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安全官员"说"不安全感":最大的不确定性还在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22:24

  责任担当,让他们习惯于不出游、不休假、不关手机——

  “上海11·15大火”、“南京高架桥钢箱梁倾覆”……近日接连发生的安全事故,再度敲响安全生产警钟。人们在震惊之余,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三令五申的安全法规、一次次严厉的责任追究,为何挡不住悲剧的发生?近日,记者走近部分分管安全的政府官员,从他们的视角中寻找答案。

  “手机铃声一响,血压就升高”

  尽管受访的“安全官员”都不太愿意表露心中的“隐痛”,但记者在与他们的交流中,还是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肩负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离2010年过去还有一个月,对于已经干了近10年徐州市安监局长的潘振来说,每年此时都很难熬:“我有个习惯,每年12月31日不到夜里12点不让职工离岗,因为只有过了12点,才能给一年的安全生产画上圆满句号。”

  2001年,徐州发生的7·22矿难成为建国以来我省最大的煤矿事故,造成92人死亡,这次事件让后来坐在安监局长位置上的潘振一直如坐针毡。“全省26对矿井全在徐州,全省地下开采的石膏矿也都在徐州,安全责任可想而知。说实话,刚上任时真想调个岗位。”潘振说,这10年每一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手机从来没关过,连洗澡也随身带着。毫不夸张地说,只要铃声一响,血压就升高。潘振自嘲,要是今年12月份不发生大事件,那他就创造了徐州两年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纪录,“如果这也算政绩的话,恰恰说明安监局长这个岗位不好干。”

  “安全官员”们的“不安全感”比谁都严重,主要缘于4个字——责任担当。

  “平时工作再卖力,只要出了事故,就会有一种内疚和自责。”泰兴市安监局长朱群智感触尤深。他说,抓安全,就要学会“只谈责任、不谈功劳、敬畏职责”的思维方式。朱群智上任才三年,但他已经养成了和潘振一样的工作习惯,不出游、不休假、不关手机,“安监局长的岗位本身就是一种监督,它让你懂得,安全从来就来不得半点马虎。”

  “出了问题,该担责就担责。如果总担心失去官位,把官帽顶在头上,那压力肯定更大。”分管安全的南京市副市长罗群的体会是,“很多人说安全市长不好当,压力太大,其实不管什么工作,只要你把它当回事想干好,都一样面临压力。”

  “最大的不确定性还在人”

  其实,采访“安全官员”的过程并不顺利,记者联系采访屡屡被“谢绝”。一位“安全官员”道出了他们对媒体谨言慎行的原因:“干这一行强调的就是行胜于言,过头话说不得啊!”

  “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套体系能做到完全杜绝安全事故。”南京市副市长罗群说,每个个体、任何环节的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正因为如此,全民安全意识、安全责任的养成至关重要。即使未来有一天,我们有了完善的城市安全体系,建立了健全的安全规则,哪位驾车人刹车时错踩到油门,还是有可能酿成伤亡事故。政府要做的是,尽量减少、消除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而这恰恰是安全防范的难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