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21世纪应该生小孩的理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1:51:14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特聘教授陈志武提出超级震撼的观点: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分析,未来的投资莫过生小孩!政府可以强力控制人们多生,但当人口下降时,对那些选择少生甚至不生的人,政府将无策以对,欧洲国家的人口负增长就是这样。
大错已经铸成,危机开始爆发,改革刻不容缓!长期过激“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的弊端开始显现,养老危机现在就已经开始爆发,二十后将彻底拖垮中国,中国面临亡国危机。
21世纪应该生小孩的理由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志武今年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中国古代由于金融产品不发达,老百姓无法通过金融投资养老,只好通过生小孩养老,但还有风险,就是 小孩长大后不愿意承担赡养责任。于是,儒家的孝道被大力提倡,“圣朝以孝治天下”,以确保在意识形态上为养儿防老奠定坚实基础。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背后,竟是经济模式的力量在主导——今天孝道及宗族观念的影响依然可见,贵为耶鲁终身教授的陈志武回到湖南农村开家族会议时,总感觉发言权不如没多少文化的大哥。
今天,都市里的人们放弃了“养儿防老”的投资模式,更多地通过购买养老保险或者进行其他金融投资来为自己养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不和子女住一起,而是购买养老服务,到一些养老中心和其他老人聚居。金融产品既解放了老人,也解放了后辈。
但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分析,未来的投资莫过生小孩。
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节目,有个参赛的女士提出的创业方案是创办连锁养老中心。和这期节目同时出场的一个男士的创业项目则是创办连锁殡仪服务公司。评委马云、史玉柱等看好连锁殡仪服务公司的商业模式,认为养老中心是慈善事业。
这些商业上的成功者看走眼了。离开养老中心,就进殡仪馆,谁能说殡仪馆就比养老中心更商业?时代在变化,我们注定要老得更商业、死得更商业。陈教授 说,古训“父母在,不远游”,儿子在远方不好控制,他要是不负养老之责,老子的投资岂不要亏本?没有养老模式的变化,今天的人们哪能成批成批的自漂在都市 甚至异国他乡?
越来越多的白领选择做丁克族,他们自信可以通过各种“商业“给自己养老。要潇洒、不要传香火成了先锋观念,一点都没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内疚。
但是且慢,丁克族的选择真的没问题吗?在你选择之前,有没有仔细审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后果和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变化。
说到计划生育,会有人想到早年间偷渡者的伎俩:到美国后,以逃避计划生育“迫害”的理由申请政治避难,这些人随身带有受“迫害”的照片,那是蛇头为他们准 备的——照片中,蛇头雇佣人作乡镇干部的打扮,在指挥人牵牛扒屋——偷渡者为了到美国生活,不得不迎合美国人对计划生育的妖魔化,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或可 检讨,美国的移民管制政策也待商榷。
不过确实因为计划生育,中国的人口增长放慢了,但另一个问题来了:人口老龄化。近年来,总和生育率一直维持在1.6左右,最低估计是1.22,最高估 计是1.8。新生婴儿性别比平均在127左右,因而,总和女婴生育率约0.7,而总和女婴生育率正是人口长期趋势的决定性因素。这一代的每1000个育龄 妇女将生下700个女儿,其中还有25个会在育龄前死去,算上不育者,只有600多个会在下一代成为母亲,这个比例显然无法保证正常的代际更替。还有,统 计数据说死亡率在2003年达到最低点后开始回升,主要原因是老龄人口比例增加了。
20年后,人口急剧减少已成定局,这样,经济学就将面临一个问题:明天,谁来养中国老人
放弃计划生育?中国搞计划生育的干部队伍有几百万之多,这注定计划生育政策取消起来有很大阻力。而且,由于生存竞争压力大,父母都期望孩子们完成大学 学业甚至更高,投入很大,因此不会多生。政府可以强力控制人们多生,但当人口下降时,对那些选择少生甚至不生的人,政府将无策以对,欧洲国家的人口负增长 就是这样。
未来,我们也许要采取移民开放的政策来解决人口难题。过去很多中国女人到南洋做“过埠新娘”,以后中国男人需要大量“过埠新娘”。
如果你选择做丁克族,你应该意识到,可以为养老进行储蓄,但你储蓄的只是金钱,随着长期人口减少,房屋等固定资产不会一直保持巨大回报。而供养庞大的老人群体,需要年轻人来生产实实在在的资源,因此年轻人过少,就无法承受社会的养老体系。
也许到那个时候,会有人意识到,生小孩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大好事。小品《超生游击队》里的“宋丹丹”,也许可以得个“英雄母亲”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