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教只是学的一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06:35

9、教只是学的一半

【原文】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1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惟敩2学半,念终始典3于学,厥德修罔觉。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4。惟说式克钦承,旁5招俊乂6,列于庶7位。”

【译文】傅说说:“大王,一个人要求多听闻,这是想要建立事业,只有学习古人的教导才会有收获。做事情不效法学习古人,想要能够长治久安,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惟有学习能使自己心志谦虚,务必时时努力,品德的完善自然就会实现。相信并记住这一点,道就会在他身上积累下来。教只是学的一半,自始至终学于经典,道德就会不知不觉逐步完善。借鉴先王现成的法律,就会长期没有过失。我傅说因此能奉行您的意旨,广泛地招纳有才能的人,把他们安排到众多职位上去。”

【说明】本节是傅说鼓励商王武丁要学习前辈留下来的经验教训,借鉴旧法,广纳人才,使国家长治久安。这其中有个提法值得我们深思,就是“教只是学的一半”,学了还要靠思考、靠悟。古人尚且知道这个道理,而我们现代人却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全部推给学校,推给老师。孩子没学好,责任全部是学校、是老师。如此推卸责任,只能让孩子越学越坏。傅说在这里还提到经典、提到古训,就是想说明历史的经验是不可忽视的。

——————————————————

【注释】1.师:《易·豫·辞》:“豫,利建侯,行师。”《书·皋陶谟》:“百僚师师。”孔传:“师师,相师法。”《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师我旅。”《诗·大雅·大明》:“驷騵彭彭,维师尚父。”《老子·二十七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孟子·滕文公上》:“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荀子·正论》:“故凡言议期命,是非以圣王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法言·学行》:“师者,人之模范也。”《玉篇·币部》:“师,范也。”这里用为效法、学习之意。

2.敩:(xiao效)古作“教”。《书·盘庚上》:“盘庚敩于民。”《说文》:“敩,觉悟也。”这里用为教导,使觉悟之意。

3.典:(diǎn点)《书·五子之歌》:“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昭公十五年》:“司晋之典籍。”《易·系辞》:“不可为典要。”《尔雅·释言》:“典,经也。”《说文》:“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这里用为重要的文献、典籍之意。

4.愆:(qian千)《书·伊训》:“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诗·小雅·伐木》:“民之失德,乾餱以愆。”《诗·大雅·抑》:“不遐有愆,相在尔室。”《左传·哀公十六年》:“失所为愆。”《论语·季氏》:“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荀子·正名》:“大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说文》:“愆,过也。”这里用为过失、毛病之意。

5.旁:《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庄子·逍遥游》:“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荀子·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说文》:“旁,溥也。”《广雅》:“旁,广也。”这里用为大、广之意。

6.乂:《广韵·废韵》:“乂,才也。”《南史·齐本纪上》:“官方与能,英乂克举。”这里用为才智过人的人之意。

7.庶:《书·皋陶谟》:“庶明厉翼。”《诗·小雅·雨无正》:“庶曰式臧,复出为恶。”《诗·大雅·卷阿》:“既庶且多。”《易·贲·象》:“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国语·周语》:“制义庶乎以行之。”《尔雅·释诂下》:“庶,众也。”邢昺疏:“谓众夥也。”《说文·广部》:“庶,屋下众也。”这里用为众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