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05:56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这里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

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以至中国人到海外谋生,都以开餐馆为业,成了我们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饨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倒使我们忽略了吃饭的真正意义。

中国人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一下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

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

二、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尤其是在经历了非典以后。还有,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来个汉堡方便等。这样一来在饮食上差异也就不太分明了。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不同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诸多语境因素,而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提高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

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和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

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文化导入成了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称呼语:

我们知道,每个民族都有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文化背景(cultural background),这种文化背景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受到它的制约。比如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王老师” “张护士”称为”Teacher Wang”“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

再如“Uncle Wang”(王叔叔),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2. 致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这是我们的文化习惯。而在英语国家中“Thank you.”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貌用语之一。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甚至夫妻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 ?”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含蓄和英语国家人的坦荡直率这两种不同风格。

可见,在讲英语的国家里,人们常常以“迎合”对方的方式予以接受,以示对对方的肯定或尊重;在我国,人们往往采用“否认”或“自贬”的方式予以拒绝,以示礼貌或谦逊。

3. 赞美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现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为那是她父母给的而不是她自身努力的结果。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

A:You look so beautiful today!

B: Thank you.

4. 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却对此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果你想要称呼一位陌生女子,却不知对方是否已经结婚,那么你就可以对到了结婚年龄的女子统称为Ms(女士),比如Ms.Smith(史密斯女士),来替代Miss和Mrs(小姐和夫人)。

在我国,很熟悉的人之间相遇,往往会无所顾忌的说:“啊呀,近来你胖了!”或者说:“你瘦了,要注意身体啊!”。人们一般认为是你在关心他/她,不会为此生气,因而问话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在国外可就不同了,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即使关系很熟,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回答,他们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5.打招呼

在讲英语的国家里,每当朋友、熟人见面时,总要相互打招呼或相互问候。中国人见面时的一句常用套话是:“吃过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meal?”)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呢。而正当他等着听你的下文时,你却谈起旁的事情。这样往往会使对方觉得莫名其妙。他们会想,不请我吃饭,干嘛问我吃过饭没有?英语国家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的表现在某些礼仪方面。如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的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反之会被认为是不重视、在意别人的礼物,才是不礼貌。

通过以上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语言与文化关系十分密切,离开特定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产生使用该语言的特定文化背景。明确这些道理对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来讲至关重要。

三、文化导入

1.文化导入的内容

英语的文化导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干扰言语交际的文化因素。

包括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惯用语句的规范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等。

2)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

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等。

3) 通过课文学习,接触和了解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

4) 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包括人生观、宇宙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等

2.文化导入运用的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必须遵循相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相关性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拓宽。文化导入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尽可能与语言教学同行。

实用性原则。指文化导入要注意与日常交际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对于那些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做到学以致用。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导入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

3.文化导入的课堂教学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因此,文化导入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是否能与语言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下分别从四个方面谈谈英语文化导入的课堂教学策略。

1)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的难点是某些词语的文化内涵。即使如Hello/Hi/Sorry等形式上极为简单的表达,困扰学生的并不是如何准确发音和正确拼写,而是如何得体运用。

对于这一类词语,教师应着重介绍或补充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必要时进行汉语文化比较,使学生不但知道它们的表层词义,更能了解其文化内涵。

例如,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词比汉语少得多,一个cousin涵盖了“堂/表兄弟,堂/表姐妹”等几种关系;而“农民”这个词在汉语里是统一的概念(泛指“农业劳动者”),英语中却以其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的不同,分别用farmer和peasant来表示。上述词汇指代范畴上的差别,表现了中西方民族在人际关系上不同的传统观念和社会风俗。

又如“狗”这个词在汉英两种语言里的表义都是一样的,但中国人常用“狗眼看人低”、“狼心狗肺”之类贬义词语,而英语中的习语“a lucky dog”(幸运儿)却表明狗在英语国家身价百倍。透过同一个词的不同联想意义,窥视出汉英两个民族各自的心态和习惯。

2)创设对话的文化语境

在日常对话中,学生最容易出现语用错误。这不仅因为对话涉及到交际用语的规范使用以及礼仪习俗,更由于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语言形式的选用总是受到时间、地点、话题、交际双方的情感、个性、社会角色及其文化背景等语境因素的制约。因此成功的对话课,除了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传授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该设置特定的交际语境,灵活选用适当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口头或笔头,双边或多边的言语实践活动。

3)挖掘语篇的文化信息

现行的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大部分语篇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特别是其中的文学作品,为学生了解外部世界提供了生动鲜明的材料。在语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引导他们随时随地的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4)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域文化。

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体、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文化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也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去汲取英语文化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消除由于文化差异给英语教学带来的障碍,达到有效地进行交际的目的.

                                            中西方习俗差异

1. 英美人姓名:名前姓后;中国人姓名:姓前名后。

2. 英美人忌讳问年龄(age)、 婚姻(marriage)、 收入(income)等问题。


3. 摩洛哥(Morocco)人认为"3"会带来昌盛;香港(Hong Kong)人非常喜欢"3",含义"高升";西方人认为"3"不吉利,点烟忌讳第三次点着。西方人推崇"7",祷告说7遍,孩子生后第七天请客,婚后7日举行纪念;而中国人逢"7"不探望病人。西方人忌讳"13",认为13是不幸的象征,许多楼不设第13层。


4. 欧美人厌恶突然拜访;中国人则对其感到惊喜。


5. 美国人离开晚会时通常不握手告别;中国人离开或会晤前总要打招呼或握手告别。


6. 中国人出门访友,进客人家门脱帽有礼;墨西哥(Mexico)的一些地区进屋脱帽被视为敌意之举;美国人遇友人向上提一提帽子,点头致礼;意大利(Italy)男子要将帽子向下拉一拉。


7. 中国人走人行道靠右边(right);而英国人走人行道靠左边(left)。


8. 中国人就餐时多用筷子(chopsticks);西方人则习惯用刀叉(knife and fork)作为进餐的工具。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之差异

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笔者认为,饮食方面的差异是最为明显的.也可以说是最为根本的。笔者试从饮食的观念、对象、方式以及性质出发谈谈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中的差异。

饮食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最重要不过的大事,饮食也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整个文化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能是核心成分。就中西方的饮食而言,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而且我们还可以透过饮食差异来洞察中西方人在民族形体、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等层面的差异。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中国的饮食观念表现为对美的追求,更具有感性美和艺术性。一道菜不但“色、香、味”俱全,常常还配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比如“孔雀迎宾”、“瓜灯之韵”、“半月沉江”、“桃园三结义”、“长生粥”、“凤凰胎”、“龙虎斗”、“全家福”、“东坡肉”等等,举不胜举。它的“色、香、味、名”都能激活你的每个细胞,勾起你无法抗拒的食欲,“名”让你一听就有想吃的欲望;“色”让你先睹为快、未尝便一饱眼福;“香”让你无法忍受美食的诱惑.垂涎三尺不能解渴:“味”则让你从种种诱惑中彻底解放出来,一饱口福.回味无穷,真是美不胜收啊!一道菜,就能同时让你得到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全方位的满足。如果说“名”、“色”、“香”还只限于形式,只能称作“包装”的话,那么,不可否认的,“味”便是其内容和实质。中国饮食的独特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就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与配料和辅料之味以及调料之昧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产生一种溢于言表的调和之味。这正像中国一贯主张的“大一统”思想,“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从整体出发,不管哪种原料都只是这道菜的一部分,不管哪个人也只是社会群体的一分子,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与中国饮食截然相反的是,西方的饮食很单调,即便有搭配,那也只是一种拼凑。就垒一盘“法式羊排”来说吧,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这仍然没有摆脱“羊排就是羊排,土豆就是土豆”的模式。在滋味上这些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道,一点儿也没有中国饮食的调和之美,更无艺术可言。西方的饮食观念倾向科学、理性化,他们最关心的是营养,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而对于食物的色、香、味却不是那么在乎。即便每顿饭菜的口味干篇一律,对人毫无食欲可言,但理智告诉他: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虽然这种饮食观念有点机械化,可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是有益的。西方另一个显著的饮食观念就是快,这也正是为什么“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必胜客”等快餐这么风靡的原因所在。虽然这种快餐饮食正符合了西方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个性特征,但似乎又与他们那注重营养的心理相冲突,所以,很多西方人都把这些快餐称为垃圾食品,看来,他们在快与营养之间还是有了自己的选择。

二饮食对象的差异西方人的饮食以肉类、奶制品和面食为主,他们几乎天天都在吃牛肉、啃面包、喝牛奶。而中国人则是以大米、面粉和蔬菜为主食。为什么西方人不选择大米为主食而中国人也不选择肉类为主食呢?因为在特定的环境下,人的生产活动必然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人的生产活动所能产生的可供人选择的对象就是有限的,人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马克思和思格斯对此都有过极深刻的论述,他们指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就中西方人而言。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对其饮食对象的选择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的自然条件很利于农业发展。在它广阔的领土之上,有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和很多江河湖泽。还有广大的肥田沃土。而且,位居东亚的中国还受着典型季风气候的偏爱,强大的夏季风,在高温季节带来充沛的雨量。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着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华夏文化。相比之下,西方的自然条件就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土地贫瘠,土质很薄.缺少水分,不宜种水稻,但适合种植麦子和草,大片的草原养肥了大群的牛羊。再者,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这样,发达的畜牧业便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食品和奶制食品。西方人又很注重营养的摄取。因此,西方人一般都是大骨骼、高个子、长腿、宽肩、肌肉发达、身体健壮,但中国人却身材矮小、体质瘦弱。虽然这些食物给了西方人一个强健的体魄,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困扰——肥胖。据统计,西方人肥胖的比例远远高于中国。饮食对象的不同并不能说明每个中西方人都酷爱自己民族的食品。实践表明。有中国人喜欢西餐的,也有西方人喜欢中餐的。但是,在商品经济不太发达.交通不够便利,中西方不能顺利地进行商品交换时,人们也只能作出没有选择的选择。

三饮食方式的差异在中国,任何一次进餐,任何一个宴席,不管人数的多少,也不管是何目的,都只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我们暂且把它叫做“会餐制”。“会餐”,顾名思义,就是所有的人围桌而坐,把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这样,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我们暂不论这种饮食方式的卫生程度如何,但它确实反映了汉民族“大团圆”的民族心理。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互相尊重、礼让的传统美德。但是,如果过分地“让”,那就成了退缩、懦弱;如果在办理公事上掺人个人的“人情”。那就成了拉关系、走后门。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在继承传统美德上应该取舍有道。把握好一定的度,不要把昨天的糟粕当成今天的宝贝.更不能把祖宗的精华变成了我们的糟粕。在西方,不管是自家人吃饭还是宴请宾客,都采用“分食制”,即根据人数的多少把食物分成几小份,每人一份,各吃各的,互不相扰。虽然这种饮食方式符合卫生的要求,但这样总让人觉得缺少点儿什么,似乎过于冷清,没有中国人同桌共食的欢乐气氛。现在西方比较流行的自助餐也是这种分食制的变换式。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这种饮食方式也突显了西方人以个人为本位,崇尚自由,注重个性的民族特点。早期的西方人基本上是游牧民族或航海民族,航海事业的发展。便利了他们到海外经商,也为他们进行海外殖民活动奠定了基础。长期的殖民活动不仅给西方人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也使西方入养成了酷爱独立、自由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为了经商,他们四处流动,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被大大削减,家庭观念也相对淡薄。由于是以个人的活动为中心,所以强调的自然就是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纵使在集体活动中,也要充分显示个人的相对独立性。为了要突显个人、强调个性,就必须要有较多的自由。因此,个人意识与自由意识往往难舍难分。在个人意识浓厚的社会里,个人要求获得较多的自由,尽可能不受集体的限制和

约束。

 

                                        东西方饮食差异

东方和西方,看起来是个地理问题,但实际更是一个文化问题。东方,主要指亚洲文化圈,尤其是中华文明辐射的区域,而西方,则是指希腊、罗马文明影响的欧美地区。文化的内容涵盖哲学、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饮食是人类的生存的重要元素之一,自然也有着东西方差异的重要体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曙光最早照耀到的地方。在史前时期就有了高度的发展。原先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随着农耕时代的来临,逐渐变成定居生活。定居后的生活主要依赖于土地,以农作物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而定居的稳定生活又造成的人口大量繁衍,造成粮食紧缺,更进一步的开垦荒地,使农业占的比较越来越多,畜牧业受到了很大抑制。在人类的食物当中,以素食为主。当然也有肉类食物,但受条件限制,只有社会上层的人才能经常吃到。所以古时称有地位的人为“肉食者”就是这个意思。大部分的人只能以素食为主,所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就是说人们生活以五谷杂粮为主要的营养提供,果类食物也起到辅助的作用,能增加点肉类食物对身体是有好处的,蔬菜之类的可以帮助我们补充营养。这是我们古时候的饮食模式,这里面有主观的选择,但更多的是客观条件的限制。

而西方社会主要由游牧民族发展而来。游牧生活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地方,也就很少有农作物的播种与收获了。食物的来源主要就是肉类了,来自于放牧的牛、马以及猎物等。另外还有动物的奶类,即以肉、奶为食。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民族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有了固定的居住场所,但这种饮食模式还是延续下来了。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细节问题上来看一下这种文化差异。东方社会,以中国为代表了,吃饭主要是靠筷子。也就是两根小棒。在西方人看来,真的很神奇。就这么两个小棒,能以不变应万变,对付所有的食物了。小小的筷子就能得中华文明的精髓了。古时候筷子不叫筷子,是叫箸的,李白有诗“停杯投箸不能食”,就是指的筷子。历史记载了商代纣王荒淫无度,用的是象箸,即用象牙制作的筷子。由此可在,在那个时代之前,就但后来为什么又改叫筷子呢?据说与古代江南的船家有关系。江南地区,水网遍步,所以很多人以行船为生。在行船过程中要吃饭,也离不开这个箸,但箸和住同音啊,行船的人怕船往啊,就替它改了个名,叫快,也就是让船走得快一些。加上竹头,就是筷子了。

那西方人吃饭用的是什么?是刀和叉,这和他们的游牧习性是分不开的。游牧民族经常要为争一块地和其它部落作战,他们吃东西很勿忙,食物又是以肉食为主,常常是整块的动物腿或什么的,那么怎么把这个食物吃到嘴角呢?手边常有的工具就是刀,用刀将肉割下来,送入口中。等他们有了安定的生活后,还是用刀作为吃饭时的工具。但慢慢的也发现用刀有不方便的地方了,用刀割了肉以后直接送入口中,不是很安全,而且也不够文雅,于是就产生了叉。一开始是两头的叉,慢慢又有了三头的,以至于更多。叉不能单独使用,必须用刀在前,用叉在后。刀叉配套使用,不超过500年历史。比起中国的筷子,实在是小字辈了。

我们看东西方的饮食差异,不难看出食物的品种上,东方以素食为主,西方以肉、奶为主。那哪种饮食模式好呢?素食模式有个缺点,就是脂肪和蛋白类食物少,有可能造成蛋白质营养不良。但是在东方的素食文化中,却暗存着一种巧妙的平衡,那就是大豆为代表的豆类食物占有重要比重。豆类是五谷之一,在中国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席位。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且钙的含量也不少,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而且是廉价的营养来源。而西方的饮食模式,看起来蛋白质,脂肪类是很充足,但是现在这种饮食的缺点已经越来越明显了,那就是流学病学研究发现,这种饮食模式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有密切关系。

选择以素食为主,有主观因素,更多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人口太多,吃饭的问题只能靠廉价的谷类及豆类来解决。并不是人们不想吃肉类。但正是这种特定条件下的选择给中国以及亚洲地区的人们带来了深远的健康影响。流行病学营养发现,在日本,中国等以素食为主,又大量食用豆类食物的地区,癌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惊人的低。而现在条件好了,大部分的人可以自由选择食物,城市的居民的饮食结构已经逐渐西化,也就是肉类、奶类的食用在增加,高油、高糖、高脂的东西吃得越来越多,相应的在疾病谱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发病率很低的心脑血管疾病也在逐年增加。而在以后的若干年后,这些慢性疾病将会是影响人类生活的最主要的疾病负担。

西方的流行病学病和营养学家们都认识到西方膳食模式的缺陷了。因此,为了控制癌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参考东方的传统饮食模式,建议人们控制饱和脂肪、胆固醇的摄入,要增加蔬菜水果,还要多吃粗粮。而我们作为受惠已久的东方人,更应该珍惜我们传统的饮食模式,当然,对于肉类、奶类的摄入可以适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