甲戌,庚辰,壬午,癸未;二月丙戌,丁亥,甲午,辛醜,壬寅,己酉至辛亥,甲寅;三月乙卯朔,壬戌,甲子,丁卯,甲戌,丁醜,己卯;四月丁亥,辛卯,壬辰,丙申,甲辰,丙午至戊申,辛亥,癸醜;閏四月甲寅朔,庚申,壬戌,甲子卯、未二時,己巳,癸酉,甲戌,戊寅;五月癸未朔,庚寅,甲午,戊戌,辛醜,癸卯,戊申,辛亥;六月丁巳,甲子,乙丑,己巳,乙亥,戊寅;七月丁未;八月辛亥朔,甲寅,乙卯,戊午;九月庚寅,壬辰,丙申,己亥,丙午;十月辛亥,丁巳,戊午,庚申,壬戌,乙丑,戊辰;十一月庚辰朔,癸未,甲申,丁亥,庚寅,乙未,戊戌,辛醜,甲辰至丙午;十二月庚戌朔,辛亥,癸醜,甲寅,丁巳,辛酉至甲子,庚午,壬申,乙亥兼抱氣,丙子。

  九年正月壬午,甲申,乙酉,丁亥,壬辰,乙未,丁酉至辛醜,癸卯,甲辰;二月癸醜兼抱氣,丙辰,乙丑,己巳,辛未兼背氣、抱氣,丙子;三月戊子,壬辰,戊戌,庚子,丁未;四月辛亥,乙卯,庚申,丙寅,辛未;五月己卯,庚辰,甲申;六月戊申,辛未;七月癸卯兼抱氣;八月癸醜,丁卯;九月壬午,辛醜;十月丙辰;十二月甲寅兼背氣。

  十年正月甲戌,乙亥,己卯兼抱氣,庚辰,甲午;二月丁未,庚戌,辛亥,丁卯;三月丙子,丁醜;四月癸醜;五月壬申朔,甲申;六月辛酉;九月庚寅;十一月癸巳;十二月乙巳,戊午。

  十一年正月庚午,壬午兼抱氣,丁亥;二月辛醜兼背氣,乙巳,己酉兼背氣;三月丁亥;閏三月戊午;四月癸巳;十二月壬午,癸未兼背氣。

  十二年正月甲寅,乙卯;三月己酉,丁巳;六月壬戌,癸亥申、酉二時兼背氣;十一月癸巳,丙辰;十二月壬戌。

  十三年二月庚申,辛酉,乙丑;三月甲辰;六月辛巳;九月壬子朔兼背氣、抱氣,癸亥;十月壬寅;十一月戊午兼背氣;十二月己醜。

  十四年正月戊寅;二月辛卯,丁酉;三月庚申,乙丑,丁醜;四月甲申兼背氣、抱氣,戊戌兼抱氣;五月甲寅,乙卯;七月戊午;八月庚寅;九月丁未;十一月甲子,庚午,甲戌;十二月乙亥朔,丙子,戊寅兼背氣,癸未,乙酉。

  十五年正月庚戌申時,戊午,己未兼背氣;二月乙亥兼抱氣,戊寅,丁亥,己醜,辛卯兼背氣;三月甲辰朔如之,丙辰;四月甲申;七月壬寅兼抱氣,甲寅;八月乙酉兼背氣,丙戌;十月庚午朔;十一月甲子,乙丑兼背氣。

  十六年正月癸亥;二月己巳朔,癸未;四月壬申,閏五月丁醜;十月辛醜兼背氣、抱氣,壬戌;十一月乙亥。

  十七年正月乙丑,丁卯,甲戌,壬辰;二月乙未,辛醜兼背氣,乙卯;五月辛酉朔;七月己未朔;十月戊戌,丁未;十一月甲子兼抱氣。

  十八年正月壬午未時,丙戌;二月丁酉;十二月丙申。

  十九年正月辛未,癸酉,戊寅;二月丙戌;十一月乙未,己亥;十二月甲寅。

  二十年正月己亥;二月戊午;十二月戊申。

  二十一年正月戊寅,癸巳,乙未;二月辛亥,戊辰;五月壬午;十一月壬子。

  二十二年乙亥;四月丁卯,癸酉;七月庚戌;十月乙丑,乙酉;十一月丙辰,丁巳;十二月己未朔。

  二十三年正月戊戌兼抱氣;二月癸酉;三月辛醜;六月癸酉,甲戌;八月甲寅朔;九月辛亥;十一月壬辰,己酉兼抱氣、背氣,辛亥兼抱氣;十二月辛酉。

  二十四年正月乙酉,二月戊午,丁醜;七月乙亥;十月丙午;十二月甲午兼抱氣,己亥。

  二十五年正月戊辰;二月己卯,壬寅;五月庚戌,癸醜;六月辛巳,丙戌,戊戌,壬寅;七月戊申,壬戌兼背氣;十一月壬寅;十二月丙戌。

  二十六年正月甲辰;三月庚戌,辛亥酉時,戊午;四月壬申,己醜,癸巳;五月乙巳,丙午,甲寅,乙卯;六月壬申;十二月己卯,丙戌,壬辰,癸巳。

  二十七年正月壬寅,丁巳;二月戊寅;三月丙申,己酉,癸醜;四月丁卯兼抱氣,戊辰;十月戊申兼抱氣;十一月丁醜;十二月乙未,庚子,戊午。

  二十八年正月乙丑,戊辰,庚辰,癸未,甲申,戊子;二月癸巳,甲午,庚子,壬寅,戊申,甲寅,丙辰;三月辛酉;四月戊子朔,庚子,甲寅;六月辛卯,壬寅;八月己醜,辛卯,癸巳;九月丁巳卯時;十月丁亥;十一月戊午,乙丑兼抱氣、背氣;十二月乙酉,癸卯兼背氣,甲辰兼背氣、抱氣、戴氣,丁未至己酉。

  二十九年正月己未,壬戌,庚午,乙亥辰時;二月庚寅,壬辰,癸巳,丙申;三月丙寅兼背氣,戊辰,壬申兼背氣;四月庚寅;五月戊午,甲子兼抱氣、背氣;六月辛巳朔,甲辰;七月戊午;八月壬午;十二月壬辰。

  三十年二月癸巳,丙申;閏二月癸酉;三月庚寅;四月壬子;六月癸亥卯時兼背氣、抱氣,甲子,丁卯;七月丁亥兼抱氣、背氣;九月丙申,辛醜;十月甲子;十一月己亥;十二月甲辰兼戴氣,戊申,己巳。

  三十一年正月辛未朔,丁醜,甲申,庚寅;二月甲辰,庚戌,癸醜;三月辛未,四月丁未,戊申,戊辰;五月甲戌;七月丙戌兼抱氣;九月庚午,己卯;十月辛醜,壬子兼抱氣,戊午,庚申;十一月己巳;十二月甲辰,辛亥兼抱氣,壬子。

  三十二年正月己巳,辛巳兼戴氣,己醜,壬辰;二月甲辰,己未,庚申;三月乙酉,辛卯;四月癸亥,五月丙寅,丙子;十月甲子兼抱氣,乙丑兼直氣,丙寅,癸酉;十二月辛巳。

  三十三年正月辛亥,丙辰;三月辛卯,丙申,丙午;五月庚子,辛醜,辛亥;六月丁卯;七月己醜;八月乙丑;九月庚寅兼戴氣、背氣;十月癸亥,甲子;十一月戊戌,甲辰,壬子。

  三十四年正月丁酉,壬寅,丁未;二月甲寅,乙卯,甲子兼背氣、抱氣,乙丑,庚午;四月癸醜朔酉時,壬申,丙子,戊寅寅時;五月壬午朔,丁亥,丁未;十二月庚申兼背氣,丁卯。

  三十五年正月甲申,甲辰,丁未;二月戊申朔,戊午;三月甲申;四月戊午,庚申;五月辛卯申、酉二時;六月己亥,七月庚戌,八月乙亥,癸卯;九月辛亥,癸醜辰時,戊辰,己巳;十一月丙午兼抱氣,十二月乙酉,丙申。

  三十六年正月癸醜,丙辰,戊午,甲子,戊辰,庚午,辛未兼背氣;二月丙子如之,戊寅,庚辰,甲申,乙酉,甲午,戊戌;四月丁醜,庚寅;五月丁未,甲寅;六月丁酉;七月癸卯酉時,丁巳;九月庚子,戊午申時,庚申兼抱氣;十月甲戌,乙亥丙申;十一月丁酉朔,丙辰;十二月壬申,壬午,庚寅,壬辰。

  三十七年正月庚戌,壬子兼背氣,戊午,乙丑;二月庚午,辛未,丁醜兼抱氣,戊寅兼背氣,丙戌申時,己醜;三月庚子,甲辰,丁巳;四月丙寅朔,庚午;六月壬午;七月己未;八月辛未,戊寅卯、辰二時;九月癸醜;十月癸未,庚寅辰、巳二時;十一月甲午,庚戌兼抱氣;十二月壬戌如之,辛未兼抱氣、背氣,己卯,己醜。

  三十八年正月庚子,丙午,乙卯;二月甲子,壬申,甲申兼戴氣;三月癸巳,丁酉,丙午,丁未,己酉;閏三月丙寅,辛巳;四月甲辰,乙卯;六月己酉;九月庚申兼抱氣,戊寅,己卯兼背氣,癸未;十月辛卯兼背氣,乙巳,丙午兼背氣,乙卯;十一月壬戌,己巳,壬申,癸酉;十二月丁亥,壬寅,丁未。

  三十九年正月丙辰,辛未申、酉二時,丁醜,己卯兼背氣,庚辰,辛巳兼背氣,癸未;二月己亥,乙巳;三月庚申,己巳,己卯;五月己未;六月甲申;九月庚申,乙亥未時兼背氣;十月己亥。

  四十年正月甲寅;二月己卯朔巳、午二時,庚子,甲辰;三月辛亥,甲寅,丁醜兼背氣;四月庚辰,甲申,丁亥,戊子,庚子,辛醜,乙巳;五月己巳;八月甲辰辰時;九月乙卯,辛酉,丁卯卯、辰二時;十月丙子,庚辰,癸未,甲辰;閏十月丁未兼背氣,丁巳,丁卯,辛未兼背氣;十一月丙子如之,庚辰,戊子,己醜;十二月甲辰朔,甲子。

  四十一年正月乙亥,己醜辰時,庚寅,丙申;二月乙巳辰時,丁未,庚戌,戊午,戊辰;三月辛巳,戊子,己醜卯、辰二時,戊戌;四月丁未兼抱氣;六月乙巳,丙辰;九月丙戌;十月辛酉兼背氣,甲子如之;十一月甲申,庚寅;十二月庚子,戊申,庚申。

  四十二年正月己巳未時,丁醜巳、午二時兼抱氣、背氣,戊子申時;二月庚子,乙巳申時兼背氣,丙午兼抱氣,癸醜至乙卯,丁巳酉時兼抱氣,辛酉,壬戌兼背氣,癸亥;三月丁醜卯時,壬午,甲申,辛卯兼抱氣;四月丁酉,戊申,己酉,乙卯,己未;五月丙子酉時,丁醜卯時,丁亥,壬辰;六月壬寅,甲寅,丁巳,庚申;七月庚午,辛未卯、辰二時兼抱氣,己醜;八月丙午;十月辛亥;十二月戊戌,甲寅兼抱氣,丁巳,辛酉。

  四十三年正月丁卯,己卯,庚辰;二月辛醜申時,庚申兼背氣;四月辛卯朔,戊申兼背氣,壬子;五月癸亥,丁卯卯時;七月己醜卯時兼背氣;十月辛酉;十一月丁亥朔,戊戌,辛醜兼抱氣、背氣,甲辰兼背氣;十二月戊辰,庚午,壬午。

  四十四年正月癸巳,乙巳,辛亥;二月己卯;三月乙未,乙巳;四月戊辰卯時,癸未;六月庚申兼抱氣,壬戌,丁卯,戊辰,己卯;七月丙申卯時,乙巳;九月壬寅,乙巳;十月戊午,辛酉,甲戌。

  四十五年正月甲申,甲午兼背氣;二月甲子,丁卯;三月丁亥,戊戌卯時兼抱氣,己亥;四月己未兼背氣,癸亥兼戴氣,乙丑,丁卯,乙亥兼背氣,丁醜辰、申二時;五月癸未卯時,丙午;六月甲寅,戊辰兼背氣;七月辛巳卯時,辛卯,丁酉申時,戊戌,辛醜兼抱氣;八月丁未朔卯時兼背氣;九月丙子朔,丁亥兼背氣,己醜兼抱氣;十月癸酉辰時;十一月庚辰,己亥,甲辰;十二月丁未,己未,乙丑巳時,辛未,壬申兼背氣。

  四十六年正月己醜,辛卯,戊戌;二月戊申,壬子辰、巳二時,癸醜,辛酉,乙丑卯時;三月丙戌申時;四月戊申酉時,乙卯;五月己卯卯時;閏五月庚午兼背、抱、直三氣;六月丙申兼背氣;七月丙午兼抱氣;八月癸酉申時兼戴氣;九月庚子朔兼背氣、抱氣,癸卯,甲寅;十月癸酉辰時;十二月己醜兼背氣,癸巳。

  四十七年正月戊戌朔兼抱氣,乙丑辰時;二月壬申辰時兼抱氣,丁醜如之,戊寅兼抱氣、戴氣,丁亥;三月戊戌朔,丙午,庚戌卯、辰二時,甲寅;四月己巳辰時,丙子申時;五月甲子;九月己亥辰時;十月丙子,丙戌,丁亥兼背氣;十一月甲午朔,丙申辰時,癸卯至乙巳,己酉兼抱氣,戊午如之;十二月辛巳,己醜。

  四十八年正月丙申辰時,辛酉;二月辛未,甲申,乙酉兼背氣;三月丁未,己未;四月庚寅;九月乙巳辰時,壬子;十一月庚子,壬子巳時;十二月乙丑,丙子。

  四十九年正月庚寅,壬辰,丁未;二月戊寅卯、辰二時;四月庚寅,甲午;六月庚戌;九月壬戌;十月癸巳;十一月壬子朔,壬戌;十二月辛卯。

  五十年正月壬子巳時,甲子,戊辰,辛未,壬申酉時;二月甲申,乙未,甲辰辰時,乙巳,丁未;三月乙丑酉時;四月癸未,甲申兼背氣,丁亥辰時;六月壬辰,乙未;九月乙丑,丁卯辰時;十月壬午如之,己亥,庚子巳時;十一月丙寅。

  五十一年正月己酉;四月己卯;五月庚午;十月甲寅;十一月辛未朔,辛卯;十二月辛醜,壬子。

  五十二年正月甲申兼背氣;二月辛酉;五月庚寅;七月辛巳;十月乙未朔,丁巳;十一月丁卯。

  五十三年正月庚午,甲申;二月丙申申時,甲辰,丙午;三月庚午,庚辰;四月戊戌酉時,乙巳;五月戊辰,庚午兼背氣;七月壬戌,甲子;九月辛巳辰時,甲申;十二月己醜。

  五十四年二月丁未;三月丙寅卯、辰二時,己巳如之;四月乙巳酉時,丙午兼抱氣;五月壬申,癸酉,己卯;六月丙寅;八月丁卯;十月戊辰,丁醜兼背氣,辛巳如之;十一月甲申,丙戌,丁亥辰、巳二時,己醜,庚寅;十二月庚申,辛酉,庚午申時,丙子。

  五十五年二月辛未,庚辰;三月丁亥,丙申;四月甲寅;五月庚寅,壬寅;六月癸醜,己巳;七月庚子;九月甲午;十一月壬辰,丁酉未時;十二月庚戌。

  五十六年正月乙巳;二月丁未未時,壬戌;四月癸醜酉時;十月壬戌;十一月癸酉兼抱氣,乙卯巳時,丁亥,丁酉;十二月乙丑。

  五十七年正月癸未巳、午二時兼抱氣,甲申,甲午,乙未;二月乙卯,丙寅;三月辛未辰時,庚辰,甲申,丙戌;閏四月辛卯,癸巳申時兼背氣;五月壬戌;七月乙巳;十月丙戌。

  五十八年正月辛酉;二月己卯兼抱氣,辛卯兼背氣;三月甲辰卯時,乙巳卯、辰二時;四月庚午申、酉二時,癸酉,八月庚寅;九月丙辰,己未,庚申;十月壬申巳時;十一月己酉兼背氣;十二月庚午。

  五十九年正月庚戌;七月戊子;十月丁卯。

  六十年正月乙未辰、巳二時,甲辰申時,丁未;閏二月甲辰;三月丙子,戊寅卯、辰二時兼抱氣、背氣;七月庚戌朔,壬申兼抱氣;八月辛巳;十月辛卯;十二月丁酉。

  日生戴氣者,順治二年十一月辛亥。乾隆三十二年七月乙亥。三十三年九月甲辰。三十五年九月癸醜午時。四十二年二月己亥。四十四年二月乙丑辰時兼背氣。四十七年八月癸未午時。四十九年四月丙申巳時。

  日生冠氣者,康熙十四年九月乙巳。乾隆三十三年六月戊寅。

  日生抱氣者,順治十年二月乙巳,乙卯午時。十一年正月庚子,辛酉兼直氣。十五年二月戊寅。十七年五月甲戌上下二道。

  康熙十四年六月乙亥。

  雍正三年正月己未。

  乾隆元年二月辛巳午時,己醜,庚寅;九月甲辰;十一月甲寅。二年二月戊寅;四月丁卯巳時。三年七月戊辰。四年三月壬戌;五月辛亥,辛酉申時,丙寅。五年二月丙申;六月辛未。六年正月辛巳;二月庚子;九月庚午;十一月丙寅。七年二月己酉未時,戊午;三月辛酉巳、午二時上下二道,癸亥,壬午卯時;四月丙申;五月壬午,乙酉;八月丁酉巳時,戊戌;十一月乙酉。八年二月戊子;閏四月甲子辰時;五月己醜。九年二月丁巳。十年四月戊辰;八月壬子;十一月丁酉。十二年六月癸亥卯、辰二時。十三年三月丙午,丁未;十月己酉。十四年四月辛醜;五月癸酉,丙子;六月壬午,己醜兼背氣;七月庚戌。十五年正月庚戌巳時兼背氣;二月乙酉,乙未。十六年二月丁醜;四月癸未。十八年正月壬午午時。十九年正月丙寅。二十四年六月戊午,庚申。二十五年九月庚申,戊辰。二十六年三月辛亥申時。二十七年四月丙寅,己醜。二十八年三月庚辰;六月甲辰;七月癸未巳時;八月丁酉;九月丁巳巳時。二十九年正月戊午兼背氣;五月庚午;十一月壬子。三十年正月乙卯;二月乙酉;六月辛未兼背氣;九月辛卯;十二月己未。三十一年正月戊寅;二月戊辰;三月戊寅;四月辛醜;五月甲午兼直氣;六月甲子,乙丑;八月甲辰,辛酉;九月戊辰朔。三十二年六月己未兼背氣;七月壬申;九月壬寅。三十三年正月辛卯;六月庚申,乙丑辰時,庚午;七月乙未;十一月乙酉朔。三十五年正月丙午;閏五月丙午朔。三十六年四月己卯;六月甲申兼背氣;七月癸卯申時;九月戊午未時。三十七年七月乙未申時;八月丙戌;十月壬午。三十八年正月甲午;三月乙巳,乙卯巳時;六月甲午;八月丙午。三十九年九月乙卯。四十年二月壬午,己醜未時;七月辛酉。四十一年四月癸卯巳時;五月丁亥;六月丁未;九月壬辰。四十二年三月庚辰;四月甲子;六月壬戌;八月庚子;十月乙未。四十三年正月甲戌,丙戌酉時;二月癸巳未時,庚子,辛醜巳、午二時;五月戊辰。四十四年二月乙丑巳時;三月丙申;四月辛巳;五月丙戌申時;七月丙申酉時。四十五年四月庚午辰時;七月丁酉如之。四十六年正月辛巳;閏五月辛酉,壬戌。四十七年正月甲辰;二月庚寅;三月甲辰未時;五月壬子;七月丁酉;十月庚午。四十八年六月戊辰;八月癸未;十一月辛醜,壬子未時。四十九年三月己醜。四月丙申午時兼背氣。五十年八月丁亥酉時。五十一年六月丙子,己醜。五十二年正月壬辰;三月丙子,丙申;六月辛酉;八月戊午。五十三年四月丁未,丁巳;七月癸亥,戊寅;八月癸卯;九月辛巳巳時。五十四年正月庚辰;四月丁酉,辛醜;七月壬子酉時;十二月庚午未時。五十五年正月甲辰。五十六年四月甲寅申時,壬戌如之;八月癸亥。五十七年二月丁未午時;五月己亥兼背氣;乙卯卯時。五十八年四月己巳巳時;十一月壬寅。五十九年二月甲戌巳時。六十年三月壬戌辰時,己巳;六月辛卯辰時。

  日生背氣者,順治十四年三月辛未。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己醜。五十九年二月丁未。乾隆四年正月丙辰。七年七月庚申。十四年七月辛亥,乙丑;十二月丙申。十七年五月乙酉。二十五年七月辛酉。二十七年六月壬寅。二十八年七月己未,癸未申時;九月戊寅。二十九年八月己醜。三十年十月乙卯,己巳,壬戌。三十一年正月乙亥。三十四年六月丙寅;八月壬子。三十五年九月癸醜未時。三十七年十二月戊寅。三十八年正月壬寅;十二月丙午。三十九年正月丁卯。四十三年二月己亥;六月甲寅。四十五年十月癸酉未時;十二月乙丑辰時。四十六年六月癸酉;十一月丙寅;十二月戊寅,乙酉。四十七年三月壬寅,壬子。四十八年五月壬子。五十年五月丁醜卯時;八月戊子;十二月戊寅。五十一年七月戊午;十二月癸卯,辛亥。五十二年十一月癸酉。五十三年三月戊辰;十一月己巳辰時。五十四年六月壬戌。五十五年六月庚午。五十六年二月戊申;三月戊寅;六月戊申,甲子;七月丁亥;九月辛巳未時;十月丁未。五十七年閏四月戊寅;九月乙巳未時;十月辛未巳時。五十八年正月乙未如之;四月己巳酉時。五十九年六月丁卯。六十年正月甲辰未時;五月己卯。

  日生直氣者,乾隆六年二月庚申;七月乙丑午時。七年十二月乙巳未時。八年正月丁巳。五十二年二月乙酉酉時;十二月庚子午時。五十七年六月丙子左右二道,辛卯;八月戊辰。五十八年十月壬申申時左右二道。

志十四

        天文十四

  △客星流隕雲氣

  客星太祖丁未年九月丙申,彗星見東方。

  天命三年十月丙寅,彗星見東方,尾長五丈,每夜漸移向北斗,十九日而沒。

  順治九年十一月庚寅,異星蒼白氣見於參,西北行入畢。

  康熙三年十月己未朔,有星茀於軫,見東方;丁卯,尾長七八寸,蒼色,指西南;丁亥,尾長三尺餘,指西北,逆行至翼;十一月戊戌,尾長五尺餘,指北方,至張;庚子,至井;癸卯,往西北行至昴;乙巳,尾指東北,至胃;庚戌,至婁,尾指東,青色;十二月壬戌,至奎,體小,尾長二尺餘。四年二月己巳,東南方有異星見於女;甲戌,尾長七寸,指西南,蒼白色;丁醜,尾長尺餘,往東北順行至虛;辛巳,至室,體漸大,尾長八尺餘;乙酉,至壁,尾長五尺餘。七年正月甲子,西南白光,長六尺餘,尾指東南,占曰天槍;二月乙亥,漸長至四丈餘,尾掃天苑、九斿、軍井;丁亥,沒。十二年二月癸巳,異星見於婁,大如核桃,色白,尾長尺餘,指東方;甲午,仍見。十五年正月戊子,異星見於天苑東北,色白。十六年三月癸卯,東北方有異星見於婁,體色光明潤澤,尾長尺餘,指西南,占曰含譽。十九年十月戊子,彗星見右執法,色白,尾長尺餘,指西方,東行甚速;壬寅,近太陽不見。十一月丙辰朔,尾跡夕見西方;壬戌見星體,色蒼白,尾長六丈餘,寬二尺餘,指東北。二十一年七月己巳,彗星見北河之北,色白,尾長二尺餘,指西南,往東北行甚速;壬申,入午宮,尾長六尺餘。二十二年閏六月庚戌,異星見於五車北八穀東,色白,往西南逆行;戊辰,入五車。二十三年五月甲申,異星見太微垣,東屬軫,色白明大,往東北順行;乙酉,行四度餘,至右攝提下。二十五年七月庚寅,異星見東方,近地平,色白,東行不急;丁酉,凡行十六度,至柳,微有尾跡;壬寅,至星,漸沒。二十七年十月己酉,異星見奎,色白,凡三夜。二十九年八月己酉,異星見箕,色黃,凡二夜。

  雍正元年九月己醜,異星見弧矢下,色白,體微,芒長尺餘,指西北,逆行至井。

  乾隆二年六月丁卯,異星出右更東,色白,屬婁,向西南行;丙子,仍見。七年正月丁亥,異星見東南方;戊子,出地二十七度餘,大如彈丸,色黃,尾長四尺餘,指西南,屬醜宮,在天市垣徐星外,逆行四旬餘不見。八年十一月己亥,彗星見奎、壁之間,大如彈丸,色黃白,尾長尺餘,向東指,屬戌宮,逆行至九年正月辛卯,凡五十三日,行二十九度餘。十三年三月癸醜,異星見東方,大如榛子,色黃,尾長二尺餘,向西南指,在離宮第三星南,順行至四月甲寅朔,行三度,尾長尺餘,體小光微;壬戌,至螣蛇;乙丑,至王良;丙寅,不見。十四年五月甲寅,瑞星見東方,大如雞卵,形長圓,色黃白,光瑩潤澤,行不急,出天津,入芻★,占曰含譽。二十四年三月壬辰,彗星見東南方;甲午,出虛第一星下,大如榛子,色蒼白,尾長尺餘,指西南,順行;癸卯,體小光微,尾餘三四寸;戊申,全消。四月戊辰,彗星見西南方,在張第二星上;己巳,離張六度,大如榛子,色蒼黃,尾光散漫,長二尺餘,指東南,順行;壬申,形跡微小;丁醜,更微;己卯,漸散;五月壬午,全消。十一月戊辰,異星見東南方,在井第四星下,大如榛子,色蒼黃,向西北行;癸酉,行四度,在胃,微有尾跡;十二月丁醜朔,全消。三十四年七月甲辰,彗星見東南方,在昴下;丁未,大如彈丸,色蒼白,尾長三尺,指西南,順行甚速;八月丁卯,與太陽同宮不見;十月辛亥,見西方,在列肆第二星下,體勢微小,尾長一尺;丙子,全消。三十五年閏五月己酉,異星見東南方,在天弁第一星西,大如彈丸,色蒼黃;癸醜,向北行三十二度;乙丑,不見。十一月乙丑,彗星見東南方,長尺餘;丙寅,在柳第二星下;戊辰,色蒼白,尾指東南,每日向西北行十餘度;庚午,微暗;辛未,全消。

  流隕隕星如鬥者,太祖戊子年九月辛亥朔夜,時征王甲城,士馬皆驚。

  流星如盆者,乾隆十四年九月壬申,出婁宿,色赤,入天苑,有光,有尾跡。

  流星如★者,順治四年十一月庚辰,自天中西北行入蜀,有聲,色赤,光燭地,★犬皆驚。五年九月辛巳如之,聲如雷。十五年六月辛未,自西北至東南,有聲,色赤,不著光、尾跡。

  流星如盞者,順治四年五月戊午寅時,自西北至西南,色青白,有光。七年八月甲午,自東南至東北,色赤黃,入鬥,不著光、尾跡。八年四月己酉,自氐宿南行,色青白;五月戊寅,自亢宿西南行,色白,★小星隨之,入翼;九年三月丙子,自中天西南行,色赤,入畢;俱有光,有尾跡。九月丙申,自中天入紫微垣,色赤;十年八月丙寅,自中天入天市垣,色青赤;俱有光。十二年四月甲子,自亢宿入危,色赤黃,有光,有尾跡。癸酉,出房宿,色青黃,入尾;十六年七月甲申,出牛宿,東北行,色赤黃,至蜀沒;俱不著光跡。康熙二年八月丁巳,自虛宿入紫微垣,小星隨之;三年九月戊申,自中天入奎;俱色赤;六年正月戊寅,出鬼宿,色青,隨後有聲,入土司空;七年二月戊子,出大角,色赤黃,入箕;十二年九月甲午,出勾陳,色青白,至蜀沒;俱有光、有尾跡。十六年九月己亥酉時,自正北下行,色赤白,尾跡如蛇,有光。十九年六月癸酉酉時,自西南向東北,聲如雷,尾跡如匹布。二十五年十一月壬午,出左樞,色白,至蜀沒,尾長竟天。十二月戊寅,出軫宿,色青黃,入騎官。二十九年二月丁亥,出河鼓,色黃,入尾。乾隆十九年正月丁巳一更,出奎宿,西北行;二十二年三月戊申一更,出西北方,下行;俱色青。二十四年閏六月甲申五更,出土司空,下行;三十五年九月戊辰三更,出室宿,西北行;俱色赤,俱入雲。三十六年二月己醜昏,出上弼,下行,色黃,不著入。三十九年十月丙戌二更,出天廩,西行;四十年九月丁未一更,出壘壁陣西,下行;四十一年三月丁醜昏,出翼宿,西南行;十月丁卯曉,出平道,下行,俱色赤。十二月癸醜,出天苑,下行;四十二年八月壬戌一更,出右旗,西行;俱色白。五十四年十二月己卯昏,出參宿,下行;五十五年九月壬寅一更,出五車,西行;五十六年三月庚寅五更,出天津,下行;五十七年五月丙辰一更,出天棓,東北行;五十八年九月己亥五更,出婁宿,西南行。五十九年十月丙寅曉,出張宿,下行;六十年閏二月戊戌三更,出大角,西北行;俱色赤,俱入雲,俱有光、有尾跡。

  流星如飲鐘者,康熙八年九月乙卯巳時,出午位,色赤黃,入巳位,不著光、尾跡。

  流星如杯者,乾隆十八年七月甲戌三更,出奎宿,東南行,色赤,入雲,有光,有尾跡。

  流星如桃者,順治五年八月癸巳朔,自中天東北行,不著色,入天關。十三年正月癸卯,自奎宿入天中,色黃白,俱有光、有尾跡。康熙二年八月乙巳,自中天至心,不著色、光、尾跡。四年六月壬申,出建星,入南斗;辛巳,出天咅,入河鼓;又出閣道,入離宮,俱色赤。壬午,出庶子,入開陽,色赤黃。九月甲申朔,出女宿,入羽林軍,小星隨之,不著色。十二月壬申,出南河,入柳,小星隨之;五年正月己酉,出參旗,入天苑,俱色青白。二月戊午,出五車,至蜀沒;五月乙酉,出勾陳,入大陵,俱色赤;十月戊午,出少宰,入天棓,色黃;俱有光、有尾跡。六年二月庚戌,出氐宿,入大角,色黃,有尾跡。八年四月癸亥,出天弁,入氐,色青白,有光,尾跡先直後曲,留東,鹹結為雲氣,如魚形,向東散。十年正月己未,出勾陳,入華蓋,色黃白,有光。十一年七月辛未,出東井,入畢,色青黃,有光,有尾跡。十三年三月甲申辰時,自西北至西南,色白,有光。十五年九月丁未,出外屏,入墳墓,色青黃,有光,有尾跡。十六年四月丁未朔,出紫微垣,在雲中,往北行,不著色,映地有光。十七年九月辛醜,出昴宿,入閣道,色青白,有光,有尾跡。十八年七月己未,出勾陳,入文昌,色青黃,有光。十九年五月壬辰,出攝提,入房,色青黃;閏八月己酉,出外屏,入建星,前小後大,色赤黃;十二月甲午,出勾陳,入大陵,色青;俱有光、有尾跡。二十一年正月戊辰,出大陵,入壁,色青白,有光。二十二年二月丁醜,出明堂,入軫,色青白,有光,有尾跡。二十三年二月己醜,出七星,入地,小星隨之,色青,有光。二十九年二月丁亥,出郎位,入軒轅;八月乙亥,出參宿,入弧矢;三十二年二月癸卯,出房宿,入尾;俱色青。三十三年三月壬戌,出女宿,入危,色赤;三十六年十月丙辰,出五車,入弧矢,色白;俱有光、有尾跡。

  流星如★子者,乾隆十二年十月戊辰二更,出閣道,東北行,色青;十四年二月乙酉昏,出王良,下行,色赤;五月庚申曉,出織女,西北行,色青;俱入雲,有光,有尾跡。

  十五年正月壬申二更,出天槍,西北行,色青,入雲,有光。五月戊午曉,出天船,下行,色青,入雲;八月戊子曉,出天狼,東行,色赤,入柳;十六年八月丙申二更,出鬥宿,下行,色青,入雲;十七年六月丁巳昏,出女★,西北行,色赤,入天理;戊午昏,出織女,東南行,色青,入河鼓;十八年六月乙酉曉,出河鼓,南行,色白,入雲;俱有光、有尾跡。己酉昏,出東南雲中,下行,色赤,入鬥,有光。

  十九年正月癸亥曉,出南河,下行,色赤;二十年五月甲午昏,出亢宿,東南行,色青;俱入雲。

  二十一年六月甲子一更,出河鼓,西北行,色赤,入貫索。七月辛未三更,出宗正,西行,色青。十一月丙申四更,出文昌,西北行;二十三年七月戊子二更,出王良,下行;十一月壬辰一更,出左樞,西北行;十二月辛酉五更,出南河,下行;俱色赤。

  二十四年正月癸未朔二更,出弧矢,西南行,色青;二月庚辰一更,出柳宿,西南行,色赤;俱入雲,俱有光、有尾跡。閏六月乙酉五更,出天倉,下行,色赤,入雲,有光。七月丙寅二更,出奎宿,下行;己巳二更,出勾陳,下行;二十五年六月辛醜昏,出王良,南行;俱色赤;七月己酉一更,出危宿,下行,色青;俱入雲,有光,有尾跡。

  二十六年二月己卯昏,出外屏,下行,色黃,入雲,有光。辛卯二更,出五帝座,東南行,色青,入雲,有光,有尾跡。九月丁巳二更,出虛宿,下行,色赤,入雲,有光。

  二十七年正月乙未朔二更,出中台,東北行,不著色。癸醜曉,出天棓,下行,色赤。

  二十八年二月庚戌一更,出西方雲中,下行,色黃;六月壬子一更,出天廚,西南行;九月戊寅四更,出天市垣市樓,東行;二十九年四月庚寅昏,出四輔,西北行;七月辛酉曉,出閣道,南行;俱色赤。八月庚辰朔一更,出天錢,下行,色青;三十年閏二月庚午二更,出軒轅,東北行,色赤;俱入雲,有光,有尾跡。六月丁卯昏,出東北雲中,東南行,色黃;一更出天津,東行,色赤;俱入雲,有光。七月壬午曉,出王良,西行,色青。九月庚子五更,出王良,下行;十月戊辰五更,出中台,東南行;俱色赤,俱入雲。

  三十一年六月甲子曉,出壁宿,西南行,色赤,入羽林軍。十月庚子二更,出天津,下行,色青。丙午五更,出壁宿,西行;曉出南河,下行;己未曉,出軍市,東行;十一月甲戌五更,出文昌,下行;三十二年二月甲寅五更,出角宿,東南行;俱色赤,俱入雲,俱有光、有尾跡。六月庚申昏,出西南雲中,下行,色赤,入雲,有光。閏七月癸巳曉,出八穀,東北行;九月庚申二更,出瓠瓜,西南行;十月癸亥二更,出天津,下行;己巳一更,出昴宿,東南行;庚午五更,出五車,北行;俱色赤。

  三十三年七月己醜曉,出河鼓,西北行,色黃。乙卯一更,出鬥宿,下行;八月辛酉一更,出左樞,下行;俱色青。乙亥一更,出天槍,下行;九月丙午五更,出壁宿,下行;俱色赤。丁未二更,出天苑,下行,色黃。庚戌曉,出五車,西南行;十月壬戌二更,出五車,下行;十一月乙酉朔曉,出天狼,下行;俱色赤。

  三十四年三月戊子曉,出庫樓,下行;五月丁亥二更,出天廚,下行;俱色青。七月辛卯三更,出開陽,下行,色赤。辛醜昏,出左旗,西南行,色黃。八月乙卯曉,出天苑,下行;辛未昏,出鬥宿,下行;俱色青。十二月癸酉五更,出井宿,下行;三十五年正月壬寅曉,出螣蛇,東行;癸卯五更,出帝座,西南行;二月辛亥一更,出北河,東南行;丁卯五更,出大角,西北行;三月丙申二更,出大角,東北行;七月丁未二更,出天市垣梁星,西北行;九月乙丑曉,出五車,下行;辛未二更,出天棓,下行;十月丙子曉,出軒轅,東南行;三十六年正月庚午二更,出南河,下行;俱色赤。十月戊辰朔五更,出畢宿,南行,色黃。十一月壬戌五更,出鬼宿,西北行;三十七年七月丙辰昏,出天弁,下行;俱色赤。十一月甲辰曉,出柳宿,東南行,色蒼白。十二月庚辰五更,出貫索,下行,色黃。三十八年正月庚子曉,出氐宿,西行,色赤。九月乙丑昏,出天桴,南行,色蒼白。丁醜二更,出參宿,下行;十月乙巳一更,出女宿,下行,俱色黃。戊申一更,出壘壁陣,西行,色赤。

  三十九年三月乙丑曉,出角宿,下行,色黃。七月戊寅昏,出勾陳,西行;九月庚午二更,出八穀,下行;癸酉二更,出天囷,下行;俱色赤。十月乙酉二更,出右樞,下行,色白。丙戌五更,出奎宿,下行,色赤。丁亥五更,出天廩,南行;十二月辛巳昏,出漸台,下行;俱色黃。四十年四月乙巳昏,出勾陳,西行;五月甲戌昏,出上臺,下行;六月戊寅五更,出虛宿,下行;甲辰五更,出瓠瓜,下行;七月丙辰五更,出王良,下行;丁巳昏,出勾陳,南行;戊午二更,出奎宿,西行;俱色赤。八月丙子朔四更,出奎宿,西行,色蒼白。丁醜三更,出昴宿,下行,色黃。九月丙午朔三更,出天廩,下行,色赤。己巳三更,出羽林軍,下行,色蒼白。十月癸巳一更,出昴宿,下行,色白。甲午三更,出五車,南行;十二月丙辰一更,出捲舌,北行;俱色黃。辛酉昏,出北河,西南行;四十一年三月癸酉一更,出五車,東南行;戊子二更,出帝座,下行;俱色赤。四月己巳二更,出尾宿,西行,色白。五月甲戌曉,出離宮,南行,色赤。戊戌昏,出女宿,下行;曉出閣道,下行,俱色白。六月壬寅曉,出天津,西南行;戊申一更,出室宿,下行;俱色赤。乙丑二更,出天津,西南行,色青。七月甲申四更,出畢宿,下行;壬辰四更,出霹靂,下行;癸巳二更,出奎宿,南行;甲午昏,出閣道,下行;俱色赤。一更出昴宿,下行,色白。己亥一更、五更俱出奎宿,南行;九月乙未昏,出左旗,西北行;俱色赤。十月乙巳曉,出屏星,下行,色白。甲子三更,出庶子,下行,色黃。乙丑三更,出左樞,西北行,色白。丁卯五更,出右執法,下行;四十二年三月己巳昏,出北斗天樞,西北行;俱色赤。甲午昏,出軒轅,西北行,色白。四月戊申曉,出左旗,東北行。五月甲戌一更,出天市垣鄭星,東行;六月癸卯四更,出離宮,西南行;俱色赤。七月己巳二更,出女宿,下行,色黃;三更出天紀,南行,色赤;曉出天船,南行,色黃;出參宿,下行,色白。庚午二更,出貫索,下行,色赤。丙戌二更,出天市垣蜀星,西北行,色白。癸巳一更,出左樞,西行。八月庚戌四更,出天囷,北行;癸醜二更,出天溷,下行;俱色赤。十二月戊午二更,出天倉,下行,色黃。

  四十三年二月丙辰五更,出七公,東北行,色赤。丁巳一更,出奎宿,下行,色黃。四月丙辰二更,出右旗,下行;五月丙寅曉,出奎宿,西南行;俱色赤。六月戊寅二更,出閣道,西行,色黃。八月乙丑五更,出井宿,東南行;十月乙亥三更,出捲舌,北行;十一月戊子曉,出右攝提,西南行;俱色赤。壬辰一更,出上★,西行,色白。癸醜曉,出翼宿,南行,色黃。丙辰二更,出昴宿,西北行;十二月戊辰二更,出文昌,北行;癸酉一更,出天樞,西行;戊寅一更,出天權,下行;二更出勾陳,下行;四十四年正月辛醜一更,出天權,西北行,俱色白。甲辰四更,出南河,下行,色赤。戊申一更,出上★,下行,色黃;四月辛巳五更,出天市垣趙星,西行,色赤;俱入雲。六月丙子二更,出西北雲中,東南行,色白,入室宿。八月戊寅一更,出羽林軍,下行,色白。九月庚戌曉,出軍市,下行,色赤。

  四十五年二月庚申一更,出參宿,西行,色黃。丁醜三更,出軫宿,西行;七月乙未三更,出天津,北行;八月壬子曉,出上★,下行;俱色赤。庚午二更,出王良,西南行,色黃。九月辛卯曉,出畢宿,西南行;十月甲寅昏,出織女,下行;俱色赤。己未二更,出天樞,西行,色白。十一月辛巳二更,出王良,東南行,色黃。四十六年五月庚寅一更,出河鼓,下行,色赤。六月辛卯二更,出勾陳,西南行;乙未昏,出房宿,西行;俱色黃。九月丙寅二更,出文昌,下行;丁卯二更,出婁宿,西南行;十月辛未二更,出玉井,下行;俱色赤。丙申五更,出天樞,下行,色黃。戊戌曉,出玉井,下行;十一月癸卯三更,出大角,南行;甲辰曉,出畢宿,北行;俱色赤。

  四十七年六月己巳昏,出貫索,西南行,色白。乙未四更,出奎宿,西南行,色赤。七月戊戌一更,出壁宿,南行,色黃。九月壬寅曉,出郎位,下行;癸卯昏,出貫索,下行;十月己巳三更,出昴宿,東行;俱色赤。

  四十八年四月壬戌三更,出瓠瓜,下行,色白。乙丑一更,出五帝座,西北行;五月庚子四更,出天棓,東北行;七月丙午昏,出文昌,下行;九月庚寅一更,出天船,下行;十月甲戌一更,出土司空,下行;四十九年正月丁亥朔曉,出天槍,東北行;甲寅一更,出天槍,下行;閏三月壬午二更,出天津,下行;四月丁酉一更,出開陽,西北行;六月丁亥五更,出壘壁陣東井,西行;壬辰二更,出危宿,下行;甲辰昏,出天棓,下行;七月丁巳昏,出開陽,下行;俱色赤。十二月壬午二更,出織女,下行,色白。

  五十年三月己卯五更,出左執法,下行;五月甲戌二更,出天津,下行;八月壬午曉,出瓠瓜,下行;庚寅四更,出牛宿,下行;戊戌五更,出勾陳,西行;十月乙巳四更,出五車,東南行;五十一年閏七月丙申一更,出天廚,西南行;十月辛醜朔昏,出危宿,下行;己未一更,出王良,東南行;丙寅四更,出大陵,下行;五十二年五月戊子五更,出螣蛇,南行;八月己亥三更,出五車,下行;辛亥五更,出壁宿,西南行;辛酉二更,出天倉,下行;五十三年四月乙巳二更,出文昌,下行;六月辛醜二更,出箕宿,下行;己未三更,出奎宿,下行;七月壬戌五更,出織女,下行;己巳二更,出壁宿,下行;丁亥三更,出貫索,下行;十月乙未四更,出井宿,下行;五十四年五月己未昏,出天棓,下行;閏五月戊戌曉,出尾宿,下行;辛醜昏,出天津,下行;五十五年四月癸醜四更,出文昌,下行;五月癸未昏,出天棓,下行;俱色赤。六月癸亥五更,出尾宿,下行,色白。七月壬午二更,出帝座,西北行;丙戌四更,出五車,下行;八月丁巳一更,出王良,下行;戊辰曉,出文昌,下行;十一月甲申昏,出墳墓,下行;十二月丁卯一更,五十六年四月丙午曉,俱出文昌,下行;己酉曉,出郎位,下行;五月丁酉五更,出貫索,下行;七月丁醜三更,出室宿,下行;壬午曉,出奎宿,西南行;癸未昏,出文昌,下行;二更出天津,南行;三更出壁宿,下行;五更出危宿,下行;乙未昏,出文昌,下行;八月壬申曉,九月戊寅四更,俱出天倉,下行;丁亥昏,出文昌,下行;十月壬寅朔五更,出軒轅,東南行;癸醜四更,出畢宿,下行;俱色赤。十一月己卯昏,出墳墓,下行,色黃。十二月辛酉昏,出文昌,下行;五十七年三月丁酉五更,出貫索,東北行;六月戊寅昏,出織女,西北行;丁亥昏,出亢宿,下行;庚寅曉,出室宿,下行;壬辰五更,出五車,下行;甲午曉,出昴宿,下行;九月辛醜五更,出天倉,下行;辛亥昏,出文昌,下行;乙丑曉,出軒轅,東南行;十月丙子四更,出畢宿,下行;五十八年三月戊申曉,出室宿,下行;六月甲申二更,出大陵,下行;戊子五更,出天紀,下行;七月甲午四更,出七公,下行;丙申二更,出貫索,下行;戊申昏,出織女,西南行;甲寅昏,出貫索,下行;丁巳一更,出危宿,下行;八月戊辰三更,出室宿,東南行;九月甲午一更,出閣道,下行;己酉昏,出壁宿,下行;辛亥昏,出鬥宿,下行;丁巳一更,出室宿,東南行;十月壬午二更,出危宿,下行;五十九年六月乙酉一更,出王良,下行;十月乙卯朔一更,出天棓,下行;己巳四更,出五車,東北行;六十年二月丁巳昏,出王良,下行;七月庚午二更,出昴宿,下行;俱色赤,俱入雲,俱有光、有尾跡。

  流星如李者,康熙七年四月乙亥,出右執法,入翼;十二月癸酉,出參宿,入軍市;俱不著色。八年十月己醜,出伐星,色青白,入天狼。九年六月庚戌,出離宮,入虛;十年九月戊寅,出室宿,入羽林軍;俱不著色,俱有光、有尾跡。十二年八月丙午,出螣蛇,色青白,入心,微有尾跡。十四年十一月戊子,出張宿,色青白,入天廟,有光。十六年八月甲寅,出常陳,色青赤,入氐。十七年正月丙子,出參宿,色青白,入九斿。十八年十月庚午,出右旗後,小星隨之,色青赤,入候星。二十一年六月乙巳,出天市垣,色青白,入心、尾之間。十一月戊申,出東井,色赤黃,入上臺。二十四年三月戊辰,出建星,色白,入壘壁陣。二十五年九月壬午朔,出胃宿,色赤,入東壁。二十六年七月癸未,出壘壁陣,色青白,入天紀,自東南至西北竟天;二十八年二月乙卯,出東次將,色白,入氐;三十年十月丁未,出胃宿,色白,入天倉;三十一年正月己卯,出貫索,色青,入亢;九月癸醜,出東井,色白;入天苑,三十二年七月辛亥,出王良,色黃,入五車;三十五年十月甲辰,出少微,色青,入庶子;三十八年十一月乙未,出勾陳,色赤,入王良;四十七年九月戊戌,出內屏,色青,入文昌;五十三年八月壬申,出蜀星,色赤,入尾;己卯,出牛宿,色青,入南海;五十六年十二月丁未,出畢宿,色青,入天倉;俱有光、有尾跡。六十年十一月丙午未時,自西北至東南,色赤,有尾跡。雍正元年三月壬午,出左樞,色青,入天津;二年四月庚戌,出左執法,色赤,入角;俱有光、有尾跡。

  流星如核桃者,乾隆八年八月乙卯未正,出東北雲中,下行,色黃,入雲,微有尾跡,以晝見。其餘乾隆年間一千五百有餘,皆以昏、曉及夜見。

  流星如栗者,康熙十一年五月壬子,出天★,入奎,有光,有尾跡。

  流星如彈丸者,康熙十七年五月庚申辰時,出西南,色赤,有光。七月戊午酉時,出西北,色青。乾隆元年五月壬戌午正,自西南方下行,色黃。七月癸卯戌初初刻,出東北,高五十餘度,下行至二十餘度沒,色白,有光,有尾跡,皆以晝見。其餘順治年間五,康熙年間六十二,雍正年間一十三,乾隆年間三千一百有餘,皆以昏、曉及夜見。

  流星如榛子者,乾隆年間一十四,皆以夜見。

  雲氣太祖壬子年九月癸醜,東方有藍、白二氣。癸醜年九月庚辰,日傍有青、紅二氣,對照如門,祥光四★。乙卯年三月甲戌,有黃氣■天,人面★之皆黃。十月戊申,有紅、綠祥光二道夾日,又有藍白光一道,掩★日上如門。天命三年正月丙子,有黃氣貫月中,其光寬二尺許,約長三四丈。四月壬子,有藍、黑氣二道,自西而東,橫■於天。五月乙卯,有紅、綠、白三氣,自天下垂,覆營左右,上圓如門。九月甲寅,東南有白氣,自地沖天,末偏銳如刀,約長十五丈,凡十六日而滅。五年三月癸醜夜,有藍、白二氣,自西向東,繞月之北,至南而止。

  天聰五年八月丁卯,明兵來攻阿濟格貝勒,大霧不見人,忽有青藍氣自天沖入敵營,霧忽中開如門,我兵遂克。崇德六年九月辛巳黎明,東方有金光大如鬥,內複有金光一道直如椽,沖天而起。

  順治元年六月庚午酉時,有白氣自西南至東北。十月壬辰,五色雲見日上。三年正月壬戌,北方雲中有赤光如火影。四年五月庚戌,有白氣自西南至東北。十月壬辰,五色雲見日上。十二月壬辰如之。八年十二月壬子夜,有白氣從艮至乾。十年六月丙申,青赤氣生日上下。十二年六月庚午,北方有青黑雲氣,變幻如龍。

  康熙三年十二月甲戌,金星生白氣一道,長三丈餘。五年二月庚申亥時,中天蒼白氣四五道。三月庚寅酉時,東南黑氣一道。六年八月己亥,有白光一道,自東至西。七年正月甲子酉時,西南白光一道,尾至東南入地,約長六尺餘,十餘日漸長至四丈餘,掃天苑、天斿、軍井。八年六月甲申,西北直氣一道。十一年二月甲午,五色雲見中天,曆巳至申。乙未如之。六月戊子,五色雲見日上。十二月癸卯,五色雲見日旁。十二年正月庚辰,西北至東南,蒼白氣經天如匹布。十三年六月己巳夜,東北蒼白雲一道。七月甲戌,白氣一道貫日,自南至北,長六丈餘。十五年三月乙酉,五色雲見中天。七月戊戌、庚戌皆如之。十六年三月甲辰,五色雲見日傍。七月癸未、十七年二月戊辰皆如之。六月辛巳,青氣一道,寬五尺餘。壬午,蒼白氣一道,青氣三道,寬尺餘。癸未,青氣一道,寬六尺餘,俱自西北至東南。十八年八月乙丑,正北黃黑雲一道,變赤黃色,寬四尺餘,長數丈。十九年十一月戊午至辛酉,西南蒼白氣一道,寬尺餘,銳指東北,長三丈餘,漸長至四丈餘。二十年六月辛卯,東北青氣六道。十月癸未,正北黑雲一道,穿北斗,約長三丈餘。二十四年十月丙午,日上蒼白雲★出五色鮮明。三十五年五月戊辰,五色雲見中天。四十一年二月甲寅酉時,西南白雲一道,長二丈餘,寬尺餘,穿天倉、天苑,入地平,至丁巳,長三丈餘。六十一年十一月癸卯,五色雲見日上。

  雍正元年九月丁醜朔,五色雲見中天。十月辛未、二年正月辛巳皆如之。五年八月辛亥丑時,正北黑雲一道,東西俱至地平,寬尺餘。七年三月戊辰,五色雲見日旁。十一月丙申,慶雲見於曲阜,環捧日輪,曆午、未、申三時,于時上發帑金修建闕裏文廟。八年正月辛巳,五色雲見日下。六月辛醜子時,正北至東南,黑雲一道,寬尺餘。九年九月乙酉丑時,西北至東西,白雲二道,寬尺餘。十三年正月,雲南奏報,年前十月二十九日,大理等府五色雲見;廣東高州府如之。

  乾隆元年十月壬戌未時,五色雲見日上及旁。癸亥未時,乙丑辰、巳二時皆如之。二年正月辛卯子時,西南至東北,黑雲一道,寬一尺。三年七月己巳卯時,西北白雲一道,寬三寸,長一丈餘,往西南行。四年三月乙丑寅時,東南雲一道,寬尺餘,長數丈。丙寅巳時,北方白雲一道,寬七八寸,長三丈餘。八月乙未,北方白雲一道,寬尺餘,自東至西。五年三月丁巳亥時,東南白雲一道,寬尺餘,長三丈餘。五月辛酉亥時,東南黑雲一道,寬尺餘,長二丈餘。七年正月戊寅子時,月下白雲一道,寬尺餘,長三丈餘。二月丁酉午時,五色雲繞日。戊申巳時,見日旁;亥時,北方白雲一道,寬二尺餘,自東至西。八月己酉子時,東方白雲一道,寬尺餘,長五尺。甲寅巳時,五色雲捧日。九月甲子午時繞日。十月庚寅辰時、丁酉辰時、八年三月丙辰辰時皆如之。己巳巳時見日上,丁醜酉時如之。閏四月辛酉夜子時,月上白雲一道,寬尺餘,自西北至東南。戊寅辰時,五色雲見日旁。六月甲子酉時,見日上。戊辰未時,繞日。甲戌巳、午二時如之。七月丁酉子時,繞月。戊戌子時,北方白雲一道,寬尺餘,自東至西。乙巳午、申二時,五色雲繞日。八月丁卯,見月上。戊辰亥時,繞月。十月丙辰巳時,見日下。丁巳申時,繞日。壬戌巳時,見日下。九年正月乙巳辰時至午時,見日上。五月癸未戌時,繞月。十一年七月乙巳亥時,中天白雲一道,長丈餘。十二年六月辛酉丑時,西南至正東,黑雲一道,寬三尺餘,俱至地平。丁亥,五色雲繞日。十四年二月庚辰子時,東南黑雲一道,寬二尺餘,長十丈餘。十一月戊申卯時,東方白雲一道,寬尺餘,長丈餘。十八年二月丁亥朔申時,五色雲見日上。十九年四月丙申子時,中天白雲一道,自東南向西,寬尺餘,長二丈餘。二十一年五月辛巳亥時,東南白雲一道,寬尺餘,長數丈。閏九月乙卯丑時,東北至西北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