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热点:经济篇(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15:09
 一、国民经济核算

  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度量,有两个基本指标:一个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属于生产概念;另一个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属于收入概念。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国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人口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3.国民收入(NI)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全部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

  4.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及其他税负后的余额,加上政府和社会对个人的救济补助(转移支付)。

  二、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对最终产品和劳务愿意购买并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量。总需求也是意愿量加能够量。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出口需求四部分组成。

  总供给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它是一个国家全部企业愿意而且能够提供总产出的量。它一方面受到总需求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供给能力的制约,在不考虑前者的情况下,后者构成了总供给的最大限制。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即:总需求=总供给

  即: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消费+储蓄+政府收入+进口

  进一步可以改为:(储蓄-投资)=(出口-进口)+(政府支出-政府收入)

  即:储蓄投资差额=进出口差额+政府收支差额

  显然,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均衡,不仅要保持商品市场均衡,还必须保持货币市场均衡、生产要素市场均衡和国际收支平衡。

  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过多或过少。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含义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物价水平的连续下跌 表现 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过少 成因 纸币发行过多;社会需求旺盛;成本上升 纸币发行过少;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 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掉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对策 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备注 1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是宏观上的卖方市场;但卖方市场有宏观、微观之分,所以卖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 1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物价下跌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下跌不一定是通货紧缩; 2通货紧缩是宏观上的买方市场;但买方市场有宏观、微观之分,所以买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紧缩。

  四、汇率

  汇率又称汇价,汇率是指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或以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汇率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

  世界上的汇率制度主要有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以及盯住汇率制度。

  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人民币升值的利:

  ①人民币升值使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到价格便宜的进口商品;

  ②人民币升值使企业进口商品可节省一笔费用;

  ③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

  人民币升值的弊:

  ①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商品价格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出口贸易更加困难,加大国内就业压力;

  ②人民币升值使外商在中国市场的实际购买力受到损失,影响外来投资;

  ③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外汇储备贬值。

  五、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运用资源的过程。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制度的方式有很多,从资源配置上看,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制度的方式主要有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目前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混合经济体制,其含义就是指在资源配置上,我们既非采取单纯的市场机制,也非采取单纯的计划机制,而是在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计划与市场各有侧重,共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

类别

手段

特征

优点

弊端

计划经济体制 行政 国有制居主导地位;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生产单位不是独立的经营实体;实行全面的价格管制 能够最大限度地动员、集中稀缺资源服务于一些明确的国家目标,满足国家紧急的和压倒一切的需要 企业没有自主权;排斥市场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搞平均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 实现优点的三个前提:不存在垄断;市场主体完全掌握信息;市场主体都是理性人 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导致垄断的产生;造成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公共产品得不到满足;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热点:经济篇(1)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热点:经济篇(2)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热点:文化篇(1)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热点:文化篇 -(哲学思想)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热点:文化篇 - (科技成果)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热点之经济篇练习题 201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政治常识考核要点(4) - 国家公务员考试 国公网 国家公...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常识考前点拨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命题特点预测 2011年国考常识判断热点之经济篇 2011年国考常识判断热点之经济篇 201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政治常识考点(2) 201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政治常识考核要点(3) 201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政治常识考核要点(4) 201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政治常识考点(2) 201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政治常识考核要点(3) 201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政治常识考核要点(4) 陕西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之判断推理与解析【陕西中公教育】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暑期备考透视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暑期备考透视 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典型真题解析 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典型真题解析 成功应对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方法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之七“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