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拍一部叫《新兵第一天》的纪录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08:41
  那么你会怎么做?你会从哪里着手?你会用什么样的结构?你会用什么样的手法?
  充满了惶恐、兴奋和憧憬的孩子们,他们来自中国的很多地方,来自平原、山区、乡村或者城市,他们生命的至少两年的时间要离开家园,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环境,很多孩子没有上完高中甚至是初中,他们注定要失去很多东西,也许可以得到很多东西,他们可能在这里成长,也可能在这里开始体会人世的险恶,从而失去纯真。
  你也许体会不出来当新兵的感觉,没有关系,你一生肯定要无数次地体会当“新丁”的感觉,第一次认识小朋友,第一次上学,第一次坐火车上大学,在大学校园做新生让师兄来给你开“迎新会”,这些都可以给你一种类似新兵的情绪。当然,这里也有巨大的不同,他们注定要被由一个个体强迫进入一种群体状态,他们属于某个连队、某个班、某个班长手下的某名战士,从此他们每个人的起床时间,每天的时间安排,甚至走路的方式,说话的语气都将不再是他们自己所能控制的了。
  这里是一个群山环绕下的东北小城,新兵们将可能在黎明或者在暮色降临的时候来到这里,这里寒冷,他们来自南方或者北方,在北方逼人的寒气当中从火车下来,也许很多人的动作还很笨拙,意识很模糊,用怯生生的眼光看着这个陌生的城市,他们会立刻被规整,被修正,这个时候也许我们的镜头应该从车厢里就开始跟随着他们,用一个第一视角来表现这个场景。然后当他们下车之后就转为第三视角,是远景和特写的切换,在近景当中有正反打,因为在这个时候部队的领导很有可能讲话。可是这个方案是最平淡无奇的。
  然后从程序上讲应该是一个运送到连队的过程了,他们所在的连队在一个偏远的山区当中,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哨所可能要走几公里才到,或者干脆就住在山上。扯远了,在路上的这个过程当中,只能在运送他们的大客车里进行拍摄,窗外的景色和他们的默然,互相的正反打,这是目前唯一想到的场景,如果花样可能也只有在镜头的角度、运用和音乐的使用上了。至于在这里用不用采访,还没有考虑成熟。
  在来到这个中队之后,应该就到了最难的部分了。因为在这里我们需要阐述些什么了,不论是从内到外,都不能显得无力。如果到这里都完整地纪录下来,再好,充其量也只不过是流水帐,这是最忌讳的。我们不再生活在卢米埃尔的时代了,你只要记录下来一个过程就可以是一部非常好的片子。
  也许我们需要一些表演,与其在他的表面意识的支配下说出一些冠冕堂皇我们都知道新闻联播里面常常说出来的话,我不如像佛来哈迪一样按照需要的意图进行一些表演,这些手法的运用应该是极其谨慎的和具有“理想真实性”的,因为军队这个集体的表面意识束缚的强大超出社会很多,比较符合真实心理状态的表现或者话语据我的认识基本上找不出来。
  这时候我们就要开始考虑一些困难了,首先,你的时间不容许你有更多的时间深入你的拍摄对象,你的时间不超过48小时,除非你又准备拿起理想真实的武器,打算用更长时空内发生的素材,然后按照一天的顺序来将他们排列剪辑,也许我们需要蒙太奇的手法呢,刚刚我还想到,也许应该有那么一段平行蒙太奇的表现,把两个战士稍微不同的命运作一表现呢。
  其次,我们的对象应该是群像还是个象,如果从象《意志的胜利》那样的角度用镜头语言更多的说话的话,群像就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要表现一种集体的威力,一种广角的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运用就要联合表现出这种张力来。而个象是永远必不可少的,首先,群像不可能连续充满我们的片子,他顶多有一分钟左右,甚至只是几十秒钟的问题,而更长的时间则需要用我们的个象来表现,任何片子都离不开个象,我们甚至祈望这个个象能象我们想象中一样地活动,就象佛来哈迪的《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中,那个叫拿破仑.尤里西斯的小孩一样,几乎完全象征着创作者个人的影子,童年的影子。
  首先,战士能不能被组织这么多的活动。如果他没有这么多的活动,我们怎么来组织或者表现。(“理想性真实”再次被祭起)也许这个想法太超出现实了。
  回到另一点,“交流”,这是个最重要的问题,现代记录片比以前最强大的地方就在于他们表现交流的手段和方式已经空前强大,这里指的是同期声的运用。在这里,我们有三种交流,新兵之间的交流、新兵和军官以及班长之间的交流、新兵和拍摄者,我们的摄象机之间的交流。
  第一种交流,因为我们摄象机的存在,我很担心这第一种交流能够被我们摄取的程度,而且新兵之间的交流可能因为各自心境的不同和最初的惶恐有很有限的表现。第二,上下级的交流,我很怀疑我能摄取到他们交流的全面,毫无疑问,因为摄象机的存在,因为我的摄象机不光是被当成一种记录的工具,在那里还被以为着一种宣传,一种上级的权威,任何的表现都是从表面意识上来讲都具有极大伪装性的。第三,新兵和摄象机之间的交流,这里就涉及到要不要进行直接的采访这样的问题,如果直接地采访,那么又能运用什么样的问题和方式,采访的地点在哪里,允许不允许有他的上级在场,我们希望从他的回答中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和取向。
  老实说,如果没有精彩的问题,没有精彩的对象,我是说合适的富有个性的新兵,我宁愿没有这样的采访,过多的采访会妨害一部片子的节奏。话语其实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包含着无数的歧义和指向。
  可是我想,一定还是会有采访的。我最近几天看了很多装模做样的跟镜头,很多纪录对象在镜头威逼下说的一些话。这种所谓的真实其实是最大的造假,你要说出什么意思,就干脆用你的镜头语言或者解说词直接说出来,甚至直接用戏剧性的镜头语言表演出来好了,不要滥用这种长镜头,这是对长镜头的亵渎。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拍摄者和对象之间关系的处理,就是说,在镜头前面的人和在镜头后面的人,本来,通过这种镜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双方就已经处于一种不平等的状态之下,一方用镜头来窥视另一方的行动,甚至心理活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残忍的窥视,这个本身当然要靠拍摄者的技巧和交流的本领,还有最重要的是,相当高程度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不是开玩笑,这是必不可少的,文如其人,片子也如其人,我想拍摄者应该具有高度的理性和忘我的精神,洞察力,不能具有功利性,包括一般新闻人的猎奇性,都应该考虑和选择使用,镜头的选用和拍摄方式要符合原则和构思主题。
  而且,作为一个强制性的集体,在军队当中更很难和被拍摄者谈什么平等的交流,有的时候这种巨大的落差逼使拍摄者不得不用命令式的方式,而被拍摄者也“是”“是!”,这已经是需要在拍摄中实时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了。
  以上是一段小小的构思,抛砖引玉,希望能和大家交流,大家有什么新鲜的想法或者不同的见解,希望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