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天下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6:57:58
        说东方人保守,西方人开放,不见得。以酒为例——啤酒、红酒是洋玩意,中国人刚喝的时候,有点大惊小怪,饮啤酒就如饮“马尿”,喝红酒又如喝“糖水”,喝人头马更如喝“咳嗽药水”。但是到了现在,啤酒已成了风靡南北的“鬼佬凉茶”,而红酒和人头马则是情调、品位和文化的象征,相反中国白酒反而成了“土炮”。
        可是外国人就差劲了,喝来喝去都是“带色的”,很不接受来自东方的白酒——说外国人看不起中国的食品?好像不是,中国的食品已是行遍全球,中国菜在西方世界就有很多“粉丝”。中国菜、中国餐馆当然首配中国的酒,为何中国菜带旺不了中国的白酒?中国人在用西餐的时候,十有八九上的是苏格兰的威士忌,法兰西的葡萄酒,至少是洋酒品种,至少是啤酒;在上日本料理的时候,都会首选日本清酒。东方的另一个菜系日本料理,现在欧美也是属于风靡一时,带旺了日本的酱油和日本的清酒。
        很有意思的命题,不是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是中国的白酒、月饼等具有很高程度的“国粹”,在外国反而既不叫好也不叫座?有白酒界的大佬发话:“中国的白酒不是国际化就是边缘化。”
        他举例,某品牌白酒的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但是只占总销量的十分之一,而且国外售价远远低于国内。还有经营商“返销”的问题,实际出口量要少得多。而真正卖到国外的酒,超过百分之九十由华人“埋单”,始终没有喝出华人的圈子,而苏格兰威士忌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则用于出口。
        在国内,白酒正不断受到洋酒的挑战,一是可以消费白酒的地方,也可以消费洋酒,如酒楼、宴会,而可以消费洋酒的地方,却对白酒具有排他性,如酒吧、西餐厅;二是发达城市、年轻群体和知性阶层,越来越拒白迎红,不知道到了80后、90后主导的天下,白酒还有多大的空间?事实上,白酒也在努力地拓展(准确地说“守住”)自己的生存空间,如打入夜场、推崇健康,但是总觉得画虎类犬,在洋酒的文化氛围中很是别扭。与洋酒的历史传统相比,白酒缺的是时尚文化,与洋酒的时尚文化相比,白酒缺的是品牌营销。
        而在国外,白酒更是相形见绌,白酒大佬以法国的波尔多葡萄酒、苏格兰威士忌为例,证明仅仅靠企业“自说自话”不行,需要政府主导,提供“原产地保护”。问题在于,有哪个白酒能如洋酒到中国的“潜伏”可以达一二十年,可以长年地锲而不舍,可以不厌其烦地形象轰炸?白酒需要到外国“潜伏”,潜移默化,才能水到渠成,而不是吹糠见米。近有十一位教授上书教育部部长,敦请直面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岂止学校,“中国白”也如此,然又岂止学校和“中国白”?
        《中华老字号管理办法》现向社会征求意见,对于媒体热议的“外资必须撤出中华老字号”,据说商务部特别强调了国内包括港澳台资本必须控股中华老字号。令人担心的还在于,“中国白”在资本全球化的浪潮下,难保“清白”,或者“白里透红”。
        一唱雄鸡天下“白”,这个天下不仅仅是指东半球,还包括西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