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陈俊贵25年守烈士墓近日遭遇生死之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25:02
退伍老兵陈俊贵25年守烈士墓近日遭遇生死之劫 2010年08月21日 12:58 解放军报

陈俊贵擦拭烈士墓碑。卜凡摄

        8月4日至5日,记者在天山深处的乔尔玛烈士陵园,与守墓老兵陈俊贵一起生活了2天,再次被老陈的点点滴滴所感动。

        义务讲解员

        2008年12月26日,天下着大雪。在武警伊犁州支队徐祖应、梁东义两位领导的鼎力相助下,记者冒雪驱车300公里,拜访了陈俊贵。采写的《天山深处的守望》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无数读者为陈俊贵的有情有义感动,为魂归天山的筑路官兵落泪。直至2009年11月26日,陈俊贵应邀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陈俊贵出名了,但他依然还是他。8月5日一大早,记者起床后散步,发现老陈早已拿起扫帚打扫陵园,接着擦拭烈士的墓碑。简单用过早餐后,就有人来这里看他,听他讲述那个年代的事情,在他的引领下祭奠为新疆修路而献身的烈士。

        上午不大一会儿,记者就见到了6群人:

        江苏连云港事务管理局的10位机关干部。局长宋波作为援疆干部,曾来过乔尔玛,听过老陈为救命恩人守墓24年的感恩故事后,心里就想着要让同事们来这里感受一下。他告诉记者,大家看了后,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这真的是一次深刻的现场教育;

        尼勒克县金仁台学校校长李琏特意雇了1辆面包车,带全家三代23人来看陈俊贵,最大的72岁,最小的2岁。他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我们子子孙孙永远不能忘了那些为国捐躯的人们;

        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物理教师唐盛一行。唐老师的女儿在北京地质大学读书,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他深知“做人”功课的重要,于是便约上尼勒克县第一中学校长李伯忠来到乔尔玛请陈俊贵为女儿“补课”。唐盛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军人,哥哥同班的2个战友就是在修筑天山公路时遇雪崩牺牲的。李校长动情地对记者说:回去后,我要组织全校的师生来这里“补课”。临别时,唐老师的女儿唐玥工工整整地为记者留言:“今天来到乔尔玛烈士陵园,与父亲一起缅怀烈士。他们的英雄事迹让我铭记在心,是他们的无畏与坚持,才让我收获今天的感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2团老一辈军人的5位子弟:在上海做生意的庞春琴,伊宁妇幼保健站的班春花夫妇,伊宁市开发区管委会的张军等,这几个人是同学,都生在新疆长在新疆,对新疆有不解之缘。他们和陈俊贵一道祭奠过烈士之后,到老陈夫妇的简陋住处看了看,给老陈带了一大包烟、酒和一些好吃的。没等聊上几句,又来了一群参观的,要听陈俊贵的讲解。快要分别时,来自上海的庞春琴把陈俊贵的妻子拉到一边,硬是塞给她几张百元钞票,含着泪连连说道:就一点心意。……

        在陈俊贵的住处,记者看到3个签字本,密密麻麻都签满了。据悉,仅7月份,老陈就接待了来这里瞻仰烈士的社会各界人士8000余人。有时,他一天要讲解30多场。

        生死之劫

        陈俊贵的老部队——武警部队交通6支队在时隔30多年后,来到乔尔玛重修天山路,并且就与陈俊贵做邻居。记者从6支队乔尔玛项目部那里得知,今年初,陈俊贵经历了一场守墓25年来从未遇过的“生死之劫”。

        去年11月,在乔尔玛附近的零星人员全部下山,项目部的官兵也打道回府,进行冬训。陈俊贵一如既往地在乔尔玛陪伴着168位烈士。这以后,乔尔玛连着下雪,最大时雪深达2米多。气象部门通报,这场大雪是当地有文字记载60余年最大的一次。陈俊贵独自一人整整在山里“被困”4个多月。每天饮用雪水。期间,记者曾与他通过电话,叮嘱他注意安全。再后来,大雪阻断了通讯,陈俊贵音讯全无。

        3月中旬,获悉老陈的险情后,6支队的官兵劈雪开道,向乔尔玛开进。3月26日,离乔尔玛还有六七公里的样子,支队副参谋长杨金国带领3名官兵踏雪赶往乔尔玛,救出了陈俊贵。

        时至今日,杨金国回忆当时的情景,依然心有余悸:我们见到陈俊贵,互相紧紧地拥抱,泣不成声。老陈已经连续4个多月没有理发、没有刮胡子了,已经认不出来了。我们真不敢想象,他一个人在这深山老林里,没有电,没有水,没有人烟,山里又有野兽,是怎么度过的?我们见到他后,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对他的身体状况作了检查,给他理发、刮胡子,帮他洗澡。他真的太不容易了!

        武警新疆总队政委侯小勤是个“老边防”,父母当年跟着王震将军进疆,把全部青春年华乃至生命都献给了边疆。自己在新疆工作了38年,从普通士兵成长为正军职领导干部。今年5月,他到伊犁州支队检查工作,挤出时间来到乔尔玛烈士陵园祭奠英烈。他听说陈俊贵独自一人经受住了空前大雪的考验,惊叹道:老陈不仅有情有义,而且是个坚强的男子汉!当即在签字本上留言:向天山卫士学习,向筑路英雄致敬。

        记者问陈俊贵:那段日子你真的不害怕吗?

        陈俊贵脱口而出:怎么不怕?不过我都习惯了。有168位战友的英灵保佑,我觉得我能挺过去。

        我会经常想着你们

        8月6日,记者从乔尔玛返回伊犁,特意经过新源县则可台镇,买了2瓶伊犁老窖、两串鞭炮等物。记者要到离镇里40多公里外的烈士陵园祭奠6支队的46位烈士。陈俊贵为班长等烈士守墓25年,前8年是在那里度过的。 

        2009年1月31日,《天山深处的守望》一文在《解放军报》发表后,6支队党委当即将陈俊贵接到合肥,请他为官兵作报告,并决定投资36万元,修缮则可台烈士陵园。

        这天,天下着绵绵细雨,苍天和记者怀着一样的心情。陵园离公路有2公里,三面环山,周围没有人烟,草长得极为茂盛。同行的6支队乔尔玛项目部教导员刘让平、士官张健告诉记者:今年清明节的时候,我们代表支队来这里为烈士扫墓。过去,我们部队在别的地方执行任务,尽管路途遥远,但支队每年都要派人来这里扫墓。我们不能忘了战友啊!

        他们两位的话让记者的心情格外沉重。30多年前,这些20多岁的青年官兵为边疆修路,魂归天山。现在,他们的老部队远在安徽合肥。陵园的祭扫和管理是不是应当由当地民政部门接过去?一则这本身就是政府的责任,他们是为国捐躯的啊!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发挥陵园对社会特别是对青少年一代的教育作用。

        修整过的陵园已经被围了起来,并且安装了两扇铁栅门,门的两侧写着:英雄豪气贯长虹,巍巍天山埋忠骨。门里正中央一座石碑挺拔而立,碑文写着:为修筑独车公路献出生命的烈士永垂不朽!中国人民武警交通第六支队2009年4月6日立。

        记者一行伫立在纪念碑的前方,向烈士鞠躬之后,教导员刘让平说道:战友们,我们看你们来了,解放军报社的同志看你们来了。记者向烈士敬酒。士官张健点燃了鞭炮。鞭炮声在宁静的山谷里格外清脆。张健说:他们在这里太寂寞了!

        敬过贡品,刘教导员说:战友!你们的家人离这里实在太远了,他们不能看你们,你们不要责怪,我们会代表他们经常来这里看你们的。

        离开陵园时,记者一步一回头,喃喃自语:回到北京,我会经常想着你们的……

        返回伊犁,记者把乔尔玛一行的所见所闻讲给了支队长徐祖应、政委梁东义,两位领导当即提出,要记者给支队官兵讲课,就讲陈俊贵!

        记者怀着敬佩和激动的心情向支队近2000名官兵作了汇报。最后的两句话是:陈俊贵,你的义举感动了国人!血洒新疆、魂归天山的烈士,我亲爱的战友,今生今世,我会经常想着你们的!

        8月10日,记者回到北京,打开电脑浏览陈俊贵的信息,意外看到新浪网里有一首《天山军魂》在传唱,唱的就是陈俊贵。歌中唱道:“看着那一座座坟茔,就想起了你们鲜活的面容;看着那一座座坟茔,就读懂了你们生命的历程。”“乔尔玛的黄土掩埋了烈士英灵,却埋不掉你们无限的忠诚”。这首网上流传的歌,再次把记者的思绪拉回天山深处的乔尔玛烈士陵园……(记者 卜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