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國的100次事件--前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59:45
    《影響中國的100次事件》中,既有商湯滅夏、三家分晉、楚漢之爭、三國鼎立、三分
歸於西晉、北魏統一北方、隋文帝統一南北、陳橋兵變、靖康之變等封建王朝更替之際的著
名事件,也有百家爭鳴、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白虎觀會議等學術流派的紛爭;既有焚書坑
儒、魏武滅佛、神不滅和神滅論風波等宗教史上的教派教義之爭,也有商鞅變法、鹽鐵會議、
隋文帝改革、永貞革新、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洋務運動等政治、經濟的改革和改良;
既有王莽改制、慶歷新政和慶歷黨爭、袁世凱復辟帝制、吳楚七國之亂、八王之亂、安史之
亂、藩鎮割據等進步和保守的鬥爭,也有秦始皇統一中國、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康熙撤藩與
平定三藩之亂等統一和分裂的鬥爭;既有陳勝吳廣起義、黃巾起義、北魏各族人民大起義、
隋末農民起義、黃巢起義、王小波李順起義等等波瀾壯闊的農民運動,也有漢武帝抗擊匈奴,
岳飛抗金、戚繼光抗倭、康熙帝抗擊沙俄、三元裡人民的抗英鬥爭的反壓迫、反侵略鬥爭。
這些重大歷史事件,或建立新朝,一統天下;或推翻舊制、解放生產力;或反抗外來侵略和
民族壓迫;或進行政治體制的改革和改良,等等。有的可歌可泣、令人奮起;有的複雜多變,
令人深思。今天的中國是歷史中國的發展。從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中,我們可以有所借鑒、
有所啟示。

                                 前言

    《中國100系列叢書》是不同於一般通史著作的讀物。它是以中國歷史上的人物、
事件、戰爭、著作、文化為線,通過敘述100個對中國歷史進程產生影響,為發明創造、
學術文化和中外關係的發展與開拓而作出貢獻的人物;100件在中國歷史上的諸多王朝
更替之際、學術流派的紛爭、宗教史上的教派鬥爭之時及重大歷史轉折關頭所發生的事
件;100次為統一、為正義、為爭霸或為奪權而進行的戰爭;100本翔實、系統地記錄中
國數千年科學文化歷史的典籍和100種光輝燦爛、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學術文化、語
文文化、民俗文化、器物文化,來概括中國通史(1919年前)的精髓的。
    在中國歷史的發展長河中,我們的祖先曾經創造了數以千萬計的文化結晶,導演過
數以萬次的威武雄壯的戰爭活劇,也發生過無數次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事件,湧現了
成千上萬個富有創造、千姿百態的人物,遺留下浩瀚無垠、汗牛充棟的歷史文化典籍。
這套《叢書》對這些人物、事件、戰爭、著作、文化的選擇,都以「100」為限,只是
表明它們在中國歷史發展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和影響。雖然這種有限的「百題」系列,
比之於無限的中國歷史真實的存在,是可謂掛一漏萬、滄海之粟,但卻是一種謀求介紹
中國歷史知識的新的追求和嘗試。人們可以從中瞭解中國歷史上有影響的政治家、思想
家、文學家、軍事家、外交家的智慧和風采、瞭解紛紜複雜的歷史事件的真相與內幕,
瞭解刀光劍影、你死我活的戰爭較量以及精神歷史文化的形成的真諦。「文章極處無奇
巧」,將數千年的中國歷史,以人、事、戰爭、著作、文化等五大專題來概括,既簡明,
又扼要,適合當代讀者讀書、讀史的趣向。這是《中國100系列叢書》的宗旨之所在。
    戰爭是最著名的流血事件;著作則是文化結晶的載體。
    《中國100系列叢書》中的《影響中國的100個人物》、《影響中國的100次事件》、
《影響中國的100次戰爭》、《影響中國的100本書》、《影響中國的100種文化》,雖
然仍未脫出中國歷史著作的政治(人、事)、經濟(事、書(典章制度))、軍事(戰
爭)、文化(書、專題文化)為綱的窠臼,但將《100次戰爭》和《100本書》,從事件
和文化中單獨析出,獨立成卷,更加突出了戰爭這個流血政治在中國幾千年歷史變革中
的作用,突出了中國源遠流長的史學著作、哲學著作、科技著作、地理著作、天文歷算
及醫藥著作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的突出地位和作用,這也符合中國歷史的實際。與世界
文明發展史的脈絡相比較,這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不同之處之所在。
    本書各卷內容,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分則獨立成卷,合則融為整體。《影響中國
的100個人物》中,列舉秦始皇、漢高祖、唐太宗、武則天、宋太祖、遼聖宗、成吉思
汗、康熙等帝王;老子、孔子、墨子、莊子、荀子等思想家;周公、諸葛亮、包拯、范
仲淹、王安石、岳飛、林則徐等將相;扁鵲、張衡、蔡倫、張仲景、祖沖之、李時珍等
著名科學家、醫學(藥)家;屈原、司馬遷、班固、王羲之、李白、杜甫、司馬光、曹
雪芹等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旅行家;陳勝、項羽、黃巢、李自成、洪秀全等
農民起義領袖;張騫、班超、玄奘、鑒真、文成公主等民族關係和中外交通史上的先行
者;
    孫武、孫臏等軍事理論家。「人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歷史是追求自己目的人的活動
而已」。本書列舉的100個作為個體的人,或大浪淘沙,或艱難玉成,但都在創造中國
歷史的實踐中扮演一定或重要角色,承認個人在創造中國歷史發展中的作用,通過對這
些人物的言談舉止的描寫,寫出他們的神韻、性格、思想、氣質、情感、慾望、愛好等
等,這是史學工作者的神聖職責。本書對這些人物的述寫,則主要挑選傳主一生中對中
國歷史有重要影響的事跡進行描寫、敘述,「寓論於史」,別開生面。讀者也可以見仁
見智,按照評價歷史人物的客觀標準和主觀愛好,排定這些人物的座次。
    《影響中國的100次事件》中,既有商湯滅夏、三家分晉、楚漢之爭、三國鼎立、
三分歸於西晉、北魏統一北方、隋文帝統一南北、陳橋兵變、靖康之變等封建王朝更替
之際的著名事件,也有百家爭鳴、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白虎觀會議等學術流派的紛爭;
既有焚書坑儒、魏武滅佛、神不滅和神滅論風波等宗教史上的教派教義之爭,也有商鞅
變法、鹽鐵會議、隋文帝改革、永貞革新、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洋務運動等政治、

經濟的改革和改良;既有王莽改制、慶歷新政和慶歷黨爭、袁世凱復辟帝制、吳楚七國
之亂、八王之亂、安史之亂、藩鎮割據等進步和保守的鬥爭,也有秦始皇統一中國、成
吉思汗統一蒙古、康熙撤藩與平定三藩之亂等統一和分裂的鬥爭;既有陳勝吳廣起義、
黃巾起義、北魏各族人民大起義、隋末農民起義、黃巢起義、王小波李順起義等等波瀾
壯闊的農民運動,也有漢武帝抗擊匈奴,岳飛抗金、戚繼光抗倭、康熙帝抗擊沙俄、三
元裡人民的抗英鬥爭的反壓迫、反侵略鬥爭。這些重大歷史事件,或建立新朝,一統天
下;或推翻舊制、解放生產力;或反抗外來侵略和民族壓迫;
    或進行政治體制的改革和改良,等等。有的可歌可泣、令人奮起;有的複雜多變,
令人深思。今天的中國是歷史中國的發展。從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中,我們可以有所借
鑒、有所啟示。
    《影響中國的100次戰爭》中,有決定或影響某一階段歷史發展進程的重大戰爭,
如涿鹿之戰、牧野之戰、越滅吳之戰、晉滅吳之戰、淝水之戰、隋滅陳之戰、蒙金之戰、
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辛亥武昌起義戰役等等;有農民的起義和農民的戰
爭,如黃巾農民起義戰爭、隋末農民戰爭、唐末農民戰爭、太平天國運動的戰役及捻軍、
回民大起義等等:有為維護統一和反對落後的生產方式的侵擾而進行的戰爭,如西漢平
定七國叛亂之戰、漢武帝反擊匈奴之戰、隋反擊突厥之戰、唐反擊東突厥之戰、宋遼戰
爭、宗澤東京保衛戰、和尚原之戰、順昌之戰、柘皋之戰、釣魚城之戰、清平定三藩叛
亂之戰、清平定准噶爾叛亂之戰等等。有反抗外來民族和侵略的重大戰爭,如明東南沿
海的抗倭之戰、鄭成功收復台灣之戰、鎮南關大戰、台灣軍民抗日之戰、東北軍民抗擊
沙俄入侵之戰等等。從這些戰爭和戰役中,我們從戰爭發生的背景和原因、作戰的行動
經過及戰爭的性質及勝敗的原因等方面,探討作戰決策和作戰指揮的得失,概括中國歷
代戰爭的概貌及對歷史的影響。戰爭是政治的手段,是流血的政治。希望讀者在閱讀本
書的同時,經受血與火的洗禮,從而為人類理性的、長久的和平而不再戰。
    《影響中國的100本書》,則有選擇地介紹了上起先秦,下迄清末的哲學和思想類
著作,歷史學類著作,科學醫藥類著作,地理、軍事類著作,語言文字類著作。其中既
有儒家的經典《易經》、《春秋》、《論語》、《孟子》等等,又有諸子百家的代表作
《管子》、《老子》、《莊子》、《荀子》、《墨子》等等。既有記敘中國綿延2000年
之久歷史的所謂傳統的正史——二十四史,又有開創新的史學體裁的《資治通鑒》、
《史通》、《文史通義》、《新史學》等等。既有哲學戰線上的兩軍對壘的代表論著,
又有軍事、醫藥、科技、地理方面的開山之作。多少年來,人們一直感慨中國文獻海洋
之浩翰,感歎人生之短促,以至皓首而不能窮經。本書刪繁就簡,擷取100本書,從其
成書的經過、主要理論主張及影響諸方面予以縷述,使讀者看一篇有一篇所得,讀一篇
有一篇的感想。
    《影響中國的100種文化》,則臚列經學、哲學、宗教、實學、理學、史學、甲骨
學、天文學、算學、法學、兵學、邏輯學、美學、經濟管理學、醫學、農學、心理學等
學術文化;
    烹飪、茶、酒、刺繡、絲綢、服飾、謎語、燈彩、扇子、風箏、氣功、圍棋、象棋
等風俗文化;古都、宮殿、佛寺、古塔、古窟、青銅器、兵器、銅鏡、銅鼓、俑、玉器、
陶瓷、傢俱、錢幣、鐘表等器物文化;漢字、報刊、詞曲、詩歌、小說、相聲等語文文
化。這些文化的存在與發展,從框架上展示了中國文化植根於深厚的華夏土壤中的燦燦
內容;從敘述上,突出這些文化發展的演變軌跡,又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歷史盛衰
演變的艱難歷程。
    《叢書》在各卷專題的確定上,則盡可能地避免重複和交叉。如張騫、班超、鑒真、
文成公主等,既是民族關係和中外關係史上的先驅者,又以其特殊的史跡「張騫通西
城」、「班超出使西城」、「鑒真東渡」、「文成公主入藏」而載入史冊。
    《叢書》只將其列入《影響中國的100個人物》中,其事跡也隨之並入。但有些人
物,如著名的諸子百家、著名的史學家、科學家、軍事家、醫學(藥)家、改革家等,
其人其事其書,則有重複列舉者,如老子和《老子》、孔子和《論語》、墨子和《墨
子》、孫武和《孫子》、沈括和《夢溪筆談》、李時珍和《本草綱目》、孫中山和《孫
文學說》等等,一是為了保留各卷內容的系統和完整;二是其人其文的寫作,前者突出
其人在歷史上作出的重要影響的事跡;後者則述其成書的經過、觀點及對歷史的潛移默
化的作用,似可相互補充。又如陳勝和秦末農民起義,黃巢和唐末農民起義,洪秀全和
太平天國運動,秦始皇和秦始皇統一六國、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焚書坑儒,漢高祖和
楚漢相爭,唐太宗和貞觀之治,康熙親和撤藩、平定三藩之亂、抗擊沙俄等等,均是人
事交叉的經緯之戰,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交織之處,便是中國歷史的多姿多彩的畫卷。
再如《100次事件》和《100次戰爭》中的隋末農民起義和隋末農民戰爭,明末農民起義
和明末農民戰爭,護國運動和護國戰爭、護法運動和護法戰爭等,前者側重農民起義事
件的因果關係及政府決策的利弊等方面;後者則著重敘述戰爭的經過、結局及作戰過程
中的指揮得失等。這是讀者在閱讀時必須加以注意的。
    「鴛鴦繡取從人看,要把金針度與人」。《100系列叢書》的編撰宗旨和主要內容
及體例特點等等,大致如上。在《叢書》即將付梓之際,略述數語,聊為「前言」或
「編者的話」。
                               張秀平
                           1992年7月於北京      序

    本書是《中國100系列叢書》的一種。它的內容已由書的題目表達得很清楚,那就
是介紹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一百件大事。
    歷史的發展過程,是由大大小小歷史事件組成的。歷史事件的發生,有些是偶然的,
有些是必然的。一般說來,重大的歷史事件,都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社會矛盾不同程
度激化的結果。人類社會在其演進過程中,某一方面或全面的矛盾由量變趨於質變,以
及激化了的矛盾得到各種形式的解決,都通過英雄人物和人民群眾的活動表現出來。歷
史人物的這種活動,就表現於重大的歷史事件,而重大歷史事件,往往也就成為歷史不
同發展階段的重要標誌。因此,瞭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實際上也就認識了某一民族和
國家的歷史發展的大體進程。我們的祖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因而創造了「紀事本末」
這種歷史編纂學形式,通過若干歷史事件的敘述,使人們對一個時代或一個朝代的歷史
進程有所瞭解。這個傳統,我們應該加以繼承和發揚。
    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王朝不斷更迭,歷史人物的活動豐富多采,重大歷史
事件層出不窮。或建立新朝,統一天下;或推翻舊統治,解放生產力;或反抗民族壓迫;
或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如此等等。有的可歌可泣,令人奮起;有的複雜多變,令人深思。
今天的中國是歷史中國的發展。從這些重大歷史事件中,我們可以有所借鑒,有所啟示。
    重大的歷史事件從來是歷史研究的熱點。其中有不少事件在千百年中議論紛紜,莫
衷一是。例如秦始皇焚書坑儒、王莽改制、王安石變法,等等。還有許多事件,儘管對
於它們在歷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的評價,大體一致,但對其中的人物活動、具體經過以及
社會影響等等,往往亦有異議。這種意見不同的現象,是正常的;而且隨著研究的不斷
深入,還會出現新的不同意見。正因為如此,要想對重大歷史事件作恰當的表述,殊非
易事。但正因為如此,這些事件也就更容易激起人們的興趣。
    本書的內容,上起夏、商,迄於「五四」,時間長達數千年。編者在選擇歷史事件
時,頗見匠心;執筆者在敘述時力求平妥準確,從中可見研究有素,而行文的生動流暢,
更便於讀者的接受。可以相信,這本篇幅不大的知識性讀物,一定會對讀者瞭解我們祖
國的光輝歷史,有所幫助。
                           陳高華
                          199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