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知识最有力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04:04
相关文章(159)来源以文找文
什么知识最有力量?
李云 发表于 2005-02-13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这话我信。但若说所有知识都是有力量的,我不信。我相信“丰富”的知识比单调的知识更有力量;我相信“有用”的知识比无用的知识更有力量;我相信“有趣”的知识比无趣的知识更有力量。我对这三个知识假设比较有信心。这三个假设合起来,就形成另外一个结论:若知识是丰富的、有用的、有趣的,那么,“知识就是力量”。虽只是假设,但从我个人的求知经历看来,我对此深信不疑。相反,如果知识是单调的、无用、无趣的,那么,我宁愿相信“知识就是无力”。对此我也深信不疑。 一、丰富的知识比单调的知识更有力量 我相信丰富的知识比单调的知识更有力量。良好的教育首先显示为课程资源(包括知识资源)“丰富”。尽管丰富的知识也还不能保证“知识就是力量”,但至少可以断定,若知识是单调的,那么,“知识就是乏味”,“知识就是无力”。丰富的知识总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的冲动,单调的知识让学生感觉沉闷、无聊、无助而孤独。丰富的知识对学生是一种馈赠。 “丰富”的近邻是“真实”。凡真实的,便是丰富的。真实的生活总显示出它的丰富多样的真相,单调的生活虽然也是生活,但它已经是生活的变形,是真实的生活受挤压之后的扭曲。 真实的知识也从来就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情态,单调的知识虽然也保留了知识的名义,但它只是知识的零头或压缩,不是知识的完整形象。知识的真相是丰富,知识只有在被人为切割、破坏之后才发出单调的声音。 “丰富”对知识的力量影响最大,却最容易被误解,因为丰富也可能意味着纷繁“复杂”。丰富是知识的真相,复杂也是知识的真相。复杂本身不是一件坏事,但总有人躲避复杂。躲避复杂之后,知识变得单薄,没有了相关的解释和链接。 因为打算躲避复杂,于是语文教材剔除了“活”的生活语言,排挤了第一语言(口语,声音),只剩下干巴巴的规范和“死”的语法,哪怕某些篇目已经过时了呢,也因为它的正统、“样板”或崇高而大量地占用教材的页码,语文教材成为“样板戏”出演的地方。“样板戏”没什么不好,它的问题只是太满足于样板而失去了丰富多样。人们对“样板”是能够容忍的,不能容忍的是单调、死板和尾随而来的郁闷。因为没有了丰富,有些语文教材竟然不能打动学生。如果连语文教材都不能凭借它的丰富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不能使学生沐浴人性的光辉,不能使学生感受人性的丰富,我不知道种种教育对学生来说究竟还有什么指望。 因为打算躲避复杂,于是数学教材斩断了公式和定理的来龙去脉,只剩下掐头去尾的“中段”。于是,数学课本总是无例外地显得“结构简单”。数学家的困惑看不见了,历届世界数学大会的不同声音退到背后,甚至消失。数学课本理所当然地显示为“数学原理”,绝不呈现为“数学历史”。为了教学的简单,数学可以集中在数学的解题技巧上,而不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简单的数学虽然给学生也带来营养,但它惯常以“压缩饼干”的方式提供。压缩饼干确实含有营养,可它丢失了丰富。压缩饼干也是可以充饥的,却不能激起人的食欲。 做教师的人,也曾经是一个丰富的学习者,他从丰富的知识的千头万绪中走出来,甚至从复杂、混乱、犹豫、错误、痛苦中走出来。走出来之后,教师掌握了一些“简洁的知识结论”或“正确的大道理”。 可是,教师一旦掌握了“简洁的知识结论”或“正确的大道理”,容易误以为这些“简洁的知识结论”或“正确的大道理”就是有力量的知识,于是教育就变成了知识教育,进而知识教育又变成了知识“说教”的事业。 知识一旦成为说教的主题,知识也就开始贬值。知识贬值的现象难道不是一直在流行吗?教师自以为“正确的大道理”是有意义的,可是学生不当一回事;教师苦口婆心地讲解“简洁的知识结论”,可是学生并不为之动容。 不良的教育首先是不顾“知识源于生活”这一基本事实,紧接着是不顾“知识的真相是丰富”这一基本事实。历来的教育问题,总显示为知识教育与生活实践的离开。当知识教育逃离了生活实践,学校中的学生便开始酝酿着如何逃离知识教育。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教育复仇情结。知识教育犯规之后,学生便以不同的反抗形式报复它的母校(称为“父校”似乎更合适,学生逃学是“弑父”情结)。这样看来,若断言知识是重要的,也只是说,丰富的知识是重要的。若断言知识就是力量,也只是说,丰富的知识就是力量。 二、有用的知识比无用的知识更有力量 如果知识是有用的,“知识就是力量”。若知识是无用的,“知识就是无力”。这是很明白的道理,那还用说?可是,当某些“无用知识”以“基础知识”的名义占据教材时,甚至当知识以考试大纲的名义进入教室时,这却成为一个难题。难点就在总有人会忘记知识教育和知识学习的根本使命,而以为知识本身就是教育或学习的目的。当知识本身被当作目的时,学校便可能成为生产书呆子的加工厂,或成为收容废品或次品的收购站。并非所有的知识都有力量,这是一个事实。只有当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时,知识才显示出它的力量。诸葛亮舌战群儒时嘲弄孙权帐下的一群书呆子:“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如果所有的知识都是有力量的,何以有人会“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按照诸葛亮的说法,“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原因就在于“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说白了,是说这些知识原本“用处”有限或基本“无用”。 知识本身并没有用处,知识本身也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在知识被使用的当下,知识的价值才被揭示出来;只有知识在被使用的过程中,知识的力量才显示出来。说某人有能力,不过是说这人善于与知识打交道,善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胸中无有一策”。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学生在使用知识、与知识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习有用的知识? 知识是否有用,除了看它是否有助于人解决问题或使人因此而更有智慧,还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人格。 知识对于学生人格的效用,亦如知识之于学生的智慧效用,无论对于求知者的人格还是智慧,知识并非越多越好。关键在求知者是否有所领悟、有所体验。看武侠小说的读者会有一种感受:江湖上武功最好的人并不是那些能够记住大量武术知识的人。贪多而无领悟,反而会走火入魔,对修炼是个障碍,佛家说这是“知识障”。有很多人知识不少,很有学问,花言巧语,但他就是做人不好,或者不智慧,这些知识反而成了他修炼的障碍。有时卸掉了知识,反而提高了一个境界。 儿童求学时,经常会因所学知识无用而倍受折磨。尽管老师一再推荐知识的用处,可是学生走出学校之后,回首往事,又有多少知识可以在生活中派上用场?不满你说,想起这事,我就为教育感到害羞。法国人拉封丹的寓言里讲过一个故事:大山临盆,天为之崩,地为之裂,日月星辰,为之无光。房屋倒坍,烟尘滚滚。天下生灵,死丧无数……最后,生下一只耗子。 你说,有些人对知识那样无节制地夸张和放大,是否如大山临盆一样惨烈? 三、有趣的知识比无趣的知识更有力量除了丰富,除了有用,知识的力量取决于知识是否能够引起求知者的兴趣。知识本身并没有用处,知识本身也没有趣味。知识因人而有趣或无趣。有些知识对大多数人有趣,有些知识只对少数人有趣。如果有一种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让学生自愿迷恋,那么此种知识对这个学生来说,就是有力量的;如果有一种知识长时间不能牵动学生的兴味,那么此种知识对这个学生来说基本没有什么力量。 有趣是知识的最大力量,比有用更有力量。若已经具备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人总是为了有趣而活着,不只是为了有用而活着。据我所知,有些人即便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他也会因为有趣而放弃有用。 “有趣”如此重要,却较难估计究竟有多少教师会认真地考虑和尊重学生的兴趣。我时常有些怀疑:教育领域的人,是否因为很多人都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竟然为了知识的“有用”而牺牲知识的“有趣”?以至于学生视学校的生活为苦役?很多学生只是到了大学,才长长地舒一口气,开始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可是,在芸芸的大学生人群中,也还是有那么多的人,纯粹是为了考试、为了一纸文凭而“努力学习”。 如果人的知识学习一直出于艰苦努力而不是因为觉得有趣,而这学习又要花费人生的近一半的时光,这即使不是一悲剧,至少也是在为悲剧做准备。有人建议说:“千万不要在你没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没有兴趣,你怎么争得过人家?” 这话说得有理。 教育的真实使命,是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也因此而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如果《婚姻》是一门课程,那么,这门课程最大的使命,也就是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人,拥有自己喜欢的伴侣。若知识在学生那里是有趣的,学生会主动追求知识。这是常识。其实教育学要研究的,也不过是一些常识,可是这些常识容易被人忘记,教育学于是只能不断地“永恒轮回”式地提出一些恳求。教育学说到底,也只能发出一些恳求。 可怕的是,人往往有一种普遍的遗忘症,它导致教育学的恳求可能成为误导:对于有些成年人来说,他根本不知思维的有趣为何物,他一生都过得很琐碎,比如很琐碎地积累知识,很琐碎地应付生活,毫无有趣可言。于是,他误以为刻苦学习、艰苦生活乃是生活的真相。既然是生活的真相,便不能让儿童去享受思维的欢乐、人格的尊严、生活实践的自主。若不如此,那儿童便是“问题儿童”。有些成年人在学习的问题上常常显得好了伤疤之后,忘了疼痛。于是,鲁迅说:“第一需要记性。记性不佳,是有益于己而有害于子孙的。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能渐渐地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往往照样地犯前人的错误。被虐待的儿媳做了婆婆,仍然虐待儿媳;厌恶学生的官吏,每是先前痛骂官吏的学生;现在压迫子女的,有时也就是十年前的家庭革命者。” 以我对周围人群的观察,即使是有用的、基础的知识,如果无趣,是很难保证学习的效率的。学习的差异主要不取决于意志力的强弱,毋宁说是一场兴趣的较量。儿童的知识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儿童的兴趣,成年人的知识学习的有效性亦取决于成年人的兴趣。外语知识对有些研究教育学的成年人来说显然是重要的,可是如果要求一些研究教育学的成年人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恐怕会迅速引起不少成年人的愤怒和抗议。当然,成年人会说:有些知识的学习是有最佳时机的,错过了最佳时机比如童年期或青年期,就没有什么效率了。这不过是一些成年人退缩的托词,因为已有事实显示:不少成年人仍然可以学会多种外语。只是对于很多成年人而言,学习外语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成年人并非错过了知识学习的年龄,因为我周围的很多成年人在学习游戏时,他们一旦觉得“有趣”,便会心领神会地有效地学习。 看来成年人所以拒绝学习,主要还是因为某些学习是无趣的。成年人与儿童拒绝学习的差异不是有趣或者无趣,唯一的差异只在于:成年人拒绝学习是有正当理由的;儿童拒绝学习虽然也有理由却不正当。儿童拒绝学习最大的理由,就是所学的知识对他来说,是无趣的。老师引诱说,现在感到无趣,将来会有趣;或者说,现在感到无用,将来便见到用处。可是学生很聪明,不愿意上教师的当。 奇怪的是,教师为什么不恢复“求知”的过程本身隐藏的趣味?而总是在另外的地方努力。 知识既可以显示为枯燥乏味,与学生的兴趣毫无关联;也可以显示为丰富、有用而且有趣。有些知识很有意思,有些知识没什么意思,一点意思也没有,可是总有人觉得其乐无穷。 知识可以是严谨的,但知识也可以是欢乐的、活泼的。人有时需要努力地、刻苦地、艰辛地、谨小慎微地求知,但更多的时候更需要热情地、活泼地、欢乐地求知。 有些人过惯了沉闷的生活,就要求别人也遵守沉闷的规则。两眼下视黄泉,满脸装出死相。鲁迅对此不满,他的建议是: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 鲁迅这话是说给那些只知道努力不知道兴趣的人听的,是说给那些只知道严肃、纪律而不讲究活泼、欢喜的人听的。我建议凡是在教育中过于看重努力和纪律的人,可以经常阅读鲁迅的这条建议。当然,也有人自己过惯了热情的求知生活,也希望别人也热情地求知。这个假设听起来也是有理的。我就不认为热情地求知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求知原本是充满欢乐的过程,它是一种思维的欢乐,人凭借自己的思维而解决知识的疑难、排斥知识的障碍,建构知识的线索,这难道不是所有与知识打交道“读书人”的基本生存状况?读书人如果没有读书的欢乐,读书给予他的只是痛苦与绝望,这书不读也罢。有人一生没读过什么书,没有系统地听过什么讲座,他只要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同样可以成为有力量的人。这样的人还少吗?人若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人若一生都没有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是所有人生的悲剧中最大的悲剧。 教育的主要目的,难道不是为了让人过得有趣(或快乐)?让受过教育的人觉得这个世界那么丰富,那么开阔,那么奇妙,那么好玩? 我不知道人要是过得无趣,还有什么活着的理由;教育如果不是为了让人过得有趣(或快乐),这教育究竟还有什么更有价值的事情可做。如果教育是无趣的,教师本人也是无趣的,这样的教师又让学生追求无趣的知识,那就不是好的教育,那是坏的教育。无趣的教育就是没意思,没什么意思,还以教育的名义,这是败坏教育的名声。呜呼,教育,教育,多少败坏,假汝之名以行!教育的名声被败坏是不好的事情,却奇妙地成为很多学校的教育事实。比如总是有老师只喜欢那些能够记住很多知识的学生。比如总是有很多教育学的研究者首先考虑的不是知识是否丰富、是否有用、是否有趣,而是追求知识是否自成“体系”,是否达到一定的数量。嗨!我只觉得,我们谈论知识的问题已经多少年了,怎么就没有多少长进? 想想,孩子在家里好好的,怎么到了学校之后,忽然有一天就成了“问题儿童”?教育中的“问题儿童”真的都有问题吗?想想,一个孩子在家里是“正常儿童”,在学校却成了“问题儿童”,这说明什么?是不是说,有些学校有可能是一个制造问题儿童的地方?而家里比较适合培育正常儿童?很多学校的墙壁上写着:“学校是你的家”。真是这样的吗?学校究竟离孩子的家有多远?在“家”里,孩子如果觉得某件事“有趣”就可以自由地做那件事;在学校里,在知识学习时,孩子觉得“有趣”吗? 小结:如果知识是丰富的、有用的、有趣的,那么,“知识就是力量”。 我觉得有重申的必要: 第一,我相信知识是重要的!可是,又有谁说知识是不重要的,我觉得我这样说已经显得很多余,因为除了我本人,其他所有人都在整齐地、一致地承认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没有人否认这一点。既然如此,我不知道我重复说“知识是重要的”或者“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这有什么意义。从来没有人很认真地对我说“知识是不重要的”。在周围的人群中找不出这样的人,除非这人喜欢提出一个假问题,然后逮着一个说话的机会。 第二,我相信中国历次基础教育改革也都是重视知识的(非常时期的教育变迁除外),历次的教育改革不过是换一种新的方式强调知识的重要。这些新的方式可能包括强调知识对人格的影响,强调知识对思维的影响,强调知识对生活实践的影响。当然,这些新的方式也包括人格反过来对知识的影响,思维反过来对知识的影响,生活实践反过来对知识的影响。 第三,无论知识如何变化,无论教育如何改革,知识总会显示出它的力量。尤其当知识是丰富的、有用的、有趣的,那么我们便可以安全地说,“知识就是力量”。如果不是这样,“知识就是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