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曾這樣一路走來20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08:40

書籍文獻曾這樣一路走來…

 

發生了什麼?

1040年代…活字版印刷…

1100年代…農業革命,人口20%↑

1250年代…十字軍東侵人口下降

1300年代…蒙古人西侵人口下降

1400年代…文藝復興,農民起義…

1500年代…馬丁路德宗教革新…

1600年代…天文革命,動力術…

1700年代…牛頓力學,機械化…

1800年代…自然對數,經驗主義…

1900年代…航海移民,產業革命…

1940年代…電晶體,電子革命…

1980年代…語言之繭,自主再生…

2000年代…掌握資源,獅子策略…

2010年代…數位出版,電子書…

 

機械的專門化衝擊…知識成為少數人的活動•專業,與整體在維系整個廿世紀文學的有機統一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450 古騰堡的活字排版Movable Printing Press,15世紀與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之知識爆炸,古騰堡之印刷術是為主因之一。

1860 Rotary-web Press的捲筒紙輪轉印刷機

1940年代…文化理解轉變,被民族國家視為反思文化認同的任務,由哲學轉向民族文學研究。

1950 phototype setting的照相排版

1950年代…個人崇拜時期,許多官方作家和詩人由於“出格”的寫作被投入集中營,而由他們中的倖存者創作出的“集中營文學”,在“解凍時期”卻得到了官方的首肯和倡導,一時竟成了時尚,之後不久,在“停滯時期”,這一題材又再度成了寫作禁區。另又“官方文學”和“地下文學”的標簽本身並不論証作品的優劣,通俗地說,“官方文學”中也不乏傳世之作和經典之作,而“地下文學”中更不乏平庸之作,甚至還充斥有廉價的西方意識形態宣傳品。最後,作家和詩人們自身的角色轉換,更為兩種文學間的復雜關系增添了新的變數,劃分為“官方文學、鄉土文學、(地下文學)自由派文學”三大板塊,這大約是較早的文學史意義上的表述。這裡的“官方”一詞,其中不無諷刺和調侃的意味,可以想像,在官方文學處於絕對權威的時候,反而不會流行官方的之類的說法。由於“官方文學”的代表人物往往都成了作家協會為數眾多的學者書記有人又稱其為“學術文獻

1960年代…美術與戲劇…

1970年代…傳播與出版…

1970 電腦已能處理照相組版的功能

1980 更進一步使用電腦文書處理器(word processor)來呈現「文字」內容,並出現對於標示(markup)語言的開發研究

1980年代…project Gutenberg古騰堡計畫與電子文件建置…百萬圖書供全球人自由取用, 古騰堡計畫的任務是把已經出版的圖書電子化,放在網路上供大眾自由取用。以公版著作public domain為主,本來就沒有著作財產權,或著作財產權消滅的作品,少數作品由作者主動授權…

1985所出現的桌面出版(Desktop Publishing; DP)系統展現了文圖(表)並茂之設計與排版風格…

1990 陸續出現文字結合其它多媒體的光碟與網路出版革命。

從電子出版(Electronic Publishing)的發展史作進一步的分析,電子出版依製作處理過程與載體之不同,可泛指四大類型:

桌面出版DP視訊系統(包括 Teletext 或 Videotex) …

光學出版Optical publishing包括了微縮資料與光碟等…

網路出版(或稱為虛擬出版和線上出版)尤其是Internet出版,甚至直指WWW出版為主要焦點…

電子出版(視訊系統視為電子出版的傳遞媒介之作法)出版、資訊與傳播三者的大匯流convergence時代…出版、傳播、資訊…趨近中的同心圓「出版」是一種文化與資訊之「傳播」過程和成果;「資訊」須要借重「傳播」始有其意義;而網路上呈現出的資訊資源與網路化電子出版品已難以區別。出版、傳播與資訊三者之關係將密切整合,其意義將愈趨一致。

 

1990年代…全球化勢力對人類社會影響層面的擴張…

2000年代…掌握資源,獅子策略對人類社會影響層面的擴張…

2010年代…數位出版,電子書對人類社會影響層面的擴張…

 

大眾文化的蓬勃發展,這種現象看似人民活力的展現,但事實上,卻只是一種受到資本家操縱的文化工業。這個文化工業的主要特徵,便是在資本主義原則的支使下,一切的文化產品變得通俗化、普及化、全球化、規格化,成全了大眾文化內在的生命力。可概括為科技經濟政治法治管理組織文化思想觀念人際交往國際關係十個方面的全球化網路文獻

 

由于學科數極多、處理科學知識的方法差異甚大,科學家對于將研究成果開放獲取的意願幷不一致,情况相當複雜,有時還引起爭議,無法對各個方面的論點給予描述和評論。例如,有幾個領域涉及發明和專利權,其商業考慮起著很大的作用,因而我們不能指望在現在或未來能够免費獲取其研究成果和數據。

科學家希望他們的發現能够快速且廣泛的傳播,引起全球的討論,促進知識成長。電子傳播與獲取使他們的目標容易達成。在物理學的許多領域,多年來一直可以在出版物于同行評審的同時放在電子預印本服務器http://arxiv.org 供自由獲取。

至今2010已有超過百萬件電子印本放置于服務器上,廣受關注的質量控制問題,似乎也已獲得圓滿解决。當務之急不僅是將開放獲取哲學應用至出版物,而且應用至原始數據,包括如提供數據分析、數據挖掘data mining及呈現數據和成果所需的工具。然而,對在研究過程的初期階段就公開這些數據的意願各不相同。太空研究科學家總想確保儘早取得資料,幷長期保護其記錄下來的數據,而觀察地球的科學家就不同了。常見的爭論是,財務手段只能提供科學本身所需,無法顧及數據存檔服務。這裏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改變贊助者的思維方式及科學家的習慣,在申請資助時,就考慮出版數據的費用需求。

 

配合上大眾低俗化的傾向(不單創作變得容易,閱讀也變得簡單,如網路文學、無機文學、有機文學等等等),更造成人文作品價值的低落。在資訊化時代,幾乎每天的生活都有網路的參與,對於某些人來說,這成了必不可少的生活中的一部分。相信大家聊QQ、上人人網的很多,還有一些專業性質的聊天群或主流論壇。每天,當我們打開電腦,好友們五花八門的動態資訊便充斥著螢幕,轉載文章的、個人發表的、上傳圖片的、留言評論的…等等。人們喜歡寫自己的事情、轉載喜好的東西,大家有這個自由的。

 

現今網路世界,大多事情並不是我們親眼所見,而是間接地得到資訊,很多的東西甚至都可以是造假的,所以,當我們獲取資訊的時候要加以區別,固然不易,但卻必不可少。不要以為

一件不起眼的事情、

一句無關緊要的言辭或是

自己不經意間的舉動就真的那麼無足重輕,量變引起質變這道理的確適用,如果人人都不在乎這微小的細節,人人都“以假亂真”,那或許假的就真的成真了,但也只是我們自己認為是“真的”罷了!

 

走入大自然,體驗自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小型實驗,之後由實驗所得探討上,前後對於自然觀看法有何轉變,並延伸探究此種看法及轉變對於目前所學,專業領域有何助益,進一步拓展學習者對於有機思維在生活實踐上的想像空間。另又自報章雜誌中,蒐尋最新科學進展之資訊,並簡略探索其意義,藉以強化日後持續在「觀聞問觸讀寫思」方面的能力。

 

章: 有機文學

 

強調科學、多元文化、有機文學的新的研究方向。站在今天的立場,反觀(1960-2010)近人的新觀點,應該說,網路文獻開拓了新思路。Wikiis …

 

有機文學的源起,在自然界裏,每一樣東西都有一個機會、一個空間,沒有一個人是老闆,沒有一個人是主人,也沒有一個人是僕人。

關於有機體的關係,認為生命整體的各個部分都是相互依存的,每一個部分都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把對立物綜合成更高的第三體,它的各個組成部分既相異又相同,把這種功能歸於美學領域中的想像——在所描述的“善於綜合的神奇的力量”,這種力量“在使相反的、不協調的性質平衡或和諧中顯示出自己來”。因此。強調創作中想像力的發揮是因為想像的整體性不是把“沒有生成力的微粒”機械地並置起來,也不是新古典主義的部分的得體性,而是一個有機整體:它是一個自生系統,由各部分在生命上的相互依賴所組成;如果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能生存。

 

2.1,自然幾乎是以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運作,在那個有機(事物各部分的統一性)的整體裏,個體性沒有喪失,但是在它裏面,自我沒有機會發展,因此樹木沒有自我,鳥類沒有自我,各種動物也都沒有自我。只有人有這個自我問題。

 

如果一個人覺得自我跟真理在一起,自我可以單獨站出來反對整個世界,這是人的特權,只有人有這個特權。如果你覺得這是引導到自由的方式,那麽你就必須接受任何責任,那麽所有那些責任對你而言都不會是一個重擔。它們都會使你變得更成熟、更歸于中心、更根植于存在,更能够成爲一個很美的個人。

 

人類對於大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若借用熱力學第二定律之系統科學語言描述——「人」作為一個主體,其本身內部與其周圍兩者系統的訊息場變化 (或entropy熵增變化) 型態能否達成一體和諧的表徵,美的知感能力越強則愈為和諧,可藉此提醒學習者,有機系統思維對於統整「不同的」認知領域,尤以「人文」與「科學」之間如何產生微妙之聯結。人類探索大自然—繽紛的生命,神聖的平衡:重尋人類的自然定位。

 

經19、20世紀文化理解轉變──被民族國家視為反思文化認同的任務,由哲學轉向文學研究。理由是:文學範疇的發現導致C.P. Snow區分科學文化與文學文化。因為文學與科學對立,哲學則否,在英語系國家尤然。Schlegel清楚認識到文學的角色:結合人民形成國家的是文學而非哲學,因為哲學少了民族大眾根基,又過多菁英主義色彩。民族文學興起於德國,但在英語系國家影響更大。

 

1858年Newman明確定位文學做為發展國家理念和當做訓練國民主體的文學研究的位置。肯定文學是一個民族文化有機統一的動因與表現,是正在發展中文化的綜合力量。「經由偉大的作家將群眾結為一體,凝結民族的性格,一個民族發聲了,過去與未來、東方與西方因此得以交流溝通。」

文學將大眾的聲音融合成一國民族之音,文學與個體一同成長也訓練了個體,如此一來民族、文學在統一產出與過程、一般客體與個體教養的雙重意義上取代哲學性的科學。文學與民族自我意識的公開聯結直接走上了帝國主義的路程。

 

英語世界的回應主要與教會與國家的交融相關,而使客觀文化知識(科學)話語,無法與做為文化統一載體的教會相抗衡。在英語中所謂的文化,是在技術[科技](technology)──即科學──的對立面意義上被理解的。

經過十九世紀科技增長而轉換為(有機系統思維)社會統一的問題。零碎化不再是德國民族特別問題的結果,而是工業化呈現的普遍威脅。文學因此取代哲學被當做保存種族認同,以及與出現危險的跨國際的歷史進展理念結合為一。

就英國人而言,詮釋的語言學不能結合科學與文學(letters);而寧可說是以結合文學(字)文化的確認的一種對工業化技術的回應。Huxley所遊說的發展自然科學與醫學的意見:「要想獲得真正的文化,專門的科學教育與專門的文學教育一樣有效。」

 

Newman的文本中,與德國觀念論一樣將知識定位為一個有機整體。認為大學研究的對象不是特別知識,而是超過它機械性的獲得所有部分總和的,他所謂的「知性文化」。文化的一般觀念呈現出既是全體性的又是特殊識本質的有機綜合;「沒有這種綜合則沒有全體、沒有中心。」

 

「有兩種教育的方法:一種的目的是哲學的,另一種則是機械的」[目的論/機械論]。哲學或博雅(紳士生活)教育的迂迴從事,旨在尋求概括理解和知識統一的意義,而非特殊實用的知識。知識的目的是「specificity知性文化」的內在原則。他們彼此間的溝通交流,旨在從事知性文化的內在追求。知性文化運用在知識的產出與個體的教導,是個共同體,是有學問者的組合。

知識的統一本身不是一種哲學的科學對象知識的形式,因此也不能將這種形式做為研究的項目。神聖真理的佔置仍然由啟示知識產生統一所佔據,而在德國模式中(Wissenschaft)則由科學所佔據。這就是為什麼文化表象為紳士生活,而不是理念。改造世界依賴宗教信仰而非科學知識。

 

Newman認為哲學不是概括科學,而是主觀態度、習慣、個人擁有的內在才能。雖然Newman將「知性文化」定為哲學,但此文化的學科卻非哲學。文學是一種知性完美specivisity/ sensitivity或感性美德的主體性質。人這個主體,對一切的客觀的認知(包括科學與日常生活),有系統地反思他的思想,而清楚的言說,表達這思想的一切便是哲學。故此哲學常常被認為是,打爛沙盤問到底的一門學問。

Copleston以「sensitivity性文化教養」做為達到生活與知識在各方面共同聯繫的手段;做為標誌博雅(紳士生活)教育的一般理解的真正模式。文學為博雅教育主題的另個組成的主要構成部分。物理科學研習生活世界的知識,但知識的生動統一、對知識在世界中的位置理解,卻要在文學中發現其形式化。

 

將文化當做有機全體的而與工業文明的機械的外在的影響抗衡。此時,

西方文學的任務是將

希伯來宗教之""

希臘""性甜美的優雅結合,此為民族文化的光輝。

 

文化(cultivate)有機體的希臘神話與鄉土文學, 自發起源的(1564- 1616) 莎士比亞[回歸自我心靈覺醒的文學]。莎士比亞、歌德和但丁,被視為文化的有機體的起源,為民族國家發現自己起源的例子。

 

文學欣賞(cultivate動詞指學識)的觀念:文學作品的文本是為欣賞者創造的,而非只是依照詩學與修辭規則的技術生產的。而文學導讀(satisfaction)的觀念:則是採取一種將文學批評放置在主要文本之前的序言中,做為引導的方式,以克服規則與欣賞間的張力。

文化指稱有機整體的理想失落,社會成為文明的機械性過程。分辨文化與文明(大眾機器時代或「科技•邊沁[功利」文明)。主張透過批評的實踐,阻止與改造大眾文明;並重新賦與語言活力,復蘇詩歌語言。

 

文學批評行動甚至催生批判詩歌的觀聞問觸讀寫思,從傳統元素中融冶出新的統合。

 

參照Snow區分藝術與硬科學的兩種文化的方法,以藝術:知識的社會取向;以科學:追求技術理性;而提出第三種文化:(社群)社會科學;有機共同體[社群]和大眾傳播科技,建立明瞭自身的[透明]文化。並以社會科學取代哲學、文學,以交往理性代替文化觀念,擔負統一各種知識的任務。而成為新的網路文化開拓了新的時代。而不再是批評或思考,做為價值與實用題的統合取向。文化的意義不是指向絕對,而是指向共識。共同體建立在理交往的基礎上而非機體認同。

 

2.2, 人口的結構主要以語言、宗教以及種姓來劃分。

雖然任何文明古國都有古老的人口資料,但是除了中國、印度、波斯(伊朗)、埃及、希臘與羅馬(義大利)之外,如,巴比倫等古國早已消失,人口史料自然無法延續下來。而印度、波斯、埃及、希臘與羅馬等國,雖然延續至今,但是人口史料長期付之闕如,中斷過久,喪失了連續性。

2.3, 漢字文獻起源

BC2000年代陶文-2004成書

BC827年代甲骨文-1903成書

BC400年代的《周易》成書??

BC1200-157BC年代金文…??

成書(1945)容庚金文编

BC11年代竹簡篆文…??

105AD年…紙的時代…

1040年…活字版印刷時代…

2000年…數位出版時代…

2018年…數位傳播時代…??

 

2.4,河圖洛書稱之為"圖書"。

最初的河圖應該是用圖畫來表示的,最初的洛書應該是用契刻符號(文字)來表示的;契刻符號(文字)發明出來以後,河圖也可以用契刻符號(文字)來表示,但人們仍按習慣稱之為河圖。"圖書"一詞應是由河圖、洛書各取一字組成,用來作為圖畫和文字的總稱(當然也可以作為河圖和洛書的簡稱)。書籍出現以後,不管是有圖無字的"圖",還是有字無圖的"書",人們仍按傳統習慣統稱之為"圖書"。

 

簡牘,起源於西周(BC1000),(BC400)春秋戰國與秦(BC306-206)時使用更廣。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現,同時的以形成百家爭鳴的文化盛況,也使(BC500)老子、孔子等名家主流的思想與文化能流傳至今。

 

《周易》(BC1000-400BC)是中國最古老的典籍之一。Speaking picture圖畫雖有一定的表意功能,但圖形易變,而不含讀音。所以任何一個位元字。都有它的概念,也就代表它的資訊力量與動量。

《周易》自漢代產生至清代(BC206-1800AD)終結有三個具有不同特點的表現形態:{漢易系統、晉易系統、宋易系統}《周易》的理論博大精深,而又至簡至易。

 

BC90年代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罷黝百家,獨尊儒術"建議,因而以儒家經典爲對象、以詮釋爲形式、以闡發儒家,微言大義爲內容的經學,適應社會繁榮景象,和經濟政治需要而興起。

 

2.5,自從人類以來,人類社會至少已經經歷了五次意義重大的資訊傳播革命,每一次資訊傳播革命都把人類文明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索引①②③④⑤⑥

第一次資訊傳播革命是BC5000年代語言傳播的誕生:起動了人類資訊傳播的質量、速度與效率。

第二次資訊傳播革命是BC1500年代文字傳播的誕生:使得人類的資訊傳播提高了第一次的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得以廣泛流傳和長期保存。

第三次資訊傳播革命是1040年代印刷術傳播的誕生。報紙、雜誌、書籍等印刷品。大衆媒介。迅速普及。提高了第二次的突破時間、空間、複製的限制,得以廣泛流傳和長期保存。

第四次資訊傳播革命是(1940-1970年)類比式電子傳播的誕生,一系列類比式電子傳播技術與媒介相繼出現,並迅速普及,使得人類資訊傳播的速度空前迅疾,範圍空前廣泛,內容空前豐富,複製擴散和保存資訊的能力空前增強。人類進入以類比式電子傳播爲代表的大衆傳播時代。

第五次資訊傳播革命,是數位式電子傳播的誕生。進入1990年代以來,先進的電腦技術不僅征服了文字數位元化的難題,而且征服了比文字更複雜的聲音世界。如今,表現和記錄人類物資和精神世界的語言、文字、聲音、圖畫、影像和數位元等過去相互之間界限分明的各種資訊傳播方式,都可以用電腦的二進位語言來作數位化處理,從而可以渾然一體,相互轉換。報紙•廣播•電視和書籍•雜誌•電影等傳統大衆傳播媒介在形式之間的差異正在縮小或消失;互動式傳播媒體的出現,使得傳播者與受衆之間的傳統的相互關係面臨互動•訊動mobile的變化。

 

⑥2018年代…未來的第六次資訊傳播革命是E era紀元進入了真正的資訊mobile時代。… cooperating team 協同資訊傳遞…書的未來或出版的未來皆不等於電子出版的未來,同樣的,所謂「電子書」的未來也必然不等於電子出版的未來。如果21世紀的出版趨勢必然是電子出版,則電子出版的未來又是什麼?電子出版究竟要解決什麼問題?電子出版是否也應該如資訊科學的折衷說法:是由本身純粹「科學」的部分,以及開發服務與製品的應用科學部分兩者所構成?這些都將是值得深思的課題。

 

第三章 電子書是什麼?

 

2010年為『電子書元年』

3.1,「電子的書」:亦即書(或報紙、雜誌等)以電子數位的方式呈現,這裡的「書」包 括文字、圖片、聲音、影片、資料庫等的數位內容。將原來以紙本印刷出版的內容利用電腦科技結合文字、影像、聲音及動畫...等媒體呈現者即可稱之為電子書。基本上是指數位化的書籍,它能在數位週邊裝置上輕易地執行閱讀,並且能夠簡單地傳遞。電子書跟一般書籍一樣,可以隨意的分出章節和頁次,利用電腦或數位化工具編輯出版。

3.2,顯示技術引發的出版產業革命「閱讀的機器」:閱讀「電子的書」的各類閱讀器。E ink技術、電子紙及電子書閱讀器。電子紙技術的分類。

3.3,電子書的特性: 全文檢索(快速搜尋);方便攜帶;改變線性閱讀方式;節點串連搜尋容易(超連結);多媒體呈現(刺激感官互動);互動性強(雙向或多向學習);透過資訊科技彙整各種知識(良好的整合性);節能環保。

電子書對未來教學角色的影響

電子書特性

對教學的影響

全文檢索

方便老師課前備課

方便攜帶

使教學不受限於教室,可在戶外教學

改變線性閱讀方式

增加老師教學的彈性

節點串連搜尋容易

提昇教學廣度,不需再費心搜尋相關資訊

多媒體呈現

增加教學樂趣,讓學生注意力更集中

互動性強

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直接老師提問-老師可選擇公開回答或針對單一學生回答可兼顧學生隱私

透過資訊科技彙整各種知識

與線上教學平台整合,並連結到學校圖書館查詢系統,讓老師方便取得數位內容製作教材,並讓學生遠端閱讀,將能增加電子書使用率。

從基本到進階,分為許多不闆階段,從單純的教學、進展到多元的標題、活動、角色參與之教學

1.老師對學生:傳統式教學,上對下,單向資訊傳遞

2.學生對老師-學生對學生-協同合作學習-學生與學生立間立合作-學生回饋,與老師間更豐富的互動狀態教學、合作解Q

3.老師與老師•協同教學(team teaching)需求•遠端合作-文化交流與學習

 

章  語言、文字與文化…

 

4.1,語言的產生

根據考古學和古人類學的研究結果,人類使用語言已有萬年的歷史。

按人類進化的因素,由於手腳的分工,促進了下肢的發育,使人類能直立行走。又是充分發揮了前肢的作用產生了靈巧的手。手的功能複雜化促進了腦的發育,直立行走促進了肺部、喉頭和聲帶等發音器官的發育,逐步地能發出抑揚頓挫的不同聲音,為語言的產生準備了初步條件。

集體勞動、共同協作、相互呼應、彼此交流的需要,促進了語言的產生。有意識地用一定的音節表達一定的內容,這就是人類特有的語言。

語言的產生和使用,又使腦部得到刺激和發育,人的思維能力也就越來越強。

由於語言是在長期的集體生活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所以,不同的聚落間必然會有較大的差異,在(BC8000-2000BC)年代,有一個聚落就有一種語言。

語言,作為資訊的載體,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嚴格限制。一方面,聲音發出後很快就會消失。另一方面,只有在能夠聽到聲音的範圍內才具有傳遞資訊的作用。

語言,作為交流的工具,只有對懂得該語種的人才能起到溝通作用。一般說來,聚落間的交流,最初需借助表情、動作及一些實物來表達,沒有現成的實物則需畫一些實物圖形示意,才能略知所說的內容。由於地球上早期人類比較稀少,聚落不會很大,聚落間的接觸比較少,語言,作為聚落內部使用的資訊交流工具,已能較好地滿足日常交流資訊的需要,並隨著社會的發展繼續豐富、完善。

 

4.2, 文字的產生

文字,最早開始造字的人在創造之初必須先擬定基本原則。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原則,如,

1,得先想辦法把一連串的聲音分解成幾個語音單位(如,字音節或音素),

2,還要能辨識相同的聲音或語音單位,而不受其他變素的影響,如音量大小、語調高低、速度、加強語氣、語群或個人發音的習性,

3,然後設計出代表語音的符號。在沒有可以依樣畫葫蘆的情況下,最初造字的人還是解決了這些問題。要無中生有更是難上加難,造字這項任務極其艱鉅,因而歷史上的實例可說如鳳毛麟角。

 

在七千年前,漢語也有囉嗦的後啜和字格,後來我們把那些無用東西都拋棄了。比如,用一個“了”字就把已經完成的動作表現出來了。根本不用什麼現在過去完成時那麼囉嗦。

 

人類的文字成功並非是該人種的智慧結晶,而只是機會而已。換言之, 文明不是完全由個別人種的智慧或意志創造出來,而更像是一個層層疊疊的結構,每一層新的技術也是從以前的技術發展的。ref: Jared Diamond著,王道還、廖月娟譯: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台北時報文化,1998年)。

 

人類文字的歷史,有楔形文字、象形文字…

文字,最早造字的voice based language楔形文字→←象形文字image based language

 

確實是自己發明voice based language楔形文字的族群:有略早於公元前三千年(當時的世界人口有千萬)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人(農業糧食小麥wheat),和公元前六百年的墨西哥印第安人(農業糧食玉米corn)。也許已創造出文字。Voice based language以畫契的運用、記事的建立,而達於楔形文字。

聖經中有關,亞伯拉罕原名亞伯蘭(BC1800),是從(BC4000) Adam亞當第20代。是從挪亞(BC2300)第10代。ABRM的父親的名字是他拉,他拉有兩個兄弟,拿鶴,哈蘭。他的妻子薩拉。亞伯拉罕ABRHM從他的本家烏爾 Ka?dim和兄弟哈蘭到迦南地的。從一開始,希伯來的語文語法是亞當挪亞→和他的後裔的第一語言。挪亞生了三個兒子,其中(BC1900)繼續以希伯來語發言spoken。當以色列從埃及出走後(BC1446)年代,他們繼續以希伯來語發言。spokens, Like other ancient writing systems, the Hebrew alphabet originally was written in pictographic scripts and their meanings:

 

Torah學者認為,從一開始古代希伯來語已經是那種voice based楔形文字形式發言了。

無文字歌謠的押韻,其發展過程應早於以文字記載寫作的韻文,只要分析清楚了該語言的音素,在人為賦予它們一個個對應的特定符號後,則對應於該語言的文字系統就可創立出來了。

Torah使用的Hebrew單字是發音非常準確的符號碼, 是以”音符”為單元組成的子音╋母音,依恃有韻的歌謠傳承記錄語音的文字體系,具有易於創造、積累和傳播的特性。

 

在1800年年底的Eliezer Ben Yehuda開始了復活的希伯來語言作為一種通用語言為猶太人找到了自己的發言語文。(135-1948猶太人亡國了1812年),1948年以色列再次成為一個國家與古代(BC1900)希伯來語那種形式發言作為其國家的語言。

 

確實是自己發明image based language象形文字的族群有公元前三千年的埃及人(當時有四百萬人口, 農業糧食稻米rice)和公元前一千七百年的中國人(當時的人口數有九百萬,農業糧食稻米rice) 。也許已創造出文字。Image based language象形文字以象數的運用、記事的建立,而達於象形文字。

至於其他族群的文字,多半是借用或改造自其他文字,或者受到現成的文字系統的啟發而發展出自己的族群文字…

 

我們知道蘇美楔形文字的發展至少要花幾百年時間,或許千年也說不定。文字發展的先決條件是:

這個人類社群必須認為文字有用,而且能支援造字專家。

 

除了蘇美人和最早的墨西哥人,有這種條件的地區是古印度、克里特島和衣索比亞,他們為什麼沒有創造出自己的文字?因為蘇美人和最早的墨西哥人造字成功後,造字的細節和原則很快就傳播出去了,其他地區的人得以省去幾百年或幾千年的時間做造字實驗,何樂而不為?

古代觀點和今人對文字普及的期望之間有鴻溝。古代文字是刻意模糊的,限制也是故意造成的。蘇美人的國王和祭司都希望文字只操在少數官員之手,由他們來記載課徵的綿羊數目,而不是大眾作詩或圖謀的工具。正如人類學家Claude Levi Strauss所言,古代書寫的主要目的就是「做為奴役他人之用具」。文字為庶民利用是很久以後的事,那時書寫系統才變得簡單、更利於表情達意。……早期文字的用途和限制,就是文字為何在人類演化這條路上珊珊來遲的主因。早期的文字滿足政府組織的需要(紀錄和宣導忠君愛國的思想),使用者也都是全職的官員,由專事糧食生產的農民供養。

 

2010今日所見,我們生活在語言之中,透過語言表情達意,與人溝通互動。語言也因為人類的使用而不斷變化。變化!!

 

3.3,反思多元文化

n語言是文化和思想的核心,是認識人類社會與自我的框架,是人口分類的基本架構,還是構成社會秩序和文化表現的基礎。在社會中所有社會成員的行動的關鍵原則。

n語言隨著人類社會既有的界線而分化《區隔: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語言本身也構成了這些界線。專業術語行話、族群語言腔調、青少年流行用語,乃至於肢體的語言,手語,都構成了不同的語言次文化,表現了社會群體之間的界分、重疊,以及不均等的關係。

n語言承載和表達了權力,權力關係透過語言來運作,例如,命名就界定了自我認同、身分定位和人際秩序關係。不同的語言也有高低位階之分,尤見於國族主義支持下的標準國語。

n享有全球語言地位的英語,以及主流群體的語言規範。不同次文化和弱勢群體的語言,依然會在主流語言霸權下,不斷滋長繁生,形成自我認同的基礎和文化對抗的基地。這彰顯了語言並非單純反映現實的透明工具,而是積極塑造了我們生存其中的現實及自我認識。

 

4.4,語言是個權力運作的政治場域field一個社會被分割成許多不同的場域,在這些不同的場域(已經結構化了的一些場所),進行一些為了特定目標的競爭。場域一辭,原文也有田野的意思。場域不是一個實體存在,而是一個在各個個人之間、群體之間想像上的領域,場域其實有邊界,但是各個在特殊場域內的行動者,都難以說清楚場域為何,但是如果他真的從屬於各個場域,就會知道該怎麼作,誰是老大,誰在挑戰。

語言是橋,還是牆?

n當代人對語言的思考,起源於對語言的不滿。我們有太多時候找不到恰當的語言來說自己的感受,也有太多時候反而因為語言而造成溝通的斷裂。

n語言並不是保證暢通無阻的橋,它經常反而是一道牆,將人彼此驅逐與關閉

 

4.5,生活裡的多元語言並存

n國語、英語、族群語言的同時存在;

n不同世代的用語(如青少年流行語、兒語)

n不同專業領域和行業的術語(如數學、醫學、法律、美容、美髮等)

n不同次文化團體的溝通符號(八卦邏輯、圖式搞怪、黑道行話、聾啞人的手語)

n不同場合的用語及相應的身形姿態(例如敬語、節慶儀式的吉祥話、俗語、髒話)。

n語言有眾多類型,彼此重疊穿越。我們從某個語言體系跨越到另一個體系時,可能因為精通反思多元文化語言而毫無所覺,或者,立即碰觸到天文物理術語難以跨越的障礙,又或者因為脫口而出的話不符場合而感到尷尬。

 

4.6, 語言的多元與多樣存在

n多樣繁複語言的善用和誤用、理解和誤解、溝通和阻礙,構成了我們身為社會一份子的基本狀態。

n語言是社會得以存在的重要條件。不同的語言體系和運用,意味了社會裡存在著不同的群體、場合、知識領域等,亦即各式各樣的差異、邊界和範圍,使得我們的社會與文化繁複多彩,卻也充滿了緊張。

 

4.7,語言、文化與認知

n人類社會無法不仰仗某種符號系統而存在,口語和文字是其中影響最深遠的代表;文明和文化,依靠語言文字而得以保存傳遞,語言「是歷史記憶的倉庫,我們的文化習慣和思惟邏輯,都以一種不明言的方式沉澱在其中,因而也就保障了最低限度溝通理解的可能」。

n我們誕生到這個人類社會上時,已經存在著各種語言系統,等著我們逐漸學會如何使用;更甚者,我們透過語言來認識世界,也認識自己,藉此養成了特定的思考和認知模式。

 

4.8,語言與認識架構

n語言是文化和思想的核心,是認識人類社會與自我的框架,是分類的基本架構。

n無論是置身同一個語言系統,或是跨越了不同語言的邊界,我們遭遇到的既是溝通的橋樑,也是框限我們思維方式和人際關係的牆。

 

4.9,語言、命名與權力

n語言是我們思維和認識的核心,是存在的基本狀態,是社會關係的橋與牆,也附帶了價值評斷和權力運作。

n比如說,命名是語言的基本功能,我們藉由替事物和自身命名,而得以理解世界、相互溝通。命名的方式便帶有評價和期望,反映特定文化的痕跡。

n名稱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名稱是被命名者在語言系統裡存在的依據(或證據),是其主體性(subjectivity)或社會位置的確認。

n語言是我們認識世界和自我的憑依,是我們的基本存在條件,是與人溝通和從事各種社會活動時的工具。如果未被命名(不只是指正式名稱,也可能是暫代的名稱,例如暫時以「寶寶」稱呼尚未命名的嬰兒),便無法指稱,難以溝通。

n語言和社會存在的關係如此密切,以致如果未曾進入語言、沒有名稱,就形同不存在。

 

4.10,命名、主體位置和社會關係

n如果被指稱為「學生」,便標明了在教育體系或學校這個特殊場合、空間和社會關係裡的存在,相應於「教師」和其他學生、職員等等,擁有可能是不均等的社會地位(通常教師擁有較大的權威),以及特殊的互動方式(例如聽從教師的指示)和角色期望(用功讀書)。

n命名是我們以特殊身分進入語言符號系統,從而擁有特殊主體位置的方式,並藉此和其他人互動、抱持特定的期待和價值觀。不僅古代的人愛以動物命名,就是在現代,有些父母還愛用動物給孩子命名,報載當代的USA,國家進行總統選舉時,還用動物圖形來代表候選人的命名。

 

4.11,語言是權力爭奪的場域

n語言和權力的關係,不僅表現在命名與名稱上,還涉及其他方面。譬如我們說話的時候,某些語句就是表達命令(「立正!」)、意願(「我想回家」),或直接具有法定效力(「我宣布你們結為夫妻」),便表現或發動了權力關係。

n關鍵在於誰能使用這些語句,在什麼場合使用。以及接收者是否聽懂或誤解,並且服從或抗拒,這裡便開啟了語言作為權力角逐場域的向度。

n語言是橋也是牆,是我們的思想憑藉、認識架構和主體狀態,也是權力爭奪的場域。

 

第五章 從母語到國語:

 

5.1,國族與族群建構的語言戰場

n語言經常成為族群或國族認同的目標和工具,也在多元文化的爭鬥中成為權力交鋒的場域,掌握優勢者傾向於貶抑和壓制弱勢者的語言,因為語言正是身分認同和文化延續的主軸和內涵。

n「國語」=國族語言是社會人工打造出來的,而非自然生成的事物;標準國語是隨著國族國家(nation-state)的興起,並在官方的政策、機構、制度等各種作為中構築出來的。

n「母語」= 族群語言是夫妻人母構築出來的

 

5.2,國語運動

n威權時代的國族語言政策,在大中國意識形態下獨尊國語,使得能說流利國語的族群,擁有了文化表現的正當性和支配性,以及特定的工作機會(例如新聞播報記者)。

n語言政策所導致的不同語言的高低位階和爭執,並非威權時代獨有。

1,在(135AD)的猶太人反抗羅馬被擊敗,猶太人被從排出的Jarusalem土地,分散在世界各地。此時大多數猶太人通過了他們居住國家的語言「國語」,但他們繼續在猶太教堂以希伯來語發言。

2,往前追溯到日據時期的TW,也有「國語運動」,只是這回的國語是指日語。

 

5.3,羅馬拼音與母語教學

 

1950s電腦的發明與演進,讓人類在「資訊儲存」、「資訊傳遞」、「資訊處理」各方面有了劃時代的進步。個人電腦王國的繼起,使電腦的功能日漸提升而價格卻日漸下降。電腦已由政府機關、企業單位普及至家庭及個人,包含運用電腦製作文件,整理資料,利用電子郵件交換訊息,電腦智慧的成長→←程式語言使用,電腦多媒體功能提供教育娛樂等,使得電腦儼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量產時代,怎麼看個性創意化:情感聯繫與個性化的需求,情感連結以及社會的型態演變。

2000年代掌握資源,獅子策略

2010年代數位出版,電子書的演進,人類在「window XP, window 7, window mobile」各方面有了劃時代的進步。

羅馬拼音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學習母語教學的工具,手寫,執筆,習字,書法。就過期了。完了。消滅了。

數位出版,電子書的母語教學工具, rapid prototyping快速原型"和"加層製additive layer manufacture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功能提供娛樂教學的方式,生産出複雜的結構,不需要考慮傳統上的限制。就是以此以技術,整合設計與快速製造來作出美麗又客製化的教學產品。圍繞在六個主題上:①Crowd sourcing群眾外包的集體智慧,②讓人人客製化平臺Platform,③交給消費者的製作藍圖Blueprint,④發揚光大的駭客Hacks, 產品駭客後能夠繼續重複使用。駭客的名詞與精神已經遠超出過去能操縱入侵的電腦怪客了,它延伸成一種大衆意識是有的新功能。⑤等待消費者參與的未完成Imcomplete :未完成是一種精神,生產者故意不完成最後成品,而讓消費者有參與創作的空間,透過實際參與,讓消費者能與多媒體功能產生互動與情感連繫。通常這樣的產品要消費者動手後才能夠使用。⑥Modules模組讓你延伸自我創意:在空間延伸性與擴充性,方便性,可以自行組裝point cloud彩色雲,模組化是生産者提供了可以個別組裝裝的零件,讓消費者可以依據個人預算以及喜好來組合各種不同的樣貌,模組化讓設計師必須思考零件的延伸性以及方便性,讓消費者能任意自由延伸想法。

 

5.4.語言混雜與語言弱勢者

n無論是獨尊國語,或目前推行「母語」,實際日常生活裡都是各種語言混合使用,以及語言間彼此影響混雜的情形日益明顯。在多族群、多文化的國族,語言的使用從來就不是「純淨分明」,也不會和本來就可疑的族群界線完全吻合。

n在「國語」主流的「母語」間的折衝裡,還有更弱勢的族群,面對了較嚴重的語言和文化困境,如族群語言流失的困局,以及這所造成的認同危機。主要來自外籍配偶,在他們融入國族的過程裡,也經歷了本身語言和文化表現的壓抑與遺失。

 

5.5.漢語的思維速度

英語與普通話漢語相比,國際音標中,英語有20個母音和20個輔音,所以英語的聲音種類不會超過20×20=400個;反過來說,不在這四百個聲音之內的任何聲音都不被英語所承認,或者被認為是不正確的發音;這裏所說的不是‘音節’。

 

比較一下就會看出,漢語的發音種類是英語的3倍,兩者的比值遠大於廣東話與普通話漢語的比值。由於廣東話中的聲比普通話多,是不是廣東話的思維速度比普通話更快呢?回答是,廣東話雖然使用的聲調多於普通話,但是,廣東話有兩個缺點,第一、它的文字規劃得不好,文字表達欠佳,且有閉音節的聲音存在。第二、它的聲音利用率不高,普通話有21個聲母、35個韻母和四聲,連乘的結果是2900個聲音,但是能夠被利用的是2500個,而真正被用到普通話中的僅1200個。廣東話有九聲,即使它的聲母和韻母與普通話一樣多,那麼它實際使用的聲音也應該是普通話的兩倍多才對,但是,廣東話中實際使用的聲音僅有1500個,與普通話相差不多,而它的利用率比普通話小了幾乎一倍。利用率小,就說明難學。因為同樣的一個聲母或韻母,每次的使用實際上也是一種練習的過程,利用率高的聲母或韻母必然容易記憶、容易掌握。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凡是常用的語言元素,包括聲母、韻母、漢字和單詞等到,越是經常使用的越容易掌握。語言的好壞其實取決於兩個方面,第一、是不是能夠用很少的記憶來掌握,第二、是不是能夠在有生之年掌握到比其他人更多的知識?用一句極限的話來講應該是:最好的語言是不學而知,但是所掌握的知識又最多的語言,或者說,學少而知多的語言。

 

下面要說一下,為什麼聲音種類越多,思維速度就越快。這個問題,2009年在‘北大中文’論壇討論了一個月才使大家弄清楚,在這裏希望儘量說得簡單。假設有一個僅會發兩種聲音的人,具體地講,他就會發a和b兩個音。根據電腦的理論,我們知道,用這兩個符號依然可以表達整個世界。再假設,世界上僅有400種事物需要表達,那麼,一個英國人可以用每一個發音來表達400種事物中的一件,而僅會發兩個聲音的人,有時就不得不用九個發音來表達400種事物中的一件,因為二的九次方才大於400。比如,英國人用‘i’代表‘我’而僅會兩個聲音的人可能要用abbababba代表‘我’這個概念。一般人每發一個聲音大約需要消耗四分之一秒的時間。比較兩者就會看出,僅會兩個聲音的人,不但表達得慢,而且還費力氣。在表達‘我’這個概念的時候,英國人使用四分之一秒的時間,而僅會兩個聲音的人使用了二又四分之一秒。如果兩個人總以這樣的比例生活一輩子,他們一生中所享受到的所有資訊將是它的反比9:1。實際的情況中,最明顯的是日語與漢語的對照,我們知道,

 

日語使用了100種不同的聲音,而漢語使用了1200種聲音,因此很多漢字讓日本人一念就必須用兩個或者三個聲音來表達。我們假設日語中所有的字都用兩個聲音來表達,那麼豈不是說,日本人一生所能夠享受到的資訊僅僅是中國人的一半嗎?

 

曾經思考過嗎?這是不是與日本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偉大的思想家有關。我們知道,思維實際上是一種心裏說的過程,如果在說話時表達得快,那麼思維的速度也應該跟著快。

具體的例子是:比較用英語和漢語背誦乘法口訣的速度,漢語使用了30秒,而(用兩個或者三個聲音來表達的)英語使用了45秒。因此,如果兩個人同時用英語和漢語來背誦的話,到了30秒的時候,漢語使用者念到想到了九九八十一,而英語使用者則一定到不了這裏,說不定,他念到想到的僅僅是七七四十九。這就證明了使用發音種類多的語言比使用發音種類少的語言思維速度快。這一點曾經被許多學者所證實。至於思維速度快是否就代表聰明這個問題是被很多學者所承認的。

 

證據是解釋←一個歷史上的←謎→

古希臘人為什麼比其他人更聰明?因為希臘的文化來自古菲尼基人,我們知道菲尼基人的拼音字母,就聲音的分解來說,這是一大進步,就思維速度來說,它是一大倒退。因為,為了篩選容易區分的聲音元素,菲尼基人僅僅使用了22個輔音,這樣,它的表達速度當然比現在任何語言都慢,而希臘人則採用了母音,我們知道母音與輔音結合以後,聲音種類等於增加了好幾倍。事實上,菲尼基人的聲音中也有母音,否則他們是發不出來的。所謂的22個輔音是說他們僅承認這22個輔音為資訊栽體,也就是,ma、me、mu、mai、muo在他們的耳朵裏與一個m沒有任何區別就像me的五種聲調對於英國人來講沒有任何區別一樣。由於聲音種類的突然增加使得希臘人的思維突飛猛進,造成了後來的現象。web論壇上曾經有人問漢語的聲音種類依然多於英語,為什麼沒有英國先進。回答是,當聲音種類突然增加的時候就有新思想出現,反之,當聲音種類減少時,思想就趨於保守,而中國元朝以後,中國的聲音中失掉了一個‘入’聲,中國的衰弱正巧從那時開始。最後,在討論尼安德特人的時候,人們也發現,使用聲音種類少的人種會被歷史淘汰。

 

之所以認為漢語必定戰勝英語的根據還不在這裏,關鍵是要解決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知識爆炸問題。我們知道,目前的英語單詞包括各種生物名稱及專利發明的新術語已經超過了數百萬,如果考慮到英語中有一些可以推導和聯想的成份;比如前、尾碼和複合詞等,它所需要記憶的基本單詞也有一百萬個。而所有這些單詞在漢語中都可以用四千個漢字來表達。根本的原因還是英語的發音種類不夠。

比如pork這個詞,在英語中代表豬肉,它和豬pig、肉meat沒有任何關係而僅僅代表它們的一個聯合體而已,如果把豬肉pork、羊肉mutton、牛肉beef、豬油lard、羊油suet和牛油talon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的話就發現,英語中所有的聯體詞都是一個與其中任何一個分解詞毫無關聯的新符號,而它們卻構成了英語辭彙的主體,英語中幾百萬的單詞就是這樣來的。它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如果將pork改成pig/ meat連在一起的形式,那麼就要發音四次而pork僅僅發音兩次;所以聯體的詞能夠節省發音卻要增加記憶,而分體的詞,無需記憶可是卻增加了發音次數。設想,一位屠夫,每天要用到‘豬肉’這個詞上千次,使用兩次發音的單詞要比使用四次發音的詞節省兩千次發音,何樂不為?但是遇到不常用的詞的時候,英語還是和漢語一樣,使用分解的詞,比如驢肉就用donkey meat來表達。因為不常用的詞,即使設立了符號形式,別人也記不住。漢語能夠將英語中聯體辭彙分解的功能,非常有用,它使所需要記憶的辭彙大大地減少;不僅如此,它還能夠將辭彙在人們頭腦中的位置整理得清清楚楚。

 

章 英語霸權?

 

6.1,語言的全球化與在地化

n英語的擴展普及,以及美語取而代之的趨勢,跟大英帝國挾其海權力量和工業革命促動的經濟優勢,不斷從事殖民擴張,以及美國在廿世紀接續英國的全球霸權地位,有直接關聯。

n英語霸權不僅展現於世界各國必須以之為溝通往來的共同工具,還牽涉了語言地位的價值評斷。換言之,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也意味了成功和文化優越性。

6.2,英語的在地化

n我們也見到了英語的在地化(localization)變異,亦即各地英語都有因為在獨特生活環境裡運用而產生的變化。

n英國、美國和澳洲英語的差別,美國各地口音腔調的差異,乃至於美國黑人和拉丁裔特有的用詞和語法,還有各處英美前殖民地混合了當地語言和風俗的英語(洋涇濱英語,pidgin English),都顯示英語的國際化和全球化,同時伴隨了無法遏止的在地化,很難有定於一尊的標準英語可言。

n我們也可以發展出所謂的「國族英語」,只要能和世界各地人民溝通即可,不必非得學會英國人(倫敦?英格蘭?)或美國(東岸?加州?)人的「標準」腔調。

 

第七章 語言次文化:

 

7.1.新世代流行用語和手語

n青少年的流行用語,特別能夠展現新世代語言在使用過程中的變化和混雜情形。如表2.2所示,這些經常是透過同儕互動、媒體(尤其是綜藝節目)傳播,以及消費文化而流行的用語,展現了閩南語、英語和日語的混種,青少年偏愛的戲謔、不按牌理出牌風格,以及新技術(例如呼叫器和網路)介入造成的影響。參見表2.2

7.2.網路溝通符號

n網路日漸成為重要的人際溝通工具,也應運而生新的溝通符號。在國族,格外值得注意的是圖像符號(參見以鍵盤符號拼出人臉表情),以及「注音文」(以注音符號拼字,但常省去韻母和四聲)的發展。

n表情符號彌補了網路溝通所缺乏的面孔表情傳達的情感。注音文則源自網路即時溝通所需要的速度考量,以及久而久之形成的新世代自我辨識風格(從語尾問句或助詞的簡省,演變為全篇注音文)。

n網路表情符號普遍受到歡迎,甚至成為某些網站設定好的選項,可以按取選用,不必自行輸入。注音文卻命運曲折,有不少BBS站和聊天區設下規範,禁用注音文,視之為無法理解、幼稚搞怪。

 

第八章 肢體的語言 & 手語

 

在聽覺至上的社會裡,一般聽人很難理解聾人的生活世界,聾人也缺乏資源來應對這個聽覺優先的環境,因而淪為弱勢族群,成為被排擠及污名化的對象,或是成為發揮聽人自以為是的愛心的對象。聽人學習手語,不僅經常只是用來娛樂表演,而非與聾人溝通,甚且脫離聾人實際使用的手語(注重情境和脈絡,以及表情姿勢的配合),而形成直接翻譯文字、一字一手勢的文法手語。

8.1.從反映論、建構論,到語言政治

n所謂的反映論,是指我們經常認為語言直接映現了外在現實的事物,以及內心的思想和情感;語言是個透明的媒介或工具,讓我們得以表情達意,指稱事物,本身卻不會影響現實。

n但語言並非中立的透明媒介,而會深刻影響我們的所思所聞,糾葛於社會權力關係之中。語言本身是個積極的力量,話如何說,會影響我們對外在現實的認識,以及我們對內心思想和情感的詮釋方式,甚而影響了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認為自己是個甚麼樣的人:語言有建構「現實」和「身分」的力量。

8.2.結構主義的語言觀

n結構主義的認識論,主張語言自成一個自主的系統,而非反映外在客觀現實的次級描述。甚至,語言結構本身便是社會和人類現實得以存在的條件;所以,「是話在說人,而非人在說話」,如此便取消了人類主體的能動性,而使得人類和對現實的認識,都成為語言的建構產物。

n這種觀點引起許多爭論,焦點便在於語言是否真有如此自主的建構能力,以及人類能動性是否如此輕易就消亡不見。

8.3.語言和再現政治

n比較穩當的說法或許是:語言並非反映現實的透明中介,但也非獨立自存的因果結構,而是在特定歷史和社會條件下,於不同人群的互動使用中不斷轉化變異,發揮塑造我們對現實和自我之認識的效果,同時捲入了人類社會的權力運作和衝突之中。

n語言是個政治場域,啟動了複雜的再現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