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呈现“理性”之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22:02
让数学课堂呈现“理性”之美
早上的数学课,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对于估算,孩子们从二年级起就逐步地开始接触了,并不陌生;对于“四舍五入”的方法也了然于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上这样的一堂课,似乎毫无悬念可言。
经过简单的复习铺垫,我直接切入正题:今天我们要来研究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你认为什么情况下才需要估算呢?
很快就有人举起了手,卓彤楠说:“当因数比较麻烦时可以估算。”我接过她的话题问:“哦?你能举个例子吗?”她转了转眼珠子,很快就举了例:“23乘22。”也许是因为还没有学过笔算的缘故吧,这两个因数虽然数字简单,但对学生而言的确已经很难了,正好可以当作例题使用:“大家以前也碰到过估算,你能估出这道题的积大约是多少吗?你是怎样估的?”
短暂的沉默后,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
有人说:“把23看成20、把22看成20,大约是400!”他的意见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赞同,不是常说四舍五入吗?实际上,这也是我预设中比较简单的方法。
有人说:“把23看成20,乘22,大约是440!”
又有人依此类推:“也可以22看成20,23乘20,大约是460!”这两种方法异曲同工,也挺不错。
再次环顾四周,小个子张蔚举起了手:“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把23看成25,把22看成20,25乘20算起来也很简单,大约是500!”
听到这里,我满意地点点头,好家伙,各种方法一溜烟儿都出来了!按照课前的设想,接下来该出示几个实例让他们进行估算练习了,可此时的我转念又想: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数学课堂吗?虽然这些方法都把结果估出来了,可这些方法中到底还是有优劣之分的,这群孩子对方法的掌握肯定没问题,那么能不能引导他们对估算的准确度作一个比较,提高一下学生的思维层次?
想到这里,我把后面的环节暂时压下,提出问题:既然都估出了结果,而且这些方法都很简单,那么你认为哪种方法可能更接近准确数?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无疑是对孩子思维的挑战!一番热烈的小组讨论之后,孩子们七嘴八舌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一致认为虽然各种方法都可以,但估成“25乘20”最准确,“因为一个因数多看了,另一个因数少看了,打个平手”;“20乘20最简单,但它最不准确,因为把两个因数都少看了,结果一定比准确数小”;“我们要灵活一点,看情况来估”……在之后的估算练习中,孩子们也不再满足于“会估”,而是会有意识地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一节课就在热热闹闹的讨论中结束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估算甚至比口算和笔算应用得更为广泛,然而在估算方法的讨论上,我们常常追求算法的多样化,陶醉于“百花齐放”的场景中。表面上看孩子们都会估算了,达成了预定的目标,却往往忽视了方法背后的进一步思考,使数学思考大大“缩水”。新课程的实施掀起了一股热潮,然而,当我们为了体现“合作交流”大费周章、为了“算法多样化”与“优化”争论不休、为了“创设情景”绞尽脑汁时,我们始终不能放弃的是什么?始终该坚守的又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数学的理性之美!而数学思考,恰恰是体现理性美的最佳路径。它能让孩子们不仅仅停留在方法的表层,止步于数学王国的“外壳”,而是透过表面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使得思维走向深刻、充满理性。
一节课可以有很多种上法,然而怎样上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有更多的收获,才能引起他们更多的思考与碰撞,细细品味数学学习的魅力所在,是值得我们在每一节课中都深深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奉化市锦屏中心小学)