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19:31

黄石

概述

黄石是湖北省的重要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全市现辖大冶市、阳新县和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四个城区及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

目录[隐藏]

简介
【黄石概况】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行政区划】
【人口状况】
【交通运输】
【城市建设】
  • 【知名企业】
  • 【教育、卫生】
  • 【特产美食】
  • 【黄石名人】


[编辑本段]简介

  黄石(huangshi),是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即“两型社会”)副中心城市。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极核,黄石是副中心城市。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城市之一。
  英语:huangshi city
  经纬度:北纬30.12 东经115.06
  辖区:4个区、1个县、1个县级市、一个开发区
  政府:市委书记王建鸣、市长杨晓波
  面积:总面积4630平方公里
  人口:257.3万人(2008年末)
  时间: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UTC+8。
  邮政编码:435000
  435001--435008市区各地;435100--435120大冶市各乡镇;435200阳新县各乡镇
  电话区号 :0714
  汽车号牌:鄂B
  方言:黄石话、下陆话、铁山话、大冶话、阳新话
  市树:香樟
  市花:石榴花

[编辑本段]【黄石概况】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2007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城市之一,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环境治理人居环境项目范例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称号。全市现辖大冶市、阳新县和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四个城区及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总人口255万,其中市区面积233平方公里,人口67万。黄石有着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和雄厚的工业基础,素有“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和“服装新城”之称。全市已形成冶金、建材、纺织等14个主导产业,共有5家公司在沪、深两市挂牌上市,拥有东贝压缩机、劲酒等一批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作为长江经济开发带的重要支点、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和鄂东区域经济龙头,黄石市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07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外贸出口增长22.9%;财政收入增长26.9%。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49年5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黄镇。随后成立石灰窑工业特区办事处、湖北大冶工矿特区人民政府,黄石市在此基础上过渡建成。1959年1月26日,大冶县从黄冈地区划归黄石市。
  大冶县始建于宋乾德五年(967年)以前。李煜为南唐主时,以境内矿产丰富,冶炼业发达,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并,新设一县,取自殷商以来一直“大兴炉冶”之意,便定名为大冶县。
  唐虞之世,市地属二苗。
  夏、商时,市地属荆州之域。
  西周时称鄂,为鄂侯领地。
  周夷王七年(公元前887年),楚王熊渠(子爵)攻杨粤至鄂(今鄂州、大冶),封其中子熊红为鄂王,市地为楚国鄂王辖地。春秋战国属楚、秦。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分南郡竟陵以东及江南置江夏郡,从此鄂县南移属江夏,江夏郡统有鄂、下雉等14县,市地在鄂县境内。
  三国时期,蜀汉章武元年、魏黄初二年(221年),孙权自公安迁都于鄂(今鄂州),改鄂为武昌,并割鄂之南建阳新县,以武昌、下雉、阳新、柴桑、沙羡、浔阳六县为武昌郡,市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州)、阳新两县之间的下雉县境内。
  魏黄初四年(223年),孙权将郡治迁至夏口(今汉口)。又改武昌郡为江夏郡,市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阳新县境内。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江夏郡为武昌郡,以武昌、柴桑、鄂县、阳新、沙羡、沙阳、高陵等七县属地。市地在武昌、鄂县、阳新三县境内。不久,武昌与鄂县合并,仍为武昌县,市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江州由豫州移至武昌。至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始移浔阳。安帝义熙八年(412年),下雉县并入阳新县。市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南朝宋孝建元年(589年),改阳新为富川,不久又改富川为永兴,市地在武昌、永兴两县境内。梁置西陵县于此,后废。
  唐代市地在鄂州武昌、永兴两县境内。唐末,南方九国兴起,市地在吴国境内。唐哀帝天?二年(905午),吴王杨行密将永兴县和武昌划出一块地盘置青山场院,进行大规模采矿、开炉冶炼。市地在吴国鄂州境内。
  五代十国时市地在鄂州武昌县、永兴县境内,梁唐时属吴、晋、汉、后周北宋初时局南唐。
  宋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始建大冶县。从此,自宋至民国市地隶属兴国路、兴国州、武昌府、湖北省大冶县。
  民国16年(1927年),大冶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30年成立大冶县苏维埃政府,先后隶属于湖北省鄂东革命委员会、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鄂东办事处,湘鄂赣省鄂东南苏维埃政府。民国21年(1932年)国民政府在省、县之间设立湖北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市地属湖北省第二专署大冶县;1938年改属第一专署。
  民国27年(1938年)大冶沦陷,日军在大冶建立伪政权,盗称“中华民国湖北省大冶县政府”,并在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建置“石黄示范区”,国民党大冶县政府则流亡至毛铺等地。民国31年(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五师14旅,在大冶、阳新、鄂城等地先后建立大鄂政务委员会、鄂大政务委员会、阳大政务委员会,统属于鄂南政务委员会领导。民国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国民党大冶县政府接管,复置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隶属大冶县辖。民国37年(1948年)将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合并为石黄镇,隶属于大冶县。
  1949年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黄镇。不久,经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湖北大冶特区办事处直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同年l0月,成立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人民政府。1950年8月21日,成立省辖黄石市

[编辑本段]【地理环境】

  拥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称号。
  位置
  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西靠武汉市江夏区,西南与咸宁市、通山县为邻,东南与江西省武宁县、瑞昌市接壤。境内基本上(少数村没有)村村通公路,对外通往全国各地,沪蓉高速公路横贯市区北隅,上通渝蓉,下通宁沪;武(昌)黄(石)九(江)铁路,东连浙赣线,西接京广线;水路依托长江可出海对外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地质
  黄石市地处幕阜山北侧,为幕阜山向长江河床冲积平原,过渡地带,辖地内多低山。境内较大的山有东方山、黄荆山、云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为阳新境内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岭,海拔860米,次高峰为大冶太婆尖,海拔839.9米,最低处为阳新境内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拔8.7米。黄石市地质条件较好,地耐力一般较高,除个别软土层低于10t/m2 以上,一般在15-20t/m2之间。地下水含量丰富,工程地质性质良好,这些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黄石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
  水利资源
  黄石市襟江带湖,水资源十分丰富,长江流经黄石市东北边境,上起鄂州市艾家湾,下迄阳新县上巢湖天马岭,主河道流程长72.31公里。市境内河港、湖泊纵横,水库星罗棋布,大小河港有408条,其中5公里以上河港有146条,总河长1732公里。
  湖泊258处,主要湖泊有11处,即:磁湖、青山湖、大冶湖、保安湖、网湖、朱婆湖、宝塔湖、十里湖、北煞湖、牧羊湖、海口湖,总承雨面积2469.76平方公里。水库266座,总库容25.05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51座,小(二)型水库207座。
  全市水资源总量42.4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8.05亿平方米。
  旅游资源
  “半城山色半城湖”的黄石依山环湖,自然风景秀丽,令人神怡,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中外游人争相观瞻。
  军事古塞西塞山西塞山又名鸡头山,虎视江北,扼守长江,地势险要,自古为军事要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古战场。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刘裕攻桓元,曹王皋复淮西、陈玉成大战清军等事皆于此。
  西塞山景色壮丽,临江悬崖峭壁之上有“桃花古洞”现于流云之间。此洞有6平方米,为天然石洞,洞中又有小洞与山中溶洞相通。进洞小道宽不过2尺,只能贴壁侧行,头上陡崖倚天,脚下江水喧嚣。惊心动魄,人称“一步险”(1985年建有铁索护栏)。洞下临江处有元真子钓鱼台。洞左上侧百米处临江面有一块4米多高的岩石,刻有“西塞山”三个阴文大字,为明代董其昌题署;在桃花洞右侧矶头上有一铁桩,高80厘米,宽3厘米,厚1厘米,为吴王孙皓建铁索横江留下的遗痕。还有飞来船、佛掌、月窟、镜岩、鹅掌、鳌鱼石、过儿洞、蚊龙窟、云林得意笔、标干仞等景观。唐代李白、江淹、刘禹锡、皮日休、书应物、张志和、韦庄及宋代陆游、张文潜、黄庭坚等著名诗人,都曾在西塞山吟诗赋词,抒发情怀。刘禹锡的《两塞山怀古》:“王浚船楼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秋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飞云洞异景飞云洞位于市区中心南面的狮子山(古名回山)上。晚唐文学家元结,号琦圩子,为避安禄山兵祸之乱,曾在洞前结庐读书,写下《异泉铭》、《石宫四咏》等诗文。故此称琦圩洞。
  飞云洞分上中下三层,各生异景,妙趣横生。上洞出云,缕缕如絮:中洞出风,习习宜人;下洞出水,锵锵悦耳(名曰异泉)。下洞又分左中右三洞,洞中怪石林立,玲珑剔透。每当山雨欲来,洞际云涌雾腾,瀑布献彩,蔚为壮观。为重点保护古迹。已辟建为飞云公园。
  东方揽胜东方山位于本市西南郊下陆区和铁山区交界处,距市区20公里,大冶县城15公里。山势巍峨,海拔495.2米。山“在武昌(今鄂州)东界故名东方”,即因方位得名,以闻名。山顶有弘化寺,建干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原名“宝峰招提”四字乃唐宪宗御笔写出,并赐开山和尚德聪禅师法号“智印”。现存弘化寺古建筑群为清同治年间重修。殿堂楼阁,鳞次栉比,金碧辉煌,规模宏大。山门“三楚第一山”和反面匾额“白莲净城”为清大学士余国柱所书。正殿门“弘化寺”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手书。寺内原有佛像千余尊,其中有3米高铜铸大佛像和钢铁合铸大佛像3尊,有暹逻(泰国)送来的金玉石佛像一尊和大量佛经藏书,还有2吨多重的铸钟4口,为佛教活动较集中的场所。
  东方山自然景色秀丽,有“灵泉锡卓”、“仙履日喧”、“青松倒插”、“白莲频开”、“铁山懒卧”、“石船高撑”、“禅关同福”、“道洞云停”等八景。已辟建为东方山风景区。
  鹿獐朝晖在本市铁山区内。鹿獐山公园依山而建,鹿獐阁矗立于山顶,净高26米。西侧有华藏寺。
  磁湖位于市区中,自然风貌秀美。北宋诗人苏轼、苏辙兄弟曾在此泛舟,留下“苏公石”供人游瞻。古有磁湖寨。今在湖滨建有鲇鱼墩(鱼跃茑飞景区)、逸趣园等景点。市已辟建团城山公园、市区返往团城山的杭州路已通车。


  此外市区有挹江听涛、黄荆吐月等名胜景点。在大冶县有三台、八景,即“天台、云台、宫台和金湖湛月、铜海飞烟、鹿头夕照、龙角朝暾、太和云雾、雪岭石林、沼开叠翠、虹经钟灵”等,与市区名胜相映成辉。
  著名旅游景点: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我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东方山风景区、磁湖风景区、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仙岛湖风景区、西塞山风景区、小雷山风景区以及正在规划和建设的大众山风景区和黄荆山森林公园
  气候
  黄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最高温度38℃;最低温度-3℃。年平均降水量1400mm。最大风力5—6级。空气质量符合GB3095-32标准。地震潜在可能性,不处于地震带。
  黄石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其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气候。
  最热月(7月)平均29.2℃,最冷月(1月)平均3.9℃。无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时,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时数的31℅-63℅。境内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17米。全境气候温和、湿润,冬寒期短,水热条件优越,有利农作物生长。
  但由于大气环流、地形、季节变换,气候各要素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因而倒春寒、大暴雨、强风、伏秋连旱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矿产
  大冶市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江南聚宝盆”之称。已发现的有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矿产4大类计64种,黑色金属有铁、锰,有色金属有铜、钨、钼、锌、铅、钴,贵重金属有金、银,稀散元素矿产有锗、镓、铊、铟、硒、碲等;非金属矿有磷、硫、含钾岩石、石灰石重晶石、方解石、天青石、膨润土、石膏、硅灰石等39种;燃料矿有煤炭,其中硅灰石质量居世界第二。具有品种全、矿产配套程度高,主要矿产相对集中,交通方便,易采易选,共(伴)生矿产可综合开发利用等特点。已列入储量表的矿产有42种,其中铜、钴、钨、钼、金、银、锶、铼、硅灰石、透辉石、泥灰岩、熔结凝灰岩、饰面大理岩等14种矿产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4000多亿元。
  主要矿产的储量公布十分集中,全市小型以上的铁、铜、金矿床共190多处。铜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91.8%,共有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9处,为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重要的供矿基地。金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88%。水泥用石灰岩矿床规模大、质量好、矿层厚度大,宜于露天开采,为发展水泥等建材行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铁矿石保有储量虽只占全省储量的23.7%,但产量居全省第一,共有大、中型铁矿床6处,是武汉钢铁公司铁矿石原料重要产地。
  土地资源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的长江中游南岸,由幕阜山地向长江冲积平原延伸的丘陵地带,具有土地类型多样、山多平地少、难用面积大的特点。东西长约88.3公里,南北宽约91.6公里,行政区内土地总面积458285.3公顷,占湖北省土地总面积的2.465%,人均土地面积仅0.1833公顷(合2.75亩)。2003年末,耕地面积108085.6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3.59%,人均耕地为0.646亩,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人均耕地警戒值(0.8亩)和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人均耕地警戒值(0.764亩),仅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1.18亩的54.75%;园地10541.4公顷,占总面积的2.30%;林地129527.3公顷,占总面积的28.26%;牧草地44.83公顷,占总面积0.01%;其它农用地39238.6公顷,占总面积的8.56%;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3509.5公顷,占总面积的7.31%;交通运输用地1737.1公顷,占总面积的0.38%;水利设施用地8265.6公顷,占总面积的1.80%;未利用土地84295.9公顷,占总面积18.4%;其它土地43039.4公顷,占总面积的9.39%。从地形上看,有丘陵、平原、岗地和低山,以丘陵为主,占总面积47.88%,其余依次为平原、低山、岗地。
  土壤类型及植被
   1、土壤类型
  黄石地区土壤可分为6个土类,13个亚类,57个土属,229个土种,300多个变种。6个土类如下:
  红壤:发育于多种母岩母质,受亚热带气候的影响形成。分布范围主要在低山丘陵地区。典型的红壤剖面中有明显的红色心土层和淋溶淀积层,脱硅富铝化明显,土壤孔隙度小,PH值低,呈酸性反映。土体呈黄色或红黄色,有机质含量低,养分较缺乏,经过发行可成为高土壤。
  石灰岩土:发育于各类石灰岩及其变质岩,呈条状分布。土质粘重,有石灰反映,PH值比地带性土壤高一级,不适应油菜、马尾松及映山红的生长。
  紫色土:发育于紫色岩,土层深厚,但根底浅,耕作质差,难起苗。PH值6.8,呈中性反映。
  潮土:潮土是泛域性土壤,成土母质系第四系全新世冲积物及沉积物。分布在长江两岸,湖泊周围、港溪两旁的平原、大畈、湖汊、河阶、谷地及地势平坦的开阔地。土层深厚、疏松,结构良好,地下水位常在100厘米上下,孔隙度适中,夏季土壤回潮湿润。
  水稻土:水稻土是在人工种植水稻过程中,通过施肥、耕耘、灌溉等措施和周期性的干湿交替以及氧化还原等条件影响下,形成的一类耕作土壤。
  沼泽土,滨湖区多草甸沼泽土亚类。地下水位高,有机质含量亦较高,处脱沼脱潜阶段。
  2、植被
  黄石地区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而地带性植被类型则是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实际上亚热带针叶林占一定优势。此外,还有亚热带竹林、灌丛、荒山草地及人为栽种的混合植被型(街道、公园绿化带)。
  黄石植被种类繁多,已知的主要植被种类有:裸子植物7科18属30多种,被子植物150多种300余属2000余种,蕨类植物有18科30多属60余种,还有藻类、菌类、地衣、苔藓等各类植物。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菊科、禾木科、豆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葫芦科、苋科、毛莨科等植物品种为最多。
  动物资源
  黄石地区的长乐山三叠系地层中有鱼化石,金山店等地石灰岩一、二叠系地层中普遍有腕、珊瑚化石,石龙头地区有豪猪、大熊猫、野猪、中同鬣狗、东方剑齿象、中国犀牛、斑鹿等化帮石,表明在两亿年前黄石地区有软体动物活动,在四五十万年前有脊椎动物活动。由于沧桑变迁,有些古代动物不复存在,但豪猪、野猪、虎、豹、狼等动物继续生存。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截至2010年1月23日,黄石市辖
  4个市辖区:黄石港区 、 西塞山区 、 下陆区 、 铁山区 ;
        1个县: 阳新县;
        1个不设区的市:大冶市;
        1个省级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
  黄石港区行政区域 面积34.9平方公里,人口21万。区人民政府驻磁湖路。
   街道办事处 驻地 居委会 村委会 居民小组 村民小组 人口 面积 合 计 36   1571   196569 25.92 黄石港街道 新街 10   344   70629 13.86 沈家营街道 磁湖路 9   278   37583 4.0 红旗桥街道 华新路 8   382   40726 3.38 胜阳港街道 劳动路 9   567   47631 4.68
  西塞山区行政区域 面积112.4平方公里,人口23万。区人民政府驻黄石大道。
   街道(镇) 驻地 居委会 村委会 居民小组 村民小组 人口 面积 合 计 40 16 1608 103 220538 112.4
  澄月街道 牧羊湖 11   372   46364 13.6 陈家湾街道 沿湖路 8   366   44965 5 八泉街道 黄石大道 6   174   28277 8.41 临江街道 黄石大道 6   186   24205 11.49 黄思湾街道 黄厂街 9   510   41092 9.4 西塞街道 道士伏 5   38   14009 16.5 河口镇 闸口 11   65   21626 48
  下陆区行政区域 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14万。区人民政府驻下陆大道。
   街道 驻地 居委会 村委会 居民小组 村民小组 人口 面积 合 计 32 15 667 111 105716 47 新下陆街道 胡家棚 13 4 367 36 58086 14 老下陆街道 老下陆 9 6 300 44 43071 15 东方山街道 新下陆 5   31   4559 18
  铁山区行政区域  面积28.7平方公里,人口7万。区人民政府驻广友路。
  (2009年撤销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
  (社区,由区民政局领导)矿一路,矿二路,矿三路,建设路,九龙洞,友爱路,广友路,胜利路,和平里,冶矿                                                   路,铜鼓地,  车站路,向阳路,新村,煤矿,曹家林
  (行政村,由区农林水利局领导)木栏,盛洪卿,三岔路,龙衢湾。
  阳新县行政区域 面积2782.8平方公里,人口99万。县人民政府驻兴国镇。
   镇(乡) 驻地 居委会 村委会 居民小组 村民小组 人口 面积 合 计 19 318 89 2281 949153 2780.16 兴国镇 山川台 11 13 71 76 130227 200.74 富池镇 富池老街 1 11 3 54 53914 139.72 黄颡口镇 黄颡口新街   10   68 35222 86.6 韦源口镇 韦源口老街 1 14 2 72 29217 99.62 太子镇 太子庙 1 26 2 175 59641 108.22 大王镇 大王殿   31   131 47579 83.48 陶港镇 陶港街 1 12 1 80 32556 168.31 白沙镇 白沙新街 1 33 3 307 96520 156.27 浮屠镇 浮屠街   19   267 85577 187.78 三溪镇 三溪街 1 14 2 117 42492 148.33 王英镇 泉丰村   18   206 45622 262.74 龙港镇 龙港老街 2 31 5 181 96156 266.46 洋港镇 洋港街   16   104 39750 147.48 排市镇 排市街   24   155 58457 219.23 木港镇 木港街   22   107 51967 234.3 枫林镇 枫林街   24   181 44256 270.88
  大冶市:面积1566.3平方公里,人口90万。市人民政府驻东岳路。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域   管理委员会驻杭州东路
   街道(镇)? 驻地? ?居委会 村委会? ?团城山街道 桂林北路? ? ? ?花湖街道 ?大泉路 ? ? ?金山街道 ?金山大道 ? ? ?汪仁镇 汪仁? ? ?
  全市共有48个乡级单位(20个街道、27个镇、1个乡)
  中国共产党黄石市委员会、黄石市人民政府、黄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黄石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均驻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东路1号。

[编辑本段]【人口状况】

  根据2005年黄石市1%人口抽样调查公报)
  总人口 2005年年底全市总人口为252.8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239.9 万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总人口与2000年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247.75 万人相比,增加了5.05万人,增长2.04 %;年平均增加 1.01万人,年平均增长0.41%。
  就业和失业人口
  
全市人口中,2005年底就业人口140万人,比上年底净增加 1.7 万人;城镇就业人口77.3万人,比上年底净增加2.8万人;城镇失业人口5.7万人,比上年底减少2.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6.90%,比上年底下降3.5个百分点。
  城乡构成
  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25.41万人,占总人口的49.6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127.39万人,占总人口的50.39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29个百分点。
  性别构成
  
全市人口中,男性为131.82万人,占总人口的52.14 %; 女性为120.98万人,占总人口的47.86%。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8.96。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性别比下降了1.61个百分点。
  年龄构成
  全市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54.05万人,占总人口的21.38 %;15-64岁的人口为182.47万人,占总人口的72.18%;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6.28万人,占总人口的 6.4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2个百分点。
  民族构成
  全市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52.42万人,占总人口的99.85%;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 0.38万人,占总人口的0.15%。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5.1万人,增长了2.06%;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600人,增长了18.75 %
  市民受教育程度
  全市人口中,每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为 430人,高中程度的人口为1506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602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927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同口径相比,每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 54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212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384人,小学程度的人口减少775人。
  家庭户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74.68万户,家庭户人口为251.6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7人。其中:城镇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2人,农村为3.83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47人,城镇减少0.03人,农村减少0.33人,家庭户规模向小户型转变。
  自然增长率
  2005年全市总人口出生率8.26%,死亡率4.1 %,自然增长率4.16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0.05个百分点, 死亡率上升0.55个百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 。
  人口的分布
  
全市7个县(市、区)(含开发区)的人口分布如下:
   地区范围 总人口 常住人口 全市 252.80 239.90 市内4区 66.81 70.74 黄石港区 17.86 19.60 西塞山区 24.82 26.40 下陆区 11.06 11.15 铁山区 6.77 6.71 经济技术开发区 16.5 暂未统计 阳新县 97.11 86.06 大冶市 88.88 83.10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

  黄石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物流便捷,距省会城市武汉仅70公里。城区有国家一级铁路干线武汉——九江铁路通过,黄石火车站为二级铁路客货运站,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规划已出台,预计2015年前开通。沪蓉高速、京珠高速和106国道以及规划建设的大广高速和杭瑞高速穿城而过。黄石长江大桥和鄂东长江大桥使黄石与我国中部东西轴线区域的各个城市都形成了顺畅的连接,沿高速公路至上海8小时、南京6小时、合肥4小时、九江1小时、武汉1小时。水运依托长江可上溯宜昌、重庆,下至南京、上海,直达出海口。外贸码头可适应国际标准集装箱和重大件装卸作业,规划建设的棋盘洲港区年吞吐量可达2200万吨。
  国内机场
  
武汉天河机场,距离:约1小时30分钟车程,该机场具有直飞国内各大城市班机,并且已开通直飞香港、澳门航班。
  附近火车站
  黄石新火车站:二级客货运输站;黄石老火车站(黄石火车东站);铁路客运:武汉至上海、武汉至福州、武汉至温州客运列车经过黄石火车站。
  黄石车站为武九复线改造后新建车站,自2003年11月动工,2006年1月9日基本完工。为区别新老黄石车站,原黄石站更名为黄石东站。黄石站位于武九线108公里+146米处,处在黄石与大冶两市的结合部,设计能力为一等客运站,现为三等客运站,主要担当黄石市、大冶市及周边地区的旅客运输任务。车站建筑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总面积为23795平米,外型呈轴线型艺术对称布局。候车厅面积4131平方米,分为一、二楼普通候车室、母婴候车室、软席候车室、贵宾候车室,可同时容纳旅客3442人。设有8个售票窗口(车站内6个,黄石代售点1个,大冶代售点1个)。站内有两座站台,均设有"V"字形风雨棚,一站台面积8250平方米,二站台面积6655平方米,一,二站台间设有全封闭天桥一座,地下通道一个,为上下车旅客提供安全、便捷的通行。车站还设有650平方米的行包托运仓库,办理全国各地行李包裹业务。站前广场面积近80000平方米,为出行旅客提供了休闲场地。目前,黄石车站每天发送旅客800余人,春运高峰期可达到8000人。
  公路客运
  黄石长途汽车站除开通湖北境内及周边省市长途班车外,还开通了黄石至南京、上海、温州等沿海城市豪华大巴高速客运班车,至上海全程8小时。

[编辑本段]【城市建设】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创建"楚天杯"为契机,以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以实施"洁绿亮美"工程为动力,不断加大建设力度,从1999年的"城建改革年"到2000年的"城市建设年"、再到2001年的"城市管理年",一年一个主题,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经过几年的努力,黄石城市面貌发现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成就。
  城市功能跃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们围绕实现黄石由中等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大城市跨越在内的"三大跨越"的目标,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实施了30多项重点工程,一是实施了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先后拓宽改造了迎宾大道、湖滨路、沿湖路、磁湖路等十多条城市道路,新建了桂林路,启动了快速路建设工程,全面拉开了大城市的城市道路格局,提高了道路等级标准,增强了道路行能力,使人均道路面积由1998年的8.86平方米增加到2001年初的9.2平方米,增长3.78%,步入省内同等城市的较好水平。二是构筑了一批城市配套设施。配合城市路网的拓宽改造延伸,我们对城市排水管道实行了雨污分离,供电、通信线路进行了统一下埋,新建了日处理能力16万吨的磁湖污水截流、日供水60万吨的花湖水厂一期、填埋期限20年的西塞垃圾处理场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调整新增了一批城市公交线路,更新了一大批新式空调公交客运车辆,到2001年使城市排水管网密度比98年增长1.15%,达5.57公里;污水处理率比98年增长30.91%,达48.90%;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增长20.22%,达79.4%;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增长4.12%,达12.18标台。处于全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三是提高了城市绿化品位。三年来,我们先后新建了迎宾广场、人民广场、湖滨绿化长廊等一大批城市广场绿地,全市新增绿化面积达380多万元平方米,使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06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35%,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色敞开空间。同时,随着堤路结合、城市电网改造、城市现代化邮电通信设施的完善和电视大楼等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以及总投资4500万元磁湖路三期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的下陆大道拓宽改造工程、总投资4800万元的大泉路二期拓宽改造工程在年底前按量化目标要求基本竣工;磁湖污水截流一期、花湖水厂一期、西塞垃圾处理场基本竣工;李家坊立交桥的,李家坊隧道建设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的完成,该市大城市的道路格局初步拉开,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城市格局展现新形象
  在"楚天杯"创建活动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的要求,结合城市功能的调整,一是加大了城市规划编制的力度。先后完成了《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并经建设部专家组评审与正式批复,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工作,根据城市规划需要,增补完成了海拔100米以上1:1000航测数字化地形图100多平方公里;完成了开发区总体规划编制,对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的分区规划进行了初审;城市绿地、环卫设施、城市公交、市区加油(气)站、城市燃气等专业规划已完成编制并报审,城市道路、给水、排水等专业规划已完成编制,并经省厅评审;青山湖绿化广场、中窑湾片改造等67项修建性详规已经完成;沿湖路、老下陆、团城山地区排水管网和青山湖污水管网及沈下路北侧等控制性详规已编制完成并报审。为拉动旅游业的发展,市规划局抓紧编制完成了东方山、西塞山风景区规划,全面启动了沿江景观规划工作,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业规划、控制性修建性详规体系的完善,和一大批规划成果的涌现,为新世纪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描绘了蓝图。二是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加快了功能区调整步伐。对胜阳港中心商贸区内的锅厂、一轴、造纸等厂矿企业实行了"退二进三"或整体搬迁,启动了中窑湾老城区改造工程;划定了西塞冶金电力化工业区内新建西塞电厂的红线;精心打造了市经济开发区和花湖商贸区的城市基础设施,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以及长江桥头大型商贸批发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是城乡一体化的城镇格局初步形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小城镇建设整体推进的战略,以中心镇、口子镇、试点镇为突破口,坚持科学规划、精心建设、严格管理三者并重,努力构筑以市区为中心,大冶、阳新为两翼,中心集镇为支点的城乡一体化城镇网络格局。完成了所有乡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40%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其中:还地桥等5个乡镇还完成了专业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先后投入资金5.62亿元,新建了一大批乡镇基础设施,目前乡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0%,道路长度达到353公里,道路硬化率达85%,乡镇自来水厂21个,供水普及率达79%。乡镇住宅面积达921万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达18平方米。特别是还地桥、灵乡、陈贵、龙港、保安、富池等试点镇和中心镇,基本实现了供电、邮电、通信、环卫、公交、消防、教育、文化、卫生设施的配套。仅移民建镇一项,就争取国家资金1亿多元,完成36个民垸的搬迁,新建了一批有地方特色、风格迥异的居民区。与此同时,陈贵等一批乡、镇严格规划管理,整顿镇容乡貌,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市场规范、环境卫生管理力度,营造了一批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地域风格和文化品味,融实用、经济、美观于一体,与自然景观和地方特色相统一、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新型城镇,其中:还地桥、富池被纳入省级试点镇,陈贵、灵乡、保安、金山店、河口,龙港被列入市级试点镇,还地桥、灵乡两镇一举夺得湖北省城镇规划建设方案。
  城建市场形成新机制。
  两年来,该市结合"楚天杯"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城建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5大市场化运作新机制。一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监理维护项目招投标机制。从98年开始,我市建筑工程项目及监理项目全部进入公开招投标,99-2000年,城市规划设计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了公开招投标。今年,又实行了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绿化养护、环卫服务、道路管理"四位一体"公开招投标。98至2000年,累计招标项目383个,招标金额10.67亿元。二是城建企业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竞争机制,2000年,建设系统37家国有企业全部实行改组改制,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参与市场竞争的格局。三是城建事业公司化企业运作新机制。今年我市所有的基础设施维护、环卫服务、绿化养护事业单位全部实行企业化运转的维护服务公司和规范化的公司化运作。四是城市房地产项目市场化交易新机制。通过住房制度改革以及住房实物分配向货币分配的转变,我市适时地建立起了房地产一级交易和二级交易市场,使房地产交易由隐形转向公开、公平、公正,98年以来,房地产交易2.5万起,交易额达57亿元。五是建立了市场化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的新机制。通过成立城建投资公司和建立城建专项资金,以及市区两级分担的办法,还有供电、通信、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共用于城市建设资金近30亿元。而且,在实施城市维护、养护、服务项目的过程中,改传统的维护按人头拨付为按招标标的拨付,建立城市维护费用以费养事拨付新机制,不但使年维护费用节省30%,而且提高了城建职工的责任意识,增强了活力。

[编辑本段]【知名企业】

  华新水泥美尔雅西服大冶特钢、黄石模具钢、松花皮蛋、 劲酒 、珍珠果米酒
  中国劲酒
  20世纪80年代初,挖掘古方,在清末宫廷御酒总监陈伍荣老先生提供的原始组方基础上,配以御苁蓉、淫羊藿等三十多种名贵动植物药材,应用现代生物医学技术,潜心研究,经过十余次组方,开发出“中国劲酒”,率先开拓中国滋补保健酒市场。中国劲酒是中国滋补保健酒的典型代表,具有抗疲劳、免疫调节等保健功能。十几年来,中国劲酒以其醇厚的酒质、怡人的口感和显著的功效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畅销全国,并远销韩国、台湾和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劲酒三次在国家级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连续五次被评为“湖北消费者满意商品”,并于1997年被国家卫生部认定为“保健食品”。

[编辑本段]【教育、卫生】

  黄石市第二中学
  
始建于1955年,1978年确定为“湖北省重点中学”,1994年成为湖北省首批四所“示范学校”之一。学校为正县级建制,1998年由天津路老校区整体迁入现址。新校区占地面积260余亩,山环水映,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全省绿化先进单位和湖北省城市园林式单位。
  学校现有教学班70个,在校学生3800余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在职260多名教职工中,有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专家8人,湖北省名师2人,特级教师18人,高级教师百余人。教师中有硕士研究生学历20人,还聘请了外籍英语口语教师2人。多年来学校高考升学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一类重点大学升学率一直在50%以上(含三限生基数)。近几年夺得全市文理科高考7个状元。文理科高分段人数在全省名列前茅。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装备一流,建有标准化的各学科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图书馆、运动场和教室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2000年建成全市第一家计算机千兆以太校园网。教学班教室均配置了上网电脑、投影仪、大屏幕彩电及空调。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征途中,学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取得了辉煌的办学业绩:1996年至今连续六届荣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2003年入选“中国名校600家”;2005、2007年两次荣获“全国百强中学”称号;2006年荣获“全国学校管理创新品牌学校”、“全国基础教育名校”、“中央电化教育馆资源建设与运用示范学校”和“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2005-2006年度示范学校”称号;2004年荣获“国家级绿色学校”称号;2005年荣获“全国优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06年荣获“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学校还相继荣获“国家级电教实验学校”“省级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科教研50强学校”、“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省安全文明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其他重点的高中:大冶一中 、阳新一中、黄石实验高中、黄石三中、黄石七中(宏志班)
         重点初中:黄石八中、黄石十四中、黄石十五中、黄石十六中
  高等院校 
  湖北师范学院(第二批本科一)
  黄石理工学院(第二批本科二)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第三批本科)
  黄石职业技术学院(第四批高职高专二)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黄石校区(原湖北黄石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医疗卫生
  黄石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医院,原黄石市第三人民医院。
  第二、第七人民医院位于黄石港区,第一人民医院位于西塞山区,第四人民医院位于铁山区,第五、第八人民医院位于下陆区,精神病医院(原第六人民医院)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医院位于黄石港区。另外还有爱康医院、普仁医院(惠民医院)、十五冶医院、有色金属公司医院、大冶铁矿医院。全市市区所有街道均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足城市社区医疗卫生需求。大冶、阳新地区也各自形成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编辑本段]【特产美食】

  黄石八珍:
  中国劲酒
  黄石港饼:黄石港饼是湖北省黄石市的地方名特产品,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黄石的糕点食品历史悠久,相传三国时,刘备到东吴招亲携带的“龙凤喜饼”,就是在黄石采购的,这是黄石港饼的前身 当时的黄石名叫楚雄镇,地点在西塞山下东边,是吴楚地区周边各县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刘备去东吴招亲,船队就是在这里补充食物、采购礼品,其中就有“龙凤喜饼”。
  白鸭牌松花皮蛋:造型十分精美,蛋身内清晰可见一些松针形的小花,就是这些“花”,使松花皮蛋闻名遐迩。
  珍珠果米酒:是传统的地方风味,早在明代就出了名,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以优质糯米为原料,用黄石特制的酒曲——风窝酒曲做发酵剂,经糖化发酵制成的。成熟的原汁米酒米散汤清,颜色碧绿,蜜香浓郁,入口甜美,浓而不沾,稀而不流,食后生津暖胃,回味深长。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饮后能开胃提神,并有活气养血、滋阴补肾的功能,产妇和妇女经期多吃,尤有益处,是老幼均宜的营养佳品。
  金柯辣椒:产于湖北省大冶市南部高寒山区--金柯村,该地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产的辣椒个大肉厚,清脆爽口,再加入该地山泉精心泡制而成。成品色泽黄亮、解腻开胃、肉质厚实、清脆爽口、堪称一绝。
  灵溪豆豉:豆豉又名“幽菽”,其生产历史距今已2000多年,它以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营养成份与牛肉相等,蛋白质含量高达40%,脂肪含量3%左右,营养丰实,滋味鲜美。用于烹饪,无论蒸、炒、拌食、调味,荤素皆宜。 豆豉除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外,自古即入药,历代医书治病入药皆有记载。《本草纲目》说豆豉有开胃增食,驱风散寒,增强脑力,防治高血压,预防癌症,消除疲劳,减缓衰老,治水土不服,解山岚嶂气等功效。灵溪豆豉是大冶市灵溪豆制品有限公司采用唐代宫庭传统工艺,引用灵溪天然山泉,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科技食品系微生物专家反复调配,精心酿造而成。其产品口味多样,配料独特,内含成份丰富,产品真空包装,高压灭菌,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开瓶、开袋即食,家庭佐餐、炒菜、调味省心省时,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爽口小萝卜:本产品精选优质新品小萝卜,采用传统农家工艺,结合现代技术泡制而成,具有香脆味美,酸甜可口的特点
  猛汉酒:黄石市今阳保健品厂科研人员联合国内药学专家通过数载攻关,在传统中医药学理论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研制开发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滋补保健名酒——猛汉牌保健酒。猛汉牌保健酒自投放市场以来,以其品质优良、功效卓越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一九九九年,中国猛汉酒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保健食品”;同年十一月第五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中国猛汉酒”以其酒质功效的约对优势,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二OOO年公司被黄石市知识产权局定为黄石市专利重点保护企业;二OO一年,被评为“湖北市场质量信得过品牌”、“黄石市酒类产品推荐品牌”等称号。
  其它特产:
  大冶印子粑:在大冶市南部,有一个地方四周环绕着数座海拔500至800米的大山,山貌如城,形成天然抱裹之势,人们叫它裹城,又因这里地处江南,气候温和,盛产桃、李、梨、桔、枣等果品,又叫“果城里”。这里的印子粑,具有千余年的历史,远近闻名。
  大冶果城的印子粑,每年制作两次。一次在春节前,一次在二月花朝后。腊月二十四开始过小年,家家户户洗米出舂碓,用筛箩筛粉,用粑印做印子粑。粑分两种,一种是高梁粑,红色,代表日子越过越红火;一种是白粑,蒸熟后在粑中点红,代表丰收、喜庆和圣洁。过春节时,当地人便蒸粑、煮粑待客,或送亲友作礼品。印子粑也有绿色的,表示期望来年风调雨顺,禾苗葱壮。果城人最隆重的是第二次制作印子粑,时间是农历2月18日到3月3日。印子粑的制作特别讲究,要一白二清三酥。以籼米为主,兑进适量的糯米,用碓舂成粉,加入清甜的山泉水揉和,用粑印印成粑,放入蒸笼蒸熟。如果堆粑山,则要趁热堆,冷却后不易堆成。
  粑印用木制,每个粑印有1-3个空模,形状一般只有小茶杯口大。粑印里刻有反向的如马、牛、羊、鸡、龙、犬以及鸟雀、花、草等各种动植物图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堆成的粑山,晶莹透亮,造型美观,堪称优秀的民间艺术品。
  住在山外的亲友能得到果城里亲朋好友馈赠的印子粑,都要高兴地评论和赞美一阵子。随着改革开放,果城里旅居港、澳、台及国外的亲友回家乡过春节或碰上花朝后做印子粑,除大饱口福外,有的还要带点回去给亲人尝尝,共享乡情。
  果城里的印子粑深受人们喜爱和称赞,不仅因其形状如银元,印有福禄寿喜等各种图案,而且因其粘而不腻,香而柔软,既可蒸食,又可烤食,还可和荤汤煮食。
  金牛千张皮:大冶市西南边陲的金牛镇,是个5县(区)交界的集镇,自古井市繁荣,商贾云集,生意兴隆,小吃也多,其中之一是千张皮。 千张皮,简称皮子,又叫豆皮,也叫千张,是金牛的特产,也是鄂东南的风味食品。金牛千张皮历史悠久。相传,在汉代淮南王刘安制作豆腐后不久,这里就开始制作千张皮,到了宋代,此地商业日盛,油盐柴米布匹生意兴起,城乡豆腐店增多,豆浆、豆花和豆果等品种花样翻新,千张皮也就大宗制作起来。
  制作千张皮的主要原料是黄豆和冬豆,七月乌豆、泥豆也行。制作方法和步骤大体是:先将豆子用清水浸泡24小时,用手掐掉豆壳,豆壳浮于水面,用捞子捞去豆壳,再用清凉井水洗净豆子,然后磨成浆糊状,装进布袋,加入少量食油脚子,边掺清水边舀动,过滤出来汤状的豆汁,放进大锅煮沸后,倒进缸中,慢慢点进熟石膏水,俗叫点豆浆。边点浆边用水瓢在上面来回搅动,待出现小颗粒状为止,盖上木盖,待20分钟左右便成脑浆状,这就是豆腐脑。再用小竹帚搅匀,用瓢浇进事先放在专用木架上的木匣(匣约26厘米见方,10厘米高)内的棉布片上,浇一层盖一层布片,可浇至1米高以上,再用木杠将略小于木匣的术头压进匣内将水榨干,然后将布片从匣内取出,用手轻轻的一层层剥落,就成千张皮。
  黄豆是一种健脾食品,金牛皮子由黄豆深加工而成,薄而脆,香而甜,松且软。千张皮食用时,可切成丝条状或3厘米宽的条条结成皮子花,用鲜鱼一起煮,味道鲜美,其中尤以鳜鱼焖皮子闻名远近。大冶、鄂州、成宁、阳新等地群众婚丧喜庆或节日,请客办酒席离不开它。席上第一道菜就端出千张皮,称“皮子席”,在历史上仅次于殷实之家办的“海参”、“鱼翅”席。金牛千张皮不仅在当地享有盛名,而且在鄂东南,在浠水、黄冈、九江、武汉也受欢迎。南来北往的旅客,凡来到金牛,除一饱口福外,总忘不了带几把金牛皮子回家,或自食或赠亲友分享。
  马叫荞麦粑:解放前,提起马叫荞麦粑,那些南来北往的肩挑小贩们就来劲了。 马叫,是大冶城南的一个小集镇。解放前,马路右侧有一长排低矮的土砖平房小商店,几乎家家做荞麦粑,供来往行人充饥,兼营油盐杂货、草鞋、皮丝烟和香纸爆烛。这里是刘仁八、殷祖、兴国州、武宁、通山、咸宁、鄂城、武昌的小商小贩们到大冶县城经商来往必经之路。他们到了马叫,就要在这里歇歇脚,吃荞麦粑,喝点茶,买双草鞋换一换,然后再赶路。
  荞麦粑,用养麦粉做成,芝麻粉拌红糖作馅,蒸熟后,香喷喷,软绵绵的,吃起来既甜又香,经济实惠。因此,马叫荞麦粑远近闻名,成为马叫的独特食品,风味小吃,超过了金牛麻花、千张皮和保安雪枣的名气。行人不仅要在此吃个饱,还要买些回去当“接礼”,让家里人也尝尝鲜。

[编辑本段]【黄石名人】

  历史人物
  王平上将 贺俊侦 阮贤榜少将 王义勋少将 马龙少将 敖天印将军 刘石泉 曹亚伯
  余立金 乔信明 伍修权
  名人贤士
  张之洞 吴致民 曹玉阶 曹壮父 林育英 石瑛 曹亚伯 盛宣怀
  政界
  张昌尔 彭清华 贺之军 丁中元 徐鹏航 盛茂林 张文进 龙德义
  体育界  程 菲
  穆铁柱 张勇军 李英才 王红兵
  曹茂稳 程 超 邱慧芳 袁培琳
  李珊珊   刘泽兵 柯玉仙 陆 林
  陈 彬 柯 华 徐菊生 郑世瑞
  夏美霞 王新满 白 桦 石教明
  龙响玲 李铭华 彭彦铭 刘景裕
  艺术界   陈数
  柯春莲 崔小牛 黑光忠 汪美丽 张 杲 石昌武 韩晓寒 刘 劲
  邢廷来 费杰成 刘宣吉 余炳贤 李相班 朱其政 石国光 俞畅识
  张庭芳 李维平 王志祥 钟家明 曹惠岚 赵晓安 龚胤智 谢良玉
  李家高(阳新) 游天民 童秋生 李克立 陈世娟 李志红 李家高
  教育界
  高等教育类 (43人)
  吴澄华 蔡伯铭 冯广艺 张春泉
  李鑫华 陈春生 柯有华 徐旭阳
  商学群 周瑞华 李 勃 李邦国
  周光明 黄群建 汪建武 李社教
  李福安 胡光波 江新华 段曹林
  黄忠来 徐 煜 石 麟 毕道村
  景遐东 柳清秀 陈 强 杨迎平
  基础教育类 (54人)
  李绍南 肖龙胤 董益民 徐显之
  曹 琳 刘石音 赵瑞云 陈秀珍
  汪从元 黄 鹤 李贤浚 吴中杰
  张爱荣 汤 斌 陈青云 李雄安
  罗松青 余名秋 曹茂海 徐唐林
  邱永甲 曹庭政 王月娥 陈祖林
  陈笑萍 金 凯 朱知慧 谈春华
  文学界
  李北桂 黄瑞云 王 路 杨胜华
  张 实 严发敏 吴作望 邓志安
  龚去浮 胡燕怀 孙重建 耿修学
  柯建新 曹树莹 陈 适 吕永超
  东方樵 李相淦 查代文 范国强
  柯尊解 贺方钊 李声高 刘幼春
  吴 晶 黄 荆 向天笑 廖解志
  新闻界
  王鼎三 刘自圻 王荫槐 唐开云
  张驷征 廖美泉 吴汉杰 方先忠
  齐庚坦 孙礼武 查生忠 袁锦屏
  南 海 胡正中 孙 亮 刘 琼
  柴 军 陈 亮 胡 泊 章海泉
  彭志雄 程国生 彭义春 向能来
  社科界
  彭执群 周保权 牛佑先 胡映良
  尹宝礼 张昌满 李友德 蔡汉明
  余中南 何鑫龙 陈 洲 阮文盛
  潘世信 曹庭升 王一鸣 胡永炎
  一、程菲
  汉语姓名:程菲
  英语姓名:Cheng Fei
  俄语姓名:Чэн Фэй
  性别:女
  生日:1988年5月29日
  民族:汉族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籍贯:湖北省黄石市
  身高:1.54米
  体重:42公斤
  父亲:程立高 (武汉体育学院校体操训练基地体操教练)
  母亲:徐春香(黄石轮胎厂员工)
  教育背景:本科
  个人爱好:读书、听音乐 、足球
  项目:竞技体操
  优势项目:跳马、自由体操
  程菲是中国女子体操选手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